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股指期货的市场效应

股指期货的市场效应

发布时间:2021-10-22 13:04:59

❶ 股指期货为什么会对周内效应产生影响

纵向比较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4年的沪深300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差异性,横向比较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沪深300证券市场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相似性,据以考察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沪深300证券市场的周内效应模式存在明显差异,而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深300证券市场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周内效应则明显趋同,首次捕捉到了股指期货影响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经验证据,并分析了股指期货影响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作用机理。

❷ 什么是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

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指的是,在股指期货结算日,目标指数的成交量和波动率显著增加的现象。到期日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指数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进行结算,而套利的平仓交易、套期保值的转仓交易与投机交易者操纵结算价格的欲望,在最后结算日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到期日效应。
由于我国证券交易法规定不能卖空股票,套利交易只有在股指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以上才会出现,套利交易者卖出股指期货,买入现货。对于期货到期日仍持有现货的套利者,需要按照期货结算价格出清股票。如果套利交易者比较多,同一时间内的卖压就会集中出现,对指数产生下跌压力。对于套期保值者,在合约即将到期时需要将空头合约转到其他月份去,因此合约到期前当月期货合约价格将有一定的压力,而期货的价格发现作用将影响传导到现货指数。该合约的投机者则希望在最后结算日尽量使现货价格向自己比较有利的方向发展,以达到获利或者减少损失的目的,因此投机者在最后交易日有操纵价格的意愿。
在以上所述的不同因素影响下,股指期货到期日的交易量、波动率和收益率与平均水平有明显差异。根据统计,股指期货到期日买入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比其他交易日的平均水平要高;以股指期货到期日为开始的前半个月内买入股票比后半个月买入股票的投资收益率要高。从统计结果来看,股指期货到期日造成了现货价格的一个洼地效应。
对于一些股票的投资者,股指期货到期日后的几个交易日可以看作买入股票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同样,在两个股指期货到期日中间卖出股票也有轻微的溢价。股票投资者同时要留意该月份出现正向套利空间日期的数量,在出现套利空间的交易日持仓量是否有明显的增加,如果有条件的话还需要了解机构所持的空单数量是否比较大,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股指期货到期日的现货指数产生一定压力。
为了避免结算价格被操纵,中金所将到期日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定为最后交易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并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对股指期货的交割结算价进行调整。由于时间跨度较大,成分股票权重比较分散,大大降低了被操纵的机会。同时,中金所将股指期货的结算日定为每月第三个星期五,避开了月末效应、季末效应等其他可能引起现货波动的因素。中金所在制度上对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的影响做了充分考虑,但究竟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对现货的影响有多大,需要市场来证明。

参考资料;http://hi..com/xingxi001/blog

❸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在中国,股指期货是沪深300指数的远期合约,可以对沪深300指数有一个未来的预测,说明内未来是涨还是跌。单就容股指期货来讲,他会在交割日时强行平仓的。 另外,股指期货通常是对股市的股票的一个套利保值的,他和股票是不一样的。一个是T+0交易,一个是T+1交易。 股指期货可以双向操作。做多或空;而股票则只能单项做多。 股票只有在判断好了趋势后就进场。如果趋势错误,那就被套。 股指期货则不然,可以进行双向进场。如果你股票趋势判断错误,可以在股指期货中反向操作,以便保值。 至于,股指期货对股市有影响,应该没有。 还是看宏观经济和市场状况,加之投资者的心态了。
记得采纳啊

❹ 股指期货对国家经济有什么作用

从海外的一些简单经验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前,成分股涨幅大于非成分股,而推出后则短期出现回调。长期来看,成分股没有明显溢价。当然,具体还要看推出的时机和门槛设定的高低。

有利影响

(1)推出股指期货后,证券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七次降息后,股市外围存在着大量风险偏好较低的闲散资金,更有如保险基金等大量机构资金。期货的避险和套期保值功能迎合了其寻求增值机会的同时,必须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另外,期指也是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真正实现长期稳定增值的必要手段。

(2)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将增加股票现货市场的稳定性。过高的市场换手率将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市场的波动周期将明显延长,波幅将收敛。注重中长线投资、碎步慢牛的格局将越加明显。

