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经济增速的指标

经济增速的指标

发布时间:2022-05-26 23:38:49

1. 经济增长主要看那几个指标。。

经济发展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快、物价水平稳定、失业率低。不能片面追求某一个,而是要尽可能同时达到。所以经济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1GDP 反应增长速度。就中国而言GDP每年8%以上增长是理想的速度。2CPI、PPI 反应物价水平。控制在3%是理想水平,大于5%说明通货膨胀,小于0%成负数说明通货紧缩3失业率率 控制在5%以下 一般来说,GDP只有达到一定增速才能带动就业水平,若GDP放缓就肯、可能出现物价下跌、失业增加。因此在这三个指标中,GDP又是核心的核心,所以咱们平时讲GDP讲的最多。 其他亦有一些指标,如进出口、货币增速等等。但是判断经济的主要指标就是以上提到的三个。

2. gdp增速如何计算

GDP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计算分为两种:

1、年度经济增长率:年度经济增长率衡量的是两年之间经济的变化。

计算较简单,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

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2、年均经济增长率:年均经济增长率衡量的是若干年来经济的平均变化情况。计算就比较复杂,为了准确起见,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

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比如年、月、日等)后变为yn,则在每个时间段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 n√yn/y0-1。

比如,按1990年价格计算,中国1952年人均GDP为,2004年人均GDP为5196.5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07%。

但是如果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按照指数的形式来计算,计算公式是g=(In·yn/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美国的真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美国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长率是1.8%。

(2)经济增速的指标扩展阅读:

GDP增长率的相关分析:

1、零增长与负增长:

零增长,有时候会表示为GDP与往年持平。而负增长则表示本年度的GDP低于往年,往往会被形容为“不景气”或经济衰退。零增长有时会被认为也是负增长,因为考虑到通货膨胀以及物价上涨的原因,同样数量的货币的购买力会低于往年。

2、经济增长≠发展:

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代表发展。批评家们往往会质疑经济增长的实际意义,其原因是因为经济增长的衡量尺度是GDP,而GDP的增长不一定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举例来讲,A国每生产1吨钢材需要2吨的煤,而同样生产1吨钢材B国只要1吨的煤,那么从GDP的角度讲,假设这就是两国全部的经济事件,那么A国的GDP=1吨钢材+2吨煤,而B国的GDP=1吨钢材+1吨煤。

所以A国的GDP是大过B国的,但是很显然A国的生产效率是落后于B国。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假如美国高速公路上相向而来两辆汽车错身而过则对本年度GDP统计上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反而,如果两辆车发生了车祸,则需要出动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并且增加了清理路面的工作,保险金的赔偿以及未来新车的需求,这在GDP上可能会有上百万美元的增加。然而这一事件的本质是一个意外,而不是生产力的发展。

3. 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有哪些

反映国家经济总体状况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供参考。

4. 简答题:什么叫经济增长通常有哪些指标反映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基础是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2)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2.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

(2)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现在我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

第二,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也难以解决。

(3)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在于:

第一,资源条件比较有利。(可以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的潜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制度条件良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根本性条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国际条件有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

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2)我国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5. 国民经济增长的七大指标是什么

一、 关于主要指标

国民经济指标非常多,仅《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的统计指标就有数千个。就宏观经济指标来说,至今国际上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经过长期探索,并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里重点报告一下这四大指标。

(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是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考察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GDP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国内生产总值是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作出的概括性衡量,具有国际可比性,是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作国际比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GDP核算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来表示,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利润和折旧的总和来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净出口几项的总和来核算。实际上,任何国家的核算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但只要按照科学的态度去做,核算出的GDP及其增长率是可以基本反映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的。

GDP是考察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一是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二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三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四是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五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如果只注重经济总量和速度的增长,而不顾资源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有可能造成经济增长了,而人民生活质量却下降了的局面,甚至经济本身也不可能持续增长。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GDP。既需要高度重视它,却又不能片面地去追求其增长速度。

