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衡量劳动成本的指标

衡量劳动成本的指标

发布时间:2022-02-17 06:00:42

❶ 什么是成本指标

成本指标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最终的利润目标,与收入目标所对应的成本支出,就称为绩效目标的成本指标。是指设计方案采用后,矿山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它是最重要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企业资源利用情况、技术装备和利用程度、原材料消耗情况、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
拓展资料
企业文化:
1、首先,要有哲学的方法,从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企业文化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依据实践经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其次,要通过实践把所认知的企业文化的本质及一般的特征去伪存真,从而确定企业文化的本质。第三,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单一的因素构成的,找出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及其与诸因素的关系。第四,要看到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发展中形成,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丰富和变化。
2、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一些因素: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3、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态。

❷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哪些指标包括()、修理成本、利润、劳动生产力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哪些指标包括什么修理成本利润劳动生产率是啊技术经济指标报案

❸ 成本的指标有哪两个

衡量企业的成本情况,我国采用了三类成本考核指标,一是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计划指标;二是单位产品成本计划指标;三是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指标,即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这是成本的主要考核指标,计算方法如下: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00%在进行成本考核时,还应计算出下面两个实际指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00%。

❹ 人工成本指标范围

(一)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增加值) ×100%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收入) ×100%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劳动分配率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

人事费用率表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有多少用于人工成本支出,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人产出关系。

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实质上反映的是人工成本作为一种投入的效益,由于是相对数指标,有利于国际、国内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比较。但应该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或劳动装备水平不同,增加值率和利润率不同,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指标适合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反映活劳动对物化劳动的吸附程度,这一比值愈低,反映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大,反之,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小。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有机构成高低和确定人工费用定额。由于各行业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因此,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这一指标可能差异很大。

❺ 劳动成本的单位产出是国际通行的指标,可以反映什么对竞争力的综合影响

摘要 劳动成本的单位产出是国际通行的指标,可以反映什么对竞争力的综合影响

❻ 与成本相关的财务指标

成本分析内容:
成本总额分析——按产品分别进行成本总额分析;按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总额分析。
影响企业成本总额的因素:生产规模、技术装备、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原材料和燃料的价格水平、市场占有率、劳动者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指标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等。
成本习性分析——变动成本的影响和固定成本的影响
单位成本分析——成本项目分析(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等)

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影响——产量变动、质量变动、劳动生产率变动、材料消耗变动。

与成本相关的指标主要有:
不可控成本变动率 = 不可控成本增加值/总成本
不可控成本增加值是指按制造成本法规定列入成本的各种费用中的一些不可控的成本费用。如,直接材料中机物料的涨价增加值;直接人工中的国家对职工的各种补贴;摊派性费用等。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考察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说明1元成本实现多少利润

销售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总额/销售收入
考察每1元销售收入耗费成本、费用多少

目标成本=预计价格-目标单位成本
=预计单价/市场可接受价格×基期实际成本
=基期原材料费用/[1-(基期公司费用比重+基期制造费用比重)]

成本升降临界点(分析)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位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最低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该设备最大生产能力+单位变动成本

❼ 平均人工成本怎样计算

计算公式为: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人均人工成本,表示用人单位雇用一名职工所要支出的平均人工费用水平。这一指标可以用于一个企业,也可以用于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工成本水平。

即行业平均人工成本或社会平均人工成本。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发表的各国人工成本指标,就是按行业分类的平均人工成本额。

计算公式为: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通过这一公式,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

(7)衡量劳动成本的指标扩展阅读:

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分三类:一是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二是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三是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标。

1、总量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

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

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2、结构性指标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3、效益指标

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指标。其中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为主要指标。

(1)劳动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2)人事费用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销售(营业)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

(3)人工成本利润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额与利润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的获利水平。

(4)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反映活劳动对物化劳动的吸附程度,这一比值愈低,反映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大,反之,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小。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有机构成高低和确定人工费用定额。由于各行业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因此,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这一指标可能差异很大。

