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元代已经开始使用这样的国之重器
元代已经开始使用这样的国之重器
冷兵器时代,主要兵器就是刀枪剑戟 ,拥有一个远程工具在战争中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比如弓箭使秦国在七雄争霸中占尽优势,直至统一六国。蒙古在人们印象中,主要是以骑兵近战短兵相接取胜的,其实这只是大家对游牧民族第一印象,蒙古在对外战争中是大量使用远程攻击武器的,比如火药就是由蒙古骑兵在对欧作战中,传入欧洲的。骑兵作战很多时候是适用于平坦的地形,如蒙古草原,东欧平原,但是攻城作战这种骑兵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比如蒙古在攻打南宋的过程中就受了重挫,为了攻下南宋,蒙古采用了一个重量级远程攻击武器旋风炮——重力抛石机
重力抛石机从中国的人力抛石机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于十二世纪,回教徒与十字军的城堡攻防战中,因为是回教徒所发明,所以又叫做回回炮。元代因襄阳围城之战而传入中国,改称襄阳炮。重力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平衡石料,其重量通常达数吨,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藉助绞盘、滑轮,由士兵用人力拉动,使附有重物的一端逐渐上升; 发射时放开绞盘,平衡石料因重力而急速落下,另一端的石弹也就顺势疾速抛出,其威力足以摧毁十字军坚固的城堡石墙。
公元一二六七年起,元军围攻南宋襄阳、樊城,双方激战长达五年,元军野战虽屡败南宋援兵,但攻城则损兵折将、徒劳无功。公元一二七二年十一月,元世祖忽必烈向三弟旭烈兀借调伊儿汗国之工匠,来自摩苏尔(今伊拉克)的色目人阿老瓦丁,在元朝大都组装一门回回炮,并于午门前试射成功。次年正月,元军开始使用回回炮于襄樊围城,先击破了樊城城墙,元军冲进樊城后大开杀戒,南宋樊城主将范天顺誓死不降,兵力耗尽后,范天顺自缢身亡于城楼;宋军副将牛富率百余勇士于南门巷战,杀死蒙军不计其数,牛富力尽重伤后用最后一发火铳自尽。
主帅吕文焕在汉水南岸的襄阳北门城楼观战,见樊城惨状,吕文焕阵前号哭不已。元军围城之主帅阿术也十分感慨,好不容易樊城之战结束,阿术飞书提议若襄阳愿降可保城内军民性命,同时使用回回炮射向襄阳北门,结果击垮北门谯楼(谯,音:乔,击鼓),炮击之声如雷霆、襄阳城中军民人心震骇。襄阳城主帅吕文焕眼见樊城战况,自知襄阳城墙难敌回回炮,遂同意为保全城中军民而降。回回炮逼降襄阳,一战成名,故以后回回炮便被改叫为襄阳炮。襄樊陷落后,元军挟襄阳炮沿汉水东下,于是在江南攻城战中,也大量使用了襄阳炮,按《元史·阿老瓦丁传》记载:“回回炮,每战用之,皆有功。"
公元一二八五年,至元二十二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枢密院,将大都元帅府改称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阿老瓦丁任其副万户(相当于中军副元帅),而且阿老瓦丁因制作襄阳炮,受忽必烈赏赐钞贯无数,儿孙均世袭其禄,三代皆列名于元史,可见襄阳炮灭南宋功劳之大。其实早在北宋,已经发明火药装填的单发火铳(最早的突火枪),拿来近距离击杀强悍的金兵。到了南宋,宋军为抗击比金兵更加凶悍的蒙古兵,火铳成为标准军备,南宋依赖火器和城防,成为唯一能在十三世纪,抵挡蒙古人的国家。
