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高手编写一个在大智慧中使用的相对强度指标公式。
指标:
C/INDEXC;
拷贝到指标公式编辑器,给指标取个名“相对强度指标”,保存退出,然后在K线图中任意个一个副图指标中右键,选择指标,找到你保存的指标后选出来就可以了。
⑵ 求编写 通达信相对强弱指标公式
A1:=IF(BARSCOUNT(O)=0, (C/O-INDEXC/INDEXO), C/REF(C,1)-INDEXC/REF(INDEXC,1))*100;
A2:A1+REF(A1,1);
⑶ 相对强度曲线的公式编辑,能否告诉下,谢了,我用的是通达信
相对强度指标交未在通达信交易软件中采用。据我所知,这个指标是潘伟君在《看盘细节》p.229中提出的。文中指出,所谓“相对强度”是指股价与大盘的相对强度。相对强度指标可以这样设计:
相对强度指标 = 股价/大盘指数 × 100
公式中的乘以100是为了数字不致太小,也可以不乘或乘其他数字。
如果用通达信来编写公式,就是:
QD:=CLOSE/INDEXC*100;
由于这个指标只能在这个股票中进行纵向对比,而不适用股票之间的横向比较,所以我是这样使用:
SHC:="999999$CLOSE";
QF:=100*(C/SHC/REF(C/SHC,1)-1);
即以相对强度的增幅来进行股与股之间的比较。
此是我个人的意见,欢迎提出改进建议。
⑷ 求通达信RRI(相对强度)指标公式,不胜感激!
n:=6;
LC:=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N,1)/SMA(ABS(CLOSE-LC),n,1)*100;
Lr:=REF(INDEXC,1);
RrI:SMA(MAX(INDEXC-Lr,0),N,1)/SMA(ABS(INDEXC-Lr),n,1)*100;
相对强度:rsi-rri;
{大于零表示强于大盘,负值表示弱于大盘}
⑸ 关于股票相对强度公式
RSI相对强弱指标,而MADBQR是对比强弱指标,不是一回事!!!一个是自己本身,一个是与大盘对比!!!
MADBQR
是 MA+DBQR MA 是平均的意思!! 比如5日平均线是 MA(c,5)
DBQR 是对比强弱的意思!!
实际上是看个股与大盘的线是相同,还是相逆!!!
给你个参考看一下,估计会明白!!你上面的公式应该是一种变种的公式!!!
下面是一个整体,连在一起看,也就是这指标一共是4条线!!!
对比强弱(DBQR)
指标概述
对比强弱(DBQR)指标实际上是从变动率指标(ROC)改进发展而来的。该指标是通过分别计算大盘和个股的变动率指标,再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该股相对于整个大势的强弱状况。
计算公式
1.指数强弱线(DB)=(大盘收盘指数-N日前大盘收盘指数)/N日前大盘收盘指数
2.个股强弱线(QB)=(收盘价-N日前收盘价)/N日前收盘价
3.MADBQR1=QB的M1日简单移动平均
MADBQR2=QB的M2日简单移动平均
MADBQR3=QB的M3日简单移动平均
4.参数N=5,M1=10,M2=20,M3=60
应用法则
1.QB向上金叉DB,表明个股强于大盘,是买进时机;QB向下死叉DB,表明个股弱于大盘,是卖出时机。
2.当QB与DB有较大偏离的时候,如果QB能够快速,并且几乎垂直地向上穿越DB,则是一个较好的买进时机。
3.当QB与DB有较大偏离的时候,如果QB能够快速,并且几乎垂直地向下穿越DB,则是一个较好的卖出时机。
4.如果QB与DB同时快速向上穿越三条均线,表示大势转暖,该股有跟随走强的趋势,可买进。
5.如果QB与DB同时快速向下穿越三条均线,表示大势转弱,该股有跟随走弱的趋势,可卖出。
注意要点
1.DBQR指标是一个短线指标,因此其买卖信号过于频繁。投资者在使用时应配合其他辅助技术分析指标。
{{{{{{{{{{{{{你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编好传给你!!!))))
