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97年中国外汇储备数据

97年中国外汇储备数据

发布时间:2023-03-15 20:25:40

『壹』 97年和08年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哪些方面有影响

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1.金融业与对外贸易: 影响一 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影响二 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亩渗档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喊姿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影响三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金融危机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影响四 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2.企业: 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小企业,而大企业影响不大。 首先,金融危机导致中小企业本来就很困难的融资更加是难上加难,基本上是无法融资了; 再次,是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但产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了小企业的产品失去竞争,生存的机会会变小。 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几乎是灾难。由于国外市场萎缩,生产成本上升,将会导致企业倒闭,工迅乱人工资下降以致失业。 对高科技密集型企业来说影响不大。 3.经济走向: 此次危机将给中国带来许多方向性的迷失。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尽管有过这样那样的波折,但总体而言还是非常顺利。因为中国经济明显落后西方,所以跟在别人后面模仿、效仿要比自己开创容易的多,成本小得多,效率高的多。现在“火车头”坏了,后面的车怎么走?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游戏怎么玩?这些都是中国现在和未来将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4.经济地位: 从短期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有很多是实实在在的损失。美元大幅度贬值,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受到严重的损失,我国外贸出口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但从长期和全球角度来看,如果危机最终得以解决,没有引发新的世界大战,相对而言,中国应该会从这次危机收益更多一些,也就是说,在世界经济面前,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地位将明显加强。 5.人民生活: 物价会有所下降,因为经济如果萧条了,收入水平就会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人们消费能力下降,产品价格也会回落 。 中国经济或在今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

『贰』 97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到底损失有多大

具体的多少是没有人去做统计的啦,即使有统计,我们小百姓也不会知道的,这涉及到国家的安全,不过我这有一组金融风暴形成的信息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的加快,各国经济关联的紧密,经济循环速度的加快,一个国家开始出现引发的金融危机,很快便可以波及到另一个国家,并形成一场大范围的金融风暴。

1997年,一场空前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这场风暴中,受灾国难以计数的企业破产倒闭,仅以韩国为例,在1997年短短的一年当中,全国前50位大财阀就有14家在风暴中破产,775家上市公司有50家倒闭,而其中小企业的破产数量更是高达15000余家。

从整体来看,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国民的工资收入普遍下降了10%到20%的水平,而通货膨胀使国内物价普遍上升了20%到50%,此消彼长,使得这些国家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降幅平均超过了30%,随着严重的经济不稳定的出现,很多国家出现了的政治不稳定和社会不稳定。

这场金融风暴,起源于泰国。当时,一部分国际炒家已经看到了泰国经济的虚弱。泰国政府借了大量的外债,短期的热钱大量留入泰国,去追逐泰国房地产市场中迅速膨胀的财富,尤其是更多的人把钱投到了股市。国际炒家已经看准了泰国经济中出现了重大隐患,很难抵御大规模的持续金融攻击。于是,他们首先在汇市上发难,因为一个开放性国家,它的币值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国民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国际炒家采取了利用成倍放大的金融杠杆工具,他们大量从泰国银行手中借入泰铢,反手又在汇市交易中大量抛售泰铢,迫使泰国政府为了维持泰铢汇率的稳定,不得不动用手中的美元储备承接泰铢的抛盘。结果,泰国政府本就不多的美元外汇储备很快就不够用了,而政府短期外债的到期还本付息压力又越来越大,最终不得不放弃泰铢的固定汇率。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攻击一旦开始,大量流动性强的资金,就不断迅速撤离股市,这时,股票市场的股价就会一轮接着一轮地大幅下跌。银行为规避风险,就开始被迫紧缩银根,甚至很多管理不善的银行迅速被逼到破产边缘。这样,汇市、股市双双暴跌,人们对国家经济信心急剧下降,不断从股市撤出资金,都去银行提取自己的存款,然后把手中的泰铢尽快换成美元。于是,整个国家经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并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

在开放的金融交易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金融衍生交易工具,这些工具的杠杆效应使得金融市场在出现风险的时候,是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的被放大。这也是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金融风暴来得如此迅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相同的原理、相似的手法,很快将金融灾难波及到了东南亚的其他国家。

在1997年这场惊心动魄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其中一个著名的国家炒家索罗斯,当时他的量子基金只动用了9000万美金,几个月以后,量子基金的帐号上就有了20个亿美金。可怕的是,这场金融风暴调集的国际游资的总量是1000亿美元之多。这么大规模的游资调来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进行攻击,哪个国家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他们怎能抵挡得住国际游资的攻击呢。

现代金融市场的特点,是以光的速度在挪动着金钱。一个电话,一部电脑,就可以在互连网上下单,瞬间就可以完成一笔大的金融交易,而无论这个投资者或国际炒家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他都可以从事这件事情。金融市场这样的情形,使得任何一个金融市场开放的国家,都难以抵御如此大规模和高速度的金融攻击。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一旦被攻破,就会出现大量财富被国际炒家卷走的情景,而本国经济马上陷入恶性循环进而面临全面崩溃的状况出现。最可怕的是,当人们的信心一旦绝堤,金融危机就会像瘟疫一样在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传染。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企业家、政府官员,重要的是要学会找到这个市场中存在的机会,学会看到经济中和金融问题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当金融危机和金融风暴真的来临时,能成功地规避风险。

『叁』 1998年到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分几个阶段各阶段都采取的什么措施请高手解答!

