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有何变化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㈡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在功能和作用上二者是不一致的,对吗
不对 他们只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者在功能和作用上是一致的
你是做判断题遇到的吧 那答案是错的
㈢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在功能和作用上二者是不一致的。( )
错的 他们只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者在功能和作用上是一致的
㈣ 简述我国粮食的定价机制
建议你看看8月初出版的南方周末,就是主题文章是李一“成仙”的那一期,里面有关于粮食定价问题的探讨。
我也可以在这里稍说一点:
我国粮食的定价机制,在朱镕基政府期间变更为全面放开与最低收购价格并存。也就是说,原则上,所有粮食收购是由企业自然行使权利,农民与收购商形成交易关系。但是,此后粮食价格逐渐走低,农民苦不堪言。
在大约2005年(好像是这个时间把,要不就是2003年)前后,国家加强最低收购价格机制。成立中储粮,在全国各地大量兴建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储粮的职责之一,就是在市场粮价低于国家最低指导价时,由中储粮负责以最低指导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而当价格高于最低价格时,中储粮就可以停止收储。
从这几年的效果看,这一方式的确保证农民至少获得收益,而中储粮也成为最大粮食储备商。不过,从2009年起,其他一些大的粮食收购者(主要是中粮集团),开始以高出中储粮的价格收购,掀起了一场新的变革。这一变革究竟会不会导致国家现有机制的转变,值得关注。
从我上面的表述,估计您已经猜到,实行最低指导价的粮食和期货交易所里的是不一样的。而且国家的价格管制在名义上也是管下限(虽然实际上上限也管),但期货交易与此并不相同——嗯,完全不相干。(期货交易,交易的是远期合约,不是实物)
㈤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密不可分对吗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密不可分对吗
答案是:错误的
他们只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者在功能和作用上是一致的
㈥ 你认为该如何认识价格机制对经济的作用
什么是市场机制,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市场机制概述市场机制就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市场机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市场机制是指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市场机制是指各类市场上特定的并起独特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机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机制等。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工业革命的发动是建立在市场运行机制基础之上的,或者说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力的成长过程是在市场运行机制的驱动下进行的。市场运行机制是经济社会化乃至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市场机制的构成市场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市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构成。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市场上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上该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运动。它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另外,价格机制还可以促进竞争和激励,决定和调节收入分配等。供求机制是指通过商品、劳务和各种社会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来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一种机制。它通过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在不平衡状态时形成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并通过价格、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等市场信号来调节社会生产和需求,最终实现供求之间的基本平衡。供求机制在竞争性市场和垄断性市场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着自身的利益而相互竞争,由此形成的经济内部的必然的联系和影响。它通过价格竞争或非价格竞争,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调节市场运行。它能够形成企业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促进生产,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实惠。风险机制是市场活动同企业盈利、亏损和破产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制,在产权清晰的条件下,风险机制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机制撇开市场的社会属性,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机制作为市场一种特有的自我调节方式,自市场产生以来,它始终存在并发生作用,只是由于市场性质的变更及各种外在制约因素的不同,其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在不同时期是有区别的。为了更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机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市场机制是市场三大基本要素互相结合、互相制约的一个循环运动过程。(二)市场机制运转循环的原动力只能是市场活动参与者的经济利益。(三)市场机制是一种开放型的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一种社会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的优点市场机制有以下几个优点,1,市场机制的反应比较的敏捷,市场机制的近乎无穷多的市场主体随时都在关注着市场信息,所以市场的微妙变化容易被捕捉到2,每一个主体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自己的判断,采取不同的策略,导致了市场策略的多元化特征市场机制的功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使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市场价格的形成功能。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但商品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要通过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转化商品价格,最终形成一般价格水平。2.资源配置的优化功能。市场机制以价格水平的变化,灵敏、高效地向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提供信息,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的基本参数。各市场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不断地重组和改变资源配置状况,政府也将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调整各项宏观政策,从而影响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企业的投放比例,由此灵活地引导资源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不断地趋于优化,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3.供求关系的平衡功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个别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经常会发生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调节着供给和需求,推动经济总量在动态中实现平衡。4.提高效率的激励功能。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使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又会使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产生亏损,从而形成被淘汰的压力。