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燃油期货文献综述

燃油期货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2-06-02 20:07:45

Ⅰ 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关于钢铁期货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
我不答了。

我试着答一下。

1
系统风险。跟股票的差不多。就是齐涨齐跌。无法控制。

保证金不充足就是风险,会面临强平的风险。
不会操作也是,到交割的时候还没平仓,这就惨了,听说过曾经一个合约连续19个跌停。
这是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所有人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连续19个交易日跌停,基本面什么都没有消息。结果最后得到答案是,浙江有个大户,2亿做多这个品种,但是快要到交割日期了,他没有那么多现货去交割,所以只有平仓,2亿资金啊,当时中国期货交易量还不活跃,所以就连续打出19个跌停。

2.期货风险的预警与控制

我知道的控制有:期货交易所会在快到期的时候增加保证金。这是按比例增加的,具体在交易所的网站查。

对了,你要的答案可以在各大期货交易所看,官方网站有关于这些的论述。

比如你在开户之前他会给你看电视,就是看录象,这个录象内容就是关于期货风险提示的内容。

还有大客户持仓报告,还有最大持仓量。比如股指期货就有最大持仓量限制,这个是防止认为的控制操作市场。

还有涨跌停限制。还有熔断机智,熔断就是一旦期货市场某品种交易出现异常,就会触发熔断机制,比如。。我也不晓得什么情况会触发熔断机制,反正就是正常交易时间突然停止交易,整个品种都不能交易,好象短时间涨太多就会熔断,成交量异常也会熔断。一般熔断是5分钟吧,就像电开关的保险丝一样,符合过大保险丝就断了。

还有就是监管层,监管层的要求都比较高,还有比如设立期货公司的条件,期货公司懂事长的都要求有一定条件,这也是风控的一部分。

期货丛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的教材就有介绍这些,我是凭记忆给你的答案,我以前考过这个。

Ⅱ 热钱文献综述怎么写

范文完整篇,雷锋精神,走你。

关于“浅析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股市、楼市均出现过不正常的较大幅波动,给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国内学术界基本认同国际热钱流入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热钱流入首先对一国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其次,热钱大量流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致使货币政策主动性不断下降,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利率的国际差别也在拉大,国际收支双顺差短期内不容易改变造成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越来越大。基于以上原因,非正常外资流入急剧快速膨胀,其渠道和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特征,给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带来风险隐患。为了防止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和逃离,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热钱冲击带来的金融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樊纲认为:很多年来我国投资房地产和股市,以后还会攻击其他市场,这个不应该是作为一个否认的事实。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就是从房地产的价格暴涨开始的,危机可以由财产泡沫引发。他认为我国面临的经济背景与日本极其相似,像我国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很脆弱、社会问题又很多的国家,防止财产泡沫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死命运。
赵晓咏认为:与曾经发生东亚金融危机的地区一样,境外热钱对我国的冲击对经济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国际热钱的特征,针对热钱流入的动因、渠道和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狙击热钱流入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减少国际热钱对我国的冲击风险,维护我国的金融环境,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相关文献评述
(一)关于“热钱”的概述
国际热钱(Hot Money)又译为国际游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21页)的定义是:“投机者为追求高利率及最大获利机会而由一金融中心转移到另一金融中心的频繁流动的资金。”《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 724 页)的定义是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差收益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上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移动的短期资本通常被称为国际游资。”在我国国内,一般把热钱理解为以短线投资获利为目的的投资性资金。这一定义强调了热钱的投机性。有人认为短期资本就是热钱,是指快速移动于不同金融资产以获取或期望获取高利率回报的金融资产。
根据上面所说的各种定义,我们把国际热钱定义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各种经济金融信息极为敏感的、以高收益为目的的但同时承担高风险的、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短期投资资金。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到,国际热钱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主要特征:第一,国际热钱是一种投机性资金,或者在投机心理支配下用于投资操作的资金;第二,国际热钱是在国际间 (或者至少两个金融中心之间) 频繁流动的资金。因此,它是短期的资本流动,即期限在年以内的国际资本流动;第三,国际热钱追逐的或者是国际间的利率差、或者是汇价差,因此,以金融投资为基本方式。
(二)热钱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热钱大量流入我国,首先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大量热钱以隐蔽的方式流入中国,为寻求高额利润四处流窜,主要攻击目标是国内房地产市场、股市、债市和期货市场等,对经济健康发展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威胁。近年来,国内房市楼价脱离实际价值飚升与热钱不无联系。期货市场中燃料油、煤炭、钢材 期铜等价格的大幅涨跌波动,也明显可见热钱的身影,但热钱终究不是有效资本,进入我国就是为了牟取暴利,撤走之后将会引发股市、楼市大跌,增加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其次,增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近几年,中国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势头强劲,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顺差,与此同时,美、日等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逆差较大,其国内经济又不景气,便极力鼓吹人民币升值,企图压制中国出口,转嫁困难。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让美、日等国抓住口实,竭力鼓吹人民币升值。在这种情况下,热钱不断流入中国投机套利,使国家外汇储备的数量 规模剧增,既给美、日等国鼓吹的人民币升值论提供了直接支持,增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使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受到严峻挑战。
再有,增大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在我国资本项目仍然管制的条件下,热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汇率的冲击上,央行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在热钱不断涌入的情况下,不得不大量买入外汇资金,货币供给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抑制热钱的流入,加大其成本,需要压低人民币利率 两者的结果使得市场上的流动性大大增强,这又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为保持汇率稳定,国家必须购买交易市场上溢出的外汇,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 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储备的增加无异于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量,热钱进入国家外汇储备越多,人民币的发放增长就越快 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多 这不仅增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弱化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调控的能力及效应,不利于央行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对热钱的监管与防范
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更多外资机构的进入,资金流动渠道的多样化,使政府对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进行控制的难度增加。而且目前我国的利率、汇率政策缺乏弹性,对资金流动引导难以发挥作用;对短期资金流动的监测能力、技术手段、监管水平、监管法规尚未到位。市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投机资本流动造成了空间。为了防范风险,减少危机隐患,同时适应开放的客观环境,现行的管理政策应予调整。目前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个是短期内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有效地阻止热钱的流入;另一个就是长期内建立金融稳定监控和预警系统,最后一个是加强立法,确保措施的落实与建立长效机制。具体如下:
第一,从根源上断绝热钱入境的念头,为此必须打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让热钱无利可图。
第二,加大人民币双向波动,防止热钱大规模进出。
第三,逐渐有序开放资本项目,并改进完善有关的监管制度和金融制度,进一步建设和发展金融市场。
第四,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尽早确立人民币国际货币的地位,在遭受热钱袭击的时候,可以藏汇于民,即鼓励和发展民间对外投资,既可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过多的压力,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国家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第五,落实资产市场的行政与立法追踪监管,加快金融立法进程与金融执法力度。

