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寻世界各国外汇储备排行榜
香港外汇抄储备为1243亿美元,居全球第七位。中国为7690亿美元,仅次于第一位的日本8433亿美元。
台湾至去年12月底外汇储备为2533亿美元,仍维持全球第三。
韩国以2104亿美元紧追在后。有分析人士称,亚洲各地区目前的外汇储备持有量已大幅超过最佳水平,并可能引发经济上的风险。
日本2005年11月底外汇储备为8433亿美元,中国2005年9月底为7690亿美元,二者已日益接近。如将香港计算在内,则超过日本。
经济复苏的俄罗斯及经济增长率达两位数的印度,至2005年底的外汇储备分别为1740亿美元及1372亿美元,分居第五、第六名。
『贰』 目前世界各国外汇储备排行
根据2006年1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
香港外汇储备为1243亿美元,居全球第七位。中国为专7690亿美元,仅次于第一位属的日本8433亿美元。
台湾至去年12月底外汇储备为2533亿美元,仍维持全球第三。
韩国以2104亿美元紧追在后。有分析人士称,亚洲各地区目前的外汇储备持有量已大幅超过最佳水平,并可能引发经济上的风险。
日本2005年11月底外汇储备为8433亿美元,中国2005年9月底为7690亿美元,二者已日益接近。如将香港计算在内,则超过日本。
经济复苏的俄罗斯及经济增长率达两位数的印度,至2005年底的外汇储备分别为1740亿美元及1372亿美元,分居第五、第六名。
『叁』 2010各国外汇储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包括香港及澳门) 2,847,300 Dec 2010
2 日本 1,101,000 Nov 2010
- 欧盟
(欧盟欧元区所有国家,包括欧洲中央银行) 530,666 Feb 2009
3 俄罗斯 484,600 Nov 2010
4 中华民国 379,300 Nov 2010
5 印度 294,000 Nov 2010
6 韩国 290,200 Nov 2010
7 巴西 284,900 Oct 2010
8 瑞士 266,400 Oct 2010
9 香港 273,200 Jan 2011
10 新加坡 221,400 Oct 2010
11 阿尔及利亚 145,363 Apr 2009
12 德国 143,518 Feb 2009
13 泰国 140,000 Jan 2010
14 意大利 110,811 Feb 2009[1]
15 法国 99,930 Feb 2009[1]
16 马来西亚 87,700 Apr 2009
17 墨西哥 82,100 Feb 2009
18 伊朗 81,000 May 2008
19 利比亚 79,000 Sep 2007
20 美国 75,654 Apr 2009[1]
21 土耳其 66,746 May 2009
22 英国 64,332 Mar 2009[1]
23 波兰 63,847 Oct 2008
— 欧洲中央银行
(不被任何一个单独欧盟国家拥有) 62,921 Feb 2008 [1]
24 丹麦 62,400 May 2009
25 印度尼西亚 56,600 May 2009
26 伊拉克 48,779 Jan 2009[2]
27 阿根廷 47,024 Feb 2009 [1]
28 以色列 45,076 Apr 2009
29 尼日利亚 45,000 Apr 2009
30 加拿大 43,524 Mar 2009[1]
31 委内瑞拉 42,628 Dec 2008
32 挪威 42,364 Nov 2008
33 菲律宾 39,319 May 2009
34 捷克 36,854 Mar 2009[1]
35 罗马尼亚 35,910 Feb 2009[1]
36 南非 33,418 Apr 2009
37 沙特阿拉伯 31,320 Oct 2007
38 埃及 31,189 Apr 2009
39 秘鲁 30,930 Mar 2009
40 澳大利亚 30,692 Nov 2008
4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9,620 2007 est.
42 乌克兰 27,800 May 2009
43 瑞典 27,719 Feb 2009
44 荷兰 26,630 Feb 2009[1]
45 哥伦比亚 23,800 Mar 2009
46 智利 22,895 Feb 2009[1]
47 匈牙利 22,712 Sep 2008
48 摩洛哥 22,009 Feb 2009[1]
49 西班牙 20,886 Feb 2009[1]
50 越南 20,700 Jun 2008
51 澳门 20,000 Dec 2008
52 哈萨克斯坦 19,658 Feb 2009[1]
52 科威特 19,630 2007 est.
53 黎巴嫩 19,400 2007 est.
