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高额外汇储备会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
本来美金是在美国境内流通的,经过贸易企业,把交易的美金带会中国换去人民币。这样美国境内的流通美金就不断减少,但是交易必须用到美金啊,所以带给美央行的讯息就是流通美金不足,然后向市场投放货币,等到时中国再想用手里的美金买东西是就会造成货币过多,美元贬值。
B. 为什么中国外汇储备会如此变态地增长是不是美国发动金融战争的前兆
楼主注意到了一个词——“储备”,外汇储备的增长并非一般意义的“外汇净流入”,所以二楼的观点片面了。外汇储备增长的导因,不仅有进出口贸易因素,我国的外汇结算制度也难逃其咎。
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企业通过廉价劳动力优势和汇率优势占据国际市场,造成长期的、巨大的、仅靠正常的进口商品消费无法弥补的贸易顺差,这种顺差本身也是国际财富向国内的转移。
贸易产生的财富,譬如出口一批袜子所换取的美元货款,本应集中在出口商手里,而不以国家外汇储备的面目存在,但实际上,很多流入中国的外汇,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出口商手中流转至人民银行。这一现象是我国过去的“计划结汇制”的延伸,是国家权力在未完全开放的结汇市场中的影子,也表现出国内企业缺乏抵御外汇风险,调和外汇贬值损失的能力。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对外汇结算的处置失误,以及国际炒家造成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迫使~国家被动的吸纳几乎所有在贸易中取得的外汇,形成如此之大的外汇储备。
至于金融战争之说,我得说,如果被劫掠,不是因为别人的狼子野心,而是我们内部的错误和脆弱。以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为例,国际炒家要以手中的“四两”去拨亚洲四小龙的“千金”,必然是因为那些“千金”已经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已然是站到了悬崖边缘。国际炒家们不求一国经济的崩溃,而是利益。美国连自己的金融危机都预测不到,更别说在我们的发展之路上层层下套,倘若真有一天,我们悲剧了,美国顶多也就是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补:建议楼主写信询问一下《货币战争》(第一部)编者宋鸿兵,问问他能不能确定其中的故事全部是真实的... 我想这一点国内诸位专家已经有所共识,何况编者已经默认了。宋在署名时没有写“作者”,而写“编者”,已然是足够的暗示。
C. 为什么外汇管理制度使中国外汇储备庞大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迄今已超过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外汇储备的30%以上。
有人基于“藏汇于民”理念认为, 应当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民众。然而, 这一建议中国外汇管理局已经否定, 因为那将在中国引发通货膨胀。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著名经济学者温元凯教授表示,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正在被绑架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战车上”,中国拥有最多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已最够所需, 剩余的两万多亿美元应该用来做以下几方面的事情:
“首先就是改善民生。尽快实行中国的全民教育和全民医疗的基本免费系统;第二是要把外汇储备拿出来到全世界去买资源。首先是买矿产资源、买发明创造、买专利、买高科技的公司、有核心技术的上市公司;第三个是买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第四有一个说法是利用大陆的经济实力和台湾发生进一步的合作,形成一个大中华的经济圈。让整个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进一步的崛起。”
有人计算,如果中国想购买国家,中国三万多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能够买下意大利;如果购买大宗商品,三万多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购买可以满足中国近13年的石油净进口需求;如果买企业,中国可买下美国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中国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近期曾表示,中国需要四五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足够了, 因为将外汇数额控制在六个月的支出水平已经属于合理范围; 中国要想控制住外汇储备的疯狂增长,有效使用和管理, 藏汇于民是必须要做的。
然而,,藏汇于民不等于说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民众:
“分给民众呢不恰当。实际上造福于民很关键。而且下一阶段我认为很大的问题是富民政策。而且让富民优先,尤其是政府不要与民争利,包括国企、央企。这是下一阶段改革的大问题。”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解释,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百姓, 性质上相当于中央银行随意印发钞票, 扩大货币的发行量, 其结果就是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 而在于民众持有外汇的意愿。
D. 3万亿的外汇储备是怎样造成的
1.2.1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1)经常项目长期出现大量顺差。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我国长期实施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增长,导致了经常账户的顺差。
(2)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导致了资本项目的长期顺差。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外资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持续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促进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
1.2.2强制结售汇制度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产生了巨大的外汇需求,但是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较小。所以为了满足国家的外汇需求,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除部分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少量额度的外汇以外,企业和个人不能持有外汇,而必须卖给指定银行,最后,外汇集中于央行,成为国家外汇储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大规模双顺差,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快速增长。
1.2.3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短期资本大量涌入
