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间

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间

发布时间:2022-05-31 07:37:37

㈠ 个股期权的交易规则

你好,个股期权概念:每张合约标的正股数为个股期权个股期权合约是指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合约买方有权在将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标的证券的标准化合约。买方支付一定数量的期权费(也称权利金)为代价而拥有了这种权利,但不承担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卖方则在收取了一定数量的期权费后,在一定期限内必须无条件服从买方的选择并履行成交时的允诺。
个股期权主要可分为看涨和看跌两大类。只要买入个股期权,无论看涨还是看跌都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即到期可按约定价格买入或按约定价格卖出,但买方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卖出个股期权方无论看涨或看跌都必须无条件履行该合约条款。因此,期权买方风险有限(亏损最大值为权利金),但理论获利无限;与此同时,期权卖方(无论看涨还是看跌期权)只有义务而无权利,理论上风险无限,收益有限(收益最大值为权利金)。
从海外经验来看,个股期权推出后,往往对正股的交易量有一定拉动作用。这是因为期权拥有双向交易、日内回转交易的特点,能够吸引大量投机资金参与,随之也带来了较大的套利机会。同时,对于个股期权买方,最大损失仅为权利金,而由于杠杆的存在,其获利空间宽大,是投资者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
3、个股期权合约条款
个股期权合约的条款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合约标的名称(代码)、期权类型、合约单位、到期月份、行权价格、行权价格间距、最后交易日、行权日、行权交割方式、交割日等合约类型为认购期权或认沽期权。
(1) 认购期权 (Call Option) 认购期权买方有权利根据合约内容,在规定期限(如到期日),向期权卖方以协议价格(行权价)买入指定数量的标的证券(股票或 ETF);而认购期权卖方在被行权时,有义务按行权价卖出指定数量的标的证券。
(2) 认沽期权 (Put Option) 认沽期权买方有权根据合约内容,在规定期限(如到期日),向期权卖方以协议价格(行权价)卖出指定数量的标的证券(股票或 ETF);而认沽期权卖方在被行权时,有义务按行权价买入指定数量的标的证券。合约单位指单张合约对应的标的证券(股票或 ETF)的数量。
股票期权合约单位如下:1)20元(含)以下每张合约标的正股数为10000股;2)20元至100元(含)每张合约标的正股数为5000股; 3)100元以上每张合约标的正股数为1000 ;对于ETF期权合约单位为 10000。当标的证券发生权益分配、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时,会对该证券作除权除息处理;此时期权合约需要作相应调整,调整后合约单位取其整数部分,对剩余尾数按除权除息日调整后参考权利金对权利方和义务方进行结算(义务方向权利方支付剩余尾数*调整后参考权利金*张数)。由于价格变动加挂新的合约以及挂牌新月份的合约,采用调整前的合约单位。合约到期月份为当月与下月, 以及 3 月、6 月、9 月及 12月中连续两个季月(下季与隔季), 共4个月份合约,同时挂牌交易。
合约最后交易日设为每个合约到期月份的第四个星期三(遇法定节假日顺延)合约行权日同最后交易日(E日)。行权交割为E+1日(对被行权者,E+1日可准备标的证券;对行权者,行权证券E+1日日终到账,T+2可卖出)合约到期日同合约最后交易日。个股期权履约方式为欧式。即个股期权合约的买方(权利方)在合约到期日才能按期权合约事先约定的履约价格提出行权行权价格即期权的履约价格。
对于认购期权,买入方有权利以行权价格从期权的卖出方买入标的证券。对于认沽期权,买入方有权利以行权价格卖出标的证券给卖出方平值期权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根据靠档原则(按四舍五入,正中间往价格高靠),取挂牌前一交易日标的证券的交易日最接近的那一档按行权价格间距确定的行权价格。但因合约调整而改变行权价时,调整后的行权价不靠档。行权价格系列对于同一标的证券在每一个到期月,设置多个仅行权价格不同,而其他要素完全相同的期权合约,这些合约的不同价格构成了一个行权价格系列。行权价格系列将至少包括1个平值(行权价格采用根据行权价格间距进行靠档后,可能是价外或价内)、1-2 个虚值、1-2个实值。行权价格间距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根据行权价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价格间距。
行权价格相邻的合约间距按下设置:1元或以下 0.05 | 1元至2元(含) 0.1 | 2元至5元(含) 0.25元至10元(含) 0.5 | 10元至20元(含) 1 | 20元至50元(含) 250元至 100元(含) 5 | 100元以上 10合约交割个股期权采用实物交割的方式(场外个股期权采用现金交割),即在行权时,双方进行股票的交割。对于认购期权,权利方根据行权价将对应的资金交给义务方,义务方将股票交给权利方;对于认沽期权,权利方将股票交给义务方,义务方根据行权价将对应的资金交给权利方。在出现特殊情况下,可能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㈡ 收入的确认的准则情况

