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期货系统测试
这个测试是文华财经的,属于高级功能付费开通有破解版的
针对模型测试的不是指标
可以把公式指标改成模型
博易大师不支持高级编辑
❷ 交易模型的模拟检验
模拟是对建立的系统或决策问题的数学或逻辑模型进行试验,以获得对系统行为的认识或帮助解决决策问题的过程。模拟的主要优点在于检验交易模型中的问题或系统的任何假设模型化的能力,使它成为最灵活的工具。判断交易模型是否有实用价值,最简单、最可靠的途径是通过在尽量多的市场里,进行长时间的测试。为了减少交易模型的检测成本,检测先从模拟开始。交易模型检验的基本原则是“模拟实战”,一切条件都要接近实战条件,使检验结果尽可能真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交易模型有真正的使用价值。
1.突发事件
在检验过程中一定要包含有突发事件(包括涨跌停板),因为除了要检验交易模型在正常情况下的运作情况,还要有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能因为是“小概率”事件而忽略了突发事件的影响,应遵循“模拟实战”的基本原则。一个成熟的交易模型,即使不能捕捉到突发事件带来的超额利润,也应该有能力抵抗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
2.检验的信息和数据
对于基本分析交易模型,需要有完善的信息数据库,信息的来源随着科技的发达,互联网的不断应用,信息的收集比以前方便了许多,因此要整理完善好信息数据库相对较容易。对于技术分析交易模型,由于期货基金运作的是期货品种,期货品种的数据有它的独特性,欧美期货的数据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伦敦金属的期货数据没有出现“断层现象”,使用计算机检验就不会有问题,而国内的期货数据源袭了美式期货数据,不同的交易合约换月时会出现“数据断层”,不能像股票一样使用简单的除权处理,因此要通过交易模型的检验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
实际合约数据:按照实际的合约交易数据,缺点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国内期货合约目前只有1年的周期,因此在检验时数据周期就显得太短了,而且在相当长的交易时间内合约的成交量并不活跃,流动性小,不具有代表意义。
即月连续数据:按合约交割日连接,连接起来形成连续数据。这样产生的连续数据优点是具有实际交易性,但在实战交易中会产生差别,交割前成交不活跃,缺乏代表性,像上海铜一般都是交割月后第四、五个合约成交活跃;缺点则是会产生“断层现象”,对检验结果产生重大的失真。
价差调整连续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进入交割前一定时间内连接随后的合约数据,这里的时间参数X,要根据不同品种来确定,上海铜要比大连大豆和郑州小麦的时间参数X要大,将调整时两个合约的价差累计下来,最后将累计价差加减到数据列中,得出最终的期货数据。特别注意的是,经过调整的期货数据可能会出现负值,要做相应的数据调整,但这不会影响使用计算机检测的交易结果。优点是能长时间反映价格变化水平;缺点是数据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交易中,需要通过转换。
权重连续数据:按照固定的时间连接随后的合约数据,同时按近月大、远月小或是按成交量与持仓量的比重计算连续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较近的合约的权重越来越小,而远月的权重越来越大。优点是消除了数据“断层现象”,可以选取多个活跃月份,这样就可以更真实地贴近实战交易;缺点也是数据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交易中,需要通过转换。
以上四种数据处理方式各有所长,要根据使用者的情况选用。对于短线使用者,实际合约数据较好,而对于中长线的使用者连续数据才能真实反映实际中长期的盈亏情况,并进行计算机的检测。在对交易模型的检测中,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足够的统计样本数据,按照统计学的大样本要求,样本数量要多于30个。以短线为主的交易模型,数据时间不能短于1年的分时数据,使用日线数据检测的不能少于3年以上,基本分析交易模型的数据要求要经历一个以上的循环周期。
❸ 期货交易模型测试的软件在哪里下载 谢谢了
http://www.tradeblazer.net/index.html 交易开拓者 很好用
❹ 关于期货交易模型测试的问题
测试软件很多,文化财经可以,但文化好像必须要以开户的才能用。
我用的2008,输入是在编辑指标公式---选择交易模型---新建,就可以自己编辑公式了。
测试是在交易--选择程序化交易---选择模型---会跳出一个界面,在编辑模型那一栏里,有一个测试模型。
如果测试要求很简单,在一些证券公司提供的通达信软件里,会有期货行情,用通达信的交易测试也可以做到。
最好的测试还是手工测试,软件测试难免出现问题。
另外,单均线貌似是赚不到钱的,至少得加一个过滤器。
❺ 期货的交易模型到底是什么
就是自己的一套交易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赚钱方法,操作方式,交易理念等。这些需要多年的实战经验和积累
❻ 怎样测试自己的期货交易系统
055
我编写的程序:(虽然结果不行,但程序正确)
// //后为文字说明,编写模型时不用写出
MA8:=MA(CLOSE,8); //8个周期收盘价的简单移动平均
MA21:=MA(CLOSE,21);//21个周期收盘价的简单移动平均
CROSS(MA8,MA21),BK;//当MA8上穿MA21时,发出买入开仓交易指令
CROSS(MA21,MA8),SK;//当MA21上穿MA8时,发出卖出开仓交易指令
(CLOSE-MA21)>100,BP;//
(MA21-CLOSE)>100,SP;//
❼ 怎么辨别期货量化交易模型的好坏方法
程序化模型的选择与辨别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的程序化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让你的资金翻几番,那你要为他的言语或者他的程序打个折扣,但是如果对方又能拿出不错的图形或者非常漂亮的收盘测试结果放在你的面前,你又当如何说服自己是相信还是不相信?以下内容就是帮助你如何辨别好坏模型.
