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央行如何干预外汇市场
间接干预分三种:
1: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调整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直接改变货币供应量
3:调整准备金率:准备金就是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调整准备金率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存款金额
间接干预通过调整一些金融政策和标准,直接影响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的大小,进而影响货币的汇率。
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是指央行作为外汇市场主体参与外汇的买卖,进而影响外汇汇率的走势。
Ⅱ 请问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是怎么操作的
外汇市场外汇供不应求时,本币汇率应该是会下跌,所以此时一国货币当局卖出外汇的目的在于防止本币汇率下跌
Ⅲ 为什么在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规定汇率,并可以保持汇率基本不变
如果是制定了固定的汇率,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变的(大幅度的变动),与美元汇率固定了,那么就是你说的那样
但是要注意,这个需要有条件的,也就是你实施固定汇率还是要有一定的保证的,比如你的外汇储备,假设你外汇储备不够,想固定也固定不了的,遇到大量抛售,就无法维持固定汇率了
97年索罗斯就是这样来冲击香港的,香港就是跟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外围环境发生变化,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都大幅度贬值,也就是香港的固定汇率有被冲垮的可能,索罗斯才出手的
Ⅳ 解释中央银行外汇操作
中央银行不是商业银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形象地说央行是国民财富的守护者,国际游资就是群狼,央行为了防止国民财富被群狼窃取,只有扎紧自己的篱笆,而外汇储备是守护者手中的一个大棒。
如果本币汇率跌,就用外汇吃进本币空单,如果本币汇率升,就吃进本币多单。
吃本币空单,也就是不断地用用外汇储备(如美元)来换人民币
吃本币多单,也就是不断的用人民币来换外汇储备(如美元),换成的美元之类就成了央行外汇占款。如果外汇占款太多,那就会削弱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因为在市场上多发的钱是属于外汇兑换而来,并不是央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自主增发的货币,这些钱又被称为热钱,热钱太多当然会削弱央行管控经济的能力。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就是因为热钱太多,同时国家外汇储备又太少而引发的。
本币汇率跌意味着国民财富缩水,现在的俄罗斯就是这样,暴跌更是不能允许的;本币汇率升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增加,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如果爆升只能说明国际游资太多,央行也是要出手的。最好的汇率情况是稳定中提高。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央行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纯手写,望采纳,加入figurefinance,一块讨论。
Ⅳ 中国人民银行 如何管理外汇
请您登陆国家外汇管理局网,查询相关内容
Ⅵ 头寸央行要求全国性商业银行必须用外汇缴纳上调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央行规定,对于交纳准备金所需的外汇,商业银行可以用人民币向央行购买。这一句就说明问题了,商业银行用人民币买外汇,央行外汇储备减少,流入商业银行的外汇账户,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减少,用来购买外汇了,这不是一石二鸟吗!
Ⅶ 央行为何要买卖外汇
由于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我国目前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因此基础货币的增加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发展到今天,外汇占款已经远离了原始涵义,更不是对资本流动的真实反映。事实上,商业银行自营的外汇市场交易不必然影响央行外汇占款,也不必然反映资本流动,考虑到商业银行外汇占款的原始涵义已经消退,为避免市场误读,从2016年1月起,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不再保留“金融机构外汇买卖”科目。分析人士仍可从跨境资金流动的其它指标来对我国资本流动进行判断和解读,人民银行统计部门还会对此做出详解。
Ⅷ 请教关于央行干预外汇的问题
因为外汇就是实现货币之间一种兑换形式,它在以货币之间的汇率每天都在变动,从而产生的点差去实现赢利的.就和股票一个道理,当你看它跌了,你肯定会抛售的,日本央行多次抛售本币是以大量资金去干预本币兑美圆的汇率,它的大量抛售就制造了一种短暂的趋势在引导从事外汇交易的客户,日圆在跌,就影响许多人去抛日圆,这样就达到了其干预的目的.因为它的这一行为的确影响了日圆的下跌,即使知道是日本在干预,但是在利益的面前肯定都会去朝着他们干预的目的即抛售日圆的方向走的.
