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回望外汇市场

回望外汇市场

发布时间:2022-06-17 05:56:52

A. 几天如厕发现排泄物带血,浑身没有一点

把投资生涯分成这样几个阶段:(期中对应着一些金庸著作的人物)
1、 什么都不会——例如客栈的店小二
对于那些刚刚学会怎么开户,怎么买卖的人,我一般都把他们看做是小白。很明显啊,他们是最容易被鱼肉的群体,如果主力想要诱多,他们多数就跟风追高,被套。主力想要诱空,经受不住震荡,多数割肉投降。
2、会扎马步,会招式但无内力的那类——刚刚进入华山派的林平之
好了,店小二做了一段时间,也开始觉得得自谋出路了,于是开始拼命的在市面上寻找武功秘籍(参考资料)。或是到书店或是在网上,买了许多参考书开始依样画葫芦的学习模仿。而现实是像九阴真经这样的秘籍,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的,能接触到的也就诸如长拳,洪拳这些的不入流功夫。
这个阶段,内力尚无,经脉未打通,打出去的掌法只有形似却无掌风。虐人还不行,跟着带头大哥虐虐店小二倒是可以(行情好的时候跟着趋势赚点小钱)
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如果有自知之明一直躲在山洞里勤加练武(减少交易次数,多看点书学习),很快就跨过这个过渡期。如果生性好斗到处找人比武(频繁交易),保不准哪天碰到几位全真教道长,出口狂言,惹得他们老人家不爽了,使出一招平沙落雁,后面紧跟着再来一招江天暮雪,飕飕飕飕,右手臂被削掉了,也是可能会发生的(黑天鹅事件,比如说刚买没多久的那只股票突然传来严重利空消息,紧接着第二天开盘还是无量跌停,等到跌停板打开之后,资金已经被亏掉一半有余)。有的人咬了咬牙,想想还是种田得了(永不踏入股市),英雄梦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3、江湖上略有小名,武功非主流。——江南七怪,彭连虎、沙通天等一伙人
其实我们很多投资者的天花板也就到这里了。当初躲在山洞里一直苦练,经过了一轮牛熊市,内力开始有点了,对于武功的流派也有所了解(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政策面的把控,量化交易模式),有了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统,虽然做不到长期盈利,但是碰到自己熟悉的价格形态,行业方向,大概率的可以赚他一笔。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温饱小康。
这个层次的投资者,功夫谈不上有多精湛,但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套路,就像江南七怪他们,武功不入流,也好歹可以在江湖上闯闯。而这类人大都有个特点:方方面面都学了点,学得多而杂,却不精。有的人甚至开起自己的武馆,招收学员误人子弟。
4、名门正派,谈到功夫也就和第二层不相伯仲——全真七子
我这里的名门正派,对应的是那些一些不屑技术分析,崇尚以基本面为主的价值投资。全真教的武功乃是玄门正宗。全真七子就好比是学院流派,不屑所谓的技术分析,一切的技术分析都是旁门左道,把巴菲特看做是是师傅王重阳。
5、五大高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他们是当今武林的绝顶高手,回望中国股市已有20余载,确实有人从最初的几万块甚至几千块,炒到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之多。他们当中有靠购买认购证发家,再大量收购法人股,赚取一本万。也有专门靠ST重组获利的。有的汲取各家之所长,自创一套武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交易系统),行情差的时候不出手,一旦认为时机来了,一抓就是大牛股,不翻个几倍收益不松口。正如他们的名号一般,流派各有不同(盈利模式不同)。降龙十八掌蓄势待发,铿锵有力,落英神剑掌亦攻亦守,连绵不绝利。
私以为这也是很难达到的层次,野路子出身的,江南七怪的功力就是大多数人的天花板。学院派出来的,很难突破全真七子的程度。不是我们的投资者不够努力勤奋,有时想要更上一层楼,还需要那么点机遇。
6、扫地神僧
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除了达摩祖师以外,就只有这位在藏经阁打扫卫生的老和尚精通少林七十二绝技。达到这境界之后,投资领域已经不仅仅只是股市。这也是我认为最高层次的投资者,他应该是像索罗斯那样的,几千亿的基金纵横外汇、股市、期货市场,平均年化利率可以达到30%以上,不仅如此,还向世界各国捐助,做慈善,拯救苍生。
粗略的囊括了这几个阶段,大家对号入座一下,看看自己可以排在哪个层次。
我一直认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从每次失误中总结经验,即使没有高人指点,假以时日,日积月累,功力也是会大有长进,令自己的资产提升几倍甚至更多。被高人指点这档子向来是得失我命。

