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风电轴承标准
在全球能源告急的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正被看作是中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可行路径之一。
在政策引导之下,国内风力发电市场被迅速激活,一条从上游风力发电机组组件生产到发电机的制造,再到风力发电厂的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快速升级。而处在这一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商们,在商机的诱惑之下,展开了一场时不我待的市场争夺战。
在这一产业链的上游,洛阳找到了自己的“锐利武器”。作为中国轴承生产基地,洛阳迅速加入到了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组件的争夺之中。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YC)在这场争夺战中,显然取得了市场优势。日前,一则国内风力发电行业的《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轴承标准》由LYC制定完成。LYC擎起了领舞上游市场的大旗。
但是,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LYC难言胜券在握。不仅国内瓦房店轴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瓦轴)等企业的风力发电机轴承产能已经走在了前面,后面的浙江天马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天马)等一批生产商紧追而来,就在洛阳本土,一场风电轴承制造的产业大战正欲上演。
LYC标准
日前,一则消息让从沉疴中康复的LYC,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是这次并非纠葛太深的重组,而是LYC技术在国内行业中的引领让人刮目相看。
“一流企业制定标准,这充分说明了LYC在国内轴承制造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他们起草了国内风力发电行业《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轴承标准》,LYC副总工程师徐绍仁不无自豪地说。
事实上,这并非自诩。企业承担一个行业的生产标准,就昭示着这一企业的行业领袖地位。作为从洛阳轴承集团剥离而出的LYC来说,承袭了洛轴50余年轴承制造的工艺经验,在轴承制造上取得了很多项国内“创造”,一直是国内最大的特大型轴承综合制造和生产商。
设计规范、材料标准、性能指标以及检测验收等每一个环节,从今年9月1日起,国内风力发电滚动轴承生产都要严格执行LYC制定的标准,这对LYC来说,从品牌形象、制造成本到市场销售都是一个莫大的利好。
LYC建立的风电滚动轴承标准体系,“统一了国内市场乱象。”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火爆的市场
风电市场正在快速成长,在此之前,统一了技术标准,显然为市场的进一步做大提供了技术保障。事实上,标准的制定是一场“及时雨”,“因为风电设备制造商已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徐绍仁表示,“国内至少有二三十家。”
从起步到现在的加速度,在徐绍仁看来,太快了,“出乎我们的意料”。
生产商首先看到的是商机。2006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取向,风力发电成为国家倡导并积极开发的清洁能源之一。当然,更为宏大的背景是,全球传统能源告急,具有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使人们警醒温室效应,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中国,是世界上风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发展风力发电大有可为。为此,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十一五”末,让中国成为世界风能市场的中心,也成为世界风电市场的制造中心。
这一规划是有现实基础的。2005年中国风机新增装机容量有500多兆瓦,比2004年增长250%,2006年,位于内蒙古、新疆以及沿海省份的62座风电场发电达15.3亿千瓦时。
如此大的装机容量规划,将会有怎样的市场前景呢?业内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每千瓦时装机容量投资7000元来计算,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能力要达到3000万千瓦,需投入的风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这样,每年的市场份额至少在50亿元。
这一庞大的蛋糕,显然是非常诱人的。全国各地纷纷上马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新疆、辽宁、河北等几乎各省(市、区)都上马了风电设备企业,湖南省更是提出了打造风电产业群的口号。洛阳一拖集团早在2004年,就与西班牙合作生产了整套风电设备。
嗅到蛋糕香味的不只是国内企业,国外的风电设备制造巨头更是悉数进驻到中国。
“三国演义”
国内企业加速进入到风电设备制造领域,以及国外风电设备制造巨头的加入,让国内风电市场迅速点燃了战火。
“毫不夸张地说,(风力发电机轴承)订单像雪片般飞来。”徐绍仁手里翻动着订单,难掩兴奋。与LYC签订购买风力发电机轴承的厂家有20多户。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加速进行产能的扩充,就成为LYC及国内风电轴承制造商眼下最为紧迫的战术准备。
LYC正在加紧备战之时,国内瓦轴、浙江天马等风电轴承制造商也已经为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进行着产能的扩充。
据了解,在LYC向国内数控装备制造巨头齐重数控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重)购置风电制造设备之时,瓦轴、浙江天马等企业在一周内也相继来到齐重,要求购置制造设备。“我们比他们提前订购了生产设备。”LYC一位负责人这样表态,显然,在这一争夺战中,他们抢到了商机。
但是,LYC并不讳言自己在风电制造上已经落后的局面。上述负责人表示,前两年,洛轴一直在重组,耽搁了他们在风电轴承制造上的时间。目前,他们就是要赶超同行。据介绍,瓦轴的兆瓦级风电轴承月生产能力100多台(套),远远高于LYC。而浙江天马募集了2.16亿元追加投入到风电轴承的研制与生产中。
前有劲敌,后有追兵。看到兆瓦级轴承制造前景的不仅是上述国内知名轴承制造商,作为中国轴承基地的洛阳,中机十院控股的中机洛阳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和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民营企业等都加入到了风电轴承市场的争夺之中。
冷考量
面对火爆的市场及难得的产业机遇,作为政府又有何打算呢?
