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并非是好事究竟怎么回事
个别地区的外汇储备量受到汇率政策与外汇管制的影响。当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影响汇率波动时,外汇储备会随之变动。若实施外汇管制,即所有外汇交易都需通过外汇管理机构批准,国际收支失衡会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减,具体变化程度取决于管制的详细形式。
然而,外汇储备的累积并非总是有益。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被视为资产,对应的则是本地货币的负债。这种负债通常以庞大的货币基础或更准确地,以银行体系的总结余形式存在(央行从银行处购买外币资产)。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多,会促进信贷活动和货币增长,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加虽能为货币体系提供更强的防御能力,但不断累积并非好事。过量的外汇储备可能转化为银行体系中的大量负债,导致货币基础膨胀,进而引发通货膨胀问题。管理外汇储备需考虑其对国内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平衡安全与效率。在特定情况下,适量的外汇储备可以应对国际经济波动,但过度积累则可能成为国内经济稳定的风险因素。
B. 外汇储备与财政的关系
1、外汇储备是指为各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指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
2、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原理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项目变化的规律,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的一般关系可用公式推导如下:
(1)R+W=B
其中:R表示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即国家外汇储备;
W表示中央银行放款、证券投资等资产项目;
B表示中央银行国内基础货币,即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还包括财政性存款)。
(2)MS=K·B
其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
K表示货币乘数;
B表示基础货币。
(3)、由(1)和(2)式可以得出如下公式,即:(3)MS=K(R+W)=KR+KW
其中R是用本国货币计价的国家外汇占款,所以可以写成: MS=KEU+KW
其中E代表外币汇率,
U代表国家外汇持有额。
3、通过上述公式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重要途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产项目,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如果外汇储备增加△U,货币供应量就相应扩张KE倍,即MS增加KE△U,反之则反之。所以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一种乘数关系。而实际上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远比我们上述理论分析复杂得多。
C. 为什么外汇储备 大于 外汇占款
外汇储备按理本就是外汇占款,但前后两者的意义都分有两个方面。
一种外汇占款属于央行购汇行为,反映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另一种外汇占款属于整个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购汇行为,反映在"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
与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相对应的是在严格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而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形成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变化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下的"外汇"一项。
我们日常所说的外汇储备是全社会的外汇储备。所以出现了外汇储备大于外汇占款的情况。同理,相反的情况也可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