Ⅸ 央行是否应该放开外汇汇率
这个没有什么一定的:中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货币发行体系,目前只是以美元为锚来发行RMB,等我们出台一整套完善的金融管理办法再来说外汇放开吧。
在放开了外汇管制前,我们需要做的是让百姓和民企多储存外汇,藏汇于民最重要,而不是什么都让政府占有。等民众的选择多了,有对冲头寸了,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放开管制了,那时人民币就大部分由市场决定汇率了。
消息来自汇通
Ⅹ 中国银行外币汇款有什么规定或者限制
境内个人、境外个人实行年度总额管理(目前为每年每人等值5万美元),个人年度总额内结汇,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占用额度的个人结汇业务;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外,客户还可提供交易真实性证明材料,办理不占用额度的个人结汇业务 。
需要注意:
1、个人可委托直系亲属代为办理年度总额内的结汇,需提供双方身份证件、授权书、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其他情况代办的,需提供双方身份证件、授权书、规定的证明材料。
2、年度总额不得跨公历年度使用,对于上一年度未使用或未用完的额度不得转入下一年度使用。
3、个别小币种兑换、在线预约等产品与服务仅在部分分行办理,具体请以各地中国银行营业网点提供信息为准。
(10)央行规定外汇扩展阅读:
跨境汇款的方式
1、现金
对一次可携带的外币金额,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超过限额的,则必须办理《携带外币出境许可证》,并在出境时主动向海关出示。
《携带外币出境许可证》可在银行办理,每份《许可证》收取约10元人民币手续费。携带现金可立即用于支付,成本低,但这种方式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现钞一旦丢失或被盗,无法得到补偿。因此,出国留学时除携带必要的少量现金外,大额外币最好通过汇款等其他方式。
2、电汇
电汇的币种多、安全、速度快、汇通全球,可直接汇达收款人账户,但是费用相对较高,比较适合已知晓收款人名称、账号及收款银行信息,并对汇款到账时间和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客户。
电汇的费用分两部分,一部分与电汇金额有关,即1‰的手续费,另一部分与汇款的金额无关,而与笔数有关,即每汇一笔就要收取一次电讯费。
不同的银行收费标准差距较大,客户在选择汇款银行时可做好比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汇款存在中间行扣费,且无法预知汇款过程中的扣费金额,可能导致汇出的留学学费或保证金不能足额到账,影响办理签证或进行注册。
因此,需要尽可能多汇一些。由于汇款手续费一般都有最高限额,所以每次汇的金额越多越划算,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一次多汇一些,不要分的次数太多,否则需要多支付不少手续费用。
3、外币汇票
对于初次赴境外的,没有境外账户并且所携带外币资金数额较大的,可以使用外币汇票。银行已开办的外币储蓄币种都可签发个人外币汇票,外币汇票携带及支付方便、安全、手续费低廉,可挂失和退票。
但这一方式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资金到账速度较慢,因为汇票在境外取款时需办理托收、且托收到账时间均需遵守境外受理行规定。因此,时间充裕的人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4、旅行支票
在欧美国家,旅行支票像现金一样被广泛使用,可用于购物、用餐及交保费等等。旅行支票兼有现金和汇票的特点,使用起来灵活方便。
旅行支票也有一些缺点:如果不在免费兑换点兑换,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在国内银行购买的时候,要交一定的手续费,一般为票面金额的1%,且上不封顶。另外,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可能不接受旅行支票直接消费,因此在选择使用时要先咨询清楚。
5、信用卡
国内各大银行都推出了国际信用卡,或兼具人民币和特定的外币账户,或者是专门的单外币账户,都可以在国外使用,有的银行还专门推出了留学生信用卡,基本上能够提供主要留学国家和地区的丰富币种选择。
因此,如需携带较多外币资金,可以考虑将其中一部分外币存入信用卡。不过信用卡的申请一般都需要一段时间,应提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