B. 期权交易是什么

1、无需计算杠杆率或利润
2、与外汇交易不同,期权交易对于每一次的交易都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的并且提前确定了的损益计算。
3、多元市场中的盈利机会。期权可以在多元市场中进行交易,包括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像石油期货这样的商品期货市场以及指数市场。外汇交易者经常需要忍受长期的相对休止状态以及短期的交易爆发。期权交易更加通才,因此更加令人激动。
4、头寸自动期满。期权在交易到期日时自动期满,因此无需等待最佳的交易或是不断地重复计算利润,风险以及损益。
5、更低的风险:与外汇交易相比,期权交易具有更低的风险状况,因为任何期权的支出都是提前确定了的,价外期权最多付出最初交易额的10%。在任何情况下,交易者都不可能损失得比最初资本多。
在线期权交易是期权交易的最新形势,这方面以Trader711为代表。

C.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历程,启示和感想 800字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感想

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2008年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了…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改革开放之后的成就有: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近年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也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也都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再没有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说明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如果从1978年开始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历了整整的三十年。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今天,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说我们中国人是劣等公民,说我们是东亚病夫。蓬勃发展的经济,接连上天的卫星,奥运赛场上一面又一面的金牌让那些嘲笑中国人的高傲自大者无话可说。

(二)中国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形态发展要经历原始社会--努力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形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条主要道路和两种基本模式。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的重要环节。从人类文明整体发展进程看,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历史事实: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和文明进步,固然与资产阶级及其制度自身的历史进步性有关,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整体文明”是以某种程度的与文明精神背道而驰的手段实现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只使少数国家在其历史发展中实现了“血淋淋”的“文明和进步”,而使大多数国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出其强大的优越性。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今年是奥运年。我们更需要记住的是今年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大年。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普遍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三十多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巨变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新中国在刚刚成立之初,在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之时,却遭受了“十年浩劫”的洗礼。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中国再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这样一个岔路口许多人在彷徨犹豫。不知道中国改走怎样一条道路。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睿智的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策略。这犹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整个中国,也激发了广大中国人民迅速的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的决心与信心。

回顾这三十年,我个人的想法是“发展是硬道理”。建设小康社会,中心任务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小康社会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发展是包括经济和社会在内、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其核心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求昨天外汇美元和英镑的行情回顾分析 谢谢


