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因公出国兑换外汇

因公出国兑换外汇

发布时间:2021-10-04 07:16:56

❶ 因公出国,如何办理换外汇手续.

1、单位组团出国是否需当地财政部(厅、局)核准,财政预算管理的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其外汇使用有一定的额度,因此,以上四类单位的出国团组应在取得出国任务正式批件后,到指定供汇部门办理外汇申请和核准手续。
中央单位的出国团组到本单位的外事财务部门办理;地方单位的出国团组到当地财政厅局办理。
经核准后凭核准件到中国银行购买外汇。
各类企业不受财政额度的限制,直接凭有关手续到银行购汇即可。

❷ 企业因公出国购汇

1、单位组团出国是否需当地财政部(厅、局)核准,财政预算管理的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其外汇使用有一定的额度,因此,以上四类单位的出国团组应在取得出国任务正式批件后,到指定供汇部门办理外汇申请和核准手续。
中央单位的出国团组到本单位的外事财务部门办理;地方单位的出国团组到当地财政厅局办理。
经核准后凭核准件到中国银行购买外汇。
各类不受财政额度的限制,直接凭有关手续到银行购汇即可。

❸ 因公出国补贴标准 随公司出国参展几天,按每人每天多少美金补贴啊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修订<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1995年8月29日,外经贸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本部各直属单位,各商会、协会、学会,各总公司:
现将财政部、外交部《修订<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财外字〔1995〕250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财政部、外交部修订《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 财外字〔1995〕250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直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为适应国内、外情况的新变化,经与有关部门研究,对(92)财外字第1100号文件颁发的《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和(93)财外字第500号文件颁发的《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作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印发给你们,请按以下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出国团组和人员的精神,组织出国团组必须“少、小、精”,讲求实效。各出国团组在国外期间不得擅自改变预定的任务、时间、地点。
二、临时出国人员要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乘坐中国民航班机,并尽可能购买往返机票。不得随意更改路线,增加停留地点或绕道旅行。
三、凡违反本《规定》者,以违反财经纪律论处,违反规定的开支一律不予报销,虚报冒领变相包干公杂费、住宿费的不正当所得必须全部以外币退赔,所购物品一律交公或按国内市场价收取人民币,并依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六日颁发)给予行政处罚和罚款。
四、附表中未列入的国家和地区的预算标准,中央部门经财政部同意,地方各单位经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财政厅(局)同意,可比照费用水平相近的毗邻国家和地区的预算标准掌握执行。
五、修订后的《规定》,从1995年7月1日起实行。(92)财外字第1100号文和(93)财外字第500号文及其他有关规定同时废止。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财政部,以便不断改进、完善。

