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关外汇占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关外汇占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发布时间:2022-05-14 04:45:20

❶ 一些国际金融的题目,请高手鼎力相助!!!谢谢!!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国际储备: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性来支持该国汇率
2、外汇期货:是金融期货的一种。又称货币期货,指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买卖外汇期货合同的交易。
3、回购协议:是在买卖证券时出售者向购买者承诺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的价格如数购回证券的协议。
4、卖方信贷:指出口方银行为资助资本货物的出口,对出口商提供的中长期融资。在这种业务中,出口商是以延期付款方式向进口商出售资本货物。
5、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基础汇率是一国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往往是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选择关键货币往往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中的主要货币,并且与本国的国际收支活动关系最为紧密。套算汇率是在基础汇率的基础上套算出来的本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2002年2月30 日,假设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基准汇率为l美元=8.2795人民币元,这是( D )。
A、买人价 B、卖出价 C、浮动价 D、中间价
2、一美国出口商向德国出售产品,以德国马克计价,收到货款时,他需要将100万德国
马克兑换成美元,银行的标价是USD/DEM:1.9300一1.9310,他将得到(B )万美元。
A、51.81 B、51.79 C、193.00 D、193.10
3、提出远期汇率的水平是由两国利率之差决定的汇率决定理论是( B )。
A、购买力平价模型 B、利率平价模型
C、货币主义汇率模型 D、国际收支理论
4、2000年1月18 1t伦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英镑汇率是:l英镑=1.6360一1.6370美元,某客户买入50000美元,需支付( A )英镑。
A、30562.35 B、81800 C、81850 D、30543.68
5、一国某年末外债余额34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2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12
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 65亿美元。则负债率为( A )。
A、10.90% B、30.77% C、52.3l% D、6.4l%
6、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应遵循以( C )为依据的计价原则。
A、批发价 B、零售价
C、市场价格 D、内部价格
7、我国国际收支申报实行( B )。
A、逐笔申报制 B、交易主体申报制
C、定期申报制 D、金融机构申报制
8、在通常情况下,两国( B )的差距是决定远期汇率的最重要因素。
A、通货膨胀率 B、利率 C、国际收支差额 D、物价水平
9、一国某年末外债余额43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14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25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入56亿美元,则债务率为( B )。
A、13.2% B、76.8% C、17.2% D、130.2%
10、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会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D )。
A、 本国不存在通货膨胀 B、没有政府干预
C、 利率水平不变 D、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关于结汇和结汇使用的汇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 )。
A、结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用汇单位和个人,按一定的汇率收取本币的行为
B、结汇是指外汇收入所有者将其外汇收入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按一定汇率付给等值的本币的行为
C、结汇使用的汇率是买人价
D、结汇使用的汇率是卖出价
E、结汇使用的汇率是中间价
2、按优惠情况划分,外债可分为( AB )。
A、硬贷款 B、软贷款
C、高息贷款 D、低息贷款
E、市场利率贷款
3、关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BCE )。
A、官方汇价和外汇调剂价格并存
B、汇率水平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
C、在银行间市场上,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央行通过吞吐外汇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
D、人民币实行单一固定汇率制度。
E、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
4、国际收支统计的数据来源主要有( ABCDE )。
A、国际贸易统计 B、国际交易报告统计 C、企业调查
D、官方数据源 E、伙伴国统计
5、被称为金融市场四大发明的是(BCDE)
A、回钩协议 B、互换业务 C、浮动利率债券
D、金融期货 E、票据发行便利 F、金融期权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胀面资产。( √)
2、购买力平价指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的汇率。( √)
3、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自主地选择汇率制度安排。( √)
4、套汇是指套汇者利用不同时间汇价上的差异,进行贱买或贵卖,并从中牟利的外汇交易。( ×)
5、在外汇市场上,如果投机者预测日元将会贬值,美元将会升值,即进行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即期外汇交易。( ×)
6、是否进行无抛补套利,主要分析两国利率差异率和预期汇率变动率。( √)
7、由于远期外汇交易的时间长、风险大,一般要收取保证金。( ×)
8、远期信用证结算项下的外汇风险大于即期信用证结算。( √)
9、金融创新的一大结果就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出现和扩张。( √)
10、远期利率协议在对利率风险实行保值过程中扩大了自己的资产负债( ×)。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国际收支差额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影响。
答: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既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和汇率变化,其中,贸易收支差额又是影响汇率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多,外汇供给大于外汇的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会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2、简述借外债的经济效益。
答:借外债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借外债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增加投资能力。
(2)技术和设备:借入外债后,债务国可以根据本国的生产需要和消化能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设备,经过不断的吸收,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出能够满足国内需要的产品,丰富本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3)就业:通过借外债增加国内的生产投入,开辟新行业,建立新企业,能吸收大批的待业人员,经过培训后,不但提高了本国的就业率,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素质。
(4)贸易:借外债不仅促进了本国的生产结构变化,而且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5)银行或金融机构:通过借外债能够加强债务国和债权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增强债务国经营和管理国际资本的能力,最终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合作的开展。
六、计算题(共30分)
1、利用下表资料,计算人民币汇率的综合汇率变动率(18分)
货币名称 基期 报告期 双边贸易占中国外
贸总值的比重
美元 830.12 829.24, 20
日元
英镑
港币
德国马克
法国法郎 7.75
1260.8
107.83
405.22
121.13 7.55
1279.52
108.12
400.12
119.9l 25
15
20
l0
10

