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三大股指期货代码各是什么意思
你好,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目前有三大股指期货品种,代码分别是IF、专IH、IC,包括沪深300股指期属货、上证5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每个股指期货品种又包含4个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约。股指期货需要验资50万才能开通交易权限。
2019年最新股指期货交易所费率标准是成交额的万分之0.23,平今仓费率是成交额的万分之4.6。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2. 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前途
推出股指期货的主要目的是给市场带来高效的定价机制,以消除过度投机,维护市场稳定。金融衍生产品能否被市场高效合理地定价,是市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股指期货做为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重要的金融创新,目前已经是世界上交易量和流动性最好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被公认为是股市上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推出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加大市场的波动性。
股指期货积极影响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融合。
衍生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市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使基础金融市场得到补充和完善,有助于健全市场架构,扩大市场规模。金融期货市场建立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及商品期货市场等将通过金融期货中介实现相互联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广大的投资者群体与网络,实现各金融子市场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股指期货推出是发展衍生品市场的第一步,它联通股票现货与期货。目前,国内证券公司专注于股票现货市场业务,期货经纪公司专注商品期货经纪业务,两个行业交流很少。推出股指期货后,两个行业将实现联通,券商可以参股期货经纪公司从而进入金融期货市场,同时,间接进入传统的商品期货市场,这将为商品期货市场带来增量客户,增加商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期货经纪公司也可以通过参与股指期货间接涉足股票市场。两个行业的联通将为金融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债券与利率期货将联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期货市场将联通外汇市场与资本市场。
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
股票市场缺乏规避系统风险的工具是制约机构投资者投入资金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市场将进一步吸引机构投资者投资,增加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比重,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服务于蓝筹股发展战略。
境外股指期货发展的经验表明,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交易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股指期货会因套利、套期保值及其他投资策略增加而增加对股票交易的需求,从而增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市场有效性。
改变市场的单边运行机制,投资模式多元化。
在可以做空的前提下,股指期货将结束股票市场单边做多才能获利的现状,市场的博弈规则将更为合理。股指期货推出在增加投资品种的同时,还有利于后续相关产品的陆续推出,例如股指期权等。股指期货使投资者的投资模式多元化,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风险承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采取套期保值、套利、投机和资产配置等投资模式,使投资方式多元化。
股价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趋向理性。
伴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和发展,标的指数中对股指有较强影响力、基本面较好、流动性高的权重蓝筹股必将受到更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其对指数的影响力将更强,活跃程度也会提高,而质地较差的公司则会被市场逐渐抛弃,股市结构将逐步两极分化,蓝筹价值型投资理念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股指期货消极影响
交易转移,市场资金流动性加大。
股指期货因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特点,短期内将吸引部分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股票市场转向期指市场。期指的名义成交金额可能超过股票市场,而股票市场的交易会变得相对清淡。在这个过程中,资金在不同市场中的流动也会加快。但从中长期来看,股指期货会大大促进股票市场规模的发展。
操作风险有加大的可能。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股指期货使用保证金交易的特征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市场风险。
影响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虽然各国的实证表明股指期货交易并不增加现货价格的波动性,甚至有助于股市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股指期货也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和波动特性。首先,期指的交易会增加信息传送的速度,通过指数套利或其他渠道,迅速影响股票的市场价格;其次,期指交易有很高的杠杆作用,利用其高度投机可能使期指价格产生大幅波动而影响现货价格;再次,期指的“到期日效应”也有可能会使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加剧。
投机操纵行为可能增多。
股指期货特有的高杠杆率非常符合投机者的口味,因此,股指期货推出后,投机者和投机行为会明显增多。同时,股指期货交易使现货和衍生品市场间产生互动关系,从而为投机资本利用股指期货操纵市场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在市场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投机者利用股指期货更容易操纵市场。
对股市资金的影响
笔者的实证分析显示,股指期货推出前后一年绝大部分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没有显著变化(见表)。因而可以推测,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短期波动率没有显著影响。
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股票市场的“排挤效应”有限。短期而言,由于股指期货与现货股票之间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替代性,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可能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资金排挤效应,尤其是重视指数的部分投机者,会将投资股票市场的部分资金转移。从资金量上看,股指期货交易金额可能超过股票市场交易金额,但股指期货是通过保证金交易,即便股指期货交易量是现货的2倍,按10%保证金计算,实际交易金额仅是股票市场的20%。考虑到期货市场是T+0交易,交易量主要是短线炒手所为,实际参与交易的资金可能仅是股票市场的5%至10%,因而,不足以形成对股票市场的冲击。