附件: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
党政军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因公组派临时出国代表团、组的出国人员(简称出国人员)各项费用开支,均按本规定执行。
第一条 出国人员的服装,应以整洁、朴素、大方为原则。国家对出国人员的制装(包括衣箱、风雨衣及零星装备)采取以下补助办法:
(一)初次(即三周年为一期的第一次,以下同)出国人员,不分所去国家和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补助1100元;正副部长以及相当于正副部级的人员补助900元;其他人员补助700元。
再次临时出国距初次临时出国在一周年以内者,不再补助;在第二、三周年中有临时出国任务时(包括多次出国),不分职务,不分与初次出国所去地区有无气温差异,每周年给予一次150元的补助,没有临时出国任务的周年不享受;三周年为一期,依次类推。
出国人员在国外工作时间连续超过半年(包括同一个周年内多次出国在国外时间累计超过半年以上),除按上述规定发给外,再增发200元,三周年以内只可享受一次。
(二)执行援外出国人员和出国留学人员制装费标准的,调回国内不满一周年又临时出国者,按本人应领的初次出国制装补助费标准的50%发给;其后再有临时出国任务时,按本条(一)的方法计算。调回国内满一周年者,按初次出国制装补助费标准全额发给。
(三)已享受临时出国人员制装补助费1100元、900元、700元者,如在第一周年内又有援外和留学等任务时,在其应领的制装费总额中,分别少发500元、400元、300元;如在第二周年内有上述出国任务时,在其应领的制装费总额中,分别少发250元、200元、150元。
(四)出国人员的制装补助费由其工资所在单位发给。无工资收入的人员,由组团单位发给。
临时借调的翻译人员制装补助费,如所在单位负担确有困难或者临时出国任务与其所在单位工作无关的,可由组团单位发给。
第二条 个人国外零用费按离、抵我国国境之日计算。每次每人出国在十五天以内的,发给三十美元;超过十五天的,从第十六天起,按天计算,每人每天发给二美元。
出国人员在有出国(境)任务的每一公历年度内,每人可一次自费购买外汇200美元。属于党政军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出国人员的个人自费购汇,按照《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财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号)中的购汇手续,由组团单位统一办理;其它出国人员的自费购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 出国人员的旅费,除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必须乘坐专机、专列的以外,其他出国人员均应乘坐国际班机和国际列车。副部级以及相当于副部级以上人员,可乘飞机头等舱、轮船一等轮、火车高级软卧包厢;司局级以及相当于司局级人员可乘飞机公务舱、轮船二等舱、火车软卧;其他人员乘飞机经济舱、轮船三等舱、火车硬卧。
出国人员乘坐国际列车,国内段按国内差旅费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外段超过6小时以上的按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补助八美元。
第四条 出国人员在国外的伙食费、公杂费、住宿费,按以下办法执行:
(一)各出国团、组根据实际情况对伙食费可实行按时间分段计算包干的办法。境外出差时间在60天(含60天)以内的,按附表规定的伙食包干标准发给个人;超过60天的,从第61天起,伙食费按“包干标准”的80%发给个人。
1.包干天数按离、抵我国国境之日计算。
2.临时出国人员在国外如有对方宴请、招待用餐的,应从伙食费包干标准中扣除,早餐按一天标准的20%、午餐和晚餐各按一天标准的40%扣减。
3.对方以实物形式提供膳食的,不实行包干办法,也不得再报销伙食费;对方以现金形式提供伙食费的,按规定标准包干,多退少补。
(二)不宜或不愿意实行伙食费包干的代表团、组,可按附表规定的伙食费按实报销标准凭原始单据在标准内据实报销。
(三)公杂费是指用于市内交通费、邮电费、办公用品和必要的小费等。出国人员的公杂费应在规定的标准内据实报销。
(四)出国人员的住宿费按下列情况办理:党和国家领导人可按实际住宿费据实报销;副部级以及相当于副部级以上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从紧安排,据实报销;其他人员在规定的住宿费预算标准之内据实报销。
(五)由对方提供公杂费、住宿费用的出国团、组,所提供的费用低于预算标准的由公家补足,超过预算标准的部分应上缴,回国后均在预算标准内据实报销。
第五条 出国团、组在国外原则上不赠送礼品、不搞宴请。确有必要赠送礼品的,应严格按照财政部、外交部(93)财外字第834号文件《颁发<关于对外赠送礼物金额标准的规定>的通知》执行。确需宴请的,应连同出国活动计划一并报批,其宴请标准以就餐人数计算,按照所在国家一人一天的伙食费预算标准掌握。
第六条 出国团、组在出国前,应按规定的预算标准编制经费使用计划,送财务部门审定,并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后给以预付。
出国团、组在国外,应遵循“勤俭办外事”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不得突破预算标准和出国用汇指标。
出国团、组回国报销费用时,必须凭单编制有团、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的国外费用支出明细表(具体表格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报销。各种报销凭证必须用中文注明日期、品名、数量、用途和金额,并由经办人和证明人签字,金额较大的还应由团、组负责人签字。凡违反规定者律不予报销。
第七条 出国团、组对国外接待部门和国际组织赠发的零用费、生活补助费,机票和住宿费的回扣以及公款利息收入等,应全部上交,不得挪用或私分。对方付给的劳务性收入(不含专门做为盈利行为取得的收入),可根据个人付出的劳动量酌情给予个人一部分,具体办法由各部门制定,报财政部备案。
第八条 因公临时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人员,均按本规定执行。边境地区如有频繁的出国任务者,由省、自治区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在本规定的原则和标准之内,制定具体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九条 国有企业和其他因公临时出国人员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条 本规定未尽事项,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参考资料: 《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

❹ 因公出国外币兑换损失可以报账吗

因公出国会需要外币兑换的,但出现损失,应该不能报账。你想,如果出现盈利,怎么办呢

❺ 因公临时出国宿费美元换人民币怎样兑换

可通过招商银行兑换,请在7:00-18:00,拨打95555选择“2”人工服务-“1”个人银行业务-“8”外汇业务进入人工服务提供所在城市查询当地规定。

❻ 如果要出国,在哪里把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现金)

