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位高管总薪酬超2亿!价值逼近千亿的明星药企,难道也造假
文/ 韩璐 编辑/ 陈晓平
9月9日北京时间上午7点,百济神州紧急召开面向全球投资人的电话会议,应对一场突如其来的信任危机。
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生物制药公司,长期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它是首个登陆纳斯达克的、处于临床阶段的中国生物 科技 公司,在纳斯达克和港交所双地实现一级上市;管线中自主研发的Zanubrutinib,是中国大陆首个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的新药。
这家企业尚未有药物研发获批上市,且持续亏损,却因巨大的潜力在两地资本市场获得热捧, 上市不到3年,市值增长10余倍,在港交所的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港元。 就在6月末,因为两项新药上市在即,联交所刚刚批准其转为普通上市公司。
一切顺遂因9月5日的一份沽空报告而打包。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向百济神州提出多项质疑,其中包括 捏造销售收入、存在关联交易、虚增研发费用等严重指控, 后者股价连续遭受重挫,以港股为例,股价已由4日收盘的88.85港币/股,跌至9日收盘的74.8港币/股,三个交易日跌去了约110亿港币,跌幅已超过15%。
神话还能延续吗?
真氪金玩家的崛起
公司创始人之一王晓东是华裔生物化学科学家,2004年,凭借细胞凋亡领域的成就,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时年41岁;另一合伙创始人欧雷强,为国内CRO公司保诺 科技 (BioDuro)创始人,曾担任生物 科技 公司Galenea的CEO、抗肿瘤药物研发公司Genta联席CEO、移动通信公司Telephia的创始人和总裁。
两位创始人又从各大全球知名药企挖人,辉瑞中国区总裁吴晓斌、赛诺菲特药事业部总经理吴清漪、武田制药特药事业部副总裁刘焰等明星高管加盟,这家新兴生物制药企业,烧钱换人才,短时间内快速建立了团队。
不只是管理团队,商业运营与临床布局也十分豪气。根据官方信息,百济神州现有2700多名员工,在四大洲开设10个办公室,其在悉尼、巴塞尔、马塞诸塞州、新泽西州、加利福尼亚州均设有临床开发中心,在苏州、广州建有生产基地,商业运营则分布在北上广、马塞诸塞州以及巴塞尔。
百济神州已在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试验,其中有26项临床三期或潜在实现注册的临床试验。这些临床研究涉及13款管线产品,其中6款由百济神州科学家自主研发。
放眼全球的布局与明星团队的打造,意味着大手笔投入。单以高管薪酬为例,2018年财报披露, 欧雷强个人的薪酬总额高达907.6万美元 (其中780.8万美元为股份支付),王晓东则为364.6万美元,而最高薪的一位高管领走了944.7万美金,此外,另有3名高管年薪酬总额在2000万港币以上。也就是说, 这6人一年总薪酬超过2亿人民币。
成立9年间,合作伙伴带来的机遇,也让同行羡慕。
“公司有很困难的时候,有几个关键事件,促成了它的资本神话:一个是在需要资金时,获得广州政府的支持,低息贷款也愿意给厂房;另外一个,就是与Celgene的合作。论销售能力,百济神州在国内并不强,全球临床能力在成立初期也薄弱,Celgene刚好补足两块短板。”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专家告诉《21CBR》。
2017年,欧雷强即形容,与Celgene合作是一次“真正的变革性事件”。
百济神州收购了Celgene的中国业务,包括已批准的三种产品(ABRAXANE®、瑞复美®及维达莎®)以及商业组织,且收到超过4亿美元的前期付款和投资(包括1.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Celgene获得百济神州许可,负责开发和推广抗体BGB-A317,在全球治疗实体瘤,但百济神州依然保留在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开发和推广权利。
“该项合作,将百济神州推到商业化的阶段,Celgene也提供大量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BGB-A317的开发。”如上述专家所言,百济神州一举获得全球开发能力,以及可供商业化的产品。
这些因缘际会成就了百济神州,使其在0药物获批的情况下,最高估值达到100亿美金,超越一众国内药企。那些曾让同行艳羡的条款,却成了如今被指控的源头。
被做空的明星企业
在做空领域,有条不成文的规则:不是因为他假,而是因为他贵。
百济神州美股上市三年,市值涨了十余倍,费用不断攀升,业绩始终亏损,成为沽空机构的绝佳标的。
在沽空报告中,J Capital 的矛头集中指向销售与费用问题,关键的三项质疑分别是:销售收入作假;研发费用虚高;以及药品审批进展不如预期。
该三项质疑的伏笔,刚好埋在起势过程中有关经营、人事与研发的重大决策。
1)销售收入是否夸大?
