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2013年11月外汇占款

2013年11月外汇占款

发布时间:2022-04-02 02:24:19

⑴ 2013年9月人民币升值原因有哪些以及与外汇占款的关系。

国家的原因。

⑵ 2014年11月,为什么外汇占款下降,中国需要降息、(降准)

美国停止QE,早前在美国以低息借贷、流入中国找机会的热钱开始回流美国,引至中国的流动资金不足,息率上升。

⑶ 外汇占款的问题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增加无异于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发放增长越快。因为,官方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其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多。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增加了461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2007年1:7.5的汇率比价,全年就有34642亿元的基础货币被投放。这不仅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弱化了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控制的能力,不利于央行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因为,当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时,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必须使用金融工具,如正回购、发行央行票据等手段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而近年来,面对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央行除了正回购、发行央行票据来对冲外汇占款之外,已没有足够的金融工具可用,也没有有效的资产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显示出对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无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外汇占款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国,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过多的外汇占款会导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迫使政府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 外汇占款具体的关系链为:国际收支顺差一国外净资产增加一外汇储备增加一外汇占款增加一基础货币增加一货币供应量增加。应该指出的是,这个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被动的。我国外汇占款逐渐增多,并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主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首先,外汇占款问题的产生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相关。1994年实行与市场接轨的单一汇率制,人民币汇率一次性下调近50%,人民币的贬值在经过短暂的J曲线效应后促进了出口的增加,当年出口增加31.9%,汇率下调,使得外汇更值钱,加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潜在顺差需求的吸引,外资大量涌入,使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为外汇占款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其次,1994年汇率并轨,对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出于规避外汇风险、维持金融体系平稳运行的目的,我国货币当局实际上将人民币钉住了美元,实行了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1999年IMF也正式将人民币汇率列入钉住汇率类.为了维持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同时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中央银行只能在外汇市场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得不购入多余的外汇,外汇占款问题随之产生。
再次,自2000年开始,我国外汇储备急速增长,外汇占款问题进一步扩大.其一是随着我国的良好经济增长势头,外商投资逐渐增多,2003、2004年的投资额分别为:535.05亿美元、610亿美元。其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大。
最后,从2003年开始,先是以日本,其次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外集团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使国外投机资金大量涌入,以期人民币升值获利。这些因素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截至200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7110亿美元。与此同时,外汇占款大幅增长,外汇占款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⑷ 外汇占款余额环比下降是什么意思

首先,先搞清楚外汇占款:外币进来后因为不流通,需换为人民币才能使用,比如1美元换为7块人民币,这7块钱就是外汇占款。在不考虑汇率变化的因素下,当外汇占款下降,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减少,会产生银根紧缩---大白话说,钱不够用了。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12月14日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央行口径外汇占款11月环比下降3826.76亿元,降至22.26万亿元。

这是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连续第13个月下滑,并创下2016年1月来最大降幅。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外汇占款曾出现一波大幅下降,今年1月央行口径下降6445亿元,创历史第二大降幅,仅次于去年12月下降7082亿元。

外汇占款是指央行因收购美元等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外贸企业和居民等获得外汇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过去受强制结汇制度和热钱流入影响,中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加。随着美元走强和外汇管理局实施意愿结汇后,外汇占款开始逐渐下降。

在此前很多年,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均被视作央行的货币投放工具,而在外汇占款大幅缩水后,央行可能需要通过降准等其他手段投放流动性来补充。

外汇占款的这一降幅,与11月外汇储备的降幅基本一致。

今年11月外汇储备下降690.57亿美元,这一降幅为今年1月以来新高。3.0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降至2011年3月以来的5年半新低。

受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美元指数单边走强,非美元货币承压贬值,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有所贬值,市场上“资本外流”的担忧不绝于耳。

备受关注的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3点公布议息结果,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

而在美联储议息结果出炉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市场双双走低。

12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时30分收盘价报6.9049,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4个基点,最低贬值至6.9084。

早间,更多反映央行意志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94个基点,报6.9028。

而在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在表现“淡定”。

在一度贬值至6.9284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复部分失地,回到6.91关口下方。

外汇占款的下降给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打开了空间。外汇占款减少的最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场持续震荡下,资金避险动机增强,全球投资风险偏好下降,海外资金开始撤出新兴市场,这使我国曾经持续大规模流入压力得到缓解。多年来,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导致外汇占款激增已经严重改变了我国货币供应结构,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货币当局不断地使用货币冲销工具,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⑸ 外汇占款下降为什么会导致人民币有升值迹象呢

