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简述外汇储备的管理特征

简述外汇储备的管理特征

发布时间:2025-02-12 13:58:04

1. 央行的资产业务有哪些

主要包括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买卖,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货币金融学概论》 ——中央银行

2. 简述国际储备的定义和特征

1、国际储备的定义:国际储备也称“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世界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储备的特征:

(1)、官方持有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中央货币当局直接掌握并予以使用的,这种直接“掌握”与“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国中央货币当局的一种“特权”。

非官方金融机构、 企业和私人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不能算作国际储备。该特点使国际储备被称为官方储备,也使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区分开来。

(2)、自由兑换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可以自由地与其他金融资产相交换,充分体现储备资产的国际性。

缺乏自由兑换性,储备资产的价值就无法实现,这种储备资产在国际间就不能被普遍接受,也就无法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及发挥其他作用。

(3)、充分流动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随时都能够动用的资产,如存放在银行里的活期外汇存款、有价证券等。

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或汇率波动过大时,就可以动用这些资产来平衡国际收支或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4)、普遍接受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与接受、使用。如果一种金融资产仅在小范围或区域内被接受、使用,尽管它也具备可兑换性和充分流动性,仍不能称为国际储备资产。

(2)简述外汇储备的管理特征扩展阅读:

国际储备的作用:

1、弥补逆差: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交易中出现出口减少或因特大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突发情况而造成临时性国际收支逆差,而这部分逆差又无法依靠举借外债来平衡时,人们首要的选择就是动用国际储备来弥补此逆差。

国际储备既可维护该国国际信誉,又可避免事后被迫采取诸如限制进口等“削足适履”的措施来平衡逆差而影响该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2、支持汇率:国际储备是作为维持货币汇率的“干预资产”。各国为了该国的利益,使该国的货币汇率稳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上,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动用国际储备对本币汇率进行干预。

3. 外汇储备的特征是什么意思

外汇储备的特征主要描述了外汇储备所具有的显著属性和特点。

外汇储备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规模庞大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对外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储备量,往往规模庞大,由不同货币构成,以应对国际贸易结算、外资流入以及市场波动等多重需求。

稳定性与流动性并重

外汇储备不仅要保持稳定增长,还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突发的国际收支压力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外汇储备通常包括外汇存款、债券等易于变现的资产。

多元化构成

为了降低风险,外汇储备通常包含多种货币和资产形式,这种多元化构成可以分散风险,避免因某一货币或资产的价值波动导致整体储备价值的大幅变动。

政策导向性

外汇储备的管理和使用通常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和指导。例如,储备的规模和结构可能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国家通过对外汇储备的管理来平衡国际收支、维护金融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外汇储备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其规模反映了该国对外支付能力和经济稳定性。

2. 外汇储备的结构和管理反映了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策略考量,包括贸易政策、外资吸引等。

3. 外汇储备的流动性要求高,以确保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4.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构成有助于分散风险,保障储备资产的价值稳定。

总的来说,外汇储备的特征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外汇的三个基本特征

1.可支付性(必须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2.可获得性(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
3.可换性(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5. 国际储备管理的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特点
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其他国家一样,由黄金、外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构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国际储备制度。1980年我国正式恢复了在IMF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次年正式对外公布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并逐步形成了我国的国际储备体系。
我国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国际储备体系由不规范走向规范,储备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其中外汇储备已列世界第一。
2、长期以来实行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我国黄金储备的来源主要是依据国家黄金库存的增长状况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的。1978年至1980年我国的黄金储备规模为1 280万盎司,1981年至今,稳定在1 267万盎司的水平上。1997年以来我国的黄金储备规模有所上升。这种储备政策基本上符合我国的国情。
我国的国际储备构成

