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副省级城市2020年入境游旅游外汇收入排名
2. 海南岛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有多大影响(需要具体数据)
建省办经济特区17年来,海南旅游业从一个哇哇待哺的幼小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优势“朝阳”产业。初步测算,2004年,全省旅游业直接创造或通过传导链间接创造的增加值为86.80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11.0%。其中,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增加值为48.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3%,对GDP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6%上升至6.2%。2004年,全省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11.01亿元,比1987年增长96.4倍,年均增长30.9%。其中,境外旅游收入6.77亿元,比1987年增长15.5倍,年均增长17.9%;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增长141.8倍,年均递增33.3%。旅游业增加值率为42.5%,比上年提高2.17百分点。
初步测算,2004年旅游业通过传导链影响关联产业间接创造增加值为37.96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4.8%。按旅游业每收入1元间接影响关联行业增收4.3元和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间接带动关联行业增加4.5个就业岗位的研究资料测算,200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由此影响关联行业实现总收入477.34亿元,比1987年增长96.7倍,平均每年增长30.9%。2002年,全省旅游企业从业人员6.58万人,带动关联产业就业23.03万人,传导影响社会劳动就业29.61万人。旅游产业传导链进一步拉长。
3. 简述海南入境客源市场构成
一、2005年海口旅游经济基本情况
2005年我市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年度计划指标,全年总共接待游客512.2万人次,同比增长11.19%;实现旅游总收入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8%。
国内游客是我市旅游市场客源的主体,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98.1万人次,占全市接待过夜旅游者总人数的97.25%。其中,旅游饭店接待国内旅游者334.82万人次,增长9.21%;社会旅馆接待国内旅游者163.33万人次,增长13.5%。
随着我省航权的进一步开放与我市境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强,我市2005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4.02万人次,同比增加了38.51%。其中外国游客数量增幅较大,为7.66万人次,同比增长54.28%
2005年我市旅游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为60.18%,同比增长0.88%。社会旅馆的客房平均出租率为42.36%,同比增加3.37个百分点。人均逗留天数为1.30人/天,同比下降了2.99%。
二、2005年海口旅游经济运行特点
2005年我市旅游接待的显著特点是:客源结构优化,高星级酒店住房率明显高于中低档酒店,自驾车和高尔夫球等特色旅游项目十分火爆,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旅游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其特点如下:
(一)接待旅游过夜人数和旅游收入得到同步增长
客源结构优化,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队相当部分为纯玩团,并呈日趋增多的态势,其中韩国、日本高尔夫游团队也占了较大的比重,游客消费水平高,大部分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好,实现了旅游人数与旅游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全市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旅游者512.2万人次,同比增长11.19%;实现旅游总收入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8%,其中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增长了11.22%,旅行社营业收入增长了17.93%。
(二)入境旅游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境外客源市场呈多元化发展
2005年我市共接待境外游客内14.03万人次,同比增长38.51%。入境旅游市场有以下特点:一是从入境旅游四大市场构成来看,发展很不平衡。入境旅游者中,澳门市场高速增长,增幅达到89.19%,其次是外国人市场增长了54.28%,香港市场增长了25.39%,台湾市场也增长了19.56%。二是从时间分布上来看,除了三月份有84.40%的高速增长以外,其余月份的增长幅度都在45%左右,呈平稳发展的态势。三是我市主要客源国市场增幅较大。在我市前十位客源国市场中,增幅最大的是韩国,同比增长了310.3%,其次是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分别为154.6%、147.4%。四是旅游外汇大幅增长。全年我市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022.94万美元,增长47.04%。
(三)假日旅游持续走高
从2005年三个“黄金周”旅游市场来看,我市假日旅游经济前景看好。2005年的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各接待游客27.18万人次、11.89万人次、11.32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3.8%、7.02%、6.7%;实现旅游总收入1.89亿元人民币、8751.71万元人民币、6733.14万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11%、8.55%、8.7%。
其中,春节“黄金周”过夜旅游者人均天花费为986元/人天,增长20%。
(四)自驾车和高尔夫球等特色旅游项目十分火爆
