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中国98年外汇储备

中国98年外汇储备

发布时间:2022-04-14 15:24:37

A. 98年中国有哪些大事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国民经济扭转了上半年增幅回落的状况,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7.6%。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401元,比上年提高6.9%。

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0.1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6%。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国从业人员699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06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2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3万人。再就业工程有了重大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609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与上年末持平。

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45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51亿美元。年末1美元兑8.2789 元人民币,比上年末略升9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多年重复建设,大多数行业生产能力偏大,产品供过于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销售不旺;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B. 1998年香港有多少储备金

外汇基金持有香港的官方储备,肩负捍卫港元汇率,以及维持香港货币与金融体系的稳定及健全发展的作用。於1998年底,香港外币资产达896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四大。尽管1998年市场甚为波动,年内外汇基金在金管局的审慎管理下录得可观的投资利润。外汇基金累计盈馀增加 27.5%,是1993年金管局成立以来外汇基金录得最大的累计盈馀增幅。

香港官方储备达6,943亿元,按全港人口计算,每人平均占102,020元,是香港市民一笔可观的财富。於1998年底,官方外币资产达896亿美元,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外汇储备名列全球第四大,仅次於日本、中国内地及台湾。

C. 八九十年代中国外汇储备各多少

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可怜的1.67亿美元,不足现在的万分之一。

D. 收集近十年(98-08)中国外汇储备量的数据资料,并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原因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5年底,中国大陆外汇储备余额再创新高,达81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假如将中心政府向中行、建行和工行注资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计算进来,我国外汇储备便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外汇储备及相关统计

年份

外汇储备

贸易总额

贸易顺差

利用外资1978

2

206

-11

1980

-13

381

-19

1985

26

696

-149

45

1986

21

739

-120

73

1987

29

827

-38

85

1988

34

1028

-78

102

1989

56

1117

-66

101

1990

111

1154

87

103

1991

217

1357

81

116

1992

194

1655

44

192

1993

212

1957

-122

390

1994

516

2366

54

432

1995

736

2809

167

481

1996

1050

2899

122

548

1997

1399

3252

404

644

1998

1450

3240

435

586

1999

1547

3606

292

527

2000

1656

4743

241

594

2001

2122

5097

226

497

2002

2864

6208

304

550

2003

4033

8510

255

561

2004

6099

11548

320

606

2005

8189

14221

1019

603

注:表中数据分别摘自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治理局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一、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历程

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收付的基础。它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是贸易顺差;二是资本净流入。因此,外汇储备的多少,不仅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易活力与吸引力的大小,而且也反映了该国对外借债与还债信用能力的强弱。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国外汇储备越多,一方面标志着该国对外出口竞争能力越强;另一方面则表明该国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且外资争相进入。反之亦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外汇储备规模也随之相应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纵观改革开放25年来的历程,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零储备”时期

20世纪整个80年代,作为中国“改革”与“开放”的头十年,它却仍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的约束之内。当然,在这一阶段,中国也正处在对外开放的“试验”阶段。当时,中国人还不太了解世界,世界也不太了解中国。因此,薄弱的“底子”再加上谨慎的“试验”,我们仍然固守着计划经济下“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法则,尚无力跨越“雷池”。

1978——1989年的12年间,仅有1982年和1983年这两年存在少量贸易顺差,其他10个年份均为贸易赤字。但无论是顺差抑或是赤字,从规模上看均很小,只有1985年和1988年这两个年份的贸易赤字突破了100亿美元。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各年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也只有区区几百亿美元。

同样,在这一阶段里,我国对外开放与引进外资的力度也不算大,规模较小。20世纪80年代,除1988年和1989年外,我国各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只有几十亿美元。1978——1989年这12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总额仅为580亿美元,尚不及1997年一年的额度。

正是由于外贸进出口及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均不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汇储备也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1978——1989年的12年间,除1989年为56亿美元外,其余各年的外汇储备余额均未超过50亿美元。