2019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公告的总收入为3.2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为2.4亿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8535万美元和5280万美元。就高达数倍的增长,公司解释主要来自于从新基公司就替雷利珠单抗合作终止中获得的1.5亿美元、先前合作递延收入的确认,以及由新基公司授权在中国销售产品的收入增加。
J.Capital认为,通过调研并审查向税务部们提交的财务报表,认定百济神州在国内销售数据作假,后者自2017年第四季度在华接管Celgene药物的销售以来,已捏造了超过1.54亿美元的收入,夸大133%。
J.Capital访谈了百济神州总经销商和2家二级分销商、多名前销售人员、竞对公司、前高管,一二线城市主要癌症医院的10多位肿瘤学家等利益相关者,认为百济神州为赢得分销权,就从Celgene购买最低限度的药物量做出过度承诺,由于自身缺乏销售能力,加上药物并不畅销,指控其销售逻辑很可能是:从Celgene购买药品,卖给国内分销商,再购回药品,因销售不理想,一部分药品作为库存积压,一部分药品被销毁。
其中一个证明, 是2017年7月成立的广州百济神州,注册地址处没有公司、没有员工, 在一份法定财务报表中,却已亏损4.8亿元(约合6980万美元)。2018年,该实体100%控股了华健医药有限公司,作为百济神州唯一一家从事药品买卖的子公司,且在当年3次增资,被指为购买“已售出”的Celgene药品,列为公司库存,质疑得到了该公司员工的证实。
在9日早晨会议上,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解释说,Celgene公司将产品运输给百济神州,接收确认为库存,再由百济神州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卖给各大终端。目前,整体终端信息与销售预期是一致的,且商业队伍已扩大到600人。
百济神州CFO梁恒辩称,就销售数据看,以采访10位肿瘤医生预测销售额的方式毫无根据,对于广州子公司的指控更不成立,解释说该公司是负责为“替雷利珠单抗”在华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在其获批上市后进行的法律主体,为支付增长的开支,必须定期进行增资,并表示“要打造一个生物药的生产基地需要多年努力,三周后将举行工程竣工典礼。”
至于注册地,无楼无人,梁恒称,“新注册作为永久办公地址的地点还没有完成竣工,我们的临时注册地点可以与公司的主要资产和主要办公地点不一致。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直做法。”
2)研究费用是否存在虚高?
目前为止,百济神州尚未实现盈利,也未有药品获批上市,研发费用增长迅速,2018年,其研发费用为6.79亿美元,成为本土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2019年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4.07亿美元,单计入研发费用的员工股权激励部分,二季度支出就达1815万美元。
其在财报中解释,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因开展和新启动的晚期关键性临床试验支出,药物注册登记商业发布准备、产品上市前活动以及相关生产成本造成。这一点刚好应和百济神州庞大的临床研发布局。
除研发费用外,研发人员薪酬也惊人。 根据J.Capital的估计与计算,“2018年,中国研发人员费用约为9600万美元,如果基于500名员工的基础,每名中国研发人员的费用为15.6万美元”,这一数字远超平均水平;且公司2018年以3800万美元购买北京昌平研发中心,实际购买价格高于市场价,且交易对象名字“王晓强”与王晓东相似,J.Capital指其为利益输送。
欧雷强在电话会中承认,研发投入的确“非常可观”,是因为“产品组合包括6款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在研药物,还有一个很快将要进入临床。”他解释,迄今为止,百济神州临床项目已入组7000多名受试者,包括成本高昂的“头对头临床试验”,且大型血液肿瘤临床试验的费用更高。至于昌平研发中心的价格,实际价格低于沽空报告中的市场均价,“王晓东也没有兄弟可以利益输送”。
3)新药能否如期上市?
对于一家创新药企来说,最关键的估值来源,其实是创新药的上市销售预期。相比前两方面的指控, 对药物能否上市获批的质疑,或许才是最大的打击。
沽空报告指出,百济神州在中国的审批进展,没有如此前招股书所预计的那样快速,“并没有因为是本土公司获得特权”;且三种候选药物——PD-1药物、BTK药物和PARP抑制剂——的市场前景并不理想,不论国内国外,都有已获批的同类竞品存在,市场空间正在缩小,如果未能及时审批上市,一旦错过医保目录,商业化的压力将加剧。
以PD-1为例,君实、信达、恒瑞的国产PD-1已经上市,且陆续纳入医保中。显然,百济神州还差临门一脚。
欧雷强解释,目前PD-1产品正进行广泛的临床开发项目,包括6个全球性注册试验,“关于PD-1的市场并不在于谁第一个获得上市批准,而在于获得更广泛的适应症的覆盖,且能迅速达成这个目标。只有获得广泛的适应症的批准,PD1才能以一种患者负担得起的价格,到达所有有需要的患者手中。”
事实上,百济神州已于9月6日发布澄清报告,表示报告的指控为公然造假,即便9日上午再予以澄清,依然未能扭转下跌行情,只是跌幅已收窄至-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