一、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997年以来,在“稳中求进”、总量适度从紧以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宏

观政策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

了经济高增长、物价低涨幅的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1.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社会供给有较大增加。随着社会需求的稳步增

长,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计下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将略快于上半年,全

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7%左右,增幅与上年相当,基本体现了年初中央确

定的稳中求进的经济方针。

分产业看,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与1996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这在一定

程度上会影响农业产值的增长。但是由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非种植业的

农业产业发展较快,因此1997年农业生产仍可望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农业增加

值增幅在4.2%左右,比去年增幅低一些。工业生产今年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1~9月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8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展望

全年工业生产形势,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产销率的稳步提高以及投资回

升,加上后面几个月资金环境较为宽松,预计工业生产增幅稳中有升,但是由

于目前我国经济整体上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激烈,大的消

费热点难以出现,而且出口增速也会逐毁败步减缓,8月份工业销售产值中出口交货

值增长13.6%,比1~8月份累计低1.7个百分点,已显示出这种态势。因此全年

工业增加值增长保持平稳态势,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预计增幅在12.4%左右。建

筑业1997年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估计增幅在8.3%左右。预计第二产业增长12%

左右。第三产业上半年在金融保险业和信息产业较快增长的拉动下,增幅较上

年同期高。下半年,各地大力开展再就业工程,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将

会更多地参与商业和服务业,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继续保持上半年的势头,

全年增幅在9%左右。

2.社会需求保持适度增长,净出口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1997年1-8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与去纤激颤年同期增幅相比有较大下降。由于市

场环境的变化,一些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因为投资方向选择不准与过去相比有所

下降,外商直接投资增幅不会很高,因此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会太高,

估计在16%以下。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213亿元,同比增长了

13.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后几个月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将继续延续

不温不火的状态,预计全年实际增幅在12%左右,受物价因素影响,名义增幅比

上年有较大下降,大致在14.1%左右。今年1-8月份,我国外贸出口1123.7亿美

元,增长24.1%,进口868.9亿美元,增长1.5%,贸易顺差255亿美元。前8个月

进出口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去年的基数有很大关系。后几个月,随着结构

调整步伐加快以及投资需求的逐步回升,加上10月1日起大幅调低进出口商品关

税,预计进口增幅会稳步提高,估计全年增幅在7%左右。出口增幅则呈稳步下

行态势,估计全年出口增幅在17%左右。贸易进出口顺差达283亿美元左右,比

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净出口需求成为拉动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物价涨幅低位徘徊,预计全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涨幅可控制在2%以内,

居民消费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从目前情况看,后几个月物价形势比较乐观,

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铅茄基本不存在。原因一是市场供求平衡;二是1996年物价

翘尾因素减弱;三是居民消费心理平稳,没有形成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四

是粮食生产连续几年获得大丰收,对物价稳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4.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形势比较平稳。1-8月份,财政收入增长27.3%,

财政支出增长19.2%,财政收支节余392亿元。财政收入之所以能够有较高幅度

的增长,主要一是由于印花税的增幅较高;二是个人所得税的增长较为可观。

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逐步好转,今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将在去年高于GDP的增速之

后,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势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预计全年财政支

出增长15%左右。

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形势也基本正常。初步估计全年M0增幅在14.8%左右,

货币发行在1300亿元左右。随着严格股市资金准入,企业定活存款比例会发生

一定变化,初步预计全年M1增长18.5%左右。由于下半年国债发行量将少于上半

年,这将有利于居民储蓄的回升,预计年底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增幅在20%左右,

从而带动M2增幅有所回升,全年预计达到19.2%左右。

二、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环境和影响因素

1.国际环境: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全球GDP增长率将由96年的2.9%

上升为3.1%。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温和上升,据LINK中心1997年秋季预

测,1998年全球GDP增长率将由1997年的3.1%上升为3.2%。其中,美国经济增长

稳中略降,但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长加快,分别由1997年预计增长2.4%和1.2%上

升为2.6%和1.7%,东南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1998年增长6.7%。与此

同时,全球贸易额增长保持稳定,预计1998年增长7.6%。世界经济增长的加快,

将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国内环境:首先,作为具有极其深远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对我国

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跨世纪的战略部署,对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98