54 斯洛伐克 18,504 Sep 2008
55 塞尔维亚 17,490 Nov 2008
56 比利时 16,056 Feb 2009[1]
57 奥地利 15,871 Nov 2008
58 保加利亚 15,189 Feb 2009[1]
59 葡萄牙 12,770 Feb 2009[1]
60 新西兰 12,470 Feb 2009[1]
61 安哥拉 12,290 2007 est.
62 巴基斯坦 11,190 May 2009
63 克罗地亚 10,852 Feb 2009[1]
64 博茨瓦纳 10,000 May 2008
65 阿塞拜疆 9,316 Apr 2008
66 约旦 9,172 Jan 2009[1]
67 突尼斯 8,426 Feb 2009[1]
68 芬兰 8,327 Feb 2009[1]
69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8,100 2008 est.
70 玻利维亚 7,717 Dec 2008
71 也门 7,400 Mar 2009
72 阿曼 7,004 2007 est.
73 乌拉圭 6,672 Feb 2009
74 孟加拉国 6,500 Apr 2009
75 厄瓜多尔 6,500 Oct 2008
76 卡塔尔 6,368 2007 est.
77 塞浦路斯 6,176 2007 est.
78 叙利亚 6,039 2007 est.
79 立陶宛 5,704 Mar 2009[1]
80 乌兹别克斯坦 5,600 2007 est.
81 拉脱维亚 5,556 Feb 2009[1]
82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 5,151 Jan 2008
83 危地马拉 4,559 2007 est.
84 古巴 4,247 2007 est.
85 赤道几内亚 3,928 2007 est.
86 哥斯达黎加 3,915 2007 est.
87 土库曼斯坦 3,644 2007 est.
88 爱沙尼亚 3,526 Mar 2009[1]
89 马耳他 3,522 2007 est.
90 缅甸 3,500 Aug 2008
91 巴林 3,474 2007 est.
92 白俄罗斯 3,326 Feb 2009[1]
93 希腊 3,181 Feb 2009[1]
94 加纳 2,837 2007 est.
95 肯尼亚 2,615 Mar 2009
96 冰岛 2,792 Feb 2008
97 巴拉圭 2,743 Nov 2008
98 斯里兰卡 2,600 Oct 2008
99 多米尼加共和国 2,525 2007 est.
100 科特迪瓦 2,500 2007 est.
101 坦桑尼亚 2,441 2007 est.
102 喀麦隆 2,341 2007 est.
103 洪都拉斯 2,336 Oct 2008
104 萨尔瓦多 2,417 Feb 2009[1]
105 马其顿 2,243 Nov 2007
106 巴布亚新几内亚 2,193 Dec 2007
108 毛里求斯 1,772 2007 est.
109 阿尔巴尼亚 1,615 Dec 2007
110 柬埔寨 1,600 Dec 2007
111 牙买加 1,490 Dec 2007
112 莫桑比克 1,470 Nov 2007
113 加蓬 1,459 2007 est.
114 摩尔多瓦 1,365 Feb 2009[1]
115 塞内加尔 1,350 2007 est.
116 格鲁吉亚 1,300 2008 est.
117 巴拿马 1,260 2007 est.
118 苏丹 1,245 2007 est.
119 津巴布韦 1,222 Mar 2008
120 亚美尼亚 1,141 Feb 2009[1]
121 赞比亚 1,100 2007 est.
122 斯洛文尼亚 1,076 Jan 2008
123 尼加拉瓜 1,075 2007 est.
124 吉尔吉斯斯坦 1,029 Feb 2009[1]
125 蒙古 1,000 Jul 2007
126 乍得 997 2007 est.
127 布基纳法索 897 2007 est.
128 莱索托 889 2007 est.
129 爱尔兰 854 Feb 2009[1]
130 埃塞俄比亚 840 2007 est.
131 贝宁 825 2007 est.
132 纳米比亚 750 2007 est.
133 马达加斯加 745 2007 est.
134 卢森堡 713 Sep 2008
135 巴巴多斯 620 2007 est
136 老挝 514 2007 est.
137 卢旺达 511 2007 est.
138 斯威士兰 395 2007 est.
139 多哥 363 2007 est.
140 佛得角 344 2007 est.
141 塔吉克斯坦 301 2007 est.
142 圭亚那 292 2007 est.
143 海地 221 2007 est.