1.1收入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
现代企业形成以后,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受托责任便成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权责发生制就衍生于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中。
从复式簿记的观点来看,确认一项收入的同时会确认一项资产的增加或一项负债的减少;确认一项费用的同时也会确认一项资产的减少或一项负债的增加。权责发生制实际上涉及所有会计要素的确认。但收入是会计要素中最复杂的一个要素,收入的确认,特别是何时确认,可能是财务会计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收入的确认是收取收入的权利已经发生,与之相关的费用确认则是支付费用的责任已经确定,所以,权责发生制主要是针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来说的。
1.2收入确认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
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以下简称《收入准则》)中,规定了商品销售、提供劳务、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三大类交易或事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同时考虑到了建造合同、非货币交易、租赁、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期货、投资、债务重组等交易和事项的特殊性,对它们的确认原则在各自的具体准则中又单独作了规定。从各项确认的内容看,相比以前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收入确认的条件不是所有权凭证或实物形式上的交付,而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发生转移等实质性条件。
1.3收入如何确认
在《收入准则》中,对收入的定义是“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从这个定义可以分解为收入的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它是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第二,这种利益流入是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取得;第三,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包括代收的款项。这样,会计人员就能够从这三个特征来确认收入。
收入的确认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每一项与收入有关的交易、事项发生,就要识别收入与之相对应的项目是否应在会计上正式记录,应在何时予以记录并计入报表,记录或计入报表的项目是否符合四项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且还应考虑: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是否相互配比,效益是否大于成本,所应记录和计入报表的收入项目是否符合重要性原则等。 2.1营业收入的陷阱
由于收入是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的一种经济事项,它是形成企业利润的来源,利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采用了“权责发生制”,故而以何种方式、什么时候、什么条件才确定为权利发生进而确定利润,就大有讲究。一些公司财务报表在营业收入确认中有以下陷阱:
2.1.1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一些公司它们并非销售单一产品,而是销售整个系统,需要实施、安装与服务,销售过程持续时间长,因而收入并非一次实现。特别是对于跨年度实现的销售,需要在年度间分配利润。一般企业根据销售的不同阶段划分收入实现比率,而该类比率的变化,无疑会影响到当期赢利。
2.1.2虚构收入。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子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作收入的目的。
2.1.3提前确认收入。这种情况有:一是将一些不确定性的收入确定为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收入和费用不配比;四是提前开具发票,以美化业绩。使用提前确认收入手法的,主要是那些当期收入较低而费用较高的企业,尤其是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
2.1.4推迟确认收入。延后确认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运用。
2.2确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会计准则中,对于确认的基本标准与主要原则仅就商品销售而言,只能概括为:
①符合收入的定义;有预期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并能可靠计量。
②收入已实现或可实现(取得收取现金的权利)并已赚得(完成收入赚得的全过程)。
③与销售商品有关的所有权与风险,在实际上已经转移;或实质胜于形式。
显然,一项交易或事项发生后,若仅同商品销售收入有关,则应否和何时确认为收入,就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即职业判断,从交易的类型、收入的种类、销售时有无附加条件而使所销售的商品在似乎钱货两清的表面现象后,与商品有关的所有权及其风险在实质上并未完全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才能决定;收入应否确认、在何时确认,从而应做出怎样的记录,如何正确计入财务报表。因此,可以说,应否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和何时确认这项收入似乎是人所皆知的会计常识,其实,它乃是一个很复杂、很难回答的问题。
2.3会计准则在各国间的利益博弈
从收入确认的大环境———整个会计准则乃至会计标准体系看,我国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有些是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所决定的,有些是由于各国不同的文化法律传统所决定的,也有些是由于各国或国际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一些技术性缺陷所造成。而随着境外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必然也会面临会计准则的选择问题。如果境外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仍然按照境外的标准来编制会计报表,这显然为中国的法律所不容;如果境外的公司按照国内的会计准则调整或来编制会计报表,对于那些自诩其会计准则优于中国会计准则的国家来说,可能是无法接受的。从以上两方面看,这种差异对于我国准则中有关收入确认的程序和方法都是一个挑战。 3.1不断完善收入确认的基本程序
《会计准则———收入》指南中,对收入的确认规定得比较原则、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要求符合以下四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合理流入企业;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这样就要求企业针对不同交易的特点,分析交易的实质,正确判断每项交易中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是否已转移,是否保留所有权相关的继续管理权,是否仍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收入和相关成本能否可靠计量等重要条件,只有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否则即使已经发出商品,或者即使已经收到价款,也不能确认收入。
怎样规避从确认、计量方面来粉饰赢利的“数字游戏”一直以来都是审计的难题,针对收入的确认而言:第一是对交易的存在找到证据,防止假销售;第二是把已赚得的过程具体化;第三表明收入的计量有可靠性;第四则要求可实现是具有收现能力的。此外,审计人员还应特别注意与收入确认有关的舞弊风险,并在计划阶段运用有效的分析程序,找出涉及收入及相关账户的非正常和非预期的关系。
3.2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虽然重要,但由于他们所代表的会计决策是一种深层次、鲜为人知的隐蔽的会计活动,经常不被人们所注意,确认尤其如此。而面对日益复杂及多样化的交易和事项,确认和计量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会计处理时应当按规定予以思考并通过经验和自己的业务水平来加以判断所作的决策,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会计决策。
目前会计人员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长期以来习惯于依赖现成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在制定和执行会计准则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改革和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同时会计人员也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必须牢记自己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认真学习和掌握会计准则的新内容,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自觉抵御和防范风险。
3.3谋求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最大收益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加入WTO后将进一步改善和完善自己的会计准则,并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创造条件。面对已形成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格局,必须承认现实,善于从不均衡中寻求均衡,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英美会计准则)的对接,尽可能制定出一个既有利于维护我国利益,又有助于促进会计国际化,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概念框架。②改变传统的会计准则制定思路,改变过去那种“只要法律法规上没规定可以做的事都不去做”的传统观念,避免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境内运用不同的法律法规而处于不利的地位。③有意识地培养国际会计人才和国际会计学者,积极争取或创造条件参与国际会计事务。并据此推进会计教育,强化会计研究。④尽快构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环境适应机制,尽管在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但是,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只要把握分寸、利弊和节奏,就可以平稳、有效地实施我国的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收入的确认是财务会计的一大难题,收入能否确认和何时确认主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入确认难的问题,但如何更好地贯彻新准则的精神,是摆在会计人员面前的新问题,还须通过不断完善收入确认的程序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来加以解决。

