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洛菲纳:跨境电商请注意!外汇局推利好新政
5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通知》,放宽相关外汇政策,优化服务流程,实施更为灵活的外汇管理措施,旨在促进贸易新业态的发展,增强市场活力。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跨境电商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以往,跨境电商面临资金链条较长、旺季物流结算频繁等挑战,导致企业急单催付现象频发。
《通知》中涵盖了多项支持政策,包括拓宽跨境电商结算渠道、便利出口业务资金结算、优化相关税费跨境代垫服务、满足个人对外贸易结算需求、完善市场采购贸易资金结算、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出口收汇等。
此外,该政策还支持企业通过远程方式办理外汇业务,优化小额交易涉外收付款的申报流程,持续跟踪贸易新业态的创新发展。
外汇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允许银行凭借线上电子订单、物流等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提供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服务。这不仅丰富了跨境电商的结算渠道,也为银行提供了便利化服务的政策依据。
该负责人强调,此举将促进银行发挥跨境资金清算优势,为跨境电商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跨境结算服务,进一步提升跨境交易的便利化水平。
❷ 外汇局发布重磅举措支持贸易新业态 跨境电商迎政策利好激发市场活力
为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外汇局于5月20日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通知》,推出九项重磅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放宽了贸易新业态的外汇管理,另一方面优化了外汇服务,便利了相关外汇业务的办理。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表示,《通知》是在广泛听取贸易新业态市场主体意见和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旨在优化贸易新业态的外汇政策,提升贸易外汇收支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贸易新业态的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不断突破传统贸易的限制,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出口达到1862亿元,同比增长38.3%;市场采购贸易出口5630亿元,同比增长19.7%。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34.7%,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同比增长50.9%。
王春英指出,当前,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已成为我国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传统贸易相比,贸易新业态多元的市场主体和高频的线上交易模式,对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有着更大的诉求。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通知》的发布正是时候,它拓宽了跨境电商受惠的范围,为更多跨境贸易电商和综合服务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交易和经营环境。同时,政策旨在促进外贸发展,进一步规范了跨境电商出口报关的规范化。
记者注意到,《通知》优化了贸易新业态外汇结算模式,扩大了账户收支范围,推动更多业务网上办理,降低了市场主体的综合成本,提升了跨境结算效率。具体包括便利跨境电商出口业务资金结算,优化跨境电商相关税费的跨境代垫,满足个人对外贸易结算需求,完善市场采购贸易资金结算,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出口收汇等。
《通知》还拓宽了贸易新业态结算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外汇业务,便利企业远程办理外汇业务,优化小额交易涉外收付款申报,持续跟踪贸易新业态的创新发展,主动回应市场主体外汇业务的新诉求。
《通知》的发布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政策解决了部分跨境电商行业存在的痛点、难点,将进一步刺激市场主体的经营积极性。同时,通过提升贸易环节的电子化水平,效率得以提升,也起到积极作用。
未来,如何推进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陶金认为,当前我国贸易领域不仅受到了全球疫情的短期冲击,更在长期中面临逆全球化风险,因此,一方面需要对贸易企业进行及时救助和补贴,另一方面更要简化政策、增加贸易市场竞争性,以提升我国贸易体系自身的效率。同时,对于包括吸引外资、优化外贸营商环境的持续对外开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
付一夫建议,应加快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促进高技术水平产品研发,加快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扩大服务贸易中技术产品出口,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以此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引入国外竞争机制,促进市场环境和国内市场要素配置现状的改善;同时合理引导服务业外资流向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全面提升我国服务业发展质量;要鼓励外包企业大力承接服务贸易离岸外包,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同时完善服务外包相关法律和制度,建立服务外包信息平台,以此突破点来提高服务贸易出口质量,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服务贸易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