1、测试时间:一个好的程序化必须经得起时间周期的测试,如果一个程序化,结果很漂亮,周期却只有一两个月,不可信;
2、使用资金:很多人贴出来的漂亮测试结果,使用资金常常是80%或者其它百分比,但这些都是不合理的选择,因为金融市场资金管理很重要,在行情好时候,资金使用越高,收益越大,行情不好时,资金使用越高亏损越大,但我们无法去判断接下来的行情会如何,所以,历史测试的结果使用百分比的开仓方式是不合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资金使用率为80%是,测试结果是亏损的,而且使用率为40%时又是赢利的.
3、测试方式:开盘价和收盘价测试均有其不合理性,趋势模型一般以趋势逆转点为开仓信号,故较为准确的是:出现指令价位。
测试结果的分析:
a. 指令总数:也就是信号数,过高,说明震荡行情过滤不好,过低,说明风险大;如何判断信号数合理呢?那就只有不同的模型在同样的周期下的一个对比了.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 指令总数/有效交易天数 以日内短线为例,一般一个有效交易日的平均信号数在2-5之间(此数据仅供参考);
b. 利润率:总利润不用看,只看扣出最大利润的结果,必须为正,而且测试周期越长利润率应该越大,很多模型,测近期不错,测远期就不行,所以测试时应该尽量的去测能测到的最长周期.(当然因为行情关系也可能出现,长期比短期利润率低,但总体而言,周期越长利润率越高,才是好的模型的测试结果)
c. 正确率:其它条件都完全一样的情况下,正确率越高自然越好,但也不用为了看到一个高正确率的模型而心动,也不用因为你自己模型的正确率低而担心,一般的正确率能在45%左右,就不错了,因为程序化的本来意义就是赚大亏小,在震荡的时候正确率自然会低;
d. 最大亏损率:如果你是选择的固定手数,比如10手进行测试,你的最大亏损率最大应该不能超过10%,当然,如果你选择的测试手数多,最大亏损率可能有所提高.如果你选择的80%的资金使用率,可能亏损会更大,当然也会有亏损的不大的测试结果,这往往和你的测试周期中的行情的一定关系,所以不值得过于依赖;
e. 空仓时间:以日短线为例,空仓时间不能太高,太高,必然会错过大行情,当然,这一项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空仓时间长,利润也高,错过就错过吧,错过不是过错,没赚到也不存在亏损的风险;
❽ 期货交易模型
没什么可以走的捷径。如果你想通过软件自动根据你的系统生成交易提示,包括头寸比例,就必须学会该软件的语言,没捷径可走。我认为比较简单的语言是博易大师的,你可以自己看看,软件里有帮助,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指标编写教程,你可以学一下简单的语言。再复杂的模型都是根据简单语言组合成的。如果你想逐步自动交易,不仅软件能代替你判断,还可以自动交易的话,可以用用文华财经一键通2009,有交易模型编写功能,你编写以后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测试。另外一个软件是交易开拓者,也具有模型编写测试功能,甚至比文华我觉得更专业。
当然最主要的是你要静下心来学习一下这些语言。学不进去就想想,学会了编程,你的程序能给你赚多少钱。你总不会和钱过不去吧?走捷径的下场往往都是不好的,即使你让别人给你编,人家给你编错了,你也看不出来。还是自己掌握为好,以后要完善系统也很方便。
这是我的经验。我就是有了一个想法以后,想测试一下,自然就去研究指标,模型编写了。
❾ 哪一种期货程序化软件能用模拟账号测试模型
程序化 纠错虫虫相信 程序化交易虫虫 不信
1944年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候 华尔街就在研究程序化交易 至今不可以
❿ 期货日内交易模型测试时的价位选择是出现指令价位还是选择收盘价做测试,为什么测试结果不同
收盘价是最准的价位。因为是经过一天多空双方的争夺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