实际上,当一国对外开放有限,经济对外依存度不高时,该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及其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也不大。但总体来讲,当时的中国不仅经济贫穷,资金短缺,尤其是外汇资金短缺,而且国内物资供给奇缺,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因此,当时的外贸出口能力较弱,外资流入也相对较少。这一阶段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最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百亿储备时期

经过了80年代的谨慎探索与经验总结后,90年代的中国开始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并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新时代。应该说,1990——1995年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转轨时期或过渡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一阶段,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也进一步熟悉了世界。在这一阶段,尽管出现了1993——1995年十分严重的通货膨胀,但由于新的宏观调控机制得力、有效,最终却是有惊无险,中国经济改革顺利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1990——199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1000亿美元增长到接近3000亿美元。从商品进出口差额来看,一改过去十余年的贸易赤字状况,6年中共有5年出现了贸易顺差,除1995年顺差167亿美元外,尽管其余各年顺差规模不足百亿美元,但它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重大信号。

在这一期间,我国开始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尤其是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融资的渠道和空间,中国对外开放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实际利用外资年度总额从100亿美元增至接近500亿美元,而且其中90%以上的引入外资都是“直接投资”性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引入外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正是基于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形势的明显好转,这一时期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从100亿美元快速上升到7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快速而稳定的增长,标志着我国外汇储备正在走出“短缺”的时代,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成为我们的一种自信和自豪。

第三阶段:千亿储备时期

1996年底,中国经济运行成功实现“软着陆”,并顺利进入“低物价、高增长”的通道。1997年上半年,国家抽样调查的所有“主要商品”均出现了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据此判定,困扰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短缺经济”终于宣告结束,买方市场新时代已然到来。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97年,中国经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洪灾,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考验,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贸易顺差则呈跳跃式增长,并首次突破400亿美元。这再次表明了中国经济已然步入良性循环新时期,并具有了较强的抵御外来风险和抗干扰能力。1998年在贸易总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我国继续保有了第二个4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随后的6年中,虽然我国贸易顺差每年一直保持在200——300多亿美元之间,但其间我国贸易总规模则在不断地放大:2000年突破4000亿美元;2001年突破5000亿美元;2002年更是突破6000亿美元;2003年又突破8000亿美元;2004年则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然而,2005年,不但贸易总额接近14000亿美元,而且贸易顺差第一次奇迹般地跨越了1000亿美元的“绝对”大关。这又是一个质的新飞跃。

与此同时,我国在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方面,1997年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达644亿美元。在之后的8年中,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一直保持在500——600多亿美元之间,这是一组让世界为之赞叹的数据。500——600亿美元的稳定规模,一方面表明中国政局稳定,投资环境优良;另一方面则表明中国引入外资不再是“饥不择食”,当然,也不再是“多多益善”。

