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升注册会计师业务审计的质量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家审计署日前组织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71.43亿元。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出具严重失实和有重大疏漏的审计报告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对已经查明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问题隐瞒未披露。7家会计师事务所在1个项目的审计报告中,对已经查明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资产不实5.91亿元、负债不实2.56亿元、损益不实4.66亿元、其他财务会计信息不实18.98亿元,共计32.11亿元的问题,隐瞒未披露。
第二,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查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存在的虚假问题有重大疏漏。11家会计师事务所在18个项目的审计报告中,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资产不实5.43亿元、负债不实.57亿元、损益不实3.97亿元、其他财务会计信息不实29.35亿元,共计39.32亿元的问题,没有查出来。
就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来看,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可靠性较差,难以真正起到改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
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分为外部执业环境和审计职业界自身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外部执业环境影响
1、我国目前存在着“委托人缺位”现象。作为企业债权人的银行,后台老板也是国家;经营者大多由政府直接任命,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事实上,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的审计需求,大多来自政府强制性要求,而非其主观愿望,这就造成了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淡漠。若考虑到上市公司为维持配股资格、避免被摘牌或ST等目的,他们所需的恰恰是那种低质量的审计服务。低质量的需求必然导致审计师提供的服务朝着假冒伪劣的方向发展。
2、注册会计师处于依从地位。在我国,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股东大会流于形式,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收费等事项,完全成了审计的“衣食父母”。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交易”的契约中明显处于从属地位。从经济上看,他们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之共谋,几乎成了一种理性选择。因为共谋受到查处的概率很小,得到的收益是确定的,且远远大于可能发生的成本。
3、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结构不合理。目前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太多,市场集中程度低。这样,上市公司选择的空间很大,总可以找到愿意满足其不当意愿的事务所为他们提供审计“服务”。此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活动带有显著的地域性。
(二)职业界自身因素
1、注册会计师业务水平不高。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发展较晚,使得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在人员素质、执业能力上均表现出整体的低水平。许多依赖于职业判断进行的审计项目无法实施,这客观上限制了审计质量的提高。
2、事务所人员更新速度太快。事务所每年这样周而复始的招聘、解聘,造成注册会计师行业人员流动速度过快,结果由非熟练人员、非专业人士挑大梁,导致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下降,建章、建制工作无法有效展开,执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3、外部监管不力。外部监管是保证审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道屏障或者说是处罚措施。我国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尽管已做了大量的行业监管工作,但仍然存在监管工作力度不够、监管工作体制不顺、监管队伍力量不足等问题,许多不法行为无法得到揭露,注册会计师的机会主义动机必然大量带入其行为模式。何况一些违规行为即便被揭发了出来,对其处罚的力度也相当有限。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对策
(一)强化协会监管制度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财政部领导下的一个半行政半自律的机构,它的职责是服务、协调和管理三个方面。服务,是指协会应该维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权益,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解决他们的困难问题。协调,是指协会要协调与会计师事务所有关的外部和内部关系,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业务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管理,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作为同业组织行使的自我管理;二是由主管财政机关委托、授权协会,行使某些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职责。应借鉴国外协会的做法,中央注协和地方注协应建立起包括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披露监管制度、执业质量检查制度、业务报备制度、谈话提醒制度、注册会计师年检制度、惩戒制度、诚信档案制度等相关制度,强话协会的监管制度,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二)改善外部执业环境
1、法制环境。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实现基本职能的手段是获取审计证据,对照审计标准,得出审计结论,表达审计意见。良好的法制环境会鼓励、支持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保护审计人员的利益,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由于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积极配合审计人员,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资料,使审计人员能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提高审计质量。
2、社会环境。审计涉及到许多组织和个人的利益,也会触犯一些组织和个人的利益,因此审计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应向人们宣传审计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人们不断学习和了解审计工作,支持审计工作,积极配合,才有利于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3、文化环境。全社会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着审计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审计的实施范围、方式和内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信息的利用,从而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审计人员文化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文化环境不仅影响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审计信息的社会效用,而且在客观上也构成了提高审计质量的必备条件。
4、工作环境。审计的工作环境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条件以及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程度。审计虽然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经济监督活动,但它又是一项规范化和程序式的常规性经济监督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接受审计的单位不一定有管理上的问题,没有接受审计的单位就不一定不存在问题。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在充分认识审计作用的前提下,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来接受审计主体所依法实施的审计作业,并对其工作给予良好的合作、支持与配合,不可人为地给审计人员的工作设置障碍,从而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实施审计作用,保证审计证据搜集上的全面性以及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
