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贵金属文物保存温度湿度

贵金属文物保存温度湿度

发布时间:2021-10-12 17:38:43

① 如何保管文物

文物收藏品的保存要求和方法
由于文物收藏品种类繁多,质地不一,性能有别,因此对它们的保存要求是不一样的。收藏家可根据自己的居住条件和藏品的性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做好藏品的保管、养护工作。
1、温度和湿度
为了使藏品能长久保持良好的状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般来说,15~18℃的湿度和50~65%的相对湿度对各类物品都比较适宜。在温度太高时,应进行降温;温度太低时,应进行加温;湿度太大时,采取除湿 措施;湿度太小时,进行加湿,在室内须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加以观察,根据室内的温、湿度变化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另应注意放置藏品的架、柜、箱等均不能紧贴地面或墙壁摆放,应将其垫置到适当高度,或离墙有一定的距离,并要时常检查挂在墙上的绘画、挂毯等背面的墙壁是否有潮湿现象。
2、有害气体和灰尘
现代社会空气中的污染十分严重。当大气中含有微量臭氧的时候,能使铜、铁、铅等金属氧化,使织物、纸张和彩画上的颜料褪色或变色。许多有害气体,如煤中、 腐败的食物及厕所中散发出的硫化氢(有臭蛋气味)气体对银器、铜器和铅器等均有害处;氯气能使染料褪至无色、对织物、纸张和皮革等都有破坏作用,并引起金 属腐蚀;飞机、汽车、烟囱、煤炉等大量排出的二氧化碳就更不必说了。空气中还常混杂有极微细的硬质颗粒,它们与湿气结合降落并沉积在物品上,易于细菌和霉 菌等微生物的寄生,对各种有机质地的收藏品的危害尤大。
为防止有害气体和灰尘对藏品的影响,应将藏品放在空气较为清新处,尽量减少煤烟及粪便气味等可能对藏品造成的损害。室内注意清洁,经常用微湿的软抹布消除灰尘,用吸尘器定期清扫房屋,甚至可将藏品用玻璃、盒子等封闭起来。有条件的,应采用空气净化设备。
3、霉菌和虫害
防止霉菌生长的有效办法是自然通风,并想方设法消除室内的生霉环境。已发现有霉菌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也可用一些消毒剂如麝香樟脑、苯酚等制成杀菌溶液,进行喷雾。对于害虫可用固体杀虫剂,如氰化钾、对位二氯苯、烟草等,并应积极参加灭鼠、灭蝇活动。
4、光线
自然光线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引起物品脆弱变质,可见光会损害色彩,对藏品起着破坏作用,因此藏品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窗户上应当安置百叶窗或玻璃,以减少紫外线对藏品的影响。
5、常见文物收藏品的保存要求
由于各种藏品的质地、性能不同,对它们的保管措施也就相异,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1),纸制品
图书、文献、字画等类主要由纸张或织物构成的物品,极易成为霉菌和蛀虫生长的食物,还易于吸水,纸张经过曝晒后,还会褪色、变脆。因此现代一般家庭收藏此类物品,应注意防潮和低温,纸张和织物应放在暗处保存。