洛阳市发改委工业经济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准备由企业牵头组建风电产业联盟,在这一产业链条中,洛阳有一拖的风电设备综合能力,有中信重机的转子、主轴生产能力,还有增速器生产等生产能力,加上几家风电轴承生产企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为此,洛阳市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发展轴承产业的意见》进行扶持。
她表示,这不仅符合洛阳的装备及产业发展优势,也符合国家的产业定位。在去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六个领域中第一项提出,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一重大装备制造项目的重视。
为此,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促进风电发展实施意见》即将出台,还将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生产商给予具体补贴等扶持政策。
面对政策的利好,风电设备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LYC销售处常务副处长吉冰旭表示,“无序上马(风电设备制造)的现象已经出现了”。他认为,国外仅有十余家风电设备厂家,而目前国内有二三十家,这必然会形成无序竞争的局面。就是风电轴承项目跟着“一窝蜂式地上马”。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局面必然潜伏着产业风险。事实上,风险无处不在。企业蜂拥而至,当然为了追逐高利润。据介绍,风电设备制造,特别是风电轴承的制造,国内目前成熟的技术为1兆瓦级以下的技术。1.5兆瓦级的技术除了LYC外,其他厂家的技术还处在试验室阶段,难以形成产能规模。即便是LYC掌握的技术也在世界风电轴承制造技术中落后了。这显然为新进者增添了技术风险。
面对乱象,“应该强力整合。”一位专家给洛阳风电轴承产业发展开出了药方,即把各方的资源优势拿来,形成一个产业拳头,这样就有利于当地产业的良性发展。
❷ 山东风电发展现状如何
山东是中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山东风能资源总量约67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半岛沿岸地区、海岛和山区海拔较高的平坦区域。山东海上风能储量比陆地大,风速高,静风期少,风电效率更高。山东拥有3100公里海岸线,占了全国约六分之一,近海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1985年第一台风电机组在荣成市马兰湾建成标志着山东探索风能源开发利用的开始。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发展新能源的日益重视,从2006年开始,华能、鲁能、华电、大唐和国华等大型电力公司积极投入到山东的风电建设中,山东风电产业出现了迅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07年底,山东全省总计有106台并网风机,总装机容量达到9.22万千瓦。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山东省供电负荷增长趋缓,传统电力行业面临亏损,但风力发电发展势头依然迅猛。随着又一批风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山东风力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张。积极开发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山东风电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由于电煤供应不足,山东省电力供应较为紧张。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风能资源,创造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山东电力缺口,缓解山东供电压力。山东省各级政府按照规模经济化、装机大型化、设备本地化的原则,加快推进风电发展,同时通过风电发展的规模化来带动风电设备的产业化。山东重点在烟台、青岛、威海、滨州、东营、潍坊等沿海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场,并逐步向浅近海域发展,建设一批海上风电项目。
我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保持高速发展。随着风电装机的国产化和规模化,风力发电成本可望再降。因此风电产业开始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逐金之地。在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尚不明朗、扩大内需政策不断出台、风电市场前景乐观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风力发电成为投资热点。凭借丰富的风能能源和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山东风电市场吸引着众多国内外风电企业纷纷抢滩。“十一五”期间山东积极推进风电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省风电新装机容量达到92万千瓦,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从2011年到2020年,将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00万千瓦。
中国投资咨询网2009-2012年山东省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❸ 风电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其实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将持续优化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布局,在继续推进集中式基地建设的同时,全力支持分布式风电、光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创新和技术在风电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GIS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给风电行业前景带来更大的价值提升,解决着困扰风电行业的深层顽疾。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通了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让风电行业与数字化实现深度融合。
图扑软件(HIghtopo)打造风电场远程集控中心可视化系统,建立风电场远程监控自动化,实现风电场运行管理、检修管理、经营管理和后勤管理集中化,是风电发电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保障风电场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的方式。
伴随着风电开发的深入发展,偏远山区,高海拔地区、海上风电正在成为风电的主要方向,而在这些地区的运维人员,必然面对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其次,在大型的风电场中有几十台甚至上百台风电机组,同时一个风力发电公司拥有多个风电场,多个风电场分散于不同的区域,如需对每个风电场单独进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电网的调度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问题。通过结合GIS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让运维感知更透彻、互通互联更全面、智能化更深入,可以大大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1、实现能源管理绿色化
利用HT的可视化技术,以及结合GIS技术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建设,让风电场的监控更为直观,控制更加精准,提高风电场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运维效率,推进风电场的绿色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进程。
2、运营管理精细化
可实现整个风电场系统的过程管理和运行管理,提高了风电场系统的管理效率。通过数据面板信息实时了解风电场的运行情况实现精准的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及风电模型仿真技术,定量分析运营过程中的各项运营指标,用数字驱动风电机的运营管理与决策。
3、监测管理透明化
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通过远程智慧控制,只需在集控中心就能实现均衡输送、精确调节,并能及时发现风电机损耗情况,及时检测修复,保障风电场的安全运维。
❹ 风电变速箱增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现状与发展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作者:田德 发布时间:2007.09.11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30年来,国际上在风能的利用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步。风力发电技术日臻完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单机额定功率最大已经到5MW,叶轮直径达到126m。截止2005年世界装机容量已达58,982MW,风力发电量占全球电量的1%。中国成为亚洲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总装机容量居世界第8位,2005年新增装机容量居世界第6位。今后,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
1 引 言
