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待发可转债哪些进行了股权质押
甬金股份,南卫股份。甬金股份,南卫股份,龙蟠科技、福莱特、康隆达等股东已经为了可转债的发行做了担保,或者为了配债进行了股权质押贷款。
② 隆达股份上市时间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7日讯龙达的股价(688231。SH)今日下跌,收于38.30元,跌幅3.79%,总市值94.55亿元。目前,龙达股票的股价低于发行价。
龙达股票于2022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发行价为39.08元。该股开盘即破35.00元,跌幅10.44%。截至收盘,龙达股价报37.37元,跌幅4.38%。
龙达股份上市公开发行61,714,286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本次发行均为新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行股票。龙达股票上市发行的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鑫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英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马军、汤慧敏、苏锦华、金诚。
龙达股票上市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41,179.43万元,募集资金净额220,127.16万元。龙达股份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12,012.76万元。2022年7月15日,龙达股份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100万元,用于年产1万吨航空级高温合金技术改造项目、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龙达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新股的发行费用总额为21,052.20万元,其中国信证券和华英证券获得承销和保荐费用19,335.63万元。
2019年、2020年、2021年,龙达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56572.09万元、53965.64万元、72577.7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234.82万元、3474.04万元和7020.8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234.82万元、3474.04万元和7020.8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771.79万元、898.20万元和2808.4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615.82万元、2332.52万元和-773.14万元。
2019年、2020年、2021年,龙达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5267.41万元、52649.59万元、69996.85万元;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66,424.78万元、53,055.74万元和77,567.25万元。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计算,近四年来,龙达股份扣非净利润合计为负,共亏损822.3万元。2018年至2021年,龙达股份净利润分别为-2114.33万元、-2234.82万元、3474.04万元和7020.8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757.19万元、-1771.79万元、898.20万元和2808.48万元。
龙达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早期错误更正”。2021年5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案例。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上述股份支付准则的应用案例,2022年3月16日,董事会通过了《关于更正公司股权激励股份支付会计差错的议案》: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无锡尚云印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实施股权激励后,原员工发生的股份支付费用转入新授予员工 应由授予日一次性确认修正为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可行权预计数的估计,并以追溯重述为基础进行修正。
龙达股份调整了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包括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调整金额分别为-102.32万元和89.8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调整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2.32万元和-230.46万元。
2022年1-3月,龙达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9462.36万元,同比增长46.76%;2022年1-3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95.3万元,同比增长1156.96%;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0.11万元,而去年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
根据目前的经营情况,龙达股份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至4.8亿元,同比增长38.24%至50.81%,主要是高温合金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受益于高温合金销售收入大幅增长,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增长167.09%至220.50%;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35亿元至0.45亿元,同比增长595.52%至794.24%。
③ 15家上市公司被骗240亿,上海电气总裁离世,隋田力案秘密曝光
文:栎祐
近年来,互联网爆雷事件层出不穷。例如,P2P平台的MBI(恩必爱集团)的张誉发,骗了中国上百人,涉及资金5000亿;“星河系”的资本大亨徐茂栋,掏空了两家上市公司,骗了6万人,卷走30亿元逃到了美国。现如今,又一家连续三年收入上千亿元的上市公司爆雷,亏损83亿,15家上市公司被骗金额超243亿元,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自杀身亡,他就是上海电气的黄瓯先生。
时间显示,8月5日晚,上海电气总裁黄瓯不幸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年仅50岁的黄瓯一周内竟自杀两次,是什么使他如此果断地选择自杀?谁又是一个资本高达900亿元的惊人骗术的幕后黑手?