年国企改革步伐将加快,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

制经济,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次,直接融资步伐加快, 企业资金环境会得

到一定改善。同时,由于直接融资比重加大, 银行贷款的压力相应减轻,这将

为银行选择贷款方向、项目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第三,在资产

重组步伐加快, 股份制比重提高的情况下资金进一步向效益较高的企业、项目

集聚,这样由于资源配置优化,可使同等要素产生更大的作用。第四,香港回

归后,使内地与香港的合作机会增多,会有更多的华人资本进入内地参与经济

建设。第五,前几年对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的一些因素已基本化解。经过了

“八五”时期的建设,发电能力和交通、通讯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估计1998年

这些方面对经济发展不会形成约束。第六,近两年农业生产形势很好, 为1998

年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背景。

3.影响因素:第一,物价压力较小,即使投资规模适当扩大,也不会使物

价大幅攀升,从而为投资需求增长让出较大空间。第二,到1997年8月底,我国

外汇储备已达1300亿美元,再增加外汇储备已无必要,这样可以利用一定的外

汇储备,进口一些技术档次高的先进设备,以更快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结

构升级换代。第三,物价涨幅保持较低水平,为利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进行经

济调节创造了条件。1998年物价涨幅虽有一定回升,但回升有限,这样,在适

当时机可对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微调,减少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

刺激经济的发展,使企业与银行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第四,国家决定从1997

年10月1日起降低进出口商品关税税率,降税幅度为26%。关税的大幅下调必将

吸引更多的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导向的外商投资,加大外资和技术引进力度,从

而促进经济发展。

当然,1998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一是就业压力依然很

大,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形成一定的约束。目前,我国的经

济增长已由过去主要追求“量”转变为主要追求“质”,经济增长的内涵发生

了很大变化。但由于下岗职工、就业人员的增加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

定均有很大影响,因而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不同时要兼顾经济增长质量和数

量。二是连续几年的贸易顺差,汇率升值,为98年继续扩大出口增加了难度,

同时由于东南亚各国货币的贬值,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

力。因此贸易顺差增幅会大幅下降,从而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三是新

的消费热点仍处于扶植、培育阶段,消费需求增长平稳。四是企业经营水平不

高、效率低下的矛盾仍难以根本扭转。

三、1998年国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1.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由于前几年抑制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障碍----通货膨胀压力和基础产业瓶

颈都已得到较为明显的缓解,同时随着十五大的召开,股份制改革将进一步推

进,非国有经济发展也将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其经济增幅有望进一步提高,

预计在中央总量适度从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稳中求进的政策方针下,1998

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增幅,预计GDP实际增长10%左右。其中,第一产业随

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高价值产品所占比重的加大,以粮食生产为平年考

虑,预计1998年第一产业增幅将比1997年有所提高,增幅大致在4.3%左右。第

三产业随着城镇再就业工程的进一步推进,个体商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各

级政府对第三产业的愈加重视,估计1998年第三产业增幅会继续提高,预计增

幅在9.3%左右。工业生产在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增

幅在12.5%左右,建筑业受房地产市物影响,增幅不可能太高,预计增长8.5%左

右。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略有提高

90年代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需求力量。鉴于目

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开工率不足,因而呼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声音很

是强烈,同时由于体制性因素,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也一直比较强烈。为保证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有必要也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幅,但是

因为作为投资主要主体的企业,其投资意愿与以前相比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因

此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不会太高,初步估计增幅在17.5%左右,投资结构有望进

一步好转。

3.消费平稳增长

据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武汉五大城市消费者调查的结果,1997年

居民消费无热点显示,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难有表现。同时由于近年消

费行为已几乎完全市场化,政府并无直接刺激的手段,因此在居民收入稳定增

长,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情况下。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实际增幅与1997

年相比基本持平,受物价因素影响,名义增幅高于1997年。

4.进口增长加快,出口增长减慢

1994年以来,我国贸易进出口已连续4年出现盈余,且数额越来越大,因而

贸易摩擦增多,国际压力增大。另外,由于1997年10月1日起我国大幅下调进出

口关税,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进口增长,在1997年增幅相对较低的情况下,1998

年进口增幅会有所反弹,估计比1997年增长13%左右,而对出口而言,由于1998

年国内投资增长有所加快,内需扩大,这会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需求的大幅增

长,同时由于人民币币值连年坚挺,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商品出口竞争

力有所减弱,在1997年出口增幅较高的基数作用下,估计1998年出口增幅比1997

年有所回落,预计增幅在10%左右。贸易顺差达到267亿美元,绝对数额不小,

但与1997年相比,净出口增幅大幅下降,从而1998年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减

弱。

5.物价略有反弹

分析影响物价上涨的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1998年物价涨幅仍将保持在一

个较低的水平上。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1997年物价涨幅低,对1998年几乎没

有什么翘尾影响;二是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水平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成

本上升的压力小;三是进口关税大幅下调,进口成本也会下降;四是市场供求

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社会供求关系平衡;五是从货币因素来看,1997年M2

的增幅与前几年相比有不小的下降,从经验数据看,M2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往往

滞后一年,因而1998年物价上涨动力减弱。如果考虑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方

政府部门可能利用近年物价涨幅较低这一较好时机出台部分调价措施,预计98

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3.3%左右,居民消费物价上涨5.6%左右。

6.财政金融继续平稳运行

近两年,由于加强工商税收征管工作,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办法以及提

高印花税率等措施,促使税基明显扩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开始回升。98

年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财税征收将更加规范化,以前一些“费”