(提示: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每步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解:
(1)综合汇率变动率是根据+国货币和其他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幅度,用各国在该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作为权数,加权计算出的汇率变动率。(3分)
(2)先计算人民币对各个外币的变动率:
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一1)×100%)
对美元:(830.12/829.24—1)×100%=0.11%,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1l% (2分)
对日元:(7.75/7.55-1)×100%=2.64%,即人民币对日元升值2.64% (2分)
对英镑:(1260.80/1279.52-1)=一1.46%,即人民币对英镑贬值1.46% (2分)
对港币:(107.83/108.12-1)=一0.27%,即人民币对港币贬值0.27% (2分)
对德国马克:(405.22/400.12-1)=1.27%,即人民币对马克升值1.27% (2分)
对法国法郎:(121.13/119.9l-1)=1.02%,即人民币对法郎升值1.02% (2分)
(3)以贸易比重为权数,计算综合汇率变动率:
(0.11%×20%)+(2.64×25%)+(一1.46%×15%)+(一0.27%×20%)+(1.27%×
10%)+(1.02%×10%)=0.64%
因此,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了0.64% (3分)
2、某国某年末外债余额856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298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3057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iX,932亿美元。计算该国的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并分析该国的债务状况。结果保留整数即可。(12分)
解: 负债率=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28% (2分)
该指标高于国际通用的20%的标准。 (1分)
债务率=外债余额/汇总收入=92% (2分)
该指标力略低于国际通用的100%标准。 (1分)
偿债率=年偿还外债本息/外汇总收入=32% (2分)
该指标高于国际通用的20%的标准。 (1分)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到,该国的外债余额过大,各项指标均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债务问题,应重新安排债务。 (3分)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远期外汇交易:
2.国际债务危机:
3.互换:
4.无抛补套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综合差额反映一定时期 的变动情况。
2.国际储备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 ;第二是 ;第三是 。
3.价格调整法主要有 和 两种。
4.外汇管制的手段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
5.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应用最广泛、最权威性的债券评级机构是 和 的债券信用等级分类。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及时申报国际收支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2.国际储备多元化是指储备货币种类的多元化。( )
3.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可采取弹性较小的汇率制度。( )
4.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一般允许携带黄金、白金出入境,但限制其数量。( )
5.牙买加体系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国际货币制度,但并不能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汇率和国际收支。( )
6.套汇是指套汇者利用不同时间汇价上的差异,进行贱买或贵卖,并从中牟利的外汇交易。( )
7.由于保证金制度使清算所不考虑客户的信用程度,因此增加了期货交易中的相应风险。( )
8.一个经济实体在以外币计价的国际贸易、非贸易收支活动中,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是经济风险。( )
9.欧洲债券市场管制较松,相对独立于任何一国政府的管制。( )
10.欧洲债券与传统的外国债券一样,都是市场所在地非居民在面值货币国家以外的若干个市场同时发行的国际债券。( )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世界上最早取消复本位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2. ( )储备是国际储备的典型形式。
A、黄金 B、外汇 C、在基金组织的头寸 D、特别提款权
3.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多国货币纷纷实行( )。
A、“双挂钓”制 B、单一汇率制
C、固定汇率制 D、浮动汇率制
4. ( )可作为国际复本位制与国际金本位制的分界限。
A、1865年 B、1873年
C、1878年 D、1880年
5. 1972年5月16日在芝加哥交易所内,另设一个专门交易金融期货的部门,称为( )。
A、国际货币市场 B、国际资本市场
C、国际证券市场 D、国际期货市场
6. 收入调节机制是通过国际收支( )所引起的国民收入下降和进口减少来调节国际收支的。
A、顺差 B、逆差 C、增加 D、减少
7. 在场外市场从事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市场被称之为( )。
A.、场外市场 B、柜台市场
C..、第三市场 D、第四市场
8. 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福费廷业务,包买商一般还要请谁进行风险参与( )。
A、政府 B、担保人
C、金融机构 D、贴现公司
9. 最早的境外货币被称之为( )。
A、欧洲货币 B、欧洲美元
C、外国货币 D、欧洲债券
10.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外国债券的付息方式一般与当地国内债券相同。
B、欧洲债券不受面值货币国或发行市场所在地的法律限制。
C、由国际性承销辛迪加承销的国际债券称为欧洲债券。
D、外国债券不受所在地国家证券主管机构的监管。
五、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等。
A、外贸计划 B、外汇计划
C、汇率政策 D、税收政策
E、信贷政策
2.净误差和遗漏发生的原因包括( )。
A、人为隐瞒 B、资本外逃 C、时间差异 D、重复计算 E、漏算
3.一国政府调整国际储备结构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各种储备资产的( )性。
A、安全 B、流动 C、盈利 D、效益 E、稳定
4.汇率制度有两种基本类型,它们是:( )汇率制。
A、固定 B、浮动 C、钉住 D、一篮子
5.凡采取下述外汇管制措施的国家均被视为实行复汇率制:( )。
A、课征外汇税 B、给予外汇津贴 C、抑制进口
D、鼓励出口 E、官方汇率背离市场汇率
6.套汇交易的主要特点是( )。
A、数量大 B、盈利高
C、交易方法简便 D、风险大
E、必须用电汇进行
7.关于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之间说法正确的有( )。
A、市场参与者相同 B、交易场所与方式不同
C、都可作为避免外汇风险的手段 D、都可作为进行外汇投机的手段
E、交易金额、交割期的规定相同
8.以下关于牙买加体系说法正确的有( )。
A、以管理浮动汇率制为中心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
B、汇率体系稳定
C、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多样化
D、国际收支调节与汇率体系不适应
E、外汇管制进一步加强
F、国际储备中的外汇种类单一
9.当代国际金融发展表现出以下哪些特点( )。
A、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 B、国际融资证券化
C、金融业务全球化 D、国际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E、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
10.银团贷款的优点是( )。
A、借贷双方关系比较稳固 B、利率较低
C、贷款规模不受限制 D、资金的获得迅速
E、期限较长
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消极影响?

2.福费廷与一般贴现业务的区别是什么?

七、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1. 已知:英镑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为:GBP1=USD1.6125~1.6135;美元对日元的即期汇率为:USD1=JPY150.80~150.90
计算:英镑对日元的即期汇率。

2.1998年5月8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水平为133。根据贸易合同,出口商甲公司将在6月10日收到4亿日元的货款。甲公司担心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将上升,希望提前1个月固定美元兑日元的汇率,规避风险。于是同中国银行做一笔远期外汇买卖,按远期汇率132.80卖出4亿日元,同时买入美元。假设6月10日美元兑日元的即期市场汇率水平升至144,请问:(1)通过做远期外汇买卖,甲公司将收入多少美元?(3分)
(2)若等到6月10日收到货款才进行即期外汇买卖,甲公司将多(少)收多少美元?(4分)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参考二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先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币种、金额、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再按合同规定的币种、金额和汇率,由卖方交汇,买方付款的一种预约性外汇交易。
2.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债券国与债务国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国不能暗器如数地偿还债务,致使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地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它们各自正常地经济活动及世界经济地正常发展。
3.互换:是一种金融交易,交易双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交换一系列支付款项,这些款项既可以包括本金支付也可以包括利息支付,又可以只包括利息支付,以达到双方互利(即转移、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4.无抛补套利:是指资金持有者利用两个不同金融市场上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调往利率较高的国家,以赚取利率差额的一种外汇交易。它往往是在有关的两种货币汇率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官方储备资产。
2.官方持有的;普遍接受的; 流动性。
3. 加价保值和 压价保值。
4.价格管制 和 数量管制 型。
5. 美国的标准普尔公司 和 穆达投资服务公司 。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B 2. A 3. D 4. D 5. A 6. B 7. C 8. C 9. B 10. D
五、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DE 2.ABCDE 3.ABC 4.AB 5.ABE 6.AE 7.BCD 8.ACD 9.ABDE 10.ACD
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消极影响?(10分)
答: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的消极影响:(要点)
1)会带来失业,国民收入的减少额要成倍地高于逆差额。
2)会造成本币对外贬值的压力。
3)外汇储备减少。
4)影响国际信誉。
过大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影响:(要点)
1)外汇储备增加,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2)引起国际矛盾。
3)带来本国货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对外出口竞争力下降。
2.福费廷与一般贴现业务的区别是什么?(10分)
答:福费廷:即包买远期票据业务,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经过进口商承兑和进口方银行担保的远期票据业务,向出口商提供中期贸易融资。
贴现:是指人们将未到期的证券,按照贴现率扣除贴现金额,向贴现公司或银行换取现金的融资方式。
主要区别:
(1)在福费廷业务中包买商放弃了追索权,这是它不同于一般贴现业务的典型特征。在一般的的贴现业务中,银行或贴现公司在有关票据遭到拒付的情况下,可向出口商或有关当事人进行追索。
(2)贴现业务中的票据可以是国内贸易或国际贸易往来中的任何票据。而福费廷业务中的票据通常是与大型设备出口有关的票据;由于涉及多次分期付款,福费廷业务中的票据通常
是成套的。
(3)在贴现业务中票据只需要经过银行或特别著名的大公司承兑,一般不需要其他银行担保。在福费廷业务中包买商不仅要求进口方银行担保,而且可能邀请一流银行的风险参与。
(4)贴现业务的手续比较简单,贴现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小,贴现率也较低。福费廷业务则比较复杂,包买商承担的风险较大,出口商付出的代价也较高。
七、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 已知:英镑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为:GBP1=USD1.6125~1.6135;美元对日元的即期汇率为:USD1=JPY150.80~150.90
计算:英镑对日元的即期汇率
解:因为,两个即期汇率,一个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一个以美元作为单位货币,所以,应该采用同边相乘的方法。

