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持续性缺口和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盈利性之间有什么关系急求!!!T^T
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当利率变动时,敏感性缺口状况和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紧密相关:利率上升时,银行保持敏感性正缺口有利;利率下降时,银行保持敏感性负缺口有利。但是,在有效持续期缺口模型中,银行的持续期缺口状况和银行净资产价值的关系与敏感性缺口模型下的情况正好相反:利率上升时,银行保持持续期负缺口有利;利率下降时,银行保持持续期正缺口有利,当然持续期零缺口同样最安全。当利率上升或下降时,敏感性缺口策略和持续期缺口策略对银行的要求刚好相反。
敏感性缺口反映的是利率敏感性资产总值与利率敏感性负债总值之间的差额,它的意义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的程度,敏感性缺口越大,银行的利率风险越大。而有效持续期缺口可近似地表示为银行总资产市值和总负债市值的平均利率弹性之差,它的意义在于衡量银行的净资产市值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的程度。由此可见,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有效持续期缺口的意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由于敏感性缺口和未来的净利息收入变动有关,未来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又是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最重要的现金流之一。而持续期的计算与未来的现金流紧密相关,所以敏感性缺口和持续期缺口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
② 利率敏感性缺口、有效持有期缺口、利率敏感系数是什么请详细解析
1,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如距分析日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将要到期或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为负缺口。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通道时,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有正面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若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则又为负面影响,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2,利率敏感系数: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两者之间的差额,实际上就是利率风险敞口(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时期划分不同,则会得出不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因此,利率敏感性缺口可用于衡量银行净利差收入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利率风险程度。为规避利率风险,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主动性或被动性操作策略。主动性策略是指商业银行预期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事先对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调整,以期从利率变动中获得预期之外的收益。譬如,预期利率上升,商业银行通过增加敏感性资产或减少敏感性负债,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正值。被动性操作策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在零水平,无论利率如何变动均不会对银行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这是一种稳健保守的风险管理策略,但也因此失去获取超额利润的市场机会。
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变量只要发生变化,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会随之改变。 利率敏感系数就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某些关键量发生变化给投资方案利率带来变动的程度。 利率敏感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利率变动百分比
敏感系数= ——————————
因素变动百分比
若敏感系数为2,表明某因素增减一倍,净现值会增减2倍;若敏感系数为1,表明净现值与某变量同倍速度增减。敏感系数越大,表明该方案净现值对关键变量的敏感度越高,则该方案的风险越大:反之,则风险越小。
利率敏感系数作为衡量公司风险大小的一种专门技术,具有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优点。但也有它的不足,一般而言,投资方案的风险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它对关键投入变量的敏感性;
②关键变量值在概率分布中的可能范围。而敏感系数只考虑了第一个因素,因而无法准确衡量出投资方案的公司风险。
3,有效持有期缺口: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规避由于利率变动而引起的风险。假设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值,如果预期市场利率水平下跌,则银行利息收入的减少将超过利息支出的增加,即银行净利差将缩小。这时商业银行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做多头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因为利率期货的价格走向和利率变动方向相反,所以银行通过在期货市场低买高卖的方式,用期货市场的收益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消除了利率下降的风险,从而稳定银行净利差。
③ 银行如何运用金融期货来对正、负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套期保值
可以利用国债期货来对冲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的风险:
1.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时,若预期利率下降,则对银行有负面影响,可以买入国债期货;利率下降时银行的正缺口会产生损失,而国债期货价格会上涨,这样就对冲掉了利率敏感性缺口的风险。
2.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时,预期利率上升,则对银行有负面影响,可以卖空国债期货;利率上升时银行的负缺口会产生损失,国债期货价格下降,取得卖空收益,达到了套期保值的目的。
④ 利率敏感性与敏感性缺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如距分析日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将要到期或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为负缺口。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通道时,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有正面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若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则又为负面影响,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银行实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它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变化来反映利息收支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对银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响,与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缺口管理。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可以量化计算由于利率变动给银行的生息资产和生息负债带来的影响程度,在判断利率未来的变动走势的情况下,引导银行主动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⑤ 什么是利率敏感性缺口如何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对银行负债加以管理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如距分析日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将要到期或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为负缺口。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通道时,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有正面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若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则又为负面影响,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银行实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它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变化来反映利息收支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对银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响,与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缺口管理。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可以量化计算由于利率变动给银行的生息资产和生息负债带来的影响程度,在判断利率未来的变动走势的情况下,引导银行主动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模型的原理入手。利率敏感性缺口主要分析利率的波动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假设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面临同样的利率波动,那么当利率波动时,决定净利息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因素便是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也即敏感性缺口的大小。而有效持续期概念是建立在资产或负债价值是未来可获得或支出的现金流的贴现值之和的基础之上的,它被定义为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相对于市场利率变动百分比的弹性。持续期分析中蕴含了未来现金流和偿还期限对价格的利率弹性的影响,持续期与未来现金流的大小呈反向关系,与偿还期限的长短呈正向关系,这一点是敏感性缺口分析所缺乏的。有效持续期可以分析每笔资产或负债的利率风险,也可以分析银行总体的利率风险。银行净资产市值的变动与持续期缺口呈反向关系,持续期缺口越大,则银行净资产价值的变动幅度越大。