可能纳入财政收入范畴,加上企业经济效益预期看好,进口增幅较高,从而财

政收入增幅将可能继续高于GDP现价增幅,所占比重继续小幅上升,初步预计98

年财政收入增长16.6%。由于1998年将加快企业兼并破产步伐,因而财政支出压

力较大,要完成财政赤字控制目标需下大力气,努力增收节支。

作为对宏观经济有直接影响的货币政策,预期1998年仍将是适度从紧,但

贷款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一些绩优企业资金环境宽松,而一些负债率高、偿

债能力差的企业将不得不面临资金紧缺的局面。从各项金融指标看,1998年现

金投放规模依然较大,原因在于1998年股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会吸引一部分

资金,同时利率会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使得居民持现意愿增强。此外是商业

信用不佳,企业间交易出现了许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象。预计M0增长13%

左右.M1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将呈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年底余额同比增长18.8%

左右,基本上在“九五”计划货币控制目标范围之内。M2随着居民储蓄的稳定

增长,预计增幅在20%左右,控制在“九五”计划23%的目标之内。

『肆』 97年金融风暴时,中国有没有给香港钱

第一个问题:97亚洲金融风暴是从泰国开始的,外资热钱(美元)大量涌入泰国,疯狂的兑换泰铢,抬高了泰铢,导致泰铢急剧升值,一旦泰铢升值到一定的高位之后,外资热钱就要开始下手赚取泰铢和美元之间兑换的差价了,同时泰国也是外资热钱选择的一个试验国,当看到在泰国的行动比较成功之后,就开始在亚洲其他国家开始使用同样的方法,包括中国在内,当时的亚洲各国在97年之前正进入疯狂的发展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也就为外资热钱创造了土壤。当各个国家的货币兑换美元达到高位之后,就开始用最快的速度抽出资金,将各国的货币兑换成美元,外资大量抽出,直接导致各国的货币贬值,制止贬值的方法就是动用外汇储备,当外汇储备不够时,就只有直接将本国货币贬值来减少国家的损失,但已经为时已晚,直接导致国内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政府破产,国家混乱,经济发展极度减缓,甚至停滞。中国之所以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没有出大问题,主要是中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高度发展时期,如果出现货币贬值,那物价飞涨,社会动乱的情况将比泰国严重几十倍,那时中国已经接手了香港的回归,也不允许出现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货币贬值,中国的经济将倒退二十年以上,回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

第二个问题:中国雄厚的外汇储备除了保证本国货币不贬值,最主要是用于帮助香港的港币稳定,中央政府在金融危机中至少动用了近300亿的美元帮助香港政府稳定恒生指数,主要作用是让香港政府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从而导致的恒生指数暴跌的情况能够避免,让香港政府将恒生指数托稳。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顶住了外资热钱(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要是当时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这一举措俗称港币保卫战)
其实中国在亚洲金融风暴中能稳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当时根本没向外资开放,直到今天,也有严格的外资准入制度,换句话说,你外资随便进来多来,我中央政府都照接不误,但是你外资想突然抽走,那是不行的,必须根据我的制度来,在一定的时间内一部分一部分的抽走,这样就不会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了,这个制度就是QFII(合格的境外投资机构)

『伍』 为什么香港的经济从97年翻倍增长

97年香港外汇储备高达820亿美金。
1、国际金融炒家三度狙击港元,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采取行动,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合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亮轮使港币利率急升,恒生指数暴跌,从中获取暴利。
2、特区政府顶住了国际金融炒家空前的抛售压力,毅然全数买进,独立支撑托盘,最终挽救了股启配市,有力地捍卫敬旁信了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保障了香港经济安全与稳定。
香港简称“港”,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陆』 中国当时怎样帮香港度过97年香港金融风暴.我想要详细数据

你是通过什麽渠道知道中国用这种方法帮助香港救市?多半是道听途说。nbsp;香港当年是通过把息率大幅调高,并动用外汇储备近1200亿港元(约150亿美元)大量购入港股,令炒家被迫以高价平仓,损失严重,加上索罗斯在俄国和马来西亚同时受挫,才最终撤退。nbsp;用於救市的资金全部通过“盈富基金”回流入香港市场,当中并没有包含来自大陆的资金,所以你根本不可能找到你想要的数据。但是大陆还是有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香港,就是维持汇率稳定,只此而已。

