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指数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其中的:
生物丰度指数=Abio×(0.5×森林面积+0.3×水域面积+0.15×草地面积+0.05×其它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 Abio, 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 Aveg, 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 近海) 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式中: 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
Alak, 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
Ares, 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
备注: 计算值大于 100 时, 一律按 100 计算。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 Aero, 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污染负荷指数=(ASO2×0.4×SO2 排放量+Asol×0.2×固废排放量)/区域面积+ACOD×0.4×COD 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
式中: ASO2, SO2 的归一化系数;
Asol, 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
ACOD, COD 的归一化系数。
❷ 十三五期间环保约束性指标是什么意思
1、我们国家对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有统一要求,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也就是每个时期排放的重点监测的污染物总量有限值,各个地方分摊限值,不能突破限值;
3、也叫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
4、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指标是约束性指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和环境保护责任目标体系
❸ 约束 制约 限制 束缚 区别是什么
据现代汉语词典介绍如下:
约束: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如受纪律约束。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如束缚手脚。
制约:受环境制约,是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如互相制约。
限制:增加内涵,缩小外延,从属概念向种概念过渡的一种逻辑方法,与概括相对。
❹ 限制性约束条件是什么意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3
❺ 我国第一次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是在什么时期
"十一五"期间,具体好像是08年的样子。
❻ 如何发挥环境对儿童的限制作用,如何通过环境设置来约束儿童的危险与不良行为
1、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
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是精神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下能感受到爱与被爱,而“爱”是孩子形成其他品德的基础。试想一下,一个家庭天天争吵不断,父母就一个问题总是争执不下,谁也不愿意让一步,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如何学会尊重与理解,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
2、保持家庭居住环境整洁、有条理
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使孩子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能保持家庭居住环境的整洁,把家里的物品整理得非常有条理,孩子也会努力地去维持居室的整洁,不会乱扔垃圾,而且还可能使孩子自觉地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
3、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需要父母付出一定的努力。
父母可以建立一个家庭图书馆,自己多读书看报,以实际行动影响孩子的行为。另外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娱乐活动,把电视的声音调小一点,尽量不要约同事朋友来家里聚会或者打牌,以免影响孩子学习。
4、让孩子远离不良的社交圈子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蓬生在麻中,不用扶助自然就能长得直;而白沙在淤泥里,自然就会变黑。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经常和那些品行不良的孩子一起玩,也容易变成品行不良之人。
父母要鼓励孩子经常与那些拥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在一起玩,让孩子自觉远离那些品行不良的孩子的影响,同时要指导孩子正确地交朋友,尽量让孩子避免受到不良朋友的影响。
(6)环境限制指数是约束性指标扩展阅读: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两点:
一、防微杜渐,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亡羊补牢,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不要让孩子的问题扩大化,持久化,日积月累养成坏习惯。
二、注意环境的约束和对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净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社会环境中,应该从严要求孩子,尽早尽快地培养的良好习惯,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文明也在不断提高,培养孩子的习惯更应该超前,毕竟培养一个好习惯不易,改一个坏习惯就更难了。
❼ 什么是约束性指标
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❽ 制约,限制约束是什么啊
制约,限制约束:受环境制约。是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如互相制约。
制约和限制约束是相同的含义,使用也是一样大的。
出处:
1、闻一多《五四运动的历史法则》:“基于资本主义国家间内在的矛盾,帝国主义对中国 的威力大大的受了制约。”
2、李二和《舟船的起源》:“舟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但由于历史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舟船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但大都是在新石器时代。
比如:
1、由于学校规章制度的约定,小明觉得学校制约了自身的自由,很是不喜欢学校生活。
2、由于公司对于员工的限制约束,使大部分员工都对公司的规章制度颇有微词。
❾ 矿产约束性指标与预期性指标
引领矿政管理走向规范——部规划司负责人谈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
2006年11月8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07年3月13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各省(区、市)正在按照统一部署,抓紧推进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第二轮规划编制工作有哪些特点和要求,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负责人日前接受了记者采访。
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
问:第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结束了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无规划可依的历史。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矿业生产由冷变热,矿产资源开发出现了不少新情况。请问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2001年4月,国务院批复第一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后,矿产资源规划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结束了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无规划可依的历史。规划实施后,矿产资源勘查出现了投入增长、新发现矿产地增长、新增储量增长的可喜局面。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与第一轮规划相比,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规划所处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更加突出,一些紧缺矿种供不应求,矿产品价格上升较快,可采资源相对不足。第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明显活跃,乱采滥挖、一矿多开等现象严重,粗放型开采方式、“有水快流”的矿业政策,已经不能适应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要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然十分艰巨,矿产资源管理需要通过新的规划指导和规范。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承担的使命将更加繁重。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以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结合当前的形势和需要,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约束、总量和结构调整、政策导向、规范管理的功能;处理好中央与地方、长远与当前、市场调节与规划调控、保护与发展、资源与环境、规划管理与矿业权管理的关系;安排好勘查、总量调控、优化结构布局、节约利用、矿山环境保护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国家和省级规划要抓好重点矿种和矿区;切实增强规划在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提供重要依据。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贯彻一条主线,落实一个观念,坚持一个方针,强化四项功能,处理好六个关系,安排好六方面内容,抓好两个重点。
要认真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重大问题
问:在矿产资源开发中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中,重点问题有哪些?
