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外币余额需要调整汇兑损益吗
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外币余额是否调整汇兑损益,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外币余额属于外币货币性项目,需要调整汇兑损益;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不需要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
第十一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一)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由此可知外币货币性项目需要调整汇兑损益,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则不需要。而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的划分,要视为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如预付账款,若合同约定供货方提供固定数额而不是固定金额的商品,不会受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属非货币性项目。如合同约定供货方提供固定金额而不是固定数额的商品,商品的数量随物价的变动而变化,预付账款就会受购买力变动的影响,这时就属于货币性项目。
同样,预收账款也要根据供需双方合同的规定作出判断。
因此,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外币余额是否调整汇兑损益,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预收外汇月末汇兑损益扩展阅读:
需要调整汇兑损益的款项:
对于外币核算的科目,不是有的外币交易款项都需要调整汇兑损益的。只对货币性项目调整。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
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即企业调整汇兑损益时只针对上述的两类进行调整。
还有一些虽然也是外币核算的,但不需要进行调整: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项目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即业务发生时就按当时的汇率确定其成本了。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汇率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也不需要调整。以外币投资作为资本的,按交易发生时的汇率折算,也不需要调整。
B. 月末汇兑损益是怎么算的
按月末的最后一天的汇率,乘以账面的外币数字,与账面登记的人民币数字比较,差额就是汇兑损益了。
C. 公司的一部分预收账款是以外币计量的,在月末要确认汇兑损益吗
您好(¥),
月末需要确认汇兑损益的亲~
D. 预收货款时的汇率比之后确认收入时的汇率高,请问汇兑损益怎么做
收款时,由于记账汇率是6.17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6.17
贷:预收账款(美元户)1000*6.17
结汇时,如果在同一月份,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记)614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3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6.17
开票确认收入,如果也在同一月份,那么没有差额
借:预收账款(美元户)1000*6.17
贷:主营业务收入6170
如果开票时汇率是6.14,那么说明“预收账款”科目要进行调汇处理
借:预收账款30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30(或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30)
确认收入按6.14确认
借:预收账款(美元户)1000*6.14
贷:主营业务收入6140
这样预收账款科目和主营业务收入就是平的。
结汇的时候,按实际收到的人民币数字计入人民币帐户,按实际支付的美元乘以帐面记帐汇率贷记外币帐户,记帐汇率为当月月初汇率。按其差额,计入当期汇兑损失或者汇兑收益。
预收、预付款项不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所定义的货币性项目。相应地,对于支付/收取外币的预收、预付款项,在期末无需像货币性项目一样进行汇兑损益调整。
当预付款项转为存货时,或者预收款项结转收入时,应按照当初支付预付款项或者收取预收款项时的汇率结转,而不能按照存货或者收入确认之日的汇率进行结转。
(4)预收外汇月末汇兑损益扩展阅读:
企业未按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收,主要指企业未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应计的销售收入采取拖后或记入往来账户不及时转销售收入。我们进行征税筹划时,应注意:
⑴审查企业的销售是否合理,通过确认企业的销售方式进行稽查。对一般销售业务,如交款提货、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其销售成立的标志有两个,
一是商品、产品已经发出;
二是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已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对其他销售方式,按财务惯例规定,分别确定收入的实现时间。
⑵审查企业的销售发票、运费结算等原始凭证,结合“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贷方明细账和企业“产品(商品)出库单”,查明企业销售发票是否已经开出,商品产品是否已经发生。
E. 请问外贸出口企业,如有预收外汇,做帐时一般按哪一天的汇率结算,是不是每个月底都要调整汇兑损益。
一般是按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如果做账时已经有汇率了 就按即期汇率入账,如果是按固定汇率做的,每个月要调一次的
F. 预收预付款项,月底是否要进行汇兑损益调整
要!
G. 关于收汇、结汇、以及月底调整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
1、预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98$ ¥98*6.18=605.64
财务费用12.36
贷:预收账款100$ ¥618
2、结汇
借:银行存款607.60
财务费用-1.94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98$ ¥98*6.18=605.64
3、月末,根据汇率调整。月末只有预收账款,设月末6.30,100*(6.3-6.18)=12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2
贷:预收账款 12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
(7)预收外汇月末汇兑损益扩展阅读:
在我国出口业务中,使用议付信用证比较多,对于这种信用证的出口结汇办法主要有三种:
1.收妥结汇或收妥付款
是指议付行收到外贸公司的出口单据后,经审核无误,将单据移交国外付款行索取货款。待收到付款行将货款拨入议付行帐户的贷汇通知书(Credit Note)时,即按当日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拨付给外贸公司。银行并不垫付资金,这即为收妥付款。这种方式不利于促进外贸企业扩大出口。
2.定期结汇
定期结汇是指我国银行根据向国外银行索偿所需时间,预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结汇期限(例如银行审单认可后7天或14天不等)到期不管是否收妥票款,主动将应收款项结算成人民币记入外贸企业帐户。
3.出口押汇
出口押汇又称买单结汇,是指议付行在审单无误的情况下,按信用证条款买入受益人(出口方)的汇票和单据,从票面金额中扣除从议付日到估计收到票款之日的利息,将余款按议付日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拨付外贸公司。
H. 月末计提汇兑损益怎么做
1、调整分录( 盈余)
借 : 银行存款(现金)
贷: 汇兑损益
结转 借 : 汇兑损益
贷: 财务费用
2、调整分录(亏损)
借 :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现金)
结转 借 :财务费用
贷: 汇兑损益
不同性质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上的不同内容。
对于交易损益来说,由于它是随着外币业务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外币业务由通常对应着一定的货币兑换行为,所以交易损益会真正发生,即交易损益的产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损益应当计入企业的损益表,影响企业的应税收益。
对于换算损益来说,它只是换算外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差额数字,它是永远不会真正产生的,即换算损益的产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换算损益不应当计入公司的损益表而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换算损益”进行反映。
I. 月末汇兑损益怎么算调整分录如何做
5月支付了外方一笔费用,当时的账务处理:
借 管理费用 10000美元 汇率6.98 698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美元 69800
5月31日的中间牌价为6.9472,月末应该如何调整汇兑损益呢,怎么做分录呀
汇兑损益一般在期末进行调整,期末指的是月末、季末或年末。
建议:如果汇率变化小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年末调整,如果汇率波动很大,应采用按月或季度来调整。
分录
1、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溢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现金(外币现金)
应收账款(外币客户)
应收票据(外币客户)
预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短期借款(外币借款)
长期借款(外币借款)
应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应付票据(外币供应商)
应付工资(外币工资)
预收账款(外币客户)
2、汇兑收益
借: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现金(外币现金)
应收账款(外币客户)
应收票据(外币客户)
预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短期借款(外币借款)
长期借款(外币借款)
应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应付票据(外币供应商)
应付工资(外币工资)
预收账款(外币客户)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在编制上述科目分录时,除财务费用外,其余科目的金额均应编制如下:
XXX科目 外币 0.00 人民币:损、溢金额
损溢计算公式
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期末汇率-期末该外币账户的人民币余额
1、>0
资产类科目,表示汇兑收益
负债类科目,表示汇兑损失
2、<0
资产类科目,表示汇兑损失
负债类科目,表示汇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