(3)增加股市的活跃程度。目前我国还没有做空机制,只有做多才能获利。而利用期指无论在牛市或熊市都有均等的获利机会,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有利股市特别是低迷时期的股市活跃。

(4)现货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市场参与者对宏观经济等因素的预期,将集中反映于期指,然后通过指数套利和心理预期迅速作用于现货市场,即所谓期指的价格发现功能。此过程快于现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映,从而大大缩短宏观经济和股票现货市场走势之间的时滞,提高现货市场价格发现、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对证券市场的深化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5)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加入WTO后,服务贸易协定条款将迫使我国证券市场加快对外开放,开设股指期货有利于加快在制度、理念、工具等各方面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

另外,近年来以股指期货为核心的衍生产品市场已成为各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道·琼斯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已相继推出了中国股市指数,若国内期指合约被国外交易所抢先上市交易,则我国未来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处于尴尬被动的境地。

不利影响

1)交易转移。股指期货因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优点,将会吸引部分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现货市场转向期指市场。如日本在1988年推出期指后的一段时间,期指的成交远远超过现货市场,最高时曾达现货市场的10倍,而现货市场的交易则十分清淡。国际经验证明,交易转移是期指的短期影响。从中长期来看,期指确实大大加速了各国现货市场规模的发展。

2)影响现货市场的波动特性。虽然各国的实证表明指数期货交易并不增加现货价格的波动性,甚至有助于股市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期指也会影响现货市场的价格行为和波动特性。首先,期指的交易会增加信息传送的速度,通过指数套利或其他渠道,迅速影响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其次,期指交易有很高的杠杆作用,利用其高度投机可能使期指价格产生大幅波动而影响现货价格;再次,期指的“到期日效应”也有可能会使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加剧。

3)股指期货交易使现货和衍生市场间产生互动关系,从而为投机资本利用股指期货操纵市场提供了方便。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炒家通过股票现货、期指和外汇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对新兴市场发动了多次狙击。目前我国资本项下虽未开放,亦不排除游资冲击的可能。

❺ 股指的市场作用

由于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较大的问题,金融市场上缺乏较好的风险规避工具,阻碍了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因此股指期货推出将有利于完善我国股市避险的功能机制。首先,面对我国投资者资金规模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股指期货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上也缺乏多样的避险理财方法来吸引中小散户投资,较低的资产流动性影响着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这又制约着我国理财市场上产品的多样性。从这一角度,我们相信能够构建出更加有效分散风险的理财产品将成为当前理财市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给股指期货市场发展提供了契机,加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不断进步,发展股指期货将更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从市场条件来看,我国的股票市场已初具规模,截至2009年8月17日,我国股票总市值已经跌破20万亿,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发达的现货市场和人才及经验是股指期货市场的保障。
从制度条件来看,我国期货业已形成证监会、期货交易所的两级监管模式,并且已颁布《证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将促进股指期货交易在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正常运行。
从技术条件来看,我国具有发达的互联网,有强大的电子交易平台,具有先进、高效、完善、统一的结算系统。
从对资本市场意义角度,股市的发展为股指期货市场提供了可能,而股指期货的发展会促进股票现货市场交易的活跃和健康发展,通过吸引大批套利者和保值者,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会有所提高,两个市场的相互作用,将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这体现在:规避系统风险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丰富投资工具,利于激励投资机构的创造性;提高市场流动性;完善功能体系,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对于个人投资者通过股指期货规避风险,显然操作性不强,这就需要通过专业人士以及中介机构来实现。
从股指期货自身意义角度,它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杠杆效应和市场流通量大的特点。利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对股票市场有稳定效应,体现在保证需求供给均衡、资产配置功能、买卖双方交易效率提高、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可见,我国有必要推行股指期货,通过在理财市场的应用,逐步构建股市避险机制。
理论上,将股指期货作为股票投资的一种避险工具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然而,由于中小投资人群的资金不足以购买股指期货进行股票组合的保值,又鉴于其操作的复杂性,因此中小投资者就很难通过股指期货获得益处,加上股指期货本身存在高杠杆性的问题,以至于股指期货并不能得到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认同。我们建议,结合投资组合和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理论,运用模拟沪深300指数和股票现货组合的真实数据,有效地构建一款由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组合的理财产品,通过该产品丰富我国理财产品市场。
由于股指期货保值的成本较大,中小投资者很难有效利用其来规避风险,因此由中介机构作为桥梁,通过对中小投资者融资,在现货市场上购买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既解决了系统性风险的问题,又增加了投资者对收益的信心,同时融资渠道的扩大,活跃了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了资本市场的结构。这一切都离不开个人和集体投资者的共同参与,套期保值研究是开拓金融市场的新契机。
股指期货作为有效的资本市场避险工具,应当被予以高度重视,它既激励了中介机构投资,为专业机构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给中小投资者一份投资信心,进而促进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金融创新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财富积累有着巨大的贡献,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必将成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突破口。在国内需求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尽快推出自己的股指期货,并且中国已基本具备股指期货的推出条件。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投机、资产配置等功能,将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产生积极而又重大的影响。
当然,股指期货交易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一样,具有“双刃剑”的性质,在为人们带来避险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为此,在推出股指期货交易之前,一定要研究先行,制定严密可行的控制交易风险的措施。另一方面,建立一个专门的个人信用等级评定部门或机构,严格审查金融理财师的从业资格,确保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中国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壮大,依赖于中国各阶层的努力。利用股指期货避险功能为中小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正确树立风险意识,比如对于个人投资理财,要分短期长期来规划,构建投资组合,提高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等。这有利于增加资本市场资产的流动性,完善中国资本结构。任何制度环境的完备都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对金融衍生工具敬而远之就可以实现的。因此针对市场迫切需要,个人投资局限,应当积极创新实践,灵活应用金融衍生工具,拓宽理财市场空间。
一般来说,股指期货交易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价格发现功能,一是套期保值功能。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种,也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这两个功能!