英镑买入价(即日元卖出价):
GBP1=1.6125×150.8=JPY243.17 (3分)
英镑卖出价(即日元买入价):
GBP1=1.6135×150.90=JPY243.48 (3分)
英镑对日元的即期汇率为:GBP1=JPY243.17~243.48 (1分)
2.1998年5月8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水平为133。根据贸易合同,出口商甲公司将在6月10日收到4亿日元的货款。甲公司担心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将上升,希望提前1个月固定美元兑日元的汇率,规避风险。于是同中国银行做一笔远期外汇买卖,按远期汇率132.80卖出4亿日元,同时买入美元。假设6月10日美元兑日元的即期市场汇率水平升至144,请问:(1)通过做远期外汇买卖,甲公司将收入多少美元?(3分)
(2)若等到6月10日收到货款才进行即期外汇买卖,甲公司将多(少)收多少美元?(4分)
解:(1)6月10日,甲公司收到货款4亿日元,根据远期外汇买卖交易,公司必须按132.80的汇率水平卖给中国银行日元买入美元:
400,000,000÷132.80 = 3,012,048.19美元 (3分)
(2)若甲公司到6月10日才做即期外汇买卖,那么甲公司必须按144的汇率水平卖出4亿日元,同时买入美元:
400,000,000÷144 = 2,777,777.78美元 (3分)
与做远期外汇买卖相比,甲公司将少收美元:
3,012,048.19 - 2,777,777.78 = 234,270.41美元 (1分)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三

一、重点名词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统计报表,它系统记录某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
2.国际储备:是指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来支持该国汇率。
3.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4.J曲线效应:即在本币贬值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会暂时恶化,此后才会逐渐使贸易收支改善。
5.货币可兑换:是指任何一个货币持有者可以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把货币兑换成外汇。
6.短期资本流动: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的跨国流动,包括暂时性的相互贷款、存款、一年期的汇票及债券等。
7.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一国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而且这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的危机大爆发。
8.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通过国际惯例、协议、规章制度和建立国际组织,对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和国际支付所做出的一系安排。
9.外汇市场:是指外汇买卖主体从事外汇交易的交易系统。这里的交易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本币与外币之间的相互买卖;另一类是不同币种的外汇之间的相互买卖。
10.外汇期权:又称外币期权,是一种选择权契约,指期权买方以一定保险金为代价,获得是否在一定时间按照协定汇率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资产的选择权。
11.外汇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如对外贸易、国际金融、经济交流等)因外汇汇率的变动,使其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涨跌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12.远期利率协议。是交易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确定时间,对一笔规定了期限的象征性存款按协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交易合同。
13.称福费廷: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经过进口商承兑和进口方银行担保的远期票据,向出口商提供中长期贸易融资。
14.欧洲债券:是市场所在地非居民在面值货币国家以外地若干个市场同时发行的国际债券。

二、基本原理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的消极影响:
1.增加失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
2.造成本币对外贬值压力,影响汇率稳定。
3.若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会减少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影响:
1.会增加外汇储备,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2.容易引起国际矛盾,影响国际关系。
3.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压力。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1.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
4.影响货币发行量
(三)浮动汇率制的缺陷:
1.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带来外汇风险;
2.削弱了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纪律,助长了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倾向;
3.会助长金泡沫;
4.实行钉住汇率制的货币特别容易受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四).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汇率的心理预期。
2.如果人们认为汇率变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一国货币贬值会吸引资本流入。
3.如果人们认为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显示出它将进一步下降的信号,那么它可能引起资本外逃。
(五)外汇管制的目的和意义
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稳定本币汇率,减少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汇风险。
3、防止资本外逃或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维护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4、增加本国的国际储备。
5、有效利用外汇资金,推动重点产业优先发展。
6、增强本国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7、增强金融安全。
(六)国际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
1.国际范围内的资本资产组合投资。
2.国际范围内的投资套利活动。
3.国际间接投资的“自增强”倾向。
(七)政府加强金融安全的措施:

❷ 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有什么区别

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

一是: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

二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
其中前一种外汇占款属于央行购汇行为,反映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后一种外汇占款属于整个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购汇行为,反映在"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

与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相对应,在严格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而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形成全社会的外汇储备。

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变化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的"外汇"一项。我们日常所说的外汇储备是全社会的外汇储备。
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对国内的人民币货币、资金各有不同的影响。

❸ 基础货币中黄金外汇占款

首先,货币基数_在我国是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它本质上是货币当局的负债部分(注意,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属于负债,你想啊,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居民提供了产品与服务,却只得到了一张只有名义价值的纸张-人民币,这相当于欠条.)
其次,中央银行注入了基础货币,收购了外汇黄金(表面看有点象要货币回笼)即居民让渡外汇与黄金得到了货币,居民的存款增加;同时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中央银行的负债增加了,联系第一条可以知道可能会使现金投放增加.

参考一下了,嘎嘎.