144 伯利兹 150 Oct 2008
145 瓦努阿图 149 Dec 2007
146 马拉维 140 2007 est.
147 冈比亚 120 2007 est.
148 几内亚 119 2007 est.
149 布隆迪 118 2007 est.
150 塞舌尔 118 2007 est.
『肆』 世界各国外汇储备
— 世界全球(所有国家的总和) 7,471,093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包括香港及澳门) 2,847,300 Dec 2010
2 日本 1,101,000 Nov 2010
- 欧盟
(欧盟欧元区所有国家,包括欧洲中央银行) 530,666 Feb 2009
3 俄罗斯 484,600 Nov 2010
4 中华民国 379,300 Nov 2010
5 印度 294,000 Nov 2010
6 韩国 290,200 Nov 2010
7 巴西 284,900 Oct 2010
8 瑞士 266,400 Oct 2010
9 香港 273,200 Jan 2011
10 新加坡 221,400 Oct 2010
11 阿尔及利亚 145,363 Apr 2009
12 德国 143,518 Feb 2009
13 泰国 140,000 Jan 2010
14 意大利 110,811 Feb 2009[1]
15 法国 99,930 Feb 2009[1]
16 马来西亚 87,700 Apr 2009
17 墨西哥 82,100 Feb 2009
18 伊朗 81,000 May 2008
19 利比亚 79,000 Sep 2007
20 美国 75,654 Apr 2009[1]
21 土耳其 66,746 May 2009
22 英国 64,332 Mar 2009[1]
23 波兰 63,847 Oct 2008
— 欧洲中央银行
(不被任何一个单独欧盟国家拥有) 62,921 Feb 2008 [1]
24 丹麦 62,400 May 2009
25 印度尼西亚 56,600 May 2009
26 伊拉克 48,779 Jan 2009[2]
27 阿根廷 47,024 Feb 2009 [1]
28 以色列 45,076 Apr 2009
29 尼日利亚 45,000 Apr 2009
30 加拿大 43,524 Mar 2009[1]
31 委内瑞拉 42,628 Dec 2008
32 挪威 42,364 Nov 2008
33 菲律宾 39,319 May 2009
34 捷克 36,854 Mar 2009[1]
35 罗马尼亚 35,910 Feb 2009[1]
36 南非 33,418 Apr 2009
37 沙特阿拉伯 31,320 Oct 2007
38 埃及 31,189 Apr 2009
39 秘鲁 30,930 Mar 2009
40 澳大利亚 30,692 Nov 2008
4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9,620 2007 est.
42 乌克兰 27,800 May 2009
43 瑞典 27,719 Feb 2009
44 荷兰 26,630 Feb 2009[1]
45 哥伦比亚 23,800 Mar 2009
46 智利 22,895 Feb 2009[1]
47 匈牙利 22,712 Sep 2008
48 摩洛哥 22,009 Feb 2009[1]
49 西班牙 20,886 Feb 2009[1]
50 越南 20,700 Jun 2008
51 澳门 20,000 Dec 2008
52 哈萨克斯坦 19,658 Feb 2009[1]
52 科威特 19,630 2007 est.
53 黎巴嫩 19,400 2007 est.
54 斯洛伐克 18,504 Sep 2008
55 塞尔维亚 17,490 Nov 2008
56 比利时 16,056 Feb 2009[1]
57 奥地利 15,871 Nov 2008
58 保加利亚 15,189 Feb 2009[1]
59 葡萄牙 12,770 Feb 2009[1]
60 新西兰 12,470 Feb 2009[1]
61 安哥拉 12,290 2007 est.
62 巴基斯坦 11,190 May 2009
63 克罗地亚 10,852 Feb 2009[1]
64 博茨瓦纳 10,000 May 2008
65 阿塞拜疆 9,316 Apr 2008
66 约旦 9,172 Jan 2009[1]
67 突尼斯 8,426 Feb 2009[1]
68 芬兰 8,327 Feb 2009[1]
69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8,100 2008 est.
70 玻利维亚 7,717 Dec 2008
71 也门 7,400 Mar 2009
72 阿曼 7,004 2007 est.
73 乌拉圭 6,672 Feb 2009
74 孟加拉国 6,500 Apr 2009
75 厄瓜多尔 6,500 Oct 2008
76 卡塔尔 6,368 2007 est.
77 塞浦路斯 6,176 2007 est.
78 叙利亚 6,039 2007 est.