❻ 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作用于股市,可以影响股市短期走势,但不能决定股市中长期方向,股市中长期走势始终都是以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决定的,只有国民经济不断走强,股市才可能真正走强,其他任何的短期题材与消息,都只能对股市形成局部影响或短期影响,包括股指期货在内。首先,对于股指期的实质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股指期货是一款基于股市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与股市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与股票是有本质区别的。股指期货是一种合约,自身是没有价值的,合约一到期,其使命也就结束了,而形式上它之所以有价格,那是对应沪深300股票指数的价格,在各方的“博弈”之下,形成的一个“虚拟”价格,而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因为,“沪深300指数”本身就是一组“数”,数字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没有价值的价格,实质上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一个“概念”,打个比方吧,大家都有照镜子的经验吧,股指期货指数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就是镜子中的“影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实物,在这一系列联系之中,那个“实实在在”的实物就是“沪深300股票指数对应的那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这个是真的有价格的,因为那300支股票的价值就是“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假如你拥有这些“全部股票”的话,那么,无疑,你将是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时代、何何地方“绝对”的“首富”,因为,那代表着你拥有中国效益最好的300家企业,其价值不菲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股指期货指数,是一组“数据”,其价格与价值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股票却是实实在在有价格和价值的,其所代表的价格与价值就是上市企业的“全部财富”。当然,这个“全部财富”指的是“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全部”,而不包括优先股与“债权”的资产部分,这是另外一个论题,在此不予多述。我在上一小段中所要讲的“实质”区别其实是这样的,由于股票是有价值的,因而股票的价格最终仍然是由这一“价值”决定的,这符合一般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经济规律,符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格始终围绕价值呈现波浪起伏变化,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实质,因此,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而股票的价格则是短、中、长期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股票的价格可以因为“股市本身的运行状态”而产生与价值不相符的“价位”,但是,其基本走势却一定是受“价值”决定的,即受“创造利润”与“社会贡献”、“历史使命”等决定的,而不是其他,而股指期货呢,正是“股市运行轨迹”的另一种“再现”,只不过,由于法律法规的因素,对入场门槛进行了限制和入场者可以利用“杠杆”的原因,才使股指期货市场更加的高深莫测、剧烈波动,如果用战略战术理论来形容股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话,那么,股市无疑就是战略方向的长远规划,而股指期货市场则无疑是具体战役的决斗,是风火硝烟、刺刀见红的过程,这里再一次论证了股市与股指期市的辩证关系,股市决定了中长期方向,而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起到缩短和延长短期波动的作用,至于股指期市是到底是怎样发挥这一作用的,这就是我前面所指的实质之所在了,股指期市通过对沪深300指数未来走势的看法不同,从而形成“博弈”,形成期指的上下“剧烈”波动,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正是这个“剧烈”,道出了股指期货的实质,股市是基于宏观经济的走势而向前运行,而股指期指是基于股市的运行状况进行“资本”的拼杀,股市里的一点小小的波动,在股指期市里可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动荡,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趋势将要转变的“意象”,不过,也仅仅只是一种意象而矣,并不是真的会“转变”,但正是这种“多变性”,更加增添了股市“模棱两可”、“是是而非”、“神秘莫测”的韵味,或者是“魔咒”,这也是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的一种情况,再用一句话来概括,股市是经济发展状况的“展现”,而股指期市是金融资本“博弈”的“展现”,是不管经济发展好与坏,都可以“生财”的“道具”,哪怕经济倒退十年,所有股票再次缩水两倍,所有的股票投资者都成为“输家”,而在股指期货市场里,只要你“买对了方向”,那么,你还可以成为“赢家”,这便是股市与股指期市的实质区别之所在。这里似乎只是一句话,当然,这一段话也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明确了“实质”的所指到底是什么,隐约中,我用了一个很意思的词,那就是博弈,股票可以投资,但股指期货则只能是“博弈”,请大家斟酌。