这种作用会使企业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断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拓展市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5.经济利益的实现功能。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而经济利益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生产者本身的生产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市场状况和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市场机制客观上起着经济利益的实现和调节功能。6.经济效益的评价功能。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效果如何,不取决于这些主体的主观评价,而取决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程度。只有经过市场机制的检验、在市场上实现了的产品才被证明是为社会所承认的,才是有效益的。这样,市场就成为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效益的客观评价者。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所具有的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只有在那些可以用价格度量的领域内,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由于市场价格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进行波动,具有短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往往会造成企业视野的短期性和市场反应的滞后性。市场机制还存在盲目性的弊端。盲目性是相对于计划性而言的,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不是按照某种预定的统一计划协调发展,因而会发生经济波动、资源浪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市场失效,引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理由”,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公共财政的介入,政府必须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在当今世界上,政府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三项: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政府的政治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防和公共安全。政府的政治职能往往在战争、内乱等特殊情况下才充分发挥作用。在和平时期,则主要是实行政治统治,保障社会安定和维护公共安全。目前,人们对政治职能的认识并没有太多的分歧。政府的社会职能则要复杂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此项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各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和国情不同,使社会职能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府的社会职能是指“由于国家的一般的共同需要而必须执行的职能,它一般包括属于政府管辖的社会公共事务,如公共教育、消防、交通管制、医疗、社会保障、贫困救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在这些基本方面,中外学者也能达成相近的共识。政府的经济职能,最早是包括在政府的社会职能之中的。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地干预经济事务,经济职能明显扩大,遂逐渐从社会职能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职能。战后以来,政府已从传统观念上的政府演变成为现代政府,后者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政府职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强化,特别是经济职能的不断强化,管理性和服务性职能也得以大大加强。但政府经济职能应强化到何种程度,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却引起了颇多争议,并最终导致近些年来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复归。此外,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也导致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较多争议。但是,对所有选择了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在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方面却又有着较大的一致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有望对科学技术竞争起重要作用的是民营科技企业,尽管国民经济的整体科技水平并不仅仅看科技企业。如果政府的政策得当,民营科技企业可能成为摆脱传统模式的突破口,并进而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很快。据统计,2001年,民营科技企业已经超过10万家,比2000年增长17%,企业资产总数达到2.48万亿元,增长24%,长期职工总数为644万人,增长15%;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0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5%;全年技工贸收入1.84万亿元,增长26%;人均技工贸收入28万元。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快速增长。2001年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企业2.5万家,比2000年增长了16.8%,技工贸总收入为1.19万亿元,增长29.5%;人均技工贸收入40万元;出口总额226亿美元;实现净利润644亿元,实际上缴税费640亿元。:q1f2r$Y!M/X4`-x'a9O8W7v:上面所列举的数字是科技部政策法规计划司根据各地科技管理部门对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年报数据统计的,从数字上看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占国民经济很大的比例,不过这里的统计数据不同于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二者缺乏可比性,但是,民营科技企业有很大的发展当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民营科技企业还难以承担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主渠道作用。“民营科技企业”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中的“民营”不同于通常所谓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中的“民营”。实际上,民营科技企业中非公有制成分仅占一个较小的比例。民营科技企业的优势在于,资源配置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技术决策由市场导向,经营机制适应市场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民营科技企业的“民营”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中的关键还是市场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民营”的优势,政府的定位十分重要。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要有政策优惠,而且应该在发挥市场机制上下功夫。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本上是“官”的,尽管有关政府努力转变职能,市场机制仍不很完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放弃集“裁判员”、“运动员”和规则制订者于一身的地位。民营科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更加注重发展科学技术,民营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区别在于更加强调应用科学技术,而在科学技术应用方面,更应发挥“民营”的优势。尽管企业发展原创性技术很重要,取得专利权也很重要,但是,几乎任何一个企业运用的技术都只有少数几项或几十项是自己创造发明的,绝大多数的技术是拿来应用的。世界银行有一份报告提到创新的重要性,认为创新不一定需要新的科技作为基础,所举的例子中提到以技术创新著称的日本索尼和韩国三星,索尼推出的“随身听”,三星推出的手机,都没有重要的独创技术,而是在应用技术上有创新。