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商朝流通的货币是什么样的
很多比如战国时期的刀币就长得像小刀一样的,这种货币外形很奇特,但是后来货币逐渐变成了铜钱白银黄金。这些东西就是由便宜到贵由价值低到价值高这样一个替换的关系嘛,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辅助货币流通的工具。
黄金这就比较少见了,因为古代黄金提炼的技术并不是特别发达,而真正开采黄金的这些金矿也并不像想象那么多,这东西比较少见。只有咱以前富裕的大家族,还有国库里面才能看到这个东西辅助货币流通的,比如说宋朝的时候出现的交子,那就是全国可以通行的,你到他们指定的这个商行拿着这个东西就可以换钱的,算是我们现在这种银行卡存折的这种模式。它算是一种比较兴起的辅助流通方式,当时对于商业贸易的发展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的。
Ⅱ 古代商朝流通的货币,有哪几种
夏朝灭亡之后,就迎来了商朝的时代,我们熟悉的纣王和妲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朝代。商纣王的昏庸和妲己的妩媚结合在一起,百姓有苦难言。但是生活还要继续,百姓们总是要想办法生存,而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交易,也有了货币。刚开始,市面流通的货币很杂乱,后来经过政府的统一之后,只允许两种货币通用。你知道古代商朝流通的货币有哪几种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商朝流通的货币是贝币和甲币。
虽然商朝的人民已经比远古时代的人民生活方式改善了很多,但是他们那个时候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也无法使用先进的工具,所以,在商朝流通的货币只有贝币和甲币。这是因为要在那个时候,海边的人们都去捡地上的贝壳,贝壳的数量很多,用来做货币非常的方便,另外就是乌龟了,人们在之前喜欢用龟壳来占卜,所以甲币也是用乌龟的壳制成的。
Ⅲ 中国古代历代货币介绍( 春秋战国货币)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钱币由为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组成。是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布币,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钱”、“镈”演变发展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故。“布”为“镈”的假借字。 布币的流通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农耕经济地区如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等。
刀币,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主要流通在黄河流域的东部诸侯国如齐国、燕国、赵国。各国的刀币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其中以齐国的刀币最为古朴精美。
圜钱,圆形圆孔,又叫环钱。起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主要流通于秦国、魏国、韩国,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后来齐国燕国也纷纷仿效铸造。
蚁鼻钱,又称鬼脸钱,是南方楚国的铸文铜币,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上面铸有阴刻铭文,有一种钱文好象蚂蚁爬在人的鼻梁上一样,故名蚁鼻钱;另一种好象丑陋的鬼面一样,故名鬼脸钱。以枚为单位计值,使用时较为便利。
Ⅳ 春秋战国有哪几种钱币,分别是哪一些国家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从形状和分布上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
布币主要用于三晋地区;刀币用于齐国燕国;圜钱用于秦国魏国和蚁鼻钱(鬼脸钱)用于楚国。
一、具体分布:
1、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
2、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一种中国古代铜币。主要流通于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
3、蚁鼻钱是江淮流域楚国流通的货币,是从仿制贝转化而来的。
4、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春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按布币形状划分,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二、
刀币是商周时期的工具青铜削演变而来的,所以刀币的柄端均有环,柄上有裂沟,形状上有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弧背刀等,主要流通在东方的齐、燕等地,后来又发展到赵、中山等国与布币并存。种类很多,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铸有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废贝、刀、布等币。其后,王莽所铸造的钱币中有金错刀。
Ⅳ 商周的钱币是什么
贝币。
先秦时期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早在夏代末年,贝可能已经成为交换媒介。商代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学名为货贝。贝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而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
由于它具有大小适中、携带方便、易于计数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贝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5)商周时期货币扩展阅读
在商代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用贝币的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贝币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故在当时又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这类贝币形体都较小,其长度约1.2厘米~2.4厘米。
在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铜质货币,形制也仿海贝形式。铜贝出土于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年代约为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铜贝堪称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了,其中有一种表面包金的铜币是作为大额货币使用的。
贝币的计量单位是“朋”,“朋”的古字本义是指一串或两串相连的“贝”,后来逐渐演化成计量单位。”一般多认为两串五个的贝或两串十个的贝为“一朋”。
Ⅵ 请问在我国古代,商周时期都使用什么各称的货币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但这种用青铜制作的金属货币在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没有使用单位,在市场上也未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
Ⅶ 上古到隋唐时期历朝历代的货币究竟是什么样的
只要有人生存的地方,必定要有交易,“以我所用换我所需”就是最基础的交易形式。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以物换物的交易形式,当物资丰富的时候,以物换物的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合了。于是就需要一种可以和货物价值挂钩的媒介来作为交易物,因此货币应运而生。
在距今两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了文明的雏形,有文明就会产生交易,在以物换物变得不现实的时候,远古先民就在思考着寻找一种合适的物品作为交易媒介。既然是交易媒介必定要易于储存和耐用,又不能随处都是,这就难倒了先民们。直到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们发现海边的海贝具有便于储存和耐用的优点,而且当时的文明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海贝只有海边才产,因此稀少的要求海贝也符合。于是乎,古代先民们就将海贝作为货币用来和货物等价挂钩。
东吴时期的“大泉当千”铜钱
货币的种类以及历史太繁杂,下文再讲述唐朝时期至明清的货币变化。
Ⅷ 货币的发展历程
中国使用货币已有四千年历史,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镈(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商周时期的货币。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5、圆钱:圆形圆孔、圆形方孔。
秦圆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7、秦朝时期的货币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11、汉代的货币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蜀:直百钱;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陈:大贷六珠;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
东魏:沿永安五铢;
北齐:常平五铢;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北宋铁钱区:四川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南宋铜钱区:东南、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汉中等地
交子:完全可兑现的信用凭证,只能在四川使用。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17、元代的货币
中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银铸币:银铸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态有银锭、银元宝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对付西方银元流入,自铸银元。光绪十三年,铸造光绪元宝,又称“龙洋”,分单龙和双龙,另外还有光绪帝半身像银币。
19、近代的货币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
有时因为特殊原因,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自治体可能也会发行不同版本的货币,例如在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或甚至偏远离岛的泽西岛、根西岛都拥有各自发行的不同版本英镑,
并且互相可在英国境内的其他地区交易,但唯有英格兰英镑才是国际承认的交易货币,其他版本的英镑在英国境外后可能会被拒绝收受。
由于历史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三种不同的法定货币,大陆地区使用人民币,港澳地区因为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法定货币是港元,澳门则是澳门元;此二者并直接或间接与美元挂钩。
