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4年主要财经数据发布时间
国际经济数据发布时间表
指标名称
公布时间
市场敏感度
非农就业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一般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发布,数据覆盖刚刚结束的月份,每月一次
非常高
ISM制造业指数
上午10点整(美国东部时间);在相应月份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发布,每月一次
非常高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30分;在报告当月的第二周或第三周发布,每月一次
非常高
生产者物价指数 (PMI)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报告在当月末的两周后发布,每月一次。
非常高
耐用品订单货
美东时间上午8点30分;一般在相关月份结束后3-4周发布,每月一次。
高
零售额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在相关月份结束后的第二个星期可以得到,每月一次。
高
周度失业救济申请
美国东部时间每周四上午8点30分;数据覆盖到上周(截止至上周六)。每周一次。
高
雇佣成本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在4月、7月、10月和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发布。每季度一次。
中到高
芝加哥采购经纪人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整;一般在相关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发布。每月一次。
中到高
国内生产总值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预先估计分别在1月、4月、7月、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公布。以后有两轮修正,每次修正相隔一个月。(经济分析局估计2006年会将GDP的公布提前两个星期。)每季度一次
从中到高
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褐皮书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在每次FOMC会议前的两个星期三发布,每年8次。
中
消费者信心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整;在所调查的那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二发布,每月一次
中,但在经济运行的转折点可能高度敏感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情绪调查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点45分;初步数字的公布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最后数字的公布在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半月一次
中,但在经济转折时期可能有很高的敏感度。
生产率和成本
上午8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初步的报告约在每季度结束后五周发布。每季度一次。
中
新屋开工和建造许可证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发布,通常在覆盖月份结束后第2-3周发布。每月一次。
中
成品房销售额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报告在当月结束后四周发布。每月一次。
中
新建住房销售额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报告当月结束后四周左右发布,每月一次。
中
工业产值和产能利用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点15分;一般在每月的15日左右公布,报告上一个月的内容。 每月一次。
中
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
美东时间上午8点30分;数据在每月的第二周发布,每月一次。
中
成品房销售额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报告在当月结束后四周发布。每月一次。
中
周度住房抵押贷款申请和全美拖欠情况调查市场
美东时间上午7点30分;每周三发布,覆盖到上周五。全美拖欠情况调查的单独报告在每季度结束后两个半月发布,每周一次。
中
连锁店周度销售额(同步比较两指标)
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瑞银集团周销售额速报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7点45分;周度调查每周二发布,覆盖上个星期截止到星期六的数据。月度调查在下个月的第一或第二个星期四发布。分别为每周和每月一次)
中
连锁店周度销售额(同步比较两指标)
约翰逊红皮书平均指数(付费才能查看)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55分;周度调查每星期二发布,覆盖上个星期截止到星期六的数据。月度调查在下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发布,分别为每周和每月一次。
中
纽约州制造业调查
美国东部时间的上午八点三十分;在报告当月的第15天左右发布。每月一次。
中
费城联邦储备银行的商业展望调查
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点;数据在报告当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发布。每月一次。
低到中
经常账目平衡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数据在季度结束后的两个半月发布。每季度一次。
低到中
领先经济指标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整;报告在相关月份结束后的第三个星期公布。每月一次。
低到中
工厂订货量(正式说法:生产商,出货商,存货量和订货量)
上午10点整(美国东部时间);一般在每月结束后4-5个星期发布。每月一次
低到中
企业存货(正式的说法:生产和贸易存货及销售额)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一般在相关月份结束后6个星期发布。每月一次。
低到中
瑞士银行投资者乐观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在与数据相关的月份的第四个星期一发布。每月一次。
现在低。将来可能变高。
住房市场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一点;每月中旬发布,覆盖当月的前半月活动。每月一次。
低
建筑支出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报告在当月结束后五周发布。每月一次。
低
供应管理协会非制造额景气调查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整;在报告所涉及月份结束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发布。每月一次。
低
进出口价格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数据在报告月份结束后大约两周发布。每月一次
低
实际收入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和CPI同一天发布,每月中旬公布上个月的收入。每月一次。
低
雇员报酬的雇主成本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在报告季度结束后3个月左右发布。每季度一下。
低
消费者未偿付信贷
下午三点整(美国东部时间);大约在被报道的月份结束后5-6周发布。每月一次。
低
剑桥消费者信贷指数
美东时间上午8点30分;每月的第5个工作日公布。与美联储公布消费者未偿付信贷指数为同一天。每月一次。
低
招聘广告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整;一般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发布,数据覆盖刚结束的月份。每月一次。
低
公司裁员报告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整;一般在相应月份结束后一个星期发布。每月一次。
低
大规模裁员统计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整;报告在相应月份结束后四个星期发布。每月一次。
低
电子商务零售额
上午10点整(美国东部时间);在数据所对应的季度结束后七周发布。每季度一次。
低
堪萨斯市联邦储备银行的制造业调查
美东时间上午11点;报告在调查月份结束后两周左右发布。每月一次。
低
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五个地区的制造业活动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报告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二发布,报道上个月的情况。每月一次。
低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全国活动指数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通常在报告月份结束后四到五周发布。每月一次。
低
德国工业产值(非美指标排名第一)
发布时间:上午11点(欧洲大陆时间);每月的第二周发布两个月前的状况(例如3月的数据说明1月的产出。)每月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一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欧洲时间的上午10点;当月的第四周公布。每月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二