这些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产品,占领市场的关键并不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比其他产品高很多,而是对于市场需求的研究和理解的水平高于其它同类企业,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创新运用技术加以实现。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还必须重视企业家、经理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专家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尤其在科技发展方向、项目立项、评价、评奖等方面,从“领导说了算”转变为“专家说了算”。对于“专家说了算”的做法,几乎没有任何质疑。但是,在科技应用方面,包括企业的科技开发,由科技专家主导决策的做法值得重新评估。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过一份竞争力研究报告,其中的一个结论是,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英国研究开发的应用效果较差,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较小。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开发立项往往由科技专家说了算,许多项目没有市场应用前景,因为专家往往从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出发,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应该更加重视熟悉市场的经理们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担任盟军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于1946年在一份题为《关于科学技术在二次大战中的作用》的备忘录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是十分清楚的。武装力量不能单独赢得战争。科学家们和企业家们所贡献的技术和武器使我们能够以智取胜并压倒敌人。他们对于军队需求的理解形成了最大程度的合作。这种整合模式必须转换成和平时期的相应方式。”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当然要靠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对需求(战时是军队的需求,和平时期则是市场的需求)有着正确理解的企业家和经理也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决策中的作用往往更大。
㈦ 价值规律 形式 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②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都要相等,即各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格却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 ③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 ④由于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以下情况: 第一: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 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一内容,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仅不违背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外在表现,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本质,在实际交换中只能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形式才能实现。价格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引起价格高于价值,获利较多,就会扩大生产,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部门,反之退出这个部门,价值规律就是这样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的,使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上保持平衡的。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的,当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在和别人相同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多,又由于同种商品出售时,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他在商品交换中获利就多,反之就少,或亏本。这样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 (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由于生产条件好和努力程度高的企业和个人,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获利就多,发展就快,反之,则会在竞争中失败。 总之,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归结为一点是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通过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的。
㈧ 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市场竞争,价格波动,供求关系的变化
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即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关系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竞争、价格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实现的。
拓展资料: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对比,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仅由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体现,这种说法是古典经济学的理念;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的话,则是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供给取决于劳动等客观因素,而需求取决于效用等主观因素。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
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㈨ 当前我国价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对策是什么
我国价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本身不完善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各种法律制度、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不正当价格行为还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扰乱价格市场和市场经济环境,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对市场价格监控还没形成共识
目前,社会各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认识。一种认为:市场调节价既然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那么就应该由经营者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确定,政府没有必要再进行任何形式的管理。另一种认为:国家不应该把餐馆、住宿、旅游、粮食、农资等行业的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调节,到头来吃亏的、受骗的还是广大消费者。这两种把市场调节价与价格监控完全对立起来的认识,使价格监控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产生困惑,存在着“不敢管”或“不善管”的现象。
(二)市场价格监控的立法不完善
首先,在价格法律体系中,条文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给价格检查、执法带来了很大难度。《价格法》第七条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然而这个原则更多的是从道德的层面要求经营者诚实定价。法律虽然赋予了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但仅依靠道德来约束其定价行为,如果企业唯利是图,就很难做到诚实定价。现有法律对一些不当价格行为进行了具体界定,但对价格垄断、价格歧视、价格暴利、随意定价等,价格法律体系上还未做出可操作性的明确规定,有法可依的问题尚未解决。其次,价格法的一些规定与市场状况明显脱节,致使法律滞后于现实需要(周吟吟,2007)。最后,现行法规、政策中有关政府对市场价格行为的干预措施,主要着重于监管,而对调控的强调不足(文武汉,2008)。
