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财务分析中有哪些常用的财务指标
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财务指标优缺点:
传统的业绩评价大多使用财务指标,用财务指标来评价业绩简单明了。
但是仅用财务指标来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存在以下缺陷:
⑴财务指标面向过去而不反映未来,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
⑵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过分注重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使得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法操纵利润。
⑶财务指标主要来自财务报表资料,不包含大多数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
Ⅱ 公司的年度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 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3、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三、负债比率 1、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2、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EBIT/I 四、盈利能力比率 1、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五、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所用指标 1、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所用指标 1、 每股收益(EPS)=(EBIT-I)(1-T)/普通股总股数=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当年股数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时,后者也适用) 2、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 股利支付率=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市盈率×股票获利率(当年股数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时,后者也适用) 5、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 (又叫:当期收益率、本期收益率) 6、 股利保障倍数=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7、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9、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 七、现金流量分析指标 (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1、 经营活动流量=经营活动流入-经营活动流出 (二)流动性分析(反映偿债能力) 1、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 2、 现金流动负债比(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反映短期偿债能力) 3、 现金债务总额比(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三)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Ⅲ 企业常用的财务分析的三项指标是指的什么
一、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或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4、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非流动资产
二、营运能力指标
(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1、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营业收入净额
2、存货
(1)存货周转率(次)=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营业成本
3、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
(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率=(平均流动资产×360)÷营业收入净额
(二)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指标固定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三)总资产周转情况指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资产平均总额
三、盈利能力指标
(一)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企业成本费用总额×100%
(三)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四)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Ⅳ 常用财务指标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AR,AP存货,存货周转天数,营授比,金融负债对净值比
Ⅳ 常用财务指标有哪些
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工业企业财务指标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固定资产。分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提供的利润等。
⑵ 流动资金。分全部流动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和结算资金,每百元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等。
⑶ 成本。分全部产品总成本、可比产品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产品单位成本等。
⑷ 利润。分产品销售利润、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税金,上缴利润,资金利润率、资金税利率等。
(5)公司常用财务指标扩展阅读
财务指标优缺点:
传统的业绩评价大多使用财务指标,用财务指标来评价业绩简单明了。
但是仅用财务指标来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存在以下缺陷:
⑴财务指标面向过去而不反映未来,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
⑵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过分注重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使得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法操纵利润。
⑶财务指标主要来自财务报表资料,不包含大多数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
Ⅵ 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的几种方法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
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00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
公式: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00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产周转率
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7)总资产周转率
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分析提示: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Ⅶ 企业常用的财务指标KPI有哪些
1. 关于企业的整体规模或价值的指标包括
- 总资产
- 净资产
-股价
-市值=每股股价 X 股份数
2.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100%
- 成本率=成本/销售
- 利润率=净利润/销售*100%
- 营销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 费用/销售*100%
毛利率或成本率是大部分生产企业判断生产效率的指标,根据企业的成本构成可以进一步细化分析成本中「料、工、费」的比率,并通过相应控制达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对于很多销售主导型的公司,比如快销、奢侈品、手机等,会特别关注营销费用占比,如广告、促销的不同营销费用与实现销售的分析等。
而技术型公司或科技企业中很关心研发费用占比,这个涉及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的潜力,也可进一步细化为专利数量等具体指标。
3. 偿付能力指标
- 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总资产
- 净资产负债率=总负债/净资产
- 利息收入比 = 净利润/利息支出
企业承受负债的能力,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企业融资时所优先考虑的指标。
对于不少银行或金融机构,客户的资产负债率等都有所谓「红线」,一旦超过「红线」就不但决不能再贷款,而且还要想法把原来的贷款收回来来减少风险。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不缺钱的时候银行定在屁股后面要借钱给你,真正缺钱的时候,你反而从银行借不到钱。世态炎凉,跟红顶白,大抵如此。
作为企业而言,由于这些资产负债率是「时点型」指标(即季末或年底的出具报表的时点),因此为了规避上述的「红线」,企业总会有一些小手段来在报表时点上「暂时」降低资产负债率。其实银行为了使报表的账面好看也会做同样的事来临时提高自己的现金储备,这就是为什么原来在季末或年末可能12月31号到1月1号一天的日收存款益率可能会是平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Cook the book & play with the figure」,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一样要对他的股东负责。
4. 流动性指标
- Current Ratio = 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y
- Quick Ratio= (Cash+Bank+A/R)/Current Liability
- Cash Ratio = (Cash+Bank)/Current Liability
根据不同的资产的变现能力来体现不同程度的谨慎性原则。毕竟存货可能「清仓大甩卖」,应收账款也可能成为「坏账」,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都有可能受影响。
5. 流动净资产 (Net Working Capital) = 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
大多企业用来衡量现金流状况的最主要资产负债表项目。(此三项和业务直接相关,而且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变化及风险所在)
6. 周转率/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
AR Turnover= Sales/Average AR
DSO = 365/AR Turnover
存货周转率
Inventory Turnover= Cost/Average Inventory
DSI = 365/Inventory Turnover
应付账款周转率
AP Turnover= Cost/Average AP
DPP = 365/AP Turnover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企业在销售之后收钱的速度,说到底,反应的是企业与下游销售商、代理商之间的博弈能力。
存货周转率反应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被销售掉的速度,主要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不过也受许多其他的非市场因素影响,比如企业的管理思维——按需下单(Pull)还是大量备货(Push)——对存货周转率有很大影响。
应付周转率与应收周转率类似,反应的是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博弈能力。供应商强势,应付周转率高,应付周转天数少;反之亦然。
7. 现金周期 Cash Cycle= 应收账款DSO+存货DSI-应付账款DPP
这个就是在6的基础上计算来估计企业从生产到最后收款所需要的流程,这个流程越短,说明企业运营所占用的资金越少,或者是资金使用的效率更高。
在极端情况下,现金周期可能出现负数。比如使用零库存管理概念的Dell, 应收DSO和存货DSI都非常的短,而应付DPP却很长,这样Cash Cycle就是负数;我估计如小米、苹果也是类似的情况。用别人(供应商)的钱去赚钱,总归是最好的。
Ⅷ 上市公司常用财务指标有哪些
1、获利能力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2、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下降。
3、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4、运营能力指标:一般来说,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运营能力越强。资产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周转天数)来表示。
5、发展能力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6、综合指标分析:综合指标分析就是将各方面指标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判断和评价。
(8)公司常用财务指标扩展阅读
常用分析财务法:
1、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称因素替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一一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3、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