㈢ 修改凭证,总是提示发生日期不能大于制单日期,是怎么回事

因为系统校验不允许擅自更改凭证,并且事项的发生日期应大于制单日期。建议核实事项发生日期后修改。

拓展资料:
凭证又称会计凭证,指的是能够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凭证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常用的凭证有发票、支票、合同和工时记录等。预先编号制度下,所有作废的凭证都必须妥善保存。凭证程序应能保证经营人员在执行交易时及时编制有关凭证。编妥的凭证应及早送交会计部门,以便记录交易。还应把已登账的凭证依序归档。
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所谓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者完成时填写的,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者完成,以明确经济责任并用作记账原始依据的一种凭证,它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资料。所谓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和性质加以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会计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凭证是第一个关口,如果使用的凭证是虚假的或者是不合法的,那么整个会计核算就不可能是真实的。
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1、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入账;
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在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3、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㈣ 什么是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特征
(1)或有事项是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3)或有事项的结果须由未来事项决定。

或有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由此可见,或有负债包括两类义务:一类是潜在义务,一类是特殊的现时义务。

或有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资产作为一种潜在资产,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某些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证实其是否会形成企业真正的资产。

常见事项
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等。

规定
一、 或有事项的确认
或有事项的确认所涉及的问题是,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应在符合什么条件时确认为负债。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比如,甲公司的一名司机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严重交通事故,为此,甲公司将要承担赔偿义务。违规事项发生后,甲公司随即承担的是一项现时义务。再如,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经济纠纷,调解无效。甲公司遂于2000年12月28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至2000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但法庭调查表明,乙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的有关经济法规。这种情况表明,对乙公司而言,一项现时义务已经产生。
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比如,2000年5月1日,丙企业与丁企业签订协议,承诺为丁企业的两年期银行借款提供全额担保。丙企业由于担保事项而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这项义务的履行是否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需依据丁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来定。假定2000年末,丁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此时,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一般可以认定了企业不会违约,从而丙企业履行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假定2000年末,丁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且没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好转。此种情况出现,表明丁企业很可能违约,从而丙企业履行承担的现时义务将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要对或有事项确认一项负债,相关现时义务的金额应能够可靠估计。比如,甲企业(被告)涉及一桩诉讼案。根据以往的审判案例推断,甲企业很可能要败诉,相关的赔偿金额也可以估算出一个范围。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甲企业因未决诉讼承担的现时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估计,从而应对未决诉讼确认一项负债。但是,如果没有以往的案例可与甲企业涉及的诉讼案作比照,而相关的法律条文又没有明确解释,那么即使甲企业可能败诉,在判决以前通常也不能推断现时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估计,对此,甲企业不应对未决诉讼确认一项负债。
二、 或有事项的计量
或有事项的计量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二是预期可获得的补偿的处理。
(1)最佳估计数按照如下方法确定:
①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如例1,假设甲公司认为很可能赔偿的金额在50万元—70万元,则按其中间值确定预计负债60万元。
②在其他情况下,最佳估计数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a.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涉及单个项目”指或有事项涉及的项目只有一个,如一项未决诉讼、一项未决仲裁或一项债务担保等。上述例1即为单个项目。
b.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确定。“涉及多个项目”指或有事项涉及的项目不只一个。如在产品质量保证中,提出产品保修要求的可能有许多客户,相应地,企业对这些客户负有保修义务,应根据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及相关的保修费用计算确定应予确认的负债金额(即计算加权平均数)。
(2)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在确定补偿金额时应注意:
①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予以确认,即发生的概率在95%以上时才能做账,将补偿金额计入账内。
②补偿金额应单独确认为资产,即应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不能直接冲减“预计负债”。
常见的预期可获得补偿的情况有:发生交通事故等情况时,企业通常可从保险公司获得合理的补偿;在某些索赔诉讼中,企业可通过反诉的方式对索赔人或第三方另行提出赔偿要求;在债务担保业务中,企业在履行担保义务的同时,通常可向被担保企业提出追偿要求。
(3)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例如,前期对未决诉讼已确认预计负债500万元,现有确凿证据表明,赔偿的金额很可能是600万元,则应将预计负债调整为600万元,同时确认损失100万元。
三、待执行合同、企业重组形成的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1)待执行合同形成的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2)待执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尚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或部分地履行了同等义务的合同。
(3)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或有事项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事项特征
或有事项具有以下特征:
(一)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即或有事项的现存状况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客观存在。
(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即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或者或有事项的结果预计将会发生,但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具有不确定性。
(三)由未来事项决定。即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
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环境污染整治、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

审计
1、审计时间
审计完成阶段。原因有二:
(1)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掌握有关或有事项的最新信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2)在审计完成阶段,需要专门实施一些程序,验证或复核或有事项的完整性。
2、审计目标:
(1)或有事项是否存在和完整,尤其是完整性;
(2)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是否符合规定;
(3)或有事项的列报是否恰当。
针对或有事项完整性的审计程序通常包括:
1、了解被审计单位与识别或有事项有关的内部控制。
2、审阅截至审计工作完成日被审计单位历次董事会纪要和股东大会会议记录。
3、向往来银行函证,或检查借款协议和往来函件,以查找有关票据贴现、背书、应收账款抵借、票据背书和担保。
4、检查与税务征管机构之间的往来函件和税收结算报告,以确定是否存在税务争议。
5、向被审计单位的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分析在审计期间发生的法律费用,以确定是否存在未决诉讼、索赔等事项。
6、获取管理层书面声明,声明其已按照规定,对全部或有事项作了恰当反映。

关于事项
一、预计负债的披露
企业对预计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并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
(1)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
(2)各类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
(3)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金额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
二、应披露的或有负债
(1)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
(2)企业应在附注中披露或有负债(不包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的下列信息:
①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
②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
③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应注意的是:在原准则中,对已贴现的商业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无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大小,一律应披露;新准则,改变了这种做法,只有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时,才应披露。
三、应披露的或有资产
(1)或有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2)企业通常不披露或有资产。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等。
四、或有事项披露的豁免
在涉及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情况下,如果披露与该或有事项有关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企业无须披露这些信息,但应当披露该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性质,以及没有披露这些信息的事实和原因。

㈤ 二手房的交易流程及注意事项

二手房交易是指已经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备过案、完成初始登记和总登记的、再次上市进行交易。二手房是相对开发商手里的商品房而言的,是房地产产权交易二级市场的俗称,包括商品房、允许上市交易的二手公房(房改房)、解困房、拆迁房、自建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那么二手房交易的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呢?

第一步:买卖前的产权审核

担心买到产权有瑕疵的房子,是买家们不敢进行自主交易的一大原因。但做足前期准备工作,这一问题也将不是问题。

首先,要仔细查看业主的房产证,注意房产证上有几个人的署名。如果有两个人,在签订后边的合同时就需要有两个人的名字;其次,看购房时的相关凭据,比如购房发票、契税发票等,作为辅助证据以初步确认房屋产权归属。

风险提示:此环节最大风险即是产权瑕疵问题,所以在交定金之前,必须去查档并得到确定答案。你相中的房屋有可能处于抵押状态,也有可能因为有债务纠纷而处于查封状态,而一旦房屋产权有问题,交易即宣布无效。

