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2017年中期货币便利

2017年中期货币便利

发布时间:2022-02-13 07:52:49

1. 2017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167.7万亿元了吗

据报道,在2月2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67.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

宏观杠杆率可以用广义货币(M2)供应量与GDP总额之比来测算,2017年GDP名义增速为11.23%,M2供应量只有8.2%,上述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不过整体仍在2:1左右的水平,比发达国家的1:1水平要高。

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实现了6.9%的经济增长、不到5%的失业率、1.6%的通胀率,这样的经济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枝独秀。

2. 什么是中期借贷便利详细的。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2)2017年中期货币便利扩展阅读

主要内容

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不仅面临来自资本流动变化、财政支出变化及资本市场IPO等多方面的扰动,同时也承担着完善价格型调控框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务。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稳适度,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央银行需要根据流动性需求的期限、主体和用途不断丰富和完善工具组合,以进一步提高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

主要作用

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3. 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内容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不仅面临来自资本流动变化、财政支出变化及资本市场IPO等多方面的扰动,同时也承担着完善价格型调控框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务。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稳适度,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央银行需要根据流动性需求的期限、主体和用途不断丰富和完善工具组合,以进一步提高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2017年中期货币便利扩展阅读

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作用: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不仅面临着资本流动、财政支出、资本市场ipo等变化的干扰,还承担着完善价格监管框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等多项任务。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体稳定和适度,支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央行需要根据流动性需求的持续时间、主体和用途,丰富和完善工具组合,以进一步提高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期贷款有利于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整金融机构中期融资成本,将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向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



4. 中期借贷便利 (MLF)是什么意思

MLF全称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以抵押物的形式向市场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简单地说,这意味着中央银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借给需要钱的企业,从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MLF的出现将导致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利率的降低,这也将降低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因此,MLF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MLF业务的目的是增加市场流动性,鼓励商业银行继续放贷,以刺激经济,改善经济状况。银行有足够的钱借钱给企业,让企业扩大投资和再生产,又有足够的钱借钱给个人,让个人有钱花。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当银行挤兑或金融伙伴拖欠债务时,银行、企业可能会破产。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与金融息息相关。企业规模太大,不能破产,否则会造成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中央银行将在一个MLF中运作,并继续注入资金,以避免市场上的大公司倒闭。

5. 简述2017年以来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工具

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人民币159.96万亿元,与1990年的1.53万亿相比,增长104倍余。当月滙率约6.18,换算成美元是25.9万亿,同期美国M2是11.6万亿美元,中国M2远超美国M2。要知道中国含有水份的GDP不及美国一半,人均GDP相距更大,中美相比已可见中国货币超发之巨。中国M2存量不仅超越欧美,占据全球规模已达25%,其新增M2常年占据全球50%左右,一国新增货币超过世界其馀国家货币之和、一年就印了四分一个世界第一经济体美国所有的钱,从任何角度、标准分析都是很难说是没有滥发货币。

6. 中期借贷便利是什么意思请通俗讲解一下。

中期借贷便利就是是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中期借贷便利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为提供中期基础货币而提供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针对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可以通过招标方式进行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行方式为质押,国家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等优质债券应作为合格质押。

(6)2017年中期货币便利扩展阅读

中期借贷便利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总体看,在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中期借贷便利起到了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平。

2018年12月央行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

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可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

7. 近三年中国的货币流动性结构有何特点为什么

作者:邓志超

来源:中国货币市场

内容提要

2019年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高频词是“宽货币紧信用”。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自2017年底进入“8”时代,2019年11月公布的M2同比为8.2%。光从数值上来看,8.2%的广义货币同比增长已经不低了,然而金融市场的感觉却依然偏紧。

那么很自然的一个疑问是,什么样的货币增速较为合适?当前的货币流动性为什么给市场参与者造成偏紧的感觉?造成这种偏紧感觉的原因何在?展望2020年,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可能呈现怎样图景?