希望能对你有用

E. 有关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的书籍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外贸体制的理论主要沿袭了前苏联计划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改革开放后,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理论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演进,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外贸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已高度发达,并日益与国际接轨,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应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前 言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就改革而论,理论超前,实践滞后;就开放而言,理论滞后,实践超前。究其原因,开放领域中的改革力度不够,理论探索乏力,思想解放不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大的突破:突破外贸垄断论,逐步形成市场竞争的理论;突破国有外贸公司政企不分论,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司理论;突破外贸的单一经营论,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理论;突破单纯商品贸易论,形成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为辅的外贸理论;突破关税“无用论”,形成较为科学的关税理论;突破引进外资上的“卖国论”,形成较为系统的外资理论;突破“无债论”,形成完整的外债理论;突破汇率上的固定论,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理论;突破外援上的“无偿论”,形成了外援与外贸、外援与外向投资的挂钩理论;突破地区封锁论,形成开放“窗口”理论和“梯度”开放理论。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外贸领域的理论、政策与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探寻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总结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体制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外贸体制的理论主要沿袭了前苏联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框架,即计划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该理论要求直接根据计划配置经济资源,以取代资本主义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做法。此外,外贸体制中的国家垄断思想也是中国旧外贸体制的理论基础。在沿用列宁对外贸实行国家垄断思想的基础上,中国根据建国初国内的经济形势和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决定对外贸实行国家专营,并在《共同纲领》中规定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我国建立了由外贸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外贸各专业公司统一经营,实行指令性计划和统负盈亏的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体制。这种外贸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使中国在国际收支中避免出现逆差,达到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实现进口替代战略的目的。但是,该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主要是:一、独家经营,难以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统得过死,不利于外贸企业发挥自主经营的能力。三、统包盈亏,不利于外贸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之路,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

改革开放后外贸体制改革理论的进展

改革的初始阶段(1978-1986年)——简政放权,政企分开。经过1979年一年的准备,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于1980年1月1日正式启动。简政放权是这一时期外贸体制改革的主旋律。首先,自1984年1月起,多数省份有权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1985年1月起,允许企业自己决定使用50%的留成外汇。其次,1984年1月,明确28种限制进口商品,允许一批机构无须经过经贸部就可进口非限制类商品。第三,1984年9月,通过外贸体制改革报告,内容包括“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实行外贸代理制”、“改革外贸计划体制”和“改革外贸财务体制”等。至此,高度集权的外贸总公司垄断全国外贸的局面已被打破,各省及下属外贸组织开始成为外贸活动的主力军。这一阶段,外贸体制改革虽然起步,但由于国家对外贸易仍实行统负盈亏,外贸企业财务软约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由这种外贸“吃大锅饭”的根本问题派生出的一系列问题使改革任重而道远。

改革的第二阶段(1987-1990年)——外贸承包,财政包干。针对初级阶段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987年开始试行以3项指标为内容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1988年起在全国推行以省、市、自治区为主的外贸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和推行代理制的外贸体制。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汇率、税收等为主要杠杠的经济调节体系,推动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实践证明,实行外贸承包责任制初步改变了责权利分离的状况,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外贸的发展。第二阶段改革理论上的探讨,主要围绕外贸承包责任制的问题展开。外贸承包责任制,即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外贸、工贸专业公司向国家实行各项经营承包(具体承包为出口收汇指标、出口换汇成本指标和财务盈亏指标3项指标)。

正如学者李雨时所说,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仅仅提外贸企业的自负盈亏和自主经营是不全面的。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看是参加国际交换的各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以货币形态反映出来的差异。中国出口产品发生亏损的终极原因在于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而且中国在工资成本低廉方面的优势抵偿不了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部门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距。所以,应当明确提出出口生产企业首先要实现自负盈亏,并在此基础上使外贸企业逐步做到自负盈亏。

改革的第三个阶段(1991-1993年)——取消补贴,自负盈亏。国务院于1990年底决定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并于1991年开始实施。这次改革使中国外经贸易管理体制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外贸企业自负盈亏使出口的发展摆脱了国家财政状况的制约,企业自主经营有利于出口生产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保证国家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这一改革使中国外贸体制在自负盈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更便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更适应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主要内容有以下五点:一、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了外贸企业出口自负盈亏的改革,取消了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对出口总额、出口收汇、上缴外汇仍维持承包制,但改为一年一核承包指标。二、改变外汇留成办法,由过去按地区实行差别比例留成改为按大类商品实行统一比例留成。三、调整了出口商品的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缩减了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商品的范围。从1992年起,基本上取消了进出口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的总量计划,允许绝大多数进出口商品放开经营,少数商品实行公开、透明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四、改革关税制度。1992年1月1日起,主动降低225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率;1992年12月31日起调减3371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率,使关税总水平下调7.3个百分点;1993年12月31日调减2998个税目的进口关税率,平均降税率为8.8%。五、深化外贸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推动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同时,推动外贸企业开展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形成若干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以外贸为龙头的贸工相结合的外向型企业集团。