79 立陶宛 5,704 Mar 2009[1]
80 乌兹别克斯坦 5,600 2007 est.
81 拉脱维亚 5,556 Feb 2009[1]
82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 5,151 Jan 2008
83 危地马拉 4,559 2007 est.
84 古巴 4,247 2007 est.
85 赤道几内亚 3,928 2007 est.
86 哥斯达黎加 3,915 2007 est.
87 土库曼斯坦 3,644 2007 est.
88 爱沙尼亚 3,526 Mar 2009[1]
89 马耳他 3,522 2007 est.
90 缅甸 3,500 Aug 2008
91 巴林 3,474 2007 est.
92 白俄罗斯 3,326 Feb 2009[1]
93 希腊 3,181 Feb 2009[1]
94 加纳 2,837 2007 est.
95 肯尼亚 2,615 Mar 2009
96 冰岛 2,792 Feb 2008
97 巴拉圭 2,743 Nov 2008
98 斯里兰卡 2,600 Oct 2008
99 多米尼加共和国 2,525 2007 est.
100 科特迪瓦 2,500 2007 est.
101 坦桑尼亚 2,441 2007 est.
102 喀麦隆 2,341 2007 est.
103 洪都拉斯 2,336 Oct 2008
104 萨尔瓦多 2,417 Feb 2009[1]
105 马其顿 2,243 Nov 2007
106 巴布亚新几内亚 2,193 Dec 2007
108 毛里求斯 1,772 2007 est.
109 阿尔巴尼亚 1,615 Dec 2007
110 柬埔寨 1,600 Dec 2007
111 牙买加 1,490 Dec 2007
112 莫桑比克 1,470 Nov 2007
113 加蓬 1,459 2007 est.
114 摩尔多瓦 1,365 Feb 2009[1]
115 塞内加尔 1,350 2007 est.
116 格鲁吉亚 1,300 2008 est.
117 巴拿马 1,260 2007 est.
118 苏丹 1,245 2007 est.
119 津巴布韦 1,222 Mar 2008
120 亚美尼亚 1,141 Feb 2009[1]
121 赞比亚 1,100 2007 est.
122 斯洛文尼亚 1,076 Jan 2008
123 尼加拉瓜 1,075 2007 est.
124 吉尔吉斯斯坦 1,029 Feb 2009[1]
125 蒙古 1,000 Jul 2007
126 乍得 997 2007 est.
127 布基纳法索 897 2007 est.
128 莱索托 889 2007 est.
129 爱尔兰 854 Feb 2009[1]
130 埃塞俄比亚 840 2007 est.
131 贝宁 825 2007 est.
132 纳米比亚 750 2007 est.
133 马达加斯加 745 2007 est.
134 卢森堡 713 Sep 2008
135 巴巴多斯 620 2007 est
136 老挝 514 2007 est.
137 卢旺达 511 2007 est.
138 斯威士兰 395 2007 est.
139 多哥 363 2007 est.
140 佛得角 344 2007 est.
141 塔吉克斯坦 301 2007 est.
142 圭亚那 292 2007 est.
143 海地 221 2007 est.
144 伯利兹 150 Oct 2008
145 瓦努阿图 149 Dec 2007
146 马拉维 140 2007 est.
147 冈比亚 120 2007 est.
148 几内亚 119 2007 est.
149 布隆迪 118 2007 est.
150 塞舌尔 118 2007 est.
『伍』 巴西经济历史!!!急急急!!!