随着客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更多的游客趋向于高层次、个性化的休闲度假型旅游,自由人、自驾车数量迅猛增长,。三大黄金周期间,进入海口的自驾车有飞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4.1%、28.4%和7%)。节日期间,岛内自驾车租赁市场势头非常好,全市10家自驾车租赁公司车辆租赁率平均达到90%以上;租赁客户以广东、北京、上海和本市的游客为主。近几年,我市各高尔夫球运动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高尔夫球爱好者(主要是韩国、日本及国内高尔夫球爱好者)的涌入,使得海口的五月花美视、东山、台达等高尔夫球场显得非常火爆。
(五)质量提升,投诉减少
2005年海口旅游秩序良好,随着打“四黑”工作的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全年收到各类旅游投诉、咨询445件,其中书面投诉71件,电话投诉171件、咨询203件,投诉结案率达100%,为游客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4758元,全市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游客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案件数量为零。
三、存在不足
一是打击旅游市场“四黑”工作,全省发展不平衡,旅游价格仍然偏低,行业服务质量仍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海口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宣传促销力度仍需加强。
三是缺乏有轰动效应的旅游吸引物,游客平均停留天数较短。
四、2006年旅游展望及措施建议
2006年,我市将全面打造“阳光海口·娱乐之都”热带海滨旅游度假城市形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我市旅游业发展,力争全年接待过夜旅游者556万人次,同比增长9%;实现旅游总收入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006年,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2006年,抓好国内旅游专项促销宣传,巩固发展现有成熟市场的同时,开拓具有潜力的客源市场。进一步拓展港澳台、东南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的客源市场,大力发展欧美国家的旅游市场,让海口最终成为旅游目的地。组织企业前往上海召开海口城市形象推介会;前往内蒙古开展生态旅游促销活动;赴东北举办商务会展说明会等。
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包装海口旅游的整体形象,在《海南日报》、《中国旅游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宣传海口,提高海口旅游知名度。将海口旅游形象大使的阳光形象与海口旅游结合在一起,拍摄大量以海口美景为背景图片,用以制作《阳光海口·娱乐之都DVD》、海口旅游明信片等宣传品,借“阳光海口、娱乐之都”的主题进一步宣传海口旅游的新理念。
积极参加各种大型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交易会。继续根据政府与企业相结合、旅游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旅游与文化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参加国内的各种旅游交易会,如成都国内旅游交易会、香港国际旅游展销会、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广州国际博览会等。除此之外,还邀请省内外旅行商和新闻媒体“实地踩线”,充分展示海口旅游的风采。
办好第七届海南岛欢乐节海口欢乐日系列文体活动及第四届海口旅游商品展销会。鼓励与支持社会各界在海口策划和举办各种国内节庆活动,努力打造我市旅游节庆会展之都的形象。
继续抓好区域性旅游合作与交流活动。参加杭州第十七届全国(部分)省会城市年会、南方优秀旅游城市协作年会、泛珠三角“9+2”会议和环北部湾旅游协作组织会议,抓好联合促销等工作,促进地区性旅游业的共同发展。继续做好“海口旅游圈”的各项推进工作。
(二)规范和整治旅游市场,建立旅游长效管理机制
联合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坚持打击超范围经营、恶性削价竞争、购物欺诈、色情敲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清查海口旅游市场“四黑”。
推动旅游饭店评星工作,提升全市旅游饭店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结合新的星级标准,要求星级饭店配置基本的智能化设备,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好三星级以下星级饭店复核工作;继续推行暗访制度和星级标准内审员制度,扩大特邀星评员和内审员的规模;推行新的星级复核管理办法,强化饭店对外承包部门的管理。
(三)编制《海口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城市景点建设
完成《规划纲要》的编制评审工作,举行《规划》编制的公开招标,委托专业旅游规划机构编制《海口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跟踪海南野生动植物园二期、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海南热带植物博览园、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等重点在建项目。
做好全市旅游资源的调查及资料的整理工作,编制《海口市旅游资源目录》,建立《海口市在建拟建旅游项目库》。加大旅游招商工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旅游项目招商活动,推动旅游项目招商工作上新台阶。
推动景区(点)等级评定工作。重点指导海南野生动植物园、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的等级评定工作,力争年内完成上述2家景区(点)等级评定工作。
4. 旅游业占海南省GDP的百分比是多少
去年,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36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8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00多万个,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7.3%。每年的数据略有变化的,了解更多关于海南旅游资讯的可以到http://www.0898jkw.com/了解,希望我的回答帮助到的你。希望采纳!