到外汇营业银行,一般是各地的中国银行和部分其他银行(如工行、建行、农行、交行、招行等)网点,可以办理。

因私购汇,每人每年可购汇有折合2万美元额度,可以凭身份证登记办理。如果需要超过2万美元,超出部分由银行或外管局核实申报具体原因办理。但一次限支取2000美元或等值外币现钞。也就是你要支取2万美元现钞,得分几次办理。
---------------------------------------------------
公派出国的,都是持外汇管理局规定审批外汇的批件,向银行买汇,银行审核无误后,办理售汇。这部分购汇不占用个人因私购汇的额度。
---------------------------------------------------
如果是出国留学,公费外管局直接批件的,自费的看你情况处理。
首先,2万美元年度额度直接到银行购汇。
下面分情况:
1、自费出境学习学费或生活费,带本人因私护照及有效签证(或签注)、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购买第二学年或学期以后的学费或生活费无需提供)和境外学校相应年度或学期学费证明或生活费证明。
2、自费出境学习保证金,带本人因私护照、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购买第二学年或学期以后的学费或生活费无需提供)和境外学校学费证明或(和)生活费用证明。
超出2万美元的部分不能存入国内外汇户头(也就是不能落地),都皆可以直接汇出境外,或持汇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携出境外;每人每次可以提取不超过等值2000美元(含2000美元)的外币现钞。

学费为按照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或费用证明上所列明的学费金额全额供汇,生活费部分原则上为每人每年不超过等值2万美元。此项需要供汇的金额在等值2万美元以上的,须持录取通知书、生活费通知书、护照签证及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外汇管理局进行核准。

❼ 怎样才能兑换美元

第一种兑换美元的方法——通过银行兑换美元
1、一人一年凭身份证可以兑换五万美元(目前规定),通过银行有二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兑换成美元现汇,然后与银行预约,每天只能提一万美元。如果想快速提,也有方法,可以夫妻二人一起去,办二个户,同时操作,速度就会快一倍。
2、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网上银行,很奇怪,网上银行会比银行柜台操作便宜一点噢。可能是银行鼓励使用网上银行的原因吧。
3、至于那个银行比较好,都不错,中国银行外汇要充足一些,就是熟读说不上来,看你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点吧,而招商银行服务相对要好一些(或者说繁琐写),。
4、由于有上面国家为了反洗钱而设定的每张身份证最多一年只可以兑换五万美元的规定,就不得不想办法来收取更多的外汇了,那么,如何才能收取更多的外汇呢?很多人可能想到了那就是用身边信得过的亲戚朋友来兑换美元,但是每个人真正信的过的,特别是在巨额资金前面还能信得过的又有多少。所以就有慢慢的出了一种外贸美元结汇的外贸结汇公司。
第二种兑换美元的方法——通过外贸公司兑换美元
1、外贸公司是专门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外贸者(个人soho)收取美金最好的伙伴,他们通常有着高额的注册资金,而且有着强大的收取美元收取能力和庞大的美元后盾支持。能够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外贸者(个人soho)支付美元,收取美元,兑换美元;由于外贸公司都是由有实力的进出口企业担任,所以他们的资信评级都相当的高,有着良好的信誉度。
2、通过外贸公司,不仅没有所谓的一年五万的规定,而且我们可以不用去理会银行那么多繁琐的规定(让外贸公司自己去走,强打的外贸公司通常都月结),同时也可以节约很多的资金,足不出户,在家里就可以兑换美金。只要你提供银行账号,稍微一下,外贸公司就可以把美金按照约定的汇率

❽ 因公出国换汇的手续怎么办

财政预算管理的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其外汇使用有一定的额度,因此,以上四类单位的出国团组应在取得出国任务正式批件后,到指定供汇部门办理外汇申请和核准手续。
中央单位的出国团组到本单位的外事财务部门办理;地方单位的出国团组到当地财政厅局办理。经核准后凭核准件到中国银行购买外汇。
因公出国换汇的手续如下:
1、居民个人需要向银行提供以下材料:
(1)有权审批出国部门开出的出国任务批件。
(2)出国护照或往来港澳地区通行证。
(3)国外邀请函(或出国培训协议、会议通知书、人事组织部门的行政审批件等)。
2、每人每年自费购汇一次并不超过400美元(按出国任务批件供汇)。
3、因公出国换汇不纳入“境内居民个人购汇管理信息系统”。

