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指期货的代理风险主要包括哪些
股指期货的代理风险主要包括:
1.所选择的期货公司不具有合法的代理股指期货交易的资格
2.期货公司在从事代理业务时,利用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的弱点,纵容他们过度交易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3.采取欺骗等手段侵犯客户利益等
❷ 股指期货真的“风险大不可控”吗
弹指间,中国股指期货上市即将周年,初显国外市场历时多年方能达到的成熟水平。然而社会上对其风险认知并不客观,常有捕风捉影三人成虎。甚至一些市场分析人士也杯弓蛇影“谈期色变”。股指期货真的“风险大不可控”吗?
监控“五位一体”,风险两级分担
在充分吸取欧美及亚洲各国分业型与统一型监管、专职型与非专职型监管、机构型与功能型监管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中国证监会、证监会派出机构、交易所、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构建起包括信息交换、风险预警、共同风控和联合调查等在内的统一协作监管体系和跨市场联合监管机制,科学整合监管资源,全面提高监管效率,严防监管套利行为。
市场一旦走势凶险反常,期货公司老总们就心惊肉跳守在风控中心寸步不离,证券公司老总们则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这是因为投资者亏损不伤证券公司一根毫毛,而期货公司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保证金监控中心严格监控每笔交易,证监会和交易所对结算保证金不足的期货公司有权强制平仓,而客户穿仓则由期货公司买单。这就迫使期货公司对客户交易严加监控,把风险压到最低程度,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如股指期货推出3月后成交量猛增8.2倍。成交/持仓比平均高达14.4倍,其中主力合约曾一度最高达30余倍,显示盘中日内交易过度频繁,投机氛围较重。****理财网所立即采取限制开仓一名,提请证监会立案调查一起的措施。同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9次电话提醒,约请4家老总面谈。期货公司也主动自律,劝导客户从大局出发自觉降低日内频率。此后****理财网所更创造性实施了“监管前移”方针,指导单个客户每日盘中开仓不超过500手,使成交/持仓比稳定下降。至9月末维持在6倍以下。以上制度措施使交易风险“长痛变短痛、剧痛变阵痛”,以个别交易者“闯红灯罚款扣分”,换来整个市场的平安稳定,使交易风险不过夜,更不会传递到其他市场。上市以来在现货市场震荡加大的行情中,期指主力合约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系数一直高于99%,基差率维持在-1%与+1%之间。当月合约的成交量占比总成交量超过80%,持仓量占比总持仓量达60%,分级结算制度稳定运行。去年10月开始大宗商品一轮大涨接一轮大跌,但股指期货从未发生会员结算风险和客户穿仓爆仓,极少出现追加保证金,更未出现“到期日效应”、炒作远期合约及其他重大风险事件,顺利实现10次现金交割。
“合格投资者”,套保盘将很稳定
股指期货首创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为投资者提高识别和防控风险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因而也逐渐为其他市场、其他品种所借鉴。
美国1982年首次推出股指期货时,投资者根本不知其所为何物。美林、高盛、所罗门兄弟等投行花费2到5年时间,“先交易后学习”,才逐渐懂行知规。而“会交易知风险”却是入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先决条件。没有商品期货交易经验者必须通过地毯式“期货扫盲”、仿真交易和开户前的严格测试,先成为“适当性投资者”,才有资格获准入市。
目前股指期货开户6万余户,其中散户占95%,机构约1000家。在日均2000亿左右的成交额中,散户占比约60%—70%。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特殊法人(券商自营)和即将开闸的QFII等,其数量少却交易规模较大,往往与散户形成对手盘。但制度规定特殊法人仅能进行套保操作,且基本为卖出套保。公募基金和QFII也只能从事套期保值。据证监会网站和国家外汇局信息披露,截至去年12月底,共有106家外资机构获得QFII资格,其中94家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189.7亿美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250亿元。按规定QFII在交易日日内的成交金额及日终持仓双向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外汇局批准的投资额度。且多、空头合约不进行轧差。一家规模超10亿美元的QFII衍生品交易总监表示:作为全球性对冲基金,QFII优势在于全球视野和长期趋势研判,故进入中国期指市场后套保盘将十分稳定,不会频繁交易对期指市场造成冲击。
“零和”并非蒸发,“强平”止损杠杆
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不同,股市总市值随涨跌起伏而“热胀冷缩”,期市总市值则限定在多空盘对等之中。股市上涨时买者赢利但卖者未必亏损;反之下跌时买者亏损但卖者未必赢利。期市却是名副其实的“零和”。当市场传言有投资者做股指期货亏损累累的“杯具”时,背后一定有其他期民同等数额赢利的“洗具”。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至1664点,市值蒸发近24万亿。但如果期民亏损24万亿,那肯定一点也没蒸发,而是转移成为其他投资者的赢利了。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另一区别为双向交易。世间没有只涨不跌的单向市场,交易难免总要朝双向演进。中国股市的融券交易其实领先股指期货开通了做空机制,只不过融券标的仅限于90多只蓝筹股且无杠杆机制,不同于沪深300对应300只标的股票。