1996年底,我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这标志着企业和居民有了更多持有外汇存款的机会。这一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7年则进一步增至1400亿美元四周。2001年再次突破2000亿美元;2003年更是突破4000亿美元;2004年跨越6000亿美元;2005年又大步跨越了8000亿美元。若以这种速度发展下去,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定能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并会远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这样庞大的规模、如此高速增长,是好是坏
二、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
在经济国际化环境下,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外汇储备都是必不可少而至关重要的。一般地,外汇储备主要具有以下四大功能或作用:
第一,外汇储备可以抵补贸易赤字,并保持一国必要的、正常的进口能力。
第二,保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借债与偿债的信用担保与物质保证。
第三,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干预本国外汇市场、调节本币汇率的有力武器。
第四,在国家经济动荡或是遇上战争灾难时,外汇储备将是一国最后的战略储备。
因此,一国外汇储备规模多大为好,或者说,它的适度规模应该是多大,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显然不是简单地看一个数据就能了事的。
事实上,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比方,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它们不需要太多的外汇储备,因为这些国家的货币本身具有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因此,它们保有的外汇储备相对较少。如美国和欧盟区各自保有的外汇储备不过几百亿美元。但也有例外的。例如,日元是最主要的三种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然而,日本目前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这又是何故呢?我想,不完全的理由至少包括:日本不仅国小、资源短缺,而且民族危机感重、不自信,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动机。
此外,在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上,发达国家与非发达国家、开放国家与非开放国家、大国与小国,在评判标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960年美国教授特里芬提出:一国国际储备对年进口额的比率以40%为宜。20%为底限,低于30%便要补充。这一观点后为许多西方国家所接受,它们主张,一个国家外汇储备一般应能满足3——4个月进口付汇。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又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外汇储备不能低于短期外债的规模,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但一些国际金融组织更强调,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的规模应该能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这显然强调了“充足”的外汇储备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各国实际国情的不同,在国际上尚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当然,从量上讲,任何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都应该有一个适度规模,因为外汇储备是有成本的。这一成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外汇储备资产必须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以确保其日常功能的正常发挥。然而,足够的流动性往往是要以较低的盈利性要求为代价的。其二,由于汇率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外汇储备资产极易遭受汇率风险而导致无形的账面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它应该有一个度:安全够用但不浪费。
中国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中的、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究竟应该是多大?我想,这是一个不便妄加揣测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和分析。
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经济大国,它需要更大的外汇储备为之保驾护航。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经济大国,但我们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1982年,中国GDP首次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1986年GDP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1995年GDP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2002年GDP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04年,我国GDP接近16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经济布满活力的标志。但从人均GDP水平来看,按照2004年普查数据统计,我国GDP位于全球第6位,但人均GDP却处于全球第107位,居倒数水平。
不容置疑,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推进与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将会拥有一个长足发展的巨大空间。然而,这一进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可能会碰到不少令我们无法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搞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作后盾。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太小气。
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机制,无形之中“夸大”了外汇储备规模。
人民币虽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但资本项目在我国仍被严格管制,这就意味着中国公民尚不能将本币金融资产自由地“交易”为外币金融资产。从投资角度讲,我国居民只能投资国内市场的本币金融资产,而不能自由投资国外金融资产。因此,我国老百姓手中持有的外汇资产相对较少,除涉外企业外,大量的外汇资产只能集中于中心政府手中,进而成为外汇储备资产。因此,资本严格管制下的“倒逼”机制,无形的夸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总规模。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5年第4季度末,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仅为1615.70亿美元,其中,企业外汇存款与居民外汇储蓄存款大体各占一半。即便加上外汇储备,我国外汇资产也不足1万亿美元,而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却高达28.72万亿人民币,其中,我国城乡居民本币储蓄存款已达14.11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外币化程度相当低下。即便算上外汇储备,我国整个金融资产的外币化程度也仍不高。
