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疆卡姆斯特煤田富蕴县阿勒安道勘查区详查
(1)概况
勘查区位于富蕴县以南约160千米处,行政区划属富蕴县管辖。国道G216线在井田以东通过,井田与之有简易公路相同,交通便利;海拔高程967~1022米,地势平坦,地形简单。勘查区属大陆干旱气候。
2007年9月至2010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6煤田地质勘探队开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煤矿,工作程度为勘探。
(2)成果描述
工作区内此次钻探综合评级特级孔21个,甲级孔34个;揭露可采煤层139层,其中优质90层,合格49层;煤心长度采取率平均92.7%,重量采取率平均80.3%;岩心采取率平均83.4%。测井全孔评级甲级孔52个,乙级孔2个;解释可采煤层131层,其中优质126层,合格5层。矿床类型为大型。煤炭(不黏煤)资源储量总量8.33亿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5.92亿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41亿吨。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2007年9月至2010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6煤田地质勘探队开展了勘查工作,共完成工作量:1∶10000地形及综合地质修测27.50平方千米,1∶2000地质剖面测量43千米,钻探55孔17114米,测井54孔16176米,抽水试验4孔次,采样测试435件(组)。
Ⅱ 新疆卡姆斯特矿区有瓦斯吗
瓦斯又称可燃性气体,主要成份是甲烷。
许多的矿类,如煤矿,铁矿等地方在开采过程中都会有瓦斯产生。只是浓度高低的问题。
所以在这种地方要小心,千万不要吸烟。
最好带个SGA-CD4复合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可以同时检测氧气,硫化氢和瓦斯的浓度,时刻保护你的安全。
Ⅲ 区域遥感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遥感室对卡拉麦里一带Mss数据磁带采用美国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数字镶嵌和几何校正,消除由于不同成像时间,大气和地球表面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各景图像的灰度差异,同时对图像进行投影变换、图像增强处理,从而获得一张信息量十分丰富的假色镶嵌图。整幅镶嵌的图像4486(垂直方向)×4035(水平方向)个像元,覆盖地面面积约359km×323km,经对彩色镶嵌图进行详细解译,现分述如下。
一、影像分区与构造轮廓
根据卡拉麦里一带图像影纹、色调、饱和度、亮度等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不同岩性和地质体中的差异,可将区域分为北塔山、帐篷沟-双井子、北天山三个不同影像区(图3-3)。
1.北塔山影像区(Ⅰ1)
位于卡拉麦里深断裂之北,遥感图像影纹较清晰,呈暗色、灰白色、灰黑色,色调相间。根据构造变形、影纹、色调、亮度、解译可靠程度等可一步划分出四个次一级影像分区。
(1)Ⅰ1-1区
位于库普断裂以北,小红山岩体以南。该区图像影纹总体比较清楚,韧性变形带状影纹和团块影纹相间排列,侵入岩、火山喷发区影像均可判译,显示该区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比较发育,地层以泥盆-石炭系为主,少量志留系地层。从影纹的暗灰色调、清晰程度来看,火山岩占主导地位。
图3-3 卡拉麦里地区遥感地质解译图
1—第四系覆盖区;2—中生界覆盖区;3—基岩出露区;4—花岗岩体;5—闪长岩体;6—基性超基性岩体;7—强应变构造带及编号;8—深断裂;9—推断深断裂;10—大断裂及编号;11—壳壳断裂;12—遥感解译推测断裂;13—布格重力异常推测的断裂;14—航磁异常推测的大断裂;15—地质界线;16—构造界线;17—遥感影纹区编号
(2)Ⅰ1-2区
位于小红山岩体以东,北塔山、小哈甫提克山一带。图像影纹清晰,呈暗色-灰黑色调相间,色彩鲜艳,饱和度大,并且地质体、地质构造现象可解译程度高,以脆性变形块体影纹为特征。经解译,脆性变形块体一般以泥盆系地层为主,并有环状、浑圆状花岗岩侵入。
(3)Ⅰ1-3区
位于考克塞尔盖山以北,北塔山南一带。呈暗色调,亮度低,图像图纹不太清楚,部分边界模糊。以第四系冲积洪积覆盖物为主,沟系多从南北两侧山脉向盆地中央汇集,总体反映盆地坳陷,地形平坦,具戈壁、丘陵地貌特点。
(4)Ⅰ1-4区
位于卡拉麦里深断裂之北,库普断裂以南。由于地形比较平坦,图像影纹特征、色调、饱和度、亮度等在不同岩性、地质体中有很大差别,除大面积出露块状花岗岩体为灰白色调、岩体轮廓边界清楚外,一般色调暗,饱和度低,而地质体形态、地质构造现象可解译程度相对较差。基岩出露区以线性影纹和花岗岩体块状影纹为主,越靠近卡拉麦里深断裂,韧性变形影纹特征越明显。具低山丘陵地貌景观。
2.帐篷沟-双井子影像区(Ⅱ2)
位于区域中部,大地构造分区与准噶尔地块相对应。该区图像影纹特征比较清楚(部分地质体界线模糊)。色调较紊乱,色暗,亮度低,以第四系冲积、洪积覆盖为主,古河床、冲沟等水系呈灰白色调,从卡拉麦里山南坡向准噶尔盆地汇集,反映具山前斜坡地貌特点。根据图像影纹特征不同,可进一步划分出两个次一级影像区。
(1)Ⅱ2-1区
位于卡拉麦里山南侧帐篷沟、老君庙、金山沟带。出露地层主要是志留系及泥盆系和石炭系,呈暗灰色调,亮度低,断裂线性影像以及团块状影像,火山喷发区影像均可判译,但以块状影纹为主,具脆性变形块体构造影纹特征。
(2)Ⅱ2-2区
位于芨芨湖北侧,北山煤窑一带,与破房子鼻状构造束、将军庙坳陷相对应。图像影纹较紊乱,以古河床、冲沟等水系发育为主要特征。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并以暗灰色调、块状影纹特征而显示。但从总体影纹特征来看,覆盖严重,具戈壁、白碱滩、盐湖、第四系松散覆盖物、丘陵盆地地貌景观。
3.北天山影像区(Ⅲ)
位于红柳峡断裂以南,大地构造分区与北天山北缘褶皱带相对应。该区影像特点是影纹非常清楚,色彩鲜艳,饱和度大,亮度高,冲沟及树枝状水系,“V”字形沟谷发育,反映地形切割强烈,具中低山区地貌影像特征。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石炭系,构造变形以脆性为主。
二、遥感图像断裂及环形构造解译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根据遥感影像特征,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场异常特征,断裂切割深度等,可将该区断裂构造分为深断裂、大断裂和表壳断层,其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宏观影纹特征、地球物理场异常、铁镁比值较高的超基性岩体等深部物质和大量中酸性岩浆沿断裂侵入等。
近年来随着构造地质学科的发展,尤其是Sibson(1977)比较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深大断裂的双层结构模式,即断裂上的上部表现为脆性,而高深部延伸逐渐变为韧性断裂,并指出韧性断裂宏观表现为狭窄的具塑性流动构造变形的强应变带。经解译,区内存在有两条强应变构造带,并与区内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
1.强应变构造带
(1)库布苏强应变构造带
西起卡姆斯特北侧三巴斯他乌,向东经库布苏至北塔山牧场后,被乌通苏依泉北北西向大断裂所截,出露长度约160km,宽2~5km,呈北北西向展布。
在遥感影像图上,构造带西端(哈萨坟以西)强烈挤压片理化带、塑性变形影纹特征及浅色调异常带尤为清楚。中段北塔山南坡一带为岩石破碎块状影纹特征。东段在三个泉以西乌什喀特阔腊一带,相互平行或分支断裂非常发育,断裂带附近的岩石普遍片理化,显示出8km宽具脆性变形区线性影纹特征。野外在库布苏一带对强应变构造带进行了详细观察,志留系地层受强烈挤压,岩石普遍发生片理、劈理和千枚岩化。镜下观察,糜棱岩具有塑性流动构造、残余母岩碎斑系,以及S-C组构。剖面上从南向北,据结构构造特征可划分出韧性变形带,脆韧性变形带和脆性变形带。1992年7月发现的库布苏金矿化带主要产在脆韧性变形带中。在重力异常图上,该带为北西西向重力梯度带,航磁异常图上表现构造带南北两侧磁异常明显不同,北部为正磁场,南部为负磁场,以及沿构造带展布的金元素化探异常带,说明构造带切割具有一定深度,是预测区金矿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有利于剪切带金矿床形成。
(2)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
位于卡拉麦里深断裂北侧,西起卡姆斯特幅(L-45-X XVI)金斯格库木之南,向东经清水、南明水、大加山之北延伸至莫钦乌拉山南侧。横贯全区,出露长度300km,宽2~5km,呈NW300°方向展布,遥感影像中,在东经91°30′以西,构造带显示为一条强烈变形压带线性影纹。并且南北两侧宏观影纹特征明显不同,北侧为暗色调,菱块状体及大面积出露灰白色调的花岗岩团块状影纹,水系发育,以北西方向为主与构造带展布方向一致。南侧为浅色调,由山前冲扇、古河床及第四系盐碱地组成。东经91°30′以东,构造带线性影纹特征不明显,时隐时现,断续延长。野外观察,构造带由数条彼此平行、规模不等的断裂组成,带内岩石普遍发生强烈的片理、劈理及糜棱岩化,其走向与构造带基本一致,同时可见脆性断层的角砾岩,断层泥及碎裂岩、构造透镜体。向西延伸至平顶山形成复杂的构造带,韧性变形带与脆性变形带交织在一起。在布格重力异常图上,该带表现为北西西向重力梯度带,异常强度大,梯度陡,航磁异常呈北西西向狭长条状展布。根据区域资料分析推断,构造带可能形成于华力西中期,华力西中期为强烈活动期,中新生代可能复活。
根据上述遥感影纹特征,结合重力梯度带、航磁异常带、强烈挤压变形带以及基性超基性岩带等展布情况,认为该构造带是一条长期活动、产状较陡、深切地幔,是区内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最为活跃、最集中的地带之一。
2.深断裂
(1)卡拉麦里深断裂
西起卡拉麦里山,向东经黑山、二红山之南,到大加山北侧后断续延伸至莫钦乌拉山南侧,是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比较著名的深断裂构造之一。在遥感影像图上断裂带西段线性影纹特征清楚,东段延伸比较复杂。深断裂由多条与主断裂斜交的次级断裂组成,中间夹有构造透镜状块体,构造带忽宽忽窄,时隐时现,断续延伸。断裂带两侧地质特征迥然不同,包括沉积建造、古生物化石群、岩浆活动、地球物理场等。清水-南明水-金山一带诸多的金矿(化)点都集中于断裂带附近,表明该断裂是一条控矿而且结构比较复杂的深断裂构造之一。
(2)库普深断裂
西起卡姆斯特北侧,向东经库布苏、哈萨坟,延至北塔山南坡后被第四系覆盖,总体走向290°,延长百余千米。遥感图像上东段沿断裂带基岩裸露区与第四系界线分明,北侧为志留系地层基岩裸露区,南侧为大面积第四系出露区。断裂带西段线性影纹特别清楚,可辨认出明显的构造阶梯及构造谷地。
3.大断裂
(1)清水-苏吉泉大断裂
位于清水以北,平顶山以南,向东延至苏吉泉一带,长百余千米。呈北西—南东向弯曲延伸,向东、西延伸均被第四系覆盖。遥感图像上线性影纹清楚,破碎带由两条大致平行的断裂所限制,走向300°,宽500~1000m不等。破碎带中岩石强烈破碎,并且有不同程度的片理化。断裂两侧宏观图像影纹特征明显不同,北侧为暗色调及大面积花岗岩岩块影纹,南侧为暗灰浅色调及比较均匀的小碎块影纹。两侧线性构造均为东西向与该断裂斜交,为一条结构比较复杂的控矿断裂构造。
(2)红柳峡断裂
位于红柳峡,西端向西延伸被第四系覆盖,东端向东经巴特巴柯布拉克北侧与卡拉麦里深断裂斜交。遥感影像图上断裂构造线性影纹特征明显,走向285°,破碎带宽500m,主要为片理化和破碎现象。据野外资料,该断裂主断层面向南倾斜,倾角50°左右,南盘上升,为逆冲断层性质。
4.地壳断裂
表壳断层主要为成岩期后,切穿沉积盖层的一般性断裂,一般规模较小。现按方向叙述如下。
(1)北东向断层组
该组断层在基岩出露区不甚发育,规模较小,多以高角度正断层或平推断层产出。在准噶尔盆地第四系覆盖区内,经遥感、布格重力、航磁异常解释和推测,北东向断裂构造比较发育,规模也较大(图3-4)。
图3-4 卡拉麦里地区环形构造解译图
(2)北西向断层组
该组断层在内发育最普遍,走向在320°~330°之间。断层规模较大,一般长几十千米,斜切区内北西西向主构造线方向。形成时代较晚,为华力西晚期板内构造活动产物,以右行平推断层为主。
(3)近东西向断层组
该组断裂系褶皱造山期后产生,其规模一般较大,一般长10km以上,最长可达50km,斜切岩层走向,亦属平推断层性质,其形成时代为华力西中晚期产物。
5.环形构造影像特征
区内环形构造信息极为丰富,它们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规模大小悬殊,成因多种多样,形成时代不尽相同,但大多数环形构造都控制了环形水系的发育。由于环形构造中环中有环,大环套小环,或者几个环相互交切,相互拼叠,构成了复杂环状图像。但总体上分别沿卡拉麦里深断裂和库普深断裂南北两个带呈北西向分布,所不同的是北带的环形构造规模要比南带小。现将区内环形构造类型、特点影纹特征综述如下。
(1)构造裂隙控制的环形构造