注释:黄金储备按伦敦市价计算
3、外汇储备构成发生了变化,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外汇储备已成为我国国际储备的绝对主体。
(1)我国外汇储备构成的变化。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
①国家外汇库存。
②中国银行外汇结存。
但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不计中国银行外汇结存这部分,从而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发生了变化。
(2)1994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大。
1994年以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变化不一,出现了“下降一增长一下降一增长”的循环变化特征,但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却呈现出了持续大幅度增长之势,在我国国际储备总额中的比例屡破纪录,目前更高达90%以上,外汇储备已成为我国国际储备的绝对主体。
但是,我国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这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种支付需求强烈,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较大,因此,外汇储备不嫌多;另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应有个界限,外汇储备还是适度为好。我们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应该讲究一个适度的储备量,外汇储备过多,负面效益也很明显。这是因为:
①外汇储备过多,而这“过多部分”主要是债务性储备(如由对外借款等资本流入方式形成的),则必然增加外债负担,也使储备流动性减弱;
②外汇储备过多,一般会支持本币汇率上升,会增强本币的坚挺程度和国际地位,但同时却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
③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大国内一定时期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国内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
④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并不等于储备效益也大量增加。因为外汇储备多为硬货币,硬货币一般利率较低,因此储备越多,利息收益的潜在损失也越大,而且,我国目前经营管理外汇储备的水平较低,手段也较缺乏,从而造成较大的亏损;
⑤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事实上等于把得之不易的外汇存到外国银行让外国人使用,而我们自己有时却以高利向国外借款,造成宝贵资源的低效益使用甚至浪费;
⑥外汇储备过度增加,还会失去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低息贷款的权力,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汇率变动风险,增加对其进行管理的难度;
⑦外汇储备持续过度增加,必然意味着国际收支存在不断的顺差,因而也可能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甚至报复。可见,我国外汇储备可适当多些,但不能过度。
我国今后应根据一定的方法或模型,确定出适度外汇储备量,在此基础上对过度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目前,各国对储备投资都很重视,认为它是增加外汇储备效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有的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外汇储备进行投资。例如,新加坡就专设金融管理局和政府投资公司,从不同侧面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与投资;台湾从1990年开始,就推行“变静态存款为动态投资”的策略;日本更是典型的对外投资国家,由于某外汇储备高,对外投资遍布全球且始终名列前茅。我国目前对外汇储备投资也予以了重视,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月报统计显示,我国现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债主,仅次于日本、英国和德国。建议今后我国也设立专门化的储备投资机构,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策略,进一步保障我国储备资产的使用效益。
4、国际储备来源多元化,但主要来自国际收支“双顺差”,即经常项目收支顺差与资本项目收支顺差。其中,外汇储备主要来自经常项目顺差(见下表)。
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1994-1996年) 国际收支平衡表 差额 比重(%) 结受汇表 比重(%) 调整后差额 比重 总差额 845 100 877 100 877 100 经常项目 164 19 930 106 700 88 其中:贸易项目 488 53 541 62 451 48 非贸易项目 -333 39 389 44 349 40 资本项目 1127 133 -78 -9 83 10 误差遗漏 -432 -51 二、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一)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
1、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这是指所持有的储备资产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其持有量必须适应外汇流量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国家通过外汇流动资产的管理,满足各种基本需要。
2、获取一定的收益外汇代表了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 因此要求我国的储备资产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其大小至少能抵偿其机会成本。总之,我国国际储备总额中的相当大一部分资产,应设法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3、保持适度的黄金储备保持国际储备的目的之一事是为为防止在不测事件发生时,动摇我国的对外金融地位。在这个时候黄金的保护作用最大。因此,我国的国际储备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黄金。