⑹ 求潘伟君相对强度指标公式
GG:REF(CLOSE,N)/REF(INDEXC,N)*100;
MADBQR1:MA(GG,M1);
MADBQR2:MA(GG,M2);
其中的参数N默认为1,m1默认为5,m2默认为10
⑺ 相对强弱指标是什么啊
相对强弱指标即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 是指固定期间内价格上涨总幅度平均数占总幅度平均值的比例,从而探测出市场买、卖的意向和实力,进而做出未来市场的走势判断。
RSI 的原理是假设收盘价是买卖双方力量的最终体现,将收盘上涨视为买方力量占优,将下跌视为卖方力量占优。简单来说就是以数字计算的方法求出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比如有100个人面对一件商品,如果50个人以上要买,则商品价格必然上涨。反之,如果半数以上的人竞相卖出,则价格自然下跌。
计算公式: RSI = 100-100/(1+RS) 其中 RS = n 日内收盘涨幅合计/n 日内收盘跌幅合计
常用的 RSI 计算期间长度为 9 日和 14 日 , 当然投资者也可自己尝试换用其它不同的时间周期长度来衡量价格走势。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该指标在 0-100 区间内变化。RSI值大多处于 30-70 之间,达到 70 或 80 时被认为已到达超买状态 (Overbought),至此市场价格可能会回落调整。当该指标跌至30 或 20 以下即被认为是超卖 (Oversold),市价将出现回升。
希望可以帮到您。
⑻ 给一个相对强度指标线XDQD介于0至50之间的选股公式
我在通达信没查到你说的指标,请给出源码。
⑼ 相对强弱指数的计算方法
RSI=[上升平均数÷(上升平均数+下跌平均数)]×100
具体方法:
上升平均数是在某一段日子里升幅数的平均而下跌平均数则是在同一段日子里跌幅数的平均。例如我们要计算九日RSI,首先就要找出前九日内的上升平均数及下跌平均数,举例子如下:
日数 收市价 升 跌
第一天 23.70
第二天 27.90 4.20
第三天 26.50 -1.40
第四天 29.60 3.10
第五天 31.10 1.50
第六天 29.40 -1.70
第七天 25.50 -3.90
第八天 28.90 3.40
第九天 20.50 -8.40
第十天 23.30 2.80
(1-10天之和) +15.00 +15.40
───────── ──────────
15÷9=1.67 15.40÷9=1.71
第十天上升平均数=(4.20+3.10+1.50+3.40+2.80)÷9=1.67
第十天下降平均数=(1.40+1.70+3.90+8.40)÷9=1.71
第十天RSI=[1.67÷(1.67+1.71)]×100=49.41
如果第十一天收市价为25.30,则
第十一天上升平均数=(1.67×8+2.00)÷9=1.72
第十一天下跌平均数=1.71×8÷9=1.52
第十一天RSI=[1.72÷(1.72+1.52)]×100=53.09
据此可计算以后几天的RSI。同样,按此方法可计算其他任何日数的RSI。至于用多少日的RSI才合适,最初RSI指标提出来时是用14天,14天作为参数则成为默定值。但在实际操作中,分析者常觉得14天太长了一点,才有5天和9天之方法。
⑽ 股价相对强度指标
所谓“相对强度”实际上就是股价与大盘的相对强度。比如在某一段时间内,股价上涨二成而大盘上涨却只有一成,那么股价的走势就强于大盘。
至于这个“相对强度”的指标可以这样设计:
相对强度指标=股价/大盘指数×100
比如在某年某月某日。股价是5元而上证指数是1000点,那么该日的“相对强度指标”就是5/1000×100=0.5。
这个指标乘以100是为了将数据扩大100倍,看起来更直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