83亿损失的真相
根据各种消息来源统计,黄瓯在自己家中跳楼自杀。黄瓯1971年出生于浙江温州,是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俗话说:“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早在黄瓯去世之前,上海电气就陷入了困境。
4月,上海电气原副总裁吕亚臣被有关部门调查;5月,上海电气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公司爆雷,净利润损失83亿元。正是这83亿元的亏空,又牵出了一场“大骗术”。
根据可靠消息显示,83亿的损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上电通讯的股东权益账面价值5.26亿元,二是上电通讯提供的股东贷款总额77.66亿元。上海电气之所以要被推上这一风口浪尖,可能首先要从其子公司上电通讯的销售模式开始。
据了解,上电通讯的销售模式是客户预付10%的预付款,剩余款项在订单完成交付后按照协议分期支付,同时上市公司还需要向上游供应商全额预付。该模式在理想状态下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担心的就是在某个环节(如客户订单完成后未支付尾款或违约等)会突然断开,整个产业链会崩溃。因为这种商业模式需要巨大的资本。
事实是,从2021年4月开始,上电通讯的客户都发生了了不同程度的欠款行为。上电通讯应收账款86.72亿元,而账面存款余额仅22.3亿元,股东借款总额为77.66亿元,显然这造成了重大的资本风险。同时,上电通讯的下游客户,包括富申实业、环球景行,都无法及时付款,因此,5月30日,上海电气连续发布了两份公告,一份关于公司的重大风险,另一份关于其子公司的重大诉讼。
“神秘人”隋田力的大骗术,15家上市公司被骗金额超过243亿元
关于黄瓯之死,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说他是畏罪自杀的,也有人说他是“替别人背锅的”,但真相仍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都与一位名叫隋田力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公开信息,上海电气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的第二大股东是上海星地通,后者的法人和实际控制人是隋田力。上海电气仅是最近曝光的“隋田力案”中涉及的公司之一。隋田力,1961年8月出生,大专学历还当过兵,后来考入江苏省公务员队伍,1998年后,隋田力开始进入商界,他还曾担任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的专家成员,这也是隋田力用来欺骗人们的“光环”之一。
隋田力是19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还担任着10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通过复杂的股权渗透关系,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私人通信”网络。据公司测算,目前涉及的上市公司有15家,一旦坏账,总额将高达243亿元。
但据了解,隋田力因市值1.2亿元的新三板公司海高通信而被公安部门调查。另一名实际控制人刘青,是隋田力老婆的弟媳妇也失联了,目前还不知道具体原因。
在这个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幌子的背后融资交易网络中,隋田力利用自己的力量策划了一场900亿元的骗术,引爆了15家上市公司,并引发了震惊a股爆雷的"连锁反应"。他的玩法是:上市公司资金以10%预付款的形式流向供应商,要求定制货物,供应商将在半年至一年内交付,产品合格后,客户将支付剩下的90%。然而,上市公司必须预付100%的资金来购买原材料。可以说,一旦资金闭环出现风险,上市公司的风险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根据康隆达的公告,其资金已处于闭环状态。客户隋田力旗下的航天神禾公司向其支付了10%的预付款,康隆达的易恒网际向下游预付了90%的原材料采购款,而后却没有收到航天神禾的最终付款。此外,根据康隆达的年报,其预付款从2019年底的1100万突然增加到2020年底的4.15亿,尚不清楚其合作伙伴是否有与隋田力相关的公司。
结语
上海电气爆雷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星地通,是这场精致棋局的另一个关键平台,它也是被爆雷上市公司的实力排前五的客户,不是在前五名供应商名单中,就是在前五名预付款客户名单中。此外,中利集团、宏达新材以及新宏泰等均因与星地通合作而亏损甚至退市。
作为一家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营体系相对完善的国有企业,上海电气董事长的去世确实令人嘘唏不已,隋田力的局应该到此结束。你认为这里面还隐藏着什么秘密?上海电气又该何去何从?
④ 隋田力“资本雷阵”一隅:*ST华讯被“围猎”律师称或为融资性贸易
与*ST华讯类似,2021年5月30日,上海电气(601727.SH/02727.HK)就自曝因“专网通信”而出现83亿元财务黑洞“第一雷”。“专网通信”幕后大佬隋田力及其资本长袖善舞逐渐浮出水面。“隋田力概念股”持续扩员中。除了上海电气与*ST华讯,还有宏达新材、瑞斯康达、国瑞 科技 、中天 科技 、汇鸿集团、凯乐 科技 、中利集团、康隆达和*ST华讯等十余家上市公司落入这一“地雷阵”,预计损失金额近2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十余家上市公司供货逾期的上游供应商涉及有上海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星地通”)、重庆博琨、浙江鑫网、海高通信和宁波鸿孜等;下游应收帐款逾期的客户涉及有南京长江电子、航天神禾和富申实业公司(以下简称“富申实业”)等。其中,上海星地通、航天神禾和海高通信由隋田力实际控制,富申实业和南京长江电子等则具备国资背景。
8月2日晚间,由隋田力实际控制的新三板公司上海海高通信股份有限公司(839211,以下简称“海高通信”)发布公告称,公司两名实控人隋田力、刘青均处于失联状态,且前者因涉及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据了解,刘青为隋田力妻子的弟媳。
“围猎”路径
资料显示,*ST华讯主营军事通信应用领域相关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5年借壳恒天天鹅登陆深交所。也是在这一年,其子公司与隋田力旗下公司开展购销业务,至今年已有6年时间。
*ST华讯称,2015年3月,公司控股股东华讯 科技 对公司子公司南京华讯进行了资产和业务整合。南京华讯采取“定制化开发+委托外协”的经营模式,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设计、生产产品,产品通过测试后可以稳定获得客户订单。