根据定义:外汇占款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可以知道在中国,外汇占款是中国人民银行收购外汇资产(主要是美元)而相应投放的人民币。当中国出口贸易增加时,交易货币为美元,出口商要拿着美元去银行进行兑换,这时央行只能售本币,买美元,这时,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这时人民币就升值了。但是,央行有保持本币稳定的职能,为了不让本币升值,要采取其他调控,这时,就说是人民币升值压力。

⑹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下滑原因

2014年经济增长减慢的原因:
2014年经济增长减慢并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既有2013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不够、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足的宏观调控政策主动调整原因,更重要的是结构和体制问题制约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并影响社会预期。
一是投资面临一定的资金约束。
201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控制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3年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14 万亿元,比上半年减少3.01万亿元;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为5.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700亿元。货币供给增速也有所降低,广义货币M2由2013年4月的16.1%回落到2013年年底的13.6%,2014年3月进一步回落到12.1%。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力度弱于往年水平,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0.1%,超出预算目标2.1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与预算数基本持平,仅增长10.9%,而2013年财政支出得以完成全年预算支出目标主要靠年终“突击花钱”,1-11月财政支出持续低于10%的预算增长目标,12月份当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幅高达20.3%。2014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1.1%, 财政支出增长6%,均低于预算8%和9.5%的水平。考虑到资金投放滞后半年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2013年上半年融资总量扩大和下半年减少是2013年下半年经济稳中有升的原因,也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
二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现阶段,不管是人民币贷款、中期票据还是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均处于历史高位,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动辄10%以上,加上各种中间费用甚至高达17%。首先,近年来,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缺乏利率弹性的部门和利润水平较高的房地产资金需求旺盛,在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以及银监会加强平台贷款管控后,上述部门大量通过发行债券、银信理财合作等影子银行进行融资,造成相关部门债务和杠杆水平过快上升,社会资金“借短投长”的期限错配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挤出”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电子金融等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及影子银行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快速发展,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导致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上升。再次,受存贷比约束和银行季末考核因素影响,在季末、年末及春节前后等时点,银行高息揽储,货币市场利率往往大幅飙升。最后,在中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均衡,跨境资金由大举流入转为“有进有出”的双向流动后,以往外汇占款过快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
三是人民币升值,其滞后影响中国出口。
自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3%左右,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的滞后期一般在1-2年。
四是多因素交织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影响市场预期。
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和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地方性债务迎来还债高峰、影子银行风险增加。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牵一发动全局,既关系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也是影响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的安全,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对金融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并引起相关产业衰退,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也会加大。近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中诚信托、超日债等若干起金融违约事件。同时,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国内资金紧张,加剧金融市场波动。

⑺ 外汇占款减少了,为什么要“降准”