5. 三亚的经济
由于三亚长期孤悬南海,海峡屏障的制约,经济较为落后,尤其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步太晚。大约到明代中叶以后,朝廷又奉行“海禁“政策,边海州郡偏重武备,三亚的前身———崖县开始成为海防军事重镇,明、清两代均在此地设参将署或水师署,重军轻农成为当时主要政务,农业生产仍然落后;清朝末年以至民国初年,崖县地区大乱,经济遭到重创。民国15年以后,政局稍安定,崖县政府比较注重恢复农业经济,致使甘蔗与塘业在海南岛各县处于领先地位,当时成立了4个农业垦殖公司,成为三亚近代农业开发一个小小雏型;与此同时,开始修建公路,架设电话线,筹办电厂,开辟日晒盐田,设轮船公司等。此时的三亚港成为琼南重要渔盐港,有铺户400余间,盐户70户,海上航线可通海口图库、广州等港口。
日军侵占崖县期间,在三亚港设立华南海军第四基地,在县西部的黄流设华南第十三航空基地,整个崖县成为日军的大兵营。崖县全境遭受此空前劫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抗日胜利后,国民党又把榆林三亚地区变成海南最大的军事要塞。解放前的崖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状态。
解放初期, 崖县百废俱兴。土地改革后,农村生产力获得大解放,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1954年开始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从1954~1984年这30年间,崖县的各项事业有着辉煌的纪录,国民经济发展很快。这其间,以50年代中期,三亚县的经济文化事业状况最佳。虽然,50年代末冒出来的“大跃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带来3年经济困难的严重后果。再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所造成的破坏,其损失确实难于估计。三亚县农业总产值,1952年为541.86万元(1952年价),1957年为917.82万元(1957年价),1984年为5246.2万元(1980年价)。与农业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工业总产值也从1952年的117万元,上升到1984年的5208万元。按统计资料分析,如果扣除物价上升的因素,在这30余年间,三亚县的工业产值增加了30余倍,而农业总产值也增加了6倍多。然而,直至1984年为止,崖县作为一个农业县份,其经济主体结构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1984年撤县设市至1994年为止,是三亚发展史上是经济建设成果最显著、社会发展最快的10年。这10年时间大体上可以分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县级市的3年,其特征是调整经济格局,逐步完成纯农业型经济向城市雏型经济的过渡。第二阶段为地级市的首5年。这个时期,正式提出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方针。这一方针,突出了当地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带来了投资开发的热潮,促进了城市的初步繁荣。但是,工、农支柱产业未能形成,经济工作缺乏后劲。第三个阶段为地级市的后2年。
三亚升格之前三亚市25万农业人口中尚有一半未脱贫。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3.9元,1987年443.6元,1994年为1486.6元。是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已达6308元,城乡人民生活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三亚经济经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调整后,从1998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特别是进入“十一五“规划期间的2006年-2008年,年平均增长17.8%。2008年三亚市生产总值144.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8%。
2011年三亚市生产总值达到286亿元(不含农垦,未经省统计局评估,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1.2%,2011年达到355亿元,五年完成11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8%,2011年达到80亿元。发展质量逐步提升,三亚市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2011年达到5650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8.6%,2011年达到5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4.6亿元。金融形势保持稳定,截至11月底,三亚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2.6亿元、贷款余额263.2亿元,分别达到2006年底的3.6倍和3.5倍,不良贷款率从2006年底的19.57%下降为0.62%。 1987年总产值13779万元(1980年价),1994年为49592万元(1990年价)。农业的开发突出了“两高一优“的特色(高产、高效、优质)。为实现“两高一优“的目标,三亚特地制定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7年之中已投入2000万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集中科研力量,搞成片开发。三亚市以总面积达1.2万亩的妙林田洋作为成片开发的重点对象,在2年时间内系统改善田洋的灌溉面积1.1万亩,扩大灌溉面积1000亩,扩大田洋耕地1600亩,在田洋周边建芒果基地1000亩,造林1600亩,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实行综合经营,形成了三亚市科技兴农的示范基地。