答:我们应该看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把问题找准,把问题研究透,把工作做实,指导规划编制工作。
要围绕第二轮规划编制的总体目标和原则开展工作,根据部领导提出的“找出、管好、用好”几个关键环节,开展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量控制、优化布局和结构、节约与综合利用、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问题的研究,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要转变对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的传统观念,研究如何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更好地发挥规划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引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矿产资源规划在整个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中处于先行、基础和龙头地位。在矿产资源管理中,宏观管理靠规划,微观管理抓矿权,资源配置靠市场。同时,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整,有效运用规划调控和政策引导手段,提出鼓励、限制和禁止的方向,并科学制定规划的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并统筹安排好矿产资源的储备;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研究确定矿山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二是发挥规划在空间上的指导和约束功能。首轮规划在加强矿产资源宏观管理、引导矿业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但在空间指导性不强,尤其在操作层面上难以有效指导矿业权的合理设置和布局。因此,应将布局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在进行大的宏观布局基础上,真正细化分区和作好具体规划布局。
三是在矿产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的“抓手”和依据作用。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正在深入开展,而“管理有规、矿权有序、开发有责、调控有效、监督有力”的整顿和规范目标,都与矿产资源规划紧密相关,规划要能够起到基础和指导作用,使得已有矿业权可以依据规划进行整合,新的矿业权可以按照规划科学设置。
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合理布局
问: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是新时期矿政管理工作的要求,规划在这方面如何体现?
答: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有序,重点矿种、大中型矿产地开发要规范。规划的任务就是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合理布局。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应当在区域上细化规划区的划分,科学指导矿业权设置。就是以规划为基础,以规划为指导,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从而使矿产勘查开发有序。前一阶段国土资源部门已经做了不少实践工作,编制了一些专项规划和矿区规划,特别是组织编制了国家煤炭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积累了很好的经验。第二轮规划将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研究,除了设定矿产资源的重点调查评价区,鼓励、限制、禁止的勘查区和开采区外,将进一步细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区域布局,设置重点勘查规划区、重点开采规划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矿业经济区等,特别是通过划分合理的勘查和开采规划区块,达到资源配置和布局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域布局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区域上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合理划分勘查开采规划区块是为了进一步细化规划的空间布局,科学指导矿业权设置。对于低风险、无风险矿产可直接进行详细规划;高风险矿产通过作好布局研究,可对重要成矿区带合理划分区块,设置重要规划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按部领导提出的,把握好大的方面,摆布好中观层次上的内容,对微观层次的工作提出原则性控制要求。
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是重要内容
问: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这方面如何在第二轮规划中得以体现?
答: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是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利用、重点突破、全面推广”的方针,以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为中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企业实施为主体,全面推进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重点要关注重要矿种、共伴生矿产资源、低品位矿石和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通过对第一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评估,第二轮规划将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作为约束性指标,同时在规划中适当增加一些预期性指标,引导和促进矿山企业通过节约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列入其中
问:矿山环境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有何具体要求?
答: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列入其中。根据有关要求,此次规划主要分两类,即指导性规划和非指导性规划。指导性规划要编写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说明,非指导性规划原则上应编写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根据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要求,总体规划应编写相应的矿山环境保护的篇章,其主要内容为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对矿山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划分矿山环境影响的区域与级别,提出规划控制指标和措施。研究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区域,安排矿山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区分新建矿山、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矿山环境保护、恢复治理政策。
❿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包括哪些约束性指标和阶段性控制目标
三条红线
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为实现上述红线目标,进一步明确了2015年和2020年水资源管理的阶段性目标。
四项制度
一是用水总量控制。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包括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严格实施取水许可,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二是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包括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包括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四是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