其次,期现之间的套利行为将增加市场流动性。期货市场由于有低交易成本、T+0、可以卖空与杠杆交易等特点,股指期货合约的流动性较好,名义交易金额可能达到现货交易金额的1~2倍或更多,其中投机性交易占了相当比重。对于新兴市场,股指期货推出之初,经常会出现期货与现货基差拉大,为市场套利交易提供了条件。2004~2005年,香港地区恒生指数期货套利交易约占交易总量的11.9%。套利资金经常需要买入现货并卖出期货,因而提高了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
第三,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还表现在估值上。根据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从中长期来说,股指期货不影响股票市场的估值。影响我国A股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增长率、汇率、利率和企业利润增长率等。从短期来看,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股指的“助涨助跌”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资金的影响只是局部与短期的,从整体与长期角度看,股指期货会促进股市交易的活跃与价格合理波动,从而使股市更加健康地发展。
条件和时机的选择
推出股指期货的主要目的是给市场带来高效的定价机制,以消除过度投机,维护市场稳定。金融衍生产品能否被市场高效合理地定价,是市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成熟股指期货市场的经验表明,股指期货可以达到很高的市场定价效率。从新兴市场股指期货发展的历程来看,发展初期交易量较小,基差较大,套利利润较高,但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市场逐步成熟,定价效率随之提高。另外,新兴市场股指期货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充当着重要的套利角色。股指期货能够被市场高效定价的原因,在于市场拥有灵活高效的套利机制、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的套利力量等。
3. 股指期货软件的产生背景
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率先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正式开始股指期货这一新品种的交易。因为股指期货具有规避系统风险、活跃股票市场、分散投资风险、套期保值等功能,其它国家和地区竞相效仿美国堪萨斯市,从而形成了世界性的股价指数交易热潮。
无论是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避险还是套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这些计算涉及到历史和实时的行情资料,需要进行不间断地运算,单靠手工计算是完全无法胜任的,必须开发计算机专用程序进行系统地运算和判断,才能为投资者的投资操作提供精准的依据。为此,能辅助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避险和套利的软件应时而生。
4. 股指期货是谁发行的
你好,股指期货合约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面简称中金所)推出的期货品种,国内所有的金融期货合约交易都是中金所发布上市,组织交易的。
股票是上市公司IPO过程中产生的发行价格,及根据市场状况决定和公布股票发行数量。发行价和发行数量有上市公司IPO招股说明书公布。
股指期货是撮合成交产生的合约上市初始价格,成交数量由市场规模决定。
5. 股指期货推出的背景 目的 具体细则 对股市的影响
股市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面临的风险:一种是股市的整体风险,又称为系统风险,即所有或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一起波动的风险;另一种是个股风险,又称为非系统风险,即持有单个股票所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即同时购买多种风险不同的股票,可以较好地规避非系统风险,但不能有效地规避整个股市下跌所带来的系统风险。而股票指数基本上能代表整个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幅度,于是,人们开始尝试着将股票指数改造成一种可交易的期货合约并利用它对所有股票进行套期保值,规避系统风险,于是股指期货应运而生。
股指期货的实质就是将对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的过程,其风险是通过对股市走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操作相互抵消的。
股指期货作为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它的推出填补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卖空和融券功能,市场缺乏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管理手段这一空白,将改变证券市场缺乏规避系统性风险工具的现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全新选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则丰富了投资手段,使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股指期货推出的直接意义就是丰富了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给投资者增加了新的投资品种和风险管理工具。对券商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既可以增加自营品种,也可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增加了新的利润来源;对基金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既增加了投资品种,也能提高其资产配置的效率;对保险公司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更为其资金管理提供了极为有力的风险管理工具。总之,股指期货的推出,促进了不同投资者投资模式的多元化。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连接在了一起,改变了两个市场割裂的状态。同时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只能做多的股市运作模式,给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价格发现、资产配置以及套期保值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短期内,期货和证券双方在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可以优势互补,而从长远来说,基本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使国内资本市场向本源意义上的国际发达的资本市场回归。
-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规避与分散风险的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和现货的组合投资来规避系统性风险,改变了过去只能以卖出现货股票的方式来规避风险的方式。投资者既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进行放大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也可以通过买入看好的股票同时买空股指期货来回避系统风险并获取套期保值的收益。总之,通过股指期货,投资者既可以在牛市中持有股票获利,也可以在股市处于大幅波动时锁定风险而获取稳定收益。
-股指期货的推出提高了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效率。价格发现是股指期货一大功能,因而股指期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现货价格,从而引导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充分、有效的发挥。