认为期市风险大于股市主要理由就在于杠杆的放大效应。股指期货只需投入合约价值18%的保证金就可以全额交易。其实股市也存在杠杆效应。中国股市相当数量的非流通股未入市前,不少股票仅交易少量流通股就可能把整个股价拔高,未流通的“大小非”坐享其成。下跌时则相反。所以杠杆的放大效应其实普遍存在。当然,股民买入股票才承担风险;而期民只要开仓,无论买入还是卖出都要承担风险。杠杆效应虽然放大了交易风险,但防范机制早已健全——股民满仓操作较为普遍,证券公司无权强减强平;而期民满仓操作则期货公司有权按浮亏追保甚至强减强平以坚决止损。正是期市这种特有的“悬崖勒马”机制,一次次防止了风险意识薄弱的投资者“倾家荡产”,同时也避免了期货公司“殃及池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期货的主要功能就是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上证指数曾于8个月内从3000点上涨1倍至6124点,又于1年内大跌70%至1664点,波幅远高于同期的期货价格指数(CRB)。继1987年股灾之后,本次金融危机再次成为股指期货的“极端压力测试”。危机中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运行稳定,交易量和持仓量逐年显著增长。截至今年1月底,沪深300股指期货累计成交约5021万手,累计成交额4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额基本与股市持平,低于2009年美国和日本的1.2倍、印度3.07倍、韩国29.7倍。目前市场保证金总额170亿元,持仓保证金100亿元,资金使用效率达60%。上述稳定健康、持续增长的数据指标,也为股指期货是否真的“风险大不可控”提交了一份无声的注释。
❸ 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有哪些该如何分析呢
作为一种衍生的金融工具,股指期货同样具备规避市场风险、赚取高额利润的特点,并成为了众多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重要方式。但需注意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同样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风险。其中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因次贷危机这一衍生金融危机导致的。
在股指期货的交易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加快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需完善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并根据股指期货的特征与功能,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监控体系,以充分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
作为市场经济中无形的投资,股指期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加之其无法与股票一样长期持有,因此投资者无法从中分得红利或股息,也就是说股指期货其实是一种“零活”交易。通过对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分析来说,其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❹ 股指期货可以做风险防控吗
可以做。但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系数较大,而且个人对市场的趋势把握不准确。因此很难做到切实的风险防控。所以一般的都是找期货配资公司进行做风险防控。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股指期货市场的准入门槛儿,而且有着期货配资公司共同承担市场风险还是比较靠谱的。
❺ 股指期货的交易风险究竟有多大
您认识到期货交易的高风险吗?从事期货交易,既可能挣钱也可能亏钱,有时还可能亏得很惨。按理说,这些都是基本常识,为什么还要刻意强调呢?这是因为对初入市的交易者而言,获利的期望值都比较高,但由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以及赔钱的经历,对风险的认识通常又是比较模糊的。一些新入市的投资者会这样想,期货交易是有风险的,不过,只要我小心一些,亏损的可能性就不大,即使亏损,也不至于大亏,抓住机会,大赢一把,什么都有了。这种想法,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旧暴露出对风险意识的认识不足。原因在于:首先,期货交易中,风险和收益是对称的,小心固然能降低风险,但同时降低了潜在的收益率;其次,在突发事件中,有时即使已经很小心了,仍旧免不了发生较大的亏损,比如,很小的持仓,但碰到接连的反方向停板,仍旧会有很大的损失;再次,机会的认定,往往是主观的,如果客观情况恰好与之相反,大赢一把很可能变为大亏一把;最后,初入市交易者在小心的心态下,如果连续挣了些小钱,往往会改变小心的心态,他们会想到,如果前几次交易的单量大一些,不是钱就挣的更多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风险意识会逐渐淡化。可以说,期货交易中的成功人士都有这么个经历,从小心到大意,然后在吃了大亏后再转为小心。
❻ 股指期货风险的防范风险有四招
一是熟悉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控制由于对交易的无知而产生的风险。特别是习惯做多股票的交易者,要学会做空,不能在不考虑价格和时间这两个因素的情况下,执著于只做死多头。
二是进行仓位和止损控制。每日结算制度会带来短期资金压力,投资者要学会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比,防止因保证金不足被强行平仓的风险。不可抱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自我感觉逆趋势加仓。三是做好合约到期的风险控制。由于股指期货存在到期日,投资者一方面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四是坚持纪律,不能把套期保值做成投机交易。套期保值者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或股票投资规模制定相应的套期保值计划。套利者一般是风险厌恶者,其追求的是资金的稳健增长,不可一时冲动改变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单向的投机,导致押注似的盲目下单。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期货的风险不可小视。股指期货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不涉及股票本身的交割,其价格根据股票指数计算,合约以保证金交易,以现金清算形式进行交割。它的特点是高回报、高风险,既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归零。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真的会“死得很难看”。有的散户认为它是新生事物,想当然地认为会逢新必炒;也有散户认为股指期货和股票一样,万一套牢了就“死了都不卖”,总有机会“解套”。这些想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散户在参与股指期货之前,一定要对这一新业务进行全面了解。