『柒』 为什么说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我国表示人民币不贬值是对亚洲国家有利的

如果人民币贬值,人们希望占国民经济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产业会获得
新的竞争力,资金的外流也会因此逐渐停止。这是“人民币此凳贬值”的所谓“
利”。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种想法未必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巴西“真钱
”贬值的根本原因是外债太多、特别是短期外债太多,超过外汇储备总额,
不贬值就会“破产”。而中国的外汇存底远远超过短期外债(约二、三百亿
美元上下),与外债总额大体相当,而且外贸继续有几百亿的顺差。如果看
一下去年中国外贸总体情况就会发现,对欧美的出口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
惊人增长(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六),以致于美国贸易代表惊呼“这样下去会
成为严重政治问题”。下降的是对亚洲国家、特别是对日本的出口。但日元
已经回升到亚洲金融风暴以前的水平。至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汇率,人民币还
没有真贬值,就一个个抢着先贬。所以人民币如果小贬,他们贬得更多,结
果很可能人民币对他们的相对汇率反而升高,搞成两败俱伤大睁。如果人民币大
贬,不仅亚洲,世界金融市场也会再来一次金融风暴,最后可能搞得欧美市
场都没了。所以人民币贬值不会改善出口状况。更何况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
品价格低得离谱,如果再降价,美国很可能要动用“超级301”大棒了。
现在美国正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边和欧洲“香蕉大战”,一边同日本“
钢铁大战”,左右开弓、“软硬”兼施。只差来找中国的茬了。

至于资金外流,看巴西就知道,你死守汇率时,还有一部分人有信心不
撤资。一旦汇率弃守,谁逃得慢谁吃亏。巴西“真钱”的利率已经升到将近
百分比五十,资金还是留不森仿旅住。而中国去年年底才刚刚降了利率,说明中国
资金外流的势头已经开始回落。

既然人民币贬值不会刺激出口、阻滞资金外流,那么对国内经济是否会
有影响呢?依笔者愚见,这样理论上可能会在国内市场上减少进口货的竞争
力。但这是以亚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不跟进为前提的。而更大的可能是因人民
币贬值而影响投资者信心,使得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那部分:私人投资和三
资企业萎缩,直接影响就业,加剧通货紧缩。

『捌』 人民币为什么不能自由兑换外币,为什么要进行外汇管制

中国不是不想人民币自由兑换,而是还不敢,或者说不具备实力。

因为中国政府既追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想控制对国际货币美元汇率的稳定。那么,根据蒙代尔不可能定理,资本势必无法完全自由流动,也就出现了外汇管制,俗称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国内货币政策自主独立性、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可共存,又称“三元悖论”

内货币政策:必须自主,尤其是核动力印钞机不能停。另外,加息/降息(基准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升降(货币乘数)、信贷政策松紧度等等,GOV都不忍心不牢牢把控,并随心所欲、随机应变的朝令夕改

汇率稳定性:美联储是世界人民的央行,而外汇储备是中国人民的钱袋子,是购买中国不足物资和技术的保障,同时可以抑制国内同类型物资(尤其食品)的价格上涨。所以,外汇储备必须保,汇率也必须保,若汇率崩,则意味着输入性通胀,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威胁到工业生产和民生领域,是不可承受之重

三元保二弃一。即只能选择限制“资本自由流动”,亦即如题“暂时几年外汇管制”,“不能自由兑换外汇以防携款潜逃势态扩散” 。而 退一步理解这个逻辑,也可以认为是“中联储”(央行)的一片良苦用心吧

『玖』 在97年金融危机是为什么对中国大陆的影响不大

简单地说, 索罗斯当时高的金融问及是不可能动得了中国的。 中国的人民不当时不能自由兑换,而且亿美元的兑换率是基本固定在8.3左右。他想用搞垮泰国的手法对付中国大陆是不可能的。因为用美元买进大量人民币不会造成人民币的升值。

他只能去动香港。 通常这种有经验的投机高手如果出动,单个国家是很难对付的。因为汇率的每日交易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以单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是不可能抗衡的。 但是,在97金融危机中,大陆答应向香港提供大量外汇,作为保障,是香港没有出现大幅度货币增值或贬值的情况,相反,索罗斯在从香港撤资的时候,损失了一大笔钱。当时大陆和香港的外汇储备都是世界上前几位,这么合作,单凭他一个人是很难玩得转的。

他当时错就错在忽略了中国大陆在香港经济中的作用。 97年是一个政治上很敏感的年份,而且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只要中国大陆和香港联手,想投机比较难。

亚洲的其他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即使是日本,当时外汇储备是世界上头几名,可能是第二,不太记得了。但就他单个国家的储备,也是不能挽回人们狂买狂抛的局面。

至于朝鲜,他的货币机制也不是自由兑换的。而且搞他?索罗斯根本就没什么兴趣吧。朝鲜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比起亚洲四小龙,还有泰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朝鲜根本就是根骨头。

『拾』 中国如何集中力量办大事24年前的金融海啸,索罗斯在香港遇重挫

“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我坦率地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 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索罗斯曾如此说道。

大家好,我是瑾瑜。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投资者开始对东南亚金融市场下手,首当其冲则是泰国。

索罗斯的计划是先扰乱泰国金融市场,然后再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下手,进而破坏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