其次,搞清楚股指期货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股指期货是股市的一种金融衍生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股指期货到底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大部分的人们却不甚明了,至少,在我国、在股指期市推出刚好一年的现阶段,是这样的,当然,当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们越来越多时,逐渐地,“问题”可能会不再成为问题,不过,现在仍然是一个值得大家“搞清”的问题。股指期市的基本走势决定于股市,因为,股指期市自己是没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源自于股市,但是,由于股指期市的特殊因素(比如,股指期市的参与者都是真正的大老板或者“武(股)林高手”,股指期货的标的对象是股市中效益最佳的300支股票,股指期市开盘早于股市,收盘晚于股市等等),使股指期市短期走势有提前股市“进程”的情况,因而,有引领股市短期走势的“态势”,特别是大盘风向处于或临近变盘的阶段,更显出股指期市的这种“引领”效应。股指期市加剧了股市上下波动的“幅度”,延长了“即定趋势”的“波长”,因而形成单日内上下震荡大起大落、在波段走势上推高上涨高度、加深下跌力度、延长盘整及涨跌周期时间的特征,使股市呈现出与未推出股指期货前“不太一致的走势特征”,比如,按经验或者相关股市“法则”,本该涨到位了的,出现“涨后再涨”的情况,本该跌到位了的,出现“跌后再跌”的情况,而盘整周期的延长,更是表现得相当明显,使一个完整的股票波段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用一句股市行话来说,就是“助涨助跌”,但我理解的这种“股指期货现象”,却不仅止于助涨助跌。第三,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带给了股市哪些重要影响。2010年4月19日,我国正式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伴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先后推出,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愈趋成熟,向与国际运行了一两百年的成熟市场接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金融、证券业向前展的又一坐“里程碑”。股指期货是个新事物,从国家到个人投资者,都没有成功运作的亲身经验,需要接受新形势下新的洗礼,因而,市场主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便充分学习、利用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了一次“现形教育”,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那可谓是“血的教训”,因为,2010年4月19日之后,随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便吹响了新一轮大跌、深跌、狂跌的号角,使人们来不及“闪躲”,便被一剑刺中了心脏,虽没有到达“一剑锁喉”的地步,但已然是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这便是股指期货从推出那日起便“反作用”于股市的“罪证”,当然,事后许多专家、学者仍然在研究这一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声音莫过于——此轮下跌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股指期货,而是股市自身确实有下跌的需求,只不过,适逢股指期货的推出,人们便把所有责任都推在了“股指期货”的身上而已。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2010年初,国家便开始加大对房市、楼市炒作的“打压”力度,先后发出多道“金牌令剑”,但是楼价、房价依然高企,股价也仍然“我行我素”,表现了相当的抗跌性,更有著名基金经理王亚伟先生的极力“做多”,让许多人对未来、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充满了幻想,正是这种“市场大部分人充满幻想”的理由,让主力庄家找到了“冤大头”,从而开启新一轮“筹码的兑换”,因此,现在可以明白,依据股市自身运行的“法则”,确实已到了“满城尽戴黄金甲”、“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地步,而真真不是股指期货“惹的祸”。但在我们看来,这也并不能成为“股指期货”推卸责任的充分理由,因为,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就算是被主力庄家利用,也改变不了“随着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便开启了新一轮下跌之旅”的事实,因而,股指期货对于此轮股市的走势形成了“事实的影响”,这便是“反作用”。2010年5月,在股指期货4月合约到期交割日,股市出现“期指交割日效应”,造成当日股市大跌。这又是股指期货“反作用”于股市的“又一罪证”。2010年6月后,股指期货“交割日效应”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作为一款股市衍生品,回归了正常的“股市因子”功能。在日常的看盘中,应当重视股指期货作为影响股市短期走势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特别是股市风向有可能出现“转变”之时,更要注重对股指期货及沪深300指数走势的关注。当然,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反作用也并不是全部都是负面的,前面说过,股指期货具有助涨助跌的功效,因而,自2010年7月2日大盘见底后,开启新一轮上涨走势以来,在2010年底能到达3000点之上的高位,这里面便应该给股指期货也记上一功,而在2010年5月至6月、8月至9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这几个阶段的较长时期的横盘,也应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至于这个“一笔”,应当是“一笔功”还是“一笔过”,那就要因人而议了,因为,有些人在横盘市中赚了钱,而有些人在横盘市却不赚钱、甚至亏了钱,但不管怎么样,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都应当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因为,有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每一次的横盘,都显得那么“矜持”,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矜持”而不只是“持久”,是另有一层意思在其中的,这里不多说,我的意思就是,这些个助涨助跌,亦或“矜持”,都有股指期货的——反作用。以上便是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后给股市形成影响的一个“梗概”,当然,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了,内中更有丰富的“血肉”,仍有待于诸友体会!最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便是——股指期货是一款金融衍生产品,源于股市,却与股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对股市形成反作用,特别是对股市短期走势,更具有“引领功效”! 备注:本人在此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朋友交朋友、谈体会、共学习、促进步,如果大家能在交流中有所领悟、有所提高,那便是我之初衷了,如果你体会了,那我上面的话,便自然也是你的了!