❹ 急,期末考试题,请大家帮忙!!! 当前形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分类欠清晰,形成机制制约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投资方向未能体现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本文从官方外汇资产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并论证了官方不同外汇资产的管理模式,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外汇储备 主权财富基金 外汇平准基金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央行和IMF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60.3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5%。巨额外汇储备提高了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增加了海外投资者信心,并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但是,储备量的增加直接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给我国外汇管理当局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完善现行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加强对存量和增量外汇储备的管理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对外汇投资的限制及采取的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我国连续多年的“双顺差”是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来源,但却不是使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看,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我国外贸企业出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取的外汇资产,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如果逐步取消强制结汇制度,实行充分弹性的汇率制度且对外汇投资没有严格限制,这些外汇资产自然会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易和对外投资,最终形成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平衡。除非央行对外汇资产有特殊需求,否则央行无须购买外汇资产,外汇储备就不会增加。因此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渐取消强制结汇制度,尽快实现汇率决定真正市场化,放宽对外投资限制,才是缓解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根本途径。目前,由于我国难以承受本币迅速升值可能产生的巨大成本,汇率市场化采取了渐进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是难以避免的,单靠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通过改革可以降低因保持汇率稳定使外汇储备增加而产生的成本,同时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李扬(2007)等学者提出,在现行体制下,绝大部分外汇资产集中于央行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是有问题的。应当改革外汇资产持有者结构,一方面,按照“藏汇于民”的思路,鼓励企业和居民购买、持有外汇,形成非官方外汇资产;另一方面,实现官方外汇资产持有者的多元化,成立各种类型外汇投资公司购买、持有外汇,从而减少央行购买、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从源头上缓解流动性过剩。
关于第一点建议,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实现外汇资产持有者的分散化、藏汇于民只是一厢情愿,如果这种转化可以实现,央行从一开始就不会积累如此多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剧增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因为经济主体不愿持有外汇资产,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央行才不得不购买并持有外汇储备,除非本来就没有升值压力。关于第二点建议,笔者认为,这一思路是正确的,但对官方外汇资产的性质缺乏清晰的划分,因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区分不同外汇资产的管理模式,可操作性不强。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厘清官方外汇资产和外汇储备的概念,指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官方其他外汇资产和外汇储备的管理模式,为管理当局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改革思路。

二、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

目前的研究为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未充分厘清外汇储备资产与官方其它外汇资产的区别。IMF在其外汇储备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外汇储备管理指导方针》中,对外汇储备的定义是: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能够控制的、可及时获取的一国的公共部门拥有的外国资产。识别外汇储备资产的标准,一是有效控制,二是随时可用。“为了掌握储备资产或是达到其他的目的,货币当局自然持有国外资产或对国外资产进行控制。各种目的之间并不相互矛盾。比如,近期派不上用场的储备资产可用来投资世界银行的债券,增加开发资金的规模。出于上述原因持有的资产一般都视为储备资产。相比之下,用于开发和其它目的直接长期贷款资产则不作为储备资产。”由此可见,外汇储备资产有其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的条件,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外汇资产(即使是官方外汇资产),都不计人外汇储备统计中。按照IMF第五版《国际收支手册》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统计,我们可以推知,一国官方外汇资产包括:货币当局持有的外汇资产;各级政府持有的外汇资产;货币当局持有的外汇储备资产。即使不考虑货币当局单独持有外汇资产,官方外汇资产至少包括两部分:各级政府持有的外汇资产和货币当局持有的外汇储备资产。一国的外汇资产包括官方的外汇资产和非官方外汇资产。为清楚起见,我们把除外汇储备之外的官方外汇资产称作官方其它外汇资产。
我国经历了外汇储备从严重短缺到高度充足状态,拥有庞大的官方外汇资产,不同的外汇资产理应发挥不同功能,采取不同的经营利用方式。但我国的官方外汇资产一直等同于外汇储备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持有并管理。因此。应根据外汇资产的功能明确区分官方外汇资产,一部分作为外汇储备资产由货币当局持有,行使外汇储备的职能,我国学者用不同方式计算的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最多不过8000亿美元;另一部分作为货币当局和各级政府持有的其它外汇资产,用于投资和重要战略性资源的购买。
第二,缺乏清晰的分层次管理系统,储备授权体系不明确。一国外汇储备授权体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次是储备的持有层次上的授权,这一层次上的被授权对象是国家货币当局。第二层次是储备经营运作和经营管理上的授权,这一层次的被授权对象是有关政府部门或投资公司。第三层次是储备交易操作上的授权。第三层次在各国之间没有太大差别。在我国,第一层次授权,应是国务院代表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持有、经营和管理外汇储备,这一模式为央行主导模式。第二层次授权,应是央行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操作与管理外汇储备,如要进行分档管理,央行还应授权专业外汇投资公司经营,外管局负责流动性管理,外汇投资公司负责投资性管理。授权方与被授权方为委托代理关系,双方以合同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现在已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是由国务院直接设立,其职能是实现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这种外汇资产的性质取决于购买外汇储备的资金来源。如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发债,则财政部与公司为委托代理关系,外汇资产的性质属官方其它外汇资产;这种形式的授权,央行只是把非官方的外汇资产转换成官方其它外汇资产,起了一个中介作用。如国务院授权央行直接把外汇储备划拨给新成立的公司,则央行与新公司为委托代理关系,外汇资产属外汇储备。目前我国采取的是第一种形式。从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总额看,中投公司2000亿美元的资产并未从外汇储备中移出。由此可见,目前并没有真正区分清楚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和官方其它外汇资产管理体制。
第三,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没有改变,难以从制度上切断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外汇占款成为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主渠道,使得央行资产负债结构极不合理。目前讨论的思路是为多余的外汇储备寻找出路,并没有改变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只是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把央行持有的多余外汇储备转化为官方其它外汇资产。其作用仅仅是在官方其它外汇资产的管理方面,没有改变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只要中国的汇率决定缺乏弹性,在存在本币升值预期的前提下,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就仍然要通过投放基础货币购买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的直接联系难以从根本上切断。
与外汇储备居第二的日本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相比,可以看到,我国央行在资产持有方面与之有明显差别。下面是2001年到2008年8月中日央行国外资产、政府债券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比较。
在我国央行的总资产中,占主要部分的资产是国外资产。从2001年到2008年8月间,外汇资产占比逐年上升,从31.4%上升到77.5%,政府债券占比在2.2%至9.6%之间。而日本央行政府债券占总资产的比重大致在55%—70%之间,外汇占比在3.7%—6.9%之间。和日本央行相比,我国央行所持有的政府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明显过少。这种资产的缺陷是对资产的买卖决定权上存在着非对称性。即在资产的买进和卖出过程中,资产的买卖决定权不完全掌握在央行的手中,因而资产交易的实际结果与央行想要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我国央行的国外资产主要是外汇储备,其买卖的决策权掌握在我国外贸部门和国外部门的手中,结果常常与央行所希望出现的结果相背。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央行本应紧缩货币,但如果此时净出口出现顺差或者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就需要用人民币全额兑换外汇。其结果是央行所持有的资产非情愿地增加,等额本币进人流通领域,造成物价更快地上涨。在经济萧条时期,央行应该放松货币,但此时如果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央行就必须承担起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责任,其结果将使央行的资产总额下降,基础货币供给量的进一步收缩,对经济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伤害并加剧通货紧缩。

三、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的官方外汇资产将分为两部分:一是央行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二是官方其他外汇资产,两者应分属于不同的主体独立运作。沿着这种思路向前推进的关键是建立两类基金:以国家能源基金为基础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外汇平准基金。

