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一定保本吗
不一定保本。根据新金融准则,非保本理财产品,只为了收利息,可以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报表可列示在其他流动资产科目核算。
B. 为什么定期存款不能归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你没搞清楚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含哪些,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贷款和应收款项、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长期应收款(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长期应付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准则就是这么规定的,你非要问为什么就像是大象为什么叫大象,而不把老鼠也叫大象。
C.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怎么理解看了那个计算公式,一头雾水!
摊余成本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融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D.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
现在没有了“长期债权投资”这个科目了吧,应该是“持有到到期投资”。
我们就这个债权投资来讲摊余成本=账面价值。实际上你只要看一下长期债权投资这个一级科目的账面余额是剩多少就可以了。
在刚购入的时候“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20837万元包括(面值20000万和溢价837万元)
12月31日计提了利息做了一笔贷:长期债权投资(溢价)150万,这时“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等于20687(包括面值20000万和溢价687万(837-150)了。
E.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若有溢价或资本折价时,为何需要摊销
因为你实际支付的价格和获得的票面价值不一致,这中间的差是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的差异导致的,但随着时间推进,差异会逐渐缩小,为了保证计入损益和账面的价值更准确,所以要摊销
F.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算法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6)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外汇利得和损失扩展阅读:
一般情况下,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但也有两种特殊情况: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2)贷款。已经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摊余成本也不等于账面价值,因为其摊余成本要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其他综合收益(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就是求应收本金和应收利息的现值。
G. 影响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的有哪些
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 至到期投资、贷款 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
摊余成 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算法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H. 练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购入时
借: 债权投资-成本 10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0
贷:银行存款 1030
(2)18年12月31日
借: 应收利息 40
贷: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92(票面利息40-投资收益37.08)
投资收益 37.08(期初摊余成本1030*实际利率3.6%)
(3)19年1月1日收到利息时
借: 银行存款 40
贷: 应收利息 40
(4)19年12月31日
借: 应收利息 40
贷: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03
投资收益 36.97 (18年期末摊余成本1027.08*3.6%)
(5)2020年1月1日
借: 银行存款 40
贷: 应收利息 40
借:银行存款 1035
贷:债权投资-成本 10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4.05
投资收益 10.95
以上单位均为万元,小数点保留两位小数,如果题目要求不一致的,答案数字会有细微的差距。而且此题的实际利率,是低于3%的,但是在实际做题时,按照题干提供的数据,直接核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