环形构造由中心到边缘均由环形裂隙所组成,深色调,中部相对隆起,边缘为一系列低隆起的环形山所围绕。反映其成因似由深部岩浆热流柱向上运移隆升,引起沉积盖层呈环形状破裂而形成,如红柳峡南部发育的构造裂隙环形构造就属于这种类型。
(2)环形水系分布的环形构造
主要是由环形水系、冲沟、盆地、低洼处所显示的环形影纹特征,多与其他不同成因的环形构造相伴生,间接反映和暗示环形构造的存在。如红柳沟、白山包北部发育的水系环形构造均有这种特点。
(3)侵入岩体环形构造
主要由岩体侵入相带形成的环形构造,浅白色调,圆形或椭圆形,环形中部相对低洼,边缘相对隆起,并在岩体周边围岩中形成一个暗色调环形状褪色带或接触变质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如小红山、卡姆斯特等地发育的花岗岩体环形构造。
(4)火山-沉积岩岩相环形构造
主要由火山-沉积岩相带形成的环形构造,呈深色调,中部相对隆起,边缘大多数被环形水系所围绕。由于岩性差异较大而组成色调深浅相间的条带,呈同心环状展布。
(5)火山机构环形构造
主要由古火山口、火山群喷发形成的环形构造,规模一般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部分为火山机构或者小型侵入体。在影像图上中央部位较模糊,而边缘由于环形水系环绕影像则较清晰,自中心向外发育有放射状断裂影纹特征,如金山沟古火山机构均为这种环形构造。
通过构造影像解译,可提供重要成矿预测信息:①带状构造与环形构造交切处为成矿有利部位,与区内的金矿形成密切相关;②强应变构造带的收敛端是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③脆韧性变形带和脆性变形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对金矿成矿最为有利;④金矿脉大多数赋存于D、P、R剪裂隙中,并控制着金矿的形成,为金的富集及赋存创造了有利条件。
Ⅳ 想知道:阿勒泰地区 富蕴县矿区
富蕴因“天富蕴藏”而得名,素有“天然矿产博物馆”之称。县境内矿种齐全,已发现矿种 100 余种,以黄金、宝石、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遐迩闻名,其中有色金属居全疆之首、全国第二。境内可可托海稀有矿早期建国初期便享誉海内外,公三号矿脉就有 82 种矿物,被中外学者誉为“天然矿物陈列馆”在富蕴县 5.4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金属矿产主要有铜富蕴县、镍、铅、锡、钨等;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钯、锇等;稀有金属矿产有锂、铍、铌、锆、铯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硅石、麦饭石、大理石 碧玺、紫牙乌、水晶等。富蕴县矿业开发和资源勘探进行的早,地质工作相对程度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的矿产地有 140 多处,其中大中型工业矿床23 处,矿点 47 处,矿化点 70 处。目前已经开采的主要矿种有岩金、砂金、铜、镍、铁矿、锂辉石、绿柱石、煤、石油、砂石、粘土、云母、宝石等 20 余种,其稀有金属、云母开采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黄金开采已达几百年历史。特别是进入 80 年人以来,矿业开发已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富蕴县境内先后建成了闻名全国的喀拉通克铜镍矿、萨尔布拉克堆浸金矿等较大的矿产企业。同时,还建成了科克塔勒铅锌矿、乔夏哈拉金铜铁矿、卡姆斯特贵金属选矿厂、磁选厂等一批矿产企业。
满意请采纳,谢谢
Ⅳ 阿勒泰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张照志
一、资源概况
阿勒泰地区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富蕴县南部,吉木乃县中部和青河县中部。已发现大型矿床3处,中型2处,小型6处,矿(化)点35处。查明上表煤炭资源储量8581.9万吨。截至2009年底,已上表各煤矿区资源储量规模及可动用储量小,且适于工业用煤。
2010年以来,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在富蕴县卡姆斯特一带探明大型煤矿3处,中型煤矿2处,探明资源储量158亿吨以上,这些资源储量尚未上表。
阿勒泰地区煤炭资源不足,属于煤炭资源短缺的地区,但煤炭资源潜力较大。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相对滞后,截至2008年底,全地区煤炭资源探明储量10.26亿吨,主要集中在吉木乃、富蕴和青河县。煤炭探明程度很低,仅占全疆预测资源总量的4.7%,资源分布大致以额尔齐斯河干流为界,以北地区不具备成煤条件,属无煤区,以南地区为含煤区。
二、开发利用现状
图1 阿勒泰地区1958~2011年原煤产量变化
目前,共有煤矿4家,生产规模为3万~9万吨/年,均属小型矿山,分别是:吉木乃县哈尔交煤矿、富蕴县扎河坝煤矿、富蕴县三巴斯套煤矿和青河县第一煤矿。2008年,4家煤矿有从业人员379人,年产原煤3.78万吨,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和民用等。2008年,四家矿山共有从业人员379人,年产矿石量3.78万吨,同比下降33.6%;工业总产值为641.14万元;销售收入为573.14万元。可见,我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很小。2009年煤炭产量3.34万吨,2011年达到10.92万吨(图1)。1958年~2011年原煤累计产量仅为337.57万吨,可见,阿勒泰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较小。
三、煤炭资源的勘查现状
我区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滞后,阿地区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0.23亿吨,探明程度很低,仅占全疆预测资源总量的4.7%,资源分布大致以额尔齐斯河干流为界,以北地区不具备成煤条件,属无煤区,以南地区为含煤区。2004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煤炭资源勘查的投入,山东鲁能、神华、徐矿、新汶等一些大型能源集团陆续来疆投入了勘查工作,改善了我区煤炭资源的勘察水平。目前,蒙古能源投资公司(香港)在富蕴地区获得“喀拉萨依西区煤田”和阿勒泰地区南部“卡姆斯特一带煤田”的探矿权后,进行了普查、详查、勘查工作,初步预计两煤田共获得煤炭资源量5.31亿吨。
2004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煤炭资源勘查的投入,山东鲁能、神华、徐矿、新汶等一些大型能源集团陆续来疆投入了勘查工作,提升了我区煤炭资源的勘查水平。目前,蒙古能源投资公司(香港)在富蕴地区获得“喀拉萨依西区煤田”和阿勒黍地区南部“卡姆斯特一带煤田”的探矿权后,进行了普查、详查、勘查工作。
截至2008年底,共颁发煤炭探矿权142个,其中福海68宗,富蕴69宗,吉木乃4宗,青河1宗,总面积3809.86平方公里。在142个探矿权中,风险投资62个,国家投资8个,自筹69个;普查项目33个,预查项目108个。
在煤炭勘查方面,目前勘查队主要在富蕴、福海和吉木乃三个地区工作。其中富蕴-福海卡姆斯特一带的淮东煤田是新疆最好的成煤区之一,该区是新疆仅次于吐-哈成煤区的煤田富集区之一,在该区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外围探明储量达10亿吨,远景储量达20亿吨。目前,所有的探矿权除富蕴县协贝能科克北部煤矿预查和富蕴白板地煤矿普查项目没有到期外,其他探矿权均已到期。按照国家最新政策,2011年3月31日前全国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的申请。
四、存在问题
1.煤炭供需矛盾突出。我区属于煤炭缺乏地区,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需从外地大量购买。尽管近几年勘查工作不断加大,但是探明储量、开采条件等不能满足我区的工业发展需求。
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我区的冬季供暖时间较长,每年供暖时间为180天,而供暖采用的燃料几乎全部用煤。
其次,我区电力供应中火电供应严重不足,在我区的27座电源中,火电仅有4座,总装机25.5兆瓦,占我区总装机量的17.5%,其他水电占81.8%,风力发电占0.7%。由于我区电力供应以径流式小水电为主,调节能力有限,而且枯水期长,造成水电供应不足,无法满足我区继续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及四大工业园区建设的用电需求,需要另外建设火电站来补充电力供给,这就更加大了我区的煤炭供给压力。
2.地区煤炭行业发展恰逢国家煤炭行业政策调整。近几年,我地区工业发展迅速,增加了用煤需求,正值我区煤炭行业快速发展时期,恰逢我国煤炭行业供过于求,行业政策调整。自从2006年下半年,国土资源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限制煤炭过量开采,用来保障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2月下发《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2007]20号文),决定从2007年2月2日起到2008年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2009年3月国土资源部又下发通知,除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煤炭开发项目和使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或省级地质专项资金开展煤炭普查和必要详查的可以设置煤炭探矿权外,全国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暂停时间到2011年3月31日止;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1月制定并执行《煤炭产业政策》,该政策严格了产业准入,并且根据各地区煤炭资源的储量、消费量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将不同地区新建、改扩建矿井年产规模分别定为120万吨、30万吨、15万吨和9万吨,低于该规模的矿山不予审批。我区煤炭矿山属于国家规定的年产规模不低于30万吨的范围。这些政策的出台,约束了我区煤炭行业的发展,按照国家规定不能在设置探矿权。
3.地质勘查程度不够,家底不清。我区尽管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风险勘查,但是大多集中于金属矿床,而对煤炭资源的勘查程度则远远不足。另外我地区煤炭成矿区域广阔,煤炭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国家基础勘查投入不够,使得我区煤炭的地质勘查程度偏低,家底不清。同时,在目前我地区设立的142个探矿权中也存在着地勘单位承担的勘查项目过多,勘查面积很大,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这直接导致了勘查工作质量不高,研究程度不够,影响了正常的我区煤炭勘查计划。
五、对策建议
1.加大勘查力度,进一步摸清家底。针对目前国家限制煤炭探矿权设置的现状,要根据我地区的特殊情况继续争取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或省级地质专项资金加大对我地区煤炭资源的地质勘查程度,尽快摸清我地区煤炭资源的储量,摸清家底,然后根据煤炭储存条件制定综合利用开发方案和行业发展规划。
2.积极发挥我地区口岸优势,利用邻国资源。地区与周边3个国家接壤,拥有4个对外口岸,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利于地区区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邻国的资源。与我地区相邻的俄罗斯煤炭探明储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居世界第三位,其中与我地区相邻的西伯利亚联邦区境内煤的储量占全俄的80%,阿尔泰共和国和阿尔泰边疆区煤炭总储量约8500万吨,预测资源量在13亿~17亿吨;哈萨克斯坦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据我国其境内吉木乃口岸只有60公里的东哈萨克斯坦州的斋桑县已发现储量达亿吨以上的露天煤矿,与我国相邻的卡拉干达州煤炭储量储量超过80亿吨,占哈萨克斯坦内总储量的30%;蒙古目前已发现和评价过的煤矿有200个之多,资源量约为500亿吨。与中国相邻的蒙古境内的戈壁阿尔泰省、乌布苏省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乌布苏省已发现的煤矿有5个,产煤地区11处。
周边国家的丰富煤炭资源加上我区的口岸优势,有利于填补我区煤炭资源不足的现状,有利于促进我区经济的发展。