转自知乎
外汇占款数据过去一直是央行决定“降准”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央行最近一次降准是在2016年3月1日,那个时候的2月份,外汇占款比1月份减少2278亿。随后央行自2016年3月1日起,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
所谓外汇占款指的是央行为购买外汇(主要是美元)而占用的钱。在我国的结售汇制度下,外贸企业在外海赚取的外汇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央行间接从这些企业购买外汇而支付出去的人民币就是外汇占款(当然外汇占款还包括其他,但主要是来自企业)。
如此一来,央行获得了企业的外汇,外贸企业拥有了央行“印出”的人民币。我们假定为100亿人民币,由于这笔钱金额并不小,企业不可能以现金方式持有,绝大多数都会以活期或定期的方式存在X银行的存款账户里。
这时候100亿成了X银行的存款,当然X银行也不傻,自己不是活雷锋,他不可能平白无故地给你保管钱,而且还支付你利息,X银行会把这些钱拿去放贷,对它来说放贷的钱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是央行现有规定,每存款100块最少需要有16.50块存到央行的账户里,其余的83.5块才能拿去放贷,在这当中,16.50块就是存款准备金,16.50÷100=16.5%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我们假定X银行拿去放贷的83.5亿全部给了A企业,我们再假定这部分钱又全部打到A企业在Y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里(按现有规定大部分钱是不能取出来的),成为了Y银行的存款,然后Y银行重复X银行的操作,在83.5亿中拿出16.5%的钱放到央行账户后,其余的69.75亿再次拿去放贷……。紧接着K银行、W银行、Z银行……又再一次重复X、Y银行的操作!
最终100亿人民币通过银行体系最多可以创造出的钱M2(可以理解为市场上所有的钱)是:
M2=100亿×(100÷16.5)=606亿
即原始的100亿是基础货币,派生出来的606亿是广义货币M2(现金+所有存款)。
解释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解读上面那个新闻:
1、“6月份央行的外汇占款余额是21.5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放出的基础货币是21.5万亿,21.5万亿通过银行体系最多派生出来的M2是:
M2=基础货币×(100÷存款准备金率)=21.5万亿×(100÷16.5)=130万亿
2、“6月份外汇占款减少343亿”,即基础货币少了343亿,派生出来的M2少了:
M2减少量=343亿×(100÷16.5)=2078亿
3、“外汇占款连续20个月下降”,也就是说通过外汇占款创造的基础货币已经连续20个月降低,通过“M2=基础货币×(100÷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基础货币)减少将会导致M2降低,为了保持M2今年12%的速度增长(今年政府定下的目标),那么有什么办法?
央行可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100÷存款准备金率)变大,最终避免了因为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M2降低。
2001年以后,受益于中国加入WTO,中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外贸企业从海外赚取了巨额利润,外汇占款快速增加,从2001年初的1.44万亿增加到2014年末的27.1万亿,导致基础货币随之快速增加。央行为了防止M2过高导致的流动性泛滥,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备率,促使(100÷存款准备金率)变小,平衡M2。
于是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由2007年的9.00%升高到了2015年的20.5%(而欧洲央行只有2%左右),那么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以前外汇占款增加了导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现在外汇占款减少了是不是该“降准”呢?
对于这个问题,观点如下:
1、现在不同于以前,国际层面上,2017年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几乎要见顶,美国从2015年到现在已经加息了4次,日本、欧洲也在酝酿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中国为了防止钱流出,也开始收紧货币。而在国内“降准”一直被视为宽松货币的重要象征,如“降准”将会和目前总基调相违背,可行性不大。
2、按照监管层最新的定调,货币政策2016年底被定为“中性”,最新的表态定为“稳健”。所谓“稳健”最根本的是要控制M2的增长速度,未来M2具体的增长速度是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是根据近期的信息,M2同比增速已经由原来的两位数(2009年接近30%),降低为最近2个月的个位数(6月份是9.4%)。
也就是说在M2同比降低的情况下,并不需要下调“M2=基础货币×(100÷存款准备金率)”公式中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下降而导致的M2增速不足。
3、央行“印钞”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外汇占款,二是通过购买债券投放资金,从而达到“印钞”的目的。也就是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外汇占款减少了,央行还可以通过购买债券放出钱呢!

⑻ 为什么外汇占款超过了基础货币发行量

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中央银行收购外汇形成外汇占款时,才成为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动力。我国境内的基础货币在近年主要由外汇占款所组成。那么为什么有时外汇占款却多于我国的基础货币的总和呢?这似乎是十分矛盾的。这是由于基础货币从不同的渠道流出国门所造成。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外汇占款。而这些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不论是否已经流出国门,它已经被计算在外汇占款里了,就是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在多年累积收购外汇及结汇运作时已经计算在外汇占款里了。即:

外汇占款 =(外汇储备)X(结汇时汇率)

而国内基础货币总量却没有包括流向国外的外汇占款。因此就出现了:

外汇占款 > 国内基础货币总量 的情形。而这也必然导致有的年度:

外汇储备增发的广义货币余额 > 中国M2余额

从而我们也意识到央行或许多印了一些基础货币,但央行也确实试图把多印的基础货币推出国外,而且已经基本达到目的。因此,这一成功之处就表现在:

外汇占款 ≈ 国内基础货币总量 (近似等于)

这导致了一些新结论的出现:

结论1:

如果用<=>表示符号任一端可以大于或等于另一端的话,就有:

我国M2余额 <=> 外汇储备增发的广义货币余额 (M)

注:(M)式也可以表示为:

我国M2余额 <=> 外汇占款产生的M2余额 (M)

附注:央行印出的基础货币当然包括已流入到海外的基础货币。因此央行就可能把过多的基础货币(多印的)赶到国外,也把少许的外汇占款导致的结汇后又回笼的基础货币赶出国门。(因此,使国内基础货币变少,直接导致国内M2余额的缩水)。但数年来逐渐流入的外汇储备增发的所有(注意:所有,也包括被赶出国门的)基础货币却全部计算在外汇占款里了。又考虑到热钱突然剧增导致基础货币剧增等因素。因此,就有出现(M)式的情形。具体例子可见本文最后的例注。

结论2: 外汇占款促成了中国的一切!