每年五六百亿美元的外资净流入,再次“夸大”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外汇储备的初始来源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经常项目;二是来自金融项目。一般地,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是实质性的、较为真实,它往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它是外汇储备最扎实的经济基础;而外资流入导致的外汇储备增长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非稳定性,因此,对应较大流量的外资流入,应有相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应对。
1996——2004年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动力尽管是来自“双顺差”,即贸易项目顺差和金融项目顺差,但每年的外资净流入总额却一直保持在500——600亿美元,而贸易顺差则小于它,一般各年仅为200——400亿美元。也就是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中有相当部分主要来自外资净流入,因此,如此“虚高”的外汇储备,并不能支撑外汇储备“过多”的结论。
世界仍不太平、祖国尚未统一,这也需要一个庞大的外汇储备作后盾。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它必需满足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的足够需要。从世界格局来看,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中日关系在坎坷中停滞不前,台独分子还在不断滋事,民族极端主义与恐怖势力仍然猖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并作好必要的战略预备,包括外汇储备战略。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外汇储备的主要风险是结构风险,而非总量风险
三、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及其风险分析
外汇储备结构也即外汇储备资产的分布结构。其中,最主要的外汇储备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币种结构;二是期限结构。这也是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最大风险所在。
从币种结构来看,假如外汇储备资产过于单一地集中在某种“弱币”上,则必然会导致过大的汇率风险,但“弱币”贴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利息收益。当然,实际收益是正还是负,则需要具体分析。
从期限结构来看,则主要是考虑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要求。由于外汇储备是用于日常之需及不测之用,因此,外汇储备资产分布的期限结构必须首先满足流动性需求,然后才是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满足盈利性的需要。
外汇储备存放地及存放结构一直是各国坚守的顶级机密。但从官方相关信息的大致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据此,我们可以作如下结论的风险分析:
风险之一:人民币在金融项目不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我们被迫将绝大部分的外汇资产高度集中于中心政府手中——变成了外汇储备性质。
可以设想,在本币可完全自由兑换的国家,居民均可自由用汇对外进出口或是对外直接投资,或作证券投资,本币与外币之间可以自由转换或交易,从而本国公民就能自由地持有本国或外国的金融资产。假如是这样,该国公民的金融资产就会多样化地分散在外币化的金融资产上,也就不会过于集中于中心政府手中成为外汇储备。
相反,由于人民币目前只能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而在金融项目下尚不可自由兑换,因此,公民只能通过货物及服务贸易,还有经常性转移收付来获得外汇,并持有外汇存款。除此之外,公民不能通过“投资”性质的金融交易来将本币金融资产转换为外币金融资产。于是,公民的金融资产大多只能是本币资产,而不能化作外汇资产。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名义上“过大”的真实原因之一。
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尽早地实现人民币在金融项目下的可兑换,来分流或释放外汇储备“过大”的压力或风险,让居民能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将他们的资产合理而分散地摆布在所有本外币金融资产上。这便是“藏汇于民”的道理。同时,这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从而有效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小政府干预汇市的成本与风险。
风险之二:庞大的外汇储备过度集中于美元资产,这或许是被迫或不得已,但它绝对有害于汇率风险的规避。
美国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一直占据60%以上的比例。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不断放大,我国的“贸易美元”及“贸易顺差美元”不断增大;同时,90年代中期以来,为抑制人民币对美元持续的升值压力,在以美元作为干预货币的汇率调控机制下,我国官方不断吸入美元——增大美元储备。如此一来,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例定会上升,因此,有人估计目前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也许超过了80%的比例。
无论是何种理由,“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显然是危险的。从长期趋势观察,美元的确属“弱币”范畴。从美元兑日元汇率来看,美元是长期贬值的。20世纪80年代初,美元兑日元汇率为240左右,但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比价最低曾跌至80四周。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来看,美元也正在呈贬值状。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7左右,如今已跌至8.0四周,美元应还有下跌空间。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单一,且过度集中于“弱币”——美元。假设美元长期贬值,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巨大账面损失,其结果必将使我国货币政策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假如为了改善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而大量抛售美元,则必然会对周边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并导致国际汇市恐慌,美元汇率暴跌。另一方面,假如不改变现有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不抛售美元,则又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从而刺激外汇储备更快增长。为了减轻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央行必须通过回笼现金或者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减少货币供给,但这恰恰又会拉动本币升值;反过来,为了降低升值压力,央行假如增加货币供给或者降低利率,这会使本来就因外汇储备而极为宽松的货币市场雪上加霜。
如此看来,减持美元及美元资产迫在眉睫。美元减持后,我们应当避免重蹈覆辙,在增持欧元及其他币种资产的同时,甚至还可以增持黄金储备或石油战略储备等。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渐渐的过程。这个过程虽不能急,但必须行动起来。
风险之三: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存放地及投资期结构过于集中,可能会存在政治风险与信用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不但高度集中于美元,而且美元资产又主要集中在美国。从投资品种和投资期限来看,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既有相当部分存入了美国商业银行,也有较大部分购买了美国各类债券,包括美国国库券、美国财政部中长期债券、联邦政府机构债券以及美国公司债券等,此外,应该还包括少量境外美元资产。
美国一向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以及敏感的台海问题,美国始终保持着与中国交往的距离,并将台湾问题视作与中国谈判的筹码,时不时为难中国。在这一点上,我们尤其要提高警惕,尽可能规避外汇储备存放地的政治风险。
当然,在投资期限结构上,我们也要尽可能分散风险。一般地,外汇储备资产分布结构应在不同时期有所区别。比方,在国际环境动荡时期,外汇储备应多置放于银行存款及变现程度高的短期证券上;在和平稳定时期,外汇储备可以多一些放置于中长期品种上。