一、货币流动性的定量分析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一个基本问题,货币的供应量如何规划?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

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目标是追求通胀平衡和经济增长,因此简单地理解货币增速大致能覆盖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之和(用公式简单表示为:M2=GDP+CPI)。然而,这一理论与我国的实践显然有矛盾之处。

图1显示的是我国M2同比与GDP和CPI同比之差(M2-GDP-CPI)的情况。按照货币理论,三者的差值应该常年在零值上下波动。然而图1中的差值却常年为正,且幅度颇大,特别是2009年呈现一个山峰状,最高时M2增速超出GDP和CPI增速之和23%,是一个较大幅度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不少学者和分析师认为这是我国“货币超发”的一个证明。

图1 M2-GDP-CPI(1995至今)

单位:%

注:数据皆为同比数据;GDP数据为季度数据,为分解为月度,笔者进行了平滑转换。

数据来源:wind资讯,笔者整理

然而,以M2-GDP-CPI来衡量“货币超发”并不全面。

原因一方面是发展阶段不同所适用的理论不同。M2=GDP+CPI货币理论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环境以经济平稳增长为前提假设。换言之,是以发达成熟的经济体为蓝本。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原本不被赋值的资源被“货币化”。所以M2=GDP+CPI并不适用于衡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所需要形成的货币需求。

另一方面是对资产价格的忽略。M2=GDP+CPI公式一个广为诟病的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到资产价格的变化。近年来,全球各大央行逐渐将资产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事实上,资产价格增长所形成的货币需求已经占到了货币供应的很大一部分。

客观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确实存在于“超发”的情况,这使得我国货币流动性非常充足,进而对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然而,这一情况正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而变化。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M2和社融增速要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这是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再提M2增长目标之后对货币供应量规划的进一步明确,也预示着M2=GDP+CPI公式在我国经济发展未来的一个时期内成为货币流动性的政策取向。

其背景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从数量型进一步向价格型转变,而产生的影响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对于货币流动性“吃紧”的感觉。

二、货币流动性对资产价格形成向下压力

当前,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对于货币流动性的感觉大相庭径,相对而言,货币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足,而资本市场却普遍感到“吃紧”。

在广义货币供应量上,资本市场的“吃紧”也是有迹可循的。将图1中2013年之后的部分放大形成图2,我国M2-GDP-CPI的数值于2017年四季度由正翻负,预示着货币供应量覆盖不了经济增长和物价波动。在随后的两年中,只有2019年初M2-GDP-CPI短暂回归正值。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M2-GDP-CPI为负意味着什么?笔者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不足以覆盖实体经济增长和消费品价格波动,从而牵连了资产价格向下。

图2 M2-GDP-CPI(2013至今)

单位:%

注:GDP数据为季度数据,为分解为月度,笔者进行了平滑转换。

数据来源:wind资讯,笔者整理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从前文中可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超发”,而“超发”货币可能的去处一是资源的货币化,二是资产价格的上升。如果我们将原本没有货币化的资源也看做一种资产,货币化的过程就是资产价格从零到有交易价格的过程。那么“超发”货币的这两个去处都可以看做是资产价格的上升。

笔者用API表示资产价格指数,上述M2=GDP+CPI拓展为M2=GDP+CPI+API。倒推一下,API=M2-GDP-CPI,这一公式所表示的就是图1和图2中差值运行情况。而从图2中可以清晰的看到,2017年四季度后M2-GDP-CPI为负,但幅度不大。然而,时间进入到2019年四季度后,负值的幅度陡然增加,触及-2.5%左右。于资本市场中,现实的表现是股市、债市,以及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降,背后都有着流动性收缩的影子。

这可能是当前资本市场感觉货币流动性“吃紧”的数字解释,因为货币供应已经不足以覆盖经济增长和物价波动了,所以一部分流动性从资产价格中撤出,以弥补前两者。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M2=GDP+CPI+API是否成立,理论研究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是绝大部分研究人员都认为,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上升吸收了大量“超发”的货币。

三、货币流动性收缩的原因

资产价格有向下的压力是因为整体货币供应量提供的流动性不足,笔者称之为货币流动性收缩,那么收缩的原因是什么呢?