3.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扶植煤炭企业发展。针对国家最近几年出台种种政策限制煤炭行业扩大产能的现状,我地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政策支持,扶持煤炭企业的发展,培养或引进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煤炭企业集团。
4.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监管。煤炭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同时要注意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监管。在以后新建煤矿建设项目中,要监管煤矿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生产设计指标建设矿山,并要定期审查。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要依法组织实施关闭。
5.整顿矿业秩序,培养大型矿业集团。针对目前国家在煤炭行业整顿矿业秩序的方针要求和我地区矿业权分散、矿山规模小的特点,政府应该鼓励矿山企业兼并重组,规范产业准人和开发秩序,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防止矿山在今后国家政策调整时被关闭的风险。
6.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环境破坏。我地区煤炭资源多集中在额尔齐斯河以南地区,该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有草原、戈壁滩,有些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而煤炭在开采、运输和燃烧的过程中会带来破坏地表、污染水源、排放烟尘等环境破坏。当地环保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督管理。充分考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同时矿山企业要严格根据《阿勒泰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要求,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废弃物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参考文献(略)
Ⅵ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一、地层含金背景值
研究区以往开展的重要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提交了一系列找矿远景区和化探异常区,研究区跨越三幅1:20万图幅分别为卡拉麦里山幅、库普幅及老君庙幅东北部。根据陕西物化探队1986~1998年1:20万低密度化探原始资料,对区内主要地层含金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中删除了显然为矿化岩石所引起的特高值,统计结果见表3-3。
表3-3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主要地层含金背景值简表
续表
由表3-3可知:位于缝合带的卡拉麦里地区和野马泉火山岩浆弧地区的地层,金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卡拉麦里以南(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同期地层。全区含金平均值最高的地层为志留系库布苏群(3.66×10-9),其次为托让格库都克组(D1t)、南明水组上亚组(C1nb)和平顶山组(D2p)。在库布苏地区平顶山组与南明水组中段平均含金量分别为1.86×10-9和1.84×10-9,仅次于库布苏群(SKp)。此外,泥盆系下统阿拉比也巴斯他乌组(D1a)和下石炭统卡姆斯特组(C1k)金的含量也较高,平均值均在1×10-9以上。全区花岗岩类含金量均较低,其平均值一般均低于1×10-9。
根据上述资料圈定Au异常76个,Cu异常55个,综合异常127个。其中综合异常与Au有关的有40个,卡拉麦里山幅分别为:AR3(乙类,Au3、Ag28、Cu2);AR26(甲类,Au11、Ag22、Cu14、Cu28);AS22(乙类,Au10、As1);AR17(乙类,Au7、Cu7、Zn5、Cu4、Au27);AR18(乙类,Au8、As2);AR30(乙类,Au13、Cu15、Zn20);AR11(乙类,Au4、Cu1、Ag1)AR13(乙类,Au5、Ag6、Cu2);AR33(乙类,Au14、Cu9、Cu10);AR16(乙类,Ag2、Cu4);AR28(乙类,Au12、Ag25)。
库普幅及老君庙幅东北部有:AR2(乙类,Au、Hg、As、F);AR4(乙类,Au、As、Mo);AR9(乙类,Au、Ag、As);AR10(乙类,Au、As);AR13(乙类,Au、Ag、Sn、Sb、Hg);AP15(乙类,Au、Sb);AP16(乙类,Au、As);AS18(乙类,Au、Hg、As、Sn、Cu、Ba、B);AS20(乙类,Au、As);AR28(乙类,Au、Hg、B、Sb);AP29(乙类,Au、W);AR30(乙类,Au、Ag、Cu、Sb);AR31(乙类,Au、Ag、Cu);AP33(乙类,Au、As);AR34(乙类,Au、Ag、Cu、Sb);AR39(乙类,Au、Ag、Hg、As、Sb、F);AR42(乙类,Au、Ag、As、Sb、B、F);AR48(乙类,Au、Ag、Hg、Sb、Cd、Sn、Pb);AR56(乙类,Au、Ag、Hg、As、Pb、Cd、Mo);AR58(乙类,Au、Ag、Hg、As、Sb、W、Cd、F);AR63(乙类,Au、Hg、As、Sb、Mo、Ni、Pb、Ba、);AP64(乙类,Au、Sb、As、Hg、Cd);AP65(乙类,Au、Ba、Cd);AP67(乙类,Au、Hg、W、Ba、As);AR71(乙类,Au、As、F);AR72(乙类,Au、Hg、W、Pb、Cd);AR73(乙类,Au、Ag);AR75(乙类,Au、Cu、F);AR76(乙类,Au、Cu、Sn、Bi、Hg)。
与Cu有关的综合异常有18个,卡拉麦里山幅分别为:AR3(乙类,Au3、Ag28、Cu2);AR17(乙类,Au7、Cu7、Zn5、Cu4、Au27);AR30(乙类,Au13、Cu15、Zn20);AR11(乙类,Au4、Cu1、Ag1);AR13(乙类,Au5、Ag6、Cu2);AR33(乙类,Au14、Cu9、Cu10);AR16(乙类,Cu4、Ag2)。
库普幅及老君庙幅东北部有:AS18(乙类,Au、Hg、As、Sn、Cu、Ba、B);AR34(乙类,Au、Cu、As、W、Sn);AR39(乙类,Au、Ag、Hg、As、Sb、F);AR31(乙类,Au、Ag、Cu);AR30(乙类,Au、Ag、Cu、Sb);AR47(乙类,Ag、Sb、Cu、As、Pb、Sn、F);AR51(乙类,Cu、Ag、Hg);AR75(乙类,Au、Cu、F);AR76(乙类,Au、Cu、Sn、Bi、Hg);AR83(乙类,Sn、Cu、Hg);AR84(乙类,Sn、Cu、Mo、Ag、Cd);AR85(乙类,Sn、Cu、Mo、Zn、Hg、Bi)。
在卡拉麦里成矿带中主要分布有:AR-26(甲类)、AR-3(乙类)、AS-22(乙类)、AR-17(乙类)、AR-18(乙类)、AR-29(乙类)、AR-30(乙类)、AR-11(乙类)、AR-13(乙类)、AR-33(乙类)、AR16(乙类)、AR-28(丙类)、AR-39(乙类)、AR-42(甲类)、AR-45(丙类)、AS-18(乙类)等16个1:20万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其中有13个异常分布在卡拉麦里断裂以北,占总数的81%,其余3个异常分布在卡拉麦里深断裂以南。
二、金异常分布规律
综观区域金异常的分布具有如下规律,现简要叙述如下:
1)主要金异常大部分分布于卡拉麦里深断裂以北,即北塔山地层小区范围中。
2)金异常明显地分布于两个主要构造带中,即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和库布苏强应变构造带,前者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与野马泉地块的碰撞缝合带,后者位于野马泉地块南缘的野马泉火山岩浆弧中。
3)在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和库布苏强应变构造两个构造蚀变带中金异常的分带与特定的地层有关。在库布苏强应变构造带中,金异常主要分布在志留系库布苏群(SKp)千枚岩、粉砂质板岩及钙质板岩和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D1t)、平顶山组(D2p)凝灰岩、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硅质板岩及凝灰质砂岩中,次为下泥盆统阿拉比也巴斯他乌组(D1a)。在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中,金异常主要分布于下石炭统南明水上亚组(C1nb)硅质板岩、片理化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及凝灰角砾岩中。
4)在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和库布苏强应变构造两个构造蚀变带及有关地层中,金异常呈非均匀分布,分段富集。主要异常部位似均与北西向断裂有关。即主要金异常多位于北西向断裂与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和库布苏强应变构造带交切部位的两侧。
5)卡拉麦里深断裂以南金异常分布零星,异常范围小,且异常值较低,异常多见于中上泥盆系卡拉麦里组(D2k)、塔木岗组和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可能与中下石炭统火山及次火山岩活动有关。
三、主要金异常评述
1.库布苏金异常(Au22)
位于野马泉火山岩浆弧的库布苏强应变构造带中段,小红山花岗岩基西侧北西向断裂以西,主要异常范围在东经:90°00′~90°21′,北纬:45°16′~45°27′,以2×10-9圈定的异常面积达200km2,异常中心多处,异常值在5×10-9以上者达6处,最高值为18.70×10-9。
该异常以金元素为主,东部有As异常重叠,局部重叠了Sb异常。异常区出露的地层为志留系库布苏群(SKp)、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D1t)和平顶山组(D2p),含金背景值较高。目前在该异常范围内发现了库布苏金矿化带,进一步详细工作仍有可能取得新的进展。
2.库普金异常(Au35)
位于野马泉火山岩浆弧东段,库布苏强应变构造带东段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以2×10-9圈定的异常面积达120km2上,分布于东经90°32′~90°51′,北纬45°07′~45°12′范围内,该异常以金元素为主,面积较大,异常值较高,最高值为11×10-9,异常北部与As异常范围重叠,大部分地区与Sb异常范围重叠,局部叠加Cu异常。
该异常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平顶山组(D2p)和志留系库布苏群下亚群(SKpa)。含金背景值较高并且位于不同方向构造复合部位,有利于金的矿化。异常南侧已发现金矿化点及砂金矿点。异常范围内目前虽未发现金矿点,但异常情况及构造环境较好,因此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3.白山包金、砷、锑综合异常(Au28)
位于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中,贝勒库都克北西向断裂以西。地理坐标,东经:89°45′~90°01′,北纬:45°03′~45°08′,以2×10-9圈定的金异常面积近100km2,近东西向展布。Au异常两个最高值分别为131.6×10-9和171.3×10-9。Au异常与As、Sb完全重叠,属Au、As、Sb综合异常。
该异常处于卡拉麦里深断裂与清水-苏吉泉大断裂最接近并有北西向断裂与之交汇归并的构造部位。异常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上亚组,含金背景值较高。该区已发现原生金矿点四处,并有开采遗迹。异常范围大,异常值较高,为典型的与Au矿化有关的低温热液元素综合异常。
4.南明水-苏吉泉Au、As、Sb、Ag、Hg多元素综合异常(Au38)
位于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及其北侧与清水-苏吉泉大断裂之间,地理坐标:东经90°22′~90°29′,北纬44°50′~45°00′。以2×10-9圈定的Au异常范围有苏吉泉和南明水两个中心,总面积约92km2。异常范围内Au异常高值点较多,最高可达210×10-9。除Au异常外还有As、Sb、Cu等元素常与之重叠或部分叠加,属典型的低温热液元素综合异常。