中新网11月17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报告称,近三十年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

报告显示,改革开放30年,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每隔十年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都迈上新的台阶。1979年我国FDI总量只有8万美元,1980年为0.57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34.87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60倍;2000年进一步提高到407.15亿美元,又比10年前增长了近11倍;2007年我国的FDI达到了835.2亿美元,比2000年又翻了一番多。1979-2007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7754.2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2007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6位,占发展中国家总额的16.7%。

报告称,3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只相当于当时世界第1位德国的3.7%;1990年,增加到286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世界第1位中国台湾省的39.5%;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到16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位,相当于当时世界第1位日本的47.7%;2001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达到2122亿美元;2006年底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1979-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共增加15267亿美元,年均增加526亿美元。尤其是2000-2007年,共增加13627亿美元,年均增加1947亿美元。

央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8088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124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和。
从世界银行公布的2007年世界各国GDP排名来看,排在第57位的是越南,其GDP是712亿美元,排在末位即第180位的是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其GDP是8700万美元。如果将从第57位的越南一直到第180位的基里巴斯这124个国家的GDP加起来,总和是17597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这124个国家GDP的总和。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 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会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也将严重缩水。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楼主,我也不是很懂这个,分数并不重要,希望能有所帮助
祝一切顺利!

E. 中国98年大下岗的原因是什么

最早的职工下岗产生于1987年的劳动合同制改革。当时的人数很少,情况也很复杂,大多带有自愿的性质,比如有的自己开始尝试下海、有的女工在家带孩子、有的脱产学习等等,待遇也是自己与企业协商,有的没有什么补贴,有的还要向厂子里交一些钱。大规模的职工下岗始于1993年。由于下岗行为一开始就不规范,关于下岗职工的统计也不可能规范,因此各个年度的下岗职工人数不能做简单的比较。但是为了保存这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我还是把它摘录于此。
根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1993年有下岗职工累计300万人,1994年累计360万人,1995年累计564万人,1996年累计815万人,1997年累计1152万人,1998年累计1714万人,1999年累计2278万人,2000年累计 2699万人,到2001年6月累计2811万人。其中,1998年到2001年6月的数据是我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1998年国有企业新增下岗职工562万人,1999年新增564万人,2000年新增421万人,2001年新增下岗职工112万人”累加而成。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2001年6月的增量只考虑了国有企业,而1993-1997年的数据是指城镇全部企业的下岗职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都是下岗减员的高峰期。我国企事业单位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实行减员增效,导致了大批职工下岗。
下岗潮是什么引起的
1、国家经济市场化,许多国企亏损资不抵债,国家为了减轻负担进行破产重组改革。
2、当时效益一般的企业,国家想通过改革,减轻冗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提升效益。
3、国企合并重组出现了一大批的央企,抓住了主要经济控制点,可以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90年代下岗潮的真相:
正是1998年,中国财政部发行2700亿人民币特种国债,用于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使资本金充足率达到了8%。
接着,到1999年迅速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了四大国有银行1.5万亿人民币的坏账。2004年~2005年,中国财政部动用60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用为坏账埋单的形式“勾销”坏账。
1998年~2005年中国共计投入3.5万亿人民币进入中国银行业,这笔钱相当于2005年中国经济GDP的1/5。这是让所有中国人汗颜和无助的事情。

F.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是不是蕴藏着更大的金融风险

从账面上来看,外汇储备仅仅投资美债,收益率的确低,而且打不过人民币升值幅度,甚至有些年份(2008年)还会出现亏损。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外汇储备对国家的作用,难道有我们国家自己存款增加,本币购买力增强重要么?
外汇储备至今是3.84万亿,折合成人民币是23.8万亿(以6.2汇率计算)。但企业总存款是59万亿,居民总存款是49万亿,难道这些存款的升值的重要性小于外汇储备吗?推此及彼,股票、债券、境外融资,哪一个不受惠于人民币升值?

