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有效的控制外汇风险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比较强悍的外汇交易的知识。2、灵敏的信息感。3、能够理智的判断、分析市场的能力。4、良好的交易心态。
B. 央行如何控制汇率是不是通过银行
央行可以通过在外汇交易市场上买卖来干预汇率,比如,要升值,就买入本币,抛出外汇,贬值反过来
在我国,汇率还不是市场化,交易商每天会根据央行公布的基准价来判断央行对汇率的态度,所以这个基准价也可以影响汇率的变化
C. 央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多少
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为防范专宏观金属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人民银行决定再次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该发言人表示,外汇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交存,不对企业。企业可按现有规定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作为企业套期保值工具的性质不变。为满足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银行会调整资产负债管理,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对于有实需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
D. 央行大量购买外汇与抑制人民币升值的关系。
有很大关系
简单来说,一个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品种多(可以作为储备的货币,如黄金,美元),量大,它能承受的金融风险就很大,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出什么事别人不怕,他的货币万一出现问题了,手里的外汇还有很大价值,反之亦然。如果国家运行的不错,有这么多钱来买外汇,也证明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至少不坏,可能很好,国家发展有前景,步伐稳定,经济健康增长,贸易顺差,高额外汇储备,证明这个国家很好很强大,那么,他的货币不增值也说不过去了。你只要知道:货币是物品的价值的表现方式就好,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强大与否,其他的都可以看看是否证明了国家的强大。当然,这是简单来说的,详细这样也说不清楚
E. 如何理解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
2017年9月8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的通知》(银发[2017]207号),将境内金融机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所需提取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其目的在于打断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不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
我们预计,未来人民币继续维持如此迅猛升势的概率较小。
一来现在央行已经注意到人民币的“异常”的升势,释放出了稳定的信号,如果升值趋势不减,那么未来央行可能会继续出手。
二来当前人民币突破6.50,相对来说已经是一个买入美元的低位,在央行举措出来后,升值预期会受到一定影响,购汇盘可能会出手抄底,结汇盘则会相应的收敛,等待未来更具竞争力的结汇价格,从而打压人民币的升值动力。
三来贸易顺差在升值压力下会收窄,削弱人民币走强的基础。现在国内这一轮原材料与中间品价格上涨,并非源于持续的需求端扩张,而是供给收缩,从PPI向CPI传导不通畅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相比于消费品,贸易品的结构与工业品更为相似,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拉低了国内外的价格,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国内的部分商品,比如螺纹钢,价格已经超过了欧盟和美国。中外价差这种的收窄,加快进口替代国内产品,我们看到去年8月以来进口增速持续快于出口增速。
人民币兑美元和一揽子货币的升值,也将逐步反映到进出口上来。双重压力之下,预计贸易顺差将逐步被挤压。这会削弱人民币走强的基础,因为虽然短期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更为明显,但长期来看汇率还是由贸易顺差等基本面因素决定。
F. 早盘必读: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有何影响
【本期摘要】
重点推荐
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有何影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发布,大气治理板块值得期待
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强势股补跌,操作上要谨慎追高,建议逢低布局错杀质优成长股
宏观视点:央行释放稳定市场预期信号,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今日起调回20%
银行行业:贸易战打压投资情绪,银行配置价值提升
期货情报
金属能源:黄金270.30,跌0.06%;铜49370,涨0.14%;螺纹钢 4163,涨1.54%;橡胶 11195,涨2.42%; PVC指数7150,涨0.07%;沪铝14465,涨0.07%;沪镍110450,涨0.66%;原油518.6,涨2.15%;锰硅8572,涨3.38%;焦煤1243.5,涨3.93%;焦炭2467.5,涨4.51%;铁矿504.5,涨4.67%;郑醇3246,涨4.81%;
农产品:豆油5792,涨0.80%;玉米1867,涨1.25%;棕榈油4870,涨0.33%;棉花17190,涨1.30%;郑麦2643,涨2.20%;白糖5085,涨1.34%;晚稻2926,涨4.02%;苹果11456,涨5.90%。
汇率:欧元/美元1.16,跌0.03%;美元/人民币6.84,涨0.16%;美元/港元7.85,涨0.01%。
一、新股提示
2018-08-07暂无新股申购
二、重点推荐
1、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有何影响?
