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黄金发汕头人

黄金发汕头人

发布时间:2022-05-09 12:01:57

Ⅰ 广东省汕头市的一些信息

汕头概况
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汕头。
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506.57万人,市区人口499.30万人,农村人口145万人。现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3°C,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降雨量1672.25mm,湿度82%,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天然良港众多。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乡亲有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980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汕头对外商贸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汕头于1861年正式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载商埠”之称,商贸历来比较发达,曾出现“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繁荣景象。1921年,汕头设市建制。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业群落,经济实力雄厚,影响力巨大。
汕头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以精耕细作闻名,有“种田如绣花”之喻。潮汕地区历来人文荟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潮州话、潮剧、潮州音乐、潮州菜、英歌、潮阳剪纸、和潮州工夫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别具一格。以潮汕历史文化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潮学”研究广泛深入开展,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充分发挥特区和侨乡优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日益增强。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40.92亿元,增长11.6%;工业总产值1469.9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93亿元,增长18.6%。

Ⅱ 有哪些明星歌星是潮汕人的

1、马海生,1987年6月6日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2007年,与吴斌、高阳、刘欣组成OP组合参加东方卫视《我型我秀》的比赛,并夺得全国总决赛冠军。


Ⅲ 雕刻黄金最著名的人是谁

庄楚彬。汕头人!

Ⅳ 饶平人在外面应该称自己是“汕头人”呢还是“”潮州人为什么

潮州人。

广义的潮州人主要分布在原潮州府的潮州(湘桥区、枫溪区、潮安县、饶平县)、汕头(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南澳县)、揭阳(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普宁市、惠来县),今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古属潮州府以及海外华人聚居地。

广东梅州地区的大埔、丰顺县等地旧属潮州,至今丰顺南部的留隍镇、汤南镇、汤坑镇、黄金镇(埔东村等说闽南话)仍说潮州话,多认同潮州。

(4)黄金发汕头人扩展阅读

台湾的潮州人一般是指讲四县腔、大埔腔、饶平腔、长乐腔的客家人,不包含讲海陆腔的客家人(海陆腔属惠州人)。他们主要是明末到清代从原潮州府迁到台湾的移民。1949年以后移居台湾的潮汕三市人,也自称潮州人,但暂时这些潮州人未能影响台湾人对“潮州人”的传统理解。

在香港,“潮州人”的含义似乎相当于“潮汕人”,因为包含汕尾人。也许在香港人的理解之中,“潮州人”甚至是不包含潮汕地区的客家人的,却包含了汕尾人。他们是以语言来分别的,而不是以历史行政区划的渊源。

Ⅳ 汕头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1. 汕头,广东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

  2. 汕头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22℃,日照时间2000-2500小时,降雨量1300-1800毫米。

  3. 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

  4. 汕头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汕头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注:即厦门、漳州、泉州沿海经济开放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Ⅵ 汕头市简介

汕头概况

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汕头。
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49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现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3°C,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降雨量1672.25mm,湿度82%,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天然良港众多。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乡亲有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981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汕头对外商贸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汕头于1861年正式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载商埠”之称,商贸历来比较发达,曾出现“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繁荣景象。1921年,汕头设市建制。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业群落,经济实力雄厚,影响力巨大。
汕头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以精耕细作闻名,有“种田如绣花”之喻。潮汕地区历来人文荟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别具一格。以潮汕历史文化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潮学”研究广泛深入开展,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充分发挥特区和侨乡优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日益增强。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40.92亿元,增长11.6%;工业总产值1469.9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93亿元,增长18.6%。

英文:Shantou, 曾称 Swatow.日文 :スワトウ

【地理位置】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 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北邻潮州市潮安县,西邻揭阳 普宁市,西南接揭阳市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
全境位于东经116°14′至 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 高雄180海里。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 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华南之要冲,岭东之门户”的美称。
【区域规划】