2011年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初步统计,三亚市农业总产值55.4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种植业31.97亿元,比上年增长6.2%;林业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牧业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渔业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林牧渔服务业2.15亿元,比上年增长8.9%。主要农业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在禽蛋养殖规模扩大的带动下,禽蛋产量比上年增长41.6%;水果产量比上年增长8.4%;蔬菜产量比上年增长7.7%;肉类产量比上年增长3.4%,成为支撑农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受城市建设征地影响,西瓜、哈密瓜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从而使瓜类产量比上年下降9.3%;水产品比上年下降2.9%;粮食比上年下降0.7%。 1987年产值为6770万元(1980年价),1994年为44676万元(1990年价)。1984建市后7年深筹集资金,建成威牌电视机厂、三亚木材厂、花岗石材料厂、15万吨水泥生产线、三川水泥厂、海王螺旋藻加工厂和海富、亨新两个制药厂、广宇旅游用品厂等;并先后与美、法、韩、奥、荷等国和香港地区开发合资或独资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达1.01亿人民币和18.3亿美元。同时,南山火电厂、南山天然气接收终端站的建成,梅山石油化工区、梅山港一期工程、南山出口加工区、荔枝沟工业开发区的勘察规划论证和开发。
2012年,三亚市工业总产值5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50.60亿元,比上年增长21.0%;轻工业产值7.43亿元,比上年增长3.3%。经济效益指标有升有降。2012年列入统计监测的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比上年下降25.6%。
2012年三亚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6.9%。2012年施工项目375个(不含农村私人,下同),比上年增加53个,其中,房地产施工项目153个,比上年增加37个。2012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39.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6.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0%。 1987年,提出建设旅游城的目标,是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9892人,其中外宾游客29757人,旅游收入997万元,外汇收入161万元;1990年,明确提出农、工、旅三大支柱产业的方针,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是年,接待中外游客886211人,其中外宾游客44576人,营业收入29636万元,旅游外汇收入3872万元。与建设新景区同步进行的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工作,成绩尤其突出。1987年,三亚市只有涉外宾馆5家,432间客房,864个床位;1990年,三亚市的旅游宾馆、招待所等已达160家,拥有13000多个床位。其中涉外宾馆40家(四星级酒店12家),拥有客房3706间,床位7713个。对外接待能力是1987年的9倍多。
2012年三亚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8%。从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三亚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8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批发业9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零售业9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从列入统计监测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看,生活消费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三亚市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总额8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住宿业72.48亿元,比上年增长8.9%;餐饮业14.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限额以上住宿企业中,五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2%,四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1.5%,三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8%。
6. 海南岛经济发展情况
1.海南发展从建省开始才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是此时珠江三角洲、厦门特区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上海也进入了国家重点关注地区,海南的重要性和投资热度势必受到了影响,此乃没有天时优势也!
2.海南的经济基础水平受到地理条件限制,没有特区和上海的交通、原料、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加之热带风光的环境保护要求和旅游开发的成本低、见效快,造成工业主导发展不能大面积展开,此乃没有地利优势也!
