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2012年中信与高盛收入指标对比

2012年中信与高盛收入指标对比

发布时间:2022-05-06 07:23:33

A. 高盛的管理团队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近40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高盛公司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 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完成了金额共计30亿美元的大型交易。在1993年,高盛牵头经办了中国的首次扬基债务发售交易,成功地为中信集团筹 资2.5亿美元。高盛在债券交易二级市场中也非常活跃。
与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高盛是中国高增长企业的理想合作伙伴。除了向这些企业提供资金以外,高盛还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
占据中国市场领导地位的投资银行业务
和其他国际投资银行相比,高盛在帮助中国客户通过全球股票发售交易筹集的资金额方面名列首位。
高盛牵头经办了中国各大国有行业的重组和民营化项目,其中包括1997年的中国航空业(中国南方航空)和电信行业(中国移动通信)重组项目; 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国石油)的项目;2001年中国高科技行业(中国航信)以及2002年中国金融服务行业(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重组项 目。
高盛还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每一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高盛集团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公司亦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帮助客户无论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投资的机会。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8年9月21日晚间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而高盛和大摩的转型,意味着“长久以来世人熟知的华尔街的终结”。 2008年09月2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宣布,计划对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资50亿美元。 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9亿美元;中国银行(香港)于2002年7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6.7亿美元;平安保险于2004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18.4亿美元;中兴通讯于同年进行的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亿美元,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国交通银行于2005年进行的海外上市项目,筹资22亿美元,成为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国有银行;以及中国石油于同年进行的后续股票发售,筹资27亿美元。2006年,高盛还成功完成了中海油价值19.8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项目以及中国银行111.9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这是至发售日中国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开上市项目。 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40多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 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 与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中国交通银行20%股权;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中国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购在尼日利亚的石油资产等等。 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高盛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7%股权。合资公司的成立令高盛从此可以在中国开展本土A股上市业务,人民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提供国内金融顾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摩根士丹利也有被收购的可能,但收购方很有可能是巴克莱集团(BarclaysPLC)等大型外国银行,而不是美国商业银行。他们认为目前美国已经没有哪家大型银行有能力收购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WellsFargo& Co.)和U.S.Bancorp(USB)或许有能力收购一家投资银行,但两者似乎都没有意愿去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交易。巴克莱集团或许是诸多有意收购摩根士丹利的外国公司之一。NABResearch的银行业分析师NancyBush表示,摩根士丹利也有可能会与高盛合并,这样华尔街就只剩一家大型投资银行了。 另据新华社消息,16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相继发布财报,其中高盛季度盈利出现其上市以来最大跌幅,摩根士丹利盈利也有小幅下滑。 高盛财报显示,本财年第三季度(至8月29日结束)该公司盈利8.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8.1亿美元相比大跌71%,为其1999年挂牌上市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 摩根士丹利同日发布财报说,其第三财季实现利润14.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营业收入为80.5亿美元,略高于上年同期的79.6亿美元。 美元,亏损会高达15亿美元。因此这家银行的价格会从七八十块跌到49块。这个报告一出来,这个公司一周内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价一周内下跌25%。高盛又写了一份研究报告,高度看空中国石油[11.66 0.78%],虽然包括 申银万国、中信证券[23.91 3.33%]、海通证券[13.39 5.18%]大力推荐中石油,可是以高盛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发布相反的报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那么高盛等银行在2004年,在国有银行要改制的时候,相继发表一些文章跟看法,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不值一点钱,说坏账太高了,不值钱,你们都别要。结果谁要了,高盛自己去买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占有的美国银行以一块多钱的价格收购了建行上市的股权。结果在2007年下半年,美国商业银行对外宣布,由于次债危机,他们遭到重大损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们赚到了1300亿。100块乘以13亿人口就等于1300亿,就被这些大行席卷一空,相当于每人出了100元。各位还记不记得越南危机?发生在2008年4月的越南危机是越南的大悲剧。可是我们注意到了,这个国家在2007年出了问题,可是到了2008年3月之前,以高盛为首的国际投行一再地呼吁大家买入。他们对越南的评价有八个字,叫做:越南概念,亚股新宠。这篇文章是2007年5月14日发表的,文中讲到高盛把越南纳入新钻石11国。在它的力捧之下,越南的股价、楼价拉高,最后到2008年4月呢,不知道什么原因,所有资金全部撤出,股价大跌,楼价大跌,只有一个不跌,就是通货膨胀高达25%。这就是高盛。 所以我完全有理由这么说,以高盛为首的这些国际金融资本,他们就是这一场金融海啸的真正背后操纵人。

B. 中信证券与高盛的业务层面的比较

没有可比性,中信中信在国内,靠政策支撑;高盛业务在全球,真实实力的体现

C. 哪家证券公司比较好

像现在互联网时代,证券公司都差不多,一般选择那种大型一点的,主要是怕到时交易卡顿,只是散户也许没有最低的佣金给到我们,所以我想头部的都差不多,例如广发,招商,国信,华泰,国泰君安等都可以!