巴西综合实力居拉美地区首位,经济结构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产值和就业人口长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经济创造了年平均增长10.1%的“巴西奇迹”。20世纪80年代受高通货膨胀困扰,经济出现停滞甚至严重衰退。从90年代开始,巴西向外向型经济模式转轨。卢拉政府上台后,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金融形势趋于稳定,外资流入加大,生产恢复增长,就业岗位增加,经济实现强劲复苏。 (一)2005年经济形势 2005年,受石油涨价、国内需求增长乏力、政府继续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投资不足以及农业减产等因素影响,巴西经济虽继续保持增长,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长率为2.3%,比上年低2.6个百分点,也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内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财政状况继续得到改善,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巴西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外汇储备的增加为提前偿还外债创造了条件。 受干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响,2005年巴西农牧业产值仅增长0.8%,而上年增长率达5.3%。南部农业主要产区减产5.51%,全国主要作物总产量为1.13亿吨,比上年减产658万吨。总收获面积为4760.4万公顷,同比减少0.58%。预计2006年巴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为4693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4.68%;产量为1.28亿吨,同比增长13.22%。 巴西工业保持连续6年增长势头,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产值仅增长2.5%,低于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业和建筑业增长率均为1.3%,大大低于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门增长3.6%,采掘业增长最快,达10.9%。 巴西服务业2005年增长率为2%,比上年少1.3个百分点。其中运输业、金融业和通信业的增长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赁业和政府机构服务业产值增长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门(包括联邦、州、市三级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初级财政盈余(不包括偿还债务和利息的收支差额)累计达935.04亿雷亚尔(合374.6亿美元),占GDP的4.84%,比预期目标高0.59个百分点。联邦政府、州和市级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完成的比例分别占2.88%、1.10%和0.85%。虽然2005年累计实现初级财政盈余935.04亿雷亚尔,但同期累计支付的债务和利息高达1571.45亿雷亚尔(合629.6亿美元,占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终的财政结果是账面赤字634.41亿雷亚尔(合254.2亿美元),占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汇储备余额为538亿美元,比11月底减少10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两次提前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贷款(154.4亿美元)。2005年巴西累计吸引外资151.93亿美元,比上年(181.66亿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电力、通信等价格上涨,但由于美元对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进口商品和进口农业生产物资价格下跌,弥补了因农业歉收5.5%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全年通货膨胀率为5.69%,略超过预定目标(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业人数125.4万人,比上年有所减少,但远高于2003年64.5万人的水平,为1992年以来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第二个年份。巴西劳动部预测,卢拉政府4年执政期满时,新增正式就业人数可达500万人,超过上届政府创造的就业人数(181.5万人)一倍多。与此同时,2005年平均失业率也从前两年的两位数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响巴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将与2005年大致一样,国际环境的变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涨跌,将影响巴西铁矿砂、大豆等产品的出口。农业生产将直接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汇率变化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2005年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4.3%,雷亚尔持续升值势必影响巴西的出口。 总体来看,2006年巴西经济可望稍好于2005年。据预测,2006年巴西GDP增长率可望达到4.5%。
『陆』 印度 巴西 韩国 外汇储备 数据 网站
建议到外汇交易网查询下 印度 巴西 韩国 外汇储备
希望能找到你满意的答案
http://www.cn.xtb.com
『柒』 从巴西之乱说起:巨额外汇储备有什么用
新兴市场的基本因素从未真正改观 6 月18 日,周二。这阵子,电视在直播联合会杯足球赛。老毕并非足球迷,然而,主办国巴西最近发生的事,却大有值得投资者注意的地方。 就在联合会杯举行期间,巴西民众竟因巴士票价上调而在多个城市聚集示威,在一些受影响城市,“抗议交通费上调”已迅速演变成骚乱。同一时间,印尼大批示威者于国会大楼外与防暴警察上演攻防战,抗议政府大削燃油补贴。连同土耳其始于上月的群众抗争,新兴国人民不满政府的情绪,举目皆见。 巴西、土耳其、印尼都是发展中大国,发达国在金融海啸后实行量化宽松,热钱源源流入新兴市场,三国皆大蒙其利,土耳其、印尼股市过去几年表现突出,而巴西债券亦一度成为国际资金宠儿。如今巴西、土耳其、印尼爆发激烈示威,恰逢外资从新兴市场疯狂撤退的一刻。类似情景,上世纪末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时亦曾出现。许多分析师认为,新兴国家公债对GDP比率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经济一旦遇上逆风,大有条件通过财政手段力挽狂澜。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也许可以在巴克莱的一个“温馨提示”中找出。该行周一发表报告,指巴西若不在财政政策上作出令人信服的改变,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将无可避免;加上该国经济表现益发疲弱,巴西的主权信贷评级,极可能于明年初遭到下调。标准普尔目前给予该国BBB 的主权评级,降低一级便是BBB- ,只须再下调一级,巴西的主权债即堕进垃圾级别,跟这个三项国际体坛盛事主办国的“身份”,殊不相配。 另一个分析师经常用以支持新兴市场今时不同往日的理据,是此等国家于亚洲金融风暴后累积庞大的外汇储备 ,令其抗衡热钱急撤的能力大大提高。然而, 外储往往“好看不中用”,金融危机当真降临,积极动用储备救市的例子并不多见。 2008年雷曼爆煲触发金融海啸,新兴大国包括亚洲的成熟经济体,货币亦曾饱受压力。可是,抛售外汇力阻本国货币贬值的央行,记忆中甚少。以韩国为例,海啸期间韩元兑美元汇价一度跌近五成,但韩国外储水平仅微降,在美元流动性剧减的日子,真正帮得上忙的是美联储安排的货币掉期。