2003年汕头市行政区划

金平区
(辖17街道)
人口:737658人 面积:108.71平方公里
街道名称:石炮台、金砂、金厦、东方、大华、同益、光华、东墩、广厦、海安、新福、乌桥、歧山、永详、鮀莲、鮀江、月浦街道办事处
辖村委会和居委会数量:辖160居委会
龙湖区
(辖5街道2镇)
人口:337406人 面积:103.58平方公里
街道名称:金霞、珠池、新津、鸥汀、龙祥街道办事处和外砂、新溪镇
辖村委会和居委会数量:辖32村委会、75居委会
澄海区
(辖3街道8镇)
人口:706239人 面积:345.23平方公里
街道名称:凤翔、广益、澄华街道办事处和上华、隆都、莲下、莲上、溪南、东里、盐鸿、莲华镇
辖村委会和居委会数量:辖137村委会、43居委会
濠江区
(辖7街道)
人口:271986人 面积:134.88平方公里
街道名称:达濠、马滘、礐石、广澳、滨海、三河、玉新街道办事处
辖村委会和居委会数量:辖60居委会
潮阳区
(辖4街道9镇)
人口:1536282人 面积:667.60平方公里
街道名称:文光、棉北、城南、金浦街道办事处和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谷饶、贵屿、铜盂、金灶镇
辖村委会和居委会数量:辖202村委会、93居委会
潮南区
(辖1街道10镇)
人口:1184029人 面积:596.42平方公里
街道名称:峡山街道办事处、井都、成田、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陇田镇
辖村委会和居委会数量:辖179村委会、65居委会
南澳县
(辖3镇)
人口:72752人 面积:108.00平方公里
街道名称:后宅、深澳、云澳镇
辖村委会和居委会数量:辖41村委会、5居委会

全市合计
人口:4846352人 面积:2064.4平方公里,辖6区1县,32镇37街道 辖村委会和居委会数量:辖591村委会、501居委会

Ⅶ 汕头炒黄金去哪开户

汕头最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是广龙亚太金汇,你可以过来公司这边了解下各方面的情况。公司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榕江路金华大厦903-904