第二步:交定金与签合同

看好房子,确定房屋产权后,交定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千万不要忽视这个小小的环节,交定金也是有窍门的。房子动辄上百万,以5%计算定金额度也能达到5万元。所以当交易进行到这个环节时,请多留个心眼。

如果你看中的房子还在按揭中,定金最好不要直接交到业主手中,而应该交由第三方监管。如果买卖双方都有可以信赖的第三方,则可以签一个简单协议,约定赎楼完毕之后给定金卖方,需注明“交给监管第三方则视为卖家收讫,卖家以未收到定金为由拒绝履行合同的,视为违约”。如果没有可信赖的第三方,定金最好交由银行监管。具体做法是:买卖双方到银行去签一份监管协议即可,约定在交易中心完成递件手续后,划拨到卖家账户上。

一般来说,在交定金的时候会签一份预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可以在深圳市国土房管局网站上下载。合同至少需要约定物业地址、成交金额、交楼时间、违约金和违约责任等,具体条款见示范文本。

风险提示:

1、当下楼价上涨,买家如想防止卖家毁约不卖,可交足额定金或约定高额违约金,提高违约成本。但定金或违约金不得高于成交金额的20%;

2、卖家有可能以定金在监管未拿到手为由毁约卖楼,所以预约买卖合同中应注明“交由第三方监管即视为卖方收讫”;

3、为避免交楼前业主存在拖欠费用等现象,你需要签一份交房保证金协议,约定从定金中扣除1万元左右的保证金。在查验家具、电器完好,水电、物管等费用缴清,钥匙交接完毕之后,再退还保证金。

第三步:赎楼

赎楼是一门大学问,不同赎楼方式费用不同、供楼时间不同、面临的风险也不同。一般来说,赎楼是业主方的责任。赎楼有两种操作方式:其一,业主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借款赎楼,产生的是0.8%的担保费用,以及0 .4%的短期赎楼利息,等买家房产证出来之后,再到银行做按揭;其二,买家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做按揭,银行再将赎楼款打给卖家,其中只需要产生担保费,但买家需要提前供楼。

“出于风险考虑,买家最好采用前一种方式赎楼。通过后一种方式,可节省0.4%的短期赎楼利息,但如果交易终止、卖家悔约不卖或是房屋存在产权问题,买家将陷入被动境地。”美联物业按揭部总监王青说。

这里边还有一些小窍门:如果通过同行转按揭,上述费用少不了,但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另外,担保公司与银行有对接的关系,比如某个担保公司对应的银行可能就只有工行、中行等等。如果不知道如何选择担保公司,可到打算办按揭的银行咨询,否则先行选择担保公司可能要空跑一趟。

风险提示:因赎楼产生的风险,为此环节中最大。买家拿现金赎楼或自己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贷款赎楼,都是不可取的方法。如果发生交易因意外原因终止、房屋被查封等问题,买家会冒风险。记者采访的几位中介按揭部专家,均认同“两笔款赎楼”,即业主自己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借款。

第四步:付首期及资金监管

除了产权问题之外,自主交易需要担心的第二大问题就是资金监管。事实上,资金监管目前已成体系,买卖双方按照既成规定来做,风险很小。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交易,首期款必须放银行监管。

具体操作是:买卖双方到银行签一份资金监管协议,然后各自在银行开一个账户,约定在买家过户完毕、拿到新出的房产证之后,首期款打给卖方。如果交易顺利完成,银行会把款项打给卖方;如果中间出现问题交易终止,则把首期款再打回给买方。银行提供此项服务,一般会收取单笔500元左右的监管费,但如果你是通过要按揭的银行办理资金监管,则可以省去这笔费用。

出于公平角度考虑,银行会要求买卖双方在签监管协议时就在放款书上先签字,这样放款时买卖双方不需要亲自到银行,也能避免买家到时候不配合放款给卖家带来困扰。

风险提示:

1、买家要保证首期款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管,避免资金风险。用首期款为卖家赎楼更是险上加险。

2、倘若放款书没有提前签字,卖家在买家过户完毕之后要及时催促解冻首期款,避免“人走茶凉”。

第五步:签订买卖合同

在交定金环节,记者已经提前知会:自主交易可以先签订一个“书面协议”,这个协议与普通的中介的居间合同非常类似,只是缺少了中介那部分内容。其格式可以参考中介的居间合同,或者直接到深圳市国土房管局网站的“信息公开”栏目的房地产管理相关下载处,下载《深圳市二手房预约买卖及居间服务合同(2008版示范文本)》作为参考。

