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货币的欧洲货币体系
1992年9月下旬,欧洲外汇市场弥漫着一种恶战的气氛,一方是以德国中央银行为首的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立志要保护马克兑英镑、意大利里拉等的汇率,不断在外汇市场抛马克买英镑和里拉,另一方是外汇市场的投机势力,似乎联合着要与中央银行对着干,抛英镑和里拉买马克。在外汇市场的激烈厮杀中,中央银行先后抛出200多亿美元的马克,全部被市场投机者吃进。最后,这场较量以欧洲中央银行无力维持马克与英镑、里拉的固定汇率范围而败北、英镑和里拉被迫脱离欧洲货币体系而告终。许多大的风险资本投资集团都在这一个月赚了数千万美元,最多的赚了近十亿美元。其实,欧洲货币体系的这场危机的种子是从欧洲货币体系产生的这一天起就埋下的。
1979年3月,在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的倡议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爱尔兰、卢森堡和荷兰)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将各国货币的汇率与对方固定,共同对美元浮动。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后的10年内,它的内部固定汇率不断在调整,使它的汇率体制得以生存。1989年6月,西班牙宣布加入欧洲货币体系,1990年10月,英国也宣布加入,使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员国扩大到10个。
欧洲货币体系内部的汇率制并非完全固定的,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有一个可波动的范围。每一成员国的货币都与欧洲货币单位(ECU)定出一个中心汇率,这个汇率在市场上的上下波动幅度为正负2.5%,对英镑来说是6%。由于马克是欧洲货币体系中最强的货币,马克又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人们便常常把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货币与马克汇率的波动,作为中央银行干预的标志。以下是1992年12月17日,各成员国货币与马克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超过上下两个界限,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必须干预。由于英镑和里拉已在9月16日退出,它们与马克的汇率波幅要在它们重新回到欧洲货币体系时再定。
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方法是,每个成员国把黄金和美元储备的20%交给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同时换回相应数量的欧洲货币单位。如果某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需要对本国货币与马克的汇率进行干预,它就可以用手中的欧洲货币单位,或其他形式的国际储备金向另一个成员国中央银行购买本国货币,从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2. 欧洲货币单位 ECU和欧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现在还有欧洲货币单位吗
ECU——欧洲货币单位——埃居 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的篮子货币构成 根据12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 贸易额在共同体国民生产总值和内部贸易额中的比例以及短期货币支持体系中的份额等指标确定其在篮子内的比例
埃居作为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具有非现金支付手段和计价单位的职能,其作为支付手段和储藏货币的职能都不完全,不能用于流通,更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
ECU在1999年1月1日起 欧元与ECU以1:1兑换后不复存在。
欧元(EURO)是欧元区内各国使用的统一货币,自1999年1月1日开始,奥地利先令(ATS)、比利时法郎(BEF)、德国马克(DEM)、希腊德拉克马(GRD)、法国法郎(FRF)、芬兰马克(FIM),爱尔兰镑(IEP)、意大利里拉(ITL)、卢森堡法郎(LUF)、荷兰盾(NLG)、葡萄牙埃斯库多(PTE)、西班牙比塞塔(ESP)这12个国家的货币逐步完成向欧元的转换。而这12个国家原先使用的货币统一称为“欧元区内国家的货币”,简称为“欧币”。同时,1999年1月1日,欧洲货币单位(ECU,又称“埃居”),也以1:1的兑换汇率全部自动转换为欧元。欧元的国际标准代码为EUR。
一、欧元的最后完成需要经历3个阶段
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为欧元的过渡期,欧元汇率于1999年1月1日固定下来,并且不可撤消。金融批发市场的业务以欧元进行,企业、个人可以在银行开立欧元账户,欧元的收付可以在账户之间进行,但欧元的纸币和硬币未投入流通。
为了更有效地避免可能出现的伪币扰乱市场和流通期的混乱现象,欧盟已经宣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欧元与欧币的双货币流通期由原定的6个月缩短至2个月,即从2002年3月1日起欧元正式取代各成员国原有货币成为法定货币。
2002年3月1日起,欧元区内各国的原货币完全退出流通,但仍可继续通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兑换,欧元将成为欧元区内12个国家唯一的货币,欧洲统一货币正式形成。
二、EMU成员国和EURO成员国的区别
EMU成立于1978年,是欧洲货币联盟的简称,会员国有15个。EMU中的英国、丹麦、希腊和瑞典初期均不参与EURO,至于瑞士,两者都不是。
三、欧元纸币、硬币的面值
欧元纸币的面值共有7种,分别为5欧元、10欧元、20欧元、50欧元、100欧元、200欧元、500欧元。1欧元=100分。区内各国印制的欧元纸币,正面、背面图案均相同。
欧元辅币(硬币)的面值共有8种,分别为1分、2分、5分、10分、20分,50分、1欧元、2欧元。与欧元纸币不同,欧洲货币联盟规定欧元辅币正面采用相同图案,而背面中心图案可由欧元区各国自行设计,但其外沿应统一采用欧盟12颗五角星环绕图案。不同国家铸造的欧元辅币可自由流通。
四、在零售业务领域,欧元过渡期的安排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在零售业务方面,为便于公众熟悉和接受新货币,安排了3年过渡期,即从1999年1月1日起到2001年12月31日止。在过渡期内,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强制、不禁止”,即客户有权选择是否使用欧元,因此,在过渡期间,欧元和欧币可同时使用,相互替代,彼此之间存在着固定不变的折算率。但欧元只以记账货币的形式存在,各国货币的现钞仍然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而欧元现钞在2002年初面世,直至2002年7月1日欧币现钞才完全退出流通。