中国台湾地区使用新台币。
每个基本货币单位通常还可以分成更小的辅币。最常用的比例是辅币为主币的1/100,比如,100 分 = 1 元。
在法国大革命推广公制以前,欧洲历史上曾经长期采用1/20/240进制,例如在英国,1英镑等于20先令、240便士;法国的情况是12个但尼尔(denier)为1苏(Sol),20个苏为1里弗尔(livre,又称锂)。1:7、1:14、1:25、1:10 、1:1000 以及其他进位制也曾被使用。
18、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19、金属货币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
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马克思说过,货币天生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生是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
但这种用青铜制作的金属货币在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没有使用单位,在市场上也未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
据考古材料分析,铜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20、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
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21、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
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8)商周时期货币扩展阅读:
由于货币属于商品,因此他同所有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当处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的时候,货币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即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在这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无法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而只能通过作为价值代表的货币来简介表现。可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上是充当商品价值的外在价值尺度。而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
换句话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从而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为了衡量各种商品的大小,货币自身必须先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即在技术上把一定重量的金或银确定为一个货币单位,如斤、两、钱、分等。这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就叫做价格标准。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货币计量单位,从而有不同的价格标准。如在我国历史上,“两”、“铢”、“文”成为主要的货币单位,即价格标准。而在英国,货币单位则主要是“镑”。
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是从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一种技术规定。虽然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要借助价格标准来实现,但二者是不同的范畴。区别在于: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是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的化身,而价格标准则是货币的计量单位。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即商品-货币-商品。在这里,货币在两种商品交换关系中起着媒介物的作用,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每次都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人们关心的是它是否能起到交换媒介的作用,而并不关心它的实足价值是多少。
只要社会公认它能代表一定数量的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就行。这就产生了不足值货币代替足值货币,以及纸币代替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可能性。相对地说,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是按照它所代表的金或银的价值,即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一方面克服了物物交换中搜寻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使交换分成了买和卖两个独立的行为。二者在时间、空间上的脱节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
3、贮藏手段
含义:贮藏财富(财富的象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银条(如金属条块等)。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只有当纸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储藏纸币。纸币有储存手段(在银行)的职能,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执行清偿债务时所执行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买卖可以不用现款,采用赊账的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付现款。由于先购买,后支付,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到约定期限后,买者以货币清偿对卖者的债务。
在这里,货币就起着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先是在商品流通的范围内,后来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
赊账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借贷活动。随着赊账买卖的发展,产生了各种信用货币,如期票、支票、汇票、银行券等。各种信用货币也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同时,它们所代表的债务可以相互抵消,这就大大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支付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的。由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才能使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才能产生商品买和卖的行为;
只有在买卖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买卖商品时的赊销方式,支付手段的职能才会产生。为了到期支付,必须进行货币贮藏。可见,支付手段必须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5、世界货币
含义:货币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我们称其为世界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的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其职能。实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就是金块,银块。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
作用: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需要现实的货币,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产生的。
Ⅸ 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货币
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指作为货币,其价值与其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货币形式,是商品间接交换的一般价值形态的表现,最初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
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可以说除去信用货币、纸币和金属货币,其他担任过货币角色的各种商品,都可以称之为 “实物货币”。如众多的生产、生活资料,像农具、牛羊、石器、贝壳、棉花、粮食等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当过货币。这些商品因其自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特定的时期和区域为人们所共同认定而成为货币,它们都是实物货币。实物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其局限性日益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许多实物货币自身的物理性能很不稳定,不易保管和计量; 另一方面是由于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就对充当交换媒介物的货币产生了新的要求,实物货币价值小数量大,无法担任理想的交换媒介,难以满足交换的需要。而金属货币具有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价值量大,易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所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的扩大,实物货币逐渐地为金属货币所取代。
在中国,大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牲畜、龟背、农具等实物货币。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实物货币发展的鼎盛期,同时也是衰落期,这时期的实物货币主要是由布帛、天然贝等来充当。在世界商品发展的历史上,牲畜(牛,羊和狗等等),贝壳和动物的牙齿及兽角,毛皮,盐巴,特殊的石块,金属都曾经先后充当过这种“中间人”即货币的角色。
Ⅹ 开元通宝是什么年代
开元通宝是唐代铸造的一种铜质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
(10)商周时期货币扩展阅读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镈(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商周时期的货币。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