从最后附加的例子也可以看到外汇占款对M2的余额的贡献。并由上述分析,外汇占款产生的广义货币余额甚至高于中国M2余额。因此,是外汇占款几乎(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派生了中国M2余额。是外汇占款拉动了中国经济并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是外汇占款促成了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外汇占款改变了中国的一切·。一切的一切,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它 —— 外汇占款产生和创造的!

附注:两个例证:(2013年末及2014年3月末的例子)

例1:对(M)式2013年末的一个例子:(下面两例数据来自央行公布的数据}

2013年末,基础货币余额为27.1万亿元,而2013年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6.4万亿元。

2013年末货币乘数为4.08,因此2013年末:

外汇占款产生的广义货币余项为:26.4万亿元X4.08=107.712万亿元

2013年末,M2余额110.65万亿元。因此2013年末:

我国M2余额(110万亿元) ≥ 外汇储备增发的广义货币余额(107万亿元)

即此时(M)式的<=> 成为 ≥ 。

下面则是式(M)式右端大于左端。

例2:对(M)式2014年3月末的例子:

2014年3月末我国货币乘数为4.22倍。2014年3月末的外汇占款293851.92亿元。因此:

2014年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16.07万亿元

而外汇占款产生的广义货币余项为:29.38万亿元X4.22=123.98万亿元 即:

我国M2余额(116万亿元) ≤ 外汇储备增发的广义货币余额(124万亿元)

与2013年末不同的是,即出现(M)式右端大于左端情形。但数值都不是相差太多。

注:2014年第一季估计是人民币贬值导致的热钱涌入使外汇占款激增。

⑼ 外汇占款的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适宜的政策中介目标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当外汇占款达到一定规模时,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994年以前,外汇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币资金,但这一部分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是控制国内信贷,即信贷规模。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办法,换句话说,继续维持现有的信贷规模,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的增长突破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规模管理方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投放是否适度的观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认为,外汇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决策层更改了货币中介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靠公开市场的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入基础货币等等。当然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体系来实现。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公司化变革尚未完成,信贷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避免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而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冲销外汇储备的流入。即当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1997年以前央行的对冲手段主要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7年后央行开始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并且事实上,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但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的国债,中国国债的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市场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对冲手段维持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有数据为证,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2140亿元。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的国债面值,除去20次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而3月末M2余额高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38.8%,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为支持经济增长,2001年以来央行不断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发行央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可以认为,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3.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上升
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三是财政借透支,四是外汇占款。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再贷款和财政借透支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199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二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实现了双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必然产生升值趋势。但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只好大量地买进美元。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有数字证明,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的连续大幅增加使基础货币投放对外汇占款的依赖性增强,1994年至1997年间,一半以上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的急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阻滞,1998年2月,出现了基础货币减少6亿元的现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银行开始恢复于1997年停止的国债回购公开市场业务,政策调整的速度滞后了一个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这一因素,1998年基础货币增加3323亿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亿元,广义货币M2增长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个百分点。由于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1999年开始,针对1998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中央银行加大了投放基础货币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汇占款增加了1013亿元,而1998年外汇占款仅增加440亿元。(参见下表)2000年后外汇占款稳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汇占款变动表
外汇占款
资料来源:
1、戴相龙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1999)》,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数据来自人民银行2001年、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银行存款的增加,再贷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处于上升中,这些其他货币投放方式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运作等。其中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由于不能经常性地运用,而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和发育程度较低等也削弱了公开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据以上对若干货币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我国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色。
4. 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
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
在以上环节中,明显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时滞和企业借款时滞,这两种时滞的存在必然延缓基础货币转化为M1、M2的速度。但是,由结售汇产生的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转化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因此这部分M0转化为M1、M2的时滞远低于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会导致M1、M2的迅速扩张,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本币,从而扩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买入外汇使得外汇汇率提高从而达到本币相对贬值,而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增长,这样实际上达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举两得,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
5.货币投向发生变化
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投向具有单一性,在银行进行结汇时,货币的投放是这部分外汇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区上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业资金远远比其他企业充裕。并且在外汇占款急剧上升的同时,央行会通过收缩再贷款等方式对冲,其他企业得到资金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从而承担了部分的对冲成本。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广大的非外向型企业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随着外汇占款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容易通过结汇获得充裕的人民币资金,从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为宽松,这对其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人员、劳动力更进一步向外向型企业转移。这是因为内向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开工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大量技术人员下岗,而外向型企业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仍有扩大生产的势态,这势必促进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向外向型企业流动。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贸部门转移。外向型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可以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其及时低价的购买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较低的成木又加强了外向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外向型企业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我国外向型部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加工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
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1.适度刺激进口需求
增加社会供给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2. 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杠杆、利率杠杆、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
3. 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
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⑽ 请问外汇占款从哪里可以看到,我要有历史数据,请详细一点