这一轮外贸体制改革重点放在微观管理层的变革,它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前一阶段简政放权道路的延续。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有两项特别重要:一是取消国家财政对出口的补贴,按国际通行的做法由外贸企业综合运筹,自负盈亏;二是改变按地方实行不同外汇比例留成的做法,实行按不同商品大类统一比例留成制度。此后,中国外贸经营基本打破了“大锅饭”体制,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改革的第四个阶段(1994-2002)——汇率并轨,宏观调控。主要内容有以下五点:一、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对外贸的重要调控作用。二、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完善对外贸易的宏观管理。加强和改善客观管理,即管方针、管政策、管规划、管监督,将对外贸易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外贸经营的协调服务机制。三、加快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国有外贸企业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科学管理,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综合商社和设立监事会、内部职工持股等试点,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四、保持对外贸易政策在全国范围的统一性,增加透明度。这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观要求,也是国际贸易规范之一。五、加强外贸经营的协调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进出口商会等中介机构的协调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外贸行业的律师、会计和审计事务所及咨询服务机制;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惩处力度。

学者佟家栋指出,从宏观方面分析,尽管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府的行政干预在逐渐弱化,但是,国有外贸作为政府的政策工具或政府附庸的地位仍然存在。在我们强调增强外贸企业经营活力让其自负盈亏时,在宏观上又否定了企业的自主权,否定了企业以获取最大限度为目标的运行机制。因此,外贸企业改革发展到今天,尚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坚决割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期使外贸企业能够独立经营。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外贸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使企业真正形成内在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及强烈的竞争意识。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中国外贸政策及管理体制的变化。加入WTO使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中国要履行加入WTO的各项承诺,削减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对现行外贸体制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其与WTO多边规则相适应;另一方面,要针对加入WTO的影响,做好相关应对工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扩大出口,合理调控进口,确保对外贸易的平稳运行。进口调控的原则是,要运用WTO允许的手段合理调控进口,努力实现进出口总量平衡,同时重在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更好地配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重点:一是按照WTO规则完善进口管理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配额、许可证、关税配额、国营贸易和质量安全卫生标准,为进口调控提供根本依据;二是建立健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公平贸易管理体制,加快建设进口预警体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过度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三是做好某些重要工农业产品的进口调控工作,加强跟踪,及时反馈,统筹应对。在优化进口结构方面要做到:一是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IT等高科技产业调整的机遇,加快引进高新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二是优先保证国内短缺原材料进口,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同时采取措施解决中国与部分发展中国家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三是对不会冲击国内的产业和企业,有利于增加海关税收的商品,适当增加进口。四是对搞重复建设和严重冲击国内市场的进口采取WTO允许的手段加以合理调控,减少不利影响。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并相应完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为中国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具体包括:统一各类企业外贸准入标准,让各类企业享有自主经营和平等竞争的权利;积极引导外贸代理制的发展;建立外贸诚信经营和退出机制;完善进出口商会体制。2007年后,中国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除继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外,已放开外贸经营权,大幅度地降低关税,取消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金融、商业、电信等服务业的开放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模式也逐步以全球为基点,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优化组合,以最适当成本,把最合适工作放在最合适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制造业,而且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对外经济互利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结 语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更新,两者互为因果。一般而言,经济体制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标,前者服务和服从于后者,为后者所决定。即是说,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两者必须统一,否则,经济体制会影响经济发展,使战略目标难以实现。但是,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战略有反作用,可以制约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战略未作变更的情况下,经济体制可以作适当变动。建国后,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决定了只能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口替代为主)——只能是高度集中的统制型体制。这种进口替代战略,在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国民经济、克服过多的贸易壁垒发展生产力等方面,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有重点的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传统的进口替代战略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