Ⅷ 汕头30年经济发展过程

30年乾旋坤转,30年沧海桑田,汕头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纵向比较让我们感受到了汕头的巨变,客观清醒的横向比较让我们意识到汕头的落后,深感重任在肩。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暮然回首,我们更能登高望远,坚定信心,独树一帜,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加快汕头发展。
上篇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创办特区之初,特区的开拓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顽强拼搏,顶风沙、冒酷暑,住篷棚、成功地走出一条“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收益一片”的求实创新之路。上世纪90年代后,汕头抓住经济特区扩大到整个市区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后市场经济活跃的契机,明确市场经济体制,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在特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整个汕头市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29亿元增至2009年的1035.7亿元。1987年,全市实现人均GDP比1980年翻一番,1992年实现第二个翻番,1995年提前实现第三个翻番,2009年突破2万元。2009年,汕头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8.5亿元,人均年消费品零售额1万多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近2万元。
回顾过去,汕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汕头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区域竞争史。如果与先进地区比较,与整个广东省的发展比较,汕头的成绩并不令人满意,汕头相对落后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汕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9%提高到2009年的3.09%,但汕头人口增长得更快,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98%提高到2009年的3.82%,即人均GDP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汕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等几个主要的指标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全国平均高出10几个百分点。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汕头的落后始于21世纪初的“807”、“815”案件,而此前的1993年到1998年被认为是汕头发展势头最好、经济最繁荣的“黄金五年”。事实上,即使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黄金五年”,汕头的GDP增长了186%,比同期全国平均的153.5%高出不多。但汕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与出口却全面、大幅地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黄金五年”中汕头的投资增幅71.7%,全国平均水平高达140.5%;汕头的出口增幅79.8%,全国平均水平高达100%;利用外资增幅51.6%,全国平均水平高达138.2%。这种现象令人费解,汕头GDP的增长从何而来?与比相对的一个让人奇怪的现象是汕头人民财富的增长,1993年到1998年,汕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从55.9亿暴增到284.2亿,增长了4倍多;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从14亿增长到66.3亿,增长了3.7倍,而同期全国居民平均储蓄存款只增加了2.6倍。汕头居民的存款增幅远高于GDP、投资、出口的增长。其实,这些“藏富于民”的现象均来自于统计数字无法体现的地下经济。放在30年的视角下(1978年~2008年),汕头的GDP年均增长速度12.4%,虽然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9.8%),但低于广东省年均增长速度(13.8%)。汕头的GDP、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仅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收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汕头的发展势头一直不如人意。
中篇
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前期,汕头把握住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的良好机遇,乘势加快发展,起到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发展中的矛盾逐渐显现,地理位置、商贸文化、华侨众多、特区政策等发展优势发挥不出应有的带动作用,资源、科技、管理、交通等劣势不能有效解决,导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长达十年之久。
百载商埠:贸易优势未能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归汇三江、河海相连,潮汕人特有的经商意识造就汕头的贸易优势和“百载商埠”的地位。可是,改革开放后,商贸优势和传统并没有让汕头富民强市,现在人们只能从满街商铺和“封街为市”中体会商业的“繁荣”。而曾经大量从潮汕地区订购货物的浙江中部小城——义乌则在并不优越的地理位置上靠商贸起家,把市场当作最大财富和创业的巨大舞台,走出了一条商贸主导、联动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独特发展之路。在对外贸易方面,1979至2009年,汕头外贸累计出口总额还不如目前深圳一年出口额的1/3。目前,汕头的外贸依存度只有50%多,根本体现不出沿海城市外向度高的特点。对外贸易优势发挥不出的关键在于贸易与产业的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形成。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前期,汕头贸易发展迅速,并在1998年达到最高峰。当时,汕头发展对外贸易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即政策优势和港口优势。由于当时国家对企业的自营进出口权控制严格,而汕头的贸易公司遍地开花,一些人又能够利用各种方法拿到“批文”,加上汕头港可以直接出口,所以,各地的货物涌入汕头。时过境迁,当其它地方的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出口的限制日益减少、“批文”不再重要,地处“省尾国角”的汕头的交通劣势日益显现,周边港口的竞争日益激烈,汕头的对外贸易随之下滑。更重要的是对外贸易对汕头本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没有实现,支撑贸易繁荣的产业基础并不牢固。贸易的繁荣只是暴富了一些人,却没有留下坚实的产业基础,没有留下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大企业,没有留下强势的出口产品,导致了近十年汕头对外贸易低迷滑落。
潮商巨贾:华侨资源未能成为经济发展动力
侨乡优势是创建汕头经济特区的重要原因,汕头有300多万的海外乡亲,其中不乏名商巨贾。改革开放之后,海外乡亲的捐赠热情高涨。30年来海外乡亲捐赠达50亿,占广东省华侨捐赠的1/8。海外乡亲捐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汕头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可是,投资与捐赠不同,任何投资者都要考虑投资收益的问题,即使是乡亲也同样。改革之初,因为政策优势和缺乏其它城市的有力竞争,汕头的投资吸引力尚可。可是,在全国性开放格局形成后,汕头投资环境的劣势慢慢显现出来,这里资源稀缺,投资者没有成本优势,加之以政府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软环境”不理想,这些都让包括海外乡亲在内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截至2009年,汕头30年中实际吸收外资只有78亿美元左右,不如苏州等城市一年吸引外资的额度。30年中,汕头累计核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5800家,至今,仍然存续的只有1000多家。
城因港兴:海岸资源未能转化为航运物流优势
汕头因港而立、因港而兴,历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门户。海岸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建港资源条件,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28公里,可建5至30万吨码头50多个。改革开放以后,汕头港一度繁盛,199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1997年达到1360万吨,在全省排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36.6万标箱,在全省排第3位。但此后汕头港的建设管理水平没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十余年港口基本建设投资不到400亿元,不及珠海、厦门港口投资的1/3。大型深水集装箱码头发展缓慢,相关配套不健全,港口物资集散作用严重削弱,汕头港地位与日俱减,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已经成为吞吐量最少的几个港口之一。2009年,汕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只相当于广东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3%左右。港口功能不健全一方面造成潮汕地区的出口货物流失到盐田港、厦门港,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甚至造成了本地企业和在汕头投资的台资企业、港资企业搬迁。
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更需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汕头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有一定储量的矿产资源只有19种,主要是价值不高的锆英石、玻璃用砂、钨、饰面花岗岩等。虽然地处海滨,但汕头水资源并不丰富,全市多年平均本地水资源总量19.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426立方米,仅相当于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7%,全国人均的20%。土地资源更是稀缺,全市土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人口却达500多万,人口密度全国之冠。当然,实践已经证明,资源多寡并非决定一个地区穷富的决定因素,日本、韩国、荷兰、丹麦、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同样是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经济却十分发达,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制度等资源的潜力弥补自然资源劣势。可是,汕头过去的发展中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高级化,反而与其它地方一样,走的是高土地占用、高资金投入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不明显,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只有18%左右。以土地利用为例,尽管人口密度远高于其它城市,但由于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汕头土地效益低下。1993年,汕头市地均GDP为720.62万元/km2,厦门市为845.47万元/km2,两市相差无几,但现在,汕头市的地均GDP不及厦门市的一半。
城市品牌:特区政策和政治影响逐步弱化
城市品牌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一个城市全体居民和企业共同的无形资产,特区的名号让汕头成为了世人瞩目的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和试验田。特区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税收减免之类的具体政策优惠,而在于中央对特区的关注和特区被赋予的试验权和立法权。全国260多个地级市中,拥有“较大的市”立法权的不过49个城市(包括特区城市),拥有特区立法权的不过是4个特区城市。另外,特区的金字招牌还有非常大的政治效应,从改革开放的大局和趋势出发,国家和省都可以在政策、机制、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汕头倾斜和指导。可惜的是,汕头并没有用好让没有试验权、立法权的“普通城市”羡慕不已的特区的金字招牌,城市的无形资产不断流失。近些年,国家的区域政策也已经有了巨大调整,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两型社会,从循环经济试验到生态经济区,从北部湾到长吉图,从江苏沿海到辽宁沿海……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城市开始更加重视政治效应、无形资产的开发,“制造”出一系列“概念”,引起社会的关注,比如,珠海因为《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而底气实足地喊出前三十年看深港、后三十年看珠澳;在海西势头强劲的背景下,厦门在努力打造海西龙头,海南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岛”……而同样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似乎逐步被淡忘,似乎逐步被边缘化,特区的金字招牌比之10几年前黯淡了很多。
正如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在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上指出,汕头出现今天这样的落后局面,主要根源就是我们思想落后了,观念落后了。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法制建设等方面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有些同志已经忘记了汕头还是特区,导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在弱化,开放兼容、创新争先的文化特质在淡化,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在退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勇气在消退,思想上、措施上、行动上停滞不前,在困难和问题面前等待观望、患得患失,不敢突破陈规,不敢承担责任。
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不同,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也不可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把握发展机遇,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本地的优势,并将之不断发挥出来。这应该是汕头经济特区30年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
下篇