❽ 劳动成本包括哪些

a.
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
b.
培养教育劳动者的费用
c.
补偿劳动者心理上负效用的费用
d.
劳动者偏好

❾ “劳动参与率是不是衡量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指标”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指标。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供给不仅增速下降,规模也开始出现减少;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眼下,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增长和带动就业能力下降,给一些地区和领域的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沿海地区招工难、用工荒和技工短缺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农民工等群体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城镇就业压力依然存在。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到来,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受到冲击,一些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行业对人力资本要求进一步提高。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技术、人口和就业等一系列变化,有必要研究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规模,并提出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的对策建议。我国劳动力供给特征及趋势预测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城镇单位新增就业每年以千万规模保持增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以2013年至2019年为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几年保持1300万人以上。从总量看,我国的部分群体还存在就业压力,但就业总量已经不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就业的结构性风险大于总量风险。当前,劳动力供不应求成为常态,表现为:1是适龄劳动人口不断下降,劳动力供给规模进一步减少;2是劳动力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监测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以上;3是中等、高等教育扩张延缓推迟了适龄劳动人口进入就业市场,青年劳动参与率有所降低。从人口角度看,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动出现“三低”和“三化”特征,“三低”是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三化”是指老龄化、少子化和农村空心化。劳动力供求呈现“五降一升”特点,其中,“五降”是指人口增速下降、适龄劳动人口下降、劳动力人口下降、劳动参与率下降和就业人数下降,“一升”是指求人倍率上升。
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其中,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城乡、区域、产业、群体及劳动力供给质量等方面。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在于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不适应接纳亿万农民向市民转变等方面。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攀升,内地劳动力比较优势显现,劳动力由过去的“孔雀东南飞”变为随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返乡回流。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为代表的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仍处高位,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问题突出。一方面,企业反映招工难,一线普通工人也面临短缺;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屡创新高,就业压力持续加大。

❿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是什么

计算公式为:收益/投资×100%,或

投入产出率 = 所获得的产出总收益/所投入的总成本× 100%。

分析提示:该指标可以是单个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率,也可是全部募集资金项目的总的投入产出比率,反映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目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参差不齐,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况较多,还有些项目长期搁置,投入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也明显低于预计数。

(10)衡量劳动成本的指标扩展阅读:

影响产出率因素:

1、行业结构影响。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土地产出率一般高于传统产业,如我区的食品行业、工艺品行业产出率都比较低。

2、规模效应影响。

同等条件下,规模较大企业业务比较稳定,非生产性占用土地相对较少,组织生产的行政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

3、企业体制影响。

国有、集体老企业遗留问题多、企业负担重,生产不景气,虽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产出率低于其它各种经济类型企业。

4、企业经营组织方式影响。

现在企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协作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可以自己从每一个零部件开始生产到成品完成,也可以选择与其它企业合作生产,自己作为终端企业注重关键技术控制和品牌建设,相对而言后一种经营组织方式土地产出率会较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土地产出率

阅读全文

与衡量劳动成本的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交易开拓者调用函数 浏览:785
新加坡币对人民币汇率2012年 浏览:370
上海启赟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158
华圣1交易时间 浏览:593
快钱金融公司怎么样 浏览:975
颐和集团欠巨额债务 浏览:390
金融公司员工工作规范 浏览:225
钓鱼是什么杠杆图片 浏览:566
汇率下跌楼价 浏览:736
哪款贷款软 浏览:500
佰仟贷款可以取出 浏览:66
迪拜金融公司 浏览:528
从货币层面考察的汇率决定理论 浏览:628
石药集团联想51 浏览:623
金融机构获奖感言 浏览:909
小赢理财等额本息投资 浏览:722
上海证券通骗子 浏览:212
河北投融资大会 浏览:142
炭和煤的价格 浏览:616
淘宝佣金设置最低 浏览: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