索罗斯认为只要能够击破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那么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也是轻松可得,索罗斯确实是个办大事的人。

当年5月份,索罗斯便开启了第一步 。索罗斯第一步是伙同各大国际货币投机商大肆抛售泰铢,导致泰铢兑美元汇率直线下跌。

泰国等国家在意识到来者不善之后,便火速同新加坡央行联手,他们利用美元储备吸引泰铢,同时提高利息,短时间内没有出现较大风波。

眼看着泰国等国家已经开始戒备,国际货币投机商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索罗斯不断抛售大量泰铢,导致泰铢陆续贬值。受此影响,泰国政界也进行了一轮轮换。

到了 6月份,索罗斯对泰国发起致命冲击 ,大量投机商抛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泰铢贬值等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这时候的泰国央行已经无力阻挡索罗斯等人的冲击。

6月30日,泰国央行储备的300亿美元外汇已经全部耗尽,两天之后,泰国央行放弃抵抗,直接废除同美国直接挂钩的汇率制。

8月份泰国央行已经关闭了国内40多家金融机 构,这次索罗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泰铢最终被索罗斯等人击溃。

在泰国失守同时,索罗斯等人又瞄准了菲律宾比索。

菲律宾央行也是采取同泰国央行同样举措,在一周之内曾经4次提高利息,并且同时扩大比索兑换美元的波动幅度,但是比索由于自身比较软弱,最终比泰国抵挡的时间还短。

7月11日,比索贬值到了一定极点,菲律宾也抵挡不住了。

索罗斯就像是一个瘾君子,在接连破坏泰国和菲律宾的金融市场之后,索罗斯又明确地嗅到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可破坏的空间。

不出索罗斯所料,这些国家无法抵挡进攻,货币不断贬值。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也没有幸免,眼看着新加坡也开始沦陷在这场金融风波里,东南亚各国开始放弃行动,最终屈服于索罗斯等人的打压行动,任由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中上下波动。

眼看着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陆续被攻破,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打算彻底破坏整个亚洲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动荡将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冲击,怕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想象的。虽然难以抵挡索罗斯攻势,但是坚决不能坐以待毙。

7月25日中国等多个国家派出领导人聚集到上海开会 ,在会议上各国明确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多么重要,随后便开始决定联手同索罗斯搏斗。

8月5日,泰国率先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 ,但是这也附带着诸多严苛的条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为泰国提供了167亿美元的贷款,以此来帮助泰国渡过难关。

在东南亚各国开始行动自救时,国际投机商却突然消失了,眼看着汇率波动幅度不断缩小,东南亚各国开始松了一口气,然而殊不知这巨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当年8月底,在索罗斯带领下,国际货币投机商又对东南亚各国发起新一轮冲击,这一次就连小小的文莱都不放过 。随着外汇市场混乱无比,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恶化。

泰国等多个国家经济倒退,民众甚至已经开始重新回到了需要省吃俭用的时代,大量小贩正愁着商品如何卖出去,民众在商场里却难中羞涩。

大富豪也只能看着自己的资产就像流水一般流走了,显然这场金融危机重创了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

到底这场金融危机为何会爆发? 这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的泡沫经济说起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等多个国家凭借出口在世界迅速崛起,这些国家不断提高产能,扩大生产量,拼命抢占全球市场。

这样一来,日本等多个国家兑换美元的汇率增幅极大,导致日本等多国出现了极度繁荣。大量拥有资产的民众便开始疯狂购买美国资产,炒起了房地产,等到出口业遭受挫折之后,日本才意识到原来股市跟房市这种繁荣是虚假的。

这种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透支以及一些不良资产过度膨胀的前提下,但是经济高增长又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

眼看着经济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甚至选择忽略危机,发展中国家没有意识到泡沫经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日本泡沫破灭之后,日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日本政府曾经先后9次降低日本利息

日本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负利率,也就是说将钱存进银行,实际上是在坐吃山空,日本此举主要是希望民众能够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这样一来可以刺激市场。

日本还在世界各地大量借债,但是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大量套利资金全部都进入了高利率的东南亚各国,这时候危机已经埋下伏笔。

日元贬值的时候,一些东南亚国家便看中了美元, 美元不断加息更是令这些东南亚国家十分上头 ,但是这也导致了东南亚等国爆发债务危机。

另外,泰国等多个国家在金融体系还没有真正稳定之前就已经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动。

一些国际货币投机商一旦发现哪个国家有利可图,国际炒家则会立马通过上述手段来冲击该国金融市场。

索罗斯等人便是抓住这种经济的脆弱,顺势对东南亚各国经济趁火打劫,利用这场货币战争攻进各国货币市场,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金融危机的出现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企业债务繁重、 社会 货币流通量过多等诸多问题,

金融危机率先在东南亚各国爆发之后,隔海相望的香港也十分紧张,香港早已意识到这场金融危机席卷香港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香港政客便迅速出来,表示香港外汇储备丰富,足以应对本次危机,而且背靠祖国,香港利用这种说法来稳定人心。