3.海南的人力资源储备,特别是高新科技人才根本不能与大陆沿海城市可比,岛内人才长期外流登陆,新引进的现在还难以具备人才吸引与聚集能力,此乃人力没有优势也!
4.海南建省之前,经济主要是农业、渔业、旅游几个主要部分,走私带来的原始积累远不如沿海城市。建省之后,主导层正在一点点使得海南走入高速道,加以时日必有大得发展,此乃人和优势也!
优势:1、旅游经济
三亚
2、渔业
深海捕捞
3、港口经济
4、东南亚外贸5、是比较早的特区
5、热带植物繁多
劣势:1、与大陆的交通还不够便利,阻碍经济发展
2、没有大型工业
3、劳动力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海南的发展在未来,不用着急,呵呵。
7. 曾经是旅游的“宠儿”,为何今年的海南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倒数第三
今年的海南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倒数第三,归根到底还是局限三亚发展,而其他地区不闻名导致当地的收入排名变低。很多人去过三亚都会深刻当地的景色很美,而物价确实非一般的贵,因此消费太贵也影响了当地的收入,导致排名成为了倒数第三的情况。
三亚以高消费支撑着当地的旅游业,自然会让游客数量流失,旅游业自然也会越来越差了。
8. 三亚淡季是什么时候
三亚的淡季分为4~7月和9~10月。
每年4月至7月,因为气温偏高,日照时间过长,同时国内其他旅游目的地正好适合春夏游玩,分散了游客对三亚的关注,因而是三亚旅游的相对淡季。
9月至10月因为正值开学季,且大多数人们处于工作时间,无闲暇时间,由此造成了三亚的淡季。
(8)2019年海南旅游外汇收入扩展阅读:
三亚市区三面环山,北有抱坡岭,东有大会岭、虎豹岭和海拔393米的高岭(狗岭),南有南边岭,形成环抱之势,同时,山脉的延伸将市区分成若干青山围成的空间,为城市不同地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
三亚面临南海,海湾较多,众多海湾各有佳景。处于市区的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与市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9. 每年海南有多少外国游客
我只能说有很多。。没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单单2004年以来,海南的俄罗斯度假游客取得突破性增长,从2005年起一举超过日本,成为海南的第二客源国。去年,海南俄罗斯游客达到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2%。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48万人次,再次刷新开航以来旅客吞吐量历史最高纪录。而2005年,海南接待过夜海外旅游者62万人次,同比增长43%。其中,接待外国人46万人次,增长73%;旅游外汇收入2.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统计显示,海南的前10位境外客源国分别是韩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德国、泰国、澳大利亚和英国。2006年因为台风的原因所以来的人就少了很多。。才42万。。。。2007年12月30日起到今天2008(1月1日),每天都有150个航班进出三亚凤凰机场,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成左右。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三亚凤凰机场吞吐量预计突破600万人次。海南的其他地方我记不太清楚啦.2008到2009的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只知道2008的国外流量比往年少。因为2008开奥运会。
10. 三亚适合做什么生意
1、网上开店。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在网上开网店卖东西也成为不少人创业的首选,相比于在现实中做生意,开网店的投资不多,并且足不出户便可以把生意做起来。
2、早餐店。
很多上班族都懒得自己做早饭,都是选择在早餐店购买早点来解决,所以很多早餐店的生意都非常不错。但是经营早餐店也是比较辛苦的一个生意,一般三四点钟便要开始起床做早餐,仅这一点便让很多人难以坚持下来。
3、小型日用品店。
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于日用品的使用和消耗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而为满足这个市场需求开一家小型的日用品店也是个不错的小生意。
4、摆摊
如果资金不够的话,可以尝试摆地摊卖水果、衣服或者在热闹的地方卖烧烤、包子馒头等等,这些都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的,不过会比较辛苦,要忍受寂寞和风吹日晒。
5、开小吃店
如果有些本钱,而且做饭手艺好的话,可以尝试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开个小吃店,开店的前期需要转让费和家具等费用会比较多一些,等稳定下来的话,就比较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