D. 假如你持有中信证券这支股票,那么请从宏观,微观,中观方面分析你为什么选择中信证券这支股票

我对中信证券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甚至还买过它,但最终还是把它换成了平安,为什么呢?
其实并不是中信不好,在中国现有的券商当中(不管是已经上市的,还是将要上市的),它在各项指标(总资产,净资产,营业额,净利润,经纪业务,债券承销,项目保荐,自营业务…等)中都是名列前茅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是最强的,近期收购华厦基金,独资设立自已PE(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部门,尝试入股华尔街的著名投行贝尔斯登(但是失败了)…等动作也是它在努力将自已打造成世界一流投资银行,
但是将与世界知名的投行(高盛,雷曼兄弟,瑞银,美林)相比,无论是规模,业务范畴,盈利分布,产品创新,管理经验等,还是相差很远,虽然它具有成为中国高盛的潜力,但到现在为止,只是一个规划,连趋形都还没有真正形成,它还要经历时间的考验,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强势的外资投行陆续进入,它将面临外资和内资同行的强烈挑战,如果最终能够坚持得住并能继续保持发展的话,到那时它将是一个很不错的投资标的.
在现阶段,中信仍然是一个周期性非常明显的公司,在牛市行情中,进攻性很强(比如06-07年),但在熊市中却也是疲态尽显(04-05年和08年初),投资这种公司,如果你对它没有深刻的了解和强烈的信心,是很能把握住的.如果你看好的是它未来10年会成为中国的高盛,那现阶段就可以放心买入,如果你有疑虑或只想做波段投机,那就别碰它,因为它的涨跌幅度是非常大的,你很难掌握主力资金的流向.
我认为它还不够稳,或者说是行业的龙头地位还不够牢固,所以我只是高度关注而没有持有它.

E. 中信证券高盛估值中信证券合理股价是多少明日中信证券走势

随着中国居民财富的增长、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及市场各项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国股票二级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这也使得证券行业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那么我们今天的主角国内最大的券商企业之一——中信证券,到底有没有投资的必要呢?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在正式分析前,先分享一份整理好的证券行业龙头股名单给大家,限时点击即可领取:宝藏资料:证券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是中国第一家A+H股上市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业务范围涵盖证券、基金、期货、直接投资、产业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个领域,通过全牌照综合经营,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境内外超7.5万家企业客户与1000余万个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各项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在国内市场积累了广泛的声誉和品牌优势。


了解了公司的基础概况后,我们来看看这家老牌券商还具备哪些优势。


亮点一: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完整的业务体系


多年以来,公司对业务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新型买方业务的理论并也是第一个践行的,布局能够直接来投资、债券做市、大宗交易等业务。公司选择收购与持续培育,确立期货、基金、商品等业务的领先优势。多项境内监管部门通过了公司业务资格的审核,实现了全品种、全市场、全业务覆盖,投资、融资、交易、支付和托管等金融基础功能日益完善。


亮点二: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


中信集团旗下的证券业务是本公司建立的基础,由于得到中信集团的全力支持,中信证券已从一家中小证券公司蜕变为一家大型综合化的证券集团。公司变成了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为核心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让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可以在公司中一直运转下去,以此来保持健康发展。


当然,公司还有很多优势没有提到,碍于篇幅有限,更多关于中信证券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深度研报】中信证券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


证券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是国企改革从试点变为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得以突破,尤其是在股权并购、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需要做出改革。第二个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正在进入加速落地期,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产业投资等需要综合化的金融支持。中国股票市场已基本对所有国际投资者开放,给证券公司跨境投融资服务带来业务发展的机会。


总体而言,中信证券作为券商行业的翘楚,由于国内对金融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未来发展前景十分不错。只是创作文章会耗费一定时间,假如想进一步认识到中信证券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会有专业的投顾来帮你诊断股票,看下中信证券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中信证券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F. 中国平安保险的生态环境分析和法律环境分析

摘要 中国平安保险pestel分析

G. 这次金融危机的起因,发展过程和波及范围。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 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运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 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上面 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 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 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 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 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H. 中信出版高盛估值中信出版合理股价是多少明日中信出版走势

最近,“内卷”一词在生活、工作圈中传开,内卷的背后其实就是竞争变大了。学习和进步才是提升竞争力的好办法。对我们普通的人来说去阅读书籍是我们想到最实惠最普遍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国内出版业的龙头公司--中信出版。


在我为大家解析中信出版之前,我整理好的出版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请点击了解详情:宝藏资料: 出版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中信出版致力于为大众提供知识服务及文化消费,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图书出版与发行、数字阅读与业务和书店业务。它被列为全国中央级出版社,是大众图书出版的先锋队。


介绍完中信出版的公司情况后,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中信出版公司都有什么亮点,有投资的必要吗?