三、总结
尽管我国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困扰,然而在全球流动性相对过剩的背景下,我国已经成为了吸引热钱的沃土。在热钱如此大规模的进入国内不仅会干扰国内货币政策的实行效果,同时短期内必然会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发生快速上升。如果放任热钱自由冲击我们的金融体系,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金融危机,而且也将极大的冲击实体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将付之一炬。鉴于此,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热钱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破坏性冲击,以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同时,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有效地阻止热钱的流入,逐步建立金融监控和预警系统使我国的金融体系更加稳健和强大。

四、参考文献
[1]苗青.浅析我国目前的热钱问题及相应的法规对策[J].海南金融,2006,(2).
[2]刘雪梅.当前“热钱”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商业研究,2006,(5).
[3]杨元杰.“热钱”流入的管理; 新兴国家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8.6
[4]徐光润.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措施[J].西部金融,2010,(6).
[5]高卫平.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6]刘立达.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 .金融研究, 2007-03.
[7]王世华,何帆.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J] .世界经济, 2007(7).
[8]刘莉亚.境外“热钱”是否推动了股市、房市的上涨?[J].金融研究,2008 (10).
[9]叶青.国际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金融经济(理论版),2008,(11).
[10]谢梓平.热钱流入渠道解析[J].浙江金融,2007(7):31.
[11]瞿小松.对当前中国热钱问题的思考[J].今日财富,2010.
[12]杨雪峰.热钱与金融稳定[J].北方经贸,2009.
[13]张明.热钱未来走向及应对之策[J].金融博览,2009.
[14]黎友焕.热钱入境的特殊动因与潜在风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5]孙为昭.浅议中国热钱的流入及防范对策[J].华北金融,2010,(4).

Ⅲ 请问有没有关于期货跨期套利的文献综述最好是关于商品期货的O(∩_∩)O谢谢

在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 《期货市场基础知识》一书里面有详细讲解
里面有详细的例子讲解

Ⅳ 求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Ⅳ 关于次贷危机的文献综述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Ⅵ 求有关期货市场论文及近三年的相关参考文献!!