事件:中国央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点评:外汇风险准备金是汇率波动管理三大工具之一,也是宏观审慎框架的组成部分。此次央行再次启动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的原因很清楚,央行在公告中明确指出,此次操作主要是“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这一举措的影响也很直接: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将增加远期购汇成本,增加做空人民币成本,远期购汇规模减小有助于套利交易减少和汇率预期稳定。此次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将增加做空人民币成本,叠加不排除后续进行逆周期调节可能,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起到较强抑制作用。目前,市场对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趋稳预期已基本达成共识。
(投资顾问钟燕玲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3020024)
2、《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发布,大气治理板块值得期待
事件:2018年8月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左右。
点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这是继去年首次取暖季集中限产后,“26+2”城市的第二年取暖季限产。对比近两年方案,主要差异点如下:①更加强调差异化错峰生产,达到环保标准的可不错峰限产、少错峰限产,提升企业新增环保投资的积极性;②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力度超过去年,且有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钢铁等非电领域的超低排放改造需求将释放;③煤改气力度不减,坚持以供定需、以气定改,避免出现“气荒”等问题;④运输结构调整、环卫车辆新能源化,将推动环卫设备带来一轮需求增长。随着大气治理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清洁空气市场将迎来巨大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建议投资者关注大气治理板块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其拿单优势明显强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将稳步提升。
(投资顾问钟燕玲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3020024)
三、市场点评
1、市场点评:强势股补跌,操作上要谨慎追高,建议逢低布局错杀质优成长股
周一市场险守2700点,指数罕见四连阴。盘面观察,除银行、电信少数板块飘红外,绝大多数板块下挫,其中交运、农药、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705.16点,跌1.29%;深证成指报8422.84点,跌2.08%;创业板指报1440.8点,跌2.75%。当日强势股进入大面积补跌对市场意味着什么?势股补跌往往反映的是其高估值体系最终也难以维系,操作策略:考虑短期看现阶段强势股补跌及绩差股调整的走势尚未结束,个股波动风险依然需要规避,建议操作能力强的投资者可逢低布局估值回落到合理水平的质优成长股,而相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仍可维持多看少动观望策略为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2、宏观视点:央行释放稳定市场预期信号,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今日起调回20%
自今日(8月6日)起,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每日经济新闻)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3、银行行业:贸易战打压投资情绪,银行配置价值提升
市场受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影响大幅下挫,银行股虽然受到行情拖累但是表现相对坚挺。我们认为,当前在内部政策调整效果尚未明朗,外部冲击影响不定的背景下,作为价值投资优选品种的银行股配置价值或将显著提升。中长期主要逻辑包括:第一,政策环境有望持续改善。第二、信贷规模保持稳定,息差延续分化趋势。第三、资产质量改善,降低拨备释放利润。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免责声明: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个股资料、投资咨询建议、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等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风险自负。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保证已做最新变更,请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为准。投资者应当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对投资者因依赖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本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未经本公司同意,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发布、复制或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G. 外汇风险
可以选择做外汇掉期交易,对冲外汇风险。
以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在正负2%,中国央行倾向于人民币市场化,波动区间有望加大,8月人民币连贬,打开了人民币贬值空间,德国商业银行预测,至201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触及6.55,至2016年底目标则看至6.9。
如果人民币贬值,则利好中国对外贸易,如果升值,则利空中国对外贸易。
H. 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外汇市场所影响到的范围越来越广。自从浮动汇率制出台之后,世界上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始终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对外汇市场随时进行直接干预。通常在外汇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大或者是朝一个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的时候,央行会直接介入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试图缓解剧烈波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必然联系,它会导致工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汇率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现在国际资本跨国界的流动不但规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为障碍很小。工业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放宽金融方面的规章条例,进一步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方便。在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浮动。如果大批资本流出美国,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价必然下降。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人们都期待某一国货币的汇率会上升,资本就势必会流向该国。
第二,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国内外贸易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门问题在许多工业国家已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许多出口行业的就业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选民对政府态度等许多方面。任何-个中央银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国的出口因为本国货币的汇率太高而受到阻碍,也不希望看到本国外贸顺差是由于本国货币的汇率太低而被其他国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银行为这一目的而干预外汇市场。
第三,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是出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忧虑。宏观经济模型证明,在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价长期性地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会刺激出口,导致外贸顺差,最终却会造成本国物价上涨,工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通货膨胀已经较高的时候,这种工资一物价可能出现的循环上涨局面,又会造成人们出现未来的通货膨胀必然也很高的期待,使货币当局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变得很难执行。此外,在一些工业国家,选民往往把本国货币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作为政府当局宏观经济管理不当的象征。所以,在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许多工业国家在控制通货膨胀时,都把本国货币的汇率作为一项严密监视的内容。
I. 央行是如何“控制,影响“外汇市场的
央行通过控制汇率或干预行为来影响其所在国货币的供需。对许多大的经济体,央行可通过改变汇率来影响货币价值。对于美国央行、联邦储备银行不一定会采取弱势或强势货币政策,但会以阻止通货膨胀压力为出发,稳定经济的稳健提升。它将汇率作为实现这类经济状态的机制。在极端情况下,如政治动荡、恐怖袭击或自然灾害,一国的货币可能经历一段大抛售,导致其贬值。该国的央行可能会介入以恢复货币价值。若某央行的体制为惯例干预,则会采取“管理浮动”。有时,央行可能会设置上、下限,也就是所谓的,在价格到达该界限时,他们即会出面干预。
J. 央行对防控金融风险采取哪些措施
你好,央行为防控金融风险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在总量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继续优化流动性管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资本流动的变化,合理安排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当水平,合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灵活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促进经济和价格总水平稳定。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并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发挥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的逆周期调节功能。
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扎实推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贷款投放节奏和结构,切实到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有效信贷投入。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改造等。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风险定价能力,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顺应市场需求,稳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品种和范围。进一步做好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工作,做好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和监管工作,探索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继续推进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
四、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优化融资结构,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地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大型商业银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发方式转型。扎实推进中国农业银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统筹考虑政策性金融总体发展,坚持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深化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稳步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
五、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对民间借贷、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风险状况,从全局的、系统的、长期的视角处理好信贷合理增长和银行贷款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做好风险提示和防范工作。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防范非正规金融及其他相关领域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既要防止金融风险蔓延,也要防止出现道德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