1. 出售碳减排指标是什么意思
京都议定书后出现的东西,CDM机制。
因为减排已经是大势所趋,并且各国都预备作出减排承诺。而最终各国的这些减排的指标又会下放给本国内的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来完成,这些企业和事业单位如果感觉自己完不成这些减排指标,或者觉得减排会大幅影响生产,好吧,没有问题,可以向别的企业甚至别的国家购买这些指标。比如,有一个英国公司,政府要求他五年内达到减排20%,而这个公司不管怎么修改工艺流程都只能减排5%,但完不成的话,就会面临政府的巨额罚单,于是剩下的15%就选择了向日本某工厂购买减排指标。也就是说实际上是日本的工厂通过新技术,作出的减排的成绩,但在国际账单上,却要划在英国的名下。当然,这些减排指标一旦售出,就不再计算在日本本国的减排指标内了。(这只是个举例,数据不要当真)
目前来说,因为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之前还不会最终确定要减排多少,所以,中国的工厂在改良工艺后,也可以把自己的减排指标卖给外国。
另外,这种特殊的交易产品,也催生了特殊的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你可以理解成某中间人或者中间平台低价购入减排指标,然后高价卖出。从中牟利。
2. 碳排放开发包括哪些内容
目前在中国碳减排项目为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即CCER项目。CCER项目的开发包括项目文件的设计,审定,备案申请,核查等主要内容。
3. 什么是碳排放指标
碳排放指标主要是指碳排放配额。 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国家按照目前的碳排放强度和社会生产生活规模水平,能 够测算出今后每年需要达到的碳排放目标,国家以这个目标为总体,将碳排放额度逐级分配给各个单位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7月16日启动,目前仅纳入发电行业),分配给各个单位的这个额度就是 碳排放配额,也就是碳排放指标。
分到碳排放配额的单位,需要通过节能改造、管理提升等方式控制自己的碳排放水平,以便将自己的碳排 放量控制在碳排放配额范围内。 如果自身实际碳排放量超过了碳排放配额,就需要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配额履行清缴义务,如果自身 实际碳排放量低于碳排放配额,那么多余的不分既可以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也可以留着备用, 还可以无偿清缴给国家作为对低碳事业的贡献。
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国家按照目前的碳排放强度和社会生产生活规模水平,能够测算出今后每年需要达到的碳排放目标,国家以这个目标为总体,将碳排放额度逐级分配给各个单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7月16日启动,目前仅纳入发电行业),分配给各个单位的这个额度就是碳排放配额,也就是碳排放指标。
4. 种树可以获得碳指标吗
种树是可以获得碳指标的,但是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减排措施。根据规定,允许每个国家每年排放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或类似气体,随后政府为各自境内的污染户分发排放“配额”,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买卖这种配额,也就是碳减排量。
通过这种碳交易体系,如果某家企业的排放量超出获得的配额,就必须通过“碳交易所”从配额没有用完的“较清洁”企业手中购买额外配额。种树卖空气实际是碳汇交易,就是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种交易是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并非真正把空气打包出售。过去农民种树主要是为了卖木材,而现在这些树可以通过碳汇交易来增加收入,他们幽默地称之为种树卖空气。
5. 碳排放指标具体是什么
碳排放指标其实它是把地球当做一个整体,比方说像一个家,每个国家成员都往大气层排二氧化碳,会增加温室效应。
于是大家坐下来谈,一起限制碳排放量,并根据情况,给各个成员不同的排放份额,也就是碳指标。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教授级高工赵士怀说,“碳交易”通俗地说,就是某个成员排放太多碳,超标了,必须向少排放的人买指标,以控制整个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量。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干旱和海平面上升,这种全球性影响将会危及人类生命和生活。据估计,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由气候变化及碳过度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饥荒和疾病。
如果当前的化石燃料消费模式不发生改变,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会上升到600万人。其中超过9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该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在2010年到2030年间对人类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6. 中国碳排放指标是多少
法律分析:每个地区的碳排放指标是不同的。例如深圳:任意一年的碳排放量达到3000吨二氧化碳量以上的深圳企业将纳入碳排放管控单位,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逾期未补交与超额排放配额的企业,将面临半年以来深圳碳市场交易平均价格的3倍处罚。
法律依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碳排放单位(以下简称管控单位),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
(一)任意一年的碳排放量达到三千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的企业;
(二)大型公共建筑和建筑面积达到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业主;