5、人际环境。审计的人际环境是指审计工作人员自身思想、业务、心理素质所确定的其与同事及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群众之间合作共事的氛围。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审计人员的个人品质、对于审计职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如果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缺乏,就难以与被审计单位的职工以及审计同事处理协调好工作关系,就不能迅速地打开审计工作局面,就难以取得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职工的信任,就难以得到审计同事的支持,那么,就必然会给其顺利实施审计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因而必将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三)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明确的内部组织结构,按不同等级确定各自的责任、权力,并与其薪酬相挂钩,逐步形成主任会计师或首席合伙人领导,其他合伙人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如何对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进行设计与使用,最终取决于收益与成本比较。由于每个事务所的业务特征、人力资本构成、所处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事务所本身的文化传统及内部成员的行为方式也迥异。我们只能在借鉴其他成功事务所的基础上,发现其成功、有效的原因,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寻找对自己最为有效、也最为经济的治理机制。
2、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我国目前已采用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管理上还是相当的薄弱和落后,为了有效地规避风险,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合理划分合伙人之间的分工与责任,妥善解决合伙人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保证服务质量控制及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这些制度应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
⑵ 2016年审计准则做了哪些修订
2016年12月22日,中注协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审计工作的通知》(会协【2016】75号)。《通知》指出新制定(修订)的12项审计准则即将发布 ,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要准确把握新审计报告模式的变化,做好准则实施的准备工作,并按部署的时间和范围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强调2016年7月,财政部、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的通知 》,事务所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并带头实践。
《通知》还提出了2016年度事务所应当特别关注的五类特殊公司 审计,分别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上市公司、农、林、牧、渔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上市公司、频繁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涉及高风险金融业务的上市公司和发生重大非常规交易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变更财务报表审计机构或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前后任事务所均要在变更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网上报备的形式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相关变更信息。
详情如下: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审计工作的通知
会协〔2016〕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各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
为维护公众利益,深化行业诚信建设,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提升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工作质量,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做好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审计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各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做好2016年年报审计工作作为服务国家建设大局的具体行动。事务所要结合行业主题年活动,以提升年报审计工作质量为目标,以强化年报审计风险管控为重点,切实完善和有效实施质量控制相关政策与程序,恪守诚信、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好2016年年报审计各项工作。
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守则与要求
事务所要按照职业道德守则和相关问题解答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程序,并严格贯彻执行。要持续向员工传达职业道德相关要求,建立涉及职业道德问题的咨询和报告机制。
事务所要高度重视独立性问题,正确理解并严格执行签字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复核人以及其他关键审计合伙人的定期轮换制度。要严格遵守向被审计单位提供非鉴证服务时的独立性要求,特别关注网络事务所的独立性。
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精髓,职业判断能力是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核心。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要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指南》为指导,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职业判断的能力与质量。注册会计师要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和应有的关注,充分关注事实依据、行业及被审计单位情况,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并作出适当记录。
事务所要制定并实施合理的专业服务收费标准,规范事务所项目工时管理和成本核算,杜绝支付或索取回扣、压价竞争、或有收费等不当行为。要切实践行《证券期货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抵制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倡议书》承诺,自觉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和行业形象。
三、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事务所要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制定并执行全所统一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做好业务承接与保持、业务委派、质量复核和报告签发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
事务所要高度重视业务承接与保持,严格执行风险评估程序。要从执业质量的角度而非短期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业务的承接与保持问题,要坚决杜绝分所或合伙人擅自承接高风险业务的情况。
事务所要建立全所统一的项目管理和人员委派机制,综合考虑业务复杂程度、合伙人专业胜任能力、合伙人业务量等因素进行项目委派,避免出现部分合伙人业务负荷过重的情况。
项目合伙人要深度参与审计业务,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持续有效的督导,对业务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予以充分关注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事务所要强化高风险业务的项目组内复核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特别关注复杂交易和重大事项相关的职业判断的合理性和审计结论的恰当性。