-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股指期货的交易能够凝聚各种信息,有利于提高股市的透明度。如果股市价格与股指期货市场间价差增大,将会引来两个市场间的大量套利行为,从而抑制股票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通过集合竞价可产生反映国民经济的未来变化不同到期日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格;同时,由于股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也有利于提高股票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
-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在证券全球化的今天,股指期货的推出成为一个国家增强本地资本市场竞争力的突破口,并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而,这对促进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6. 中国股指期货什么时候上市的
2010年4月16日,
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股指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7. 沪深300股指期货产生的背景
二、沪深300指数的介绍分析
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取原则主要是:指数有较好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抗操纵性,套期保值效果较好以及指数编制与管理方法较为科学等。沪深300指数有较好的市场覆盖率、行业代表性、市场流动性、投资性和抗操纵性,很好地具备作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必备条件。
1.沪深300指数和市场整体的相关性
截至2006年10月13日,沪深300指数的总市值为35219.27亿元,流通市值为10231.01亿元,而沪深两市的A股总市值为51343.92亿元,A股流通市值为16873.02亿元,沪深300指数的总市值覆盖率为68.59%,流通市值覆盖率为60.64%,因此沪深300指数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
根据统计,按照每日收盘价计算,从2005年1月4日至2006年10月13日,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962,和深圳综指的相关系数为0.9942,表明了沪深300指数和市场整体的高度相关性。按每日收盘价的涨跌点数计算,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650,和深综指的相关系数为0.9748,在涨跌点数上,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低于深综指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的原因在于上证指数在新股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而造成了指数失真,因为在新股上市时,上证指数涨跌幅度与其均值的偏离度明显大于深圳指和沪深300指数相应的偏离度。
2.沪深300指数的行业代表性
截至2006年10月13日,在沪深300指数中,成份股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是制造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为156、28和22家,制造业在300家成份股中占的比例超过了50%。
从成份股所属行业在指数中的权重来看,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分别占41.93%、15.05%和8.16%。尽管指数中制造业无论在成份股数量还是权重上都占绝对优势,但由于制造业中子行业很多,其经营环境、景气周期等相差很大,从而使其在股市中的走势有较大差异。因此从市场的行业板块来看,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的板块效应更强。考虑到沪深300指数中金融保险业的成份股一共只有9家,因此,金融保险业的整体走势对指数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沪深300指数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制造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的比重远远高于这类行业在S&P500指数中的比重,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又远远小于S&P500指数。这一特点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前期的产业特征。
3.主要财务特征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具有良好的投资性,市盈率与市净率等估值指标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2006年三季报显示,沪深300指数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成长性均优于市场平均水平。2006年前8个月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分红超过市场分红总额的80%,明显高于同期沪深300成份股总市值的市场占比。
从个股来看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程度,上市公司流通A股市场比例占300家成份股流通市值比例在1%以上的有15家。其中金融股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又以银行股表现突出。沪深300成份股中6家银行股的流通A股市值为1197.54亿元,占沪深300成份股流通市值比例为11.66%。招商银行(600036)所占比例最高为4.67%,起到一发千钧的作用。
8. 中国的股指期货是什么时候推出的
中国的股指期货只有一种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010年2月20日宣布,证监会已正式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2010年2月22日9时起,正式接受投资者开户申请。公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自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股指期货开户条件
一、保证金账户可用余额不低于50万元;
二、具备股指期货基础知识,通过相关测试(评分不低于80分);
三、具有至少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仿真交易记录,或者是最近三年内具有10笔以上商品期货交易成交记录(两者是或者关系,满足其一即可);
四、综合评估表评分不低于70分;
五、中期协无不良诚信记录;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交易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股指期货交易的情形。
按照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成为期货经纪公司客户: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机构和期货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证券、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未能提供开户证明文件的单位;中国证监会规定不得从事期货交易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9.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产生的背景及其将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带来的影响
中国的股市不可以做空,所以炒股的人,无论是庄家还是散户都没有一种规避股市风险的方法,所以才有推出股指期货的要求,主要是给炒股的人一个规避风险的平台。
股指期货的推出会稳定我国的股票市场,以后股市不会出现长熊或者长牛的时候了,因为一旦股市表现的不好,股指期货会进行调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