❾ 去那兑换美元步骤是什么

您好,使用使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的业务称为购汇。

因公出国购汇方面执行的文件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117号)和《关于明确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汇〔2005〕184号)。
一、因公出国购汇,是指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因出国(境)进行考察、访问、学习、经贸洽谈、举办展览、培训或研修等公务出境活动申请购汇的业务。
“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预算外单位”是指未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
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境外的广告费、展览费、参展费等非贸易项下的用汇,应按照非贸易售付汇的有关管理规定办理,不适用本业务规定。
二、企业可以在出境前办理购汇手续,也可以在返回境内后两个月内到银行补办购汇手续。
三、购汇限额
公务出国的用汇项目包括境外差旅费和个人零用费两部分:
境外差旅费主要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翻译费、通讯费等;个人零用费是指公务出国人员使用自有人民币向银行购汇用于个人零星支出的费用。
1、差旅费
117号文件规定:凡公务出国人员出境时间在30天(含30天)以内的,每人每次可向银行购汇等值3000美元;出境时间在30天以上的,每人每次可向银行购汇等值5000美元。
其中,国有企业公务出国用汇,可以选择按照财政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布的《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1〕73号,以下简称“财政部73号文件”)规定的标准购汇,或按照117号文件的规定办理购汇手续。执行财政部73号文件的国有企业,需持出国任务批件及财政部要求填制的《临时出国代表团组外汇开支预算表》等材料直接在银行办理。执行117号文件的国有企业,需持《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以下简称《预算表》)及护照、签证等文件到银行或你管理部办理。同时,企业应在《预算表》中承诺同一笔公务出国用汇不会出现重复购汇行为,并经单位授权的有权签字人签字确认。
交通费、翻译费及通讯费等其他用汇,可根据企业预算情况在上述指导性限额内扣除食、宿、公杂和零用费后合理安排使用。
其学费或培训费凭有关合同、协议,根据非贸易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购汇或付汇。对于培训合同或协议中未明确培训费中是否包括生活费,可凭用汇单位申请,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临时出国人员出国(境)培训生活费开支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于出境时间较长,用汇超出上述指导性限额标准的,须经外汇局审核真实性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汇。
2、零用费
每人每次可凭护照及签证、本人身份证明,以自有人民币向银行购买等值400美元外汇,作为公务出国人员在境外的个人零用费。
四、办理手续
办理因公购汇时,需要携带身份证明材料和其他相关材料。可以由公务出国人员个人分别办理购汇手续,也可以委托团组成员统一办理团组的用汇手续,或由团组以外的他人代为办理。
公务出国人员的个人零用费应与差旅费用汇手续一同办理。
(一)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出境前办理用汇手续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所购外汇可以汇出,也可以持汇票、旅行支票或信用卡等携出。对于提取外币现钞的公务出国人员,按照〈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规定办理。
1.限额内购汇
企业和预算外单位购汇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购汇金额在指导性限额以内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明、护照及签证、加盖单位印章(或单位财务章、企业预留印鉴)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的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到银行办理。
若团体统一办理须持所有出国人员本人身份证明、护照及签证、加盖单位印章(或单位财务章、企业预留印鉴)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及其复印件等材料到银行办理。
由团组以外的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明。
注:“本人身份证明”包括: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和非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是指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等证明居民个人身份的证明文件;非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是指非居民个人的护照、居民个人定居国(境)外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证明。
2、超限额购汇
购汇金额超出指导性供汇限额标准的, 须持上述材料到外汇局进行真实性审核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汇。
(二)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返回境内后补办用汇手续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凡持境内银行外币卡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其在境外实际发生的全部公务出国费用,可在返回境内后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汇发〔2004〕66号)中有关规定,向银行办理偿还透支款手续。
2、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返回境内后补办用汇手续时,对于企业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中偿还由公务出国人员个人垫付的出国费用的,企业除应向银行提交补填的《预算表》外,还应提交盖有出入境签章的护照及出国人员的身份证明。对于企业或预算外单位偿还由个人垫付资金,可从该单位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中支付或购汇支付。支付的外汇须划转到公务出国人员的个人外汇账户,不得提取外币现钞。对于由于银行汇路不通等特殊原因确守无法划转的,银行可凭单位出具的证明提取相应的外币现钞 。