❼ 股指期货风险与防范 英文文献
这家股指期货开户,按现在的市场,每次交易只需要20元左右的费用
❽ 股指期货风险产生的成因有哪几个方面
股指期货市场风险来自多方面。从期货交易起源与期货交易特征分析,其风险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价格波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交易者的非理性投机和市场机制是否健全。
1.价格波动
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受政治、经济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指数时刻在变化。而股指期货市场特有的运行机制可能导致价格频繁乃至异常波动,从而产生较大风险。
2.杠杆效应
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交易者只需支付期货合约价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通常为5%~10%)即可进行交易。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既吸引了众多投机者的加入,也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较小价格变化也会导致较大风险,市场状况恶化时,他们可能无力支付巨额亏损而发生违约。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是区别于其他投资工具的主要标志,也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
3非理性投机
投机者是期货交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价格风险的承担者也是价格发现的参与者,不仅促进价格合理形成,而且提高市场流动性。但是,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投机者受利益驱使,极易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这种行为既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扭曲了价格,影响了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还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交易者的正当利益。
4.市场机制不健全
股指期货市场在运作中由于管理法规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交割风险等。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这种不健全的机制会产生相应风险,并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的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❾ 针对股指期货投资,如何看其风险性
首先,国内证券投资者缺乏期货投资风险意识。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4月份月报统计,我国证券账户总数目前达到7415万多。按照1%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来计算,就达74万人,按照170家期货公司均摊客户计算,每家也要增加4千多个客户。这无疑为股指期货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们在扩大了期货市场容量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而国内投资者却缺乏准备,风险意识不足。他们习惯证券现货交易,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在模拟股指期货交易中就已经出现很多投资者习惯交易现货月合约、习惯满仓交易,这将带来交割和保证金方面的风险。
其次,股指期货风险与商品期货风险不同。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公司在承受原有风险的同时,还将面对一些股指期货特有的风险:一是管理风险。客户数量特别巨大,通过介绍经纪机构(IB)客户身份真实性确定难度大;证券市场转过来的客户,思路仍未得以转变,习惯性的满仓操作将给期货公司带来巨大风险;证券客户习惯近月交易,为期货公司带来交割违约风险。二是交易风险。市场波动剧烈时,期货公司追加客户保证金难度增大。从国外股指期货运行实践看,股指期货风险具有短期、突发性特征,客户数量增大、中间环节增加及风险紧急性,使得期货公司向客户追加保证金难度增大,此外结算单的送达因环节增加,使客户确认风险增大,在强行平仓时客户数剧增使操作难度较大,加上商品期货法规对强行平仓的规定使具体操作难度大。三是技术风险。股指期货庞大的客户数量增大了系统容量,易引发下单信息堵塞、延时或收不到成交回报的现象,损害客户利益。四是股指期货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政治因素和政策面的变化、交易所和结算所的突发事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
❿ 股指期货的代理风险主要包括哪些
股指期货的代理风险主要包括:
1.所选择的期货公司不具有合法的代理股指期货交易的资格
2.期货公司在从事代理业务时,利用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的弱点,纵容他们过度交易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3.采取欺骗等手段侵犯客户利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