签订书面协议时,最主要要关注四个方面,是产权情况、房产总价、交易税费及日期,其中要注意的是书面协议里面要明确交易税费双方如何分担。日期也是非常重要,像交定金、过户、交楼时间,确定日期才能够保证交易顺利进行,例如规定赎楼要在45天内做完,首期款在签完合同内7天做银行监管等。

交付首期之后,就可签订国土房管局的正式二手房买卖合同。深圳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下简称房协)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主交易双方可以在任何能够上网的地方,上到房协的网站,注册并填写相关内容,经过共4个工作日的确权及办理时间后,就可以直接到房协去领取,完全免费。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房协已经取消了中介代打合同的资格,不过还是有中介通过公司端口代打二手房合同并收取一定费用。记者了解到,这个费用并不固定,一般是180元以上,多的更有三四百元。

风险提示:

1、如果房产有共有权人,要让共有权人一同签字,避免后面出现共有权人不同意出售导致交易存在失败的可能。

2、如果有租约的,应该让租客签订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证明,避免租客以侵犯优先购买权为由导致交易失败。

3、如果房产有较为贵重的家私家电,最好在附表中对家具家电的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例如家具家电的品牌、新旧程度等,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附上家具家电的照片,以防交房时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

㈥ 基础会计知识点

基础会计知识点:会计概述、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单位的会计核算、六大会计要素、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产等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8、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㈦ 关于会计基础的几道判断题

1.错:因为营业外收入 不属于收入要素的。你可以看看书里关于收入那一章节。
2.错: 因为手工记帐的单位,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必须采用订本式帐簿。

补:3.企业的“住房基金登记簿”属于序时帐簿 。错误,原因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
收入的定义: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点:日常活动,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增值税等)。
收入的组成:A、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A、序时账簿。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在我国,大多数单位一般只设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B、分类账簿。分类账簿是对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而设置的分类账户进行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按照反映的经济业务详细程度不同:
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事项的是总分类账簿,简称总账;
按照明细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事项的是明细分类账簿,简称明细账。分类账簿提供的核算信息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C、备查账簿。备查账簿简称备查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

㈧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会计基本职能介绍如下

一、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真实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

(8)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间扩展阅读

会计的拓展职能介绍

1、预测经济前景,是指根据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定量或者定性地判断和推测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2、参与经济决策,是指根据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等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

3、评价经营业绩,是指利用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经济效益等经营成果,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会计