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是太阳对地球表面不均衡加热而引起的“空气流动”,流动空气具有的动能称之为风能。因此,风能是一种广义的太阳能。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分析,地球上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00亿kW,是地球上可利用水能的20倍。中国陆地10m高度层可利用的风能为2.53亿kW,海上可利用的风能是陆地上的3倍,50m高度层可利用的风能是10m高度层的2倍,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风能是一种技术比较成熟、很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1]。风能的利用方式不仅有风力发电、风力提水,而且还有风力致热、风帆助航等。因此,开发利用风能对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具有极强的魅力,从而唤起了世界众多的科学家致力于风能利用方面的研究。在本文中,将对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2 风力发电基本知识
2.1 风能的计算公式
空气运动具有动能。风能是指风所具有的动能。如果风力发电机叶轮的断面积为A,则当风速为V的风流经叶轮时,单位时间风传递给叶轮的风能为
(1)
其中:单位时间质量流量m=ρAV
(2)
在实际中, (3)
式中:
PW—每秒空气流过风力发电机叶轮断面面积的风能,即风能功率,W;
Cp—叶轮的风能利用系数;
hm—齿轮箱和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一般为0.80—0.95,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为1.0;
he—发电机效率,一般为0.70—0.98;
r—空气密度,kg/m3;
A—风力发电机叶轮旋转一周所扫过的面积,m2;
V—风速,m/s。
2.2 贝茨(Betz)理论
第一个关于风轮的完整理论是由德国哥廷根研究所的A·贝茨于1926年建立的。
贝茨假定风轮是理想的,也就是说没有轮毂,而叶片数是无穷多,并且对通过风轮的气流没有阻力。因此这是一个纯粹的能量转换器。此外还进一步假设气流在整个风轮扫掠面上的气流是均匀的,气流速度的方向无论在风轮前后还是通过时都是沿着风轮轴线的。
通过分析一个放置在移动空气中的“理想”风轮得出风轮所能产生的最大功率为
(4)
式中:Pmax—风轮所能产生的最大功率;
—空气密度,kg/m3;
A—风力发电机叶轮旋转一周所扫过的面积,m2;
V—风速,m/s。
这个表达式称为贝茨公式。其假定条件是风速与风轮轴方向一致并在整个风轮扫掠面上是均匀的[2]。
将(4)式除以气流通过扫掠面A时风所具有的动能,可推得风力机的理论最大效率
(5)
(5)式即为有名的贝兹(Betz)理论的极限值。它说明,风力机从自然风中所能索取的能量是有限的,其功率损失部分可以解释为留在尾流中的旋转动能。
能量的转换将导致功率的下降,它随所采用的风力机和发电机的型式而异,因此,风力机的实际风能利用系数Cp<0.593[3]。
2.3 温度、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
通过温度计和气压计测试出实验地点的环境温度和大气压,由下式计算出空气密度。
(6)
式中:ρ—空气密度,kg/m3;
h—当地大气压力,Pa;
t—温度,℃。
从空气密度公式可以看出,空气密度的大小与大气压力、温度有关。
2.4 风力机的主要组成
1) 小型风力发电机
小型水平轴风力机主要组成部分有:风轮、发电机、塔架、调向机构、蓄能系统、逆变器等。
(1)风轮
风轮是风力机从风中吸收能量的部件,其作用是把空气流动的动能转变为风轮旋转的机械能。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轮是由1~3个叶片组成的。叶片的结构形式多样,材料因风力机型号和功率大小而定,如木心外蒙玻璃钢叶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叶片等。
(2)发电机
在风力发电机中,已采用的发电机有3种,即直流发电机、同步交流发电机和异步交流发电机。小型风力发电机多采用同步或异步交流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通过整流装置转换成直流电。
(3)塔架
塔架用于支撑 发电机和调向机构等。因风速随离地面的高度增加而增加,塔架越高,风轮单位面积捕捉的风能越多,但造价、安装费等也随之加大。
(4)调向机构
垂直轴风力机可接受任何方向吹来的风,因此不需要调向机构。对于水平轴风力机,为了得到最高的风能利用效率,应用风轮的旋转面经常对准风向,需要对风装置。常用的调向机构主要有尾舵、舵轮、电动对风装置。
(5)限速机构
当风速高于风力机的设计风速时,为了防止叶片损坏,需要对风轮转速进行控制。
(6)贮能装置
贮能装置对独立运行的小型风力机是十分重要的。其贮能方式有热能贮能、化学能贮存。
(7)逆变器
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足交流电气设备用电的要求。
2) 大型风力发电机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由两大部分组成:气动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气动机械部分包括风轮、低速轴、增速齿轮箱、高速轴,其功能是驱动发电机转子,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电气部分包括异步发电机、电力电子变频器、变压器和电网,其功能是将机械能转换为频率恒定的电能。近年来,又研制成功了直驱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无增速齿轮箱)。
3 风力机与风力发电技术
3.1 风力机与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史
风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之一。远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波斯等国已出现帆船和风磨,中世纪荷兰与美国已有用于排灌的水平轴风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早在距今1800年前,我国就有风力提水的记载。1890年丹麦的P·拉库尔研制成功了风力发电机,1908年丹麦已建成几百个小型风力发电站。自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一些国家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小规模的利用阶段[4]。
随着大型水电、火电机组的采用和电力系统的发展,1970年以前研制的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因造价高和可靠性差而逐渐被淘汰,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相继都停止了运转。这一阶段的试验研究表明,这些中、大型机组一般在技术上还是可行的,它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以来,国际上风力发电机技术日益走向商业化。主要机组容量有300kW、600kW、750kW、850kW、1MW、2MW。1991年丹麦在Vindeby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由11台丹麦Bonus 450kW单机组成,总装机4.95MW。随后荷兰、瑞典、英国相继建成了自己的海上风电场。
目前,已经备离岸风力发电设备商业生产能力的厂家,主要有丹麦的Vestas(包括被其整合的NEG-Micon),美国的GE风能,德国的Nordex、Repower、Pfleiderer/Prokon、Bonus和德国著名的Enercon公司。单机额定功率覆盖范围从2MW、2.3MW、3.6MW、4.2MW、4.5MW到5MW。叶轮直径从80m、82.4m、100m、110m、114m、116m到126m。
3.2 风力机的种类
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鉴于风力发电机种类繁多,因此分类法也是多种。按叶片数量分,单叶片,双叶片,三叶片,四叶片和多叶片;按主轴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分,水平轴、垂直轴(立轴)式;按桨叶工作原理分,升力型、阻力型。目前风力发电机三叶片水平轴类型居多。
水平轴风力机,风轮的旋转轴与风向平行,如图1所示;垂直轴风力机,风轮的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或气流方向,如图2所示。
4 国内外风力发电的现状
4.1 世界风力发电的现状
目前,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已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陆地和近海并网运行,风电增长率比其它电源增长率高的趋势仍然继续。如表1所示,截止2005年12月31日世界装机容量已达58,982MW,年装机容量为11,310MW,增长率为24%;风力发电量占全球电量的1%,部分国家及地区已达20%甚至更多。2005年世界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最多的十个国家见表2,前十名合计51750.9MW,约占世界总装机容量的87.7%。
2005年国际风电市场份额的分布多样化进程呈持续发展趋势:有11个国家的装机容量已高于1,000MW,其中7个欧洲国家(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丹麦、英国、荷兰、葡萄牙),3个亚洲国家(印度、中国、日本),还有美国。亚洲正成为发展全球风电的新生力量,其增长率为48%[5]。
2002年欧洲风能协会(EWEA)与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International)发表了一份标题为“风力 12(Wind Force 12)”的报告,勾画了风电在2020年达到世界电量12%的蓝图。报告声明这份文件不是预测,而是从世界风能资源、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网容量、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增长率、与核电和大水电等其他电源技术发展历程的比较以及减排CO2等温室气体的要求,论证了风电达到世界电量12%的可能性。报告还指出中国2020年风电装机有可能达到1.7亿千瓦[6]、[7]。
4.2 国内风力发电的现状
