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设银行如何正确填写付汇信息和用途 外汇汇款
付汇信息的话需要填写付款方公司的英文名称和英文地址,然后是外方的英文名称和英文地址,外方的银行名称,地址,swift码,如果有中转行,还需要填写中转行的信息。
用途的话,比如您是购买冷冻水产品的预付款,可以写一般贸易冷冻水产品预付款。
另外,一定要写清楚汇款的美金金额。
② 去银行办理对外付汇(预付款)要怎么办!
需要上外管局的网站做预付登记,网站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如果你们还没开通就要先去外管局备案,开通了以后做了登记指定银行就可以付汇了,还要带上合同及形式发票。
③ 对外付汇购汇的会计凭证怎样做
1.借:银行存款--欧元户 EUR 1400 中间价 得出人民币金额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133776.7
你要知道当日欧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卖出价,你购汇的时候对于银行来说是卖出,用的是卖出价,而获得欧元时你要用中间价,对于你来说肯定是赔了(你的题中没有具体写明是买出还是中间价)
2.借: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 8322.35
贷:银行存款 8322.35
借:在途物资--进口商品8322.35
贷: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 8322.35
借:在途物资--进口商品 13893.9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2361.97
贷:应付账款--国外某客户 13893.94
银行存款
2361.97
(也得看你公司具体情况,如果你已经做了
借:在途物资--进口商品 13893.94
贷:应付账款--国外某客户 13893.94 也就不用再做了)
④ 付汇和购汇是什么意思有何区别
付汇是指经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根据有关售汇以及付汇的管理规定,审核用汇单位和个人提供的规定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后,从其外汇帐户中或将其购买的外汇向境外支付的行为。 购汇是用人民币买外币(不是从外币户直接汇款),购汇之后进行付汇
⑤ 对外付汇是什么意思
国际结算。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所以我们进口的时候要用美元,欧元一类的国际货币付给对方。这些货币就是外汇。所以叫对外付汇
⑥ 如何对外付汇
1 可以在各个商业银行购买外汇汇出 包括农行 不用再开美圆帐户 凭身份证每人每年可以购买外汇等植5万美圆2 付汇象你这种金额的只要拿好身份证就可以了 如果银行还要付费通知或发票的话 有的话就提供一下你这不是贸易项下 付汇 不需要核销只有进出口货物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进出口核销
⑦ 公司对外付汇需要向外管局申报吗
是的。
1、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外汇管制,除货物或技术进出口贸易、对外服务贸易和对外投资,一般企业不能够随意对外进行收支(收付款)。
2、属于上述项目的业务收支,也都需要到外管局做对应的备案。之后才能够到指定银行开立外币账户根据你们的实际需求,到外管局直接咨询。
⑧ 一般来说对外付汇需要多长时间对方才可以收到呢
通常对外付汇的时候,都没有办法保证对方的到帐时间。因为对方银行收到款项时是否及时入帐,付款银行是无法控制的。
理论上;如果日元业务,非日元假日的上午付汇行发出swfit电文后,当日会到帐。
美元业务,因为有时差,下午发出电文,也可以当日到帐。
如果收款人在境内,且不发电文的话,就没准了。
中资银行通常为使外汇资金滞留而推迟做业务的时间。
⑨ 使用信用证付款是否需要对外付汇
假设你是进口商,作为买方,在你的开证行开立信用证。
开立LC必须的单据包括:
合同,开证申请书,见面保证金申请,外管核销单,购汇申请书,LC开证合同。
在开出LC的时候,你必须向开证行先付LC金额30%的保证金(人民币付)
出口商的正本单据到了开证行的时候,开证行通知进口商付款赎单(余下的70%)
基本上都是企业向银行买汇对外支付,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监管,需要办理核销。 在办理付汇的时候,银行会给与充分的支持和配合,企业自身只要配合好单据就可以了。
⑩ 对外付汇需要缴纳哪些税金
根据付佣的性质确定企业是否需代扣代缴税种、税率,若您公司支付给境外公司的佣金、检测费、市场开拓费、差旅费等是劳务,由于收取方提供的劳务发生在境外,无须在境内缴纳企业所得税,您公司支付给境外公司的上述费用不须代扣代缴所得税。境内机构发生在境外的进出口贸易佣金无须办理和提交《税务证明》。
另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64号)的规定,境内机构或个人对外支付下列项目,无须办理和提交《税务证明》:
(1)境内机构在境外发生的差旅、会议、商品展销等各项费用;
(2)境内机构在境外代表机构的办公经费,以及境内机构在境外承包工程所垫付的工程款;
(3)境内机构发生在境外的进出口贸易佣金、保险费、赔偿款;
(4)进口贸易项下境外机构获得的国际运输费用;
(5)境内运输企业在境外从事运输业务发生的修理、油料、港杂等各项费用;
(6)境内个人境外留学、旅游、探亲等因私用汇;
(7)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