㈨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题库
第1-5套(全20套)
第一套
一. 单选题
第1题:单位会计核算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A)。
A:借贷记账法B:增减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D:入出记账法
第2题:对账工作至少(D)进行一次。
A:每月B:每季C:每半年D:每年
第3题:最初,会计只是(C)的附带部分,而后才逐渐地从中分离出来。
A:管理职能B:决策职能C:生产活动D:核算职能
第4题:某公司“应收账款”总账账户下有“甲公司”和“乙公司”两个明细账户,2008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总账账户为借方余额30万元,“应收账款-甲公司”明细账户为借方余额37万元,则“应收账款-乙公司”明细账户为(D)万元。
A:贷方余额30 B:借方余额30 C:借方余额7 D:贷方余额7
第5题:原始凭证按照格式不同,分为(B)。
A: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B: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C: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D:单项凭证和汇总凭证
第6题:依据(B)登记账簿,是基本的会计记账规则。
A:填制完毕的记账凭证B: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
C: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D:签章齐全的会计凭证
第7题:某公司本期期初负债总额为4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60万元,本期销售产品一批,价款10万元存入银行(不考虑增值税),其成本为7万元,则本期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B)万元。
A:100 B:103 C:110 D:117
第8题:关于原始凭证的填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不得以虚假的交易、事项或资金往来为依据填制原始凭证
B: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
C: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
D:收回职工借款时,可将原借款借据正联退还,不必另开收据
第9题:某企业一批购入多种材料,货款付清,材料入库。该项交易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1张,银行结算凭证1张,自制收料单5张,收料凭证汇总表1张。则在记账凭证中注明的附件张数应为(D)张。
A:3 B:5 C:7 D:8
第10题: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B)。
A: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B: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C:账户之间增减变动的关系D:两个账户间的平衡关系
第11题:我国“会计”一词起源于(C)。
A:秦朝B:殷商:西周D:汉朝
第12题: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C)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A:某一会计期间B:生产经营活动C:某一特定日期D:经济活动
第13题: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称为(C)。
A:损失B:成本C:费用D:支出
第14题: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累计折旧”账户属于(A)类账户。
A:资产B:负债C:成本D:损益
第15题:总分类账户一般只用(D)计量。
A:实物量度B:货币和实物量度C:劳动量度D:货币量度
第16题: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称为(C)。
A:会计预测B:会计核算C:会计监督D:财产清查
第17题:根据国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为(D)。
A:15个月B:5年C:10年D:15年
第18题: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C)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A: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B:单位档案机构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D:财政部门负责人
第19题:按编报时间,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属于(D)报表。
A:月度 B:季度C:半年度D:年度
第20题: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称为(C)。
A:会计组织体制B:记账工作步骤C:会计核算形式D:会计机构
第21题:会计基本假设中,为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B)。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第22题:会计基本假设中,界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的是(A)。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第23题: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D)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
A:劳动计量单位B:实物计量单位C:时间计量单位D:货币计量单位
第24题: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财务会计报告类档案中的是(D)。
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商品产品成本表
第25题:下列账簿中,应当逐日逐笔登记并且每次记账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的是(A)。
A:应收账款明细账B:生产成本明细账C:银行存款日记账D:管理费用明细账
第26题:某企业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80000元,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余额为82425元,经对未达账项调节后双方的余额均为83925元。则月末该企业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是(D)元。
A:3925 B:80000 C:82425 D:83925
第27题:会计人员应根据(C)及有关资料编制记账凭证。
A:填写齐全的原始凭证B:盖有填制单位财务公章的原始凭证
C: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D:计算准确的原始凭证
第28题: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固定资产盘盈,应通过(C)账户核算。
A:固定资产清理B:待处理财产损溢C:以前年度损益调整D:营业外支出
第29题:(C)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A:编制人员B:会计主管人员C:单位负责人D: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
第30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的是(B)。
A:原始凭证汇总表B:产品成本计划表C:固定资产卡片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第31题: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是(B)。
A:分类账簿B:序时账簿C:三栏式账簿D:备查账簿
第32题:下列会计报表中,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是(C)。
A:利润表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C:资产负债表D:现金流量表
第33题: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来查明其(C)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A: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B:有关会计账簿之间C:账存数与实存数D: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
第34题: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B)为基础。
A:持续经营B:权责发生制C:收付实现制D:货币计量
第35题: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B)。
A: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