❼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金融工具,就好比大宗商品期货一样,为的是让投资者都能比较直观的看到市场对未来股指的运行方向,有了股指期货投资人就不必过度担心隔夜信息差导致股指大幅高开、低开所带来的短期风险,同时起到一个调节运行节奏的作用,有股指期货,大盘股指就不会轻易的大幅波动,导致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中央加速出台股指期货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打击市场中头投机力量,鼓励投资者购买业绩优良,成长性良好的公司股票,避免出现07到08年那种整个市场的大幅波动,导致千千万万的股民被套,稳定了中小股民的投资信心,资本市场才能良好的发展,毕竟,资本市场的根本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分红,祝您投资顺利1

❽ 股指期货会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什么影响优缺点

.1 股指期货推出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结构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股指期货是资产管理业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风险管理工具.一般而言,分散投资可以有效化解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而言,则需要进行风险对冲,而股指期货就是非常好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结构.

首先,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化.目前国内股票现货市场没有做空机制,所以投资者只有在上涨的市场中才能获得盈利.而股指期货具有双向交易机制,投资者不仅可以在上升的市场中获利,也可以在一个下跌的市场中获利.正是由于股指期货具有买空卖空的双向交易机制,因此一旦股指期货推出,市场便增加了通过做空市场获利的交易动力.这就改变了以往投资者只有通过做多市场才能获利的市场结构,从而增加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度.

其次,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化.一些国内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可以利用股指对冲风险,以实现资金在风险和收益上的合理匹配.而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会利用股指期货操作的杠杆进行套利、投机活动.对于海外资金来说,有了避险工具,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动力会进一步增加.众多场外资金,场外投资者的入场,大大拓宽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

1.2 股指期货推出将改变市场交易策略

股指期货推出所引起的资本市场结构的这种改变,必将导致投资者交易心理与交易行为的变化.部分投资者试图在股指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之间进行套利交易;部分投资者会试图从股指期货做多或做空交易中获利;部分投资者会试图在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实现投资者自身资产的保值期望.