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我国各地区GDP的汇总数比国家核算的GDP数要大。从2000到2003年,各省区市核算的GDP增长速度的平均数,比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数分别高出1.7、2.0、2.6和2.8个百分点,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价格因素。以前地方统计工业产品大多使用1990年不变价,而十几年来工业产品的结构和内涵已发生很大变化,国家统计局在核算时考虑了这些因素,做了适当调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统计局决定从今年起全国和各地区工业和农业不变价增加值一律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以解决这一问题。二是跨地区的人员、物资、资金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在地区核算中是难以区分的,往往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跨地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其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经营活动在地区核算中也容易产生重复统计的现象。三是统计方法不同。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很多地区还沿用全面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下工业则是通过直属企调队抽样调查资料进行计算的。四是统计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统计网络还不能完全覆盖第三产业的各个方面。由于第三产业统计领域的薄弱,为地区调整核算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往往“总量不够三产凑”。五是受年初预期目标的影晌。各级政府制订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往往自上而下层层加码,于是统计数据就相应层层加“水”。多年来的数据显示,各省区市汇总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核算数2个百分点左右,而省内各地市汇总的增长率又高于省级核算数2个百分点左右,各县级汇总的增长率又高于市级核算数1~2个百分点。六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地方按GDP增长率等指标排队,统计数据成了基层干部的“政绩单”,上报数字时往往左顾右盼,相互攀比,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革统计体制,加强基础工作,改进统计方法。比如,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实行GDP下算一级的办法。美国、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各州、省都不进行本地区GDP的核算,而是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核算后分解到各地区。省对地市也下算一级。同时,国家统计局正在从数据采集、方法制度以及信息发布等各个环节积极推进GDP核算制度的改革。

另外,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正在积极开展绿色GDP的研究。绿色GDP是在传统GDP数量的基础上,扣除或增加环境、资源和生态变化的价值量因素。但具体核算非常困难,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施,都处于研究阶段。去年,国家统计局已经会同有关部委、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等单位,就绿色GDP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作为一个过渡性措施,我们在2003年统计公报中已设立了一个“卫星账户”指标体系,即在公布GDP数据等各项指标的同时,把环境、资源、生态等的变化情况单列出来,由此可以看出为实现经济增长在这些方面付出的代价,以警示世人;或者反映出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果,以激励大家。

(二)就业

就业状况通常用失业率来衡量。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反映。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就业情况。比如,外来劳动力中的失业人员、不愿进行登记的失业人员和已经登记失业但实际处于隐性就业的人员还不能得到完全反映。所以,还需要按国际通用做法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通过科学设计调查方案,采取抽样调查的办法,获得调查失业率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作了长期探索,并在部分地区作了试点。从几年的试点情况看,调查数据可以基本反映我国劳动力就业情况,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有关依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直接调查失业率为7.12%,据今年5月对48万个样本量调查,与国际同口径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未公布),比登记失业率高一些。最近,统计局已与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名就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问题向国务院提交了报告,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技术准备已完成,一经批准很快就可以在全国城镇开展调查失业率的统计工作。为满足有关部门用于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和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帮助的需要,登记失业率统计还将继续保留。

(三)价格

目前,我国从生产、建设领域到流通、消费领域,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价格指数体系。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价格指数、工业品价格指数(包括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

这里仅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代表作一说明。该指数反映城乡居民购买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居民消费政策、工资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依据。按国际惯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范围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主要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居住等八大类。根据全国550个市县、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其中城市5万户、农村7万户)的消费支出资料,并结合相关市场资料,从中选取了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品种、120万个以上价格,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并计算其相应的权数和指数。具体是由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全国调查系统以定时、定点、定人的直接调查方式采集数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品类的权数已由1995年的91.0%下降到2004年的76.64%,其中粮食的权数相应由6.37%降到3.12%;而服务类的权数则由1995年的9.0%上升到2004年的23.36%。我国选用的品种数、调查价格数、调查地区数都比西方国家多,计算方法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链式拉氏公式。经国际专家严格论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价格指数已登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数据通用公布系统(GDDS)网站,因此不仅具有法定的权威性,而且方法是科学的,结果也是可信的。