通过对30年来的外贸体制改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外贸的巨大进步可以从外贸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与国际规则的接轨两方面进行管窥。体现为:一是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经营格局;二是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外商来华投资迅速增加,大批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了经营期,外商投资成为外贸增长的主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到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0362.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8.9%:三是计划经济下的关税制度逐渐被打破,新的与国际贸易惯例相适应的关税制度逐步建立,税目设置和税率水平与世界的国际贸易规范更加接近,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步伐加快。四是外汇管理制度由计划管理转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尤其1994年的汇率并轨及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取消外汇留成制和上交外汇任务,建立外汇指定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等改革措施,促进了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从我国已进行的改革来看,—个由市场调剂的、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的外贸体制必将最终形成。

中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毫无疑问地仍然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一致,即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失为一种在经济发展上最有效的经济体制。今后的中国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这个总趋势是历史的必然

F. 什么叫通货膨胀的持续性

应该就是通货膨胀的惯性
就是说 通货膨胀不会一下子就停下来
这里面的可能是预期因素,比如这期的通货膨胀是5%, 那么下期时,即使没其他因素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也不会为0,因为大家对通货膨胀有个预期

G. 谈谈对我国汇率的认识 (从历史回顾、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方面回答)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正式公布人民币汇率。四十多年来,在不同的时期,人民币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2)。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因此,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最初不是按两国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建国初期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是物价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汇率安排。
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节节上涨。如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以1949年6月为100,到1950年3月则上涨至2242.93。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国外物价趋跌的价格对比关系,根据前述政策要求,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旧人民币,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人民币汇价下调49次。至于和其他外汇的汇价,则是根据它们对美元的汇价进行间接套算的结果。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 同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大量抢购战备物资,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我“封锁禁运”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降低外汇汇价,以利于推动本国进口。因此,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也由“推动出口”改变为“进出口兼顾”,并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1952年12月,人民币汇价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对外贸易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人民币汇率的及时调整,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保证出口的增长。
2.第二阶段(1953~1972)。从1953年起,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计划。计划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同时,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确立,各国之间的汇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再加上我国同西方工业国家的直接贸易关系和借贷关系很少,因此,西方各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在国内物价水平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我国进行建国以来的首次币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自采用新人民币后,1955年至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4618元新人民币。
1971年12月18日, 美元兑黄金官价宣布贬值7.89%,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币。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了稳定的方针,即在原定的汇率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逐渐同物价脱离。但这时国内外物价差距扩大,进口与出口的成本悬殊,于是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口统负盈亏、实行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的办法,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减弱。
3.第三阶段(1973~1978)。1973年3月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73年开始频繁地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调整了61次),而且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所选用的“篮”中货币都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计价货币中占比重较大的外币,并以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价的变动情况,作为人民币汇价相应调整的依据。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价政策的直接目标仍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并呈逐渐升值之势。1972年为1 美元=2.24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币;1977年为1美元=1.755元人民币。
自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外自我封闭,对内高度集权,直至80年代初,国家外汇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外贸进出口主要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且大体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也被指令性计划所冻结,尽管人民币汇率严重高估,但它并未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1979年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部门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从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 我国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贸易外汇1美元=2.80元人民币;官方牌价即非贸易外汇1美元=1.50元人民币。前者主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算;后者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且仍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随着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国相应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使之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已调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币,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持平。
2.第二阶段(1985~1990)。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1985年1月1日,我国又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
事实上,1986年随着全国性外汇调剂业务的全面展开,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牌价与千差万别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在每一时点上,市场汇率水平不尽相同。这种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制一直延续到1993年底。其间,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从开始试办时的人为定价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而西方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有意识地运用汇率政策调节经济与外贸,对人民币汇率作了相应持续下调。1995年8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 日再次调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0日又调至1美元=3.20元人民币。
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1986年7月5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调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币。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汇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调,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币调至当日的4.7221 元人民币。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下调,并由此前的4.7221调至当日的5.2221元人民币。
从改革开放以后至1991年4月9日的十余年间,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别实施过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与公布牌价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以及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体制;二是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按市场情况调整,且呈大幅贬值趋势,这与同期人民币对内实际价值大幅贬值以及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三是在人民币官方汇率的调整机制上,做过多种有益的尝试,如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小幅逐步调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调整的方式,这些为以后实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奠定了基础;四是市场汇率的机制逐步完善;五是市场汇率的调节作用在我国显得越来越大。
3.第三阶段(1991~1993)。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币官方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其基本特点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要求,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调低,但仍赶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
4.第四阶段(1994~2005)。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 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政府承诺:在2000年之前,将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事实上,1994年我国已开始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并已削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中的绝大多数限制,如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安排已完全废除,而绝大多数经常项目交易的用汇和资金转移也不再受到限制。
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后仍保留的经常帐户下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1996年7月, 又消除了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提高了供汇标准,超过标准的购汇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起初后即可购汇;1996年7月1日,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也全面纳入全国统一的银行结售汇体系,从而取消了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尚存的经常项目汇兑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将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14条第2款所规定的过渡性安排,并正式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 我国将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郭树清指出,根据中美1998年签订的有关协议,中国承诺将扩大人民币弹性。因此,如果现在中国选择钉住其它币种或采取一揽子货币联系汇率制度,不但会违背承诺,还是一种后退。增加汇率弹性是现实的选择。中国现阶段仍将以稳定汇率为主,同时用足每日3‰的汇率浮动区间,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今后将采取措施,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调整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结汇制度。