(三)价格主管部门既管理政府定价又监控市场价格且市场价格监控职能弱化
由于市场价格监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邹昭英,2006),对市场价格进行监控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传统价格主管部门受长期计划价格体制的影响,存在着习惯于对定价、定费部门及行业的监控,而轻视和不善于市场价格监控的现象。
(四)法律赋予价格部门的监控手段薄弱
《价格法》赋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权力主要有:询问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的权力;责令改正、退款的权力;责令当事人暂停相关营业等。国家发改委2008年1月发布的《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也只是规定了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更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则是缺失的。在查处价格违法案件时,价格监控机构缺乏像审计、税务、工商等部门拥有的冻结账户、吊销营业执照等强制性制裁手段,从而导致被查者藐视价格监控,对一些不当和违法的价格行为,价格监控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
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市场价格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参考西方国家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经验和我国各地价格部门的实践探索,要加强市场价格的监控,完善立法、健全机制、创新手段等需多管齐下、协调发展。
(一)统一认识并转变观念
价格部门要真正树立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与市场调节价监控并重的观念,并在思想认识上完成由监控价格为主向监控价格行为为主的转变,由治理乱收费、开展专项检查为主向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转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上来,把开展市场价格监控工作作为价格工作的重点任务、重要内容和经常性工作。 (二)完善市场价格行为监控立法
首先,要在立法中明确政府对市场价格行为依法、适度监控的态度,以统一思想认识,摒弃市场价格监控可有可无的思想,消除价格部门监控的顾虑和畏难情绪。
其次,要抓紧对现有价格法规进行修正、充实,使经营者价格行为有章可循,价格监控部门监督有法可依。一方面要解决部分条款概念模糊、界定不准、约束力小、操作性差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种不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程序和办法,增强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使价格法规与生产力发展及社会实际状况同步,既不应滞后,也不该超前。“既不能无视于市场经营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也不能将规范标准定得过高无法实现”(郭绍英、韩蔚景,2007)。
最后,在法律上赋予价格部门,特别是市、县价格部门行政执法中必要的强制手段。如在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时冻结银行帐户和查封、扣押并依法变卖处理相关商品的权力,以切实增强价格行政执法的威慑性、有效性。
(三)开展价格公共服务并优化市场价格监控机制
首先,建立市场主体价格行为引导机制。生产经营成本和供求关系是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受信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部分经营者不能准确测算成本,分析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其价格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为此,一方面,国家和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建立有关资料库,就一定时期内各行业的社会平均成本、利润率和供求状况进行测算统计,作为官方权威信息,定期公布,供经营者定价参考。另一方面,基层价格部门要加强对经营者的价格知识培训,提高其以成本和供求关系为基础科学、合理调定价格的能力。以此帮助和引导经营者摒弃不当价格行为,使调、定价更加科学合理、更能被市场接受,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占领市场。
其次,建立经营者市场价格信用档案和奖惩机制。通过合理的评比规则,规范评比行为,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价格评比守信制度,对诚实守信单位挂牌表彰,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对失信者通过媒体曝光,并将经营者的价格信用状况特别是不当价格行为登记在案。
最后,建立、完善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异动监测预警机制。一方面,要制定各地市场生产、生活重要商品监测目录,建立常态化的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监测、调研制度,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动态。另一方面,在重点分析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运行形势的规律特点,抓好对其走势的预测判断的基础上,制订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
(四)创新、丰富市场价格行为监控的方式和手段
在推进常规价格监督检查、明码标价、价格举报等工作的基础上,可采用以下方式。第一,公布生产经营成本与利润。在市场价格出现过度上涨或异常波动时,价格主管部门在科学调查、测算的基础上,公布商品(服务)价格成本和利润,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品(服务)的真实成本情况,货比三家,理性选择,通过社会舆论和消费者的理性消费阻击不当价格行为。同时引导经营者尊重经济规律,诚信合法经营。
第二,特殊时期重要市场价格商品(服务)价格承诺。在特殊时期,要求重要市场价格商品(服务)的经营者向社会和价格主管部门承诺:特殊时期,在保证商品(服务)质量不变或更优的前提下,维持正常时期的价格水平。
第三,争取多方配合,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在价格监控中首先要争取工商、城管、卫生、技监、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其次是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其他地域价格部门的配合;三是要争取新闻媒体的配合,通过新闻媒体把老百姓的呼声和价格部门的政策等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要争取行业组织的配合,发挥行业组织在经营者和政府价格部门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引导行业组织,加强行业价格自律。
最后,积极运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醒会、告诫会,以及公告、提醒、告诫、警示、发倡议书、调查、曝光等方法,及时提醒经营者,提高监控效果。
㈩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解说:
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②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都要相等,即各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格却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
③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
④由于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以下情况:
第一: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
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一内容,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仅不违背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外在表现,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本质,在实际交换中只能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形式才能实现。价格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