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高华正式进入中国期货市场

高华正式进入中国期货市场

发布时间:2021-12-11 16:38:32

⑴ 中国期货市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1987年前后,一些关于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文章见诸报端。为了解决价格波动这一难题,使有效资源能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指示,决定研究期货交易。1988年3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的发展各类批发市场贸易,探索期货交易。”从而确定了在中国开展期货市场研究的课题。
拓展资料:经过一段时期的理论准备之后,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在1990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遍布全国各地的交易所数目一度超过50家,年交易量达6.4亿手,交易额逾10万亿元,期货品种近百种,交投可谓非常活跃。但是,当时的法规监管较为滞后,发生了不少问题。因此,国务院决定全面清理整顿期货市场,建立适用于期货市场的监管法规,将交易所数目减少至15家,期货经纪公司数目大幅缩减,并限制了境外期货交易。
第二阶段是1996至2000年,国家继续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加上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期货市场步入低潮。1998年,国家把14家交易所进一步削减至3家,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2000年,期货交易量萎缩至5400万 手,交易额为1.6万亿人民币。
从2001年至今是第三阶段。期货市场逐渐复苏,期货法规与风险监控逐步规范和完善。2004年,国内新增棉花、黄大豆2号、燃料油与玉米4个品种。2005年交易量恢复增长到3.23亿手,交易额达13.45万亿。白糖、棉花交易平稳,小麦品种较为成熟,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发挥。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即将推出金融期货品种。

⑵ 2000年以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概况

中国的期货市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无序逐步走向规范.伴随着我国成为wT0成员,中国期货市场也在慢慢地融入世界期货的大家庭.回顾历史,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坎坷多难,道路曲折.审视当今,中国的期货市场已步入规范发展,正不断地走向成熟.展望未来,中国的期货市场将成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又一个国际性期货交易中心.

⑶ 有哪些国外的期货公司进入中国

摩根大通期货期货有限公司 这是简介连接
http://www.jpmorganchina.com.cn/businesses04.asp
是和以前的中山期货合并的,目前办公地址: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山四路盛景园三期A2幢8层6卡

⑷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中国的
期货市场
是从1990年开始的。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市场经批准成立,以
现货交易
为基础,引入
期货交易
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⑸ 中国期货交易什么时候开始

1990年。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的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1988年3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⑹ 中国期货是从几几年开始盛行的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引入期货交易机制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广东万通期货公司成立 93年2月28日大商所成立 9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并 99年12月开业 2006年9月8日中金所成立 2018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运营 以上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⑺ 中国期货市场十大悲情人物盘点

