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腕骨监管体系的介绍
腕骨监管体系 腕骨(CARPALs)监管指标体系,2010年初,银监会针对大型银行探索创立了名为”腕骨“(CARPALs)的监管模型。
㈡ 什么是骨龄
骨骼年龄,简称骨龄,也就是骨骼的生长周期,许多人的生理年龄与骨骼年龄都存在着不同差异。
但骨骼年龄是无法用肉眼所能辨别的,只能用骨龄仪摄片来判断骨龄。一般手腕部最理想,这里集中了大量的长骨、短骨和圆骨,集中地反映了全身骨骼生长和成熟状况,且方法简便,结论准确。
骨龄评定方法简介
在我国骨龄评定是从1979年以后,随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逐步开展而引入体育界的.开始时是使用美国的G-P片法(Greulich—格罗伊里希,Pyle—派尔,美国斯坦福医科大学解剖学教授.他们从1931—1942年对1000多名美国上层富裕家庭的儿童连续观察各拍了2—21张X片,制定出了骨龄片标准图谱).用G—P标准片评定骨龄,是定性的方法,即对比几张标准片后,确定是什么年龄,由于要看一张片上的20多块骨头的发育程度,所以,缺乏经验的人会有一定的误差.
以后,又引进了英国的TW2法(Tanner-Whitehouse)他是以英国中层社会儿童为样本建立的骨龄评定法.要对20 块手腕骨的发育程度进行评定,然后用计分法计算出骨龄.是一种定量的方法.1985年中日两国协作开展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时,即以此种方法评定东京,北京青少年儿童的骨龄.
1979年我国医学界李果珍教授根据1936名北京0—18岁儿童青少年的手部X片首次制定了中国人的骨龄百分计数法.
1987—88年我国国家体委组织了中国人的骨龄评定标准研究,在全国6大区各选一个市(哈尔滨,石家庄,西安,长沙,重庆,福州)共对2万多0—19岁的青少年儿童拍摄了手腕部骨龄片,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1992年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正式公布实施.
CHN法
手腕骨X片的拍摄:左手五指分开,手心向下紧贴X片盒,手伸直与前臂成一直线,X光镜头对准第三掌骨头,距手背约90厘米.X片除应包括全部手,腕骨外,还应包括桡骨远侧端3-4厘米(CHN法规定拍左手,美国曾研究过450人左,右手的骨龄,其中骨龄不一致的仅13人,占2.9%).
评定:CHN法共评定14块骨的发育程度.即:桡骨,1,3,5掌骨,1,3,5近节指骨,3,5中节指骨,1,3,5远节指骨,头状骨,钩骨.其中,桡骨分为10个等级,头状骨分为7个等级,其余12块骨都是分8等.每块骨的不同等级都有不同的得分,将14块骨的得分相加,再查表就可以评定出骨龄.现在,使用电脑评定软件,只需输入各骨的等级,电脑就会自动评定出骨龄.经过系统培训和反复练习,准确掌握区分各骨块等级的标准后,用CHN法评片的误差是不大的.
骨的发育过程简介:(以桡骨为例)
在新生儿时,骨骺部分还是软骨,以后随着年龄增大,开始出现骨化中心,骨化中心逐渐长大,发育到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形状,最后,骨骺部分完全骨化,与骨干融合为一体.进行骨龄评定时,就把骨化中心发育成不同的形状作为划分骨发育等级的依据.
在骨化前,从X片上看到的骨骺部分是透明的.
一般的医院都可以吧,就是拍个左手的X光片呀,放射科医生都懂的。价格方面还不太详细。
希望以上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祝好运 ^_^
㈢ 骨龄比实际年龄小
骨龄比实际年龄大是怎么回事?关于骨龄与年龄的区别在《骨龄比实际年龄小是怎么回事?》一文中已经解释清楚了,骨龄比实际年龄小基本是因为发育迟缓、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原因所导致,相反,骨龄比实际年龄大其中原因之一是发育过快以及其他疾病导致。发育过快的儿童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性早熟。
骨龄比实际年龄大是怎么回事?通过上面我们知道,其主要原因是发育过快,及我们通常所说的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伴随骨骼生长加速,使其看起来比同年龄的儿童长得高。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暂时的现象,由于性激素的提前催发,导致骨骺闭合也将大大提前,生长期则相应缩短,即:长骨骨干与骨骺提前闭合而停止生长。一般情况下,女孩在初潮后、男孩在首次遗精后3年内平均只能长约5厘米左右,所以,性早熟儿童的最终身高反而会矮于同龄人。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㈣ 人体腕骨的十个骨化中心是
儿科:
出生时腕部无骨化中心,出生后腕部骨化中心的出现次序为: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三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岁)。
10岁时出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年龄+1。
㈤ 腕骨成熟度879年龄12岁零八个月,骨龄13岁零4个月,这属正常发育吗
还可以,算是很正常了
㈥ 骨化腕骨七块,形态较小,骨龄约5点5岁,实际七岁了,正常吗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孩子骨骼发育的指标。例如腕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大致如下:1岁头状骨,2岁钩状骨,3岁三角骨,4岁月状骨,5岁舟状骨,6岁大多角骨,7岁小多角骨,8~14岁豌豆骨显影。 如果年龄大于骨龄,说明孩子的发育迟缓;如果年龄小于骨龄,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但这种情况少见。 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摄片,通过观察儿童身体某一部位的骨骼钙化程度,再和当地标准骨龄比较,就能确定该儿童的骨龄。.,,
㈦ 小儿腕骨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腕骨包括:与桡骨相连的近侧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与掌骨相连的远侧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腕骨carpal
bones是短骨,位于手骨的近侧部,共有8块,分为两列,每列各4块,均以其形状命名。
㈧ 左腕骨少一个
少了两个腕骨,可能对你左手以后的手掌运动和提拉动作造成影响,也就是会感到不灵活,有时也会有痛感.主要是对手腕关节的影响.