五、在金融批发业务方面,欧元启动的安排
在金融批发业务方面,从1999年1月1日起,所有的交易使用欧元,这包括银行同业间资金存放、划拨、债券发行和交易、外汇市场交易、股票定值和交易等。人们熟知的绝大多数欧洲货币如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荷兰盾等外汇报价将消失,而由欧元的外汇报价取代;同业拆借利率如Fibor、Pibor、Bibor等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Euribor。
ECU就是欧洲货币的单位。
3. 外汇包括特别提款权和欧洲货币单位。什么是特别提款权什么是欧洲货币单位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Paper Gold)”。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欧洲货币单位 (Eutopean Currency Unit,ECU),又称埃居。是欧洲共同体国家共同用于内部计价结算的一种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关键一环。1979年3月13日开始使用。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它由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等12种货币组成。组成欧洲货币单位的每一种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每5年调整一次。欧洲货币单位的主要用途是:用作确定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和波动幅度的标准;用作共同体各机构经济往来的记帐单位;用作成员国货币当局的储备资产。90年代以后,欧洲货币单位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为实现欧洲货币联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欧洲货币单位的含义
由一定量的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货币组成的综合货币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
。用以作为该体系测量成员国货币之间相对波动偏差系数的内容之一,还为成员国外汇储备资产的计算提供了计算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 (Eutopean Currency Unit,ECU),又称埃居。是欧洲共同体国家共同用于内部计价结算的一种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关键一环。1979年3月13日开始使用。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它由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等12种货币组成。组成欧洲货币单位的每一种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每5年调整一次。欧洲货币单位的主要用途是:用作确定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和波动幅度的标准;用作共同体各机构经济往来的记帐单位;用作成员国货币当局的储备资产。90年代以后,欧洲货币单位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为实现欧洲货币联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欧洲货币单位的概述
由一定量的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货币组成的综合货币单位。用以作为该体系测量成员国货币之间相对波动偏差系数的内容之一,还为成员国外汇储备资产的计算提供了计算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 (Eutopean Currency Unit,ECU),又称埃居。是欧洲共同体国家共同用于内部计价结算的一种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关键一环。1979年3月13日开始使用。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它由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等12种货币组成。组成欧洲货币单位的每一种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每5年调整一次。欧洲货币单位的主要用途是:用作确定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和波动幅度的标准;用作共同体各机构经济往来的记帐单位;用作成员国货币当局的储备资产。90年代以后,欧洲货币单位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为实现欧洲货币联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 下列属于外汇概念范畴的有( )。 A.外国货币 B.外币有价证券 C.特别提款权 D.欧洲货币单位
ABCD狭义的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它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可支付性(必须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可获得性(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和可换性(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广义的外汇指的是一国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此的定义 外汇交易是:“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中国于1997年修正颁布的《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一)国外货币,包括铸币、钞票等;(二)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四)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五)其他外汇资产。
7. 外汇属于什么