随着欧债二次冲击波的来袭,以及国内政策放松预期未能进一步落实,2307点以来的反弹折戟于2500点附近,股指收出四连阴,重新退守至2400点区域,“M”头形态也愈发明确。一时间,恐慌杀跌的氛围再度趋浓,不过,重回2400点的底部区域,过度悲观已不可取。尽管欧债危机仍在继续蔓延,且10月外汇占款近4年来首现负增长,资金的大幅流出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外汇占款的大降或意味着政策放松的时间窗口更加临近,预计在实质性放松政策未出台前,市场将在“压力”和“支撑”的夹板中继续展开“拉抽屉”行情。
外汇占款大降倒逼政策放松
10月外汇占款三年来首现负增长,负增长额达248.92亿元。表面上,资金的大幅流出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昨日沪综指盘中两度跌破2400点关口。但实际上10月外汇占款大降背后的意义,却非完全负面。
虽然我们不能仅凭单月的数据去断定接下来热钱的流向,但在欧债风波短期难散、美元阶段性强势格局较为确定的背景下,即便人民币NDF重现升值迹象,预计也难阻止全球资金撤出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的趋势,因而11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回升的概率也较小,短期资金面难免会重新趋紧,进而倒逼政策继续放松。
众所周知,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三大途径: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占款及外汇占款。整体而言,央行年底在基础货币方面的投放力度会较小,而年底前资金到期量极小,因而即便年底有财政存款投放,但资金面仍可能会维持偏紧的格局,从这个角度而言,为了应对年底准备金率缴款的需求并缓解资金面偏紧的状态,不排除下一步央行会采取下调存准率的举措。
财政存款方面,尽管年底大概有1.5万亿的财政存款,但投放的时间点却是在12月下旬,其对接下来一个月的资金面影响较小。
外汇占款方面,10月单月的净减少,说明资金已大幅流出,尽管11月份人民币NDF重现升值迹象,但在欧债危机短期难解决的背景下,未来资金仍应延续趋势性下降的通道。首先,从目前OECD领先指标的下行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出口仍将持续疲软,不排除明年上半年再次出现逆差的可能。其次,考虑到国内通胀下行以及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已回到2005年之前的低位,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空间已不大;退一步讲,单纯从欧债危机短期仍继续蔓延的宏观背景来看,美元仍将是避险资金阶段性的首选,美元阶段性走强的概率极大,预计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将是阶段性的趋势。从这个角度而言,11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概率也较小,因而11月外汇占款即便不出现负增长,也难以迅速摆脱谷底运行的态势。另外,在M2下降至历史低点的背景下,新增信贷反过来还会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扩张。10月新增信贷额超预期回升至5868亿元,据此,市场对11、12月新增信贷投放额将超6000亿的预期十分强烈。事实上,10月贷款反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毕竟10月份新增信贷超预期反弹有铁道部临时新增2000亿贷款的因素在内,而未来这一因素不具备可持续性。伴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和投资增速的放缓,再加上房地产调控依然未见松动,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已经在逐步下降,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年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可能并不会如市场预期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央行在基础货币方面的投放力度依然很小。
在外部流动性急剧收缩、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增长有限的背景下,央行接下来的确有必要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而且主要着力点将在提高货币乘数上。需要指出的是,要缓解流动性的紧张局面,央行后续可能的动作包括增加国库现金招标规模、暂缓保证金存款补缴法定、停发一年期央票及下调存准或差别存准。本周一央行继续采取缩量发行一年期央票,这说明央行实施其他三方面举措的可能性正逐步加大,从增加货币乘数的角度考虑,年内央行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已进一步增大。

阅读全文

与2013年11月外汇占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四川信托山东分公司 浏览:893
湖南股权交易所株洲分所 浏览:917
有信用卡能不能贷款 浏览:861
证券全息实战交易法 浏览:563
上海信托地产信托 浏览:512
信托成立的法律风险 浏览:380
哪家app贷款方便 浏览:110
恒指喊单佣金 浏览:339
白面大米股票 浏览:681
芴类衍生物上市公司 浏览:339
北京随汇亿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20
马云贷款公司地址 浏览:615
动力电池电芯上市公司 浏览:898
社保基金属于金融机构吗 浏览:649
前海理财公司 浏览:93
北京中关村融汇金融服务 浏览:701
重庆证券营业部有哪些 浏览:696
爱立信内部金融服务 浏览:678
股票友联 浏览:631
停牌质押融资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