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说明强度的指标为

说明强度的指标为

发布时间:2022-02-11 12:36:47

1. 材料的主要强度指标是哪几个

强度指标有: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

弹性极限:用来表示材料发生纯弹性变形的最大限度。当金属材料单位横截面积受到的拉伸外力达到这一限度以后,材料将发生弹塑性变形。对应于这一限度的应力值。

屈服极限:用来表示材料抵抗微小塑性变形的能力。屈服极限又分为物理屈服极限和条件屈服极限。

强度极限:材料抵抗外力破坏作用的最大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极限。也就是说,当材料横截面上受到的拉应力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时,材料就会被拉断。

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和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锅炉、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

(1)说明强度的指标为扩展阅读:

材料总是和一定的使用场合相联系,可由一种或若干种物质构成。同一种物质,由于制备方法或加工方法不同,可成为用途迥异的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材料。

材料往往既是结构材料又是功能材料,如铁、铜、铝等。传统材料是指那些已经成熟且在工业中已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的材料,如钢铁、水泥、塑料等。这类材料由于其量大、产值高、涉及面广泛,又是很多支柱产业的基础。

对于长期使用的塑料材料及制品,必须考虑维修及保养费用,若能够大幅度削减维修费用时,即使初期投资较大,但对材料整体看,还是有利的。

另外还要考虑成型加工性能及二次加工性的难易程度,考虑材料在模具中的变化情况。在设计制作轴承、齿轮等重要部件时,还应该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分析;做透明材料时,还应进行光学试验及修正。

2. 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有哪些

运动后感到肌肉有酸胀感,一般来说是达到运动效果有利于肌肉的成长。但是如果感到疼痛,并且几天都无法消痛,就说明运动过量。运动过后长时间的出现疲劳,也有可能是运动过量。运动过后感到恶心想吐,也是运动量过大引起的。就需要减少运动量,慢慢的增加运动强度。如果运动过后出现了提不起精神,食欲减退,甚至失眠等现象,可认为是运动强度过大。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选择最适合自身的运动量。

3. 耐力运动处方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有哪几个简单说明各指标的特点

评定耐力性运动强度的指标有:最大吸氧量、心率、代谢当量、自觉疲劳分级。

1、最大吸氧量: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泵功能和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人体每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直接反映个人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标志一个人氧运输系统功能的强弱。

2、心率: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

3、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以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

4、自觉疲劳分级:与触摸脉搏一起使用并以自我主观感觉来评估运动强度的方法。通常运动中的自觉强度以数字6~20来代表,其中12~14表示有些吃力,相当于60%~80% ,一般运动最适当范围在11~15。

评定伸展性性运动强度的指标:

有固定套路的伸展性运动及健美操的运动量:

1、增加套路的重复次数或动作的幅度。

2、身体姿态的高低的完成来增加运动强度。

3、一般的伸展运动及健美操的运动强度: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类,按节数的多少衡量。

4. 评定路基强度的指标有哪些急用!

压实度,弯沉,还有就是土样分析试验(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海公公,给分啊

5. 3.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哪些,表征和单位是什么

强度指的是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比如抗拉强度指的是材料抵抗单向拉应力下抵抗断裂的能力。强度用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来衡量;需要说明,破坏不一定是断裂,比如屈服,发生塑性形变也是破坏的一种,所以有那么一大坨的各种强度

刚度指的是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刚度越大发生变形需要的应力就越大。刚度用发生单位形变的载荷来表征。
“强度”,指的材料在某种条件下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比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等,这种破坏,伴随着各类形变、应变,其大小与材料晶体结构、材料内部形变方式、应力加载方式、变形速度、晶体颗粒度(晶粒度)等等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接着机械设计上,我遇到的,这个值一般是利用经典强度理论去校核,依靠拉伸、弯曲等实验去测量和表征,另外,这个数值跟材料的抗疲劳能力,也就是实际服役状态没有直接联系,强度不足一定不行,但是强度足够不一定可以。

6. 强度相对指标是什么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的对比,用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多为有名数,但当分子、分母为同一计量单位时,也可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如商品流通费用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等。

例如我国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为129533万人,则人均占地面积=土地面积总量/人口总量=960/129533=0.007411(平方公里/人),又如以铁路(公路)长度与土地面积对比,可以得出铁路(公路)密度。这些强度相对指标都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密集程度或普遍程度。