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曾经多次想要攻击香港市场。 投机商通过期货手段利用美元购入大量港元,然后又迅速抛售港元,导致港元迅速贬值。

随后香港有关管理部门便迅速提高贷款利息,控制资本流动, 在8月20日香港的货币市场又重新回归稳定,然而这些投机商只是暂时收起了獠牙。

香港当局自然也是清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未雨绸缪,利用政策跟舆论两种手段警告这些投资商,不要对香港市场轻举妄动,势必要维护汇率制的稳定。

在香港政府采取措施时,香港股票市场瞬间冷淡了起来,部分股民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迅速选择抛售股票,这些投机者便迅速采取行动,令期指大跳水。

投资者在抛售港币的同时,趁香港政府提高利率同银行签订长期合同,等到汇率降低之后,再重新回到股票市场,购买大量港币抛售,等到股价下跌之后,再购买大量股票。

香港市场已经波动了起来,但是 好在中央政府态度坚决立场,香港金融市场的保卫战就此打响

中央政府明确只要人民币能够守住不贬值,保证外汇稳定,那就可以暂时保住香港金融市场。

1998年8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启动外汇储备, 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入股票和期货市场,打算全力反击投机商。

香港特区政府购进了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等等,最终稳住了香港股市,保证香港同美元直接挂钩的汇率制度稳定。

实际上在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中,考量的是中央政府同香港的外汇储备。

在1998年1月底,中央政府同特区政府总计的外汇储备接近2400亿美元,同时有大量民众支持政府动用行政手段来稳定金融市场波动,最终香港迅速走出这场金融危机。

在97年这场金融危机中,随着香港保卫战的胜利,索罗斯惨败。

在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香港房市也出现泡沫,加上长期一直都是负利率,所以大量民众将资本投资到房地产,导致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这意味着接下来香港的货币会出现贬值。

好在香港政府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直接利用政府力量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这是索罗斯没有想到的。

香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一直都是奉行着自由贸易政策,政府鲜少对市场进行干预,这样一来也可以给资本松绑, 索罗斯没有意识到中国这一次会不按常理出牌

另外, 97年中国大陆政府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二 ,达到1398.9亿美元,中国大陆政府大力支持香港政府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进行干预。

有了大陆政府的支持,香港政府更是放开了手脚。根据此后媒体报道,索 罗斯在本次香港金融保卫战中,个人损失便高达8亿美元 ,可见其他投机商也是损失惨重。

而中国香港抓住这次机会总共赚了100多亿美元。 那为何索罗斯在做空东南亚市场之后还是将目光转向中国香港呢?

当时香港汇率制度同泰国一样,都是属于固定汇率制度,香港发行银行每发行7.8港币就需要交给香港金融管理局1美元,以此来保证汇率稳定。

但是由于香港是当时国际金融中心所执行的贸易政策还是较为自由的,所以同泰国来讲还是有一定区别。

在索罗斯刚想要做空香港货币市场时,当时香港金管会选择提高短期借贷利息,这反而是导致的香港市场货币内部流通不畅,所以大家才会大量抛售固定资产来换取货币,导致香港股票市场迅速下跌,这便是索罗斯一步步给中国香港挖下的坑。

香港恒生指数自1997年10月25日起,三天内从原先的15000高位下跌到9000点,香港整个股市市值要增发40%左右。

这也让索罗斯尝到了甜头,便动用舆论力量直接表示要做空香港市场,利用舆论继续让香港股市动荡。

香港政府不敌索罗斯,最终 1998年香港金融市场开始出现大幅波动 。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的点数仅仅只有6500多点,然而这距离空头交割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

香港政府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选择开始干涉金融市场,此前香港政府不干预金融市场主要是为了避免香港贸易自由受到破坏。

从8月14日起,香港政府开始干预香港金融市场 ,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储备购买恒生指数中33种成分股,瞬间香港股市就好转了起来,在当天香港恒生指数已经回到了7244点。

同时香港政府在国际市场又购买了大量索罗斯抛售的资产,要求香港券商不要出售股票给索罗斯,索罗斯彻底无法购买股票。

8月27日,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到了关键节点 ,索罗斯还是在疯狂抛售香港股票,香港政府直接动用了200亿以上的资产围堵流出的资产。

最终恒生指数的报收位于7922点,结算之前同此前相比还有所上涨, 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也以索罗斯的失败告终。

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国正在敞开大门,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因此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波荡。

中国广东、香港等多地金融机构陆续出现财政危机,部分金融机构甚至直接破产。中国由于当时发展缺乏资本,所以只能通过开放市场来吸引更多制造业进入我国。

受此影响,有大量外资纷纷撤离中国市场,中国部分企业面临无法发工资等各种困境,无奈之下中国政府只能选择推出借贷计划来解决国内困局。

同时 中国还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这一重磅决定 ,人民币一旦贬值,这些依赖对华出口的东南亚国家,损失将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主要也是为了给东南亚国家减轻压力,尽力力挽狂澜。