(四)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商品、服务贸易和资本流动的结果。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形势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对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更有重要意义。当然,适度的顺差或逆差是允许的。

国际收支平衡由经常项目(主要是货物和服务进出口,生产经营要素收入)、资本项目和统计误差三个部分组成。

由于国际收支表一般比较滞后,我国在月度、季度分析中经常通过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家外汇储备等情况来观察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全面报表层层上报汇总得出,按月公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今年开始采用的新口径,与原来的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增加了城镇集体、私营个体投资以及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的投资。目前(2004年一季度)约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0%。二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只有季度数据。所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季度数据。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能等同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GDP核算中的数据,要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扣除土地购置费、旧建筑和旧设备的购置费等项目,因为这些不属当期新增财富。同时,还要加上商品房销售增值等项目。

(六)工业增加值

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是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是通过全面报表取得的,为月度公布指标。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是年产品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是采用抽样调查取得的,为季度公布指标。目前(2004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总的工业增加值约近70%。

(七)居民收入

通常分别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人均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了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外部亲友等支出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反映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在季度调查中,只有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指标,它与人均纯收入的区别在于没有包括实物性收入,没有扣除相应的生产费用支出。社会上常有人反映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收入数与他们自身的情况差别很大,于是批评统计部门数据不真实。而我们公布的是全国平均数,具体个人一般是难以完全对号入座的。平均数也确实掩盖了收入分配的差距。

6.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什么(单选)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或劳务的增加、技术和财寓的增长、生产或产出的增长。衡量增长的指标:GDP系列指标。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选择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6)经济增速的指标扩展阅读:

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设△Yt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则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G=△Yt/Yt-1。

7. 经济增长核算的指标有什么

经济的增长的核算指标主要有经济效率,也就是经济效益,另外呢,国家的经济用GDP来核算。

8. 衡量经济增长指标是什么

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是GDP.它对反映经济增长的状况和程度是有意义的,但有两个缺陷:一是不能反映社会问题及其变化状态,比如社会保障问题,甚至还会掩盖收入分配差距这样的重要社会问题;二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本,特别是资源消耗和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弥补这一指标的不足,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两个新指标,一个是综合发展指标,包括16项内容,反映得比较全面,但过于复杂;另一个是联合国开发署在每年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三个小指标:预期寿命、社会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虽不完整,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9. 什么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

经济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经济现象的名称用经济范畴表述,经济范畴的数量方面则通过数值反映。

例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是经济范畴,表现这些经济范畴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社会总产值××亿元”、“国民收入××亿元”就是经济指标。经济指标在反映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时,是以理论经济学所确定的经济范畴的涵义为依据。

(9)经济增速的指标扩展阅读: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有:

1、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2、生产者物价指数(Procer Price Indexes)英文缩写为PPI,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3、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的总额。该指标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5、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阅读全文

与经济增速的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的作用 浏览:869
邮政储蓄网上银行怎么买理财产品 浏览:918
黄金的微商 浏览:403
2015年11月8日港币汇率 浏览:812
风险最小且流动性最大的金融资产 浏览:427
美国期货cpocommodity 浏览:667
金融公司的催收工作总结 浏览:508
腾达股份 浏览:532
公司金融近期研究热点 浏览:137
消费金融公司股东的选择 浏览:122
投资集团管理有限公司英文名称 浏览:110
都业华缠论指标 浏览:755
公司债信托银行 浏览:735
山东黄金360 浏览:699
飞狐交易师接收驱动 浏览:153
上海证券交易所人员名单 浏览:728
天使轮是什么方式融资 浏览:172
银行收外汇所用雇佣合同模板英文版 浏览:217
珠江集团朱孟依 浏览:647
人民币60年代汇率 浏览: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