❿ 如何兑换美元

您好,使用使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的业务称为购汇。

因公出国购汇方面执行的文件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117号)和《关于明确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汇〔2005〕184号)。
一、因公出国购汇,是指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因出国(境)进行考察、访问、学习、经贸洽谈、举办展览、培训或研修等公务出境活动申请购汇的业务。
“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预算外单位”是指未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
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境外的广告费、展览费、参展费等非贸易项下的用汇,应按照非贸易售付汇的有关管理规定办理,不适用本业务规定。
二、企业可以在出境前办理购汇手续,也可以在返回境内后两个月内到银行补办购汇手续。
三、购汇限额
公务出国的用汇项目包括境外差旅费和个人零用费两部分:
境外差旅费主要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翻译费、通讯费等;个人零用费是指公务出国人员使用自有人民币向银行购汇用于个人零星支出的费用。
1、差旅费
117号文件规定:凡公务出国人员出境时间在30天(含30天)以内的,每人每次可向银行购汇等值3000美元;出境时间在30天以上的,每人每次可向银行购汇等值5000美元。
其中,国有企业公务出国用汇,可以选择按照财政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布的《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1〕73号,以下简称“财政部73号文件”)规定的标准购汇,或按照117号文件的规定办理购汇手续。执行财政部73号文件的国有企业,需持出国任务批件及财政部要求填制的《临时出国代表团组外汇开支预算表》等材料直接在银行办理。执行117号文件的国有企业,需持《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以下简称《预算表》)及护照、签证等文件到银行或你管理部办理。同时,企业应在《预算表》中承诺同一笔公务出国用汇不会出现重复购汇行为,并经单位授权的有权签字人签字确认。
交通费、翻译费及通讯费等其他用汇,可根据企业预算情况在上述指导性限额内扣除食、宿、公杂和零用费后合理安排使用。
其学费或培训费凭有关合同、协议,根据非贸易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购汇或付汇。对于培训合同或协议中未明确培训费中是否包括生活费,可凭用汇单位申请,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临时出国人员出国(境)培训生活费开支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于出境时间较长,用汇超出上述指导性限额标准的,须经外汇局审核真实性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汇。
2、零用费
每人每次可凭护照及签证、本人身份证明,以自有人民币向银行购买等值400美元外汇,作为公务出国人员在境外的个人零用费。
四、办理手续
办理因公购汇时,需要携带身份证明材料和其他相关材料。可以由公务出国人员个人分别办理购汇手续,也可以委托团组成员统一办理团组的用汇手续,或由团组以外的他人代为办理。
公务出国人员的个人零用费应与差旅费用汇手续一同办理。
(一)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出境前办理用汇手续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所购外汇可以汇出,也可以持汇票、旅行支票或信用卡等携出。对于提取外币现钞的公务出国人员,按照〈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规定办理。
1.限额内购汇
企业和预算外单位购汇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购汇金额在指导性限额以内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明、护照及签证、加盖单位印章(或单位财务章、企业预留印鉴)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的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到银行办理。
若团体统一办理须持所有出国人员本人身份证明、护照及签证、加盖单位印章(或单位财务章、企业预留印鉴)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及其复印件等材料到银行办理。
由团组以外的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明。
注:“本人身份证明”包括: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和非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是指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等证明居民个人身份的证明文件;非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是指非居民个人的护照、居民个人定居国(境)外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证明。
2、超限额购汇
购汇金额超出指导性供汇限额标准的, 须持上述材料到外汇局进行真实性审核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汇。
(二)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返回境内后补办用汇手续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凡持境内银行外币卡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其在境外实际发生的全部公务出国费用,可在返回境内后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汇发〔2004〕66号)中有关规定,向银行办理偿还透支款手续。
2、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返回境内后补办用汇手续时,对于企业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中偿还由公务出国人员个人垫付的出国费用的,企业除应向银行提交补填的《预算表》外,还应提交盖有出入境签章的护照及出国人员的身份证明。对于企业或预算外单位偿还由个人垫付资金,可从该单位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中支付或购汇支付。支付的外汇须划转到公务出国人员的个人外汇账户,不得提取外币现钞。对于由于银行汇路不通等特殊原因确守无法划转的,银行可凭单位出具的证明提取相应的外币现钞 。

因各地区情况略有不同,建议您与开户行或当地95588联系确认。

阅读全文

与因公出国兑换外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融券保证金100解读 浏览:20
比特币杠杆公式 浏览:752
公司购买股东个人资产 浏览:530
2月港币汇率走势 浏览:549
上海代办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转让 浏览:256
小企业贷款目标 浏览:140
江西省旅游集团借壳上市 浏览:742
中国msci的股票 浏览:59
辽宁远东集团董事长 浏览:869
医院股份合作可行性报告 浏览: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汇率 浏览:321
回租融资租赁 浏览:9
美国摩根银行的外汇平台 浏览:282
固定汇率接标价法 浏览:920
安利佣金分配制度比较 浏览:470
杠杆阅读术的意思 浏览:620
外汇mt4红色代表赚钱吗 浏览:912
三峡银行近期理财产品 浏览:547
2014年12月港币汇率是多少 浏览:633
金融机构录音录像自查报告 浏览: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