近年来,由于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规模,以及日本、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压力,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汇率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升值预期。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汇率改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2%,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对6.8346元人民币,人民币累计升值1.4416元,升值幅度达到17.42%。人民币的大幅升值,更加强化了人们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促使大量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甚至非法渠道等,进入我国证券、房地产等市场,以期待获取利率和汇率升值的双重收益,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
E. 中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积极影响
我给你简单点下,你可以自己展开,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
为什么需要储备外汇:
外汇储备产生的原因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货币体系的核心币种不是人民币,(目前,美元,欧元,英镑,主宰),所以才有了外汇储备,否则就不需要外汇储备了,如果人民币是货币体系的核心,只需储备人民币就可以了。
储备外汇有什么用:
正是因为,世界经济体这些国家,把,美元,欧元,英镑等,当做货币体系的核心,所以,在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往来的时候,这些货币起了等价物,他们只接受这几种货币进行结算,其他币种是不接受的。举例来说,中国公司要跟泰国公司交易,流程是这样的,中国公司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再有美元换成泰铢,才到他们手中,平常之所以,由 人民币直接换成泰铢,是因为,中间换美元的流程省略了,其实在后台,结算过程是国家的外汇体系充当了,中间者,表面省去了这个流程,其实国家之间还是要结算的,而且是用美元结算,这就用到了外汇储备。没有外汇储备,结算都不可以进行。
从以上简单说明,就应该可以知道积极影响了。
1,实力象征,只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只要经济全球化,外汇储备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外汇储备的总量永远大于,在对外贸易体系中支付出去的价值。否则交易是不可以进行的,就要进行外汇借款了,这就是债务。
2,外汇储备决定了,本国的市场环境,外汇储备多,可以在汇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控制汇率的稳定性,汇率稳定,国际贸易就顺利,不会对国际贸易有影响,适合投资。
3,储备多了,可以贷款给其他国家,促成国际关系。
4,外汇储备的多少,直接反应对外贸易量,间接反应该国在世界经济体中的低位,从而影响货币体系,让人民币成为货币体系的核心币种才是最终目标,那个时候,外汇储备就不需要了,就需要其他国家储备人民币做外汇了。
正式由于,外汇储备,储备的外汇币种,是全球货币体系,大家认为核心的币种。
1,
F. 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一、超额外汇储备过多,容易导致“通货紧缩趋势”,不利于贯彻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 ,不利于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利于我国自身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据笔者测算,我国适度 的外汇储备1千亿美元就足够了,1千亿美元需外汇占款约8200亿元人民币。但今年一季度外 汇占款高达25112亿元,即是说这6年多来我国增加的国民储蓄中有高达约13000亿元用于增 加超额外汇储备达2160亿美元,这么一笔巨额外汇资本没有及时用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上 来,怎能不造成通货紧缩的趋势,也不利于贯彻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不利于增加国内有效 需求。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研究把2160亿美元的超额外汇资本尽快利用起来,比如可 用于扶持发展大型飞机制造业、电脑、电视、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扶持振兴民族工业、民族高科技企业和扶持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民办企业向国外扩张, 扶持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只有把我国稀缺的巨额外汇资本及时充分地利用起来, 用于加快经济建设,远比增加外汇储备的作用大得多。正如斯蒂格利茨指出的那样,外汇储 备投资于美国短期国库券收益率目前为1.75%,而将这笔钱投资于国内经济,回报率在10 %~20%之间。
二、超额外汇储备过多,必然要相应增大过高的外汇储备成本。根据笔者测算,我国超 额外汇储备达2160亿美元,向美国进行国债投资比发放贷款按要少收利息3个百分点计算, 一年要少收利息收入63亿美元;我国向国外借外债1700亿美元(其中国际商业银行贷款900亿 美元),向国外商业银行的借款利率一般比存款利率高2~3个百分点,按高2个百分点计算, 一年要多支付利息18亿美元,这样一年要少收多支利息达81亿美元。
三、超额外汇储备过多,必然会增大外汇储备的风险。由于外汇储备往往由多种货币组 成,而且分散在不同期限的资产上,因此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是外汇储备无法规避的两种风 险,例如1994年日元对美元升值,造成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0亿美元的损失。最近,据有的学 者测算,我国外汇储备中约60%~70%为美元,如按60%为美元储备计算,从2002年11月以 来至今,美元对欧元眨值12%,我国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欧元眨值将造成达216亿~234亿美元 的损失。这种超额外汇储备过多导致的赔本生意应引以为戒。
四、超额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我国极为短缺的外汇资本资源的浪费,出现穷国反而向 富国输出资本,支援美国等发达国家人民的高消费。斯蒂格利茨一针见血的指出:亚洲国家 巨额的外汇储备“通常投资于美国的短期国库券,它刺激了美国的过度消费,使资本从穷国 向世界上最富的国家转移”。今年2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马丁沃尔夫写的“亚 洲为美国的大炮和黄油付钱”,文章指出,在2002年三季末,全世界总的外汇储备为22940 亿美元,其中73%是以美元形式储备的。这些储备的58%左右是亚洲各国和地区政府持有的 ,日本持有占19.3%,中国大陆持有占11.3%,大中华地区持有占22.9%。文章接着尖 锐地指出,是亚洲人,而不是美国人,在执行“坚挺美元”的政策,间接地为美国展示国力 支付开支。这还不足以引起我国经济金融理论界对我国执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政策进行认真 的反思吗?