1、传奇人物:逍遥刘强
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因在2015股灾中在高位满仓,做多期指和配资买股票,最终导致破产,于2015年7月22日在北京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
刘强生前为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北京逍遥投资工作室创始人,有着近20年的期货股票投资经验,曾供职于股票私募、报社记者、期货私募,其自创的多点共振操盘系统曾创下在一年中资金账户增长20倍的辉煌记录,在期货圈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不过在其自杀事件后,一位刘强的师兄和朋友透露,刘强自杀不是因为亏损破产,而是因为其患有抑郁症,逝者已矣,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刘强的抑郁症是否又能和他的交易撇清关系呢?
2、折翼的“证券之王”:管金生
作为债券市场交易的主导者,1995年“327国债”事件发生的那一周,万国超卖债券期货的情况非常严重,因为公司预计财政部将下调“保值贴补”——提供“保值贴补”是为了提升国债发行的吸引力——这会导致市场大幅下挫。但万国后来又获悉,财政部将提供另一份保值贴补,提高的比例比下调的幅度更大。这一信息令公司惊恐万分。管金生别无他法,只好在2月23日这天休市前的8分钟里,做出避免公司倒闭的最疯狂举动:大举抛售。这一举动,造成了债券期货市场崩盘,以致中国证监会下令将这8分钟内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这结束了他作为中国证券业伟大试探者的生涯。
3、亿万富翁:袁宝璟
1996年秋天,袁宝璟向汪兴提出,自己在四川成都炒期货时损失九千余万元,怀疑是刘汉与证券交易所修改规则所致。汪兴便提出安排人去打刘汉,得到袁宝璟的认可。后袁宝璟出资16万元让袁宝琦交给汪兴;1997年2月1日晚9时许,受袁宝璟等人指使的李海洋(己判刑)在四川省广汉市发现刘汉,李海洋向刘汉近距离连开两枪,但未击中刘;1997年以来,因汪兴多次向袁宝璟借钱未果,便开始以打电话、写信以要举报袁宝璟的违法犯罪事实相威胁;袁宝璟向袁宝琦提到了汪兴的恐吓威胁,袁宝琦提出:“不行找人给他办了,花两个钱呗。”袁宝璟表示说:“行”,并提供30万元资金。袁宝琦找到袁宝福,让他把汪兴做掉。后袁宝福向袁宝森提出此事,袁宝森主动提出去做;2001年11月15日,袁宝森刺汪兴数刀后逃离。汪兴被扎伤后,不断威胁、恐吓袁宝璟,袁宝璟对袁宝琦说“不行就办了他”。之后,袁宝琦向袁宝福说“把尾巴活干完”,并交给他人民币18万元;2003年10月4日23时许,袁宝福与袁宝森携猎枪来到汪家附近,袁宝森对汪连开二枪,汪当场死亡。
4、财通基金:刘增铖
2014年10月22日,刘增铖错判了聚氯乙烯(PVC)期货品种将要大跌,对其进行了全面做空,不成想10月23日PVC却走出了明显的反弹行情,触及到产品的止损位,最终清盘。
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刘增铖本打算做空PVC,但PVC出现了较大的期现价差,主力多头开始逼仓,几番博弈下来,不见多头泄气,无钱可撑,无奈之下只有砍仓,导致当天PVC跌停板打开并最终翻多。在一些期货从业人士看来,出现这种结果也并不让人意外,刘增铖虽负责运营一家公司,但更多的是用公司模式去运作资金,完全是一个人在战斗,操盘自己说了算,风险控制也是自己。
操盘手不计后果的、孤注一掷的押注PVC空头,最终导致爆仓,这一行为明显违背了以程序化套利、组合策略为主,力争实现计划资产的稳健增值的原则。
5、中国版利弗摩尔:侯庆华
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于江苏武进,祖籍浙江金华,刚出生即被遗弃,三天后辗转于山东临沂尚无子女的养父母家中,养父母已经相继去世。16岁初中学业的他,当年以30元起步踏上外出打工路,先后历时12年,在东北建筑行业打拼,血雨腥风中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至26岁于人生第一个颠峰时期全身退出建筑管理行业,并转战实业投资;28岁投身期货行业,至31岁经历暴仓,累计亏损本金1000万;31岁开始期货交易步入正常稳定的操作轨道,前期亏损补回,并完成了一定的本金积累,至35岁的期货事业基本进入稳健发展阶段。2005年成为亿万富翁,奠定期货江湖地位。之后经历离婚,而后又爆仓,最终自杀,是中国的利弗摩尔。
6、顶级慈善家:裘德道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杭州道远集团董事长。依靠5000元钱起家,自1998年末进入化纤行业以来,短短几年时间,裘德道就积累了数十亿的资产,并在2005年和2007年两次买下私人飞机。2006年,裘德道宣布捐资1亿元成立道远慈善基金,2008年又以个人名义给汶川灾区捐款1000万元,成为打破国内多项纪录的顶级慈善家。后来进入期货行业,在橡胶期货上赚得数亿,后在PTA期货上巨亏20亿,由于患肝癌,又加上期货巨亏给其身心造成巨大打击,在2010年圣诞节前夕因肝移植手术失败去世,终年54岁。
7、白糖分析师:陈树强
1982年出生,生前为中证期货软商品期货研究员,在上海工作。陈树强于2011年加入中证期货,此前在长城伟业期货任白糖期货、股指期货研究员。陈树强参与工作时间不久,却获得了不少奖项:2010年首批郑州商品交易所高级分析师(全国总共不到20人)、2009年证券时报第二届优秀期货公司暨最佳期货分析师评选最佳白糖期货分析师第二名 、2010年带队承担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功能课题任务,统稿全文,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却在年满三十岁之际选择了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家属称其患有忧郁症,自杀前曾对于几次行情的判断屡屡失手。
8、亿万富翁:侯宝顺
侯某本是一个加工厂的小老板,在2000年以后,他开始钻研炒期货,到了2006年,侯某炒期货赚了竟达1亿多。在当时,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惜暴富的侯某贪心不足,在期货走下坡路的时候越亏越多,一下子回到了原点。一个人不怕一无所有,最怕曾经拥有,最终爆亏的他选择了自杀,却留下了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为了生活,在他人的帮助下,他的两个儿子将欠了父亲钱款的8个债务人告上法庭。之后,在法官的强制执行下,侯某的两个儿子拿到了近30万元执行款。
9、政协委员:谢贵华
广东乐山市夹江县政协委员、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长,44岁的时候跳楼自杀,据一些熟悉谢贵华的知情者透露,谢的自杀与当年植物油期货价格暴跌有关,因为当时的他已经把所有家当亏尽,谢贵华跳楼前还在联系银行,希望能再获300万元贷款,以杀入期货市场“抄底”翻身。
10、糖业大佬:庞贵雄
46岁,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人,当地知名的糖业老板,广东中谷糖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湛江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在2005年-2006年榨季里,中谷集团在湛江以及广西属下6间糖厂共生产白砂糖20万吨,酒精约2万吨。中谷糖业是湛江制糖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广东民企100强企业。据熟悉庞贵雄的人士介绍,庞曾经操作"期糖",亏损金额巨大,可能是这个原因让他走上了不归路,于2008年跳楼自杀。 据称当时中谷公司债务估算总额高达10亿。
类似于这样带血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期货交易是一条艰辛而坎坷的路,希望每位投资者在期货市场都能够自律、自知、自醒。