正如外管局有关负责人在几年前采访时所回答的:“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外汇储备账面损失远小于我金融资产的账面盈余。由报告货币所产生的账面损失和盈余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经济学上称之为对偶)。与以美元计价的储备折合人民币后的账面损失相对应的是,我国国民持有的人民币金融资产以美元计价的账面盈余。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4万亿美元,按3月末汇率折算,同期企业和居民人民币各项存款、股票、国债和保险资产等人民币金融资产总规模是我外汇储备资产的5倍以上。这意味着当人民币升值时,人民币资产的账面收益是外汇储备资产账面损失的5倍以上。如果再考虑居民以股票、债券等形式持有的其他金融资产和房地产资产的规模,人民币资产的账面收益将更大。”

因此一叶障目,仅仅想着自己手里的那些外汇钱,是不可取的。

G. 给介绍一下98年时中国的形势

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环境和影响因素 1、国际环境: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全球GDP增长率将由1996年的2.9%上升为3.1%。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温和上升,据LINK中心1997年秋季预测,1998年全球GDP增长率将由1997年的3.1%上升为3.2%。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稳中略降,但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长加快,分别由1997年预计增长2.4%和1.2%上升为2.6%和1.7%,东南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1998年增长6.7%。与此同时,全球贸易额增长保持稳定,预计1998年增长7.6%。世界经济增长的加快,将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国内环境:首先,作为具有极其深远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解决了当前实践中许多认识上不一致、不明确的问题。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跨世纪的战略部署,对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998年国企改革步伐将加快,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次,直接融资步伐加快,企业资金环境会得到一定改善。同时,由于直接融资比重加大,银行贷款的压力相应减轻,这将为银行选择贷款方向、项目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第三,在资产重组步伐加快,股份制比重提高的情况下,资金进一步向效益较高的企业、项目集聚,这样由于资源配置优化,可使同等要素产生更大的作用。第四,香港回归后,使内地与香港的合作机会增多,会有更多的华人资本进入内地参与经济建设。第五、前几年对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的一些因素已基本化解。经过“八五”时期的建设,发电能力和交通、通讯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估计1998年这些方面对经济发展不会形成约束。第六、近两年农业生产形势很好,为1998年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背景。第七、1998年我国经济运行态势仍将呈现买方市场特征,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企业经营水平分化加剧,结构调整依然是经济工作中的重点。 3、影响因素:第一、物价压力较小,即使投资规模适当扩大,也不会使物价大幅攀升,从而为投资需求增长让出较大空间。过去,我们强调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压抑物价上升,从近年情况看,由于生产资料供给能力大大增强,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连续几年低位绯徊,甚至是负增长,其生产状况如何基本上取决于需求力度的大小,因此投资规模适度扩大对物价几乎没有太大影响。同时国内储蓄率保持在较高水平,1991~1996年平均在41%左右,为投资资金来源提供了可靠保证。第二、到1997年8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300亿美元,再增加外汇储备已无必要,这样可以利用一定的外汇储备,进口一些技术档次高的先进设备,以更快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第三、1997年10月23号央行再次大幅下调利率水平,从理论上讲,无疑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减轻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第四、国家决定从1997年10月1日起降低进出口商品关税税率,平均关税水平由23%降低到17%,降税幅度为26%,涉及税号商品达4800多个。关税的大幅下调必将吸引更多的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导向的外商投资,加大外资和技术引进力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第五、出口成本稳定有利于扩大外需。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直比较平稳,1998年也将呈现这一态势,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使单位产品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势头减弱,加上汇价比较稳定,进口成本不会上升,因而出口成本将基本保持稳定,这将有利于外需的扩大。 当然,1998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一是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形成一定的约束。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由过去主要追求“量”转变为主要追求“质”,经济增长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下岗职工、就业人员的增加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均有很大影响,因而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不同时要兼顾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二是连续几年的贸易顺差,汇率升值,为1998年继续扩大出口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东南亚各国货币的贬值,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因此贸易顺差增幅会大幅下降,从而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三是新的消费热点仍处于扶植、培育阶段,消费需求增长平稳。从目前确定的消费热点看,住宅产业由于体制、价格、收入水平、观念等多方面影响,1998年虽会有一定进展,但住房消费尚不会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仍处于积累阶段。而农村居民受环境、绝对收入水平的影响,尽管消费倾向尤其是生活用品的消费倾向有提高趋势,但仍处平稳增长阶段,农村市场活跃有限。四是企业经营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的矛盾仍难以根本扭转。 三、1998年国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及多方案测算比较分析 基于上述环境和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对1998年的经济发展前景给出了三组测算方案。 基本方案:GDP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11.8%,第三产业增长9.3%。 低方案:GDP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10.7%,第三产业增长8.8%。 高方案:GDP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3%,第二产业增长12.2%,第三产业增长9.9%。