在观赏藏品时,也应注意对书画的细心保护。《画禅室随笔》曾谈到画不可随意示人,并概括为五不可:灯下不可,酒后不可,雨时不可,妄加批评不可,武人(指不懂画的人)不可。
油画、版画等艺术品保存也应注意防潮、低温和隔尘。挂在墙上陈列的油画可事先在背面保护上一层不透水的聚乙烯薄片,并用聚乙烯胶带粘封,以防因湿度的变化 而发生翘曲。油画尤其不能靠近炉子和其它采暖设备放置,因为这易导致油彩的融化。油画应放在光线柔和之处,不能强光照射,但也不能完全没有阳光。保存版画 要注意绘画颜色的固定,以免其脱落。可用合成树脂的稀溶液喷雾加固,如用5%聚乙烯酸乙醇溶液,2%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甲苯溶液等。如操作恰当,可完全做到 不改变原来的色感。
(2),石 制品料
石质艺术品比较耐久,对光也不敏感,在一般的居室中足以长久保存。对于雨花石等观赏性石头,一般人爱将其浸在水里,但有些地区的水质碱性较大,可稍加些食用醋中和。但是过于潮湿的空气也会导致石制品风化现象的产生,因此,最好存放于干燥的环境保存。
(3),金属制品
青铜器主要注意保护它的稳定状态,避免各种氧化腐蚀反应。如采用5%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氧化银封闭法、金属缓蚀剂等对青铜器进行保护性处理,将其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保存。
铁器在金属器物中最易被氧化腐蚀。在稍带潮湿的环境中,短期内可能被全部氧化物腐蚀掉。对铁制品可采用缓蚀剂、磷酸盐或鞣酸盐、涂蜡或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封护等方法进行表面保护(如已生锈先去锈或氯化物),并放在较干燥的环境保持存。
金器制品应保存在托盘上、套子里、垫棉花的盒子里或者放在小袋子里,勿使互相碰撞或受到挤压,以免机械损伤。
银器易受含硫物质的浸蚀使颜色变得晦暗,此为黑色硫化银,它也易受氯化物腐蚀,形成角银(氯化银)。银器对光不敏感,耐低温,宜放在空气净化的环境方。
锡器制品保存时,温度一般不低于18℃。因为在气温低于18℃时,锡就有变形趋势,温度愈低,变形趋势愈大,严重者导致出现“锡疫”。锡器本身柔软,要避免机械碰撞和挤压,应放在盒子里或套子里,并存放于干燥环境保存。
铅主要用于铸造货币、装璜艺术品和雕塑等。它易受有机酸(如醋酸、鞣酸)及油、脂等物质污染。在潮湿情况下,过量的二氧化碳会与之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铅。铅 制品保存时不能使用橡木制的橱或抽屉。因为橡木家具中有时会渗出鞣酸腐蚀铅器。其它木材也应充分地干燥,最好涂上抗蚀性的漆,并存放于干燥环境保持。
(4),陶瓷制品
陶器和瓷器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止碰撞或摔碎。陶器一般是多孔性的,可吸收大量的水份,气温若骤冷骤热、时干时湿,对其长期保持良好状态不 利。一般稍具历史年代的陶瓷器已成为人们珍爱的艺术品,宜注重室内的陈列设果,也要注意经常性的清洁保养措施。
(5),含纤维材料制品
保存漆器、木器和竹器要避免过于潮湿的和过于干燥的环境,潮湿易于滋生霉菌,干燥易使物品开裂。另外要注意防虫和杀菌。因许多虫害是造成木制器物损失的重 要原因。在使用杀虫剂时最好先做一下试验,以确定所用试剂对油漆、彩饰没有什么损伤时才能用。若想使器物不发生开裂、收缩和变形,可对器物采用自然干燥或 用明矾浓液煮沸等方法进行脱水定形,这样也有利于器物的长久保存,最好放于湿度恒定的环境。
丝、毛、绵、麻织器及人造的合成纤维制品(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等)均由有机物质组成,其保存应注意防霉、杀菌、杀虫。如在织物上发现有轻微霉菌,可在 荫凉通风处晾晒,以阻止霉菌的蔓延。表面上的霉可以用软毛刷刷掉。倘若霉菌蔓延很宽、很深,那就应当消毒杀菌。此外,樟脑、萘球、对位二氯苯常用驱虫剂可 用纸包着放在箱柜中,或置于布袋中悬挂在橱内。纺织品对光特别敏感,因此要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最好放在暗处保存,空气应当干燥、新鲜、洁净。
皮革制品收藏时可用甘油、羊毛脂、蓖麻子油等保护。光线特别是紫外光线对皮革有破坏作用,高温对皮革也明显不利。太干燥了,皮革易于脆弱;太湿了,皮革易 于生霉、腐败。皮革亦容易被虫蛀蚀,可用0.35%对位硝基苯酚的水溶液或酒精溶液杀菌,麝香樟脑、硫酸锌和水杨酸等也都可作为皮革的消毒剂。用滴滴涕和 除虫菊混合配制成的杀虫溶液对保护皮革制品也有较好效果。最好存放于干燥环境保存。
(6),骨质角质制品
骨和象牙制品有较好的抗袭、抗压和抗折性能,但当遇到热力和潮湿的变化时,容易翘曲。酸、碱类及细菌对骨蛋白都有腐蚀作用,酸性作用还会使骨质松散,必须加以注意。 角制品(牛角、鹿角等)质地脆而多孔,收藏保管的方法与骨制品基本相同。
琥珀遇高温(120~130℃)易变软,性质脆弱,常有裂隙。裂隙中的水一经冻结,再经膨胀就会酥裂。又因琥珀是一种树脂,应避免接触醇类和醚类试剂。
玳瑁、螺钿(贝壳)、珊瑚类器物常以装饰品形式出现,其主要成份是白垩(碳酸钙),易被酸分解,故应避免接触酸性。
上诉制品都会被霉菌侵蚀,最好存放于干燥环境。
(7),其它
在拿取珍贵文物收藏品时,也必须要注意对文物收藏品的保护。如必须精神集中,轻拿轻放,并注意保持藏品的清洁,防止汗水、唾液污损文物,也不要持烟或吸烟接近文物。
文物藏品的陈放也应注意的问题。根据现代的一般收藏条件,书画作品要进行装裱,并且在卷紧之后,装在纸盒内;易碎的藏品最好放在橱、柜或纸箱、木箱内。一 般一箱一件,不能乱堆乱放。较大、较重的藏品,要放在安全、稳固之处。用排架或书柜陈放藏品,轻巧者可放在上层,笨重者放在下层;小件藏品放在前面,大件 藏品放在后面;细长、重心不稳的藏品宜横放,或有其他稳定措施。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采用常温干燥箱或者低温干燥箱以及恒温恒箱等技术措施;来保存文物藏品,已经开始得到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一切从确保藏品的安全出发。掌握基本的保管常识和“贵在精心”是藏品得以长期保存的基本条件。