该异常分布于花岗岩基南侧,区内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上亚组(C1nb),含金背景较高,据遥感影像特征分析,于苏吉泉东侧已有一北西向断裂与苏吉泉断裂及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相交,构造部位较为有利。目前异常范围内已发现石英脉型金矿床(点)多处,表明异常与该区矿化有关。
5.清格里巴斯它乌(双泉)-六棵树Au异常(Au37、Au34、Au33-1)
位于卡拉麦里深断裂南北两侧,地理坐标为东经90°03′~90°20′,北纬44°57′~45°03′。卡拉麦里北侧为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和清水-苏吉泉大断裂夹持地段与贝勒库都克及苏吉泉花岗岩基西侧两条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出露地层为南明水组下亚组(C1na),含Au背景值较高,异常以Au为主,局部与As异常重叠(清格里巴斯它乌),Au异常值偏低,一般在1×10-9以上,以2×10-9圈定的范围分布于清格里巴斯它乌和六棵树两个区域,面积约36km2(最高值6.4×10-9)。卡拉麦里深断裂南侧,异常以Au为主,局部叠加As异常,异常值均在1×10-9以上,2×10-9异常范围有两个中心,总面积约40km2,最高值7.2×10-9。异常区出露中泥盆统卡拉麦里组(D2k)、上泥盆统塔木岗组(D2t)和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1b)等地层。
该异常北部已发现金矿点4 处,其中以清格里巴斯它乌地区(双泉)矿化较好,规模较大,为浸染状矿化。该区南部(卡拉麦里深断裂以南),目前虽未发现矿点,但有深入工作的必要,可望发现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
6.清水-卡拉麦里山Au异常(Au25)
位于卡拉麦里深大断裂北侧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89°18′~89°33′,北纬45°08′~45°13′。该地区为一系列低值Au异常分布区,以1×10-9圈定的异常范围4 处,总面积160km2,一般均为单一Au元素异常,仅北端异常值较高且叠加了As异常。
该异常位于卡拉麦里深断裂及清水大断裂以北,老鸦泉花岗岩基西侧北西向断裂西部。异常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平顶山组(D2p)、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下亚组(C1na)和上亚组(C1nb)。异常值虽低但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区内金矿点较多,且有金重砂异常分布。
Ⅶ 成矿环境
该区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东缘南部,按照传统地质学观点,包括准噶尔地块、北准噶尔地槽和天山地槽三个大地构造单元。按板块构造观点则划分为西伯利亚古板块、东准噶尔弧盆带或北准噶尔晚古生代早期洋壳板块。区内晚古生代以来地层发育齐全,沉积建造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岩石蚀变、变质作用明显,对金成矿作用极为有利。现按板块构造观点将研究区大地构造演化特征简述如下。
一、早古生代陆壳形成
早古生代期间,阿尔泰、东准噶尔和古准噶尔地块均处于统一的构造环境中。即阿尔泰为西伯利亚古板块南缘的一部分,东准噶尔为其边缘海盆,古准噶尔地块位于该海盆南缘。而卡拉麦里地区位于边缘海盆的南部,古准噶尔地块北侧(图5-1)。
奥陶纪至中志留世初,为边缘海盆扩张时期,从沉积岩相分布特征来看,从北向南,即由阿尔泰被动陆缘区到古准噶尔地块北侧,分别沉积了索尔巴斯它乌群下部的陆源碎屑岩、加波萨尔群的碳酸盐岩、荒草坡群下部位的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及库布苏群下部细碎屑岩夹硅质岩。反映了沉积岩相由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的变化,海水则由滨浅海-浅海-深海。同时,在海盆扩张时期,其内部还发育有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了索尔巴斯它乌群上部及荒草坡群中部变质玄武岩夹铁质碧玉岩建造。
中志留世初,因西伯利亚古板块向南漂移,在该海盆内部沿加波萨尔至莫钦乌拉一线形成了向南倾斜的俯冲带,从而在库布苏至莫钦乌拉山等地产生了中酸性火山活动。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库布苏群和荒草坡群上部的火山沉积建造(图5-1)。
中志留世末,由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和准噶尔地块沿该线碰合,边缘海盆消减而发生强烈褶皱、造山,至晚志留世末,边缘海盆关闭,隆起上升成陆,最后成为西伯利亚古板块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东准噶尔早古生代阶段,其大地构造背景经历了由扩张到闭合,由边缘海盆性质,经俯冲、碰撞、褶皱造山隆起而转化成陆壳一系列构造演化过程(图5-1)。
图5-1 东准噶尔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示意图
(据李锦轶,1988)
二、晚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
泥盆纪初,东准噶尔再次遭受拉张,分别沿额尔齐斯、阿尔曼太-北塔山北坡和卡拉麦里-莫钦乌拉等地产生洋壳,形成有限洋盆,洋盆之间由北向南依次由早古生代褶皱形成的陆壳构成加波萨尔和野马泉两个微型陆块,额尔齐斯以北为西伯利亚古板块,卡拉麦里洋盆以南为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的准噶尔地块。
从早泥盆世晚期开始,卡拉麦里有限洋盆和阿尔曼太-北塔山小洋盆先后向北俯冲,后者在中泥盆世闭合。而卡拉麦里有限洋盆沿卡姆斯特至苏吉泉一线形成古俯冲带,洋壳板块向北侧野马泉地块之下俯冲,洋盆开始收缩聚敛,在野马泉地块南缘形成北西西向展布的陆缘古火山岩浆弧、弧前沉积盆地、弧后沉积盆地的古地理构造格局,而南侧准噶尔地块北缘为被动大陆边缘性质。
野马泉陆缘古火山岩浆弧位于野马泉-库普带,呈北西西向延伸,主要由早泥盆世晚期至中泥盆世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火山岩浆弧的岩浆岩既有喷出岩,也有侵入岩;喷出岩以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侵入岩以深成侵入相钙碱性花岗质岩石为主,以小岩基和岩株产出。
弧后沉积盆地位于古火山岩浆弧之北贝勒库都克、托让格库都克一带,向东延伸至中蒙边界大、小哈甫提克山一带,由早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的浅海相陆源碎屑岩构成,自下而上包括金格尔达组、得仁格里登组、拜尔库都克组和阿拉土别库都克组,整个建造以陆源碎屑岩为主,仅在阿拉土别库都克组发育有少量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地层累计最大厚度为5400m,底部不整合覆于早古生代末侵位的花岗闪长岩之上,表明整个弧后沉积盆地叠加在早古生代末形成的陆壳之上,其形成环境为相对稳定的陆表海。
弧前沉积盆地位于古火山岩浆弧以南,卡拉麦里基性、超基性杂岩带以北地区,向东可延伸至巴里坤煤矿北部。该盆地大部分被碰撞后偏碱性花岗岩、火山岩所占据。残余的弧前盆地沉积物仅出露在老鸦泉花岗岩基以南,由中泥盆统平顶山组所组成。从岩性特征上来看,弧前沉积物富含火山物质,岩屑均以中基性及中酸性火山岩岩屑和斜长石为主。在砂岩中普遍有少量石英,碎屑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和半棱角状,多为火山灰及泥质,显示出来自火山弧源区和高密度流沉积的特点。在沉积盆地南侧,沉积物粒度较细,其中混杂的有大小不等以玄武岩和碧玉岩为主的岩块。在标本上镜下可见砂岩中含有棱角状放射虫硅质岩的岩屑,反映了盆地构造是在比较动荡的构造环境下靠近古海沟一侧而形成的。
早石炭世晚期,由于准噶尔地块与野马泉地块碰合,有限洋盆消减殆尽而进入陆间残余海盆演化阶段。此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较,卡拉麦里一带古地理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南侧准噶尔地块原来的剥蚀区大多数被海水淹没,局部隆起区接受了陆相松喀尔苏组的沉积,而北侧沿卡拉麦里断裂带沉积了南明水组及层位相当的碎屑岩沉积,沉积中心位于清水至南明水一带,当时海域较广,准噶尔地块、老鸦泉-黄羊山弧前区,贝勒库都克-托让格库都克弧后区等地均处于浅海环境。
早石炭世至中石炭世,由于西伯利亚古板块继续向南漂移、碰撞及俯冲,洋盆收缩聚敛,陆间残余海盆消失,大量中基性火山岩喷发,并普遍以高角度不整合覆于陆间残余海盆沉积物之上。此特点标志着此区古板块构造进入焊接造山阶段,使本区中石炭统以前的地层发生强烈褶皱造山,并在造山带根部产生偏碱性-酸性岩浆侵入形成了老鸦泉-黄羊山偏碱性花岗岩基。造山运动最终的结果使野马泉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焊接成为一个整体,开始进入板内演化阶段。
从中石炭世末开始,该区主要构造特征为普遍隆起,沿薄弱地带形成数条向北倾斜的逆冲断层,构成向南逆冲的叠瓦构造;与此同时,长期隆起的古准噶尔地块开始下降,准噶尔盆地形成,盆地内堆积了晚石炭世至现代的沉积物。
综上所述,卡拉麦里及毗邻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概括起来,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陆内拉张-洋盆增生阶段
时限大约为早泥盆世早中期,主要特征为形成的陆壳破裂分离,产生有限洋盆及小陆块。
(2)洋盆聚敛-闭合阶段
早泥盆世末,卡拉麦里有限洋盆由扩张转为聚敛,沿卡姆斯特-苏吉泉带形成向北俯冲的古俯冲带,北侧野马泉地块南缘形成陆缘古火山弧、弧前和弧后沉积盆地,到早石炭世初洋壳消失殆尽,准噶尔地块北缘到达海沟,洋盆闭合。
(3)陆间残余海盆阶段
洋壳消减殆尽后,区内并没有马上发生碰撞造山作用,而是进入陆间残余海盆阶段。在海盆之中,堆积了南明水组及其层位相当的地层。
(4)板块焊接造山阶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末期至中石炭世,本区发生强烈造山作用,把古准噶尔地块和野马泉地块焊接在一起,本阶段晚期,由于造山运动产生局部张性环境,造山带根部重熔物质上升,伴随着大规模的陆相钙碱性火山岩喷发和偏碱性及钙碱性花岗岩浆侵入。
(5)板内逆冲推覆阶段
时代大致为中石炭世末至中生代,由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向南推挤作用和南部准噶尔地块阻挡,该区发育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断层,构成叠瓦构造,使地壳继续收缩,古准噶尔地块下降,准噶尔盆地形成。
总之,本区及整个东准噶尔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图5-2)基本经历了拉张-闭合再拉张-再闭合两次构造旋回发展演化的复杂历程,最后形成了如今的构造格局。
图5-2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示意图
三、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
综上分析,建立构造演化与成矿的二维体系图(图5-3)。
图5-3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示意图
(据路彦明等,2008)
Ⅷ 矿产资源基础与潜力
一、基础地质调查
阿勒泰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位于世界著名的成矿带的中段,矿产资源潜力巨大。阿勒泰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在新疆全区处于领先水平,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为阿勒泰地区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奠定了基础。阿勒泰地区至 2008 年底已完成了全地区基岩露头区的1∶20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面积约9. 2 万 km2,完成了 1∶ 5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面积约1. 2 万 km2,1∶ 20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除西北部高山区 ( 友谊峰南部,面积约4 200km2) 外,其余基岩露头区均已覆盖,部分地区完成了 1∶ 5 万化探工作。另外,还开展了1∶10 万至1∶20 万航磁、航重及 1∶ 5 万航空综合站及地电、地磁测量等工作 ( 表 3-1) 。但相比全国而言,基础地质工作欠账较多,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如 1∶5 万的区域地质调查仅完成了全地区面积的10. 19%,1∶5 万物探普查只完成了0. 93%。