根据国家气象科学院的估算[8],我国陆地地面10米高度层风能的理论可开发量为32亿kW,实际可开发量为2.53亿kW。海上风能可开发量是陆地风能储量的3倍。
内蒙古 实际可开发量 0.618亿kW
西藏 实际可开发量 0.408亿kW
新疆 实际可开发量 0.343亿kW
青海 实际可开发量 0.242亿kW
黑龙江 实际可开发量 0.172亿kW
2005年中国除台湾省外新增风电机组592台,装机容量50.3万kW。与2004年当年新增装机19.8万kW相比,2005年当年新增装机增长率为254%。
截至2005年底,中国除台湾省外累计风电机组1864台,装机容量126.6万kW,风电场62个。分布在15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它们按装机容量排序如表3所示。与2004年累计装机76.4万kW相比,2005年累计装机增长率为65.6%。2005年风电上网电量约15.3亿kW.h[9]。
中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支持1.5~2.5MW、2.5MW以上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研制;1.5~2.5MW、2.5MW以上直驱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研制;1.5MW以上风电机组叶片、齿轮箱、双馈式发电机、直驱式永磁发电机的研制及产业化;1.5MW以上双馈式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直驱式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的研制及产业化;近海风电场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近海风电机组安装及维护专用设备的研制;大型风电机组相关标准制定及风电技术发展分析等16个课题的研究[10]。“十一五”末,我国风电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将接近世界前沿水平。
4.3小型风力发电机
4.3.1小型风力发电机行业现状
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主要支柱之一的小型风力发电行业在2005年度得到长足的发展,从事小型风电产业的开发、研制、生产单位达到70家。据23个生产企业报表统计,2005年共生产30kW以下独立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共33,253台,比上年增长34.4%,其中200W、300W、500W机组共生产24,123台,占全年总产量的72.5%;15个单位共出口小型风力发电机组5,884台,比上年增长40.7%,创汇282.7万美元,主要出口到菲律宾、越南等24个国家和地区。并且,由于汽油、柴油、煤油价格飞涨,且供应渠道不畅通,内陆、江湖、渔船、边防哨所、部队、气象站和微波站等使用柴油发电机的用户逐步改用风力发电机或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4.3.2小型风力发电机行业发展趋势
1) 由于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因此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功率在继续提高,50W机组不再生产,100W、150W机组产量逐年下降,而200W、300W、500W和1kW机组逐年增加,占总年产量的80%。
2) 由于广大农民迫切希望不间断用电,因此“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明显加快,并向多台组合式发展,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
3) 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及《可再生能源产业指导目录》的制定,相继还会有多种配套措施及税收优惠扶植政策出台,必将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产业发展。
4) 目前我国尚有2.8万个村、700万户、2,800万人口没有用上电,且分散居住在边远山区、农牧区、常规电网很难达到,有关专家分析700万无电用户中、300万户可用微水电解决用电,而400万户可以用小型风力发电或风光互补发电,满足农牧民用电需要[11]。
4.3.3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研制,已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4244155.9)。该型风电机组将稀薄的风能经浓缩风能装置加速、整流和均匀化后驱动叶轮旋转发电,从而提高了风能的能流密度,降低了自然风的湍流度,改善了风能的不稳定等弱点,提高了风能品位,降低了风电度电成本。该风力发电机具有的切入风速低、发电量大、噪音低、安全性高、寿命长、度电成本低等特点。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可独立运行、风光互补运行、多机联网运行和并入低压电网运行。现已研制开发的系列产品有200W、300W、600W、1kW、2kW等机组。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经过中试后,可以向中、大型机组发展。这种新型风电技术在中国和世界的应用,将有效地提高风电系统的供电水平和质量,有效地利用低品位的风能,提高风电商品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经济益和生态环保效益[12]。
5 结 论
在今后的20年内,国际上风力发电产业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风力发电技术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令世界瞩目,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发展的地域广、潜力大,装机总容量最终将超过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
❺ 低电压穿越是怎么一回事求详细的解释
低电压穿越: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跌落时,在电压跌落的范围内,风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并网运行。对于光伏电站当电力系统事故或扰动引起光伏发电站并网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光伏发电站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基本要求
对于风电装机容量占其他电源总容量比例大于5%的省(区域)级电网,该电网区域内运行的风电场应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要求
右图为对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要求。
a) 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具有在并网点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625ms的能力;
b) 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s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考核要求
对于电网发生不同类型故障的情况,对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的要求如下:
a) 当电网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引起并网点电压跌落时,风电场并网点各线电压在图中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内时,场内风电机组必须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风电场并网点任意线电压低于或部分低于图中电压轮廓线时,场内风电机组允许从电网切出。
b) 当电网发生两相短路故障引起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同理。
c) 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引起并网点电压跌落时,风电场并网点各相电压在图中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内时,场内风电机组必须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风电场并网点任意相电压低于或部分低于图中电压轮廓线时,场内风电机组允许从电网切出。
有功恢复
对电网故障期间没有切出电网的风电场,其有功功率在电网故障切除后应快速恢复,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
无功支撑
对于百万千瓦(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内的风电场,其场内风电机组应具有低电压穿越过程中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要求如下:
a) 电网发生故障或扰动,机组出口电压跌落处于额定电压的20%~90%区间时,机组需通过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支撑电网电压,该动态无功控制应在电压跌落出现后的30ms内响应,并能持续300ms的时间。
b) 机组注入电网的动态无功电流幅值为:K(1.0-Vt)In。 In为机组的额定电流;Vt为故障区间机组出口电压标幺值;Vt=V/Vn,其中V为机组出口电压实际值,Vn为机组的额定电压,K≥2。
必要性
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11年第四号《风电安全监管报告》统计,仅2011年一年,我国发生规模超过1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脱网事故193次,超过50万千瓦的大型事故12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带来很大风险,同样也使风电场业主遭受电量损失。
