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麦上市对小麦期货市场会造成什么样的反响.
路透芝加哥6月4日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近月合约周五连续第四天
跌至合约低点,受美元走强和全球供应高企打压.
CBOT玉米期货走低,同样打压小麦价格.
CBOT-7月软红冬麦合约WN0收低0.06美元,报每蒲式耳4.35-3/4美元.近月合约收在2009年
9月14日以来最低水准.
基金估计沽出2,000口CBOT小麦合约.
Informa Economics预期美国冬小麦产量为14.81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USDA)预期为14.5
8亿蒲式耳.
交易商称,ADM几天来一直在买入2011年7月小麦期货,同时做空2010年7月小麦期货.
美国农业部称,上周小麦出口销售24.11万吨,分析师此前预期为25-45万吨.
CBOT小麦期货成交量预估为108,980口.
2. 小麦期货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状况
美联储将继续延续QE3,维持利率0-0.25%不变,保持利率在异常低位至少到2015年中。美国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2%,二季度实际同比增长1.3%,三季度实际同比增长2.7%。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升2.0%,10月CPI同比上升2.2%。美国经济缓慢增长,通胀水平仍然较低,因此美联储继续维持当前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
欧元区自2011年1季度以来GDP增速一直在下滑,今年第二季度更是负增长,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回落到较低水平,9月、10月和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6%、2.5%、2.2%,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9月6日宣布将实施名为“货币直接交易”的债券购买计划。此举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尽管迄今为止尚未具体操作。欧洲经济有趋于稳定迹象,欧元区11月经济景气指数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月反弹后回落。通胀有限,欧元区预计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相继推出了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它经济体也都不同程度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加紧稳增长,继10月PMI数据回到荣枯线之上,11月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第四季度企稳回升。随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发酵、经济增长改善,对小麦价格将构成支持。
3. 听说国家要取消小麦出口退税啦,为控制物价上涨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供需决定价格,取消出口退税就是鼓励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流通,以减少国内由于农产品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取消退税必定会对部分出口产生制约,从而增大国内供给,从而对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空间造成压力。但是不要这样就认为国内农产品价格就会进入下滑。主要原因就是
首先,人均收入的提高必然会带来饮食结构的变化。中国目前正在进入丛低蛋白为主到高蛋白为主,而农产品正是养殖行业的主要原料,而中国的养殖行业这几年尽管面临着禽流感,蓝耳病等的威胁,还是在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在发展,这是有需求决定的,是硬的。
其次,全球性的粮食供需失衡以及生物柴油概念会进一步推高农产品价格。目前中国的玉米和小麦就是全球最低价,在国内外价差被人为的拉大的前提下,国内农产品价格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很难下跌。
再次,美元的疲软和人民币的泛滥,也会进一步推动物价的上涨。
最后不要忘了,为了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我们的政府对于农业是持保护政策的,国家粮食储备的目的也就是保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所以任何导致粮食价格大起大落的情形,显而易见都会引发国家干预和储备粮的调剂。
总而言之,本人认为长期看大涨不易,但短期一定会稳中有升
在流动性过剩与食品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下,中国不再鼓励原粮出口成为必然选择
【《财经》网综合报道】12月17日,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通知, 12月20日起取消84种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具体执行时间以 “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同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明年3月到期的小麦期货合约价格突破每蒲式耳10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年小麦价格涨幅近一倍。同样,在CBOT交易的大豆和玉米品种也分别创出近期新高。
最近几个月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面临来自食品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截至11月,美国CPI同比增幅达4.3%,欧元区达3.1%,产粮大国阿根廷的CPI涨幅更是高达8.5%。而中国11月CPI同比增长高达6.9%,再创十年新高。此前,食品价格不断高位上涨的拉动下,中国连续数月CPI上涨超过6%。
显然食品价格高涨对各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中国所要面对的还不止如此。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今年9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1.4万亿美元,去年同期仅9879亿美元。
分析认为,在流动性过剩与食品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下,中国不再鼓励原粮及其制粉出口成为必然选择。
4. 期货中美小麦和国内强麦的区别
制定的标准不一样,抄因为小麦根据产地,季节的不同,品质,成分含量有所不同。
(一)标准品,生芽粒小于等于2.0%。
硬冬白小麦期货合约。
(四)硬冬白小麦期货合约见附件一,霉变粒小于等于2.0%)贴水30元/吨;