表 3-1 阿勒泰地区基础地质工作情况完成情况
资料来源: 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地质项目调查工作建议汇报和地质勘查成果汇报资料,2008; 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局,阿勒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研究,2003。
伴随着基础地质工作的开展,地学科研也取得了较好成果,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等在本地区开展了大量的专项研究,地学科研工作基础扎实,特别是国家 “305”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公开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加快了成果转化,注重社会效益。上述基础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为矿业特区资源潜力分析评价提供了基础。
二、矿产资源勘查
阿勒泰地区位于哈-中-蒙世界级黑色、有色金属成矿带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下面分别就地区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进行阐述。
( 一) 能源矿产
1. 油气
历史上看,阿勒泰地区属于少油气的地区。近年来通过地区对油气资源的勘查显示: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前景较好,乌伦古河区域具备形成中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该区域内乌伦古坳陷、布尔津盆地、福海盆地均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2006 年,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投资9 亿元,在福海县境内获得天然气流,2008 年已形成日产30 万 m3的天然气规模,有 20 多口油井正式产油。2008 年,地区原油产量约 2. 2 万 t/a。在地区南缘滴水泉以西一带,已施工油、气、水井 119 口,其中出油气井 87 口,油气资源前景较为可观。
2. 煤炭
阿勒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缺煤地区,其煤炭资源的特点: 一是规模小,二是分布不均衡。截至 2008 年底,区内尚未发现大中型煤矿。沿额尔齐斯河南吉木乃的托斯特—福海吉拉沟—富蕴的卡姆斯特—青河卡拉塔什一带均为地区煤炭资源重点勘查区。以上大体沿准噶尔盆地东、北、西北缘呈半环形分布,含煤地层的埋深随着向准噶尔盆地中心延伸由浅变深。其中卡姆斯特一带为主要煤田区,总面积约 7 400 km2。从行政区划看,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富蕴、青河、福海、吉木乃县等境内。
依据阿尔泰区域地质背景,阿勒泰地区在北屯、布尔津县城至吉木乃县城以及乌伦古河段扎河坝以西一带的大片第三系覆盖区,都有上述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含煤断陷盆地存在的可能,但覆盖层一般厚达几十米至上百米,表明煤炭资源潜力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在富蕴县卡姆斯特至三巴斯陶一带探明煤炭储量 6 000 万 t。2007 年富蕴县煤炭勘查取得了较好找矿成果,多个勘查区块可采厚度可达 7 ~ 10 m,显示出良好的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前景,截至2008 年底已探明储量10. 26 亿 t,远景储量500 亿 t。在吉木乃县诺海—哈尔交一带和山巴斯套至德伦山一带煤炭资源潜力巨大,今后应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提高储量级别,为矿业特区煤电、煤化工基础建设提供坚实的煤炭资源保障。
阿勒泰地区现有煤炭探矿权 142 个,主要分布在富蕴卡姆斯特地区,另外福海、吉木乃等县市也有分布。综上所述,地区煤炭勘查程度低,大部分为预查,资源潜力大,应进一步加大勘查开发力度。
( 二) 金属矿产勘查
阿勒泰地区金属矿产勘查工作大体上可分为 3 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找矿成果显著。
1. 地质勘查情况
第一阶段 ( 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 60 年代初) 。以铁、稀有、砂金等矿产勘查为主。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对铁矿基本未做过地质工作,仅 20 世纪 30 ~40 年代有少数地质学家做过菱铁矿地质勘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大规模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航空磁力测量等基础地质工作,1958 年 “全民大炼钢铁”,极大地促进了铁矿的找矿和勘查,在 50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初,就发现和评价了一大批磁力异常和铁矿产地,如阿勒泰蒙库铁矿等也在其中。新疆是我国开展稀有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最早的地区,尤其是阿勒泰地区,早在 1935 ~1950 年,前苏联及我国的地质学家对阿尔泰山进行过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找矿,地层和金矿等调查工作。前苏联对可可托海 3 号脉等稀有矿进行勘查开采。1950 ~1954 年,中苏合作,统一对阿勒泰地区稀有矿山勘查和开发进行管理,前苏联专家编写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报告。1955 年由中国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对阿勒泰地区稀有金属矿进行勘查和开发管理,阿勒泰地区稀有金属矿产勘查开发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 ( 20 世纪 60 年代初至 70 年代末) 。主要以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勘查为重点。这一阶段主要由我国地质学家对阿尔泰伟晶岩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丰硕成果。阿勒泰地区伟晶岩的研究始于 1964 年,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原冶金部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地勘局以及新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高校,对阿勒泰地区柯鲁木特和可可托海等地伟晶岩的矿物学、矿化特征、构造地质及控矿构造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伟晶岩成矿地质条件和特征的认识。这些研究为稀有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阶段 (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 。主要以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勘查为主。在火山成矿、层控成矿、多源多期多成因等成矿理论和阿尔泰山南缘是哈萨克斯坦成矿区阿尔泰东延区等新的找矿思路推动下,1997 年至 “305”项目实施前期,新疆地勘单位在阿尔泰山南缘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大比例尺地物化探综合找矿和铁、金、铜镍、铅锌矿等普查工作。1978 年新疆地矿第四大队发现喀拉通克铜镍矿并开始进行有色金属勘查,1984 年新疆地矿第四大队发现哈巴河县阿舍勒铜锌矿床,新疆有色 706 队发现阿勒泰市铁木尔特铜多金矿床,至此,阿勒泰地区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由于在铅锌的找矿思路上有了新的认识,相继发现了可因布拉克铜锌矿、红敦铅锌矿 ( 1985 年) 、可可塔勒铅锌矿、阿巴宫铅锌矿 ( 1986 年) 、阿克哈仁铅矿 ( 1987 年) 等一批矿床。在“七五”、“八五”期间,由于地勘单位与 “305”项目科研单位进行了勘查-科研一体化的联合攻关,阿尔泰山南缘有色金属成矿带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就贵金属矿产金而言,20 世纪 50、60 年代阿勒泰地区金矿地质工作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0 世纪 70 年代后,特别是 “七五”期间,金矿找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发现和探明了哈巴河县多拉纳萨依金矿、富蕴县沙尔布拉克金矿等。1981 年至今,为大规模金矿勘查阶段。1981 年,武警黄金部队对阿尔泰山开展了大面积砂金普查和重点砂金矿床的勘查评价。1985 年以前,采取 “就矿找矿”方法,在阿勒泰地区基本查明了西岔河、红墩和卡拉迈里 3 个中小型砂金矿。通过新疆地矿局、武警黄金部队、国家 “305”项目科研单位、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等单位的工作,对金矿地球化学、找矿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找矿取得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青河县砂铁矿勘查工作也在开展,预测资源量约 4 000 万 t ( 金属量) 。
2. 主要金属矿产查明程度分析
阿勒泰地区相比新疆全区而言,总体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特别是稀有金属、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等。
利用矿产资源查明程度分析阿勒泰地区主要金属矿产的勘查程度如下,据 2006 年国土资源部资料: 我国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主要矿产资源总体查明程度约为 1/3,多数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潜力较大。重要金属矿产资源查明程度平均为35%,铁、铝等大宗矿产查明率为40%左右。相比全国而言,阿勒泰地区主要金属矿产查明程度较低。如铁矿的查明程度为 17. 84%,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22 个百分点,其他如铜、铅、锌、镍、金等矿种的查明程度仅为全国 10% ~18%,找矿潜力巨大 ( 表 3-2) 。
表 3-2 阿勒泰地区主要金属矿产查明程度对比表
注: ①矿产资源查明程度 = 已查明储量/预测资源储量 ×100; ②金矿包括了岩金、砂金和伴生金。
资料来源: 阿勒泰地区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储量根据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局资料,2004; 全国资源来源于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 2008 ~2015 年) 》,2008,国土资源部。
综合各类矿产科研预测表明,阿尔泰成矿区带是全国16 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黑色、有色金属、稀有、贵金属等矿产资源潜力很大,特别是铜、镍、铅、锌、金、铁等重点矿种。但地区主要金属矿产查明程度相对较低,这与上述矿产资源查明程度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阿勒泰地区金属矿产勘查程度相对较低,深度不够,因此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深部找矿是增加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深部找矿力度,拓展深部及外围第二找矿空间对阿勒泰地区而言是增加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矿产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如 2009 年 10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进一步加快地质勘查步伐,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深部找矿意见: 在矿业特区内,深化阿尔泰的地质勘查布局,与 “358”项目紧密结合,以铁、铜等优势矿产为重点,开展富蕴县锰库铁矿、青河县哈腊苏铜矿两个矿区的深部找矿工作。