也就是说,*ST华讯从最终用户如富申实业获得订单,再将订单外包给上海星地通外协生产。
公告显示,富申实业基于其大客户信用,可先向*ST华讯支付合同总金额的10%作为预付款,剩余尾款在验收产品后再支付。*ST华讯则需要支付100%订单款项给上游供货商上海星地通。
然而,预想中流畅的业务模式意外被中断。
公告显示,2019年4月及2020年4月,南京华讯向上海星地通预定4笔采购订单,累计预付金额1.25亿元;因后者未能履约、违反合同约定,南京华讯于2021年6月正式取消上述4笔采购订单。目前,*ST华讯已收回预付款0.42亿元,余额0.83亿元。
公告另显示,2021年初,*ST华讯对富申实业应收帐款为2.73亿元,其中对应金额1.19亿元由南京华讯质押给浙商银行;另外,因南京华讯未能履行对江苏银行的还贷义务,法院要求富申实业将1.18亿元(对应1.06亿元应收帐款)直接支付给江苏银行。2021年1月至6月,富申实业已向南京华讯贷款银行江苏银行指定账户分两笔共支付4027.84万元。
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应收富申实业账面余额为2.32亿元,余额对应的账龄为1-2年,2021年期初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为1725.57万元,2021年1-6月因收回款项转回坏账准备金额563.25万元,截止2021年6月末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为1162.32万元。
*ST华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自2015年以来除与上海星地通开展业务外,未发现其他与隋田力及其关联公司存在商业往来或关联关系。
不仅是*ST华讯,上海电气等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对富申实业的应收款项也出现了逾期状况。
2021年5月30日,上海电气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通讯公司”)86.72亿元应收帐款逾期,存在大额应收帐款无法收回的风险。启信宝信息显示,通讯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上海星地通,隋田力持有后者90%的股份。
相关公告显示,通讯公司涉及应收帐款逾期的客户有四家,分别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创集团”)贸易分公司、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工投资”)、富申实业和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长江电子”),均为资本深厚的国资控股企业。
或为融资性贸易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滕云撰文表示,根据上海电气的公告,欠款所涉的被告主体理应信用状况良好,且目前在公开市场上并无违约记录。但在买卖关系项下出现如此高金额的欠款不合常理。结合实务经验,有理由怀疑和推测涉诉交易的违约系第三方(例如欠款方的下游采购方)违约所造成的连锁反应,而第三方出现重大违约继而造成了上述欠款方拒绝继续履行原买卖合同项下的给付义务。
相关公告显示,通讯公司采取的销售模式是由客户预先支付10%的预付款,其余款项在订单完成和交付后按约定分期支付。此外,通讯公司与首创集团贸易分公司及哈工投资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为2019年1月至6月;与富申实业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与南京长江电子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可见,所有出现逾期的涉诉交易均存在了两年以上,采用的交易方式均为“10%预付款+交付后按约定分期支付”。
不过,此种普遍出现在融资性贸易的交易模式中的做法,已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所颁布的《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和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所颁布的《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所限制乃至禁止。
滕云还表示,在近年来的贸易实务之中,除了传统的买卖模式以外,因供应链变得越发复杂和多元化,一些大宗商品的贸易已经与金融发生了混同,并衍生出了包括循环买卖模式、委托采购/委托销售模式、托盘贸易模式、质押监管模式、保兑仓模式、以及保理模式等多种交易方式,可谓纷繁复杂。一些商事主体运用不同交易模式的目的在于使得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的资金供给与产业链一端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对接,从而让金融及大型企业的资金实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合理合法的商业机会。然而,在此过程中确实会引发许多商业风险,一旦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风控措施不到位,则会使得别有用心之徒在此过程中有机可乘,并给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造成巨额损失。
⑤ 康隆达董事长张间芳:将为单兵防护装备产品生产企业供应高性能原材料
10月29日,康隆达(603665)发布公司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5.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4.30万元,同比增长15.75%;基本每股收益0.51元,同比增长15.91%。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1.4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9.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70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76%。
值得注意的是,张间芳透露,公司募投项目“年产2400吨多功能、高性能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项目”所生产的UHMWPE纤维或将作为高性能原材料运用于防弹防刺等单兵装备产品生产。