(三)自愿加入并经主管部门批准纳入碳排放控制管理的碳排放单位;
(四)市政府指定的其他碳排放单位。
市政府可以根据本市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调整管控单位范围。管控单位名单报市政府批准后应当在市政府和主管部门门户网站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公布。
7. 碳排放指标如何交易
先由有关公司将具体的碳排放指标上报给国家,国家相关部门在进行检查核筛,之后前往联合国平台开通注册交易权限,再由联合国交与专业的公司人员进行操作。“其实和居民投钱在交易公司买股票一个道理。”主要的项目过程有:前期准备、开发碳能源指标、项目管理。
拓展资料:
碳排放交易管理阶段重点工作
在开启碳排放交易后,有诸多点在工作中需要注意:
1、每天的日常任务不能松懈。对交易流程的监控依旧要严格严谨,对企业信息的搜寻要加大力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定要严格保障好进行碳排放交易的公司企业的经营收益,防止部分出现并没有碳排放,特意提前告诉买家进行一定防范;
2、要依照现实情况下公司企业的真实碳排放量,分月、季、年定时定点进行准确的检测工作;
3、一定确保进行交易的相关企业确在联合国注册登记过,一定要检查是否真有资格。
碳交易——又称“碳排放权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指在一个特定管辖区域内,允许获得碳排放配额的排放主体将其剩余的指标在市场上买卖,确保区域实际排放量不超过限定排放总量的一种减排措施。这个时候,碳排放权就像普通商品一样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易。
《京都议定书》建立三种碳排放交易机制,遏制全球变暖。联合国针对全球变暖,出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两大公约,并催生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主要有三种: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机制(JI)和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最后一种是基于配额型交易。目前,配额交易型两大主要市场是欧盟排放贸易体系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全球碳交易市场已成为世界的主要产品市场之一。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简称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第三条下的承诺。
联合履行机制(JI):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简称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简称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8. 我有万亩森林,怎样申请碳排放指标
摘要 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获得。碳排放权交易一般称为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你想了解这个交易机制的话,可以找找CDM方面的介绍。国内专门的CDM管理机构隶属于发改委,有官方网站。
9. 哪些企业可以申请碳排放指标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针对行政区域内源于固定设施的排放。其中,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与间接排放量之和大于1万吨(含)的单位为重点排放单位,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须履行年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责任;而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含)以上的其它单位可自愿参加,参照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管理。符合条件的其他企业(单位)也可参与交易。?
如果重点排放单位由于改制、改组、兼并和分立、新建、改扩建等原因,导致本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上年度变动达到5000吨或20%以上的情况,应当在一周内向市发改委书面申请配额变更,届时将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确有必要的将按照《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配额核定方法(试行)》对配额进行调整。?
但如果重点排放单位被依法责令关闭或取缔,或者弄虚作假、骗取排jin放配额,市发改委将收回其排放配额。值得注意的是,本市明确,重点排放单位可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其排放量,1吨核证自愿减排量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什么是“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发改委资环处相关负责人举了个例子:“比如一家企业开发了风力发电项目,减少了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向国家发改委提起申请,通过审核并完成备案后可获得"核证自愿减排量"。”?
作为配额交易的补充,“核证自愿减排量”使用比例不得高于当年排放配额数量的5%。其中,本市辖区内项目获得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必须达到50%以上。来源于本市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非重点排放单位的固定设施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和制造业协同废弃物处理以及电力消耗所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不得用于抵消。
10. 煤炭开采企业要考核碳排放指标吗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