4、维持外汇资产的价值 我国国际储备有时可能超出正常的需要,这时应研究如何维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价值,以免受国际通货膨胀及汇率、利率波动的损害。
5、促进经济内外均衡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往来的不断扩大,国际储备尤其外汇储备管理对宏观金融调控及整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还应包括在一定时期内促进经济内外均衡。其中,内部均衡的目标,是币值稳定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外部均衡的目标,是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的收支基本平衡。当一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下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国际收支也基本达到平衡,且汇率稳定时,就可以说一国经济处于内外均衡状态,这时的国际储备管理是恰当的或有效的。
上述目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际储备的数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如果国际储备较少且储备地位是脆弱的,流动性则应当是最主要的目标;如果国际储备充裕而且稳定,则可以储备一定数量的黄金,还可考虑对外投资及对外援助;如果国际储备过多,首先要考虑的是国际储备资产价值的维持。
(二)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指导原则
l、国际收支保持适当顺差。从动态角度上看,即在一个连续时期(如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国际收支应保持适当顺差。贸易收支逆差应由非贸易收支顺差抵补,使经常项目达到基本平衡。
2、外汇储备水平保持适度或适当高些。可根据我国一定时期进口支付水平、外债余额状况、市场干预需求等因素,确定一个有上下变化区间的适度储备量。
3、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保持分散化。为使外汇储备的价值保持稳定,世界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其货币构成一般不集中在单一的储备货币上,而是分散采用多种储备货币勺关于储备货币构成的分散化,各国一般都采用贸易权重法,即根据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额,算出各种货币的权数,确定各种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我国在计算权重时,不仅应考虑贸易往来额、利用外资而发生的资金往来额,而且还应考虑到我国对外贸易往来主要用美元计价支付这个事实。基于这些特点,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中,美元所占比重应为最大;日元、港元次之;英镑、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再次之。在欧元启动后,欧元的比重应适当提升。
4、黄金储备可根据国际金融形势尤其是黄金市场的变化及我国的实际需求作适当的调整。
三、我国国际储备的日常管理策略
(一)确定我国适度国际储备量
由于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因此,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主要是适度外汇储备量的确定。
(二)加强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1、坚持储备货币分散化策略
我国国际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构成,外汇储备必然面临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经常动荡不安,各种投资工具的利率水平受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变动不定,从而使我国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的预期收益发生增减。因此,我国应坚持储备货币分散化策略,通过各种货币升值与贬值的相互抵消,保持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
在实行储备货币分散化时;一个重要问题是选用哪些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各种储备货币的比重又如何确定。以上所述的各国确定外汇储备货币比例的三种方法,我国都可以参考。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欧元的启动与广泛使用对我国储备货币构成的影响。我们认为,欧元的前身即欧洲货币单位 (ECU)已是世界三大储备货币之一,已运作的欧元作为欧洲货币单位的继承与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因此,我国不但要重视欧元,而且要摆正它在储备体系中的位置,增加其在储备货币总量中的份额。具体来讲,这种考虑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欧元在使用范围上会比原有的ECU来得广,除了欧盟国家外,非欧盟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会因经贸往来的需要或传统就有的货币关系而持有欧元并使用它,也就是说,欧元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与使用。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经济国际化的步伐也会加快,与欧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和其他经济往来也必然会增多,因此,重视并持有欧元成为必然的选择。
第二,欧元在使用的数量上也比原有的ECU和其他任何一种欧洲国家的货币来得多,由于欧元正式启动后,欧盟国家的货币自动退出流通,欧盟国家内部均使用欧元,欧盟周边国家也会更多地以欧元作为交易、结算工具,而欧元除了流通地域更广以外,其流通的数量也会增加。我国也会因与欧盟国家经贸往来的增加而对欧元有更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多持有欧元势所必然。
