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长江经济带什么时候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江经济带在2015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2014年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
Ⅱ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的什么战略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2个直辖市。[1] 涉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滇中地区,黔中地区。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指出,长江经济带将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渝蓉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发展,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科学引导沿江城市发展,强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二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Ⅲ 区域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党中央研究形成了新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发展呈现新动向和新趋势,区域发展战略内涵更加丰富(图7–1)。综合起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顶层确定了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央于1999年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2003年做出了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决策,2006年做出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决策,形成了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体系。“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其概括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简称“四大板块”战略),即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党的十八大确定: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1]。
二是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06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14年,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国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由“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格局、“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发展格局和“两屏三带”的生态安全格局等三类格局组成。
三是跨国、跨区域经济带深化了四大板块战略对内对外互联互通的内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14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区域发展新棋局雏形显现。这一新棋局,既有扩大开放的内涵,如“一带一路”向东连接东北亚、东南亚、澳洲,向西连接中亚、中东、欧洲;也有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如长江经济带打通了沿长江东部沿海、中部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东部沿海、中部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连接在一起,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通了外接东盟国家、内联西南中南的通道。
四是重要经济区是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以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开始,截至2014年9月12日印发《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先后出台了近40项区域发展规划或总体方案(表7–1)。通过区域发展规划,一批重要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的经济高地(图7–2)。重要经济区是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图7-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
表7-1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主要区域发展规划
续表
图7-2 全国重要经济区分布图
Ⅳ 长江经济带拉动大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是什么战路!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在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背景下,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利于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有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Ⅳ 长江经济带如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为进一步落实《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推动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我国将在2018年年内,发布并实施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指南,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产业集群。
对于打造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16年,我国就已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研究”重大课题研究,并明确提出“培育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对接‘一带一路’”等任务目标。2016年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下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随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两大指导性文件出台,再度强调了打造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据发改委、工信部等权威部门介绍,根据长江经济带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分布,未来将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领域,通过引导相关产业转移集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Ⅵ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专家解读
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于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真正打破区域规划“一亩三分地”思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您认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对于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刘元春: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就必须要有更高级别的形态、更有力的抓手来推动区域的整合发展。
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意见》的实施,有利于将整个经济带更好地串联起来,增强要素整合能力,形成大市场,促进区域发展的新融合,适应了中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方向,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创新。
记者:《意见》提出,要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增强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刘元春:依托黄金水道这一重要抓手,推动各个区域进行科学有效的布局,可以将每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快速转化为整个经济带的整体优势。
另外,推动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可以促进行政审批环节的减少,促进市场门槛的降低,更好地形成统一市场,有利于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形成竞争优势;通过加速资源整合,培育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辐射区,也可以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应该如何借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刘元春:毫无疑问的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将给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政策利好。中西部地区每一个城市的定位可能变得完全不同,有些相对落后的城市可能直接发展成为休闲中心、服务业中心或者生态涵养地。这种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功能定位,将使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加科学准确地进行发展定位,从而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
记者:《意见》提出,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如何真正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
刘元春: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要真正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首先要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避免各地区争着做老大的局面;其次,要按照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落实方案,尽快出台相应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把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最后,要加快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跨区域GDP分计方式、税收分成方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公共服务成本分摊机制。
Ⅶ 什么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2个直辖市。[1] 涉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滇中地区,黔中地区。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指出,长江经济带将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渝蓉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发展,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科学引导沿江城市发展,强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二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Ⅷ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与长江三角洲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Ⅸ 长江作为黄金水道能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哪些便利
一、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战略意义。 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交易开拓者调用函数
浏览:785
新加坡币对人民币汇率2012年
浏览:370
上海启赟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158
华圣1交易时间
浏览:593
快钱金融公司怎么样
浏览:975
颐和集团欠巨额债务
浏览:390
金融公司员工工作规范
浏览:225
钓鱼是什么杠杆图片
浏览:566
汇率下跌楼价
浏览:736
哪款贷款软
浏览:500
佰仟贷款可以取出
浏览:66
迪拜金融公司
浏览:528
从货币层面考察的汇率决定理论
浏览:628
石药集团联想51
浏览:623
金融机构获奖感言
浏览:909
小赢理财等额本息投资
浏览:722
上海证券通骗子
浏览:212
河北投融资大会
浏览:142
炭和煤的价格
浏览:616
淘宝佣金设置最低
浏览: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