据事故调查分析,部分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且故障期间未能有效地提供动态无功支撑,是造成风电大规模脱网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风电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电力系统发生扰动故障导致大量风电机组被切除时,系统潮流会发生严重转移,电网电压和频率均受到影响,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为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保证风电场并网安全,对风电场提出低电压穿越的要求是必要的。低电压穿越要求是电力系统功率平衡与频率稳定的需要,也是局部电网电压稳定及电压恢复的需要。[1]
3机组造价编辑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的深度对机组造价影响很大,根据实际系统对风电机组进行合理的LVRT能力设计很有必要。对变速风电机组LVRT原理 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多种实现方案进行了比较。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双馈变速风电机组及LVRT功能 模型。以地区电网为例,详细分析系统故障对风电机组机端电压的影响,依据不同的风电场接入方案计算风电机组LVRT能力的电压限值,对风电机组进行合理的 LVRT能力设计。结果表明,风电机组LVRT能力的深度主要由系统接线和风电场接入方案决定,设计风电机组LVRT能力时,机组运行曲线的电压限值应根 据具体接入方案进行分析计算。
4解决方法编辑
需要改动控制系统,变流器和变桨系统。我国的标准将是20%电压,625ms,接近awea(american wind energy association)[美国风能协会]的标准。
针对不同的发电机类型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最早采用也是最普遍的方案是采用CROWBAR,有的已经安装在变频器之中,根据不同的系统要求选择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大小,即电压跌落深度和时间,具体要求根据电网标准要求。
风电制造商采用得较多的方法,其在发电机转子侧装有crowbar电路,为转子侧电路提供旁路,在检测到电网系统故障出现电压跌落时,闭锁双馈感应发电机 励磁变流器,同时投入转子回路的旁路(释能电阻)保护装置,达到限制通过励磁变流器的电流和转子绕组过电压的作用,以此来维持发电机不脱网运行(此时双馈 感应发电机按感应电动机方式运行)。也就是在变流器的输出侧接一旁路CROWBAR,先经过散热电阻,再进入三相整流桥,每一桥臂上为晶闸管下为一二极 管,直流输出经铜排短接.当低电压发生后,无功电流均有加大,有功电流有短时间的震荡,过流在散热电阻上以热的形式消耗,按照不同的标准,能坚持的时间要 根据电压跌落值来确定。当然,在直流环节上也要有保护装置.详细就不讨论。FRT的实物与图片可供大家参考。但是大家所提到的FRT只是老式的,新式是在直流环节有保护装置,但输出侧仍是无源CROWBAR。
crowbar触发以后,按照感应电动机来运行,这个只能保证发电机不脱网,而不能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撑电网电压。LVRT能提供电网支撑的风机很少,这个是LVRT最高的level。德国已经制定标准了。最后还是得增加转子变频器的过流能力。[2]
5实现技术编辑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最终实现还是基于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实现,因此风电机组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尤为重要。
电网电压跌落对并网风电机组有着较大的影响。暂态过程导致发电机中出现的过电流会损坏电力电子器件,附加的转矩、应力过大则会损坏风电机组的机械部件。对于双馈式变速风电机组,在电网发生故障导致机端电压跌落时,发电机定子电流增加,快速增加的定子电流会导致转子电流急剧上升,另外由于发生故障时风轮吸收的风能不会明显减少,而风电机组由于机端电压降低,不能正常向电网输送有功功率,即有一部分能量无法输入电网,这些不平衡能量将导致风电机组出现直流环节电容充电、直流电压快速上升、风电机组加速等一系列问题。
要实现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其关键是风电机组变流器保护和主控及桨距角控制的配合。实现双馈式变速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常用技术有两种:一是在机组转子与变流器之间增加一个旁路电路,故障时投入旁路电路将转子侧变流器短路,保证变流器避开过电流的冲击,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二是在两个变流器之间的直流环节加入能量泄放模块,当检测到直流电压过高则触发该模块以泄放多余的不平衡能量。
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可以通过使用电压跌落发生装置对风电机组进行低电压穿越测试来证明。不同风况对应了不同能量水平下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因此需要分别进行测试,这使得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的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等待各种合适风况所耗费的时间,占据了测试的大部分。其次,风电机组厂商需要进行前期摸底试验和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改进调整,也占用了较多时间。[1]
6穿越测试编辑
金风科技于10月下旬率先在国内通过规模化工况条件下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此举印证了直驱永磁的天然并网优势,将有力推动金风科技全面打造“电网友好型”产品,进一步为客户发现和创造价值。
本次测试地点位于甘肃瓜州自主化示范风电场,项目装机总容量为30万千瓦,全部采用了金风科技1.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测试之前,金风科技在一天之内即完成对全部参测22台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升级改造。在西北电网甘肃瓜州东大桥变电站330kV人工单相短路试验条件下,有19台机组在大风满发工况下成功实现不对称低电压穿越,一次性通过比例高达86.4%。电网和投资商对此次测试结果表示了一致认可。
低电压穿越是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电压跌落的范围内,风力发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并网,从而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在此之前,金风科技已于2010年6月在德国通过由Windtest验证的低电压穿越测试,并于2010年8月在国内通过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验证的低电压穿越测试。
本次测试则是国内首次由数十台机组在实际运行条件下进行的工况测试,因此测试数据也更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普遍说服力。[3]
7相关信息编辑
新的电网规则要求在电网电压跌落时,风力发电机能像传统的火电、水电发电机一样不脱网运行,并且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支持电网恢复,直到电网电压恢复,从而“穿越”这个低电压时期(区域),这就是低电压穿越(LVRT)。
双馈风电机组低压穿越技术的原理:在外部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双馈电机定子电流增加,定子电压和磁通突降,在转子侧感应出较大的电流。转子侧变流器直接串连在转子回路上,为了保护变流器不受损失,双馈风电机组在转子侧都装有转子短路器。当转子侧电流超过设定值一定时间时,转子短路器被激活,转子侧变流器退出运行,电网侧变流器及定子侧仍与电网相连。一般转子各相都串连一个可关断晶闸管和一个电阻器,并且与转子侧变流器并联。电阻器阻抗值不能太大,以防止转子侧变流器过电压,但也不能过小,否则难以达到限制电流的目的,具体数值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外部系统故障清除后,转子短路器晶闸管关断,转子侧变流器重新投入运行。在定子电压和磁通跌落的同时,双馈电机的输出功率和电磁转矩下降,如果此时风机机械功率保持不变则电磁转矩的减小必定导致转子加速,所以在外部系统故障导致的低电压持续存在时,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和电磁转矩下降,保护转子侧变流器的转子短路器投入的同时需要调节风机桨距角,减少风机捕获的风能及风机机械转矩,进而实现风电机组在外部系统故障时的LVRT功能。
风力发电技术领先的国家,如丹麦、德国、美国已经相继定量的给出了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的标准。图为美国电网LVRT标准,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曲线以上的区域是风电场需要保持同电力系统连接的部分,只有在曲线以下的区域才允许脱离电网。风电场必须具有在电网电压跌落至额定电压15%能够维持并网运行625ms的低电压穿越能力;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故障后3s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必须保持并网运行。只有当电力系统出现在曲线下方区域所示的故障时才允许脱离电网。
❻ 近5年内的工程造价或管理方面的参考文献,近5年内的,谢谢。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一:
[1] 赵彬,孙会锋. 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经济. 2013(11)
[2] 董屹,王昆鹏. 云存储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9)
[3] 王妍妍,唐招金. 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与特征分析[J]. 城市建筑. 2012(17)