外汇是国际贸易的产物,是国际贸易清偿的支付手段。外汇(Foreign Exchange)即国外汇兑,“汇”是货币异地转移,“兑”是货币之间进行转换,从动态上讲,外汇就是把一国货币转换成另一国货币,并在国际间流通用以清算因国际经济往来而产生的债权债务。从静态上讲外汇又表现为进行国际清算的手段和工具,如外国货币,以外币 计价的各种证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外汇的定义是:“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其中包括由中央银行及政府间协议而发生的在市场上不流通的债券,而不问它是以债务国货币还是以债权国货币表示。”根据IMF的定义,我国对外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对外汇规定如下:外汇是指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电储蓄凭证;4.其它外汇资金。
从形式上看,外汇是某种外国货币或外币资产,但不能认为所有的非本国货币都是外汇,只是那些具有可兑换性的外国货币才能成为外汇。凡是接受IMF协定第八条规定的国家的货币在国际上被承认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这些国家必须履行三条法规:1.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施加限制;2.不施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3.在另一成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换回对方在经常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的货币可自由兑换。此外,凡是接受IMF协定第十四条规定的国家,其货币被视作有限度自由兑换货币,这些货币的共同特征表现为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施加各种限制。如限制居民的自由兑换或限制资本项目外汇的兑换。我国的人民币属于有限度自由兑换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解释是: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引以使用债权,其中包括由于中央银行间及政府间协议而发生的在市场上不流通的债权,而不论它是以债务国的货币还是以债权国的货币来表示。
中国的外汇是指:
我国1996年1月8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理》第一章第三条对外汇的解释是:
外汇是指:
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
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其他外汇资产。
外汇的分类:
1.按时候可以自由兑换:自由外汇,记账
2.按外汇来源和用途:贸易外汇,非贸易外汇
3.按外汇管理的不用要求:居民外汇,非居民外汇
外汇交易方式:
1.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是交易双方约定于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
2.远期交易:又称期汇交易,外汇买卖成交后并不交割,根据合同规定约定时间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
3.套汇:套汇是指利用不同的外汇市场,不同的货币种类,不同的交割时间以及一些货币汇率和和利率上的差异,进行从低价一方买进,高价一方卖出,从中赚取利润的外汇交易方式.
4.套利交易:利用两国货币市场出现的利率差异,将资金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以赚取利润的交易方式.
5.掉期交易:是指将币种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的两笔或者以上的外汇交易结合起来所进行的交易.
6.外汇期货:所谓外汇期货,是指以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用来回避汇率风险.它是金融期货中最早出现的品种.
7.外汇期权交易:外汇期权买卖的是外汇,即期权买方在向期权卖方支付相应期权费后获得一项权利,即期权买方在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后,有权在约定的到期日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协定汇率和金额同期权卖方买卖约定的货币,同时权利的买方也有权不执行上述买卖合约。
8. 外汇是什么是各国加的对外汇率吗
什么是外汇 ?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外汇的概念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动态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为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动态外汇同于国际结算。静态的外汇有份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外汇是外国外汇管理法令所称的外汇。它泛指一切对外金融资产。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什么是汇率?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9. 何谓欧洲货币是指什么 国家的钱吗
欧洲货币体系内部的汇率制并非完全固定的,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有一个可波动的范围。每一成员国的货币都与欧洲货币单位(ECU)定出一个中心汇率,这个汇率在市场上的上下波动幅度为正负2.5%,对英镑来说是6%。由于马克是欧洲货币体系中最强的货币,同时也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人们便常常把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货币与马克汇率的波动,作为央行干预汇市的标志。各成员国货币兑德国马克汇率上下的波动都有一个上下的界限,超过上下的界限,有关国家的央行就必须进行干预。由于英镑和里拉已在9月16日退出,兑马克的汇率波幅要在它们重新回到欧洲货币体系时再定。
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方法是,每个成员国把黄金和美元储备的20%交给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同时换回相应数量的欧洲货币单位。如果某个成员国的央行需要对本国货币兑马克的汇率进行干预,就可以用手中的欧洲货币单位或其它形式的国际储备金向另一个成员国央行购买本国货币,从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根据规定,成员国之间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波动超出规定范围的话,这两国的央行都有义务进行干预,干预所需的费用也应共同负担。但实际情形并不一定如此。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当某成员国货币与马克的汇率接近上限或下限时,往往会引起该国央行的警觉,从而直接进行干预。而德国就没有义务进行干预。不过,央行要转移干预的负担也是可以的,但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