有关期货市场论
我知道如何安排
我来帮你

Ⅶ 求《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该论文的一篇现在研究现状或文献综述

你的问题我们无法正确的给出你答案,请去别的网站上查询。给你带来的不便请谅解

Ⅷ 价格发现机制是什么

翻开教科书[①],所谓价格发现功能是指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米勒说:“期货市场的魅力在于让你真正了解价格。”期货市场在价格形成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首先,期货价格是参与者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形成的,这与现货价格在参与者相对分散和私下进行交易形成完全不同,集中交易聚集众多交易者,并且在自由、公开的环境下进行竞价,故期货价格比现货价格更真实、更具有权威性。其次期货价格所代表的是未来某一具体时间、地点市场的交收价,众多参与者带着不同的预期进行交易,交易结果代表市场对未来价格的看法,故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功能。这反映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期货交易参与者众多;其次是期货交易中交易人士大都熟悉某种商品行情;再次是期货交易透明度高。

一、文献综述

个人认为从理论上来讲,研究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二是如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那么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因果关系走向如何?即期货价格的变动是否是现货价格变动的原因?或者现货价格变动是否是期货价格变动的原因?也就是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如果存在的话,期货价格的变动是否领先于现货价格的变动?或者现货价格变动是否领先于期货价格的变动?因此在诸多实证研究中,学者们结合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分析:祝合良(2007)[②]发现铜、大豆的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小麦的国内外均衡价格之间没有长期均衡关系;龚国光(2007)[③]发现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李慧茹(2006)[④]发现棉花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都扮演价格发现角色,而且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刘晓宇(2006)[⑤]发现豆粕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相互引导关系,起火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早在2002年,华仁海、钟伟俊[⑥]发现金属铜、铝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可见,实证研究中对期货市场是否具有我们通常定义的价格发现功能持不同观点。

二、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疑问

对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个疑问就是期货价格是否就是现货预期未来的即期价格呢。陈蓉、郑振龙(2007)[⑦]认为投机者决定期货价格是根据对未来期货与未来现货价格水平的预期,而套利者则根据当前的现货价格决定期货价格。因此期货价格是由未来的现货价格还是现在的现货价格决定,就看是投机还是套利的力量最终决定期货价格。他们认为在可以自由借贷、可以自由买空卖空的完美市场中,套利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因此期货价格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套利者。即在这个市场中,期货价格就不是未来现货价格的预期,而是由现在的现货价格所决定。

对此,从金融工程无风险套利策略出发寻找答案。以期货存续期内产生一定红利率的标的资产为例, 假设目前为t时刻,市场无风险连续复利利率为r,标的资产在期货存续期内的连续复利红利率为q.为期货定价时我们可以构建如下两个组合:

组合A: 一份规定在到期T 可按交割价格交易一单位标的资产的远期合约多头加上一笔数额为K*EXP[-r(T-t)]的现金

组合B: EXP[-q(T-t)]单位证券并且所有收入都再投资于该证券

在组合A中, K*EXP[-r(T-t)]的现金以无风险利率r 投资, 投资期为(T- t), 到T 时刻远期合约到期时即可获得K元现金,正好用于交割远期合约多头,获得一单位的资产。同样组合B 拥有的证券数量也随着红利的增加和再投资而增加,在时刻T 同样成为一单位标的资产,其价值正好等于组合A的价值。根据无风险套利原理, T 时刻价值相等的两个组合在t时刻的价值也必须相等。即:

f+K*EXP[-r(T-t)] = S*EXP[-q(T-t)]

根据定义,期货价格F是使得期货合约价值f为0的交割价格,由此可得F= F=S*EXP[-q(T-t) (1)

如果式(1)不成立,则市场套利力量将以买现货卖期货或买期货卖空现货的方式获取无风险利润,直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满足式(1),市场达到无套利均衡。

从式(1)的推导可以看出, 期货价格的确定完全依赖套利的力量而不是买卖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测

Ⅸ 求毕业论文中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给你发了

阅读全文

与燃油期货文献综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玩股票感觉 浏览:914
期货原油股票 浏览:599
股指期货一点通 浏览:42
民间融资合法化 浏览:370
怎么看个股的融资余额 浏览:980
支持企业融资的工作措施 浏览:129
如何卖股票不 浏览:914
宜兴市金融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777
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 浏览:489
深圳萨摩耶金融公司地址 浏览:345
再融资新政实行日期 浏览:481
融资租赁资产管理招聘 浏览:991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开展宣传 浏览:904
第一黄金网投资币57五分 浏览:289
金融机构税前坏账计提比率 浏览:176
mobikeofo融资 浏览:371
华发股份研究报告珠海唐家湾 浏览:281
怎么解除微信金融服务 浏览:75
居民中长期贷款包括哪些 浏览:485
中海达融资融券 浏览: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