(一)建立以国家能源基金为代表的主权财富基全
由于官方外汇资产对应的是央行的本币负债,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要把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官方其它外汇资产,需财政发行国债筹集本币资金或直接向央行出售国债购买。国家通过发行特种国债从央行购买的外汇就转化成了官方其它外汇资产。我国目前主权财富基金性质的中投公司就是财政发行1.55万亿的特别国债从央行置换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建立的。笔者认为中投公司的以被动投资、财务投资为主的投资模式并不是我们现在可选的最佳模式。国内许多学者提出了用外汇储备购买资源类产品的构想,但能否用外汇储备购买、如何购买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
首先,关于能否用外汇储备购买的问题,本文上面关于官方其它外汇资产的论证给予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些资产的性质是由经济主体资产转化来的国家资产,经济主体和国家对这些资源配置的目标完全不同。经济主体拥有外汇资源无非有三大用途:一是用于进口所需商品和服务;二是用于对外投资;三是卖给其它经济主体或货币当局。获得外汇的其它经济主体无非还是重复上述操作。经济主体的目标是效用或利润最大化,而国家的目标是服务于一国经济长期发展需要。因此,对于这些资产的经营运用,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用于购买外国国债或其它金融证券获取微不足道的利息或收益不是中国目前的首选,而用于购买国家战略储备物资和高新技术等才最符合中国长远发展战略要求。目前中国在很多战略性领域都还远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已逐渐超过国内自然资源的储存及开发能力,以石油为例,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远远落后于美、日、法、德、韩等国家。从战略上讲,用这些外汇资产购买石油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购买任何金融资产的收益。从经济意义上讲,因为用于储备像石油这样可耗竭资源的资本,有望从逐渐升高的价格中获得收益,尽管建立储备耗费的资本损失了利息,但这可以在跨时期的实际价格的增长中得到补偿。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当市场是完全竞争以及零开采成本时,均衡的石油价格刚好是利率增长,此时,投资于战略性石油储备的资本没有机会成本,它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储蓄而已。很多人低估了战略性石油储备的收益,因为他们只计算了储备投资的利息成本,但却没有考虑其本身的预期收益。
其次,关于如何购买的问题,建立国家能源基金是一种可行方式。目前世界上的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按主权财富基金研究所2008年12月的统计是3.94万亿美元,其中与石油、天然气相关的基金约2.5万亿美元,占全部基金的64%。但这些产油国的石油稳定基金的运作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经验。作为消费大国,国家能源基金的作用恰好与产油国的稳定基金相反:他们是把赚来的石油、天然气收入作为对未来的一种投资,而我们实际上是用其他收入来为未来的能源安全投资,从而实现保障民生和经济安全的目的。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中投公司,但建立国家能源基金还是很有必要的。在石油价格低位时期,政府可以依照中投公司的成立模式,一次性置换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约占现有外汇储备总量的10%),作为官方其他外汇资产建立国家能源基金,由指定机构专门进行石油和稀缺资源的购买。基金用途单一,易于管理,便于有关部门根据市场状况对石油等资源与外汇的配置比例做出灵活调整。

(二)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关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模式,笔者认为,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是核心。设立外汇平准基金作为调节外汇市场和稳定汇率的专用基金。当外汇市场供求发生较大变化、汇率出现动荡时,央行运用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来调节供求,使汇率在目标范围内波动。目前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都是通过财政部持有的外汇平准基金来稳定汇率的。与财政部持有不同的是,我国的基金可以在现有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司的基础上组建,国家授权央行管理,由外汇管理局具体操作经营。这样做的好处是,按照路径依赖,顺应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发展路径,制度变迁的成本小。
基金由外币基金和本币基金构成,外币基金由现有的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形成,央行与外汇平准基金为委托代理关系。本币基金的来源可参照国际上成功的作法,通过在市场上发行债券筹集。与央行通过发行基础货币购买外汇储备不同,外汇平准基金是通过发行债券筹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储备的,从表面看,过去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购买外汇储备,再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现在是外汇平准基金发行债券筹集本币,再用本币购买外汇储备,两者只是顺序上发生了变化。实质上,这一变化是从制度上切断了外汇储备变动与国内货币发行之间的直接联系,把央行从这一联系中解脱出来。
在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前提下,基金发挥的作用是用本币负债置换外汇资产,从理论上对市场流动性没有任何影响。新增外汇储备不进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可以根据市场上货币供求状况,自主地调整货币供应量,从而可以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这样就形成了央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实施,外汇平准基金负责汇率的稳定的分工。由于平准基金是在央行的管理下运作的,利率和汇率的协调也就容易做到。至于发行债券造成的利息成本与央行发行央行票据的利息成本是一样的,是政府为稳定汇率必须承担的代价。
在汇率真正市场化之前的这段过渡时期内,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应采取央行主导模式。现有存量外汇储备的大部分继续由央行持有管理,新增外汇储备由外汇平准基金持有。央行对外汇储备实行分档管理。央行拨付一部分外汇储备给平准基金,授权外汇平准基金负责流动性管理,在执行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同时,按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经营外汇储备,以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主。央行再授权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或专业外汇投资公司负责投资性管理,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在外汇平准基金、商业银行和专业投资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制定业绩考核标准和投资风险基准并进行有效审计。

四、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上述分析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新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区分了外汇储备资产和官方其他外汇资产,理顺了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授权体系,使分层次管理系统更加清晰,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高效运行。外汇储备资产和官方其他外汇资产的性质不同,因而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向截然不同,应由不同的管理部门分别管理。外汇储备管理体制集中管理外汇储备资产,按照外汇储备的不同职能,可分为流动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管理,由央行授权不同机构进行管理。这样的授权体系清晰、明确,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效率。
第二,从制度上切断了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发行之间的直接联系,解决了因外汇储备增加而产生的流动性过剩,提高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外汇平准基金的建立,改变了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外汇储备不再通过央行发行基础货币取得,而是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发行债券筹集人民币的方式取得,阻断了外汇储备增加与基础货币发行之间的直接联系。发行的债券可以在债券市场上流通,增加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扩大了债券市场的规模,有助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央行票据会逐渐退出债券市场,央行不再是债券市场上的最大做市商,有利于央行保持中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
第三,优化了央行的资产结构,使央行更好地执行货币政策。有效地增加央行持有的国债总额,可以使央行更好地执行货币政策。由于国债资产买卖的控制权可以更多地掌握在央行手中,因而增减国债资产以替换基础货币的交易一般可以由央行来决定在繁荣时期,央行可以通过市场卖出公债券,收回基础货币,以达到让经济降温的目的。在萧条时期,央行则可以通过市场买进公债券,放出基础货币,以便使更多的基础货币投入流通,达到使总需求增加的目的。
同样是收回基础货币的对冲操作,采用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对资金的配置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明显不同。这说明在央行资产持有结构中,增加政府国债资产的持有量不仅是增加一个资产品种的持有量,而且直接关系到改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效率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改革外汇储备形成机制的特殊作用是可以改善央行资产的持有结构,从而改变央行在紧缩货币阶段和扩张货币阶段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的非对称性,进一步提高执行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是改变了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切断了外汇储备增长与基础货币发行的直接联系,改善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产生的成本依然存在。外汇乎准基金的建立使得一部分成本从央行转出,但外汇平准基金同样面临着外汇资产和本币负债的汇率和利率风险。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基金本币负债水平也会大幅增加,这会影响债券市场的利率,提高负债成本。同时,大量的外汇储备也面临着保值增值的问题。因此,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改革强制结汇制度,尽快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扩大汇率弹性,放宽对外投资限制,才是缓解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根本途径