( 三) 非金属矿产勘查
主要有白云母、钾长石、宝石等地区优势特色矿产资源。早在 20 世纪 30 ~ 40 年代,前苏联一批地质工作者在新疆路线调查中,发现了阿尔泰山的白云母和宝石矿。新中国成立后,阿勒泰地区非金属矿产勘查得到全面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以白云母和水晶等国防尖端工业原料为勘查重点,为我国提供了大型白云母矿基地。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非金属找矿工作得到全面加强。20 世纪 90 年代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地质工作重心西移,非金属矿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使得非金属矿产勘查的力度不断加大。以新疆地矿局和新疆建材地质队伍为主,并有其他多个部门参加,对阿勒泰地区的非金属矿产进行了大量的勘查,发现 54 个非金属矿产地。探获了大量的储量,为新疆和全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原料基地。20 世纪 60 ~70 年代进行的阿尔泰山白云母矿勘查,探明了纳森恰、阿尤布拉克、库威中下游等 3 个超大型白云母矿床,使新疆白云母储量居全国首位。阿尔泰山白云母等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程度比较高。
( 四) 地下水资源勘查
阿勒泰地区地下水资源研究程度极低。截至 2003 年底,仅完成 1∶ 50 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局部地区结合工、农、牧、矿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大比例尺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但所占比例甚微。
三、地质科研方面
随着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勘查的大量投入,阿勒泰地区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地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完成了 1∶ 50 万阿勒泰地区地质矿产图及说明书的编制工作。20 世纪 80 年代末,编制了阿勒泰地区 1∶ 50 万地质矿产图、有色及贵金属成矿规律图,并出版了 《新疆阿勒泰地区金、铜、镍、铅、锌成矿预测区划报告》。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今,国家 “305”项目在本地区设置了大量的专项研究,自 “七五”以来,在阿勒泰地区实施了 120 项研究课题,引进技术援助项目 1 项,从事项目研究的国内外科研院所和教学单位的专家学达2100 人次,投入研究经费共计9129 万元,使本地区的地学研究工作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在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地质科研方面,对稀有金属矿产及其成矿规律的研究早,投入大,攻关单位技术力量强大,前苏联以及我国地质学家对新疆阿尔泰山伟晶岩的研究非常深入,提出了阿尔泰山花岗岩成矿规律、演化等方面的理论,为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 ~1987 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新疆有色地勘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等对阿勒泰花岗伟晶岩的矿物成分、稀有金属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等进行了研究,出版了相关专著,提交了研究报告。1986 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305”项目实施以来,使新疆阿勒泰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的勘查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新疆地勘局地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完成了阿尔泰山花岗岩类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等的研究。在非金属矿产科研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特别是 “305”项目开展以来,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如针对白云母进行过典型矿床研究等。
2008 年 7 月,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合作开展的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勘查项目 ( “358”项目) 经过对阿勒泰地区的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了总体部署方案,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 《关于加快开展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勘查合作协议》。现已明确了 2009、2010 两年工作目标,使得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勘查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四、阿勒泰地区找矿前景预测
按照区域地质背景、金属矿产成矿地质条件,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成矿带划分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黑色、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接替区。对接替区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初步统计出预测资源量。
( 一) 国家级的接替选区
为了科学定量评价西部资源接替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推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布局提供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地质调查实施项目———西部资源接替区选区评价,阿勒泰地区有色金属资源接替区是西部 12 个资源接替区之一,西起哈巴河县,东至青河县,南北宽50 ~80 km,东西长约 200 km,面积约 1 300 km2。区内铁矿、铜矿和铅锌资源有较大潜力。自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实施以来,在富蕴县获得铁矿资源量 ( 333+ 334) 17 500 万 t,阿巴宫测区 3 500 万 t、巴利尔斯 3 500 万 t、加尔巴斯岛 500 万 t、蒙库东10 000 万 t,巴利尔斯、加尔巴斯岛、科依来普铁矿、阿舍勒铁矿可供普查。另外,在青河县发现了喀拉苏、卡拉先格尔铜矿,具有较大的斑岩铜矿找矿前景。
另据中国铜业网2009 年11 月19 日报道,阿舍勒铜矿深部地质勘查获重要突破。在深516. 20 ~ 587. 00 m 见铜硫矿体 1 层,矿体真厚度约 61. 31 m,Cu 平均品位 3. 00% ,Zn 品位0. 71% ,S 品位 48. 88% ,Ag 品位 23. 93g / t,其中 516. 20 ~ 530. 00 m ( 视厚度 13. 8 m) ,铜平均品位达 5. 27%。该矿体位于阿舍勒铜矿Ⅰ号矿带北侧,深部发现厚度大品位高的铜矿体,表明Ⅰ矿体在深部没有封闭,显示阿舍勒铜矿在深部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和潜力。
( 二) 资源预测
阿勒泰地区有铁、铅、锌、铜和金勘查开发区,区内以额尔齐斯构造挤压带为界,可分为北部阿尔泰成矿区和南部准噶尔成矿区,全区划分出 2 个Ⅱ级成矿区,分别为阿勒泰成矿区和准噶尔成矿区,划分 6 个 A 级成矿预测区和 12 个 B 级成矿预测区 ( 图 3-2) ,并对未来该区矿产资源情况进行预测 ( 表 3-3) 。
图 3-2 阿勒泰地区成矿带及成矿预测区图
表3-3 阿勒泰地区各成矿预测区资源统计表
续表
资料来源: 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研究,A 级成矿预测区资料统计,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局,2003。
另据有关资料,阿勒泰矿业特区主要矿种预测资源量为: 煤炭超过 511 亿 t,铁矿8 亿 t,铜 1500 万 t,锌 2 000 万 t,铅 1 000 万 t,镍 160 万 t,金 2 000 t,白云母 2. 37 万 t等。因此,加大地质勘查力度,使预测资源量尽快转变为探明储量,是矿业特区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
Ⅸ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矿山路建设、国道及省道通达至矿业园区的支线道路或末梢交通体系仍需完善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矿业特区建设对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奎北铁路已经铺通,福海—富蕴铁路建设项目、富蕴机场迁建、阿勒泰机场扩建、阿勒泰市至新区高速公路修建等大型项目已列入自治区 2009 年道路建设计划,并逐步付诸实施。形成了地区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交通网路,为阿勒泰矿业特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地区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道路及运输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强。目前阿勒泰地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仍不能满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需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矿业的快速发展产生影响,不能满足勘查工作和矿业生产的正常需要。富蕴县县城—蒙库矿区每天运输矿产品专用车流量往返将达 1 200 次,矿山道路已不适应矿山生产的需要,资源路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地区北部山区如诺尔特等许多有前景的成矿区带至今无路通达,地质勘查工作的重型设备无法到达,严重影响地质勘查工作进度。另外,红山嘴口岸至阿勒泰市的道路两侧存在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也应引起重视。