蒙哥围攻钓鱼城之际,忽必烈率领另一支东路蒙古大军,沿途势如破竹,直抵鄂州(今武汉)城下,宋蒙两军不断爆发激烈战斗,双方死亡枕籍,南宋守城大将就是制置使贾似道,贾似道早已筑起坚城、利用火铳,与士卒同甘共苦坚守数月,直到忽必烈接到蒙哥死讯,最后无功退走。忽必烈战后赞叹贾似道的军事才能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
后来的襄樊之战,南宋吕文焕苦撑多年,火铳也曾发挥不少效用(并不是靠金庸笔下的郭劲、黄蓉、杨过、小龙女)。除此之外,南宋长期准备对抗蒙古南犯,不少城市之城防皆不输襄阳,本仍可奋力一搏,可惜,当时火铳虽利于近战,但火药的保存、填充、安全性仍未成熟,无法出城野战,只能打防守战。结果,因襄阳炮的出现,使元军能远距离轰破城墙,使南宋城防形同虚设、要塞防线全面崩溃。
宰相贾似道被迫率宋军精锐十三万,出城与元将伯颜野战 ,不料大将夏贵与伯颜约降,结局不难预料,南宋精锐溃散逃逸,败兵非死即降,贾似道在宋将保护下逃返,然后遭宋廷罢黜,被贬冤死。随后,元军的襄阳炮抵达临安,南宋皇室和朝中重臣只好逃向海洋。最终的崖山(今广东江门市)海战,南宋末帝赵昺、丞相陆秀夫、以及十万军民,在拥有优势海军的状况下,君臣惊惧中全数跳海,南宋覆亡。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见到襄阳炮,是在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首府平江城时,因明军久攻不下,朱元璋不知哪里借来元军的襄阳炮,史籍记载炮石很快轰垮张士诚府邸,等平江城墙也被轰塌,平江城终被攻下,张士诚被俘。而平江城中张士诚之谋士罗贯中,虽保住性命但已心恢意冷,转而专心编撰著书,其中最成功的一本叫做三国演义,所以三国演义也有一段与抛石机相关的因缘。明朝建国后,明军开始自制大型铁炮和各型铁铳,是明军驱逐北元必备的利器,铁炮的射程比襄阳炮更远、威力更大,很快也就把元军和襄阳炮一起轰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而古代战争史中逾越二千年的抛石机时代,至此终告正式结束。
『贰』 武圣关羽有多大的威慑力雄主曹操一生独惧关羽
小时最喜长辈说三国,但逢讲到关羽走麦城,跌下了绊马索,总会平添了忧伤。又闻头颅送至曹营,曹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笑曰:“云将军别来无恙!”言未讫,只见关羽口开目动,瞪了曹操一眼,操惊倒。忽然又觉解气。后来也看了《三国演义》,大概知道了蜀臣头上隐隐的神明光环,如有“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而起前这出,可叫“死关公吓病生曹操”罢。更有意思的是,经此惊吓,曹操病笃,翌年仙去。
后又想,曹操是何等英雄人物,处微弱之时,尚不惧诸如董卓、袁绍等雄主,观之如冢中枯骨,总要掰一掰手腕,江湖逃亡之际,尚能振臂高呼“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即便棋逢对手,偶落下阵,也终究半调侃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大概意味,这些臭小子还蛮厉害的嘛,我倒是要好好对付。可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博大情怀的枭雄,为何却独惧关羽?