❺ 官方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是减少货币供应量还是增加

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我认为官方储备增加都是增加货币供应量。央行抛出本币买入外汇,所以本币的货币供应量增加。

先整理下思路啊:
在企业、个人、商业银行手中的外汇并不是官方外汇储备,官方主要是指央行,央行握有的外汇才是官方外汇储备。

首先,企业或者个人在出口中赚取了外汇,这些外汇是国外的企业或个人支付给我们的,我们拿着这些钱在国内买不到东西,因为国内不能用外币支付,所以,我们把外汇出售给银行,银行给我们人民币,银行的外汇有一部分出售给了央行(央行支付给商业银行人民币,这些人民币也叫外汇占款,是变相发行人民币的行为,所有提高了货币供应量),还有一部分自己留着,等到企业或者个人需要的时候再卖给他们。

在进口中,企业和个人需要向外国企业或个人支付外币时,需要从银行购买外汇,银行以自己拥有的外汇出售,或者向央行购买外汇,然后向企业出售。

进出口中,用外汇还是本币结算取决于贸易双方的谈判。

进出口企业、个人、商业银行、央行之间的外汇买卖对汇率的形成产生的关键影响。

❻ 外汇占款与外汇储备

外汇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人大量的资金增加了货币的需求量,由此形成了外汇占款。
外汇占款的类型由于银行结售汇制由银行柜台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层市场体系组成,两个市场上外汇供求都存在管制刚性。因而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二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外汇储备的形成,以我国来讲,外汇储备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经常项目差额,主要指贸易顺差;二是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主要指国外资本净流入。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❼ 外汇占款的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适宜的政策中介目标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当外汇占款达到一定规模时,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994年以前,外汇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币资金,但这一部分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是控制国内信贷,即信贷规模。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办法,换句话说,继续维持现有的信贷规模,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的增长突破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规模管理方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投放是否适度的观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认为,外汇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决策层更改了货币中介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靠公开市场的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入基础货币等等。当然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体系来实现。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公司化变革尚未完成,信贷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避免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而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冲销外汇储备的流入。即当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1997年以前央行的对冲手段主要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7年后央行开始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并且事实上,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但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的国债,中国国债的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市场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对冲手段维持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有数据为证,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2140亿元。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的国债面值,除去20次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而3月末M2余额高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38.8%,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为支持经济增长,2001年以来央行不断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发行央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可以认为,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3.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上升
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三是财政借透支,四是外汇占款。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再贷款和财政借透支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199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二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实现了双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必然产生升值趋势。但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只好大量地买进美元。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有数字证明,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的连续大幅增加使基础货币投放对外汇占款的依赖性增强,1994年至1997年间,一半以上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的急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阻滞,1998年2月,出现了基础货币减少6亿元的现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银行开始恢复于1997年停止的国债回购公开市场业务,政策调整的速度滞后了一个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这一因素,1998年基础货币增加3323亿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亿元,广义货币M2增长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个百分点。由于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1999年开始,针对1998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中央银行加大了投放基础货币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汇占款增加了1013亿元,而1998年外汇占款仅增加440亿元。(参见下表)2000年后外汇占款稳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汇占款变动表
外汇占款
资料来源:
1、戴相龙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1999)》,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数据来自人民银行2001年、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银行存款的增加,再贷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处于上升中,这些其他货币投放方式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运作等。其中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由于不能经常性地运用,而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和发育程度较低等也削弱了公开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据以上对若干货币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我国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色。
4. 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
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
在以上环节中,明显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时滞和企业借款时滞,这两种时滞的存在必然延缓基础货币转化为M1、M2的速度。但是,由结售汇产生的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转化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因此这部分M0转化为M1、M2的时滞远低于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会导致M1、M2的迅速扩张,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本币,从而扩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买入外汇使得外汇汇率提高从而达到本币相对贬值,而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增长,这样实际上达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举两得,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
5.货币投向发生变化
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投向具有单一性,在银行进行结汇时,货币的投放是这部分外汇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区上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业资金远远比其他企业充裕。并且在外汇占款急剧上升的同时,央行会通过收缩再贷款等方式对冲,其他企业得到资金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从而承担了部分的对冲成本。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广大的非外向型企业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随着外汇占款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容易通过结汇获得充裕的人民币资金,从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为宽松,这对其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人员、劳动力更进一步向外向型企业转移。这是因为内向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开工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大量技术人员下岗,而外向型企业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仍有扩大生产的势态,这势必促进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向外向型企业流动。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贸部门转移。外向型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可以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其及时低价的购买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较低的成木又加强了外向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外向型企业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我国外向型部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加工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
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1.适度刺激进口需求
增加社会供给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2. 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杠杆、利率杠杆、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
3. 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
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❽ 什么叫外汇占款