(三)同等级硬冬白小麦的不完善粒大于6.0%小于10;吨;吨;ZSJ 001-2003)的二等优质强筋小麦。
(二)替代品:符合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用优质强筋小麦标准(Q/。
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
5. 大麦期货怎么做,好像国内的交易所没有这个合约标的。
交易单位是指在期货交易所的每手期货合约代表的标的物的数量。在国际市场上,交易单位也称为合约规模(Contract Size)。期货价格乘以交易单位等于一手期货合约的价值。如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为10吨/手,当豆粕期货价格为3000元/吨时,每手豆粕期货的合约价值为30000 元。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只能以交易单位(合约价值)的整数倍进行买卖。
报价单位是指在公开竞价过程中对期货合约报价所使用的单位,即每计量单位的货币价格。例如,国内阴极铜、铝、小麦、大豆等期货合约的报价单位以元(人民币)/吨表示。
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的标准化的合约。期货合约的持有者可借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
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它是期货交易的对象,期货交易参与者正是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期货合约,转移价格风险,获取风险收益。期货合约是在现货合同和现货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期货合约条款的 标准化。在期货市场交易的期货合约,其标的物的数量、质量等级和交割等级及替代品升贴水标准、交割地点、交割月份等条款都是标准化的,使期货合约具有普遍性特征。期货合约中,只有期货价格是唯一变量,在交易所以公开竞价方式产生。
6. 中国有几个期货交易所啊
一共有4个,分别是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1.郑州商品交易所(ZCE)
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0月12日,是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品种有强筋小麦、普通小麦、PTA、一号棉花、白糖、菜籽油、早籼稻、玻璃、菜籽、菜粕、甲醇等16个期货品种,上市合约数量在全国4个期货交易所中居首。
2.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
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黄金、白银、铜、铝、锌、铅、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天然橡胶沥青等11个期货品种。
3.大连商品交易所(DCE)
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聚丙烯、聚氯乙烯、塑料、焦炭、焦煤、铁矿石、胶合板、纤维板、鸡蛋等15个期货品种。
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国第四家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有股指期货,国债期货。
(6)中国推出小麦期货扩展阅读:
期货交易所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场所,是期货市场的核心。它是一种非营利机构,但是它的非营利性仅指交易所本身不进行交易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等于不讲利益核算。
在这个意义上,交易所还是一个财务独立的营利组织,它在为交易者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场所和有效监督服务基础上实现合理的经济利益,包括会员会费收入、交易手续费收入、信息服务收入及其它收入。
它所制定的一套制度规则为整个期货市场提供了一种自我管理机制,使得期货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得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交易所之间出现了多次的合并和重组。如今最有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包括:
中国市场
1、郑州商品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于1993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从事以粮油交易为主,逐步开展其它商品期货交易的场所,她的前身是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主要上市交易品种有小麦、优质强筋小麦。
2、大连商品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于1993年11月成立,主要上市交易品种有大豆、豆粕。
3、上海期货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1998年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和上海粮油交易所三所合并而成,其主要上市交易品种有铜、铝和天然胶。
美国市场
以芝加哥和纽约为主: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以农产品和国债期货见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以畜产品、短期利率欧洲美元产品以及股指期货出名)、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以指数期权和个股期权最为成功);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以石油和贵金属
2006年10月1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宣布和已竞争百年的同城对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进行合并。
2007年6月,CME和CBOT的合并计划获得美国司法部的批准,2007年7月9日,CME和CBOT股东投票决议通过两家公司合并,CME成为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
2008年3月17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与纽约商品交易所达成协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以股票加现金的方式实现对后者的收购,涉及资金约94亿美元。
欧洲市场