以香港市场为例,我们看出在上述交易策略中,主要以投机交易为主,以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为辅.我们认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可能会出现较多的投机行为,但套期保值,套利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1.2 股指期货不会改变我国A股市场的长期运行趋势

当前 ,在经过一轮制度变革的市场中,国内股指反复创出新高,市场股票大都处于相当高的估值状态.从国外的经验看,我们认为:

第一,在当前的市场高估值背景下,股指期货如果推出,市场可能会产生较一致的做空力量,市场会面临股指期货投机性做空而带来的大幅波动,这将不是监管层所乐意看到的.所以,在股指期货的推出前期,极有可能通过调整,形成一个相对较小的分岐,只有这样,股指期货才会有一个稳定的市场基础.

第二,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将很可能对A股市场产生比较明显的资金分流效应.事实上,当我们分析当年的权证时,我们发现在权证推出前后,短期内A股市场的成交金额有下降的现象.同样,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短期内,现货市场可能将面临一定的调整.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前几个月,现货市场短期的波动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推出后短期内波动率会有所下降.

第三,国外的经验表明: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与否,将不影响现货市场的长期运行趋势.我们认为,在公司业绩水平有望维持高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当前格局不会因股指期货的推出而被打破.

❾ 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

由于期货是保证金交易,就是说,你只需要出一定比例的钱就可以做全版部的买卖权了。例如:假设铜每吨20000元,一手=5吨,那么一手单子的总价值就是5*20000=100000,如果保证金比例是10%,那么你只需要有1万做保证金就可以买入或卖出1手铜了。但是亏,盈都还是按一手单子货物的全价算,如果铜价跌到19000,那么5*19000=95000,如果这个时候平仓的话就是输赢5000元,相对1万的本金来说就是输赢50%了。所以说期货的杠杆是指1/保证金比例,保证金比例越高那么杠杆越低,反之,保证金比例越低杠杆越高。正规的期货品种杠杆倍数应该是大概8~12倍左右。一句话,杠杆效应就是有放大输赢倍数的作用。

❿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和作用

在股指期货推出前,机构逐渐增强对标的指数成份股的选择偏好是存在的,这会导致部分资金逐渐偏重于权重股的配置,但这种转移应该是在权重和非权重股投资机会相当的情况下做出的转移选择,机构不会为了买权重而买权重,只会在类似条件下给权重股偏多关照而已,因此这种倾向应该是存在但难以显著的。但市场情绪会逐渐自我强化这种效果,很可能在投机盘的非理性推动下,强化这种期指推出前的权重股溢价效应。

由于期指推出前的权重股溢价包含了过多情绪化的投机因素,因此我们预期权重股在股指期货上市前夕出现下跌的可能性较大。投机资金兑现离场主要的主要动力仍将是市场意识的自我实现。因为在有限的、可参考的国外历史案例中,期指推出后现货指数下跌的概率偏大,目前这种小样本案例得出的结论已经在多数机构的市场推介中逐渐被投资者认可。

标的现货指数的中长期走势由标的指数基本面所决定,不会因衍生产品的推出而改变趋势。衍生产品只是建立于现货产品基础上的搏弈工具,三者的决定顺序一定是“基本面——现货指数——指数衍生产品”。更何况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数量只有300只,虽然成份股在所有A股中有较为显著的代表性,但终究只是整体现货市场的一部分。

阅读全文

与股指期货的市场效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恐怖融资界定始终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浏览:50
硫醇甲基锡的价格 浏览:369
宏源期货乌鲁木齐营业厅客服电话 浏览:519
晋中银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572
工行法人理财产品最新 浏览:155
股票市场 浏览:879
股东查账如何发现问题 浏览:236
融资融券打新举例 浏览:900
2019公司境外汇款的规定 浏览:616
600664股票价格 浏览:679
美国贷款银行有哪些 浏览:841
期货原油外汇通 浏览:684
民营银行的理财产品有本金保障吗 浏览:324
sps财务指标 浏览:641
期货投资公司挂靠 浏览:109
期货白银盈亏怎么计算 浏览:105
瑞达期货关联上市公司 浏览:530
期货老师公开课件 浏览:485
依赖科技股票 浏览:71
mcst指标选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