五、超额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根据IMF的有关规 定,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 款,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还可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 0%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也较优惠。相反,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 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从上述超额外汇储备过多种种弊端来看,超额外汇储备过多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但 要想妥善解决此问题,必须要靠有关决策部门对我国到底应执行什么样的外汇储备政策统一 认识。我国这样一个资本资源极为短缺的不发达国家,是执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政策好? 还是应该执行适度的外汇储备政策好?这个大政方针必须要通过深入的讨论,充分权衡其利 弊得失,取得统一认识,才能正确指导实践。笔者认为:象我国这样一个资本资源极为短缺 的不发达国家,当家过日子必须要精打细算,要力争做到以最小的外汇储备成本,能确保防 范外汇风险、确保外汇收支周转的需要,执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政策是违背我国国情的。
G.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当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是由一系列主客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一)国内原因
1、长期以来政府的政策导向。
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过去25年来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外资优惠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国际收支问题上,中国政府长期确定的方针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57亿美元,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外汇短缺在我国几乎都成为一种常态。所以长期以来比较看重外汇储备的功能,认为我国外储备越多越好,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轻易动用。在外汇政策上表现为实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同时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长期以来实行出口导向、外资导向和外汇政策“宽进严出”取向的结果,资金流人较为容易,而流出则需层层审批,导致经常项目大量顺差和FDI流人的不断增加。具体政策如下:
(1)1979-1987年,国家对外贸企业经营统负盈亏,以财政补贴支持外贸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效率低下,为了配合引进外资政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为鼓励和支持企业出口,政府对外贸企业实施了出口卒 贴政策。
(2)1988-1993年,补贴政策与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举,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国务院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当时尚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实施承包制的同时仍然保留中央财政对外贸的补贴。
(3)1994至今,国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尤其是人世后,国家对外贸的支持逐渐由直接与间接的财政补贴,转向与国际规则接轨,逐渐以关税、税收、利率等手段来调节与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此外,放开外贸经营权,扩大对外贸易主体;对外商投资实行许多包括税收减免,免税进口以及其他优惠在内的优惠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外贸发展。我国从1985年4月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不过从2007年7月份开始,该政策逐渐减弱。继7月1日出口退税新政实施后,商务部及海关总署于8月23日联手推行《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告44号,共计2247个海关商品编码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同时要求对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2、经济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之间的矛盾。
2007年10月19日,吴晓灵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汇率政策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顺差是中国内部经济不平衡的反映,是由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在过去20多年里,在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支持下,中国经济的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了9%。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结构调整步伐经常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在近些年里,国内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工业发展达到新的水平之后,商品、资金和劳动力市场都出现了过剩。生产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无法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导致有效总需求不足,并进一步造成就业困难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
同时我们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价值少、地区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和内部平衡的实现。经过多次利率调整而我国的居民储蓄仍然很高。一国储蓄多,而有效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少,其结果只能是过剩储蓄转移到境外,必然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顺差,从而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据统计,我国投资率由2001年36.5% 增长到2006年42.7% ,同期,消费率则由61.4%下降至50%。据世界银行{2006世界发展指标》,2004年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消费率为62% ,投资率为21%。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9% ,投资率为23% ;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58% ,投资率为26% ;高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3%,投资率为20%。可见,我国投资率比全球平均高20多个百分点,消费率则低10多个百分点,而且,消费率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从2001年的50% 、50.1%和一0.1%变为2006年的38.9%、40.7% 和20.4% ,可以看出,投资和净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
此外,贸易品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增长速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快于非贸易品部门,成为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扩大的基础。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正是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但相对于贸易品部门而言,我国非贸易品部门生产效率提高较慢,开放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也就成为抑制国内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3、国内汇率制度缺乏充分弹性。
