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监管对什么情况下境内个人收到境外汇款不能入个人银行账户
资金无误正常情况下不影响入个人公司
B. 根据规定,外汇管理局不能查询个人储蓄存款账户。那其如何进行检查
(一)研究提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防范国际收支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研究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的政策措施,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制订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建议和依据。
(二)参与起草外汇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三)负责国际收支、对外债权债务的统计和监测,按规定发布相关信息,承担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的有关工作。
(四)负责全国外汇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结售汇业务监督管理的责任;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
(五)负责依法监督检查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依法实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并根据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不断完善管理工作;规范境内外外汇账户管理。
(六)负责依法实施外汇监督检查,对违反外汇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
(七)承担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其他外汇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
(八)拟订外汇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并组织实施,依法与相关管理部门实施监管信息共享。
(九)参与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十)承办国务院及中国人民银行交办的其他事项。
C. 外汇管理局现场核查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企业应当按下列规定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主动配合外汇局开展现场核查工作:
(1)外汇局要求企业提交相关书面材料的,企业应当在收到《现场核查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提交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的书面报告及相关证明资料。书面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出口及收付汇情况、资金流入或流出异常产生的原因;
(2)外汇局约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应当在收到《现场核查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到外汇局说明相关情况;
(3)外汇局现场查阅、复制被核查企业相关资料的,企业应当在收到《现场核查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准备好相关资料,配合外汇局现场核查人员工作
(4)外汇局采取其他现场核查方式的,企业应当按外汇局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现场检查是指监管人员直接深入到金融企业进行制度、业务检查和风险判断分析,通过核实和查清非现场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达到全面深入了解和判断金融企业和经营和风险情况的一种实地检查方式,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场检查按检查的范围和内容划分,可分为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
全面检查是银监会为全面系统评价被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而实施的对该金融机构某一时期内所有业务活动进行实地检查,通过检查对被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经营状况有了全面地掌握,对被查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出总体评价,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依法给予处罚。
专项检查是指银监会针对被查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能或者已经出问题的业务到实地进行详细现场检查。专项检查要重点突出,抓住那些对被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影响较大,涉及面较广的业务或问题来开展检查工作。按被检查业务来分为:内部控制检查、贷款业务检查、存款业务检查、现金检查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接受全面或者专项的现场检查。
D. 去银行付一笔外汇,付完银行说因为报关单超过90天 ,需要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上登记请问怎么做
,在当地外汇局等登记名录后会给你管理员账号密码,你使用登陆后建立操作员,用操作员登陆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在预付货款项下报告
预付货款报告→预付货款报告新增→输入汇款单上得申报单号查找→新增根据要求输入→保存
报告只能你付款之日起30天内可以自己操作,超过30天你就得去外汇局报告了,自己操作不了
E. 外汇管理局官网上的业务指标情况里面有个总量核查监测 是否从中可以看出企业付汇是否合格
总量差额率是指银行申报贸易项下收付汇资金除以货物报关金额。总量差额就是以上两者的差。差额率超过正负30%或者差额超过正负50万美元,就会被涂上红色或者绿色,当两者都超的话,就有可能被外管局要求进行现场核查
F. 外汇资本金到账但是入不了外汇资本金账户,银行说这笔款项超过了限额,需到外管局备案并提高限额后才能入
一、到商务局办理的手续:持公司合同、章程或以上文件的修订案到商务局办增资,商务局同意后出具批准企业变更事项的批复文件、变更后的批准证书。
二、外汇局增资手续:
(一)增资变更登记
1、变更登记申请书;
2、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IC卡;
3、商务(或行业等)主管部门批准企业变更事项的批复文件、变更后的批准证书;
4、经批准生效的合同(外商独资企业除外)、章程或以上文件的修订案;