㈨ 小儿的身长指标是什么
1.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代表医学教|育网体格生长、营养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计算药量、补液量的重要依据。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前半年增长最快,每月平均增加600~800g,后半年每月平均增加300~400g,3~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增至3倍(9kg)。1岁以内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是: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2岁时体重4倍于出生体重(12kg)。2岁后到11、12岁前体重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2kg,推算公式是:2~12岁:体重(kg)=年龄×2(kg)+8(kg)
12岁以后为青春发育阶段,受内分泌影响,体重增长较快,不能按上式推算。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体重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10%上下。
2.身长(高)——身长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为50cm.6个月时达65cm,1周岁时75cm,2周岁时85cm.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2~12岁小儿身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高(cm)=年龄×7+70(cm)
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第2个加速期,12岁以后医|学教育网不能再按上式推算。
身长(高)包括头部、脊柱和下肢的长度。三部分发育进度并不相同,头部发育较早,下肢较晚。有时临床上须分别测量上部量(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和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以检查其比例关系。
3.头颅
(1)头围:经眉弓上缘、枕骨粗隆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出生时平均为34cm,6个月44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2)颅囟:前囟出生时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为1.0~2.0cm,1~1岁半闭合,后囟出生后6~8周闭合(亦有出生时闭合的)。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前囟饱满提示颅压增高,前囟凹陷则常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患儿。
4.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平均为32cm,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1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其差数(cm)约等于其岁数减l.胸围反映胸廊、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
5.牙齿的发育——乳牙共20个,一般6个月起(4~10个月)开始出乳牙,2~2岁半出齐。2岁以内乳牙数目约等于月龄减4~6.6岁左右开始出恒牙即第l磨牙,7~8岁之后乳牙按萌出顺序逐个脱落换之以恒牙,共32个。出牙时个别小儿出现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医 学教育网原创等反应。较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愚型等患儿出牙较迟,牙釉质差等。
6.骨化——中心腕骨骨化中心共10个,1~9岁时骨化中心数目约为其岁数加l,10岁时出齐。
㈩ 测骨龄时,没测指骨,只凭腕骨准吗
下面给你介绍一下骨龄测试和身高的一些预测方法:
骨龄测试费用20~30元/人
身高是体型特征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为世人关注,预测身高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用骨龄预测法、用足长预测法、用父母身高预测法、用儿童青少年当年身高预测法、用青春期开始时的身高预测法、数学预测法等。本册资料只将国内外经过实验、确有科学依据预测方法简介于后。
预测身高的方法很多,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用当前骨龄和当前身高预测成年后身高:其理论依据是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8。根据当前骨龄,就可预测出还可能长多高?
1987~88年我国国家体委组织了中国人的骨龄评定标准研究,制订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1992年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正式公布实施。
拍摄手腕骨X片时,左手五指分开,手心向下紧贴X片盒,手伸直与前臂成一直线,X光镜头对准第三掌骨头,距手背约90厘米。X片除应包括全部手、腕骨外,还应包括桡骨远侧端3~4厘米。
CHN法共评定桡骨、掌骨、指骨、腕骨中的14块骨的发育程度。将14块骨等级得分相加,再查表就可以评定出骨龄。经过系统培训和反复练习准确掌握区分各骨块等级的标准后,用CHN法评片的误差是不大的。
用评定手腕骨骨龄的方法评定出的骨龄也称为:生物年龄,它是人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程度的标志。在儿童青少年阶段,通常把生物年龄看成生长发育的程度。生物年龄与人按出生年月计算出的生活年龄大体相符。但是,由于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等因素的影响,发育的速度并不一定和日历年龄完全一致。有的人发育提前,生物年龄会大于生活年龄。也有的人生物年龄小于生活年龄。发育速度有时是不均匀的,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发育落后,过了一段时间,也可能因为发育速度加快,而又正常了。习惯上将: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简称:早熟)。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简称:晚熟)。在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阶段,定期评定他们的发育程度,对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多种骨龄预测身高的方法中,经过比较,TW2Mark2法准确性更好些。预测时,要求输入当前身高和骨龄,女孩还要输入是否已经来例假。然后采用男女不同的预测公式计算成年后身高。
另一类是根据父母的遗传因素来预测成年后的身高。也有好几种预测公式。经过使用比较,国外的公式误差较大,湖北省体育科研所于1983~84年对1821名男女青年及其父母的身高进行了调查统计后,计算出的身高预测公式,比用国外的公式预测误差小,在我国运动员选材和青少年体质评定中运用效果较好。身高预测公式如下:(单位:厘米)
男孩身高=59.699+0.419×父亲身高+0.265×母亲身高
女孩身高=43.089+0.306×父亲身高+0.431×母亲身高
用骨龄预测的未来身高,主要是从当前的发育水平来预测,用父母身高预测的未来身高,是从先天的遗传可能性方面来预测,所以,两者的预测结果是完全可能不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无论用那种方法预测,预测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在某时间内预测后,被预测对象的营养、疾病、环境等许多变化因素也无法预测。所以,虽然我们肯定这些预测方法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预测的结果所反映的趋势是不会错的。但是,身高预测的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饮食和运动对身高的影响,已经有朋友谈了很多。你搜索一下就可以得到许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