理论上,广义货币的形成由货币发行和货币创造两个环节共同构成。如前文所述,货币发行由央行的货币政策所制定的发行规则和规划所决定,主要受央行对宏观经济增长和物价波动的研判;货币创造由商业银行和企业共同创造,主要受经济繁荣程度的影响,经济越繁荣基础货币在一定时间段内周转次数越多,创造的广义货币就越多,反之则反是。

考虑到2001年加入WTO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外汇占款成为人民银行投放货币的主要渠道。笔者整理了M2总量(实际货币量)、外汇占款(人民银行外汇占款)*货币乘数等数据用以描述理论上的货币供应量,绘制成图3。

从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2014年二季度之前,M2总量与外汇占款*货币乘数后的理论货币量几乎重合,只是在2009年前后出现小幅分叉,这是受2008我国四万亿刺激政策影响。然而2014年三季度开始,M2总量和外汇占款*货币乘数开始出现明显背离,且再也没有重合。

原因从图3中的国际收支总差额中可以得出。2014年开始,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外汇占款渠道下的外汇流入大幅下降,从而使得货币投放渠道受阻。特别是2015年“811”汇改之后,外汇储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更是降低了外汇占款渠道下的货币投放。

图3 M2、外汇占款、国际收支(2000年至今)

单位:亿元

注:国际收支总差额数据为季度数据,为分解为月度,笔者进行了平滑转换。

数据来源:wind资讯,笔者整理

也正是在2014年三季度,人民银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随后又在2015年二季度创设了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SL。笔者将两者相加,图3中用紫色的线表示两者的余额,并没有很明显的特征。

但当笔者将MLF和PLS之和加到外汇占款,之后乘以货币乘数后,发现新的(外汇占款+MLF+PSL)*货币乘数的理论货币总量与M2总量几乎重合。说明当前,我国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已经由外汇占款转变为“外汇占款+央行创设的货币投放工具”。

至此,我们得到近期货币流动性收缩的一个重要原因:货币投放渠道的切换,以及背后我国国际收支格局的变化,由双顺差格局向贸易项下小幅顺差、资本项下小幅逆差、总体平衡的转变。这一变化使得长期以来在双顺差宽货币环境下浸溺惯了的资本市场变得不再适应。

货币流动性收缩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货币创造环节。现阶段从外部环境看,全球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同时金融风险不断上升;从我国自身来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两项因素作用,使得整个经济体呈现一定程度的“悲观预期”,这就影响了货币创造程度和速度。特别是近期,我国民营企业投资下降较快,削弱了民营企业这一部门的货币创造。

四、2020年货币流动性展望

展望2020年,笔者对于我国货币流动性依然持谨慎乐观态度。预期2020年我国货币流动性会保持2019年的整体趋势,即M2=GDP+CPI格局大致不变,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M2和社融增速要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同时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紧张还将持续,原因在于:

首先是货币投放渠道有待明确。外汇占款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投放主渠道了,这一点已是大势所趋。事实上,我国应该培育自身大国信用的货币发行体制和规则。当前以MLF和PSL补充因外汇占款而减少的货币投放,是一个暂时性的过渡举措。短期内,人民银行还将继续使用这一过渡手段。

然而,人民银行必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滥用进行大水漫溉,同时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也非常有限。所以,货币流动性的源头货币投放环节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放松,这就限制了货币流动性大幅宽松的可能。

其次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短期内难出困境。国内外经济所处环境在短期内很难出现大幅度向好变化,这使得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只能慢慢恢复,货币创造环节,特别是货币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的环节也随之放慢,而这又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环境的向好。从我国整体经济体来看,用内生性的经济结构代替原来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内生的经济元素发展情况决

8. 中期借贷便利与常备借贷便利的区别是什么

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其实可以从文字上区别,中期相对的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般几个月;常备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都是一种货币政策,为了对货币的流动性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对市场产生影响。

中期借贷便利,是指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

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

9. 2017年,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 怎么计算得12亿

10*(1+20%)=10*1.2=12(亿)

阅读全文

与2017年中期货币便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比股票风险大 浏览:637
贵金属买是什么 浏览:41
黄金操盘高手实战交易技巧 浏览:687
杰克股份最新消息雪球 浏览:1000
非洲黄金多少钱一克 浏览:636
外汇盈利采访 浏览:687
哪些股票有可转债 浏览:273
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 浏览:585
黄金远期价格 浏览:570
人民泰铢汇率走势图 浏览:167
滴滴最后一轮融资能上市么 浏览:999
百富达融资有限公司 浏览:102
工作需要投融资知识如何学习 浏览:58
s5白银一上黄金5多少钱 浏览:839
人民币黄金该购买哪种 浏览:706
国际外汇平台代理商 浏览:324
最新河北今日废铜价格 浏览:201
黄金分割角度 浏览:347
查上市股票 浏览:787
河南间接融资2016 浏览: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