⑻ 我们中国期货市场那些价格是由外国决定的

22个品种中,除了PTA(化工原料)、螺纹和线材受国外影响较少,其余几乎都是国外影子盘,不过近年国内商品的话语权逐渐升高。

⑼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1990年10月12日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中国期货市场诞生。

1992年9月 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同年底,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开业。

1993年5月28日 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实现由现货到期货过渡。

1993年11月4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中国期货市场规范整顿开始。

1994年4月6日 国务院关停一些大期货品种——钢材、食糖、煤炭的期货交易;同年9月29日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

1994年5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的请示》?开始对期货交易所全面审核、严格控制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期货交易、严格查处各种非法期货经纪活动。

1994年10月 天津、长春联合期货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等14家试点交易所成立。

1998年8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将原14家期货交易所合并为大连、郑州、上海三家。

1998年11月24日 中国证监会批准重新修订后的大豆、小麦、绿豆、铜、铝、天然橡胶等六个合约。

2001年3月5日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写入“十五”计划纲要。

2002年6月1日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宣布新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和《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自2002年7月1日开始实施。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燃料油、玉米、棉花相继上市交易。

阅读全文

与高华正式进入中国期货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融外包股票 浏览:265
期货买入后可以持仓到交割那天吗 浏览:748
期货中标准化合同金额 浏览:788
股票和国家 浏览:782
玖富集团南山 浏览:649
汇率传导机制理论 浏览:14
上海嘉银金融服务有限公司6 浏览:428
买了理财产品可中途撤销吗 浏览:14
泰率转人民币汇率 浏览:988
期货就是对冲 浏览:141
银监会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 浏览:885
金融服务三农主力军是什么银行 浏览:406
贷款一万急用 浏览:28
融资理财工作总结 浏览:54
国企卖股份 浏览:785
融资租赁宣传语 浏览:157
2009房地产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 浏览:931
2017深圳瓶装煤气价格 浏览:646
招商证券调整佣金 浏览:115
期货沽空是什么意思 浏览: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