强度相对指标的运用

利用强度相对数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弱程度时,广泛采用人均产量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例如,按全国人口数计算的人均钢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等,这种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越大,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强。

由于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分子与分母原有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表示的,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人均钢产量用吨/人等等。但有少数的强度相对指标因其分子与分母的计量单位相同,可以用千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其指标数值。

7. 强度相对指标是什么

强度相对数也称强度相对指标或强度指标,是指同一时期内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它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数=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且不同类的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的对比,用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多为有名数,但当分子、分母为同一计量单位时,也可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如商品流通费用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等。

强度相对数(率)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某现象的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说明某现象出现的强度或频度(即频繁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数=某现象的发生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100℅(或1000‰)(3.1)。

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主要区别是:

1、其他各种相对指标属于同类现象或同一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2、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其他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用有名数表示。

3、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他相对指标不存在。

8. 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是

E、流通费用率又称强度相对数或强度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不同总体指标进行对比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体的标志总量强度相对指标一般用多种实物单位表示,如动力装备程度指标(千瓦/人);也有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的,如流通费用率、资金利润率等。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与分母指标数值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互换。这就使得有些强度指标有正、逆两种形式。如指标数值的大小与现象发展程度成正比,则该指标是正指标;如果指标数值的大小与现象发展程度成反比,则该指标是逆指标。如反映工业固定资金利用情况的指标可用两种形式表示:百元工业固定资产实现的产值=全年工业总产值(元)/年平均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百元)百元产值占用的工业固定资产=年平均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元)/全年工业总产值(百元)以上两个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工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前者是正指标,后者是逆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因而能够说明一个国家、地区与部门的经济实力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例如,以主要产品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每人平均产量(或每人分摊产量),以铁路(公路)与土地面积相比得到铁路(公路)密度,以医院床位与常住人口相比得到每人平均床位数等。强度相对指标还可以用来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条件或效果,这类指标一般是技术经济指标。如每个工人装备的固定资产指标,每百元产值含的利润等。强度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在表现形式上十分相似,许多强度相对指标的名称上也有“平均”二字。但这两种指标有实质上的区别。平均指标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而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不同总体的标志总量之

9. 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
50010-2002
条文说明:4.1.1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b

10. 运动强度的指标是什么

“有氧锻炼130”:法国提出全民健康的动员口号,叫“有氧锻炼130”。它是通过运动锻炼,使心率达到每分钟130次的一种客观指标。体质强的人在进行较大运动量时才能达到每分钟130次,而体质弱的人稍稍活动就达到每分钟130次,所以同样心率为每分钟130次,实际上每个人的活动时间、强度、密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健身活动应该因人而异,根据心率来确定活动量。

“心率130”适合所有的人。“心率130”适合于青年、中年、老年以及所有不同性别和不同锻炼程度的人。运动锻炼时,心脏的负荷将会增加,要输送血液供给肌肉的营养物质。通过运动,心脏本身也得到了锻炼,表现为心肌增厚,收缩有力,每搏输出量也大大增加。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身体健康的青年人运动时心率达到每分钟120~170次,中年人达到每分钟110~140次,老年人达到每分钟100~130次为宜。运动时,心率达到每分钟120~140次时,心脏可处于最大收缩和最大舒张状态,此时对心脏的锻炼也最为适宜,供血也最为充足,供应身体各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也最多。所以,有氧锻炼时心率达到每分钟130次是最理想的运动强度。但是,对于初次锻炼的人,或老年人,活动量宜小些,时间短一些,每分钟心率也相对低一些。待达到一定成效后再加大活动量,使心率达到每分钟130次的目标。

阅读全文

与说明强度的指标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国通信托怎样 浏览:428
货代供应链金融公司 浏览:396
融资方案的意义 浏览:911
领导干部有价证券收受规定 浏览:230
金融公司要手机验证码 浏览:853
支付宝可以进行外汇转换吗 浏览:603
乾坤趋势主图指标公式 浏览:794
互联网金融公司排名问恒昌放心 浏览:414
斗战圣佛股票 浏览:537
即期外汇交易中卖出汇率最贵的是 浏览:350
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告 浏览:336
2015年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数量 浏览:407
银行账户购买短期理财产品 浏览:195
甘肃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268
上市公司财物并表 浏览:294
理财产品逾期未取会怎样 浏览:708
天津中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266
黄金期货团队 浏览:289
类银行金融机构 浏览:61
有利降低杠杆风险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