[4] 唐国纯,罗自强. 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多层次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2(11)
[5] 罗雪琼,陈国忠,饶从志,徐静,森干,周毅. 论云计算及其在医疗卫生信息化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12(11)
[6] 孙瑞丰. 论云计算及其体系结构[J]. 企业家天地. 2012(10)
[7] 李凌霞.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域关键技术[J]. 微计算机信息. 2012(10)
[8] 何清华,潘海涛,李永奎,钱丽丽. 基于云计算的BIM实施框架研究[J]. 建筑经济. 2012(05)
[9] 顾宏久. 浅谈虚拟化与云计算的关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1(08)
[10] 房秉毅,张云勇,程莹,徐雷. 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J]. 电信科学. 2010(S1)
[11] 孙长军,陈江潮. 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J]. 经营与管理. 2010(04)
[12] 俞华锋.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 科技信息. 2010(01)
[13] 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李卓. 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J]. 电信科学. 2009(12)
[14] 石屹嵘,段勇. 云计算在电信IT领域的应用探讨[J]. 电信科学. 2009(09)
[15] 李永先,栾旭伦,李森森. 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9(01)
[16] 邵瑞,张建高.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 山西建筑. 2009(05)
[17] 吴学伟,任宏,竹隰生. 英国与香港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J]. 建筑经济. 2007(02)
[18] 应飞虎. 信息如何影响法律--对法律基于信息视角的阐释[J]. 法学. 2002(06)
[19] 赵志敏.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 北京建筑大学 2014
[20] 刘畅.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 重庆大学 2014
[21] 李郁楠.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14
[22] 李菲.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14
[23] 陈凤. 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与分析[D]. 河北工程大学 2013
[24] 杨立杰. 基于模块化的住宅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5] 褚彦秋.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厦门大学 2014
[26] 夏涛.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
[27] 卢立明. 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的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二:
[1] 周怀少. 试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的防范[J]. 科技资讯. 2012(03)
[2] 王岩莉,赵春花.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30)
[3] 朱小旺. 土建工程项目造价风险模糊评估模型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3)
[4] 饶虹. 业主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风险控制[J]. 市政技术. 2010(03)
[5] 仇一颗,仇劲松. 基于灰色层次法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J]. 公路工程. 2009(04)
[6] 雷碧涛,杨建,刘君健. 基于模糊评估模型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7] 李高扬,刘明广,吴育华. 工程项目风险预测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06(22)
[8] 刘静. 综合单价风险量化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4)
[9] 陈长宏. 试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及对策[J]. 中国建设信息. 2005(14)
[10] 王桂强,马羽. 解释结构模型(ISM)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联调中的应用[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4(09)
[11] 田权魁. 模糊理论与AHP相结合的BOT风险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04(02)
[12] 戚安邦.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成本集成管理方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12)
[13] 杨赞锋. 基于风险因素的水电工程造价预测模型[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14] 肖维品,陈松吟,符宁强. 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模型及其风险评估方法[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0(04)
[15] 胡玫.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云南大学 2013
[16] 所滨立. 龙华建筑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
[17] 段云萍.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燕山大学 2012
[18] 朱其芹.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研究[D]. 长安大学 2013
[19] 文洁. 集对分析法在工程造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大学 2013
[20] 黄治高.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21] 王雯.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22] 韦春晓.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3] 李庆中.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王永刚,贾洪刚. 风电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J]. 价值工程. 2012(32)
[2] 柯晓灵. 基于价值视角的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2(12)
[3] 苏永奕. 建筑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4] 周燕伟. 浅谈FIDIC合同条款和国际EPC项目造价控制[J]. 建设监理. 2011(06)
[5] 赵华. 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 净水技术. 2011(02)
[6] 王冰. 限额设计-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J]. 浙江冶金. 2011(01)
[7] 樊春阳,张东强,陈爽,余龙娥. 基于限额设计的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5)
[8] 张跃明. 基于项目全过程的房地产项目造价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J]. 当代经济. 2010(04)
[9] 刘雄英. 浅论全过程造价管理[J]. 科技资讯. 2008(20)
[10] 朱馥.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08(19)
[11] 熊光蔚.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J]. 江西科学. 2008(03)
[12] 周巍.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研究[J]. 特区经济. 2008(05)
[13] 皮娟娟.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 河南建材. 2008(02)
[14] 郑波.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9)
[15] 张淑华,齐伟军. 我国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J]. 煤炭技术. 2007(08)
[16] 黄斐娜.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07(07)
[17] 刘映菲.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探析[J]. 山西建筑. 2007(12)