② 已经出土的文物为什么会被迅速氧化

当出土的时候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止措施,再加上文物表面的H2O和CO2仍很多,和空气接触比较充分,所以会快速的被空气氧化,马王堆墓中出土的食盒里,在刚出土时里面还有莲藕汤,在遇到空气后迅速被氧化,发黑!

所以这是化学作用,文物在自然环境中起化学反应这就意味着文物受到损害。而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因为我们地面的温度相对墓地面会升高,所以加速了氧化。

文物埋在地下面实际上它也是经历过缓慢氧化的,这不过在地下面的空间里面的氧气相对比较稀少,当氧反应完之后,就形成了二氧化碳。

(2)贵金属文物保存温度湿度扩展阅读: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在此过程中提供氧。

文物保护作为一门科学,并非仅仅是拼合文物残片、修补文物破碎、处理病害部分,它还包括了对文物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理解,对文物各方面状况的系统记录,以及基于东西方交流的现代文物保护理念的注入。

无论是出土的还是传世的,每件文物进入博物馆时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体检,进行腐蚀情况评估。考古发掘获得的青铜器在出土时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和损毁,进入博物馆后必须进行腐蚀评估。

如果青铜器被检验出存在大量的氯离子,意味着将产生大量的有害锈,再结合其他各项特征,基本可以判断其染上了“青铜病”,那么就要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③ 文物出土后是被瞬间氧化还是碳化为什么能从化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分别说说吗