张间芳表示,相关纤维产品的断裂强度超过项目中已披露的水平,继今年7月和9月二次国内外实弹打靶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后,目前,第三次实弹打靶测试正在国内外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UHMWPE纤维制品的防弹性能有望超过之前的测试水平。
破解发展瓶颈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康隆达成立于2006年12月,并于2017年3月登录A股。公司主要专注于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带衬 PU、丁腈、乳胶、水性 PU 胶等浸胶类劳动防护手套和点胶类劳动防护手套四大类、十大系列、200 余个品种,是国内劳动防护手套行业中产品种类/规格最多、最全的专业企业之一。
受益于全球无缝针织功能性手套产品对于传统产品的替代性消费需求,以及国际间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产业转移所带来的采购需求,康隆达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市场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的重要供应商。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以欧洲、美国和日本为主的境外市场,产品品类以耐磨手套、抗切割手套、抗撕裂手套、抗冲撞手套、防化手套、防静电手套、耐热耐寒手套等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为主,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电子、 汽车 、机械制造、冶金、石化、采掘等行业。公司经营模式以OEM和ODM为主、OBM为辅。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工业大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领域的出口额迅速增长,目前占据全球年进口额的一半左右。
“我们的产品以出口为主,但其实国内市场也不小,不过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不够规范,产品生产标准不高,很多工人使用的功能性手套的生产并没有按照工人生产操作环境中的最高防护要求去做研发、设计、生产,客户更在意价格,追求便宜,所以防护效果不理想,工人手部受伤事件比较多。”张间芳说。
张间芳介绍,从对功能性手套的产品要求来看,国内还没有细致的、强制性的要求,相对而言,国外,特别是欧美在相关领域更加成熟,“欧美国家对功能性手套的很多要求是强制性的,至少是指导性的”。
目前,全球各国对劳动防护的意识日趋强烈,都在持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职工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 健康 。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改进职业场所员工的安全和 健康 条件,颁布了相关的职业安全 健康 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职业安全与 健康 管理部门来促进法案的实施,已经建立起一个较为全面与完善的职业安全与 健康 法律体系。
张间芳指出,近年来,国内市场有越来越规范的趋势,产品生产的环保要求也在提高,产品质量差、环保不达标的业内企业正在逐步淘汰的过程中,“这对康隆达是个利好”。
张间芳坦言,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行业内的产品同质化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传统型、加工型、出口型的民营企业,劳动红利枯竭、制造成本高启、关税和非关税方面比较劣势等问题已成为企业更好发展的瓶颈。在坚持不断创新的同时,走装备自动化信息化、产品大防护化、产业高新技术化、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国际化的“四化”之路,是公司既定并正在实施的促进企业 健康 、快速、可持续发展之路。
张间芳介绍,为了突破发展瓶颈,近年来,公司围绕既有业务,紧跟行业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步伐,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增加产品赛道,如医疗检查和卫生 健康 防护手套,如防弹防刺和装甲防护用产品关键材料等,实现了从单一劳动防护向大防护方向发展,为公司寻找到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募投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有望打破国际垄断
据了解,高性能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主要应 在防弹头盔、防弹服等领域,市场主要为境外公司所垄断, 前已经商 的包括荷兰DSM公司的Dyneema系列、意 利SniaFiber公司的Tenfor系列和 本三井公司的Tekmilon系列、美国HoneyWell公司的Spectra系列等。
截至今年9月底,此次公司募投项目中的第一期8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中的400吨新湿法生产线已开始生产;第一期8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中的400吨干法生产线已完成设备调试并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根据公司公告,该项目中生产的纤维产品的高断裂强度性能开发曾取得重大突破,产品断裂强度超过项目中已披露的水平,以此纤维生产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已进行了二次国内外实弹打靶测试,并取得优良成绩。目前,第三次实弹打靶测试正在国内外进行中。后续产能建设将根据市场和第一期的产销情况决策实施。
⑥ 打新债中签率太低教你怎么100%中签!
左哥经常在粉丝群说: 打新债行情火,闭着眼睛打,人人能捡钱。
按照 2019 年 12 月 16 日的收盘价 13.4 买入,如果一直持有不动,到 2020 年 2 月 7 日,股价最高涨到了 29.6,光是正股就已经翻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