[18] 张一豆. 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J].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3)
[19] 谭远明.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弊端和对策[J]. 中国建设信息. 2006(08)
[20] 田冬梅.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技术因素及分析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05(03)
[21] 郝建新,尹贻林. 我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问题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02)
[22] 刘红清. 试谈全面造价管理[J]. 山西建筑. 2003(06)
[23] 孔宪毅,平全虎. 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全面工程造价管理[J]. 电力学报. 2001(04)
[24] 尹贻林,王振强. 加入WTO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08)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四:
[1] 毛燕红,主编.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 王卓甫,简迎辉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3] 丁士昭主编,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设工程经济[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 程鸿群等编着.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5] 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6] 马永军,张翠红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7] 郝建新主编.美国工程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8] 王振强主编.日本工程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9] 李慧民主编.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M].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10] 李世蓉,邓铁军主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11] 陈建国主编.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
[12] 谭德精等主编.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13] 周述发,李清和主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14] 戚安邦着.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15] 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M].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17] 张传吉编着.建筑业价值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18] 王行愚编着.控制论基础[M].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1989
[19] 李郁楠. 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 门窗. 2013(01)
[20] 李郁楠. 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程序[J]. 科技创业家. 2012(23)
[21] 史红. 前期阶段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J]. 江苏建材. 2006(03)
[22] 谢颖. 价值工程在工程监理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05)
❼ 山东电力定额名称
-附表6 山东电力书店 0531-86058310 86058309 86058678(兼传真) [email protected]
2006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及相关配套用书已出版,价格表如下:
编号 书 名 定 价 订数
1.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第一册 建筑工程(上册、下册) 160.00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第二册 热力设备安装工程 120.00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第三册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90.00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第四册 送电线路工程 55.00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第五册 加工配制工程 35.00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第六册 调试工程 75.00
2. 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 35.00
3. 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 40.00
4.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第一册 建筑工程 70.00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第二册 热力设备安装工程 110.00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第三册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55.00
5. 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上、下册)(2006版) 180.00
6. 发电工程装置性材料综合预算价格(2006版) 20.00
7. 变电工程装置性材料综合预算价格(2006版) 3.00
8. 电力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2008年版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 130.00
9.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使用指南 建筑工程 12.00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使用指南 热力设备安装工程 12.00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使用指南 送电线路工程 40.00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使用指南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调试工程(合订) 20.00
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使用指南 30.00
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使用指南 30.00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使用指南 建筑工程 20.00.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使用指南 热力设备安装工程 15.00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使用指南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12.00
10. 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07年价格水平调整文件汇编 30.00
11. 电力建设工程工期定额 35.00
12. 电力建设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35.00
13.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应用手册(根据2006版定额编写) 建筑工程 98.00
热力设备安装工程 96.00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48.00
送电线路工程 45.00
加工配制工程 29.00
调试工程 待出
14. 20KV及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 12.00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 第一册 建筑工程 40.00
第二册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28.00
第三册 架空线路工程 22.00
第四册 电缆工程 15.00
第五册 调试工程 8.00
第六册 通信及自动化工程 10.00
15. 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DL/T 5205-2005 送电线路工程 15.00
DL/T 5341-2006 变电工程 50.00
DL/T 5369-2007 火力发电厂工程 83.00
16. 电网建设工程造价专业资格认证考试用书 工程造价管理综合知识 70.00