H. 为什么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坚持人民币坚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又强调人民币没有被低估,不愿升值

1、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货币就是国家的信用,如果一国货币币值大起大落,会给该国家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币值稳定是任何国家和政府追求的目标,币值大跌,会导致物价上涨,诱发通货膨胀;反之会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引来游资进入,通货紧缩。

2、98年金融危机时,东南亚、东亚国家货币普遍大跌,如果人民币也应声下跌虽然短期内会保证中国出口稳定,但是会加剧其它国家国内经济的复苏,也会导到人民币信用下跌,诱发国内通货膨胀。从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中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所以没有必要通过贬值来保证国际收入平衡。

3、当前的中国经济地位与98年时完全不同,当时的中国仅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强国,而现在中国却是一个拥有世界影响力的世界性经济大国,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和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很显然中国与十年前相比,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中国完全有能力保证本国币值的稳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美国,因为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因此美国要求人币升值只是出于一己私利,目的是在于打击中国的对美国出口,转嫁本国的经济窘境,这与八十年要求日元升值是同一个道理。其实这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因为目前的中国与当年日本的情况并不相同,中国的产品对美国的相关产品的冲击很小,因为中国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与当年日本的情况完全不同。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中国绝不会轻易迁就美国的要求。

I. 198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多少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198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33.72亿美元。很少的一个数字。

J. 1998年中国持有多少美国国债

98年持有多少国债这个好像没有公开的数据可以查。
只能告诉你9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是1449.6亿美元。
截止2011年3月底,现在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04万亿美元,其中持有美国国债1.1449万亿美元。
所以按现在的万亿级别来看,98年的持有量估计也就是现在的一个零头!呵呵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中国98年外汇储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信信托资产支持证券 浏览:30
凯捷融资租赁工资 浏览:909
中信证券潘总 浏览:7
惠生集团项目新闻 浏览:985
公司金融视频 浏览:602
什么美元离岸汇率 浏览:948
股票杠杆交易翻翻配资服务好a 浏览:214
百万美金羸利者谈交易 浏览:191
2012年度证券公司会员经营业绩排名 浏览:648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2019年2月15日 浏览:142
企业内部贷款管理办法 浏览:584
中间制度汇率类型 浏览:749
怎样通过票据贴现融资 浏览:35
重钢股份2017年财务报表 浏览:37
苏州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浏览:923
郑巍集团 浏览:365
直接融资的方式是发行债券和 浏览:245
网信理财怎么不能解绑银行卡 浏览:102
青岛通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850
成都招商银行房贷款利率标准 浏览: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