中国在做出人民币不贬值这一决定之后继续扩大内需, 中国当时启动了大量基建项目 ,支持修建公路等各大基建项目。利用推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另外,当时也改变了发行国债等诸多计划, 中央财政总共发行了1000亿美元以及推出了国债借贷计划,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在金融危机出现时,国内金融局势并不乐观,中国4家国有银行都有大量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的总称,通俗一点就是银行把这笔钱借出去,但是很有可能是收不回来的,当时国有银行都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盈利面临重大困难。

关键时刻,中国政府迅速决定直接将这些不良贷款剥离。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重新注资成立了4家银行,这4家银行接下了中国所有的不良贷款,这些坏账则由这4家银行来解决 。这4家银行属于商业银行,4家银行在上市之后便迅速在国内外进行融资,瞬间成为全球主要银行之一。

这样一来,国有银行则可以继续依旧相关运行管理规则,为其他企业提供贷款等等保障国家金融体系稳定。

中国在现阶段没有完全放任资本自由流动,而是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对资本进行调控,中国这种国家干预政策在当时也起到了较好效果。

中国在解决大陆内地出现经济问题同时也向中国香港提供帮助,中国中央政府支持中国香港经济干预计划。

中国香港政府自然底气就足了起来,香港政府随后便动用外汇等诸多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

香港政府背靠中央政府,即使香港为了抵御这场危机外汇全部都用完了,中国政府也会提供外汇支持。

在中国大陆同香港地区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赢得了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胜利。

同时 中国还向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提供大量资金援助 ,中国总计向泰国等多个国家援助了40亿美元。

另外中国还推出了出口信贷等诸多方式,帮助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渡过危机。

即使多个国家同我国存在一定矛盾, 中国依旧选择从大局出发不计前嫌,最终中国对外采取的积极行动也稳定了东南亚的经济秩序。

原本来说,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并不乐观,中国应该是受到这场金融危机波及最大的国家,但是反而是中国抵挡住了冲击, 中国确实是个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国家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独立经济主权的国家,中国政府采取中国自己的经济干预政策,及时在危机到来之前便进行调控。

中国这种举国体制更是有利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最终中国凭借制度等多方面的优势,帮助中国香港等度过了危机。

后来, 英国媒体在评论1997年这场亚洲金融危机时,给予了中国极高评价 ,英国媒体认为是中国帮助其他国家抵御这场危机才避免了中国香港等诸多市场动荡。

中国最终是这场危机中的赢家 ,中国在此后也抓住了发展机会,中国如今经济正在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或许在今天,国内外许多民众早已就遗忘了1997年这场金融危机,中国能够在这场危机还没有给中国民众造成较大影响时,中国就成功抵挡住了这场危机还是在于中国政府的努力。

中国政府所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凭借着独特的中国体制,动用国家力量对这场危机进行干预,最终赢得了这场危机的胜利。

不知道今天的索罗斯会不会后悔在几十年前萌生过想要做空中国香港市场这种想法呢?

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亚洲国家带来了诸多教训,亚洲国家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

各国需要加强金融合作,共同来抵御外部冲击,如今在国际发生金融危机时,各国也应该迅速贯彻合作理念,共同一致应对风暴。

不管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还是今天或者未来有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虚拟经济。

随着中国香港等多地的金融体系逐渐完善,相比较一些金融体系较为薄弱的国家,这些地区的金融体系更能够抵挡住冲击,在危机过后各国也一直致力于金融体系重建。

近几十年来,中国也在不断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具备交易场所多样化等诸多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如今我国金融体系仍旧不完善,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

就风险管理这一方面来讲,中国投资者还是没有办法较好对风险资产进行调配,另外风险管理技术还有待提高。

不过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是,虽然中国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经过金融危机,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在美元泛滥的今天,中国早已开始行动以应对有可能会发生的国际性金融危机。

中国自去年以来已经大量抛售美债,同时推出数字人民币通过多种方式来发展属于中国自己的货币体系,降低对其他国家金融货币体系的依赖,同时也为世界贸易结算提供更多选择。

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纵有千古横有八方,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在来日方长的日子里,一同创造更多的中国传奇。

阅读全文

与97年中国外汇储备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114韩币汇率 浏览:193
非金融资产计量时考虑其 浏览:846
晚上拍照为啥有黑杠杆 浏览:847
信发集团股票 浏览:804
小桌子股票 浏览:41
股票出了利空 浏览:807
沈阳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513
复兴集团总裁陈 浏览:335
度小满金融信贷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486
中如建工股票 浏览:52
特斯拉新浪股票 浏览:190
借贷名义从国外汇钱 浏览:196
惠州证券公司电话 浏览:184
生产电解锰上市公司 浏览:194
恒生金融财富公司 浏览:193
70年代英镑兑港元汇率港 浏览:802
3000韩币汇率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705
江苏省亚邦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405
九州证券金融市场部 浏览:824
银行对金融机构授信额度 浏览: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