B: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C: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D:根据总账和明细账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第36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是(C)。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B:资本的增减C:购销合同的签订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第37题: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是(C)。
A:设置账户B:复式记账C:会计账簿D:财产清查
第38题:财产清查按(A)可分为内部清查和外部清查。
A:清查的执行单位B:清查的范围C:清查的时间D:清查的原因
第39题:复式记账法对每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在(C)中进行登记。
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D:所有账户
第40题: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D)。
A:权责发生制B:资金运动C:生产经营活动D:会计基本假设
第41题: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应根据(AB)账户的本期发生额计算填列。
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收入
第42题:我国企业利润表中的利润项目包括(ACD)。
A:营业利润B:主营业务利润C:利润总额D:净利润
第43题:规定各种会计凭证的联数和所流经的必要环节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D)。
A:交易或事项的特点B:经营管理上的需要
C: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D: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情况
第44题:下列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BCD)。
A: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B:独资企业C:企业的生产车间D:企业的销售机构
第45题: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的“本期金额”,应根据(CD)账户的本期发生额计算填列。
A:生产成本B:劳务成本C:主营业务成本D:其他业务成本
第46题:关于会计基本假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A: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B: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C:会计分期有利于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D:货币计量能够全面地反映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收支等情况
第47题: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资产、负债两个会计要素时,会引起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发生(AB)变动。
A:单选同增B:同减C:不增不减D:有增有减
第48题: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BD)。
A:资本公积B:盈余公积C:利得D:未分配利润
第49题: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分为(BCD)。
A:收回货款产生的现金流量B: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D: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第50题:下列账户中,年末结转后无余额的有(BC)。
A:预付账款B:营业税金及附加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
第51题:记账错误的主要表现有(ACD)。
A:漏记B:不记C:重记D:错记
第52题:关于资产负债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
A:它又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B:可据以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
C:其列报依据是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D:它是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之一
第53题: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BD)。
A:权责发生制B:实地盘存制C:收付实现制D:永续盘存制
第54题:下列错账,当年内发现更正时,适用于用红字更正法更正的有(AB)。
A: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错误
B: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C: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D:记账凭证正确,记账时出现数字错误
第55题:单位的款项包括(ABD)等。
A:库存现金B:银行存款C:公司债券D:银行本票存款
第56题:下列账户中,应作为填列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依据的有(ABC)。
A:生产成本B:存货跌价准备C:库存商品D:工程物资
第57题:会计档案的内容包括(ABCD)。
A:会计凭证B:会计账簿C:财务会计报告D:其他会计核算资料
第58题:(AC)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主要形式。
A:经费收入B:经营收入C:经费支出D:经营支出
第59题: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ACD)。
A:资产B:利润C:负债D:所有者权益
第60题:下列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ABC)。
A:材料采购B:在建工程C:坏账准备D:预收账款
三:是非题
第61题:“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处理结转后应无余额。(A:对)
第62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A:对)
第63题:复合会计分录是由几个简单会计分录组合而成的,但复合会计分录不能分解成多个简单会计分录。(B:错)
第64题:序时账簿按其记录的内容不同,分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两种(B:错)
第65题: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A:对)
第66题:根据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特点,只要是资产类账户,其期末余额一定在借方。(B:错)
第67题:多步式利润表中,各项期间费用是营业利润计算过程中的减项。(A:对)
第68题:自制原始凭证是单位会计人员自行填制的原始凭证。(B:错)
第69题:对账的三方面内容中,账证相符是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的基础。(A:对)
第70题:对中,企业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账面数额的核对, 属于账账核对的内容。(B:错)
第71题:分类账簿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账簿。(B:错)
第72题: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可以清晰地反映现金收付业务的来龙去脉,并可以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A:对)
第73题:汇总记账凭证与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基本相同的。(B:错)
第74题: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A:对)
第75题: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的工具。(B:错)
第76题:年终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应将其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结转后本年有余额账户的余额即变为零。(B:错)
第77题:记账凭证正确,因登记账簿时的笔误造成的账簿记录错误,只能用划线更正法更正。(A:对)
第78题:应收账款明细账月末结账时,应在当月最后一笔交易或事项记录之下通栏划单红线,并在下一行结出当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B:错)
第79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B:错)
第80题:会计档案只要保管期满,都应立即销毁。(B:错)