发展定位必须科学准确
转型时期的中国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政府是最大的资源控制者,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举足轻重。地方政府有充足的能力依靠自己手中的各种资源去调控经济,保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可是,在市场经济雏形期,汕头并没有营造好发展环境,未能调控好经济发展的方向、节奏。
汕头缺乏一以贯之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重点与战略连续性不强,就是一直在强调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定位不准只会导致机遇一失再失,思路不清晰的结果是处处“慢人一拍”,汕头在外地努力突破基础设施瓶颈的时候缩手缩脚;在珠三角地区已经把对外贸易集聚的资金转移到工业的时候,依然兼顾“商贸立市”;在各地已经充分重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候依然放任圈地行为和农村土地的无序滥用;在长三角地区强力招商引资的时候依然无动于衷;在沿海城市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多年之后才想起努力跟进;在重化工业趋势明显的背景下,对重大项目引进不力,依然注重发挥“轻工优势”……
在产业发展上也是如此,没有很好地把握和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产业主攻方向徘徊于轻工业、重化工业(大项目)、商贸业、现代服务业之间。在工业内部,也同样未能有效选择增长速度较快,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决定着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的工业产业,时至今日,还笼统地把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和音像材料8大产业都定位为支柱产业。对汕头人地矛盾突出、农村人口比重极高的发展压力认识不够超前,不能提早引导产业、人口在空间上集聚。
体制机制必须创新突破
在创办特区之初,汕头有很多敢为全国之先的创举:在兴办“三来一补”及三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体制改革、政府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试验,这些创新举措构筑的新体制、新机制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特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可惜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动力逐渐减弱、阻力不断加大的时候,汕头故步自封,各种创新行为反而减少了,尤其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更没有为全国提供制度化的、能为其它地方借鉴的成熟的改革经验。比如行政管理体制,与内地所谓的落后地区不但毫无二致,再比如,港口建设,汕头的港口投资建设经营市场开放非常迟缓,港口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比较单一,资金筹集渠道较窄。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体制机制优势弱化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势头受阻,在特区优势不明显的今天,在万马奔腾齐发展的时代,汕头更需要以创新促进发展。
政府管理水平必须不断提高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可是,多年来汕头发展环境一直不理想。经济发展要有与之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宏观发展环境方面,汕头的两次区划调整(1991年的潮汕三市一分为三和2003年的撤澄海市、潮阳市设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对汕头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潮汕一分为三割裂了潮汕地区固有的经济联系,使行政区划这一上层建筑不但没有适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潮汕三市的经济基础。撤市设区改革使事实上处于县域经济水平的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不能享受强县扩权背景下给予“县”的各种自主权限和优惠政策,在税负加重、财力减弱的情况下,反而要承担更繁重的“市区”城建、教育等公共服务,同时,潮阳、澄海原有的区域品牌效应也被削弱。在政务环境方面,不能否认,历届政府对政务环境的重视程度颇高,整顿机关作风运动、工业集中服务活动、民主测评机关作风活动、机关效能建设等运动高潮迭起;成立机关效能投诉中心、企业投资服务中心,出台《汕头市改进机关作风和提高行政效能规定》、《汕头市市区企业投诉管理办法》等举措接连不断,成效喜人。可是,体制性障碍的存在使单纯运动式的整治效果并不理想,效率低下、宽严无度、擅意枉为、各自为政等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不容置疑,在加快汕头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机关效能,加强执行力建设,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以时代文化精神为引领加快建设幸福汕头
汕头人杰地灵,潮汕文化底蕴深厚,潮汕文化中的勇于拼搏、勤俭节约、开拓创新等积极因素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品质,但任何文化都不是尽善尽美,潮汕文化的独立性、功利性和传统的秩序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很多冲突,这也影响了汕头经济健康发展。潮汕文化中尚存的一些糟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汕头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人才环境,干扰了良性市场秩序,阻碍了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产业的发展,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的人情关系还扭曲了政务行为。文化的扬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更为符合的开放意识、秩序意识、法治意识、合作双赢意识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把汕头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特区文化城市和潮汕文化的聚集地,形成具有中国气派、特区风格、汕头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以时代文化精神为引领加快建设幸福汕头。
站在特区成立3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顾曲折艰难的发展道路,我们既为成绩自豪,又对经验教训深思。近几年来,汕头发展形势喜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呈现平稳加快发展态势,实现GDP550亿元,增长11.1%。我们如果能全面调动海内外乡亲的积极性,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奋勇争先,科学发展,擦亮特区招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汕头的崛起与振兴指日可待。