5、新增投资者中,中方投资者为境内机构的提供该境内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及营业执照副本;中方投资者为境内自然人的提供该自然人的身份证;外方投资者为境外个人的提供该个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外方投资者为境外机构的提供其机构登记注册证明文件。
6、针对前述材料应当提供的补充说明材料。
(二)变更账户限额
1.书面申请;
2.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IC卡;
3.针对前述材料应当提供的补充说明材料。
G. 在银行结汇之后,怎么在外汇管理局应用平台申报
银行结汇后是不需要在外汇管理局应用平台做申报的。
外汇管理应用平台有两个系统。一是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企业需要在收到外汇后5天内进入系统在线申报国际收支平衡,才能进行结汇。
另一个系统是贸易收支核查系统(企业版)。本系统用于进口验证。企业收到报关单后,在本系统中进行网上核查。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应用平台是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系统,统计所有涉外收支信息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则是统计对外贸易中发生的贸易信贷业务,即预收货款、预付货款、延期收款、延期付款。
(7)外汇管理局到银行抽查扩展阅读:
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
明晰个人购付汇应遵循的规则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个人办理购汇业务时应认真阅读并如实、完整申报,作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承诺。
强化银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责任。要求银行加强合规性管理,认真落实展业原则,完善客户身份识别。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3号)报告大额及可疑交易。
对于存在误导个人购付汇、真实性审核不严、协助个人违规购付汇、未按规定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等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
对个人申报进行事中事后抽查并加大惩处力度。虚假申报、骗汇、欺诈、违规使用和非法转移外汇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将被列入“关注名单”,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限制或者禁止购汇,依法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予以行政处罚、进行反洗钱调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
H. 网银上查到有外汇进到我公司待核查账号,但还没去银行进账,外管局网上应用平台没有申报信息是怎么回事
有外汇进了你们公司待核查账号,是需要银行和外管局核查了才能进你们公司经常项目下的一般贸易账户。如果是正常贸易收款,可以拿着电子口岸卡、公司公章、印鉴章直接去银行申报划款。如果是预收货款,需要先带着公章去银行申报,申报后去海关申请电子口岸卡额度,有了额度后再去银行划款至一般账户。 总而言之,先去银行吧。
I. 已经在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上做了延付登记并且指定银行成功,银行系统上却看不到信息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一般要在融天才能看见。当天是看不见的。如果隔天还看不到,你就要打电话给外管局的经办人员将赙况告知对方,再查核。你试试。
J. 外汇管理局核查严重吗
外汇管理局核查严重。
据接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人士介绍,今年下半年外汇局有望推出出口收汇联网核查系统,推进外汇局与税务、海关的联动协调工作。据悉,利用该系统,海关的出口报关、外汇局的收汇核销以及税务部门的出口退税将实行信息共享,从而解决包括出口收汇核销单在内的一些出口单据的造假问题,并由此防止热钱通过贸易途径进入国内。
此前,由于纸质单证的真实、有效性难以鉴别,加之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一些企业则利用伪造、变造出口收汇核销单,盗用、冒用其他企业出口收汇核销单等手段进行套汇。核销单申领失控和倒卖的直接后果是大量虚假贸易的产生,同时部分热钱也趁机通过这一途径进入国内。
-首先打电话问问银行开通网上申报需要携带什么资料,然后带着这些资料去银行开通。
开通后,银行会给你一张信息表。上面有你的管理员账户及密码。然后你随便找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登陆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登陆进去之后创建一个操作员。记得把权限都给上。然后以后你所有的收汇就都要从这个系统里申报。以操作员的身份登陆进去之后按照指示操作来就行。一定要注意的是时间问题。别逾期了,不然外管局又好找事了。
外汇局通过外汇监测系统对服务贸易外汇收支进行非现场监测,对外汇收支异常的境内机构和境内个人进行非现场核查、现场核查或检查;对金融机构办理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业务的合规性与报送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实施非现场核查、现场核查或检查。
外汇局对需现场核查的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和相关金融机构,应出具《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支)局现场核查通知书》,并可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实施现场核查:
(一)要求被核查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和相关金融机构提交相关交易单证及书面的解释说明材料;
(二)约见被核查境内机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境内个人和相关金融机构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当面询问核实情况;
(三)现场查阅、复制被核查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和相关金融机构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文件;
(四)其他必要的现场核查方式。
外汇管理局纳入核查的数据一般为企业最近12个月的相关贸易外汇收支、货物进出口和企业报告数据,根据企业进出口和贸易外汇收支数据,结合其贸易信贷报告等信息,设定总量差额、总量差额比率、资金货物比率、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等总量核查指标,衡量企业一定期间内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偏离和贸易信贷余额变化等情况,将总量核查指标超过一定范围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