亮点一:在人才队伍、经营模式、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势突出


公司不断引进优质人才、建设核心团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也不忘把客户放在首位,提升竞争优势,加快业务更新迭代及转型升级速度。另外,经营上坚持以精细化为出发点,重视高效性,搭建扁平化组织架构,构建网络化信息流,数据运营平台的建立;坚持多品牌出版策略,对内进行资源开放,快速扩展新出版领域;把经营单元划小一点,并充分授权,选择灵活的项目制运营和阿米巴管理模式,实现价值链前后端的融通,积极寻求市场机遇、审时度势;持续更新运营机制,发展内驱力,探索新的竞争模式。


亮点二:优秀的国际化版权研发以及市场布局。


经过多年努力,公司版权运营体系已走上国际化之路,最终具备了图书选题、数字化产品、IP产品的内容挖掘中心。全球许多出版公司、版权代理机构与之展开合作,拥有众多的版权、数字产品和IP产品,塑造了极佳的信誉和形象。此外,由于是中央企业出版集团,公司拥有全行业牌照,具有较强的行业壁垒。公司出版的图书市场认可度高、市占率持续提升。现在所有渠道的销售网络都已建设完成,形成了实体虚拟一体化、to B、to C一体化的全链路市场战略布局。


因为不能把所有内容都写入文章中,其它有关中信出版的深度报告与风险评估都在这份研报里,赶紧点击查看吧:【深度研报】 中信出版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组建规划随着国民阅读意识的觉醒以及国家关于推动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开始初见成效,出版集团之间走向跨地域、跨类别的直接竞争,图书发行市场的地域分割、格局有望逐渐被瓦解。并且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接受数字化阅读方式。且图书品类向大众图书倾斜,大众图书的话已经成为了图书市场的主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行业集中度。中信出版,它身为国内大众图书的领先者企业,就能领先别人,更早享用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总体而言,我相信身为出版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中信出版,有机会在行业变革这个阶段,乘时代春风,迎改革之路,大力发展。但是文章都会有些滞后的,更精准的中信出版未来行情点击链接就可了解,有专门的投行顾问帮你诊股,看下中信出版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中信出版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30,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I. 中金和中信哪个厉害

中金。
中金公司依然是最具有“国际范”和“贵族气息”的券商。
考虑到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与A股投资者机构化的持续进行,中金公司将借助投行业务的专业度以及在机构客户方面优势而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再考虑中国高盛不能只做国内业务这一基本要求,境外收入占比超过20%的中金公司显然要比中信证券公司更胜一筹。
拓展资料
中金公司要想取代中信成为中国高盛,目前还尚需时日。然而,考虑到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与A股投资者机构化的持续进行,中金公司则有望借助投行业务的专业度以及在机构客户方面优势而迎来更大、更快的发展空间,中金公司挑战中信证券最终成为中国版的高盛,就多了另外一个可能。
如果说投行业务、股票业务以及私募股权业务是中金公司未来冲击“中国高盛”的三大看点,中金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布局明显是与中信证券竞争的又一大优势。毕竟,想真正成为中国版的高盛,就不能只做国内的生意。由于天生具有外资基因,中金公司在国际化布局方面更为领先。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一般简称中金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25日,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于2015年11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立后,该公司股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初的两大股东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如今都已不再持有中金公司股权。据中金公司2015年年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汇金)持有中金公司28.448%的股份,为中金公司第一大股东。2016年11月4日,中金公司宣布,将以人民币167亿元从中央汇金收购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投证券)的全部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投证券将成为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因其特殊背景,中金公司在中国大型国企改制时期成了境内最大的股权投资银行,加上可与国际大投行齐肩的薪资水平,其因而被称为“投行贵族”。2020年1月4日,获得2020《财经》长青奖“可持续发展绿色奖”。

J. 中信证券和高盛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建议你看看<高盛魅影>这本书介绍了高盛的发展史,会对你有帮助的.
1.高盛依靠其在商界知名的高级谋略团队,通过作顾问的形式给出建议帮助某些公司并购同行企业,从中赚取巨额顾问费.
2.投入大量资金在一些中小国家,控制其股市甚至控制其经济命脉,大赚特赚.
3.风险投资,赚取股份利润.
4.高盛旗下有很多公司,但这些公司的核心业务都是投资服务,然后帮高盛赚更多的钱.
高盛真正的模式是没有模式,没人具体清楚他是什么模式,大家能看到的也只是他的冰山一角.大家想想一个一百多年的投资企业,其积淀的家底有谁能说得清.高盛就是一个喂不饱的怪兽,他想要的就是要挣更多的钱,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老牌资本家企业,绝对不是什么善类.

阅读全文

与2012年中信与高盛收入指标对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贷款全款买车金融服务费 浏览:118
期货日内周期配合 浏览:570
外汇反向跟单可行吗 浏览:934
期货合约和现货合同的区别 浏览:801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浏览:405
北新路桥股票预测 浏览:605
怎么看余额宝理财产品在哪 浏览:943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股票 浏览:108
000937增发价格 浏览:963
建行杠杆保证金炒外汇 浏览:454
金融机构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浏览:164
境外汇款可以 浏览:242
房地产融资特点有哪些内容 浏览:422
中信证券的基本面分析 浏览:84
雁盛实业股票 浏览:239
外汇期货交易商 浏览:57
上海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76
金融理财顾问公司 浏览:635
做深做优金融服务 浏览:653
境外股东质押股票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