三、人民币汇率安排的新阶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 16 号文——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公告。其主要内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4)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5)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一次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弃单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以建立调节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这将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同时,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并能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从长远战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近条件。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简单的说就是从管理汇率制度逐步过度到以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制

H. 期权是什么意思工作中的期权指什么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源于十八世纪后期的美国和欧洲市场,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 期权定义的要点如下:期权是一种权利。 期权合约至少涉及买家和出售人两方。持有人享有权力但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期权的标的物是指选择购买或出售的资产。它包括股票、政府债券、货币、股票指数、商品期货等。期权是这些标的物“衍生”的,因此称衍生金融工具。期权是可以“卖空”的。期权购买人也不定真的想购买资产标的物。

(8)回望外汇市场扩展阅读:

期权交易起始于十八世纪后期的美国和欧洲市场。由于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期权交易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由于期权交易方式、方向、标的物等方面的不同,产生了众多的期权品种,对期权进行合理的分类,更有利于了解期权产品。

期权是适应国际上金融机构和企业等控制风险、锁定成本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避险衍生工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期权定价公式(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的发明人,这也说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期权研究的重视。

I.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回顾

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十年来,从亚洲四小龙到金砖四国再到VISTA五国的发展模式,对比分析其原因,从而来勾勒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概括如下:
亚洲四小龙:政府主导、积极性不干预、外向性
金砖四国:国家主导、强调独立性与开放性结合
VISTA国家:新兴力量 “四小龙”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后来泰、菲、马、印尼、越等国基本也用此模式。特点是面积非常小,没有自然资源。支持经济成长靠工业制造,早期是劳工密集型,后期是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
从政府角色来看,西方认为只有民主政府才能维持经济发展。但“四小龙”并不具备西方所谓高度的民主,而是集权政府,但都有很强的发展意识:要维持政权就要发展经济,用经济成果支持政权,这与西方看法不同。同时,西方经典看法,即“华盛顿共识”主张,政府角色要完全不干预市场,市场完全自由化、完全由市场来分配资源,而“四小龙”政府扮演积极角色,制定工业政策。
从文化角度看,西方100多年一直认为基督教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密切关系,主张竞争、个人主义,可以帮助资本增长,但“四小龙”都奉行儒家学说。
“四小龙”是出口导向,因需求带动生产,灵活性是其发展重要因素。儒家文化的重要内涵是灵活性,适应能力强,但其文化突破性又不强,对创新不利。所以,不好说哪种文化对经济发展有利。
“四小龙”经验是政府有不同程度干预,是“积极性的不干预”,而不是“积极的不干预”。这是翻译错误,将PositiveNon-interven-tion翻译成“积极的不干预”,其实它是“积极性的不干预”之意。“四小龙”干预的程度在于其经济形式,不是什么都不干预。香港式的积极性的不干预就是一个“香港共识”,“四小龙”发展用的是“香港共识”。