新区道路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工作急需开展。国道及省道通达至矿业园区的支线道路或末梢交通体系仍需完善。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滞后,水利控制体系有待完善,优化资源配置和节水成为矿业特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阿勒泰地区水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和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但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控制性水利工程少,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夏季由于农田灌溉而出现缺水的情况,使得一些矿山企业不得不闭矿停产。如 2006 年,阿勒泰地区受历史罕见的暖冬天气影响,降水量明显减少,积雪明显偏薄。2007 年春季,由于气温回升较快,积雪快速融化,大风天气频繁,土壤失墒严重,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干旱的年份,农牧业缺水严重,对正在发展中的矿业企业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一要进一步对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配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控作用,统筹规划,综合利用,着力构建完整的水利控制体系。利用国家将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的良好机遇,地区加快了纳噶什水库等 5 个控制性水利工程和克孜加尔灌区等 6 个灌区前期工作,将为矿业特区的建设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二要强化节水意识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探索完善水价计价方式,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合理确定不同级别的水量基数及其比价关系,对超过基数或定额的用水,实行较高价格,以切实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更加充分发挥引导资源节约的价格杠杆作用,同时尽量减少水价调整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截至 2009 年底,全国 36 个大中城市中有接近一半实行了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已经普遍施行。农业用水方面,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积极推广和应用高效节水技术,实现高效节水面积占耕地面积80%的目标。工业用水方面,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技术,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三、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原煤、成品油、天然气需从区外引进,水火风电结构也存在问题
阿勒泰地区一次能源主要为: 煤炭、油气、电力,另外,作为新能源的风能等发展也很快。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地区能源结构不合理; 水电比例大、火电比重少,电价相对较高,影响对矿业企业的持续供电; 煤炭资源潜力大,但产量少,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油气资源丰富,具备一定的产能,但由于处于勘查开发的初期,地区可利用天然气量少,且价格较高。风电建设成绩喜人,但由于存在风电上网体制等障碍,加之风电产能过剩,造成地区风能产业布局的不尽合理。
( 一) 电力
地区电力主要包括水电、火电和风电,主要以水电为主。地区电力供应中火电供应严重不足,如在地区的 27 座电站中,火电仅有 4 座,总装机 25. 5 MW,占地区总装机量的17. 5% ,其他水电占 81. 8% ,风力发电占 0. 7% 。由于地区电力供应以径流式小水电为主,调节能力有限,而且枯水期长,造成水电供应不足,随着各重点矿山企业步入实质性的快速建设阶段,随着蒙库铁矿、可可塔勒铅锌矿、喀拉通克铜镍矿、可可托海稀有矿等重点工矿企业的球团厂、选厂、冶炼厂等一大批新建项目和技改项目的上马投产,特别是新兴铸管等 10 大项目的上马,无法满足地区继续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及五大矿业园区建设的用电需求,将使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同时,由于地区电力大多是小水电,电价相对较高,直接影响了冶炼等高耗能矿冶企业的落地,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促进电站及电网建设。2009 年,冲乎尔水电站投入试运行,哈德布特、吉勒布拉克水电站正式开工,蒙古 ( 香港) 能源公司火电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等。2009 年新建装机容量 39 万 kW、新增发电量 5 000 万 kWh。地区在未来 3 ~ 4 年内新增水电装机容量 100. 4 万 kW。随着这些水电、风电工程的建设及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将大幅增加,电价也有望降低,地区电力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
风电建设成绩喜人,金风科技布尔津风电场,华电布尔津电场完工,使地区风电比例有所增加,但由于存在风电上网体制等障碍,加之风电产能过剩,造成地区风电产业布局的不合理。今后,要根据风电上网情况、认真分析电力供需等因素,对全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做好风电开发利用规划,优化风电产业布局,探索解决风电上网体制、风电产能过剩等障碍和问题,促进风电资源的良性发展。
( 二) 煤炭
截至 2008 年底,阿勒泰地区煤炭资源探明储量 10. 26 亿 t,探明程度很低,仅占新疆全区预测资源总量的 4. 7%,资源分布大致以额尔齐斯河干流为界,以北地区不具备成煤条件,属无煤区,以南地区为含煤区。历史上,该地区属于煤炭严重缺乏地区,原煤几乎从外引进,尽管近几年勘查工作不断加大,但目前原煤产量远不能满足矿业特区工业发展需求。
2008 年地区原煤产量只有 3. 78 万 t。煤炭消费量,2008 年地区工业交通部门原煤消费量 33. 5 万 t,民用原煤消费量不详,但由于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地区的冬季供暖时间较长,每年供暖时间为 180 天,而供暖采用的燃料几乎全部为煤。经测算,地区原煤缺口至少在 30 万 t 以上 ( 不包括民用煤) ,未来缺口会更大。随着富蕴县卡姆斯特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富福矿业园区将以开发利用该地区的煤炭资源为主,将该园区规划建设成为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届时,将结束阿勒泰地区少煤的历史。
( 三) 油气
据地区新疆油气公司资料,全地区 7 县 ( 市) 均有很好的油气显示,资源潜力大。地区油气资源比较丰富,油气前景较好,乌伦古河区域具备形成中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该区域内乌伦古坳陷、福津盆地均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是目前勘查开发利用程度低,不能满足矿业特区建设与发展的要求。
福津盆地作为地区油气资源勘查重点区域,要加大勘查投入,2010 年争取实施 1 ~2 口探井,进一步掌握福津盆地油气资源分布以及资源储量情况。2008 年地区原油产量大约2. 2 万 t,主要输送到克拉玛依市进行深加工。地区成品油消费量约 5 万 t,因地区没有炼油厂,所有成品油均通过车载由克拉玛依市运到阿勒泰地区销售,价格相对较高,据预测地区成品油需求量未来会成倍增加。从能源产业布局看,地区原油就地加工,可降低成品油价,对阿勒泰地区而言,是可行的,因为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未来在新区矿业园区内可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炼油厂,在满足地区成品油需求的情况下,可将部分成品油销往中亚地区。
2008 年地区天然气生产规模 30 万 m3,主要通过环准噶尔天然气管线供给乌鲁木齐市。据预测,阿勒泰地区 ( 不包括兵团) 2007 年天然气需求量约 4 800 万 m3,2015 年和2020 年地区 ( 包括兵团) 分别达到 8 000 万 m3和 2. 16 亿 m3,中石油给地区天然气的年配额为3000 万 m3,未来供需矛盾突出。新疆广汇集团的 LNG 项目的落地,以及富蕴县煤制气项目的实施,对缓解地区天然气供需紧张局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若福津盆地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实现突破,在吉木乃能源矿业园区内,远期可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炼油厂,届时矿业园区将形成油气加工并重、兼顾煤炭等资源深加工、能源产业链相对完善的园区,天然气资源从国外引进,石油、煤炭等资源面向国内,产品市场销售定位在国内及周边国家。
Ⅹ 目标任务
阿勒泰矿业特区建设的基本战略构想,是根据国家、新疆及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阿勒泰矿业特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局考虑,制定出了矿业特区长远发展的方针、重点、目标和任务。
一、地质勘查目标
1) 加大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自然地理环境较差地区的地质勘查力度,加强矿区深部及周边地质找矿力度,努力实现找矿重点突破,“358”项目实施后,使阿勒泰地区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预测新增资源储量 ( 333 +334) 铁矿石3 000 万 t,铜 ( 镍) 100 万 t,铅锌 400 万 t 等。特别是对于阿勒泰地区稀有金属铍、非金属矿产白云母和钾长石等地区优势特色矿产资源,争取在 “358”项目中列入,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摸清资源家底,为地区开发利用奠定资源基础。
落实 “358”项目确定在阿勒泰地区的勘查计划,在天山、阿尔泰、昆仑-阿尔金3 大成矿带,主攻煤、铜、铁、铅锌、镍、钨、金矿等矿种,同时开展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和地质灾害、地下水动态调查工作。通过探索找矿新机制,推进整装勘查,加大勘查投入,实现阿勒泰地区找矿重大突破。
2) 加强煤炭、油气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增加投入,摸清家底,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制定能源中长期规划,对各个勘查区含煤层做出正确评价,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福海吉力湖一带、富蕴—福海卡姆斯特一带、喀姆斯特煤矿区勘查开发力度,实现煤炭找矿突破。蒙古能源投资集团 ( 香港) 有限公司实现利用 5 ~8 年时间勘探开发蒙古 5 个省份 70 亿 t 煤焦资源 ( 蒙方提供) 及有色金属勘查工作。
煤炭企业不仅生产初级原煤,还要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并且要搞煤炭的二次转化和伴生资源的开发,逐步形成以煤为主的多联产业链,如煤—电—高载能产业链,煤—焦—化产业链,煤—气—化—电产业链,煤—路—港—航产业链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把这种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作为企业的支柱和发展方向,做大做强。
3) 运用现代地学理论和科技成果,与国际分幅相适应,在原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 1∶25 万区域地质修测工作; 扩大 1∶15 万区域地质调查范围,减少勘查空白区; 同时开展重点成矿区带 1∶5 万地质调查,为地区勘查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 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评价全地区矿产资源潜力和重点区矿产资源远景,填补和更新一批基础性矿产资源评价图件,开展大中比例尺矿产资源评价,提交一批矿产资源评价基地,为科学制定地区、县 ( 市) 的矿产资源等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5) 阿勒泰地区在完成 1∶50 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服务于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其他社会领域,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依据。