㈩ 期后事项如何确定审计报告日期

独立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被审计单位期后事项等予以关注,必要时,应在审计报告予反映。根据期后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属调整事项,即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第二类属于非调整事项,即虽不影响会计报表。金额,但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事项。另外,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又可将这两类期后事项划分为不同的时段:1.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2. 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3. 会计报表公布日后。以下我们就不同时段的期后事项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及审计报告影响进行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

1.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对于这一时段的期后事项负有主动查找重大事项并实施审计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的处理

在审计报告日前,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后事项是否发生,以及期后事项的类型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3.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对于第一类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对于第二类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披露。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审计报告日期的确定

审计报告日期为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

二。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

1.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对这一时段的期后事项负有充分的关注,并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的责任。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实施专门的审计程序或进行专门的询问以查找期后事项,但对与以知悉的事项应予以关注,并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2. 注册会计师的处理

注册会计师应及时与被审计单位当局进行讨论。必要时还应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以确定期后事项的类型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3.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对于第一类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对于第二类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披露。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审计报告日期的确定

这一时段的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日期的确定有较大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可以选用以下两种方式确定审计报告日期:

① 签署双重报告日期

② 更改审计报告日期

在这里注册会计师应特别注意,注明双重日期的做法仅在反映有关特定项目方面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范围;而延长审计报告日期的做法则在会计报表审计范围内全面地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此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发现原定审计报告日至更改后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可能严重影响会计报表的其他期后事项。

三。会计报表公布日后

1.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在会计报表公布日后,注册会计师对于期后事项仅具有一般的关注责任。注册会计师没有义务对已审会计报表作进一步的询问。

2. 注册会计师的处理

注册会计师如获知审计报告日已存在的可能导致修正审计报告的事实,应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讨论如何处理,并考虑是否需要修改已审会计报表。

3.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同意修改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对修改后的会计报表重新出具审计报告,并在重新出局的审计报告中增加说明段对此予以说明;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拒绝修改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征求律师意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会计报表使用人继续依赖原审计报告,并告知管理当局,必要时,应告知监管机构。

4. 审计报告日期的确定

被审单位同意修改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新出具的审计报告日期不应早于管理当局签署修改后会计报表的日期。

阅读全文

与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卡币交易 浏览:591
商品期货保证金多少会强平 浏览:234
自动交易助手授权文件生成器 浏览:579
人民银行贷款计算方式 浏览:495
理财子公司如何筹建 浏览:766
中国银行11月1日中间汇率 浏览:616
寿光的金融投资公司 浏览:993
公司理财的案例 浏览:422
招商银行买不了理财 浏览:286
开源证券十大股东 浏览:821
2015年山西上市公司资产净利率 浏览:74
金融机构责任追究原则 浏览:711
期货中盈亏平衡点 浏览:27
中美汇率影响因素 浏览:954
工行贵金属定投特点 浏览:276
天元机电股票 浏览:302
湘财证券官网电话 浏览:349
假设总杠杆系数大于 浏览:418
成都国银普惠金融服务外包有 浏览:432
天津银行北京分行经营贷款 浏览: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