西方“华盛顿共识”主张市场、资本完全开放,价格由市场决定,认为这是最好的发展模式,这对“四小龙”的发展并不适用。 “金砖四国”近年来发展迅速,构成另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与“亚洲四小龙”模式完全不同。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模式。这一名称来自这四国国名开头英文字母BRIC(Brazil,Russia,India,China)的谐音英文单词BRICK(砖头)。高盛公司在2003年10月首次提出这个概念。
“金砖四国”与“四小龙”不同之处在于其经济体系很大,人口多,面积大,其经济发展依靠自身丰富的天然资源。同时,其经济体系不完全是开放的,不完全依靠出口,各自内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四小龙”政权都是集权、不民主的,靠经济成果来维持政权,而“金砖四国”各自民主程度不一,政治模式也各不相同。同时,四国的文化因素互不相同,这与“四小龙”都奉行儒家学说不一样。
但“金砖四国”有一点因素是一致的,就是中国发展模式,即“北京共识”。其基本经验:循序渐进地开放、改革。
从“四小龙”到“金砖四国”,反映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崛起的轮替。 全球化、经济自由化深入发展。过去10多年,很多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出现很多外向型经济,出现贸易和金融自由化,通过海外投资很多国家经济全球化了,由此出现低价有效产品,生产增加,成本下降,产品越来越便宜,对原材料、能源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同时生活改善后,人口增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金砖四国”有较强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能力,在农业、原材料、能源方面占有优势,同时不完全靠出口来进行激烈竞争,而各自有内部市场。
小型开放经济在金融方面受到的危险不断增大。亚洲金融危机后,小型经济受外资冲击机会大,保护自身金融体系能力低。目前,这种金融危险越来越大。而大的国家,尤其是不完全开放的经济体就具有防卫、保护自己能力的优势。整个世界金融秩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国际金融体制是“金本位”,现在并不能保障本地区的金融安全。
“新经济”浪潮推动生产变革。随着新的技术演变,导致在新经济年代,产生灵活的新生产制度,一个地方可以生产很多不同东西,生产范围要比以前广大。过去福特生产追求规模以降低成本。现在通用利用新科技可以生产不同产品,而不一定需要很大规模。一个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很多不同的产品,经济上就可以拥有很大的活力。
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亚洲金融危机及9·11事件之后,经济发展要考虑非经济因素。地区安全、军事能力、能源安全等。大型经济体有资源,发展就能稳定,从而减少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而上世纪“冷战”结束后,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到如今这么多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加快世界经济多极化进程。“四小龙”地小人少,经济基数较小,其经济快速发展虽颇受关注,但影响主要在亚洲。而“四大金砖”都是幅员辽阔、经济规模庞大、经济体系完整和门类齐全的国家,且分布于亚、欧、美三大洲,影响遍及全球。据预测,至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重大变化,四国将跻身全球六大经济体之列,其GDP按购买力平价算将超过西方七大国。
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合理化。与“四小龙”不同,“金砖四国”均拥有重要国际影响。随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他们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其发言权也明显增大。
推动国际政治多极化。随着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增强,四国进一步提高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印、巴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得到有力支持。美“一超独霸”战略面临更大挑战。
“金砖四国”的崛起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备受关注是因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未来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四国内部还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如教育落后、社会分化、创新能力不足等。但从趋势看,“金砖四国”崛起是“科学预测”,而非“美丽神话”。 “金砖四国” “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力量”。
奥尼尔:在世界经济的许多方面,“金砖四国”都已经开始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力量。这种影响各处都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商品市场、外汇市场、资产包括个人资产市场,还是在固定收入市场上都是如此。世界经济现在能够很从容地应对美国经济的减速,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有“金砖四国”的力量支持。对于从日本、德国到韩国和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其它的许多经济体来说,这都意味着一种新的出口推动力。