谈外汇占款这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国,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来,外汇占款一直是很多专家学者鼓吹经济过热、倡导货币紧缩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错误的理论导致了错误的货币政策,从而造成整个经济的外在化。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表明,政府在经济中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大,而这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是相背离的。当然,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有所差异,但如此普遍的一边倒的想当然的不容置疑的所谓的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夸大,却是整个经济学界的耻辱。如果我们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理论出发、从权力需要出发,对现实的判断就会根本不同。为了避免今年再有人出来喊叫经济过热,写这样的一个短文还是有必要的;举手之劳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可能是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对外汇短缺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强制结汇措施使得中央银行投放大量人民币、购买并屯积大量外汇。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突破五千亿美元,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排在前列的是日本、中国、台湾、香港)。单从这个外汇储备来说,五千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四万亿,投放到了基础货币当中,再加上货币乘数作用(当然中国的货币乘数的大小是个判断差异更大的问题,最悲观的估计是小数,货币只是在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炒作票据而已),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外汇占款造成货币投放量过大,从而有可能造成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有必要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逻辑上是直接的,五千亿,四万亿,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货币投放过大,货币紧缩。没问题。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专家学者也是这么说的。 问题出在哪呢?在国民经济当中,我们每多生产出一元的财富,就应该增发一元的货币购买力,否则过多的商品追逐过少的货币就会导致货币升值,通货紧缩。我国持续的通货收缩证实了这一点。那么我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在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占款的情况下),反而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考虑到外贸进出口的特殊性质。假定(老师说经济学都要有假定),我国这一年进出口持平,没有赢余(先不考虑资本项目)。进口了一千亿美元,出口是一千亿美元,收到的外汇全支付了,没有外汇盈余,没有外汇占款。可从商品的角度看,从国内经济的角度看,出口收入的一千亿美元被强制结汇收到八千亿人民币,但这八千亿人民币的收入能否足够支付那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呢? 问题也就是出在了这里。一千亿美元的出口收入和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能否相互抵销。换一个更简单的说法,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在国内是不是只卖八千亿人民币?哈哈哈哈。你现在该明白了,前面说了,每多增加一元的商品,就该多增发一元的人民币购买力,而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并不仅仅是海关统计的进口额(进口按CIF,出口按FOB),国内还要加收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殖税、环节税、消费税、检验检疫费用、港口码头仓储运输费用、批发零售商的费用和利润,最后的人民币占款就不是八千亿人民币,而会是两万亿人民币。 如此一来,中国所面临的就不是外汇占款问题,而是进口商品的占款问题;中国经济面临的也不是通货膨胀问题,而是通货紧缩问题。九四之后,外汇并轨和中国经济的放开使得中国出口大增,随之而来的是对进口的放宽,而九六之后中国就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怪圈。在成功软着陆的错误理论下,中国继续着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货币的升值压力。大批的外国基金敢于炒作人民币升值,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说,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经济学界的愚昧吗?他们为什么不告诉你呢?他们宁愿利用这个会赚钱。正象有的经济学家说的,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说。经济学是有国界的,经济学不是科学。 所以,中国每年少量的外贸赢余在扣除了各出口的企业外汇留成之后,每年的外汇占款造成的RMB投放远远无法弥补进口商品所造成的RMB占款。再加上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据的买卖(称之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加重了货币短缺,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强。客观的说,不是外国人要人民币升值,而是学界错误的观念导致的错误的政策逼迫人民币升值。从九六年开始,这种累积的力量是巨大的,进口商品的RMB占款远远大于表面上的五千亿美元累计的所谓的外汇占款。再加上贪污腐败导致的资金外流,去年境外赌博就从中国抽走六千亿。国内货币供给远不是表面数字上的汇率兑换的结果。而近两年资本项目的大量赢余并不能真正变为真实的RMB投放到中国经济当中,炒中国的房地产对温州炒房团是可行的,对这些国际大基金来说是不屑一顾的。 当然只有央行真正知道自己发行了多少RMB ,但可能并不真正知道这些货币究竟是对应哪些具体的商品和劳务。上千亿美元的HOTMONEY敢于炒作人民币升值,敢于换成人民币坐等红利,当然不是为了来弥补人民币的供给缺口,相反,它们还要占用这些额度来制造更大的RMB供给缺口,从而迫使人民币升值。在升值的压力下,人民币失去了贬值的可能性,这就等于这些游资只赚不赔(我们说过,这叫单向投机的自我实现性),人民币利息率又远高于美元、日元,利息加红利,何乐而不为?所以当他们称赞中国经济学家的成就时,我们最好还是想一想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一个角度。 再加上中国大量的走私进口(如赖昌星等),大量的假出口(骗出口退税),大量的假进口(骗取外汇),大量的出口转进口,以及统计不规范的边贸、地贸、非法交易(境外赌博、毒品),再有就是国内市场经济之后大量富余人员形成的地下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这都是我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难以考量却又影响巨大的因素。大量的货币在非法的因素下漏出,货币的发行量已经无法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着眼点;而把中国经济规模还局限在国有加外资加民营,更是无视全体十三亿人的巨大力量的存在。对中国经济规模的定义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效果。如果央行不看经济的现实,只根据数字报表做理论上的业务游戏,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的来源也正是在这里,不能怪日本、美国政府和机构投机者。 综上所述,所谓的外汇占款并不存在,人民币并不存在现实的超额供给,相反,由于对人民币需求力量的错误认识、人民币在非法权力下的大量漏出、大量热资进入造成的R M B闲置、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的票据游戏、进口走私、境外赌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人民币供给存在巨大缺口,从而造成通货紧缩、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的贬值形成美元的超额供给,大量美元头寸等待美元反弹,在等待过程中,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又有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因而投机人民币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就是说,人民币与美元现在是固定汇率,汇率不变,赚到人民币的高利息;人民币升值,赚到升值红利;美元再反弹,又赚到美元红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继续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等于是为人作嫁衣,将人民币逼上升值之路。

❾ 外汇占款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差额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外汇占款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人大量的资金增加了货币的需求量,形成了外汇占款。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那么,外汇占款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差额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首先,要从外汇占款的形成说起。
外汇占款(Funds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的定义很晦涩: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下外汇占款的形成过程:
①一家以猪肉出口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向美国出口了10000斤猪肉,假设猪肉是2美元一斤,那么这家企业从美国换回了20000美元的外汇。
②企业拿到钱之后发现,这是美元,在国内没法流通,怎么办呢?去银行兑换人民币。于是企业来到一家商业银行,把20000美元以6.6:1的汇率换回了13.2万人民币。这样一来,企业又可以正常进行生产工作了。
③商业银行拿到美元后,它也没办法流通(毕竟在国内换外汇的太少了还有限制),而且手中的人民币还减少了,于是它又去央行那里,把20000美元换成了人民币,这样一来,商业银行收支相抵,相当于只是中间人。不过注意了,央行此时给商业银行的13.2万人民币就是外汇占款。
④央行拿到钱后,它也没法在国内直接花出去,于是它把钱交给了外汇管理局打理,此时外汇储备就形成了,外管局主要拿来在国际上进行投资,购买美元资产如美国国债等。
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区别
首先,外汇占款反映的是取得外汇资产时的人民币成本,反映的是历史成本,这个成本一经取得不会发生变化;而外汇储备是统计的时候以美元计价的外汇资产,如果人民币贬值,以前花100亿人民币换来的美元,可能现在就值120亿人民币,这20亿人民币就是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差额的来源之一。
其次,中国的外汇储备并不是只有美元,还有欧元、英镑、日元等等,这些国际货币在发生剧烈变动的时候也会影响到外汇储备(例如英国退欧公投后英镑贬值日元升值)。
最后,外管局拿着美元也会进行投资,即使只是购买美债,也会有收益,当然也可能会亏损,这些数据并不会反映在外汇占款中,而是反映在外汇储备中。

❿ 外汇管理方面的知识(通俗易懂)。

一、 对外汇储备的认识

目前针对如何管理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许多学者或实务工作者从各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想法,但由于缺乏对外汇储备的正确理解,导致一些建议不可行,或相互矛盾。因此,在讨论外汇储备管理之前有必要正确认识外汇储备的内涵。

外汇是央行的一种资产,其对应的负债主要是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的存款,这意味着外汇的增加同时导致了国内人民币的增加,所以外汇是不能直接用于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因为这相当于增加货币供应量,可能会导致通胀。

外汇是我国对国外的一种债权(主要指贸易顺差产生的,不是借外债),外汇相当于国外发行的“债券”,国外用这种“债券”换回了我们的产品、服务,当然我们可以用这些“债券”在将来从国外买回产品和服务,但是如果“债券”贬值了,我们买回来的少了,就受损失了,如果“债券”升值了,买回的多了,我们就盈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世界进入了浮动汇率的国际货币体系,持有外汇意味着要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