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阻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人民币汇率遭遇了强烈的贬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被迫偏离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设计初衷,逐渐变相成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外汇管制较严,根据IMF的汇率制度分类,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汇率制度仍是缺乏弹性的(如表1)。
而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非弹性汇率制的存在,因为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经常收支顺差(逆差)必然等于金融、资本收支逆差(顺差),外汇储备原则上不发生变化。但在非弹性汇率制下,为维护某一基本不变的汇率水平,政府必须买人超过需求的外汇供给,否则外汇汇率要下跌,本币汇率要上升,其结果贸易顺差和资本流人就转化为外汇储备。当前中国面临热钱的涌人,必须加强对热钱的监督,稳定市场预期,实现有序调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热钱涌人,“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国际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中国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和汇率机制的相对不灵活。”于是,在不灵活的汇率机制下,“预期升值一本币升值一进一步预期升值一本币继续升值”会形成一个恶性本币升值周期。因此,要改变或者说有序化热钱的流动,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加快汇率改革步伐,实施合理的外汇管理制度。
(二)国际原因
1、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是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纷纷将纺织制衣、塑料玩具以及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正好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因而自然而然地融人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近年来,世界经济不景气、全球高科技泡沫破灭,进一步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从1981年到1999年的18年中,我国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2.9% ,但是一般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仅为7.7% ,均低于GDP年均增长率,而加工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9.5% ,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4.8% 分别上升到56.9%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年中国的总出口是7620亿美元,加工贸易占了55%左右。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总额是177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将近1900亿美元。
大量贸易顺差使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以至目前处于高额状态。李扬先生说: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很大,但是,从结构上看,中国只是对两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和欧盟)顺差,而对其他国家都是逆差。中美贸易顺差不是汇率问题,而是经济结构问题。因为中国是后发国家,而且正在进行剧烈的经济结构调整,所以很快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2、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
近些年来,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给钉住美元或货币篮子中美元比重过高的很多亚洲货币以巨大的升值压力,尤其是人民币,施压其升值会对亚洲货币升值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近些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还在不断扩大,从表面上看1994年到200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了5%左右,如果考虑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物价走势,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20%左右。尤其是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为调节机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正不断释放着它的弹性。两年中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了10%(如图1)。
有鉴于此,巨额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人民币投机狂潮。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的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又助长了外汇储备的增加。因为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有很强的预期,所以很多的热钱流入了资本市场,造成了现在的股市泡沫。同时由于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投资都是向内流动,而境内的投资者本该对自己的资产组合进行多元化投资,可以把资本流向日本、美国、欧洲等地,但是人民币升值导致了国内股市的回报预期的提高,加上投资境外的限制,国内股市成了主要的投资目标,这也就加剧了国内资产泡沫的形成。l8 多年来,我国结售汇顺差远大于贸易顺差,转移收入明显增多。
3、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现今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的,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狭隘的国际金融霸权和国际金融资本无序流动等三个方面。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狭隘的金融霸权是国际金融体系无序性的主要表现,也是当代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的根源。
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由于没有真正的最后贷款人,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事实上无人可以救助,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因此,发展中国家为防范金融风险,不得不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到2007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如果说这种格局可能会造成某种资源不合理配置问题的话,那么其根源正是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是目前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格局。
H. 中国巨额得外汇储备是如何形成的有那些影响(注意:从正负两方面讨论)
摘要 您好一正,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动用储备予以弥补,虽然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但是它为准备其他调节措施争取了时间;
I.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真正原因如何加强外汇储备管理(越快越好)
贸易顺差是主要原因,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人民工资带动消费减小对美国出口的依赖,也就是自给自足。十二五的计划就是提高人民工资水平,计划已经出来了,能不能做好就看政府了,如果做得好人民就有福气了,只有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才有强大起来的机会,民富才能国强的道理是一万年不变的。现在说中国强大的人未免显得无知。
J.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产生的原因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3.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进入
4.主要国家针对我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