第三,欧元币值因有各种体制的保障而具有比欧盟国家任何一国的货币都更好的稳定性。因为,欧盟国家在推动货币一体化过程中已作了许多艰苦的准备工作,例如对通货膨胀率、利率、财政赤字、国债占GDP比重等都作了种种规定或限制,要求欧盟国家遵循与执行,这实际上等于在有关的制度上保证了欧元币值的稳定性。而且,未来的欧洲汇率机制约束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这样欧元的对外价值即汇率也会比较稳定。欧元币值的相对稳定性会加强我国持有它的信心。目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比例过大,它使我国面临的储备风险十分巨大。因此,在欧元发行后,为减少储备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损失,我国不但要持有欧元储备,而且还应该持有比现在我国拥有的诸如马克等欧洲货币储备更多的储备份额。即在未来我国储备货币构成中,应降低美元份额,增加日元份额,高度重视欧元并在其正式启动后提高其在我国储备资产中的比重。
最后,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因我国内地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因而也就有“一国两币”。按香港特区基本法的规定,港币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流通货币,港币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而且特区政府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捍卫港币的稳定。因此,尽管理论界对一国到底最后会有几种货币流通颇有争议,但我们还是把港币视为外汇。所以,在我国未来储备体系的构建中,必须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2、恰当地确定同一货币储备的资产结构
同一种货币储备,有不同的资产形式可供选择。例如,既可采用银行存款方式,也可以持有证券方式持有储备。因此,如何确定同一货币储备的资产结构,是国际储备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储备资产可分为三个层次:
(1)“一线储备”,即现金或准现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该档次储备流动性最高,但收益性较低;
(2)“二线储备”,是指投资收益率高于一线储备,且流动性仍很高的资产,如中期债券;
(3)“三线储备”,是指流动性低于一线和二线储备的系列长期投资工具,如长期债券,其投资收益率一般较高,但流动性和风险性相对较大。由于我国持有储备的最主要目的是及时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因此,一线储备虽然收益率较低,但仍必须足够地持有。
此外,为了应付-些难以预测的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等,还必须持有一定量的易于上市、变现性较强的二线储备资产。在一线、二线储备资产确定后,再规划三线储备资产,以获得长期投资收益。因为我国中竟是发展中国家,资金仍存在缺口,获取储备收益是一个重要的储备管理目标。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同一货币储备资产的结构进行管理,是十分明确的。例如,英格兰银行对美元储备资产就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流动储备资产,主要是各种短期证券或票据,如美国3个月的短期国债等;
第二,二线流动储备资产,主要是美国政府和机构的中期国债,平均期限为2-5年;
第三,流动性弱但收益高的资产,如美国长期公债和其他信誉良好的债券(主要是A级和AA级的欧洲债券),平均期限为4~10年。目前,英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债权人。
(三)立法保障国际储备投资收益
国际储备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国际储备投资不同于一般的资产投资,因此对国际储备进行管理与投资必须予以立法保障,即用法律或中央银行管制条例的形式,赋以立法权威。如规定成立何种机构去投资,投资用什么方法,投资于哪些资产和哪些国家,投资的权责利如何界定,等等。由此做到储备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全面有效地保障储备资产在投资过程中保值、增值。
(四)利用好国际金融机构的信贷额度
我国在IMF中的储备头寸,也是我国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在国际储备管理中,有时由于政局的突变、农作物的严重歉收以及地震和洪水等等,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一国储备货币的流动性地位,因此,中央银行应该预先筹划,争取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信贷额度。积极利用信贷额度,从储备管理的角度来看,具有战略性与战术性的优点,因为一国储备突然流失,通过借用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信贷,可以暂时渡过难关,有可能利用时间制定出一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战略计划。在战术上,中央银行可根据额度提取贷款,这样不必用出售外国证券的方法来获取外汇,避免资本损失,不至于采用中断国外定期存款的方法来取得外汇资金,从而有利于保障国际储备的稳定和收益的安全。

阅读全文

与简述外汇储备的管理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金跟银行理财区别 浏览:920
基金理财会计分录 浏览:71
中央经济会议降杠杆 浏览:403
理财产品协议属于哪类合同 浏览:690
外汇搭建流程 浏览:696
中国南车集团长江公司 浏览:967
工行私人银行理财怎么样 浏览:260
简述外汇储备的管理特征 浏览:865
股票退市问题 浏览:38
中信信托新疆 浏览:368
融资城投资人的利益 浏览:874
收藏纸币价格 浏览:918
Gcp硅谷融资 浏览:244
贵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浏览:127
涉及到金融营销的金融机构有 浏览:307
上汽大众退金融服务费 浏览:744
国元证券怎么激活手机交易 浏览:473
华为镜头股票 浏览:204
标准外汇正规吗 浏览:525
海丝云交易 浏览: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