四、认真做好财务报表审计
近日,新制定(修订)的12项审计准则即将发布,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要准确把握新审计报告模式的变化,做好准则实施的准备工作,并按部署的时间和范围做好贯彻实施工作。2016年7月,财政部、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的通知》,事务所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并带头实践。
注册会计师要贯彻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按照审计准则及相关问题解答的要求,恰当设定并运用重要性水平,充分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据此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切实做好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工作。
注册会计师要充分关注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存货计价、持续经营能力等关键审计领域;要严格对照准则要求,恰当设计并执行函证、监盘、减值测试等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恰当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在充分关注面临退市风险、业绩大幅波动等上市公司的基础上,事务所应当特别关注下列类型公司的特殊性:
一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上市公司 。充分关注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关注产销量与行业总体趋势及市场需求关系的合理性;特别关注上市公司在经营困难时期作出的特殊交易安排。
二是农、林、牧、渔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上市公司 。在评估舞弊风险时充分考虑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要特别关注特殊存货的存在性和计价的准确性,必要时考虑利用专家工作。
三是频繁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 。对频繁并购重组、主业不突出的上市公司保持高度警觉;关注业绩补偿条款会计处理的恰当性,警惕上市公司为达到业绩承诺而操纵利润;关注治理层和管理层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特别关注是否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关注商誉确认的合理性以及减值准备计提的恰当性。
四是涉及高风险金融业务的上市公司 。关注金融工具分类的恰当性和计价的准确性;特别关注混合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恰当性;对于进口付汇额度较大、海外融资头寸较大的上市公司,关注汇率波动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特别关注外汇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和会计处理的恰当性;关注发行债券的信用风险。
五是发生重大非常规交易的上市公司 。特别关注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难以确定商业实质、交易条款异常、与海外客户和供应商进行的重大非常规交易,充分考虑舞弊的可能性;要针对重大非常规交易专门设计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审计证据。
五、扎实做好内部控制审计
注册会计师要深入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路和要求,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确定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不得以财务报表审计未发现错报来推断内部控制有效。
注册会计师要明确内控缺陷的认定步骤和认定标准,准确区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充分关注可能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
注册会计师要全面评价获取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规范出具审计报告。要同时考虑财务报表审计中实施的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测试的结果,避免出现审计判断不一致的情况。不得通过增加强调事项段等方式规避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及时准确做好年报审计业务信息报备
上市公司变更财务报表审计机构或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前后任事务所均要在变更发生之日(董事会通过变更审计机构的决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网上报备的形式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相关变更信息。若报备后信息变化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登陆系统予以更正,并告知我会。
我会将根据《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监管工作规程》的要求,对2016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并适时启动年报审计监管约谈。对涉嫌违反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我会将在2017年度执业质量检查中予以重点关注。
⑶ 如何研究审计的质量用什么指标和方法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分析
审计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有效性、经济性、及时性以及合法性。笔者认为,当审计的过程和结果都满足了审计的基本特性,就可以表示该审计的审计质量较高。换句话说,可以用审计的基本特性来衡量审计质量。具体表述为:
1.经济及时性
指审计工作必须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且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任务。
2.真实合法性
指审计工作的过程是真实、客观的,审计工作的结果如实反映了实施审计的范围、依据、程序。并且审计工作必须贯彻依法审计的原则,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包括审计程序合法、取证合法、处理处罚合法等。真实性要求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审计人员,分别采用同一审计方法,对同一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能够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使得审计工作的“产品”有助于其用户正确做出决策,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审计职业的存在或客观需求在于其可有效降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代理成本,是由其对外提供服务产品的质量决定的。审计质量主要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质量两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工作质量是成果质量的保证,成果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使财务报告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经济价值。反之,低质量的审计服务不仅不能增加经济价值,反而纯粹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运行中,由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财务报表独立审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监督、预警和经济补偿三方面的机制对于独立审计质量的要求,正是由这三方面的机制内在决定的。依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影响审计质量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治理以及审计市场这三方面的因素。