『捌』 全球外汇储备排行榜
排行 国家和地区 外汇储备(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截至日期
1 中国大陆 1,756,600 2008年4月
2 日本 1,003,836 2008年4月
3 俄罗斯 548,100 2008年5月
4 印度 316,200 2008年5月
5 中国台湾 286,860 2008年3月
6 韩国 260,500 2008年4月
7 巴西 197,209 2008年5月
8 新加坡 177,629 2008年3月
9 香港 160,700 2008年3月
10 德国 143,942 2008年4月
12 法国 125,311 2008年2月
15 意大利 106,843 2008年2月
16 英国 99,956 2008年3月
23 美国 75,850 2008年3月
28 加拿大 43,057 2008年3月
『玖』 外汇储备余额什么意思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回政府机构所集中答掌握的外汇资产。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拾』 巴西经济状况
巴西综合实力居拉美地区首位,经济结构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产值和就业人口长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经济创造了年平均增长10.1%的“巴西奇迹”。20世纪80年代受高通货膨胀困扰,经济出现停滞甚至严重衰退。从90年代开始,巴西向外向型经济模式转轨。卢拉政府上台后,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金融形势趋于稳定,外资流入加大,生产恢复增长,就业岗位增加,经济实现强劲复苏。
(一)2005年经济形势
2005年,受石油涨价、国内需求增长乏力、政府继续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投资不足以及农业减产等因素影响,巴西经济虽继续保持增长,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长率为2.3%,比上年低2.6个百分点,也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内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财政状况继续得到改善,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巴西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外汇储备的增加为提前偿还外债创造了条件。
受干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响,2005年巴西农牧业产值仅增长0.8%,而上年增长率达5.3%。南部农业主要产区减产5.51%,全国主要作物总产量为1.13亿吨,比上年减产658万吨。总收获面积为4760.4万公顷,同比减少0.58%。预计2006年巴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为4693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4.68%;产量为1.28亿吨,同比增长13.22%。
巴西工业保持连续6年增长势头,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产值仅增长2.5%,低于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业和建筑业增长率均为1.3%,大大低于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门增长3.6%,采掘业增长最快,达10.9%。
巴西服务业2005年增长率为2%,比上年少1.3个百分点。其中运输业、金融业和通信业的增长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赁业和政府机构服务业产值增长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门(包括联邦、州、市三级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初级财政盈余(不包括偿还债务和利息的收支差额)累计达935.04亿雷亚尔(合374.6亿美元),占GDP的4.84%,比预期目标高0.59个百分点。联邦政府、州和市级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完成的比例分别占2.88%、1.10%和0.85%。虽然2005年累计实现初级财政盈余935.04亿雷亚尔,但同期累计支付的债务和利息高达1571.45亿雷亚尔(合629.6亿美元,占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终的财政结果是账面赤字634.41亿雷亚尔(合254.2亿美元),占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汇储备余额为538亿美元,比11月底减少10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两次提前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贷款(154.4亿美元)。2005年巴西累计吸引外资151.93亿美元,比上年(181.66亿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电力、通信等价格上涨,但由于美元对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进口商品和进口农业生产物资价格下跌,弥补了因农业歉收5.5%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全年通货膨胀率为5.69%,略超过预定目标(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业人数125.4万人,比上年有所减少,但远高于2003年64.5万人的水平,为1992年以来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第二个年份。巴西劳动部预测,卢拉政府4年执政期满时,新增正式就业人数可达500万人,超过上届政府创造的就业人数(181.5万人)一倍多。与此同时,2005年平均失业率也从前两年的两位数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响巴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将与2005年大致一样,国际环境的变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涨跌,将影响巴西铁矿砂、大豆等产品的出口。农业生产将直接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汇率变化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2005年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4.3%,雷亚尔持续升值势必影响巴西的出口。
总体来看,2006年巴西经济可望稍好于2005年。据预测,2006年巴西GDP增长率可望达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