目前“金砖四国”的GDP总和占世界GDP总和13%,而美国占30%。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2007年第一季度,单是中国一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就超过了美国,这在现今时代还是第一次。中国经济占世界GDP总量的6.5%左右,而在2007年第一季度,则是增长到近12%,美国却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不好的影响:奥尼尔: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把商品价格的上涨视为一种“坏”的影响,因为这增加了通货膨胀加剧的风险。但是从许多新兴国家的角度来看,尤其是非洲国家,这种价格的上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而绝不是坏事!只要西方的通货膨胀预期还保持在一个大致平稳的状态,商品价格的上涨就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相对的价格浮动,而不是通货膨胀。 奥尼尔:对于世界经济和“金砖四国”的未来,存在着两大风险,那就是通货膨胀和贸易保护主义,而后者的危险现在正在开始缓慢提升。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大范围的贸易制裁、限制中国出口的话,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世界贸易大幅度下滑。世界贸易是现实生活中极少的可以实现双赢结局的行为之一,应该尽力避免出现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应向更发达经济体”质变“”:“金砖四国”能将这样快速的发展保持下去。中国应该改变现在对于出口贸易———尤其是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过于看重的状况,这样可以给其它新兴经济体以发展的空间。中国需要做的是向更发达的经济体所具有的一些特质转变,其中包括出口技术含量更高、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家庭个人消费品在出口贸易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奥尼尔:许多人这些年来一直担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我的态度要轻松得多。因为中国大多数时候一直在采取非常正确的举动。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率正在提高,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也很可能会持续提高。当然确实存在着通货膨胀加剧的风险,这也是我认为中国应该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 我认为最为紧要的就是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来刺激个人消费,减少贸易顺差。中国还需要加强能源的利用效率,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好的迹象,但是还需要做得更多。 日本“金砖四国”研究学者门仓贵史:继“金砖四国”后,VISTA(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五国将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
依据:VISTA五国作为有潜力的新兴国家已引人瞩目。这五国经济未来几十年内将会有飞速发展,根据“金砖四国”经济研究所推算,从2005年至2050年,西方七大工业国(G7)的经济规模以美元计算,与现在相比最多扩大到2.5倍,“金砖四国”扩大到20倍,VISTA五国预计可扩大到28倍,因此有理由认为VISTA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

阅读全文

与回望外汇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9年5月5日美金汇率 浏览:924
孟晚舟指控金融机构 浏览:394
医疗投资集团排名 浏览:188
成熟国债期货最小变动价位 浏览:549
存金宝周五价格不显示 浏览:876
宝钢股份环保部部长 浏览:866
银行怎么销售基金理财产品 浏览:824
消费贷款途径 浏览:654
分时租赁企业融资情况 浏览:536
开立对公外汇存款账户的识别主体 浏览:633
大连贷款依然需要提供无房证明 浏览:614
深圳联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436
我国目前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 浏览:840
深圳随意贷金融公司 浏览:691
2020建行理财产品 浏览:903
山海股票资讯 浏览:839
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重分类后摊余成本 浏览:465
刚开始理财期货和基金定投 浏览:440
禾裕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609
荷马金融客户服务中心 浏览: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