1.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事务所的规模组成形式、审计收费、市场占有率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规模越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个客户收入的依赖程度越低,而机会主义行为的机会成本越大,所以,一般认为规模大的事务所识别舞弊并出具更严厉审计意见的能力显著强于小规模事务所;行业专长会计师事务所在某种或者少数几种行业的审计业务中培育出的特殊专长,它使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些行业的审计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份额。由于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客户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组织与营运机制、存在行业特定的会计或审计准则,行业特定的知识可以使作为行业专家(instrys Peeialist)的审计师更好地发挥效应。此外,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的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审计经验决定着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和收集审计证据的效率和效果。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更可能找到审计风险高的领域,降低审计的风险,提高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审计、会计、法律、税务、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务以及计算机技术,同时,由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会计审计活动中的会计判断,要求审计人员具备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去关注审计中的风险。专业水平是审计人员必备的。执业经验的缺乏和职业判断偏差,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审计成本,也容易形成错误的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低的审计质量。
2.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塑造真正的审计需求者,防止审计关系失衡,使独立审计真正成为维护和加强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相互信任、合理保障各自利益的基础。相反,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会深度影响审计关系格局[3]。公司治理机制通过激励和监督的方式制约管理层行为,减少其对外部审计师审计过程和发表审计意见的干预,以保证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进而保证审计质量。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流通股比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人数的比例以及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审计质量。
3审计市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是独立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环境由不同的具体环境因素所组成,既包含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包含制约和抵制某些审计活动的不利因素。两种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前者产生正面效应,后者产生负面影响,两者综合最终产生一定的审计效果。本文讨论的审计环境主要为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集中程度和审计的监管体系。
⑷ 浅论如何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要进行审计质量控制,必须分析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审计人员及其组织、被审计单位、审计程序、审计标准、审计方法手段等都可能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可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审计人员独立于委托单位,才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发表审计意见。独立于其他外部机构,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但现实中,审计委托人和被审查客户同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这种异化的受托关系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受客户巨大的压力和在不菲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很难保持独立性。
2.审计人员的执业经验和职业态度。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的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审计经验决定着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和收集审计证据的效率和效果。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更可能找到审计风险高的领域,降低审计的风险,提高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的职业态度是他们对待审计工作的整体心态的外露。审计人员要保持勤勉尽责谨慎的职业态度,时刻有一个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负责的心态,才可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的质量。
3.审计信息有效需求不足与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是独立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创时期,现实中真正的审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公司的股东(包括控制股东和小股东)和债权人(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从股东方面来看,无论对于国有独资公司还是股份公司,国有股东缺位现象严重,控制性股东实际上控制着董事会,而广大小股东短期投机动机使他们没有形成对审计信息的强烈需求,因此,审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是国有股东和控制性股东。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对审计信息有一定的需求,但考虑我国银行的国有性质,这种需求要打折扣。因此,最终的主要需求者是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这种需求可以说是政府监管导向性需求。对高质量审计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
⑸ 浅析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辛勤(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时赖以决策与分析的基础,其真实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它不但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而且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剖析质量薄弱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对策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1.1 信息披露不真实。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润造假。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采用多提多摊的手法,把本不该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本期;一些上市公司甚至还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现账面上的扭亏为盈,诱导投资者。二是盈利预测弄虚作假。很多公司为了尽可能在上市时募集资金,常在盈利预测方面做虚假陈述,甚至故意操纵盈利预测,发布误导性信息。三是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一些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常采用手段发布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
1.2 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若不及时公布,信息的相关性就会降低。在证券市场上,若信息披露及时,投资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相反,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而且还可能有一些内幕人员利用时间差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目前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上市公司将有利的会计信息提前披露,而将不利的会计信息延迟披露。