拥有外汇相当于为国外的铸币税作贡献。铸币税实质上是对货币发行并保持货币信用的一种补偿,拥有他国的货币数量越多,对该国铸币税的贡献就越大。目前,美元是最主要的外汇资产,因此美国是从铸币税中获益最多的国家。

外汇储备对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至关重要。外汇储备是保障一国汇率体制稳定、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清偿支付的必要措施。外汇的增加主要由贸易顺差、借债、直接投资等组成。我国汇率体制实质是有浮动的固定汇率,央行对外汇资产统一管理,企业进口、对外投资、归还国外债务、外资企业利润汇出,都需要兑换外汇,因此必须保证一个基本的储备量,否则会产生支付危机。

二、 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

外汇储备对稳定一国的货币汇率体系,平衡国际贸易收支非常重要,但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

巨额的外汇储备可能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我国外汇的主要资产是美元资产,在美元贬值时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会大大缩水。由于资产金额巨大,进行币种调节的空间也很有限。近两年来,美元对各种主要货币贬值20%左右,由此产生的损失数百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增加会挤压货币政策的空间。外汇占款的增多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为了降低高外汇储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须通过回笼现金,或提高利率等方式来减少货币供给,这样却增大了本币升值压力;相反,央行为了降低高外汇储备带来的本币升值压力,须通过降低利率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这样又强化了通货膨胀。因此央行货币政策的内外目标产生冲突。

高外汇储备显示出在外汇市场上,就是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容易造成本币升值预期。本币升值往往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就业和经济增长;同时本币升值导致本币资产价值高扬,易形成资产泡沫化;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美日欧等主要贸易伙伴以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作为主要证据,对人民币值施压;国际投机者将此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不合理的依据,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反过来又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高额的外汇储备需要付出巨额的机会成本。即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另外,我国是急需资金的国家,而把外汇以较低的利率借贷给美国和其他国家使用,没有充分发挥这部分资金的潜力。

三、 外汇储备管理的主要原则

外汇储备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贸易体系下的产物,为了降低汇率风险,减少来自外界的冲击,促进本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外汇储备管理有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保持多元化的货币储备,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按照“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外汇币种应该多元化。可以按照下列原则:(1)根据进口商品、劳务或其他支付的需要,确定币种数量、期限结构以及各种货币资产在储备中的比例;(2)选择储备货币资产形式时,既要考虑它的收益率,同时必需考虑它的流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3)密切注意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或不定期的调整各种货币的比例。

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例如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增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毕竟其本质是将本国资金放在海外,持有它是要付出代价和风险的,因此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于维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富余外汇储备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多元化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外汇的运用。对于富余的外汇储备,一些国家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如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储备重要的战略资源等。多元化投资较为成功的例子是新加坡。新加坡财政部通过全资控股淡马锡,运用政府注入的资本在全球投资,其股东年平均回报率达到18%。日本由于本国资源缺乏,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换成了战略物质储备,目前日本是石油储备最为充足的国家之一。

四、 对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

外汇储备管理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关于合理规模内的外汇储备管理;二是超过外汇储备需要以上的外汇资产运用。对于前者,外汇储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汇率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后者,外汇储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外汇资产的增值、保值。相应的,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

1.合理外汇储备的管理

重视储备的安全存放保管。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大多是美元、欧元债券和主要西方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动荡,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潜在冲突可能波及到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这就需要从战略上考虑,从安全出发,如何选择存放保管外汇储备资产。

根据国内外形势,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下限和上限以及外汇储备的区间。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外开放程度、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目标,制定阶段性的储备调整规划。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夏斌教授的建议,我国保持7000亿多元的外汇储备是比较合适的。

按照“安全、流动、盈利”的 “三性”原则,从中长期考虑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在外汇储备较快增长的背景下,除国债之外,高信用等级的政府机构债券、公司债券和国际金融组织债券等,也是我国储备资产运用的重要方面。考虑到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居主导地位,美国金融市场也仍是世界最发达的市场,美国无疑仍是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的重要市场。在资产结构调整时应该基于对主要国际货币中长期走势的战略研判,资产结构的调整必须是谨慎而渐进的,以防引起国际资产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从而不利于我国的外汇管理。

2.超额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

可以考虑成立一家专门投资公司作为多余外汇资产的运作主体,来进行商业化、专业化运作。具体说来,成立由政府控股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是值得考虑的方案。至于“国家投资控股公司”由央行主导还是财政部主导,我们认为应该是后者。央行是货币政策的责任机构,国有金融财产的管理从职能上来说应该归属于财政部。同时也可考虑将部分储备交国际上的私人投资基金代管。事实上,当前不少国家央行都把部分储备交给一家或几家基金代管。这些基金由专家把储备按不同比例进行资产组合,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结构。从多年的情况看,这些基金获取的收益较高。

增加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一是考虑增加黄金在外汇资产中的比重,黄金作为天然的货币,具有良好的保值作用,并且可以作为最终的国际结算货币。我国外汇资产中黄金比例较低,只占1.5%,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将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存储。截至2005年1月,黄金占各国外汇储备的比例分别是:美国为61.1%,意大利为55.8%,法国为55.1%,德国为51.1%,荷兰为50.5%。此外,中国也可以考虑将外汇储备转为资产储备。目前我国石油、铁矿石、锰矿石、铬铁矿等进口量大幅增长,利用国外资源的成本在惊人的大幅度上升,我国应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变为资产储备,以缓解国际资源价格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利用外汇储备进行能力储备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至关重要的不仅是对资源的占有和控制能力,而且要有强大的使用和控制资源的能力。能力的提高,才能最终解决资源约束。能力储备的主要手段有:

(1)鼓励“走出去”战略,扶持和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化时代资源配置的主导权,培养中国的跨国公司,对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鼓励对海外重要经济资源开采权的收购。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我国对海外经济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断提高,控制海外资源的开采权,比直接进口资源更加合理。

(3)鼓励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出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入。我国周边国家蕴涵着丰富的能源储藏,通过跨境输油气管道、铁路与公路的建设,对于保障资源与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4)引进和培养海外人才。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应该制定中长期海外人才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将政府官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才、工程技术人员、专业人士(会计、法律、咨询、建筑等)派往海外进行培训。同时可以考虑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直接利用海外土人才。

阅读全文

与关外汇占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达信指标中如何表示虚线 浏览:509
添加指标远航版本 浏览:591
美期货开盘收盘时间 浏览:611
银行买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浏览:734
中介收取佣金多少 浏览:637
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小制作 浏览:598
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征信苏州 浏览:237
香港融资通过中介公司需什么流程 浏览:749
有免费教学理财基金课程吗 浏览:970
如意投类目佣金是什么意思 浏览:152
高力集团高仕军 浏览:516
畅读科技融资 浏览:488
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协调处 浏览:506
金融公司年财务计划怎么写 浏览:133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资本金认定指引 浏览:480
厦门裕国融资租赁 浏览:127
何为佣金收入 浏览:661
理财公司账务 浏览:704
投资项目中部分融资租赁 浏览:321
省力杠杆一定费距离吗 浏览: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