6) 把海量的地质资料转化为资源潜力。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成果资料,使各个勘查单位勘查资料共享,建立共有的内部资源网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加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国土资源厅、“358”项目办公室等相关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358”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取得地质成果,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强化公益性地质资料转化力度,促进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7) 实施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基本查明阿勒泰地区主要生态保护区的环境地质背景,并提出评价意见。
8) 建立特区基础地学空间数据库,开发系列地学成果数据库,矿业权核查数据库,建立地质调查信息系统和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立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的图文更新体系。
二、开发利用目标
( 一) 布局合理,结构调整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调整矿业结构。划定不同功能的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科学划分勘查规划区块,合理设置矿业权,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布局。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强度相对较低,在矿业特区内要严格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秩序,优化矿业开发布局。划定哈巴河阿舍勒铜矿、富蕴县蒙库-可可塔勒铁铅锌矿、喀拉通克铜镍矿、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 4 个重点开采区,加强区内矿产资源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通过划定矿产资源重点、限制及禁止开采区,调控和保护资源,有效保护环境。通过5 个矿业园区及其工业园区,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增加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品矿种和品种。加快优势及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使矿产资源开发总量与经济总量增长相适应。巩固和提高优势矿产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矿产品市场的地位。
( 二) 全面发展,效益集中
以组建采、选、冶、科、工、贸一条龙,勘查开发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一批矿产品深加工的现代化企业为目标,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特色矿产品并形成优势。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开发形成采、选、冶、加工一条龙,建成自治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有色金属矿业园区和自治区重要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金属矿业园区。铍冶炼和铍铜母合金及其深加工规模化,在开发低品位、难选冶金矿技术上获重大突破,在生物氧化提金工艺上填补自治区空白,使得黄金生产快速发展,再创辉煌。
( 三) 优势转化,资源配套
1) 把资源潜力转化为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阿勒泰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强矿产地质勘查,摸清资源家底。一些矿种已经具备矿业深加工的条件,在建设中要大力引进高技术、高水平的矿业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采取矿产资源采、选、冶及深加工发展形式,提高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提高矿产资源的初次深加工率和资源的二次转化率,如 2015 年铁矿的深加工率可达到 100%,球团转换率达 80%以上,铅锌转化率达 90%以上等。
2) 一般经济优势转化为循环经济优势。矿业经济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应加大对矿业发展的研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和鼓励区内大型矿山企业发展,引导小型矿山企业的联合重组,在安排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时向阿勒泰地区倾斜,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优势和非优势资源 ( 地下水) 配套转化为组合资源优势。加大地下水的勘查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更好地为矿业经济服务。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目标
( 一)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水平
1. 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减少储量消耗和矿山废弃物排放
加强深部和复杂难采铁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溶浸采矿技术,开发深井采矿技术,探索矿山无废采矿技术等,提高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回采率。推广先进适用的资源综合回收工艺及选矿技术,采用超细粉碎设备和高效节能、环保的大型浮选设备,提高有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选矿回收率。根据各区实际确定,争取达到井下开采回采率达到 85% 以上,露天开采回采率达到 90% 以上。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95%以上。
2. 加强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
新建矿山不得采用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根据现有开采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选入标准,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颁发、延续采矿许可证。强化对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监督检查,引导和强制矿山企业切实提高矿产资源采选水平。逐步实施矿产资源税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的政策措施,促进矿产资源节约开发。
( 二)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 加强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与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统一规划、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重点加强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散元素矿产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开采、选矿过程中的综合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与铁矿伴生的铌、稀土、钒、钛等资源。
2. 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引导机制
推动实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计划,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低品位、共伴生矿产、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尾矿资源等的调查工作,全面评价综合利用潜力。明确尾矿开发的准入条件和技术要求等规定,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改造项目和综合利用项目,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用地优先供给,提供信贷金融支持。
四、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
按照 “再勘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大对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特区矿业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矿山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以矿山企业为主体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工程,推进共伴生有色多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多金属尾矿资源等综合开发利用,引导和带动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大力推进 “绿色矿山”建设,安全、环保、可持续地发展矿业经济。
最大限度地使用循环水,在生产线设水循环系统,循环利用率在95%以上。冷却循环系统补充用水优先采用经处理后的生产排水,基地内的绿化和冲洗道路用水将采用中水,实现废水的资源化。
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目标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类管理机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程。实行差别化资金筹措政策,促进新老矿山及资源枯竭型县 ( 市) 的生态恢复。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动多渠道资金投入恢复治理,到 2015 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 35%以上。对于新建的生产矿山,按照 “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矿权人的义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废石尾矿长期堆放的环境污染治理,实现同步恢复治理。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区,划定重点治理区,有计划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开展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水土环境污染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占用破坏土地等环境问题治理,改善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示范,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促进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引进矿山环境保护项目,争取 2015 年前实施矿山环境保护项目 5 ~8 个,到 2020 年矿山环境保护项目达到 10 个以上。
六、国际合作目标
加强与周边国家矿业合作,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满足阿勒泰矿业特区建设的资源需求。在 2010 年实现利用哈蒙两国资源实现突破的基础上,在 2015 内年争取实现利用俄罗斯矿产资源的目标,2015 年利用 3 国资源达到: 铜精粉 15 万 t、铅精矿 2 万 t、锌精矿 3 万 t、铁矿石 200 万 t 等。充分抓住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机遇,实现油气深加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