1.3 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信息充分披露要求信息披露当事人依法充分完整的公开所有法定项目的信息,不得有遗漏和短缺。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上市公司通报有利的消息而隐瞒不利和消息,常常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主要表现有偿债能力、或有事项、关联交易等信息披露不充分。
2 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薄弱的原因分析
2.1 会计法规不完善。在我国,虽然已相继修订了《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但由于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有关规定不配套,执法环境欠佳及执法者本身素质低下,对违规违纪者惩罚不力等因素,会计法律规范的执行仍不理想。就现有会计管理法规、会计管理体系而言,还存在理念滞后,规定内容空泛,监管手段不明确等局限。
2.2 社会监督力度不够。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独立审计来完成的。其他社会机构或组织,虽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将其纳入监管主体的范围,赋予其监管责任。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独立审计为主的会计信息社会监管,能够促使上市公司强化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从而有利于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但是,从目前的监管效果来看,并不令人满意,这种社会监管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3 上市公司内部有意进行违规操作。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处于利益驱动,失实披露会计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股东和受托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倾向于提高利润,并往往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证券市场也成为展现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舞台,公司的盈利以及其它有利好消息,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因此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有利地位。而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一些成熟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做法也不很成熟,这样制作出来的信息常常不能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2.4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来看,存在着严重失衡。股东大会大多是摆摆样子,难以有效监督公司管理人员,大股东干预上市公司日常决策的不规范现象时有所见。二是从公司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来看,许多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公司的董事长多数仍由原来的厂长或者经理担任,习惯于既管决策,又管经营。三是从监事会的监督来看,其监督功能弱化、缺乏权威,部分监事因缺乏法律、财务等专业知识无法行使职权。许多公司的监事。是由现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上市前的副职或助手来担任,由原来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现在的相互制衡关系,其监督难度可想而知。
3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3.1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我国会计准则上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在具体执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个制定得再好的会计准则,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是形同虚设。所以,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同时,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从制度层面预防会计违规行为。会计法律法规的作用在于强约束性,通过对具体会计核算业务进行规范性约束,来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结果,最终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2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是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责、权、利,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理顺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关系,解决国有股产权主体虚位问题;三是通过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减少会计造假的风险;四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五是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
3.3 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如果缺乏必要的业务水平,很可能会出现会计信息差错。而当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时,那么就算他的业务水平再高,也会出现会计信息舞弊。所以需要以技能培训与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即要经常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是规范会计职业的前提条件,职业道德意识的提高是规范会计职业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抵制和化解来自外部的威逼利诱,依法办事,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杜绝会计违法现象的发生。
3.4 完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并使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适当的外部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加强了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同时,在独立董事制度下设置审计委员会有助于对受制于经理层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监督。鉴于会计信息由管理层负责编制和提供,而管理层的聘任显然受大股东意志的支配或影响,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制衡管理层和大股东在会计信息方面的权利,在公司的治理实务上,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受制于经理层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监督。审计委员会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指导和协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确保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可有效摆脱经理层的控制,实现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再监督,从而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3.5 加强执法力度。要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承担主体,应该将会计信息失真归入企业领导者的约束体制中,而不应让会计人员充当不该充当的角色,否则会适得其反。应该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衡量标准,使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所得的利益,革除目前造假利益大于造假成本的现象,从经济利益上隔断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偏好。
[2]李翔,冯峥.会计信息披露需求.来自证券研究机构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6(3).[3]降琪琦.会计信息的优势分析[J].财会通讯,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