Ⅸ 潮汕地区的潮汕小吃

特色小吃: 手锤牛肉丸、蚝烙、蚝.也叫牡蛎(汕头人也叫水生)、水粿、炒糕馃、炒薄壳、血蛤、鸭母令、粿条汤、无米粿、水晶球、鲎粿、春饼(也叫春卷)、尖米丸汤、落汤钱(潮汕话也叫剪落钱)、粽球(也就是粽子拉)。
三尺猫美食商城整理内容(sanchimaomeishi )。

阅读全文

与黄金发汕头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达信指标中如何表示虚线 浏览:509
添加指标远航版本 浏览:591
美期货开盘收盘时间 浏览:611
银行买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浏览:734
中介收取佣金多少 浏览:637
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小制作 浏览:598
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征信苏州 浏览:237
香港融资通过中介公司需什么流程 浏览:749
有免费教学理财基金课程吗 浏览:970
如意投类目佣金是什么意思 浏览:152
高力集团高仕军 浏览:516
畅读科技融资 浏览:488
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协调处 浏览:506
金融公司年财务计划怎么写 浏览:133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资本金认定指引 浏览:480
厦门裕国融资租赁 浏览:127
何为佣金收入 浏览:661
理财公司账务 浏览:704
投资项目中部分融资租赁 浏览:321
省力杠杆一定费距离吗 浏览: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