为规避利率风险,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主动性或被动性操作策略。主动性策略是指商业银行预期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事先对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调整,以期从利率变动中获得预期之外的收益。譬如,预期利率上升,商业银行通过增加敏感性资产或减少敏感性负债,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正值。被动性操作策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在零水平,无论利率如何变动均不会对银行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这是一种稳健保守的风险管理策略,但也因此失去获取超额利润的市场机会。
⑥ 利率敏感性缺口如何理解
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通道时,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有正面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若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则又为负面影响,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银行实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它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变化来反映利息收支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对银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响,与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缺口管理。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可以量化计算由于利率变动给银行的生息资产和生息负债带来的影响程度,在判断利率未来的变动走势的情况下,引导银行主动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通过以上对两种模型原理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敏感性缺口反映的是利率敏感性资产总值与利率敏感性负债总值之间的差额,它的意义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的程度,敏感性缺口越大,银行的利率风险越大。而有效持续期缺口可近似地表示为银行总资产市值和总负债市值的平均利率弹性之差,它的意义在于衡量银行的净资产市值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的程度。 由此可见,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有效持续期缺口的意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由于敏感性缺口和未来的净利息收入变动有关,未来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又是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最重要的现金流之一。而持续期的计算与未来的现金流紧密相关,所以敏感性缺口和持续期缺口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由于在利率上升或下降时,银行对敏感性缺口和持续期缺口的选择刚好相反,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完全相反的缺口策略是否会发生冲突。 我们假定在一开始,某银行的利率政策非常保守,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持续期缺口为零。假定该银行预测未来市场利率上升,并且经营策略从保守型向主动型转变,因此需要把资产和负债结构调整为敏感性正缺口,把银行的持续期缺口改为负缺口。又假设只考虑通过表内调整的方式来达到上述目标。调整为敏感性正缺口可以通过增加敏感性资产,或者减少敏感性负债,或者两者同时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的区分与银行利率敏感性分析的考察期长短有关,如果某项贷款的利率调整每6个月进行一次,而银行利率风险分析的考察期则是1个月或者3个月,只要考察期小于调整期,这项贷款在考察期内都是非敏感性资产。因此,敏感性资产的增加既可以通过浮动利率资产的增加、固定利率资产的减少来满足,也可以通过缩短浮动利率资产的利率调整期、或者缩短资产的偿还期限从而通过重新发放资产来达到;敏感性负债的减少也是同样道理。 上述的这些调整策略都会因为利率的上升而使资产未来的现金流增加或使负债未来现金流的增加相对较小,而这与持续期负缺口调整的方式是相一致的,或者说包含于持续期缺口调整的方式之中的。因为达到持续期负缺口可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进行:缩短资产的偿还期限,或者延长负债的偿还期限,或者增加资产未来的现金流,减少负债未来的现金流等。所以,利率敏感性正缺口和持续期负缺口并不矛盾,事实上,上述各种方式都是有效利用利率上升时机、规避利率风险的可行方案,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⑦ 利率敏感性与利率敏感性缺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利率敏感性 资产或负债利率随着市场利率变化的变化程度 市场利率变化导致其变化幅度越大敏感些越强
2、利率敏感性缺口 指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的差额
⑧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利率敏感分析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变化来反映利息收支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对银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响,与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缺口管理。
利率敏感性缺口等于一个计划期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之间的货币差额。商业银行通过对利率的预测,可以采用不同的缺口战略,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预测利率上升,可采用正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下降,可采用负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不变,可采用零缺口战略。
⑨ 什么是银行资产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敏感性是指银行资产的利息收人与负债的利息支出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的大小,以及它们对市场利率变化的调整速度。如果利率浮动的资产和负债,其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它们就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相反,利率固定的资产与负债就不是利率敏感性的。
利率敏感性分析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的变化来反映利息收支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对银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缺口管理。
利率敏感性缺口等于一个计划期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货币差额。商业银行通过对利率的预测,可以采用不同的缺口战略,从而实现利涧最大化:如果预测利率上升,可采用正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下降,可以采用负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不变,则可以采用零缺口战略。
⑩ 金融风险管理 简答题 什么是利率敏感型缺口
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是指资产的收益或负债的成本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大的资产或负债。 当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下降会增加银行利润,升高会减少利润。当利率敏感性负债小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上升会增加银行利润,下降会减少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