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欧洲大陆时间上午七点;初步的CPI于每月的25号左右公布,最终的数据于两周后公布。每月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三
日本短观调查
当地时间的上午8点50分;结果在4月,7月,10月初及12月中旬发布。每季度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四
日本工业产值
上午8点50分(当地时间);初步的报告在下个月的最后一周发布。修正的报告在初步报告的2~3周后发布。(例如,10月的数据在11月的最后一周发布,修正的报告在12月中旬发布。)每月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五
法国月度商业景气调查
上午8点45分(欧洲大陆时间);调查当月末发布。每月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六
欧元区采购经纪人指数和全球采购经纪人指数
欧元区制造业经纪人指数(PMI):上午9点(伦敦时间);每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发布。全球制造业PMI:上午11点(纽约时间);每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发布。每月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合成领先指标
中午(欧洲大陆时间);在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发布数据,报告两个月前的活动。(例如,1月的发布报告11月的领先指标。)每月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八
中国工业产值
下午3点30分到4点30分之间(当地时间);通常在覆盖月份结束的四周后发布。
每月一次。
非美指标排名第九
美国商品市场数据发布时间表
数据名称
公布大致日期
公布部门
原油、油品库存及炼厂数据
每周三(遇假日顺延一天)
能源资料协会
短期能源展望
每月6-12日
能源资料协会
能源市场报告
月初
国际能源署
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
每月中旬
农业部
季度谷物库存
每季度末
农业部
农作物种植意向报告
每年3月末
农业部
农作物周度作物生长报告
4月—11月的每周一
农业部
农产品周度出口销售报告
每周四
农业部
农产品周度出口检验报告
每周一
农业部
全球铝供求及库存报告
月底
国际铝业协会
全球锌、铅供求及库存报告
每月中下旬
国际锌铅研究小组
全球铜供求及库存报告
每月20-23日
国际铜研究组织
全球基础金属报告
每月20-23日
全球金属统计局
美国商品期货持仓报告
每周五
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
以上时间表或已有修改,内容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时间为主。
放上去了才知道格式乱了,将就着看吧,实在不行我给你发个Word也行。
『贰』 请介绍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程和现象。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 85年-95年日经平均股价变动简图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於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日本泡沫经济的时代背景
广场协议的背后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於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於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 1. 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於是开始倾向於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 2.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加速上扬
由於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1985年到 1986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麼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但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土地价格上升,导致租用土地的工厂或写字楼的企业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购入债券,因此会带来土地需求下降。根据供求理论,价格终将趋於均衡。但是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以帐面价值计算土地资产的做法,因此从表面上看企业的收益率也并无变化,而帐面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差额就导致了帐面财产增加,从而刺激日本企业追求总资产规模而非收益率。 当时为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会利用黑社会力量用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高价。从土地交易中获得的利润被用来购买股票、债券、高尔夫球场会员权,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动产(如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豪华跑车、海外旅游景点等等。当时这种资金被称为「日本钱」(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经济的关注和商家的追捧。当时随着股票价格上升,日本国内购买法拉利、劳斯莱斯、日产CIMA等高档轿车的消费热潮也不断高涨。
周边各国
苏联由於阿富汗战争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加之东欧诸国剧变,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欧洲,由於严重的高失业率和东欧民主化,国际和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 美国:经过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逐渐走入低谷。住房金融产业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此外,经常性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但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 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中,政治经济都比较安定的日本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当时在世界各国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的日本,已经迅速成为了遍地黄金的富裕国家。
潜在问题
期待通过资产价值上升而获得利润的手法,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越来越难以奏效。当资产价格最终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但可怕的不仅如此,一旦资产价格回落到之前的水平,那麼资产持有者将承受与其所有前手所获得的利润相当的亏损。因此,缺乏持续性的资产价格逐渐进入平稳状态。 另一方面,对於推崇一户一屋的日本都市来说,地价上升带来了严重的住宅不足问题。对於居住在大城市中心的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迁往郊区。当时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早买早赚的心理,进一步刺激了地价上升。 当时地价带来的住宅问题,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关注。之后政府采取平抑地价的政策,对金融机构也施加了压力。
泡沫破裂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所谓泡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一旦投机者丧失了投机欲望,土地和股票价格将下降,因此反而导致帐面资本亏损,由於许多企业和投机者之前将上升的帐面资本考虑在内而进行了过大的投资,从而带来大量负债。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於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下落,并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此后,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 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38915.87点,此后开始下跌,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开始下跌,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日元,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8月,进一步下跌到14000点左右。大量帐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 由於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对日本金融造成了严重打击。