并不是所有的文物在出土后都会氧化,主要看出土内外环境差异。

很多文物由于出土后湿度,空气成分,甚至光照都能引起文物的腐蚀。这些腐蚀的真正原理其实都是氧化。

文物在未出土之前可能已经生成一些结合物,在出土之前,氧气或水汽被这些结合物吸附,产生化学反应,有电解,光电解和化学腐蚀等。

影响古文物腐蚀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即文物材料自身的特性和文物所处的环境。考古文物能保存下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抗腐蚀性及所处的环境。环境中有能影响考古文物腐蚀因素,如温度、湿度、气体酸、碱、盐、有机体、光等。腐蚀的产生往往是各种环境因素并存时产生的协同效应。
(1)温度、湿度。文物在自然环境中起化学反应这就意味着文物受到损害。而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关。Arrhenius经验公式,以活化能相关温度,反应速度表示其关系式为:log10R1/R2=52E(1/T2/1/T1)式中,R1、R2分别为T1、T2温度时的反应速率。E为活化能:KJ/mol温度升高10℃,反应速度成倍增长。湿度与古文物潜伏的“粉装锈”其保存的临界状态相对湿度为42%RH—46%RH,相对湿度超过55%RH,氯化亚铜迅速与空气中的水反应:CuCl+H2O←→Cu2O+HCl.随着湿度的加大,其反应速度加快。不同相对湿度的实验结果是氯化亚铜在97%、78%、58%RH环境中分别经2、4、24h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而在此35%RH中氯化物是无限稳定。实验还证明相对湿度RH为55%时,氯化亚铜将非常快地反应。然而潮湿的空气含水率高达80%-90%以上,水分常被称为“通用催化剂”,它不但可以促使许多化学反应发生,同时还能使有机体滋生。
(2)气体:氧气占大气含量的21%,氧作为一种气体主要存留在存放考古文物的环境中,被发掘出来的古文物平衡破环后,不稳定的氯化亚铜与潮湿的空气中的水、氧相互作用会立即和新的铜体表面发生反应形成白色粉状锈[CuCl2 3Cu(OH)2]。反应式:4CuCl(s)+4H2O+02(g)→CuCl2 3Cu(OH)2(s)+ 2HCl(aq),白绿色的粉状锈CuCl2 3Cu(OH)2俗称“粉状锈”。粉状锈在形成初期,其颗粒度极为微小,略近于球形的锈体颗粒径大约为0.8—1.2nm,均匀一致。此微小的粒子有两个突出特点:基本可摆脱重力场的影响而随空气的流动迁移,在适当的条件下,落在其他古文物上可进行下述反应:2Cu2(OH)3Cl+Cu+6H+→2CuCl+3Cu++6H2O(酸性环境),4CuCl+O2+4H2O→2Cu2(OH)3Cl+2H++2Cl-(碱性或中性环境)这就是为什么称“粉装锈”像瘟疫一样的传染和蔓延的原因。
利用CO2、O2和H2O以及一些可利用的微量元素,微生物菌体增殖繁衍。在这一过程中,将其代谢产物逐步释放出来,堆积在古文物表面,代谢产物有微酸性,能在漫长的岁月里对古文物进行腐蚀形成锈状物。微生物菌体在干燥的环境中一般是呈孢子状态存在,一旦条件适宜,特别是环境湿度增大的条件,微生物容易随空气飘浮和流动在青铜器上大量滋生。这可能是“粉装锈”传染和蔓延的另一个原因。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主要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废气。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排放出的NOX含量高。NO2气体在空气中或物体表面形成硝酸、亚硝酸、硝酸盐。加速古文物腐蚀。
二氧化硫:SO2气体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腐蚀古文物。实验表明当RH75%-96%时古文物腐蚀速度显著增加,这是SO2参与阴极去极化作用使松散腐蚀产物吸湿能力加快所致。
(3)光:古文物表面紧贴基体部位有氧化亚铜存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高能量的光生空穴可以从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发生腐蚀。同时在光的照射下,氧化亚铜可吸附氧,高活性的吸附氧就会沿着松散的孔隙向铜合金基体接近,腐蚀合金组份,使表面锈刨层不断增厚。

阅读全文

与贵金属文物保存温度湿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企业贷款目标 浏览:140
江西省旅游集团借壳上市 浏览:742
中国msci的股票 浏览:59
辽宁远东集团董事长 浏览:869
医院股份合作可行性报告 浏览: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汇率 浏览:321
回租融资租赁 浏览:9
美国摩根银行的外汇平台 浏览:282
固定汇率接标价法 浏览:920
安利佣金分配制度比较 浏览:470
杠杆阅读术的意思 浏览:620
外汇mt4红色代表赚钱吗 浏览:912
三峡银行近期理财产品 浏览:547
2014年12月港币汇率是多少 浏览:633
金融机构录音录像自查报告 浏览:185
钢材买卖个人佣金合同范本 浏览:882
87年黄金价格 浏览:440
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外管理办法 浏览:429
企业融资网湖北 浏览:392
2017万达集团最新新闻 浏览: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