或有人要插话了,这无非小说家言。但翻来史载,却有能寻些端倪。《三国志》有记载:“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这个事件背景大概大家都是知道的,关羽自荆州北伐,打了一些胜仗,如水淹七军,竟把前来驰援的、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于禁给打服了,乞拜于账下,至于樊城守将曹仁,也大抵是苟延残喘。战报传来,曹操的反应是什么?迁都。这无疑是在示弱,甚至有战略性放弃的意思。
其实,以曹操苦心经营之基业,倒也不必惧怕区区荆州偏师。即便北伐军军势正盛,但军力未必对等,定下心来细细盘算,终究多有胜算(后来曹操用了司马懿的计谋,拉拢了孙权,确实也扭转了战局)。但曹操的第一反应,却是让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大概就是曹操对关羽是心存惧怕的。甚至,在他心目中,关羽是个“神化”的符号。
为何曹操会将关羽“神化”,我们倒是也可寻些两人的交集。交集最深刻的一次,应该是在建安五年,当时刘备想自立,被曹操教训了,跑到袁绍处寻求庇护。关羽应该“跑路”功夫不如刘备,被围了,迫于无奈,降了曹操,但也不是真降,按现代话讲,应该叫“借调”,也立了一些规矩,比如“土城约三事”,什么“降汉不降曹”等协议的。当然,这里面大概也有小说家的添言。
正是这次迫不得已的“借调”,关羽的气节雄略,竟把魏营上下给折服了。曹操的态度是“礼之甚厚”(《三国志》)。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当时只是降将,老板却是香车美女一波一波地送,这是很不正常的。有的人说,这是曹操在作秀,秀给天下人看,他曹总是如何爱待人才的。即便有作秀成分,但至少也说明了一点,关羽是个人才,而且,在曹操眼里,关羽应该不是一般人才,是值得花重金引进的高端人才。
那么,曹营的其他员工是如何看待这位引进人才的呢?应该是分阵营的,比如曹操的一些嫡系,可能是比较不爽的,至少,心里是不太平衡的,关羽你一个降将,何来如此礼遇,代表人物是夏侯。另一些人,倒是持欢迎态度的,但大概都是半路前来投奔的,如张辽、徐晃等,一直就和关羽关系很好,也相当的敬佩,恨不得找个地方歃血为盟,磕头拜大哥。但无论哪个阵营,对于关羽的水平,应该都是认可的,甚至后来的某个军事会议上,达成了一个共识:“蜀之名将,惟羽耳”。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的水平认证绝不是靠曹操用钱砸出来的,那可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最霸道的一次,应该就是解白马围了,当时主将颜良就在万军之中,被关羽生生给斩首了。这可不是小说家言,在《三国志》确有提及:“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这在冷兵器时代,是很少见的。
正是这场战役,给曹操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并且对于关羽的态度,有敬畏转变成惧怕。为什么?因为关羽有万军之中斩上将首级的能力,头上闪着“神明”光环。或者说,天赋神力。这在后来长坂桥事件中,就发酵了。当时的主角是张飞。《三国志》记载:“飞据水断桥,_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实施抓捕的,应该是曹军的精锐部队,是职业军人。这样的结构组成,应该不会被所谓的“_目横矛”、“一声大喝”就给吓住的。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张飞是关羽的好哥们(而且张飞也是聪明人,阵前也报了身份),借着关羽头顶上的光环,有点“惧”屋及乌的味道。看来,当时曹军阵营里对于关羽的惧怕,是由曹操“自上而下”自发形成的。关羽名头,是具有很强的威慑作用。
值得一提的,不仅是关羽响亮的名头,而且,他也确有诛曹操之心。这就尤让曹操惧怕了。《蜀记》有记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这大概是小说家口里围田打猎的原型了。当时曹、刘还未翻脸,二人偶尔还会秀秀亲密,一起打打猎。关羽大概看出曹操有不臣之心的苗头了,按马提缰,准备提刀斩杀,但刘备也有自己的考量,给制止了。
此间故事,曹操当时应该是不知道的,后来关羽因为机缘,“借调”曹营,声名鹊起,当年的一些风声可能也出来了。或许,也给曹操留下了阴影。在此后的若干年里,曹操一直也睡不安稳,老担心着关羽某日忽然从天而降,一刀要了自己脑袋。因此,放出“吾好梦中杀人”的风声,也就有了道理的。
如此想来,曹操尚且对关羽如此惧怕。后来于禁七军皆没,账下两膝一软,倒也情有可原了。试想,若立于面前的,是上将潘凤,估计于禁大概就要挣扎地高呼:“要杀便杀,老子宁死不屈”,只待着慷概就义了。瞧,于禁落下烂名声,都得怪关羽!