[编辑本段]日本泡沫经济之鉴
日元升值的背后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并非日元升值,而是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在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失误,尤其是1986-1989年货币政策的三次重大失误 日本泡沫经济发生于1985-1990年,当时日本正处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毫无疑问,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制度、结构和政策等,但回到其定义,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因此这个故事将主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展开。 要说明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还需要从日元升值说起。虽然从本质上讲,日本泡沫经济与日元升值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各有不同的原因,但由于二者出现在同一时期,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因而产生了复杂的联系,以致使一些舆论误读了它们。 日元对美元升值的直接原因是日美贸易差额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日本对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正为“滞胀”所困扰,1980 年,美国的通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经济增长率为-0.2%,财政赤字为738亿美元,贸易赤字为150亿美元。为了克服“滞胀”,里根政府以减税为核心,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高利率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元升值。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对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多边汇率上升了73%. 美元升值扩大了美国贸易赤字。1980-1984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从 76.6亿美元增加到461.5亿美元。巨大的贸易差额在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为 1298亿美元;美国对外债务为1114亿美元。 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更深层因素是,二战后,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元成为“超级货币”;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已远远超过美国,美元开始衰落。1980-198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平均约为0.4%,日本约为3%;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 1.5%,日本约为 4.8%. 也就是说,到1985年,日元升值与美元贬值都已经无法避免。实际上,1985年2月美元走低/日元升值的过程已经开始,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只是加快(而非启动)了这一进程。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过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实际上,“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增长。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从1986年 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失误。
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
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美国、西德等相继提高利率,日本银行也准备升息。恰在此时,1987年10月 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并且此后不久,人们原先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为乐观情绪所代替,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 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当时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日本政府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并且,当时日本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以较低的利率来增加国内投资,减少储蓄,缩小经常项目顺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一直到1989 年5月日本银行才提高利率,这时距离“黑色星期一”已经19个月,距离日本实施超低利率政策已经27个月。 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二次失误,也是一次“致命的失误”。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又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985-1989年,日经平均股价上升了2.7倍;1986-1990年,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价格指数平均增长了三倍以上。
硬着陆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 6%.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实施长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原因
为什么日本政府长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一次回到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1985年。在日本历史上,1985年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日本发生了许多足以影响日本历史、改变日本命运的大事。
一.日本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
战后日本的经济和金融都有着浓厚的“封闭”和“管制”色彩。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这一进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揭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的序幕。
二.日本政治国际化进程加速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而日美关系将成为“政治大国”的基石。在1985年的“广场会议”和1986年的“卢浮宫会议”中,日本均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
三.日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从1980年起,国际社会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1985年的日本《经济白皮书》指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日本必须扩大内需,以缓和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四.总结
1985年的日本,同时面临着三个重大的战略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由“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使宏观政策失去回旋的空间。当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国内政策协调与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宏观政策的权衡、选择和调整会变得非常困难,可能会因失去平衡而出现严重失误。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我们需要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叁』 伦敦,东京,香港,巴黎证券交易所的指数,以及他们发布指数的媒体分别是
1道琼斯股价指数
最有影响力也最为公众所熟悉的股价指数。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为样本股票的选择范围,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期,值为100,以后各期股票价格同基期相比算出的百分数就成为各期的股价指数。
媒体《华尔街日报》
2.标准·普尔股价指数
以1941-1943年间的平均市价总额为基期值,选择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基期值为10。由于它所选的500种股票的总市值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的80%以上,有广泛代表性。