变电站建筑工程 70.00
变电站安装工程 80.00
送电线路工程 80.00
17.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造价专业资格认证考试用书 综合知识 75.00
建筑 85.00
机务 90.00
电气 90.00
18. 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2008年水平) 50.00
19. 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08年水平) 50.00
20 FD001-2007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2007年版) 15.00
FD002-2007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试行) 10.00
FD003-2007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 (试行) 39.00
FD004-2007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2007年版) 75.00
FD005-2008 近海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 (试行) 10.00
FD006-2008 近海风电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试行) 15.00
❽ 人类利用风能的方式是什么
水平轴风电机组技术。因为水平轴风电机组具有风能转换效率高、转轴较短在大型风电机组上更突显了经济性等优点,使它成为世界风电发展的主流机型,并占有95%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期发展的垂直轴风电机组,因为转轴过长、风能转换效率不高,启动、停机和变桨困难等问题,目前(截至2012年)市场份额很小、应用数量有限,但由于它的全风向对风和变速装置及发电机可以置于风轮下方(或地面)等优点,近年(截至2012年)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进行并取得一定进展。
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近年来(截至2012年),世界风电市场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世界主流机型已经从2000年的
500~1000千瓦增加到2004年的2~3兆瓦,目前(截至2012年)世界上运行的最大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5兆瓦,并已开始10兆瓦级风机的设计与
研发。
海上风电技术成为发展方向。目前(截至2012年)建设海上风电场的造价师陆地风电场的1.7~2倍,而发电量则是路上风电场的1.4倍,所以其经济性仍不如陆地风电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风电的成本会不断降低,其经济性也会逐渐凸显。
变桨变速、功率调节结束得到广泛采用。由于变桨距功率调节方式具有载荷控制平稳、安全和高效等优点,在大型风电机组上得到了广泛采用。
直驱式、全功率变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无齿轮箱的直取方式能有效地减少由于齿轮箱问题而造成的机组故障,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因而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并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威风启动、无噪声、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优良性能,可以大
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太阳能
发展中对电网的冲击等影响。
❾ 风电工程总承包需要什么资质
一、一级资质
1、企业资产
净资产1亿元以上。
2、企业主要人员
(1)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15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电力工程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电力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60人。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150人。
二、二级资质
1、企业资产
净资产4000万元以上。
2、企业主要人员
(1)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10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电力工程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电力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30人。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3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75人。
三、三级资质
1、企业资产
净资产800万元以上。
2、企业主要人员
(1)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5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电力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电力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0人。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15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30人。
(5)技术负责人(或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过本类别工程业绩不少于2项。
(9)风电2012年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扩展阅读:
承包工程范围:
1、一级资质
可承担各类发电工程、各种电压等级送电线路和变电站工程的施工。
2、二级资质
可承担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下发电工程、220千伏及以下送电线路和相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工程的施工。
3、三级资质
可承担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发电工程、110千伏及以下送电线路和相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工程的施工。注:
1)电力工程是指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及分配有关的工程。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电、太阳能及其它能源发电、输配电等工程及其配套工程。
2)电力工程相关专业职称包括热能动力工程、水能动力工程、核电工程、风电、太阳能及其它能源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职称。
❿ 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是
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是包括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等。
1、丹麦自然资源较为匮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铁等矿产全部靠进口。丹麦在北海大陆架的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因此丹麦利用石油天然气进行发电成本较高,动力不足。
2、丹麦三面环海,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经常受到大西洋吹来的西南风影响,广阔的丘陵几乎纵贯整个半岛,东部沿岸夹湾和沟谷横切其中,东海岸没有直接受到强风浪的冲击,这为风力发电提供了自然条件的基础。
3、丹麦开展风力发电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丹麦风力发电的装机总量一直都位居世界前列,据丹麦风电协会2010年1月25日颁发的数据,风力发电。2009年丹麦的西门子风电公司和威斯塔斯风电体系公司简直供给了欧洲海优势电场装机容量的90%.而人均风能具有量居世界首位。
4、风力发电具有较多优点:成本较低,环境效益好;风力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
(10)风电2012年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扩展阅读
丹麦是最早开始风力发电的国度之一。由于丹麦缺乏自然动力,早在1891年就先河风电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石油缺乏安慰了丹麦风电发展。至1918年,25%的乡下发电站用的是风电,其时的风机功率多为20-35 kW。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石油再度危急,风电重又盛,丹麦的Lykkegtheirrd和Smidth两家风电公司一时间著名遐迩。
二战后,欧洲各国就未来欧洲的石油供给题目展开咨询,促使丹麦进一步索求如何开发风电
1973、1979年的石油禁运、动力危机以及绿色环保认识的增强,推动了风电产业发展;加上丹麦是世界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国度之一,丹麦政府对环境掩护题目极端器重,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出现、环境的好转更使丹麦看到风能在完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