主要是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主要交易德国国债和欧元区股指期货)和泛欧交易(Euronext:主要交易欧元区短期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等),另外还有两家伦敦的商品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主要交易基础金属)、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主要交易布伦特原油等能源产品)。
亚太市场
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的内地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主。
日本期货市场主要包括以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主要是能源和贵金属期货)、东京谷物交易所(TGM:主要是农产品期货)等为主的商品交易所,以及以东京证券交易所(TSE:主要交易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大阪证券交易所(OSE:主要交易日经225指数期货)和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TIFFE:主要交易短期利率期货)为主的金融期货交易所。
期权,交易量近几年名列全球第一。新加坡交易所(SGX)集团下的期货市场上市的主要是离岸的股指期货,如摩根台指期货、日经225指数期货等。
印度主要期货品种包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货和个股期货以及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货。
澳大利亚期货市场主要是当地的股指和利率期货。中国内地目前有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小麦、棉花、白糖等农产品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上海期货交易所(主要交易金属、能源、橡胶等工业品期货)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将上市金融期货品种,首先将上市沪深300股指期货。
香港地区的期货市场主要是以香港交易所集团下的恒生指数期货、H股指数期货为主。台湾地区的期货市场主要包括在台湾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货与期权。
其他市场
中南美主要是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利率、汇率期货)和巴西期货交易所(交易各类金融和商品期货)。非洲期货市场主要是南非的证券交易所下属的期货市场,上市当地金融期货品种。
2006年6月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泛欧证券交易所已达成涉及金额近78亿美元的合并协议。
参考资料:网络-期货交易所
7. 小麦期货上市时间是什么时候
强筋小麦2003年3月28日在郑商所上市交易,普通小麦2008年3月24日在郑商所上市交易。
8. 中国农产品期货有哪些分别 在哪个期交所上市
�6�1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一号、大豆二号、豆粕、玉米、豆油 、PVC、LLDPE、棕榈油
�6�1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小麦(强麦和硬麦)、棉花、PTA、菜籽油 、早籼稻
�6�1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锌、燃料油、天然橡胶 、螺纹钢、黄金、线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指数
9. 中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
我国四大期货交易分别是: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郑版州商品交易所(ZCE)和大连商权品交易所(DCE),不同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不同,交易标准也各有差异。
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0月12日,是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品种有强筋小麦、普通小麦、PTA、一号棉花、白糖、菜籽油、早籼稻、玻璃、菜籽、菜粕、甲醇等16个期货品种,上市合约数量在全国4个期货交易所中居首。
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黄金、白银、铜、铝、锌、铅、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天然橡胶沥青等11个期货品种。
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聚丙烯、聚氯乙烯、塑料、焦炭、焦煤、铁矿石、胶合板、纤维板、鸡蛋等15个期货品种。还有疑问可以追问我或者关注我私信
10. 中国期货市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1987年前后,一些关于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文章见诸报端。为了解决价格波动这一难题,使有效资源能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指示,决定研究期货交易。1988年3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的发展各类批发市场贸易,探索期货交易。”从而确定了在中国开展期货市场研究的课题。
拓展资料:经过一段时期的理论准备之后,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在1990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遍布全国各地的交易所数目一度超过50家,年交易量达6.4亿手,交易额逾10万亿元,期货品种近百种,交投可谓非常活跃。但是,当时的法规监管较为滞后,发生了不少问题。因此,国务院决定全面清理整顿期货市场,建立适用于期货市场的监管法规,将交易所数目减少至15家,期货经纪公司数目大幅缩减,并限制了境外期货交易。
第二阶段是1996至2000年,国家继续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加上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期货市场步入低潮。1998年,国家把14家交易所进一步削减至3家,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2000年,期货交易量萎缩至5400万 手,交易额为1.6万亿人民币。
从2001年至今是第三阶段。期货市场逐渐复苏,期货法规与风险监控逐步规范和完善。2004年,国内新增棉花、黄大豆2号、燃料油与玉米4个品种。2005年交易量恢复增长到3.23亿手,交易额达13.45万亿。白糖、棉花交易平稳,小麦品种较为成熟,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发挥。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即将推出金融期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