由美国最大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
3.伦敦《金融时报》股价指数
由英国伦敦《金融时报》编制的指数,能较全面地反映伦敦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在英国有较大的影响。
4.日经股价指数
反映日本股价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数,以1950年9月7日为基期,采用的计算方法是道琼斯指数所用的修正法。由于样本数量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是全面分析日本股市走势和产业变动的重要指数。
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公布的反映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5.香港恒生股价指数
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采用修正的加权综合法计算,基期值为100.恒生指数从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中选择33种样本股票进行计算,分为: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房地产业9种,工商业(包括航运业,酒店业等)14种。由于样本面广泛,时间延续较长,恒生指数成为分析香港股市变动的重要指标。 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
6。我国的股价指数主要有上证股价指数和深证股价指数。1992年开始公布A股指数和B股指数,1995年来,两个交易所的股价指数又分别分为综合指数和成分指数。
『肆』 经济数据公布时间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的时间表
1.月官方PMI每月首天公布;
2.CPI 及PPI 一般是每月9日公布(一般是每月第九天,五月与十月黄金假期会顺延,1月会稍迟宣布;
3.固定投资(不含农户)、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月度报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报告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月度报告,这些数据的公布时与CPI 及PPI一样,但五月与十月黄金假期会顺更延,1月亦会更迟宣布;
4.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一般是每月18日宣布,
5.1月、4月、7月、10月分别召开年度、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内生产总值、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支等指针数据将在发布会上一并公布。在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的同时,分别发布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1年12月、2012年3月、6月、9月当月或累计数据情况电子报。这些数据会在季结后20天之内公布。
6.根据统计报表制度,2月份不发布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经济效益数据。
7.2月3日发布201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报告。
8.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数据于每月4日、14日、24日上午9:30时发布。
9.由于部分重点企业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旬报停止调查,故取消数据发布。
10.夏粮产量、早稻产量和全年粮食产量分别于7月中旬、8月底和12月初发布。
11.国家统计局数据库(http://219.235.129.58/welcome.do)于每月23日前更新上月(季)数据,12月30日前更新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详细数据(遇法定公休日顺延)。
『伍』 去哪里可以找到美国、日本、欧盟中国的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等指标数据
在汇通可以找到世界任何国家经济数据
『陆』 每月CPI、PPI什么时候公布
消费物价指数(CPI) 20:30 每月20-25日之间公布,生产物价指数(PPI) 20:30 每月第二个周五公布。
1.通俗的讲,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内,当然还要看其他数据。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物价指数) 是政府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数据。CPI是一个衡量市场上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物价总水平上升则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反之,物价总水平下降意味着通货紧缩,物价指数正是用来衡量经济中发生的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的一个指标。如果物价指数上升过大则表明通货膨胀已成为了影响社会和经济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央行就会有紧缩货币的政策和相关财政政策的颁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该指数的升高往往会对经济造成影响。物价指数是一种能够表示一个经济的宏观经济指标。如:在半年内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就是说成本在提高,金钱的价值在贬低。半年前的100元现在只能买到75元的物品或消费。
2.PPI的中文名称叫做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企业生产成本变化的一种指数。PPI由国家统计局每月发布,其数据来源于对广大企业生产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三个生产环节的调查,记录各环节对应物资的价格变化情况,经过复杂的计算形成最终数据。若企业生产环节物价普遍上涨,PPI指数就会上升。企业因自身的生产成本提高,但又不愿牺牲自身的利润,所以就会提升产品的出厂价。从而导致最终商品的销售价上涨,最后苦的还是消费者。市面上还存在着一种受经济学家们重视的核心PPI。因统计中容易将收到季节和供需影响的食物及能源去除在外,所以能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生产成本。PPI主要用于国家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企业分析经济效益当中,也是国家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通常还会结合CPI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的情况。
拓展资料:
由于GDP有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为此,西方经济学家曾提出了一个新的衡量指标GPI(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真实发展指数”,用以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均GDP现为4万美元左右,但它的人均GPI只有2万不到,而且几十年中增长并不是很大。 传统的GDP的统计只强调生产和市场总值,而忽视了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人力和环保等方面的负面问题。如果一味追求每年GDP的增长百分比,同时又不注意GDP的增长是否带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对人力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其结果必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柒』 日本2010年gdp总量是多少
日本内阁府经济统计委员会当地时间2月14日上午8点50分发布了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初次速报数据。数据显示,在经历2009年萎缩6.3%的战后历史最大经济衰退后,2010年触底反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
初步估算,按现行价格计算,全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4792231亿日元,同比增长1.8%;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5397425亿日元,同比增长3.9%;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2.1%。
按照日本央行日本银行公布的日元对美元年平均汇率87.75计算,2010年日本以美元计价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54612.32亿美元,较上年的50304.53亿美元增加4307.79亿美元,名义增长8.6%(本币升值6.7%)。
『捌』 日本2020年实际GDP数据公布,具体情况如何
由于疫情的影响,对于2020年全球经济有一定的动荡,在日本2020年实际的GDP数据公布,相对于之前是有一定下降的,但是影响并不是很大,日本的经济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其具体方面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